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城黑城乡规划20172035年
- 格式:doc
- 大小:795.00 KB
- 文档页数:73
邢台市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全面进步。
一、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按照“铸精品、靓脉络、重示范、塑形象”的思路,在巩固已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基础上,学习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以村容村貌美、服务设施美、生态环境美、富民产业美、社会和谐美“五美”为主要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提升什么”的原则,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建筑风貌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样板。
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
二、分类推进村庄整合和人口集聚按照居民自愿、市场导向原则,分类推进乡村空间整合和集聚发展。
聚焦提升类村庄,要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推进中心村(新型社区)建设,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商贸、文化等比较优势的村庄,强化主导产业支撑;城郊融合类村庄,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可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
特色保护类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搬迁撤并类村庄,将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移民新村、小城镇、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安居和转移就业。
三、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加快穿村公路硬化,新改建农村公路,持续提升农村客运班线通达广度和深度。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格城市(乡)总体规划管理的
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冀建规[2015]18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5.12.21
【实施日期】2015.1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格城市(乡)总体规划管理的通知
(冀建规〔2015〕18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城乡规划局:
城市(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严格总体规划实施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做好省委巡视有关反馈意见整改的重点工作,对于增强规划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省规划期限至2030年的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编制和审批工作。
为确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做好优化完善提升工作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对总体规划实施进行回头看,就发展目标、城镇规模、空间布局、开发边界、资源环境承载等重大。
临城县xx建设项目投资规划及建设方案模板范文,下载可编辑(仅供参考)报告说明—临城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一个山区县,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南接邢台内丘县,北连石家庄。
2010年临城县辖4镇4乡,共220个行政村,总人口20.4万临城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有岐山湖、普利塔、息波亭、崆山白云洞、蝎子沟原始次生林、邢窑遗址等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
临城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切境而过。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2’~114°38’,北纬37°20’~37°36’。
截至2012年临城县将一、二、三产比重调整为7.2:63.4: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888元和3526元,年均分别递增8%和6%。
2018中国邢台·绿色太行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途经临城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临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摄像头具有静态图像捕捉、视频摄像等功能,是重要的成像设备,主要由镜头、马达、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SignalProcess)等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大致为:景象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至图像传感器并被转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模拟/数字(A/D,Analog/Digital)转换并送至ISP芯片进行处理,最后通过系统处理由显示器显示。
镜头、图像传感器和图像信号处理器是关键部件。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5110.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25.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9%;流动资金884.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1%。
达产年营业收入76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5917.42万元,税金及附加86.15万元,利润总额1726.58万元,利税总额2050.88万元,税后净利润1294.9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55.9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79%,投资利税率40.13%,投资回报率25.34%,全部投资回收期5.45年,提供就业职位152个。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4.06.04•【字号】冀自然资发〔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冀自然资发〔2024〕9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为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运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3〕193号)有关规定,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中加强和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坚决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地要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边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要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各类城镇建设所需要的用地(包括能源化工基地等产业园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的城镇建设或产业类项目等)均需纳入市县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统筹核算。
不得擅自突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严禁违反法律和规划开展用地用海审批。
严格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确需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的,原则上仍应以“开天窗”方式保留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且总面积不减少;确需调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的,应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扩大。
