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
- 格式:doc
- 大小:43.07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1.下列液体可以用来保存金属钠的是( )A.水B.浓NaOH溶液C.煤油D.CCl4(ρ>1 g·cm-3)【解析】钠与水、NaOH溶液均反应,排除A、B两项;钠的密度比CCl4小,故浮在CCl4表面与空气中的O2反应。
【答案】 C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④【解析】钠的熔点较低,故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发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答案】 D3.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①钠密度比水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A.①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钠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说明钠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放热;溶液变红说明生成碱性物质。
【答案】 D4.(2012·泉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后,能生成盐和O2的是( ) A.Na和H2O B.Na2O和H2OC.Na2O2和CO2D.Na2O2和H2O【解析】A项,2Na+2H2O===2NaOH+H2↑,生成碱和H2;B项,Na2O+H2O===2NaOH,生成碱;C项,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盐和O2;D项,2Na2O2+2H2O===4NaOH+O2↑,生成碱和O2。
【答案】 C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到处游动B.有气体产物生成C.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析出D.溶液变浑浊【解析】钠与水反应,随着H2O的消耗及反应放热,温度有所升高,而Ca(OH)2微溶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有Ca(OH)2固体析出,正确答案为C。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是依据外加电流法防腐B.“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病人在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氢氧化铝)期间,可以多吃酸性食物B.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C.洪灾区民众用明矾净水并用漂白粉消毒,二者化学原理相同D.家中做卫生保洁时,不可将“84”消毒液与洁厕精(含浓盐酸)混合使用3.2021年6月,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进驻空间站,开启了中华民族“空间站时代”的新篇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航天员的耳机使用的双层蛋白皮革主要成分是有机物C H N)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运载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822C.航天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Xe原子核含77个中子D.天和核心舱的霍尔发动机燃料131544.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空间站使用聚乳酸材料餐具,聚乳酸是化合物B.富勒烯与石墨烯用途广泛,它们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冬奥场馆建筑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和镉均属于主族元素D.中国承建的卡塔尔首座光伏电站中的光伏材料为高纯度二氧化硅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B.“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D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碳酸氢钠,其水溶液显碱性 6.科技进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作业C.炸药大王诺贝尔D.化学家门捷列夫4.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的下列被曝光的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硫黄燃烧去熏蒸粉丝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5.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B.化学科学将在酸雨防治方面大有作为C.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材料将越来越多D.新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密切相关6.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7.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国籍和研究专业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B.拉瓦锡——俄国——化学家C.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D.波义耳——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8.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下列不属于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的是() A.X射线B.托盘天平C.红外光谱D.核磁共振9.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挑战。
为解决能源问题,下列方法不恰当的是()A.用木材作燃料B.用液氢替代汽油C.开发风能D.开发地热能10.“药金”外观和金(Au)相似,常被误认为黄金。
不法分子用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 ℃左右,制得金光闪闪的假黄金(“药金”)以牟取暴利,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药金”不可能是黄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2021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开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合成氨技术,制造出能促进粮食增产的大量氮肥,使成千上万的人免除饥饿的威胁。
以下对化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制得的碱是烧碱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D.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控制PM2.5污染源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PM2.5的污染D.PM2.5颗粒可以吸附SO2和NH3,加重对人体的危害。
SO2和NH3水溶液都可以导电,都是电解质。
3.以下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B.C.D.4.以下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利用滑轮提升重物5.中华民族的创造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奉献。
以下古代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反响的是A.陶瓷烧制B.活字印刷C.粮食酿醋D.火药使用6.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以下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7.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化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物质不能杀灭冠状病毒的是A.双氧水B.84消毒液C.75%的医用酒精D.明矾溶液8.?青花瓷?中所描述的“瓶身描述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以下有关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B.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C.性质稳定.不易脱色D.x=69.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以下成语中涉及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木已成舟B.铁杵成针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10.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1.能说出化学科学的概念、了解化学科学的特征。
2.能从本质上理解化学科学的特点,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重点: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难点: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化学科学的发展简史(1)古代:①取火、保存火种;①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
(2)近代:①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①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①道尔顿提出原子论;①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①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3)现代:①发现放射性元素;①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①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①创立高分子化学;①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①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科学的含义及特征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1)实验化学手段有波谱(如核磁共振光谱)、色谱、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等。
(2)理论化学以理论计算为主要手段,辅以计算机模拟。
3.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成果——抗疟新药的发现【名师小结】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能源和资源。
3.材料科学方面:使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
4.环境方面: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对环境污染的科学防治。
