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6.72 KB
- 文档页数:13
引起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摘要】肿瘤患者抑郁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文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引起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
在护理预防对策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措施。
通过对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护理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视,促进相关护理措施的完善和进一步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护理预防对策、护理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疾病,其治疗过程繁琐而艰辛,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挑战。
抑郁症状在肿瘤患者中十分常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深入了解引起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会加重疾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了解引起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并在护理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关怀和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提出一些护理预防对策,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1.2 研究意义肿瘤患者抑郁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困扰,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研究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引起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干预这一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分析,可以制定出更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感。
肝癌患者5种心理及护理背景介绍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隐匿性及易转移的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与肝癌患者接触和协助治疗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以及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癌患者常见的5种心理状况及相应的护理方法。
1. 焦虑肝癌诊断和治疗过程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焦虑感。
焦虑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害怕乐观情绪、恐惧心情和对未来的担心等。
护理建议•提供信息: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肝癌并面对治疗。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轻焦虑。
•定期沟通: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询问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解决问题。
2. 抑郁抑郁是肝癌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沉、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建立支持体系:让患者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难和心情。
•鼓励参与活动:帮助患者重新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的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3. 自卑感由于肝癌的身体特征和治疗的不确定性,患者可能感到自卑和丧失自信。
护理建议•正面心理建设: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支持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并与他人交流,改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自卑感。
•提供适当的外部支持:如美容、形象重建等,帮助患者重塑形象和自信心。
4. 痛苦和疼痛肝癌患者可能会受到肝区疼痛或其他相关痛苦的困扰。
•专业疼痛管理:开展全面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位置、特点等,个体化制定疼痛管理方案。
•提供舒适环境: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提供舒适的床铺、座椅和音乐等。
•心理疼痛管理: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和焦虑。
5. 绝望感由于肝癌的严重性和治疗难度,患者可能会感到绝望和无助。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乳腺癌患者除了面临身体的痛苦和恶化,还会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和适当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癌患者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恐惧和自卑。
首先,面对诊断乳腺癌的残酷现实,许多患者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战胜疾病,担心未来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同时,患者也担心术后的形象变化,对自己的外貌产生负面情绪。
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患者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定,甚至伴随着失眠和食欲不振等身体问题。
其次,乳腺癌患者也常常感到自卑和自责。
许多患者认为乳腺癌是一种与年龄和体重相关的疾病,会因此而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形象受到损害。
患者会产生“为什么是我”、“我做了什么错事”等自责的想法。
这种自卑感和自责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可能加重其心理负担和压力。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护理。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心理咨询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在面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和压力时更好地应对。
其次,医护人员应当提供有效的心理教育,让患者了解乳腺癌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减少其心理负担。
通过心理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增加对治疗方案的信心,并在康复过程中做好心理准备。
除了医疗机构的专业心理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乳腺癌患者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挫折。
外界的理解和鼓励可以为患者带来积极的精神力量,促进康复过程。
此外,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是帮助乳腺癌患者处理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康复团体,交流经验和情感,找到共鸣和支持。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心理护理中,患者的自我认知和积极心态是关键。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
心理护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心理护理师需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生命威胁和身体的变化,他们会有很多的疑虑和恐惧。
心理护理师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担忧,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
心理护理师需要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癌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对未来的绝望感和情绪低落,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他们重建积极的心态,提升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心理护理师还应该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让他们明白癌症不是绝对的死亡宣判,而是一种可以被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心理护理师还需要教导患者应对焦虑和恐惧的技巧。
癌症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些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呼吸控制和认知重构等技巧,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心理压力调适能力。
心理护理师还应该关注癌症患者的家庭和社交支持系统。
