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课时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9.89 KB
- 文档页数:12
课时作业1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图中,火星的位置代号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按八大行星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所以代表火星位置的是③。
故选C。
答案:C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
“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
据此回答2~3题。
2.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A.表面均温更高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D.大气层厚度更厚3.在“第二行星家园”上()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3.解析:第2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判断推理能力。
因为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所以对周围大气的吸引力不如地球强,所以大气层厚度要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要弱,白天最高温要高,晚上最低温要低;均温要低,昼夜温差更大。
第3题,考查演绎推理能力。
“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那么“黄赤交角”为23°59′,太阳的直射范围变大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地球,在“第二行星家园”上有热带和寒带,所以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④项不确定。
答案:2.C 3.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据此完成4~5题。
4.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④不属于河外星系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5.解析:第4题,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地球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1.如图中白色圈表示蛋白质,黑色圈表示酶,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和酶二者关系的是()答案A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A正确。
2.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答案B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
3.下列有关酶的表述中,全面而准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C.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D.酶是蛋白质答案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酶是有机物,与无机催化剂有本质区别,B错误;酶在生物体外也能起作用,C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D错误。
4.科学家新提取出某种酶的结晶,并将它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可能是 ()A.氨基酸B.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氨基酸或核糖、磷酸、碱基答案D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碱基,故D正确。
5.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
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变成酒精发生了化学变化B.将糖变成酒的物质是汁液中的酿酶C.研磨有利于酵母细胞内酿酶的释放D.该实验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答案D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有气泡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催化该化学变化进行的是酵母细胞内产生的酿酶;研磨有利于酿酶的释放;毕希纳所做的实验,不能证明酶的化学本质。
6.酶的作用原理是 ()A.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D.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答案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7.无机催化剂和酶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无机催化剂和酶自身会发生变化B.和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D.通过加热也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原理与催化剂不同答案D无机催化剂和酶反应前后自身均不发生变化,两者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加热提高反应速率的原理是提高反应物中高能量分子的数目,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1.1.1化学实验安全基础巩固训练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解析:CCl4不易燃烧,属于有毒物质。
答案:B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有些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
闻任何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凑近,以防止中毒,D项正确。
答案:C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解析: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③取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废液缸)内。
做实验时要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照最少量取,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项错误。
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2013·日照高一期末)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A.单个细胞活动B.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C.人体各系统配合D.神经细胞独立活动2.(2012·莱芜一中高一测试)下列能够独立完成新陈代谢等一系列复杂生理活动的是()A.生物的遗传物质(DNA)B.生物体内的大分子蛋白质C.独立的SARS病毒D.人的心肌细胞3.无论是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还是大象等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在它们的个体繁殖和发育过程中,都离不开的基本生命活动是()A.受精作用B.各种组织细胞分化C.细胞分裂D.组织和器官的形成4.(2012·德州月考)据报道,最近法国牡蛎养殖者发现,大批幼小牡蛎离奇死亡,法国牡蛎生产可能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通常情况下浅海中的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物种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6.(2012·陕西省师大附中月考)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