自我小测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A.最早使用天平研究化学B.最早提出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结论C.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D.能用加热HgO的方法制取O22纳米技术开辟了材料的新天地,在北京奥运工程中,就使用了我国最近研制的一项新成果——“纳米塑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是长度单位B.纳米是材料名称C.纳米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D.纳米聚乙烯的物理性质比普通聚乙烯优异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把这门自然科学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的化学家是()A.科学巨匠爱因斯坦B.化学家居里夫人C.炸药大王诺贝尔D.化学家门捷列夫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和各种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5与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无关的是()A.化学元素的概念B.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C.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6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7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理想的燃料应是( )A .煤B .氢气C .酒精D .一氧化碳8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 .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 .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能源C .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 .限制使用电动车9第35个“世界地球日”时,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B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 .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0为了缓解能源危机,能源专家拟想出了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的构想图(如图所示)。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一、化学科学的界定1.定义化学科学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研究水平______、______水平。
4.学科特征(1)创造性的体现:______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______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基本能够按照人类社会需求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创造一个新的物质世界。
(2)实用性的体现:合成氨技术、新药物的研制、材料的开发、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化学的形成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____________,之后人们又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或把廉价金属炼制成金。
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几代化学家的不断努力,近代化学逐渐形成。
2.化学科学的发展(1)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________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____________,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____________,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2)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____________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____________的崛起、____________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1.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题答案带解析(2)如果用嘴通过细管向脱脂棉中吹气,脱脂棉也能燃烧起来,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脱脂棉中吹入的是SO2气体,脱脂棉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起来。
(3)H2和CO的混合气体0.02 g通入一盛有0.78 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充分反应,容器中固体增加的质量为________ g。
17、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为红色②取少量该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Cu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③取少量该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取③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硝酸⑤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和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B.明矾能使海水淡化从而解决淡水危机C.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2.下列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的蒸发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甲烷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甲烷的纯度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均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扑灭3.二氧化氯、铁酸钠以及臭氧是饮用水的“三净客”,用铁酸钠(Na2FeO4)处理来自河流湖泊的水,以作为人们生活饮用水,是一项较新的技术。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氯对水具有消毒、净化双效功能①臭氧可消除水洗物中残留的农药残留,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①臭氧、明矾净水原理相同①用Na2FeO4净水具消毒和净化双效功能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化学肥料“三要素”是A.C、H、O B.N、C、K C.N、S、P D.N、P、K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项发现属于农业方面的应用B .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C .青蒿素由C 原子和H 2O 分子构成D .青蒿素中C 、H 、O 的质量比为15∶22∶56.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 3N 4/CQ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B .反应I 中涉及到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C .反应II 为2H 2O 2催化剂、光2H 2O+O 2↑D .总反应为:2H 2O 34C N \CQDs,光2H 2↑+O 2↑7.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是一门能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第1章生疏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一、非标准1.下列事实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觉了元素周期律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C.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D.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原子学说解析: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门捷列夫发觉了元素周期律,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答案:C2.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下列实际应用中,不属于化学科学所解决的是()A.冰箱制冷剂的更新换代,实现冰箱制冷剂的无氟性B.路面融雪剂的更新换代,实现融雪对城市绿化的无害化C.汽油抗震剂的更新,实现汽油的无害化D.电脑CPU的升级,加快电脑的运行速度解析:考查化学科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冰箱制冷剂、路面融雪剂、汽油抗震剂的更新换代,都属于化学科学解决的问题;电脑CPU的升级,加快电脑的运行速度,属于物理学科要解决的问题,故选D。
答案:D3.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争辩方向的是()A.发觉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争辩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争辩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解析:化学科学具有格外宽敞的探究空间,通过不断地发觉新物质、合成新材料,进一步丰富与人类生存和进展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而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争辩,可以生疏化学反应的本质,使化学反应能最大限度地为人类利用。
近代化学中发觉的质量守恒定律实质上已经解决了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是否守恒的问题。
答案:D4.下列词语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推断,不相符的是()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解析: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滴水穿石的过程中,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氢钙,属于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一般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5.化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练]1.下列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不是由我国发明和创造的是(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治疟疾特效药青蒿素的发现、提取和使用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答案:C3.下列与化学科学无关的是( )A.冰箱制冷剂的更新换代,实现了冰箱制冷剂的无氟化B.路面融雪剂的更新换代,实现了融雪对城市绿化的无害化C.汽油抗震剂的更新换代,实现了汽油的无害化D.电脑CPU的升级,加快了电脑的运行速度答案:D4.“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火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答案:A5.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答案:D6.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