癌症治疗不仅仅是患者一个人的事情,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患者与家人沟通,让他们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心理护理师还应该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获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心理护理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教导应对技巧和关注家庭和社交支持系统,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战胜疾病的能力。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巨大的折磨,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了重大影响。
癌症患者常常因为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的情绪。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在全面治疗癌症的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让患者在心理上也能够获得舒适和安慰,为身体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建立信任和理解对于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要建立起对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癌症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们需要得到关心和理解。
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尊重患者的情感体验,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对于患者所表达的焦虑、恐惧和痛苦,要给予及时的安慰和缓解,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和关怀。
二、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情绪困扰,比如焦虑、抑郁、孤独等。
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对于这些情绪困扰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拾对治疗的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决心。
三、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在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
教会患者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和紧张。
也要教育患者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增强自我康复能力。
四、关注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尽管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护理,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在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中,也要关注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人和朋友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关爱,让患者在疾病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也要倡导社会对癌症患者的关爱与支持,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让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不再感到孤独和绝望。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和复杂性的疾病,它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更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这篇文章将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1. 接受癌症诊断的心理反应一旦接受到癌症的诊断,许多患者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包括愤怒、沮丧、恐惧、压力和悲伤等等。
这些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但程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波动较大,难以自控,甚至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为癌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应对疾病。
2. 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信任关系癌症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这些治疗过程需要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
因此,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心声,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情感需要,及时给予支持和疏导。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效果,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癌症患者通常需要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患者的家人应该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照顾,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家人还应该了解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帮助患者制定求医计划,更好地对抗疾病。
4. 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在癌症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理需求很容易被忽视。
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心理需求。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精神支持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理康复等,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重建信心和勇气。
5. 帮助患者重建生活意义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诊断后会出现精神障碍,生活意义的失落。
因此,帮助患者重建生活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
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家人应该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帮助患者制定积极健康的生活计划,重塑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
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前言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这些情绪问题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研究已经探讨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综述有关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
焦虑抑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中的表现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情绪问题,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中尤为常见。
一些研究发现,超过50%的病人在治疗中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病人们通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生气,沮丧,失眠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常同时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身体症状共同作用,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极度下降。
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的因素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和抑郁问题与病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有关。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病人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支持。
病人所处的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好,家庭关系也糟糕,这些都会导致病人更加易于感到焦虑和抑郁。
与此同时,社会支持对于病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较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治疗期间的生活,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出现。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对疾病的理解、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策略等。
病人由于缺乏知识,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充分,这会导致病人对疾病过分担忧,产生过度焦虑和抑郁。
同时,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策略不同,也可能影响病人的情绪状态。
如果病人缺乏积极应对策略,往往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对病人的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的症状、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等会对病人造成身体上的负担,从而影响病人的情绪状态。