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7.(2013·大庆高一检测)下列属于细胞的一组是()①花粉②抗体③精子④生长激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列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一组生物是()A.蓝藻和噬菌体B.艾滋病病毒和草履虫C.SARS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D.乳酸菌和酵母菌9.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10.(2013·西安高一期末)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非选择题11.(2012·临沂高一期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一】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①家里用的天然气②赠送同学的礼物③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④家庭用的自来水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③都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属于商品;①中的天然气是花钱买的,所以属于商品。
2.我国的人民币()①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②它的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③在商品交换中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它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纸币的发行量;二是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所以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规定的,应排除②,①③④符合题意。
2014年3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明显贬值,即期汇率全天下跌逾300个基点至6.2275,创逾一年新低。
人民币年内累计贬值2.87%,基本将去年全年升值幅度抹平。
据此回答3〜5题。
3.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在经济领域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形()①同样多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减少②我国商品出口量增加③国内商品价格下跌④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国人增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汇率的相关知识。
③说法错误,如果人民币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商品的价格与人民币汇率没直接联系,故排除③。
①②④符合题意。
4.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意味着()A.美元汇率上升B.美元汇率下跌C.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将大幅度上升D.我国直接利用外资将大幅度增加[答案]B[解析]人民币价值,意味着外汇汇率下跌,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我国直接利用外资将会减少。
A、C、D说法错误。
5.保持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总体稳定,有利于()①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②人民生活安定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④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保持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总体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但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3.4函数的应用3.4.1 函数与方程第1课时函数的零点课时目标 1.能够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和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2.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3.掌握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1.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和相应的ax2+bx+c=0(a≠0)的根的关系2.一般地,我们把使函数y=f(x)的值为0的实数x称为函数y=f(x)的______.3.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________,也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______.4.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______⇔函数y=f(x)有______.函数零点的存在性的判断方法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且f(a)·f(b)<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零点.一、填空题1.二次函数y=ax2+bx+c中,a·c<0,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2.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为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若f (a )f (b )>0,不存在实数c ∈(a ,b )使得f (c )=0;②若f (a )f (b )<0,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实数c ∈(a ,b )使得f (c )=0; ③若f (a )f (b )>0,有可能存在实数c ∈(a ,b )使得f (c )=0; ④若f (a )f (b )<0,有可能不存在实数c ∈(a ,b )使得f (c )=0.3.若函数f (x )=ax +b (a ≠0)有一个零点为2,那么函数g (x )=bx 2-ax 的零点是________. 4.已知函数y =f (x )是偶函数,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函数的零点至少有________个.5.函数f (x )=⎩⎪⎨⎪⎧x 2+2x -3, x ≤0,-2+ln x ,x >0零点的个数为________.6.已知函数y =ax 3+bx 2+cx +d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7.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2是它的一个零点,且在(0,+∞)上是增函数,则该函数有______个零点,这几个零点的和等于______. 8.函数f (x )=ln x -x +2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9.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 x -x -2=0的一个实根所在的区间为(k ,k +1)(k ∈N ),则k 的值为________.二、解答题10.证明:方程x 4-4x -2=0在区间[-1,2]内至少有两个实数解.11.关于x 的方程mx 2+2(m +3)x +2m +14=0有两实根,且一个大于4,一个小于4,求m 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12.设函数f (x )=⎩⎪⎨⎪⎧x 2+bx +c ,x ≤0,2,x >0,若f (-4)=f (0),f (-2)=-2,则方程f (x )=x 的解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若方程x 2+(k -2)x +2k -1=0的两根中,一根在0和1之间,另一根在1和2之间,求k 的取值范围.1.方程的根与方程所对应函数的零点的关系(1)函数的零点是一个实数,当自变量取该值时,其函数值等于零.(2)根据函数零点定义可知,函数f (x )的零点就是方程f (x )=0的根,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f (x )=0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3)函数F (x )=f (x )-g (x )的零点就是方程f (x )=g (x )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y =f (x )的图象与§2.5 函数与方程 2.5.1 函数的零点知识梳理1.2个 1个 0个 2个 1个 2.