关于化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保证人类的生存:诸如在解决人类粮食、能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诸如合成新的材料,物质的净化和纯化等,均使人类衣、食、住、行的条件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③延长人类的寿命:诸如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奥秘,合成新的药物等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 D.①②③答案:D7.下列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三聚氰胺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硫黄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薰蒸粉丝D.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答案:C8.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3.(2019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高一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涉及了化学变化B.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的熔点低于纯铁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化学变化D.“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高价金属硫化物4.(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非常丰富。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的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铜的冶炼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C.粮食酿醋D.火药的发明与使用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镁等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6.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现有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7.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8.(2020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一月考)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政府已启动了“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B.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是纯净物C.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渍,是发生了化学反应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9.有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破坏电器设备。
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分值:45分)[学业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C.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解析: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故B错误;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C正确;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是信息科学的研究范畴,故D错误。
答案:C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解析:环保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本类题目意在通过考查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因而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如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污染物的处理及防治措施等,都应引起重视。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C错误。
答案: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B.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不密切C.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解析:1777年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A错误;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密切,B错误;只要合理设计实验,化学研究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C错误;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D正确。
答案:D4.下列科研成果中是由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是()A.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理论体系B.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合成C.20世纪现代量子理论化学的建立D.氨的工业合成解析:我国药学家屠呦呦最先从中药材中发现抗疟药有效成分青蒿素并成功合成,故选B。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走进化学科学学习理解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2021·烟台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袁隆平先生和屠呦呦女士均是与化学科学领域相关的科学家C.人类历史上重金属的发现和应用较早,而轻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则较晚D.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解析】选B。
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领域的科学家。
【补偿训练】(2021·漳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及事实不正确的是()A.化学科学的发展可借助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B.现代化学的发展可带动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C.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解析】选D。
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不是核糖核酸,D项错误。
2.(2021·南宁高一检测)“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解析】选A。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它不能直接体现化学对生活的改善,A项错误;光纤是化学物质SiO2,光纤的使用使通讯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B项正确;有机合成药物每年以上百万种的速度发展,保障了我们的健康,C项正确;环保涂料属于有机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D项正确。
3.(2021·衡水高一检测)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炬成灰B.花香四溢C.滴水成冰D.木已成舟【解析】选A。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多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D.制陶技术的成熟D[在古代,制陶技术就已成熟。
]2.下列科技成果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胚胎干细胞B.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D.量子通讯距离创下新纪录C[由碳水化合物制取H2,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3.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C[侯德榜发现“侯氏制碱法”。
]4.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工业制O2⑤铁生锈A.②③B.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B[导电的过程既有可能是化学变化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①不符合题意;爆炸的过程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②不符合题意;缓慢氧化是物质缓慢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③符合题意;工业制O2是物质分离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④不符合题意;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O2、H2O等反应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⑤符合题意。
]5.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C6.(素养题)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当前我国农业地区大量植物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提出的几种植物秸秆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C.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C[就地焚烧会污染环境。
2021 2021学年高中化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0af652af-6ea1-11ec-ad52-7cb59b590d7d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2022-2022学年高中化学1.1进化学科学课作业卢科版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化学科学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须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分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大量使用会污染土壤;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实现零排放;自然界中化石燃料的储量是有限的。
在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开发其他清洁的新能源。
回答:D2.化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下列实际应用中,不属于化学科学所解决的是()a.冰箱制冷剂的更新换代,实现冰箱制冷剂的无氟化b.路面融雪剂的更新换代,实现融雪对城市绿化的无害化c.汽油抗震剂的更新,实现汽油的无害化d.电脑cpu的升级,加快电脑的运行速度分析:冰箱制冷剂、道路融雪剂、汽油防震剂的更新都属于化学科学解决的问题;升级计算机CPU和加快计算机运行速度属于其他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选择D3.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的关系解析: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通过不断地发现新物质、合成新材料,进一步丰富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而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研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使化学反应能最大限度地为人类利用。