此外,恶性肿瘤的本身也会对病人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中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发病率较高。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也很容易受到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
焦虑抑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影响焦虑和抑郁不仅能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 .. . .论文题目: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学校名称赤峰电大姓名于影学号68专业护理学教育层次本科入学时间2015.09指导教师论文提纲一、癌症:二、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现状: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四、病人家属自身原因导致其发生焦虑和抑郁:五、病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六、心理护理:七、小结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内容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焦虑和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何做出恰当的心理护理。
方法:通过所学的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专业素质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的研究,为其在心理上的变化做出可预测性的判断。
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护患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及家属有效的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结论: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能有效的缓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病情的稳定性.【关键词】:癌症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医患心理护理方式病程及疗效。
一、癌症近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已经增长了80%,2009年癌症已经成为全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恶性肿瘤带给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大,病人亲属跟病人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时不注意心理疏导及干预,家庭支持功能就会退化,甚至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生物G心理G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要求医护人员在关注病人心理变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以及由于癌症致使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要了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二、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的心理现状多项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中国人常模.李亚群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事件影响量表(IES)对118例不同分期癌症病人家属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病人家属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发生焦虑情绪者占72.03%,发生抑郁情绪者占74.58%.樊爱珍等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G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64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直肠癌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测量,其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高建美等应用SCLG90、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6例手术前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其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陶连珊等采用SDS、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的调查显示,其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配偶和父母组的SAS和SDS评分均大于子女和兄弟姐妹组.柯纪定等采用SDS、SAS对浙江省宁波市1023例肿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焦虑发生率为56.4%,抑郁发生率为58.7%,焦虑并抑郁发生率为49.1%.刘爱琴等对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病人直系亲属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一)病人病程和治疗效果患者病程长短、治疗效果好坏与家属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顾敏敏研究显示,在患病初期、病情好转期、病情恶化期家属分别表现为害怕恐惧、高兴焦虑、悲伤恐惧.当疾病刚诊断时,家属出现惊讶、悲痛欲绝;治疗期间担心预后不佳,看见病人放化疗后种种副作用导致病人痛苦不堪,守护在病床旁的家属更会出现悲伤情绪;病人处于临终状态时,家属出现挫折、内疚、罪恶感,认为是自己无力挽救病人而出现抑郁情绪.陈小燕等调查显示,食管癌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治疗时间都是引起家属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刚得知癌症的诊断,由于思想上准备不够充分,并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家属最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随着时间的增长,家属逐渐面对和接受了事实,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焦虑和抑郁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陈统献等调查显示,医生判断病人存活时间较短的家属在SAS、SDS各20个项目中出现的症状多且频度高.马欣慧等认为,长期承受不良的精神刺激,会引起相应的应激反应,影响脑的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王红等研究显示,影响家属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为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二)病人负性情绪和疼痛王建芳等研究显示,病人的需求、情绪影响家属的心理健康.病人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家属的身上,家属只能委曲求全,容易产生担忧、恐惧等心理反应.陈统献等采用SAS、SDS对105例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研究显示,晚期病人的恶性疼痛所带来的痛苦状和极差的生活质量,给家属的影响最大,占93.33%.(三)病人年龄陈统献等调查显示,病人年龄较轻,家属在SAS、SDS各20个项目中出现的症状多且频度高.(四)病人与家属关系杨小红采用SAS、SDS对128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配偶得分高于父母、子女与兄弟姐妹,父母得分高于子女与兄弟姐妹.说明病人与不同家属在感情上的互相依赖程度不同,与病人的亲缘关系越近越易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陶连珊等采用SDS、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进行评分,结论与杨小红的研究一致,家属的SAS、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父母、配偶尤为明显.病人子女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病人父母和配偶,可能与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被家长宠爱欠成熟或样本偏少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四、病人家属自身原因导致其发生焦虑和抑郁(一)病人家属年龄年龄因素对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曾铁英等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显示,年龄≤30岁的家属倾向于拥有更多不良情绪.柯纪定等采用SDS、SAS对浙江省宁波市1023例肿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35岁之后,焦虑和抑郁程度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原因可能为青壮年在家庭中所承受心理压力往往是最大的.徐建文等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SDS、自行设计问卷对252例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年纪大者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于年纪小者,尤其中年家属上有老、下有小,更担心整个家庭的前景,倾向于悲观预测,更加重了焦虑抑郁的程度.李文杰等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照顾者,由于体力原因和同时兼顾其他家庭事务而更易出现时间受打扰和健康问题,而较年轻者因为精力充沛在照顾过程中更易体会到积极情绪.刘日辉等研究认为,年龄特征与抑郁障碍无关,可能是由于经济状况和病人疾病诸因素的影响力超过了家属本身性别、年龄等因素.(二)病人家属性别我国多项研究显示女性家属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家属.