零点 3.实数根 横坐标 4.交点 零点 作业设计 1.2个解析 方程ax 2+bx +c =0中,∵ac <0,∴a ≠0, ∴Δ=b 2-4ac >0,即方程ax 2+bx +c =0有2个不同实数根, 则对应函数的零点个数为2个. 2.①②④解析 对于①,可能存在根; 对于②,必存在但不一定唯一; ④显然不成立. 3.0,-12解析 ∵a ≠0,2a +b =0, ∴b ≠0,a b =-12.令bx 2-ax =0,得x =0或x =a b =-12.4.4解析 由图象可知,当x >0时,函数至少有2个零点,因为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此函数的零点至少有4个. 5.2解析 x ≤0时,令x 2+2x -3=0,解得x =-3. x >0时,f (x )=ln x -2在(0,+∞)上递增, f (1)=-2<0,f (e 3)=1>0,∴f (1)f (e 3)<0,∴f (x )在(0,+∞)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综上,f (x )在R 上有2个零点. 6.(-∞,0)解析 设f (x )=ax 3+bx 2+cx +d ,则由f (0)=0可得d =0,f (x )=x (ax 2+bx +c )=ax (x -1)(x -2)⇒b =-3a ,又由x ∈(0,1)时f (x )>0,可得a >0,∴b <0. 7.3 0解析 ∵f (x )是R 上的奇函数,∴f (0)=0,又∵f (x )在(0,+∞)上是增函数,由奇函数的对称性可知,f (x )在(-∞,0)上也单调递增,由f (2)=-f (-2)=0.因此在(0,+∞)上只有一个零点,综上f (x )在R 上共有3个零点,其和为-2+0+2=0. 8.2解析 该函数零点的个数就是函数y =ln x 与y =x -2图象的交点个数.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 =ln x 与y =x -2的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两个函数图象有2个交点,即函数f (x )=ln x -x +2有2个零点. 9.1解析 设f (x )=e 2-(x +2),由题意知f (-1)<0,f (0)<0,f (1)<0,f (2)>0,所以方程的一个实根在区间(1,2)内,即k =1.10.证明 设f (x )=x 4-4x -2,其图象是连续曲线. 因为f (-1)=3>0,f (0)=-2<0,f (2)=6>0. 所以在(-1,0),(0,2)内都有实数解.从而证明该方程在给定的区间内至少有两个实数解. 11.解 令f (x )=mx 2+2(m +3)x +2m +14.依题意得⎩⎨⎧ m >0f (4)<0或⎩⎨⎧m <0f (4)>0, 即⎩⎪⎨⎪⎧ m >026m +38<0或⎩⎪⎨⎪⎧m <026m +38>0,解得-1913<m <0.12.3解析 由已知⎩⎪⎨⎪⎧ 16-4b +c =c ,4-2b +c =-2,得⎩⎪⎨⎪⎧b =4,c =2.∴f (x )=⎩⎪⎨⎪⎧x 2+4x +2,x ≤0,2,x >0.当x ≤0时,方程为x 2+4x +2=x ,即x 2+3x +2=0, ∴x =-1或x =-2; 当x >0时,方程为x =2, ∴方程f (x )=x 有3个解.13.解 设f (x )=x 2+(k -2)x +2k -1.∵方程f (x )=0的两根中,一根在(0,1)内,一根在(1,2)内, ∴⎩⎪⎨⎪⎧f (0)>0f (1)<0f (2)>0,即⎩⎪⎨⎪⎧2k -1>01+k -2+2k -1<04+2k -4+2k -1>0∴12<k <23.。
课时分层作业(五)补集(建议用时:60分钟)[合格基础练]一、选择题1.若全集U={0,1,2,3}且∁U A={2},则集合A的真子集共有()A.3个B.5个C.7个D.8个C[A={0,1,3},真子集有23-1=7个.]2.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U(A∪B)=() A.{x|x≥0} B.{x|x≤1}C.{x|0≤x≤1} D.{x|0<x<1}D[由题意可知,A∪B={x|x≤0,或x≥1},所以∁U(A∪B)={x|0<x<1}.] 3.已知集合A,B均为全集U={1,2,3,4}的子集,且∁U(A∪B)={4},B={1,2},则A∩∁U B等于()A.{3}B.{4} C.{3,4}D.∅A[∵U={1,2,3,4},∁U(A∪B)={4},∴A∪B={1,2,3}.又∵B={1,2},∴{3}⊆A⊆{1,2,3}.又∁U B={3,4},∴A∩∁U B={3}.]4.设全集U为实数集R,M={x|x>2或x<-2},N={x|x≥3或x<1}都是全集U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x|-2≤x<1} B.{x|-2≤x≤2}C.{x|1<x≤2} D.{x|x<2}A[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N∩(∁U M)={x|-2≤x<1},故选A.]5.已知M,N为集合I的非空真子集,且M,N不相等,若N∩∁I M=∅,则M∪N等于()A.M B.N C.I D.∅A[因为N∩∁I M=∅,所以N⊆M(如图),所以M∪N=M.]二、填空题6.设全集U=R,A={x|x<1},B={x|x>m},若∁U A⊆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m|m<1}[∵∁U A={x|x≥1},B={x|x>m},∴由∁U A⊆B可知m<1.]7.已知集合A={x|-2≤x<3},B={x|x<-1},则A∩(∁R B)=________.{x|-1≤x<3}[∵A={x|-2≤x<3},B={x|x<-1},∴∁R B={x|x≥-1},∴A∩(∁R B)={x|-1≤x<3}.]8.设全集U=R,则下列集合运算结果为R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Z∪∁U N;②N∩∁U N;③∁U(∁U∅);④∁U Q.①[结合常用数集的定义及交、并、补集的运算,可知Z∪∁U N=R,故填①.]三、解答题9.已知U={1,2,3,4,5,6,7,8},A={3,4,5},B={4,7,8},求A∩B,A∪B,(∁A)∩(∁U B),A∩(∁U B),(∁U A)∪B.U[解]法一(直接法):由已知易求得A∩B={4},A∪B={3,4,5,7,8},∁U A={1,2,6,7,8},∁U B={1,2,3,5,6},∴(∁U A)∩(∁U B)={1,2,6},A∩(∁U B)={3,5},(∁U A)∪B={1,2,4,6,7,8}.法二(Venn图法):画出Venn图,如图所示,可得A∩B={4},A∪B={3,4,5,7,8},(∁U A)∩(∁U B)={1,2,6},A∩(∁U B)={3,5},(∁U A)∪B={1,2,4,6,7,8}.10.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x<3},B={x|-3≤x≤2},求A∩B,(∁U A)∪B,A∩(∁U B),∁U(A∪B).[解]如图所示.∵A={x|-2<x<3},B={x|-3≤x≤2},U={x|x≤4},∴∁U A={x|x≤-2,或3≤x≤4},∁U B={x|x<-3,或2<x≤4}.A∩B={x|-2<x≤2},A∪B={x|-3≤x<3}.故(∁U A)∪B={x|x≤2,或3≤x≤4},A∩(∁U B)={x|2<x<3},∁U(A∪B)={x|x<-3,或3≤x≤4}.[等级过关练]1.已知全集U={1,2,3,4,5,6,7},A={3,4,5},B={1,3,6},那么集合{2,7}是()A.A∪B B.A∩BC.∁U(A∩B) D.∁U(A∪B)D[∵A∪B={1,3,4,5,6},∴∁U(A∪B)={2,7}.]2.已知集合A={x|x<a},B={x|1<x<2},且A∪(∁R 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a≤1} B.{a|a<1}C.{a|a≥2} D.{a|a>2}C[由于A∪(∁R B)=R,则B⊆A,可知a≥2.故选C.]3.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或x>2},N={x|1≤x≤3}.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________.{x|-2≤x<1}[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U(M∪N)=(∁U M)∩(∁U N)={x|-2≤x≤2}∩{x|x<1或x>3}={x|-2≤x<1}.]4.设全集U={1,2,x2-2},A={1,x},则∁U A=________.{2}[若x=2,则x2-2=2,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故x≠2,从而x =x2-2,解得x=-1或x=2(舍去).故U={1,2,-1},A={1,-1},则∁U A={2}.]5.已知全集U=R,集合A={x|1≤x≤2},若B∪(∁U A)=R,B∩(∁U A)={x|0<x<1或2<x<3},求集合B.[解]∵A={x|1≤x≤2},∴∁U A={x|x<1或x>2}.又B∪(∁U A)=R,A∪(∁U A)=R,可得A⊆B.而B∩(∁U A)={x|0<x<1或2<x<3},∴{x|0<x<1或2<x<3}⊆B.借助于数轴可得B=A∪{x|0<x<1或2<x<3}={x|0<x<3}.。