近代化学中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实质上已经解决了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是否守恒的问题。
答案:d4.以下文字描述的变更与变更判断不一致:(a)砂淘金→ 物理变化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分析:砂淘金过程中没有新材料,属于物理变化;在石头滴水的过程中,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属于化学变化;在精炼成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它属于化学变化;在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属于化学变化。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从青蒿素中提取抗疟疾的新药物B.合成性能优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C.研究原子弹爆炸的反应机理D.利用石油生产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说法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3.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4.下列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是( )A.化学家哈伯用催化法合成氨后,就能生产硝酸铵B.科学家们合成碳纳米管,用作分子导线和超小型电子器件C.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制成了炸药,并用于工业生产5.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 )A.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B.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C.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6.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7.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及事实不正确的是( )A.化学科学的发展可借助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B.现代化学的发展可带动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C.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8.关于化学科学探索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化学探索可提高粮食产量、缓解能源危机、合理利用资源,以保障人类的生存B.通过化学探索可合成新物质,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C.通过化学探索可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奥秘、合成新药物,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D.通过化学探索可制造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及生活用品,完全杜绝对环境的影响9.化学科学使我们摒弃迷信,学会科学地生活。
当我们掌握了这门科学的基本规律后,就可以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
下列各项属于伪科学的是( )A.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制成金刚石B.用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料油C.用煤可制成汽油D.将空气中单质氮变为化合物中的氮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是由英国和美国科学家正式制得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60D.科恩和波普尔因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1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 )A.工业冶铁Fe2O3+3CO=2Fe+3CO2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aO+H2O=Ca(OH)2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HCl+CaCO3=CaCl2+H2O+CO2↑D.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1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14.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属于化学物质。
请回答:1.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2.白糖与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大理石表面变得粗糙而失去光泽。
这是因为食醋中的__________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反应。
15.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历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过程。
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上打上一些孔(如图所示)。
请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燃料,如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掺入少量2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潮解,他在家中也曾发现饼干受潮会变软,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另举两个实例来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化学科学不仅能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并能把物质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如从青蒿素中提取抗疟疾的新药物),而且能根据需要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如合成性能优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利用石油生产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而研究原子弹爆炸的反应机理,则属于物理科学研究的范畴。
2.答案:A解析: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均属于化学物质,故B 项说法属于伪科学;氮、磷不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C 项说法属于伪科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汽车都会消耗能源,故D 项说法属于伪科学。
3.答案:D解析:42CuSO 5H O Cu ⋅→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 项不符合题意。
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 项不符合题意。
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 项不符合题意。
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 项符合题意。
4.答案:C解析:合成氨、制硝化甘油炸药和合成碳纳米管都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而元素周期律属于自然界存在的重要规律,和化学创造性无关。
5.答案:A解析: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6.答案:C 解析: 7.答案:D解析: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不是核糖核酸,D 项错误。
8.答案:D解析:人类的活动不可避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杜绝,D 项错误。
9.答案:B解析:B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元素种类,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燃料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转化为燃料油,故B项属于伪科学。
10.答案:D解析:化学有着极其广泛的探索空间,化学研究不仅重视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研究,也重视对化学理论的探讨,但理论最终仍是用于指导实践的,因此不能说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D项错误。
11.答案:B解析:12.答案:D解析: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是大量使用,错误;B、.绿色化学的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化学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错误;C、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对环境有污染,应该开发新能源,错误;D、垃圾是放错的能源,应回收再利用,正确,答案选D。
13.答案:C解析:A不正确;试想:我们生活环境中的药物、化纤、塑料、电池、计算机芯片,哪一项不是来自化学家的研究成果?所以,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不正确;化学研究不只是认识分子,还能制造分子,化纤、塑料等高分子材料都是化学研究的结果。
这样看来,C选项应该是正确的。
D项过于悲观,化学科学的发展确实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也一定要相信化学一定能研制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用品和生活用品,通过对环境友好的途径来提高生活质量。
这样,人类也就不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14.答案:1.+5; 2.吸附性; 3.CH3COOH解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钾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2,故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食醋中含有CH3COOH。
15.答案:(1)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 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2)H O; 食盐在阴雨天会变潮; 一些零食拆开包装后脆性和酥性消失2解析:(1)“煤球”变为“蜂窝煤”,增加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由于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且一氧化碳和H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人2们很难发现其泄漏,所以在煤气中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就能使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而避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2)—些易吸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后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