汤小磊采用SAS对115例胰腺癌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女性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性.由于中国传统观念除要求女性和男性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外,还对女性有特殊要求,使她们平时常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另外,女性的生物易感性、角色冲突和情感脆弱等致使焦虑心理比男性更重.于玲等采用SAS、SDS对60例住院病人家属测量显示,女性家属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家属.李亚群、曾铁英等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研究显示,女性家属倾向于拥有更多不良情绪.刘日辉等研究也显示,女性家属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而KOZACHIK等使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GD)对91例病人家属的队列研究却表明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显示男性家属的抑郁程度高于女性家属.(三)病人家属性格家属性格影响自身的情绪.刘日辉等采用SDS、自行设计问卷对120例住院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内向组家属SDS得分高于外向组.面对应激源,性格内向者对应激事件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他们认为应激事件超过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因而在行动上采取非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否认、逃避等.窦光茜等、卢国华等分析也显示,性格内向的家属焦虑状况更为严重.外向型的家属相对开朗、乐于向他人倾诉,能较好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罹患焦虑的可能性较小;反之,个性较为内向的家属较少地向他人宣泄负性情绪,使其越积越多,以致产生心理疾患.(四)病人家属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的家属比文化程度高的家属更易发生不良应激.徐建文等采用SCSQ、SDS、自行设计问卷对252例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文化程度低者容易出现情感障碍.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家属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参与意识强,想要了解治疗方案和过程,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家属多采用消极应对的方式,更愿意听从医护人员的全权处理.冯素文等、张彦虎等研究认为,病人家属的文化程度影响心理健康,文化程度越高,病人家属的心理压力越小.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癌症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焦虑和抑郁程度轻.而文化程度较低家属,对癌症的认知比较片面,易产生抑郁.耿桂兰研究显示,癌症病人陪护家属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忧虑心理高于初中文化程度者.五、病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一)家庭经济情况癌症病人的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经济负担对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也会造成很大影响.窦光茜等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已付的医疗费用与是否罹患焦虑有关,所付医疗费用越多,经济压力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则焦虑抑郁情况也越严重.刘日辉等、李亚群的无条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月收入和付费方式均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经济状况是引起肿瘤病人家属抑郁障碍的重要因素,人均月收入低、自费且来自于农村的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更严重.(二)保护性医疗于玲等采用SAS、SDS对60例住院病人家属调查显示,是否告知病人病情,是否有掩饰行为,是否担心自己的言行引起病人的疑虑等情况与家属焦虑、抑郁程度有关,病人不知道真实病情时家属压力更大,更容易发生焦虑.高建美等的研究也显示,因为保护性医疗,患癌消息均为家属最先知晓,而家属一旦得知病人诊断,就会出现悲观、恐慌、沮丧情绪,需要隐瞒病人病情的家属压力更大.与西方国家医生直接告知病人病情不同,在国内,多数还是由家属告知病人病情,这样易导致家属出现焦虑抑郁.(三)照顾病人影响家属工作、学习许多亲属不得不放弃工作安排和社交活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照料病人,出现生存质量下降和诸多心理问题,如情感丧失、对诊断和治疗的不确定感增强等.陈统献等采用SAS、SDS对105例恶性肿瘤病人家属进行研究显示,52%的家属影响了学习、工作、前途,加重了焦虑和抑郁程度.张艺等也认为,有些家属为了照顾亲人,不得不辗转于工作与亲人身边,有的甚至长期放弃工作,精力与体力的逐渐消耗使得病人家属社交活动减少,日常生活习惯被打乱,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均受到严重的影响.李亚群研究显示,49.15%的家属为不能正常工作而苦恼.(四)照顾者人数照顾者人数多少对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窦光茜等应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家属进行焦虑和抑郁症状分析显示,共同照顾病人的人数越少,家属焦虑状况越严重.共同照顾病人的人数多,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倾诉,相互劝慰,这对于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徐建文等采用挫折承受力评价量表(SCSQ)、SDS、自行设计问卷对252例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同住人数多易发生情绪障碍.六、心理护理根据国外文献记载,约34%~44%的癌症病人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其中18%的病人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
癌症心理护理如何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常常经历情绪和心理压力的巨大挑战。
因此,癌症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癌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为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癌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癌症不仅令身体受到侵害,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癌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所在:1. 情绪支持:癌症患者常常感到焦虑、抑郁、愤怒和无助。
癌症心理护理提供了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减轻心理痛苦。
2. 增强治疗效果: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癌症心理护理,患者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对治疗的信心,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3. 提高生活质量:癌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对未来的希望。
4. 帮助家人:癌症不仅影响患者,还对家人产生影响。
癌症心理护理也可以为家人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患者的情绪变化。
二、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方法1.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癌症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与专家共同探讨情感和情绪问题。
心理咨询可以提供安全的空间,让患者表达内心的痛苦,获得支持和建议。
2. 参与支持小组:加入癌症支持小组可以让患者与其他癌症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这种互助模式可以减轻孤独感,增强归属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情感问题。
3. 学习应对技巧:患者可以学习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
这些技巧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情感稳定性。
4.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癌症患者应努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培养乐观情感。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快乐时刻,培养幽默感,都有助于情绪的调节。
5. 建立支持系统:与亲朋好友建立紧密的支持系统,能够在需要时提供情感支持。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当病人被确诊为癌症后,其心理反应主要取决于本人的性格和既往对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应变能力。
有的人可以正确对待,采取积极的态度配合各种检查和治疗;有的人则绝望消沉,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给治疗带来消极的影响。
因此,患者家属应重视患者细微的心理变化,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予以疏导、安慰和支持鼓励,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1负性情绪反应及护理:癌症病人的心理压力往往很重,表现得或抑郁沮丧,或焦虑愤怒,这些不良的心理刺激可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影响疾病的转归。
因此,消除负性情绪,即抑郁沮丧、焦虑愤怒等是非常重要的。
易产生抑郁、沮丧情绪的人,大多是知识型患者。