1.用30 N的水平外力F拉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秒后消失;则第5秒末物体的速和加速分别是()A.v=7.5 m/s;a=1.5 m/s2B.v=4.5 m/s;a=1.5 m/s2C.v=4.5 m/s;a=0D.v=7.5 m/s;a=0【解析】物体先在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a=错误!=1.5 m/s2;v=at=4.5 m/s;撤去力F后;物体以4.5 m/s的速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C2.(·海口高一检测)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撤去外力;又经时间3 t物体停下;则物体受到的阻力为()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力F作用时:F-F f=ma1v=a1t撤去力F后:F f=ma2v=a2·3t解以上四式得:F f=错误!;故B正确.【答案】 B3.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为()A.7 m/s B.14 m/sC.10 m/s D.20 m/s【解析】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位移关系式v2;0=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为:v0=2ax=2μgx=2×0.7×10×14 m/s=14 m/s;因此B正确.【答案】 B4.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的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路上原来匀速行驶;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是()A.继续做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匀减速运动D.变加速运动【解析】设洒水车的质量为m;牵引力为F;其阻力为kmg;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错误!=错误!-kg;可见a随m的减小而增大;洒水车做变加速运动.【答案】 D图4-6-85.(·厦门高一检测)如图4-6-8所示;当车厢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厢壁上;相对于车厢壁静止;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竖直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B.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车厢的加速变小;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不变D.若车厢的加速变大;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解析】对物块m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F f =mg;水平方向:F N=ma;所以选项A正确;C、D错误;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和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答案】 A图4-6-96.(·广州高一期末)如图4-6-9所示;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及绳的质量;一个质量为m的人拉着绳子使质量为M的物体匀减速下降;己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则物体下降的加速大小为()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设人受到绳子的拉力为F T;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于F;由于人静止不动;故F T+F=mg;再对物体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Ma;所以a=错误!=错误!.D正确【答案】 D图4-6-107.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让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跌落;自由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最后停止.用这种方法获得消防队员受到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4-6-10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t1时刻消防队员速最大B.t2时刻消防队员速最大C.t3时刻消防队员速最大D.t4时刻消防队员加速最小【解析】由图象可判断消防队员的运动过程;t1时刻刚产生地面的冲击力;说明此时消防队员刚落地;此后由于地面的冲击力小于重力;所以合力方向向下;消防队员继续做加速方向向下的加速运动;t2时刻消防队员受到的冲击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加速为零;速达到最大;A、C错误;B正确;此后由于冲击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消防队员开始做加速方向向上的减速运动;t3时刻速减为零;之后消防队员开始向上运动(站起);t4时刻消防队员站稳;加速为零;D正确.【答案】BD8.如图4-6-12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甲乙图4-6-12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解析】由图象知物块先向左减速;后反向加速到v1再做匀速直线运动;t1时刻离A距离最大;A错误;t2时刻二者相对静止;故t2时刻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距离最大;B正确;0~t2时间内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C错误;在0~t2时间内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在t2~t3时间内物块做匀速运动;此过程摩擦力为零;D错误.【答案】 B图4-6-139.(·南宁高一检测)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4-6-13所示.重力加速g取10 m/s2;则物体在t=0至t =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A.18 m B.54 mC.72 m D.198 m【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μmg=0.2×2×10 N=4 N;因此前3 s内物体静止.3 s~6 s;a=错误!=错误!m/s2=2 m/s2;x1=错误!at2=错误!×2×9 m=9 m.6 s~9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x2=v1t=at·t=2×3×3 m=18 m.9 s~12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3=v1t+错误! at2=6×3 m+错误!×2×9 m=27 m.x总=x1+x2+x3=9 m+18 m+27 m=54 m;B选项正确.【答案】 B10.在宇宙飞船中;由于完全失重而无法利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采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一物体的质量.如图4-6-11所示;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M为5 kg的小车静止放在一平台上;开动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水平方向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进1.5 m历时5 s.关闭推进器;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仍然让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5 s内前进了1.0 m.求:图4-6-11(1)小车两次加速运动的加速之比为多少?(2)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物块的质量m是多少?【解析】(1)由x=错误!at2(或者求出a的具体值也可以)a1∶a2=x1∶x2=3∶2(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F=(M+m)a2两式相比解得m=2.5 kg【答案】(1)3∶2(2)2.5 kg图4-6-1411.(·龙岩高一检测)如图4-6-14所示;长为L=6 m、质量为M=4 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 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8 N;使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起来;取g=10 m/s2.