二、推动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有序实施各地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统筹城镇开发边界内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确保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精准落地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工作的通知正文:----------------------------------------------------------------------------------------------------------------------------------------------------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工作的通知冀建村〔2017〕35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城乡规划局: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有效促进了村镇建设工作。
但仍存在部分村镇规划编制水平不高、实用性较差,规划实施管理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快实现村镇规划全覆盖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编制组织,制定编制计划,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村镇规划全覆盖。
(一)2017年底前,有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要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县(市、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明确县(市、区)域乡村体系,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分区分类制定村庄整治指引,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年度计划。
(二)2017年底前,省重点培育的100个特色小城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
2018年底前所有小城镇完成总体规划和乡规划编制工作,100个重点培育的特色小城镇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三)2020年底前,需要编制规划的行政村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做到村庄规划全覆盖。
建立和完善农房建设管理制度,做到规划管理全覆盖。
加快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
二、提高村镇规划编制水平村镇规划编制要在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指导下,树立规划新理念,改进规划编制方式,推进“多规合一”,提高村镇规划的编制质量和水平。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正文:----------------------------------------------------------------------------------------------------------------------------------------------------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冀国土资办字〔2018〕38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国土资源局:《河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为加快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快完成规划调整工作各市应尽快将《调整方案》确定的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抓紧编制市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方案,同步推进县级规划调整工作。
市级规划调整在6月底前、县级规划调整在8月底前完成。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积极协调,认真落实《调整方案》要求,确保按时完成规划调整工作。
二、细化落实规划目标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任务作为本次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检验规划实施和安排土地整治项目的主要依据。
各地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部署要求,细化完善《调整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确定各项土地整治活动,落实各项土地整治任务。
三、编制报批程序(一)编制规划调整方案。
各市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及有关要求,一是开展现行规划实施评估,客观评价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二是编制规划调整方案,对规划目标、任务、土地整治项目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征求同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环保、林业、住建等相关部门意见,并与相关规划做好衔接。
需要听证的,应召开由有关部门及利益相关方参加的听证会。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12.03施行日期2008.12.03文号办字[2008]126号主题类别村镇建设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的通知(办字〔2008〕126号2008年12月3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为实现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目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空气质量。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010毫克/立方米;灰尘自然沉降量≤19吨/平方公里·月,达到灰尘自然沉降量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0天。
水环境质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暂不考核总氮指标);河流城市市区段(含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80%,其中秦皇岛、唐山、沧州等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85%。
废物处置。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7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80%;建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危险废物处置率100%,规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部实现统一收集、集中安全处置;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工程,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和回收网络。
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三年七月目录1 总则 (1)1.1 目的 (1)1.2 范围 (1)1.3 作用 (1)1.4 遵循原则 (2)1.5 规划期限 (2)2 工作阶段与要求 (3)2.1 工作阶段 (3)2.2 工作要求 (3)3 规划内容 (3)3.1 规划纲要 (3)3.2 规划成果 (4)4 成果要求 (13)4.1 成果形式 (13)4.2 规划文本 (14)4.3 规划说明书 (17)4.4 规划图纸 (17)4.5 基础资料汇编 (19)5 审查与报批 (19)5.1 纲要审查 (19)5.2 成果报批 (20)附表1 城乡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汇总表 (21)附表2 城乡用地汇总表 (24)附表3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26)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全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制定本导则。
1.2 范围1.2.1本导则适用于全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1.2.2 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将县(市)行政管辖区作为规划范围。
1.3 作用1.3.1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是县(市)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