由于理性的支配,病人不习惯随便发泄悲观情绪,不愿向他人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因而转变为抑郁、沮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少语、灰心丧气、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仅关心自己的病情变化,且容易受到各种有关癌症的文章内容的暗示,对自身疾病治疗缺乏信心。
针对这一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患者进行坦率的交谈,用尽量温和的语言,有选择的告知一些检查结果,并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强调有利因素,使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其次,经常与患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引导病人将悲观抑郁的情绪宣泄出来,并有的放矢地给予分析和安慰;第三,主动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抗癌知识、抗癌明星的文章,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
另外,对于抑郁、沮丧心理类型的病人,在其情绪最低落的阶段,配合家属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表现,以防病人由于病痛及丧失治疗信心而发生自杀等意外事故。
易产生焦虑、愤怒情绪的人,大多为体力型患者,常因伴有疼痛、剧烈呕吐、恶病质等较明显的躯体症状,表现出愤怒、暴躁等恶劣的情绪反应。
这类病人敌视周围一切,对别人的好意不领情,常抱怨家属子女不关心,无故发脾气,为一点小事暴跳如雷,训斥亲人和医务人员,甚至发展到摔东西、打人、拒绝接受治疗等。
谈一谈老年癌症病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在日常的生活中,相信大家对于癌症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近些年来,老年人因为癌症去世的病例已经在逐渐的增加,因为年龄不断的增长,人们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癌细胞也变得更加活跃。
老年人一旦患上了癌症,身体会受到病痛的摧残和折磨,心理上也会非常痛苦,所以老年的癌症患者十有八九都会患上抑郁症。
于是本文针对老年癌症病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进行以下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癌症病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1.一般因素1.疼痛。
老年癌症患者中的慢性疼痛患者比较容易受到疼痛以及生活上的限制而患上抑郁症,疼痛能够影响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能够诱发或者加重患者精神上的痛苦,老年癌症患者除了需要忍受癌症所带来的的疼痛之外,还要忍受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折磨,经过国外的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出现疼痛感之后患上抑郁症的几率要比较大。
2.化疗。
根据科学的研究表明,老年癌症的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的时候要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高很多。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化疗属于一种特殊性的治疗,手术治疗已经将患者的机体症状消除,患者就不会感受到化疗治疗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化疗治疗本身就有一定的副作用,使患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癌症疾病的存在,并且会经常的担忧自己的癌症会复发,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接受化疗治疗之后,化疗的整个过程十分恐惧,患者会出现到恶心、浑身乏力、掉头发等等现象,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病情却总是反反复复,患者就会感受到绝望。
1.社会心理学因素1.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经过一些科学的研究表明,老年癌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患者患抑郁症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年癌症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差。
患抑郁症的几率就越大,并且抑郁症也就更严重。
因为患者本身的年龄很大,没有了经济能力,还患上了癌症,就需要更多的金钱进行治疗,再加上没有自理能力,那么就需要自己的子女来照顾自己,患者就会感到拖累了自己的家人,所以患者抑郁症的几率就很大。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痛和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着恐惧、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
护士应该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恐惧和痛苦,帮助他们转变消极的情绪。
1.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该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使患者能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护士通过寻找共同点,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关心和支持患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
2.提供信息和知识护士可以通过提供详细的疾病和治疗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疾病。
护士应该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让患者有充分的准备和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3.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护士应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心。
护士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抱怨和痛苦,给予理解和安慰,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
二、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癌症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患者需要有积极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护士应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增强患者的自信和抗压能力。
1.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癌症护士应该向患者教育癌症不是绝症,很多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康复。
护士应该告诉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2.鼓励患者参与积极的治疗护士应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护士可以提醒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增强抵抗力。
3.帮助患者制定目标和计划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制定个人的康复目标和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
护士应该通过提供积极的案例和经验,激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努力恢复健康。
三、促进家庭支持和关爱癌症患者面临着来自疾病和治疗过程的痛苦和压力,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
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影响,也对他们的心
理状态造成极大的冲击。
因此,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
首先,癌症患者面临着生命垂危的问题,心理上往往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因此,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
的内心感受,并提供情绪支持。
在提供情绪支持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师可
以使用各种心理干预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等,帮助患者
应对负面情绪,并树立积极的心态。
其次,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例如身体
的疼痛、恶心、疲劳等。
这些问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在心理
护理中,可以采用疼痛管理、缓解恶心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上的不适,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
最后,癌症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做出很多重要的决策,例如选择治
疗方法、抉择生死等。
这些决策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因此,在心
理护理中需要为患者提供决策支持。
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思路,
提供决策上的指导,同时尊重患者的意愿,真实地传达医生的建议和可能
的风险。
总而言之,癌症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
在进行研究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未来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并开发相应的心理护理服务和资源,以提高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经历了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心理上的困扰和挑战。