求:(1)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大小;(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解析】(1)设小物块的加速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a1=错误!-μg代入数据得:a1=4 m/s2设木板的加速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a2=1 m/s2(2)L+错误!a2t2=错误!a1t2代入数据解得:t=2s【答案】(1)4 m/s2;1 m/s2(2)2 s图4-6-1512.(·武汉高一检测)如图4-6-15所示;右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A质量为M=2 kg;连接滑块A和物体B的细线质量不计;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滑轮与A之间的细线沿水平方向;当B的质量为1 kg时;A 恰好不滑动(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 m/s2;求当B的质量为1.75 kg时:(1)A的加速是多大?(2)细线对滑轮的作用力【解析】由题意可知:A恰好不滑动时;所受摩擦力为Fμ=Mg=1×10 N=10 N当B的质量为1.75 kg时对A:F-Fμ=Ma ①对B:mg-F=ma ②由①②得:a=2 m/s2F=14 N细线对滑轮的作用力为F合=F2+F2=14 2 Ntan α=错误!=1α=45°所以细线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14 2 N;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斜向左下方.【答案】(1)2 m/s2(2)14 2 N;与竖直成45°角斜向左下方。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些现象集中出现的背景是A.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B.台湾被日本强行占据C.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资产阶级具备革命条件2.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竞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
此转变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C.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D.导致了近代军事工业的衰落3.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B.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4.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
这说明A.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D.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5.德华银行1889年成立于上海,由德国十三家大银行联合投资组成,在成立后的二十年中,先后在中国各地设分行二十所。
下图为该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
这一状况说明A.其目的是为中国工业近代化提供资金B.成为德国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C.标志着德华银行在华重心转移到北京D.表明当时的清政府通行银本位6.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
课时作业1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满分:60分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不孚众望....的中国航天人为大家奉献了这次“天神拥吻”的盛景。
B.18名路人漠不关心....被碾压的“小悦悦”,只有那个叫陈贤妹的阿婆站了出来。
后来,人们说她“拯救了中国人的良知”。
C.检察官认为,他们为了钱财残忍戕害手无寸铁的妇孺,天良丧尽,罪不容诛....,因此强烈建议法庭判其死刑。
D.10月21日,沃尔玛全球副总裁贝思哲抵达重庆,就沃尔玛假冒“绿色猪肉”事件敬谢不敏....,向重庆顾客道歉。
解析:A项,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B项,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不能带宾语。
C项,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D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上周,当俄罗斯总理普京坐车穿过北京市中心去巩固蓬勃发展的中俄关系时,使得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交通拥堵现象更严重了。
B.为了伦敦奥运会,膝盖有些劳损的陆永再度出发。
他渴望成为占旭刚之后第二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男子举重运动员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和梦想。
C.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不妄自菲薄,不消极避世,不养尊处优,有目标,有追求,又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真心真情。
D.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再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再度升级,而且引发了全球可能爆发“货币战”的担忧。
解析:A项,无主语,去掉“使得”。
B项,句式杂糅,改为“他渴望成为……的运动员”,或者“成为……的运动员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和梦想”。
C项,搭配不当,“真情”不能与“一颗”搭配。
答案:D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一定要为每一项环保运动都找一个代言者的话,生物多样性的第一个代言者就是蓝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是相关国际组织于1966年通过了禁捕令,蓝鲸早就灭绝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业全汇总1.1.1化学实验安全基础巩固训练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解析:CCl4不易燃烧,属于有毒物质.答案:B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有些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 闻任何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凑近,以防止中毒,D项正确.答案:C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解析: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③取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废液缸)内. 做实验时要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照最少量取,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项错误. 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以免药液腐蚀标签,B项错误. 滴瓶中配有的胶头滴管必须专管专用,防止因混用而引起药品污染,若不是滴瓶配有的胶头滴管,在取用完一种药品后,必须洗净才可吸取其他药品,C项错误.答案: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A项错误;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不能称量10.05 g的固体,B项错误;应选用略大于液体体积的量筒去量取,过大会引起较大的误差,D项错误.答案:C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人身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6.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答案:B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涂上质量分数为3%~5%的NaHCO3溶液,后用水冲洗答案:D8.