1.3.2 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是落实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引导县(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下层次城乡规划编制的公共政策。
1.4 遵循原则1.4.1 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区和区域基础设施通道等,探索建立县(市)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衔接机制,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建设一盘棋。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6〕27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精神,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部门和市、县工作协调联动,统筹安排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着力完善户籍、土地、财政、投融资等政策措施,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二、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按照我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人口、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在城镇落户问题。
开展户籍制度改革情况专项检查,清理限制户口迁移的“门槛”和障碍。
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机制,推动“三权”与户口脱钩,调动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省公安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配合)(二)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
邢台市临城县生态保护红线(文本)2018年7月目录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经济社会概况 (2)1.3 生态空间概况 (2)2 临城县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情况 (3)3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依据 (4)3.1 法律法规 (4)3.2 政策文件 (6)3.3 相关规划 (7)1 区域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临城县地处东经114°02′~114°38′,北纬37°20′~37°36′之间,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依次为山区、丘陵和平原,并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
境内海拔在50~1500米之间,其中西部最高峰海拔1508米,东部最低海拔为38.7米。
临城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3.5℃,年降水量605毫米。
境内水资源丰富,有临城水库和乱木水库等多座,总库容2.01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泜河、午河、槐河流经此县。
临城县土壤分为褐土和壤土两类,宜林面积达666.67km2,占县域面积的85%,森林覆盖率达33%。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种植着桃、柳、榆、槐、椿、枣、柏、苹果、板栗、核桃等果树;栖息着黑山羊、小尾寒羊、柴鸡等多种动物和白鹭、苍鹭、隼、鹰等140多种鸟类;同时矿山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煤、铁、铜、石膏、石灰岩等27种。
1.2 经济社会概况全县辖4个镇、4个乡,210个村,总人口22.1万人,乡村人口19.45万人。
2016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82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9.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30%;第二产业产值32.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33%;第三产业产值18.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37%。
1.3 生态空间概况临城县的生态空间包括林地、草地、水体与湿地、荒漠裸露地表四大类。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数据(2014年)》统计,临城县生态空间总面积为414.28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2.94%。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6•【字号】冀政字〔2024〕24号•【施行日期】2024.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保定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5个重点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的请示》(保政呈〔2023〕3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高碑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定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涞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你市要指导各县(市)认真组织实施。
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毗邻北京和雄安新区,地处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是京津保地区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将涿州市建成保定市域副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将高碑店市建成保定市域副中心、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将定兴县建成休闲食品产业聚集区、文化魅力园林城市;将涞水县建成京西南休闲康养基地、保定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将高阳县建成全国纺织商贸名城、保定东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白洋淀南生态宜居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临城县土地平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6、《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地通知》(国发[2008]3号);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地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9、《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地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10、《关于加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管理有关问题地通知》(国土资厅函[2011]178号);11、《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地通知》国土资发[2012]45 号;12、《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13、《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地通知(财建〔2012〕151 号;14、《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地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1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16.《山/土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1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地意见》(冀国土资发〔2011〕71号);16、《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程》(TD/T1024-2010);1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1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19.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文件及规范。