心理护理在帮助癌症患者应对心理困扰、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康复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内容。
癌症患者需要得到情绪的支持。
诊断癌症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患者常常会感到震惊、沮丧、恐惧和焦虑。
心理护理应提供情绪支持,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患者的恐惧和忧虑,并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癌症患者会面临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同挑战。
许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产生怀疑。
心理护理应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积极的自我身份和价值观,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并提升自尊心。
癌症患者需要有效应对焦虑和抑郁。
癌症治疗带来的生理疼痛和副作用,以及疾病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
心理护理应教导患者应对焦虑和抑郁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向思考和寻求社会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第四,癌症患者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应关注患者所面临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患者与家人、朋友和其他癌症患者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感受,获得理解和支持。
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心理护理可以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癌症患者需要得到生活质量的改善。
心理护理应关注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重拾兴趣和乐趣。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教育、鼓励患者参与有益活动和制定个人目标,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且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支持、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同、焦虑和抑郁的应对、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心理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康复造福。
论文题目: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学校名称 赤峰电大 姓 名 于 影 学 号 1515001252968 专 业 护理学 教育层次 本科 入学时间 2015.09 指导教师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提纲
一、癌症: 二、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现状: 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四、病人家属自身原因导致其发生焦虑和抑郁: 五、病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六、心理护理: 七、小结 影响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内容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焦虑和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何做出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所学的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专业素质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的研究,为其在心理上的变化做出可预测性的判断。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护患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及家属有效的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结论: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能有效的缓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病情的稳定性.
【关键词】:癌症 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 医患心理护理 方式 病程及疗效。
一、癌症 近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已经增长了80%,2009年癌症已经成为全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恶性肿瘤带给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大,病人亲属跟病人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时不注意心理疏导及干预,家庭支持功能就会退化,甚至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生物G心理G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要求医护人员在关注病人心理变化 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以及由于癌症致使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要了解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评估尤为重要.
二、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的心理现状 多项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中国人常模.李亚群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事件影响量表(IES)对118例不同分期癌症病人家属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病人家属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发生焦虑情绪者占72.03%,发生抑郁情绪者占74.58%.樊爱珍等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G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64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直肠癌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测量,其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高建美等应用SCLG90、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6例手术前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其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陶连珊等采用SDS、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的调查显示,其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配偶和父母组的SAS和SDS评分均大于子女和兄弟姐妹组.柯纪定等采用SDS、SAS对浙江省宁波市1023例肿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焦虑发生率为56.4%,抑郁发生率为58.7%,焦虑并抑郁发生率为49.1%.刘爱琴等对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病人直系亲属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三、病人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一)病人病程和治疗效果 患者病程长短、治疗效果好坏与家属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顾敏敏研究显示,在患病初期、病情好转期、病情恶化期家属分别表现为害怕恐惧、高兴焦虑、悲伤恐惧.当疾病刚诊断时,家属出现惊讶、悲痛欲绝;治疗期间担心预后不佳,看见病人放化疗后种种副作用导致病人痛苦不堪,守护在病床旁的家属更会出现悲伤情绪;病人处于临终状态时,家属出现挫折、内疚、罪恶感,认为是自己无力挽救病人而出现抑郁情绪.陈小燕等调查显示,食管癌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治疗时间都是引起家属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刚得知癌症的诊断,由于思想上准备不够充分,并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家属最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随着时间的增长,家属逐渐面对和接受了事实,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焦虑和抑郁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陈统献等调查显示,医生判断病人存活时间较短的家属在SAS、SDS各20个项目中出现的症状多且频度高.马欣慧等认为,长期承受不良的精神刺激,会引起相应的应激反应,影响脑的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王红等研究显示,影响家属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为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
(二)病人负性情绪和疼痛 王建芳等研究显示,病人的需求、情绪影响家属的心理健康.病人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家属的身上,家属只能委曲求全,容易产生担忧、恐惧等心理反应.陈统献等采用SAS、SDS对105例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研究显示,晚期病人的恶性疼痛所带来的痛苦状和极差的生活质量,给家属的影响最大,占93.33%.