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试管口斜向上,与桌面成45°角,直接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③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④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⑤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⑥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再通氢气A.全部B.①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 D.③⑤⑥解析:本题以实验的安全意识为切入点,考查化学用品、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①操作错误. 加热液体时应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②操作错误. 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因为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引燃煤气而爆炸,③操作错误. 浓H2SO4沾在皮肤上不能用NaOH 溶液冲洗,应先用干抹布擦拭,再用NaHCO3溶液冲洗,⑤操作错误. H2还原CuO时,如果先加热再通H2,则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引起爆炸,⑥操作错误. 故选B.答案:B1.1.1化学实验安全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右上图所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①氢气易燃易爆,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②CO有毒但具有可燃性,点燃时生成的CO2无毒√③铁燃烧生成的Fe3O4温度很高,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集气瓶炸裂√④氢气易燃易爆,故应先通入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待排出的氢气纯净后,才能加热氧化铜×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加入到水中×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答案:C3.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生物课程是所有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研究生物学知识对于学生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学校教育的改革,生物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学校也开始需要学生们按照一定的作业本来完成生物课程的学习。
因此,《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应运而生。
《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收录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包括学习材料,教学内容,作业指南,练习题库,答案及考试要点,等等。
学习材料采用文图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加清楚认识各种生物知识,便于理解背后的原理和内容。
教学内容由优秀的教师撰写,全面介绍每一章节的要点,有助于学生们深入理解生物知识,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和最新发现。
《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对学生来说,非常有用。
作业指南和练习题库提供了实际的学习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程中的知识,增强知识积累。
答案及考试要点将学习内容归纳汇总,让学生在复习时,更加快速简洁地完成复习,全面加强课堂知识点的掌握。
《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的出现,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标。
它极大地帮助学生们理解、掌握和深入学习生物学,有助于他们在之后的学习和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们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它让学生们学习生物知识更加轻松、愉快、有趣,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可以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高中必修一生物课时作业本》是一本应用良好的教材,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学习生物的基础,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生物学的历史发展和最新发现,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它的出现推动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也为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Book 1 unit 1课时作业(一)答案第一部分:I 1. entirely 2. series 3. thunder 4. dusty 5. curtainII.1. upset 2. exactly 3. power 4. outdoors 5. ignored 6. recovered 7. lonely 8. settled 9. grateful10. looseIII. 1. ignore 2. points 3. power 4. add 5 concerned about第二部分:选择填空1-5 AADAA 6-10 DAACC 11-15 CBDDC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1-4BBDB课时作业(二)答案第一部分单词拼写1. teenagers2. overcoat3. disagreed4. set5. joined完成句子1.settle down2.suffered great pain3.has got tired of dong4.is getting along well with5.recovered第二部分:完型填空: 16-20 BAACD 21-25ADBBA 26-30 ACDBA 31-35 DBAAD课时作业(三)答案第一部分单项填空1-15 BABCD BCCBC ADCAB第二部分阅读1-8 BCDC BBAC课时作业(四)答案I. 1. that she hadn’t meant to hurt me2. whether / if I would stay at home alone that weekend3. what I wanted to get as a present on my birthday4. what they would eat that day5. he was sure Robin could win the match the next dayII. 1. Why are you so worried about the exam?2. I have lived in this city for about three years.3. Will you ask for leave since you are not well?4.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5. I can lift up the big stone,III. 1. so that; could2. with; in his hand3. didn’t recognize; until4. happened to see5. It is the second time thatI. 1. 第二个I前加whether 2. did改为do;was改为is3. that改为why / whether / if4. will he改为he would5. didn’t hear改为hadn’t heard第二部分选择填空ADCDC BDCDD CBDBD完形填空36-40 ADBCA 41-45 DDABA 46-50 DCDDC 51-55 BACCDBook 1 unit 2 课时作业(一)答案第一部分1. Western2. vocabulary3. native4. included5.gas6.international7. modern8. government9. cultures 10.present(二)单项选择1-5 ACDBB 6-10 DDBDB(四)阅读理解31-35 DDCAC课时作业(二)答案第一部分(一).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课时分层作业(四)并集与交集(建议用时:60分钟)[合格基础练]一、选择题1.