20.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相关规范二、设计原则土地平整是土地整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平整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平整,使土地更适合耕作、种植或其他的需要。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社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0.09.21•【字号】冀城联办〔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社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省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直有关部门、中直驻冀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社会引领绿色生活理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现将《河北省绿色社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绿色生活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全省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省消防救援总队、省体育局、省文物局、省通信管理局等单位参与,通过省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推动创建工作。
各地要高度重视,尽快明确牵头部门,加快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破解难题,统筹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及时沟通相关工作情况。
二、完善推进举措。
各市政府要统一领导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统筹做好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合理安排创建目标和时序,对照国家和我省的总体目标,制定本地区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各市制定的实施方案及牵头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请于2020年10月16日前报送我办。
三、抓好示范引领。
各市要建立激励机制,优先安排居民创建意愿强、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社区开展创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河北临城驶入精准脱贫快车道作者:贾国强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7期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给自己拟定的时间表是,2017年底前实现全部脱贫。
距离实现脱贫目标还有半年时间,临城的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
近日,记者到临城县实地走访,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要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夯实脱贫攻坚的物质基础。
在实地走访期间,当地干部群众纷纷向记者称赞“从中央来的扶贫干部”。
经了解,他们口中的“中央干部”,指的是定点扶贫临城县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领导们。
定点扶贫六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批多次前往临城县,亲自布署、亲自调研、亲自督查,扶贫工作成绩显著。
从拼资源老路转型产业扶贫:建成国内最大核桃生产基地据统计,临城县人口共21.7万,截至2017年3月底,该县共退出贫困村43个,退出贫困人口59700人,现有贫困村3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41户12700人,贫困发生率6.5%。
前些年,临城县建煤矿、办铁矿很兴盛,该县经济收入中近九成来源于矿山经营。
宋向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回忆说,“这些矿企为县域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村矿纠纷等诸多问题,再走‘剥山皮、掏山洞’的拼资源老路已是死胡同。
近年来,我们下定决心关闭了很多煤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习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
”截至2016年底,临城县经济收入中矿山占比由前几年的85%下降到5%左右,装备制造等产业和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2016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超过前三年总和。
临城县委副书记王俊国介绍,“临城脱贫的优势在生态,我们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方式,初步构建生态产业扶贫新格局。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临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6•【字号】邢政字〔2024〕18号•【施行日期】2024.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临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临城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报请审批临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临政呈〔2023〕1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临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临城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融入石家庄都市圈,着力建设京广城镇发展带节点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冀中南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到2035年,临城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4.3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1.6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15倍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0.51亿立方米,严格地下水管控。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地面沉降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乡镇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
完善农业空间布局,打造粮食农业区、林果农业区、蔬菜发展区等。
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河北人收藏了
河北省2030年城镇规模等级
规划中提出,
河北省将构筑“两翼、四区、五带、多点”城镇空间新格局。
•两翼指石家庄、唐山两个省域中心城市;
•四区指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沿海率先发展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和冀西北生态涵养区;
•五带指打造京石邯、京唐秦、沿海、石衡沧、京衡五条城镇发展带;
•多点指保定、邯郸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和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定州、辛集等重要节点城市。
综合现状图
城镇中心等级规划图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城市规模结构规划图(2030年)。
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的编制背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临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建全县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平台,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规模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以临城县行政范围为界限,总面积797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依据与年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1992 年)《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临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年)》规划年限: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临城实际,确定规划年限。