(三)病人年龄陈统献 等调查显示,病人年龄较轻,家属在SAS、SDS各20个项目中出现的症状多且频度高.
(四)病人与家属关系 杨小红采用SAS、SDS对128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配偶得分高于父母、子女与兄弟姐妹,父母得分高于子女与兄弟姐妹.说明病人与不同家属在感情上的互相依赖程度不同,与病人的亲缘关系越近越易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陶连珊等采用SDS、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晚期肿瘤病人家属进行评分,结论与杨小红的研究一致,家属的SAS、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父母、配偶尤为明显.病人子女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病人父母和配偶,可能与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被家长宠爱欠成熟或样本偏少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病人家属自身原因导致其发生焦虑和抑郁 (一)病人家属年龄 年龄因素对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曾铁英等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显示,年龄≤30岁的家属倾向于拥有更多不良情绪.柯纪定等采用SDS、SAS对浙江省宁波市1023例肿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35岁之后,焦虑和抑郁程度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原因可能为青壮年在家庭中所承受心理压力往往是最大的.
徐建文等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SDS、自行设计问卷对252例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年纪大者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于年纪小者,尤其中年家属上有老、下有小,更担心整个家庭的前景,倾向于悲观预测,更加重了焦虑抑郁的程度.李文杰等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照顾者,由于体力原因和同时兼顾其他家庭事务而更易出现时间受打扰和健康问题,而较年轻者因为精力充沛在照顾过程中更易体会到积极情绪.刘日辉等研究认为,年龄特征与抑郁障碍无关,可能是由于经济状况和病人疾病诸因素的影响力超过了家属本身性别、年龄等因素.
(二)病人家属性别 我国多项研究显示女性家属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家属.汤小磊采用SAS对115例胰腺癌病人家属的焦虑程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女性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性.由于中国传统观念除要求女性和男性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外,还对女性有特殊要求,使她们平时常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另外,女性的生物易感性、角色冲突和情感脆弱等致使焦虑心理比男性更重.于玲等采用SAS、SDS对60例住院病人家属测量显示,女性家属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家属.李亚群、曾铁 英等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研究显示,女性家属倾向于拥有更多不良情绪.刘日辉等研究也显示,女性家属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而KOZACHIK等使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GD)对91例病人家属的队列研究却表明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显示男性家属的抑郁程度高于女性家属.
(三)病人家属性格 家属性格影响自身的情绪.刘日辉等采用SDS、自行设计问卷对120例住院病人家属调查显示,内向组家属SDS得分高于外向组.面对应激源,性格内向者对应激事件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他们认为应激事件超过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因而在行动上采取非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否认、逃避等.窦光茜等、卢国华等分析也显示,性格内向的家属焦虑状况更为严重.外向型的家属相对开朗、乐于向他人倾诉,能较好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罹患焦虑的可能性较小;反之,个性较为内向的家属较少地向他人宣泄负性情绪,使其越积越多,以致产生心理疾患.
(四)病人家属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低的家属比文化程度高的家属更易发生不良应激.徐建文等采用SCSQ、SDS、自行设计问卷对252例肿瘤病人家属调查显示,文化程度低者容易出现情感障碍.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家属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参与意识强,想要了解治疗方案和过程,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家属多采用 消极应对的方式,更愿意听从医护人员的全权处理.冯素文等、张彦虎等研究认为,病人家属的文化程度影响心理健康,文化程度越高,病人家属的心理压力越小.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癌症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焦虑和抑郁程度轻.而文化程度较低家属,对癌症的认知比较片面,易产生抑郁.耿桂兰研究显示,癌症病人陪护家属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忧虑心理高于初中文化程度者.
五、病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导致家属发生焦虑和抑郁 (一)家庭经济情况 癌症病人的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经济负担对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也会造成很大影响.窦光茜等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已付的医疗费用与是否罹患焦虑有关,所付医疗费用越多,经济压力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则焦虑抑郁情况也越严重.刘日辉等、李亚群的无条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月收入和付费方式均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经济状况是引起肿瘤病人家属抑郁障碍的重要因素,人均月收入低、自费且来自于农村的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更严重.
(二)保护性医疗 于玲等采用SAS、SDS对60例住院病人家属调查显示,是否告知病人病情,是否有掩饰行为,是否担心自己的言行引起病人的疑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