设集合A={1,2,3},B={2,3,4},则A∪B=()A.{1,2,3,4}B.{1,2,3}C.{2,3,4} D.{1,3,4}A[∵A={1,2,3},B={2,3,4},∴A∪B={1,2,3,4}.故选A.]2.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 A.1B.2 C.3D.4B[∵A={1,2,3,4},B={2,4,6,8},∴A∩B={2,4}.∴A∩B中元素的个数为2.故选B.]3.已知集合A={x|x+1<0},B={x|x-3<0},那么集合A∪B等于() A.{x|-1≤x<3} B.{x|x<3}C.{x|x<-1} D.{x|x>3}B[A={x|x+1<0}={x|x<-1},B={x|x-3<0}={x|x<3}.∴A∪B={x|x<3},选B.]4.已知集合A={1,3},B={1,2,m},若A∩B={1,3},则A∪B=() A.{1,2} B.{1,3}C.{1,2,3} D.{2,3}C[∵A∩B={1,3},∴3∈B,∴m=3,∴B={1,2,3},∴A∪B={1,2,3}.]5.设集合A={(x,y)|y=ax+1},B={(x,y)|y=x+b},且A∩B={(2,5)},则()A.a=3,b=2 B.a=2,b=3C .a =-3,b =-2D .a =-2,b =-3B [∵A ∩B ={(2,5)},∴⎩⎪⎨⎪⎧ 5=2a +1,5=2+b ,解得a =2,b =3,故选B.] 二、填空题6.已知集合A ={1,2,3},B ={y |y =2x -1,x ∈A },则A ∩B =________. {1,3} [A ∩B ={1,2,3}∩{y |y =2x -1,x ∈A }={1,2,3}∩{1,3,5}={1,3}.]7.若集合A ={x |-1<x <5},B ={x |x ≤1,或x ≥4},则A ∪B =________,A ∩B =________.R {x |-1<x ≤1,或4≤x <5} [借助数轴可知:A ∪B =R ,A ∩B ={x |-1<x ≤1,或4≤x <5}.]8.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_______.12 [设所求人数为x ,则x +10=30-8⇒x =12.]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 =⎩⎪⎨⎪⎧⎭⎪⎬⎪⎫x ⎪⎪⎪⎪ ⎩⎨⎧ 3-x >0,3x +6>0,集合B ={x |2x -1<3},求A ∩B ,A ∪B . [解] 解不等式组⎩⎪⎨⎪⎧3-x >0,3x +6>0,得-2<x <3, 即A ={x |-2<x <3}.解不等式2x -1<3,得x <2,即B ={x |x <2},在数轴上分别表示集合A ,B ,如图所示.则A ∩B ={x |-2<x <2},A ∪B ={x |x <3}.10.已知集合A ={x |-2<x <4},B ={x |x -m <0}.(1)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A ∪B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1)∵A ={x |-2<x <4},B ={x |x <m },又A ∩B =∅,∴m ≤-2.(2)∵A ={x |-2<x <4},B ={x |x <m },由A ∪B =B ,得A ⊆B ,∴m ≥4.[等级过关练]1.若集合A ={0,1,2,x },B ={1,x 2},A ∪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B [∵A ∪B =A ,∴B ⊆A .∵A ={0,1,2,x },B ={1,x 2},∴x 2=0或x 2=2或x 2=x ,解得x =0或2或-2或1.经检验,当x =2或-2时满足题意,故选B.]2.已知集合A ={1,2},B ={x |mx -1=0},若A ∩B =B ,则符合条件的实数m 的值组成的集合为( )A.⎩⎨⎧⎭⎬⎫1,12 B.⎩⎨⎧⎭⎬⎫-1,12 C.⎩⎨⎧⎭⎬⎫1,0,12 D.⎩⎨⎧⎭⎬⎫1,-12 C [当m =0时,B =∅,A ∩B =B ;当m ≠0时,x =1m ,要使A ∩B =B ,则1m =1或1m =2,即m =1或m =12.]3.已知集合A ={x |x ≥5},集合B ={x |x ≤m },且A ∩B ={x |5≤x ≤6},则实数m =________.6 [用数轴表示集合A ,B 如图所示.由A ∩B ={x |5≤x ≤6},得m =6.]4.设S ={x |x <-1或x >5},T ={x |a <x <a +8},若S ∪T =R ,则实数a 应满足________.-3<a <-1 [在数轴上表示集合S ,T 如图所示.因为S ∪T =R ,由数轴可得⎩⎪⎨⎪⎧a <-1,a +8>5,解得-3<a <-1. ]5.已知A ={x |x >a },B ={x |-2<x <2},求A ∪B ,A ∩B .[解] 如图所示.当a <-2时,A ∪B ={x |x >a },A ∩B ={x |-2<x <2};当-2≤a <2时,A ∪B ={x |x >-2},A ∩B ={x |a <x <2};当a ≥2时,A ∪B ={x |-2<x <2,或x >a },A ∩B =∅.。
综合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慎终追远清明永驻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
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
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这一段动人的故事。
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
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
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
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
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
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
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
高一化学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答案一、选择题1.表示式2760Co中的“60”表示()A.钴的一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B.钴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是60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D.钴元素的质量数是6060Co表示钴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60。
B2.23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23He的叙述正确的是()A.23He和13H互为同位素B.23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C.23H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D.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23He核内质子数为2,13H核内质子数为1,两者质子数不等,不是同位素,A不正确。
23He核内中子数为1,B不正确,C正确。
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He原子,D不正确。
C3.下列粒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A.D2OB.Li+C.OD-D.OH-分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A项排除;B项阳离子的电子数小于质子数,所以B项排除;C项OD-的质子数为9而中子数也为9。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D4.对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认识是有关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大成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是作无规律运动的B.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个规律已经被人们认识到了很高的程度C.可以近似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D.原子核外电子是清晰而又严格的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
“分层排布”是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作近似描述的方法,这种描述与电子运动的实际状态还有一定的差别。
AD5.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表示R原子的符号正确的是()R2-代表的是R原子获得了2个电子,所以R原子的电子数为a-2,即有a-2个质子,那么质量数为b+a-2,表示为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为同一种元素②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③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④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⑤Cl2中35Cl与37Cl两种核素的个数之比与HCl中35Cl与37Cl的个数之比相等A.③B.④C.②⑤D.①本题考查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课时作业3 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迁峰会业已闭幕,中国作为主动参与制订客观标准的创建者,其在峰会上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B.2012年4月10日晚,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洛阳国花园工作人员表示,盛花期在14日以后,届时人们将能看到浩如烟海....、千姿百态的牡丹。
C.园内百年以上的古树有1 067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树有198棵,一棵棵古树老态龙钟,如白衣苍狗....,在风雨中飘摇。
D.热播电视剧《蜗居》针砭时弊,描述了当今都市持续攀升的房价下各阶层的生活情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瑕不掩瑜....,剧情过多讲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有炒作的嫌疑。
解析:A项,“可圈可点”本义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多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B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用于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白衣苍狗”意思是白衣般的浮云,刹那间又变得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用于句中属于适用对象不当。D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句中先说的是剧情的优点“瑜”,后说的是剧情的不足“瑕”,应使用“白璧微瑕”。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天色已晚,我只得依依不舍地走出了“红旗渠精神”展览大厅,抬眼望去,只见长安街两旁华灯初上,犹如千万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映照着中南海的绿树红墙。
B.此次布克文学大奖,希拉里·曼特尔不仅拔得头筹,将5万英镑收入囊中,而且她的这本小说也有望可能获得世界关注,进一步热销。
C.众所周知,电线、电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许多火灾的起因就是由于使用了质量低劣的电线、电缆造成的。
D.2012年在中国举办的第一项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第十二届中国全国冬季运动会1月3日晚上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了开幕式。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犹如千万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改为“犹如千万朵白玉兰含苞待放”,这样方能与前面的主语“华灯初上”搭配。B项,成分赘余。“有望”意思是有希望、有可能,后面再加“可能”就犯了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将“可能”删去。C项,结构混乱。“火灾的起因就是……”与“由于……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可以把“的起因”删除。
答案:D 3.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当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________________,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A.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B.因而,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 C.因而,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 D.因而,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 解析:注意内容的衔接(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一致。 答案:D 阅读探究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3)比喻、排比。整首诗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来抒发感情,形象而生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运用了排比手法,很有气势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苦难的关注和由此引发的激愤。
5.阅读艾青的《礁石》一诗,并回答(1)—(3)题。 1954年 (1)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发感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礁石”这一形象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礁石》诗借物象——礁石的形象来表达观念,抒发感情;《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表达观念,抒发感情。
(2)《礁石》诗塑造的是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形象,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3)诗中,作者对于礁石这一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 树① 艾青 注:①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本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文中的“树”象征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兀立”“伸长”“纠缠”三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化静为动,揭示树——人民的群体特征与生命活力。 7.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回答(1)—(2)题。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年1月13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幸福;缘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表达了诗人在祝福世人的同时自己心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煤的对话 艾青 你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分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请给我以火。 (1)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主旨:通过树木被埋到地层深处变成煤后,渴望在烈火中再生的诉说,歌颂了被压迫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精神。煤的特点:深藏在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煤和被压迫民族有相似点,诗人借煤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煤作为这首诗的意象非常妥帖。
(2)“强烈的反差”是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语言表达 9.假如你是一位主持人,请在朗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前加上一段引入语。(1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