近期:2013~2015年;远期: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通达便捷原则3、生态先行原则4、彰显特色原则5、以人为本原则第五条规划目标从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的目标出发,突出绿道绿廊网的生态和旅游休闲功能,达到绿量和布局的优化。
规划将临城县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通过绿带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
充分发挥临城县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使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近期目标:完成首期规划绿道线以及示范段的建设,构建绿道的主体框架,使人们认识绿道、了解绿道、使用绿道。
为居民提供休闲锻炼、绿色出行旅游的场所。
中期目标:完成次要绿道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绿道形成初步网状,更加便捷通达。
加强宣传力度,使绿道观念深入人心;绿道沿线的商贸服务业更加成熟,对乡村经济起到带动促进作用;创建属于临城独特的旅游品牌,将临城打造成为邢台市旅游的新亮点。
远期目标:完成绿道连接线和部分偏远绿道建设工作,使绿道网更加完善合理。
《河北省临城县黑城乡规划(2017-2035年)》附件一说明书黑城乡人民政府2018.08目录第一章概况 (4)一、区位概况 (4)二、自然概况 (4)三、历史沿革与文化资源 (4)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7)五、乡域社会服务设施 (8)第二章总论 (8)一、规划背景 (8)二、指导思想 (9)三、规划原则 (9)四、规划目标 (10)五、规划依据 (10)六、规划期限与范围 (11)七、相关规划解读 (11)第三章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15)一、现状人口规模 (15)二、人口变化因素分析 (15)三、乡域总人口预测 (16)第四章乡域总体规划 (17)一、发展环境条件解辨析 (17)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定位 (19)三、乡村体系及乡村职能规划 (21)四、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26)五、乡域产业发展规划 (27)六、乡域土地利用规划 (29)七、乡域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规划 (32)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39)九、防灾减灾规划 (43)十、文物保护规划 (45)第五章乡政府驻地建设规划 (47)一、乡政府驻地现状 (47)二、性质、范围及规模 (50)三、乡政府驻地发展方向分析 (50)五、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56)六、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59)七、环境保护规划 (62)八、环卫设施规划 (63)九、综合防灾规划 (64)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67)一、近期规划原则 (67)二、近期建设规划期限 (67)三、乡政府驻地近期建设规模 (67)四、近期建设项目一览表 (67)第七章乡政府驻地“五线”规划 (68)第八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71)附表:黑城乡政府驻地建设用地平衡表 (72)第一章概况一、区位概况黑城乡位于临城县域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黑城村在县政府驻地北偏西10公里处,辖区总面积102.71平方公里。
北临赞皇县,南与临城镇接壤,西与西竖镇交界,东与鸭鸽营乡、东镇镇相邻。
省道红旗大街从乡域中西部纵向穿过,向北至石家庄市,向南至邢台市;县道苗大线从乡域东侧穿过,向南直达临城城区;乡道临万线从乡域东侧南北向穿过,向南至县城城区,向北至县道苗大线;赵云大道从乡域南侧穿境而过,向西至红旗大街,向东至京港澳柏乡高速口。
交通便利。
二、自然概况1.地质地貌黑城乡地处太行山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东部平坦,土层深厚,地基承载力10吨/平方米以上。
黑城乡地下水资源贫乏,属于松散类空隙水其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地下水由西南流向东北,地下水位22米左右,150——180均为碳酸和硫酸镁型水质,饮用、灌溉、工业均可使用。
2.气候黑城乡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闷热,雨水集中,盛行东南风;秋季昼暖夜凉,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少雪,盛行偏北风。
多年平均降雨量约600毫米,年暴雨天数14——16天,日最大降雨量80mm 以上;多年平均气温为13.2℃,一月平均气温-4.0℃,七月平均气温26.8℃;历年平均无霜期192天,最大冻土深度为48厘米,主导风向为西北、东南风;地震最大为5.9级,烈度在7度区。
三、历史沿革与文化资源(一)历史沿革1949年属二区管辖。
1953年建黑城乡,1958年建黑城公社,“文化大革命”初期更名为红城公社,1982年恢复原名,1984年复置黑城乡。
(二)文化资源1、邢窑遗址:邢窑,北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窑,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在唐代有着"南青北白"之说。
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
1981年,考古专家在临城黑城乡祁村一带发掘出唐代邢窑遗址,从1.5米厚的黄土层下发现了60厘米厚的瓷片堆积层,挖出了一大批器物标本。
祁村一带邢窑遗址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黑城乡目前共发掘出祁村、西双井村、南沟子邢窑遗3处,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双井村邢窑遗址航拍图2、乔氏墓群:乔壁星墓,2001年2月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壁星是临城县黑城乡乔家庄村人。
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川巡抚,从二品,被称为“明代天下第一清官”。
乔壁星,字文见,号聚垣,原名北星,后改名壁星(壁,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星宿之一),乔辅世之次子。
原籍山西乐平洪山村人,明洪武初年祖上乔士进迁移临城。
万历八年殿试三甲,被选任河南开封府中牟县知县,时年31岁。
由于他的政绩卓著,万历十四年,提升为山东道监察御史。
万历二十四年,再任御史执掌京畿道。
万历二十七年,任顺天府丞。
次年提调科场,由于编号过严被忌,疏请辞官回家。
万历三十二年,恢复原官,并以覃恩授中宪大夫,赐诰命赠封父母及妻。
万历三十三年升任大理寺左少卿(正四品),同年十二月,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三品)。
次年任四川巡抚(从二品)。
万历四十一年,乔壁星病逝于临城。
墓葬位于黑城乡乔家庄村西,2001年2月,乔氏墓群(仅葬两代——乔辅世、乔壁星)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临城煤矿遗址位于河北省临城县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500米处。
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
在遗址的中央,有一对井筒,直径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浆砌而成,工程坚固。
2008年12月列入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878年至188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委派湖北试用通判钮秉臣前往临城内邱一带勘察矿点。
1882年,洋务派筹集资金139860元开办了石固煤矿、胶泥沟煤矿。
1898年8月,中国与比利时首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
1901年李鸿章死,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袁将合同废止,首次合办失败1903年中比第二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袁世凯派津关道唐绍仪与比利时商人谈判。
唐去职后,梁效彦继任,继续与比利时商人谈判,于1905年签订了合同。
主副井筒于1907年先后建成,并开始出煤,煤质优良。
直隶临城煤矿的建成仅晚于直隶开平、山东华德、辽宁抚顺三大煤矿,是清政府和外商建成的第四座大型煤矿。
1912年该煤矿年产量已达25.7万吨,居全国七大煤矿第五位。
1927年矿井被水淹没,生产停顿。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临城矿务局的官员弃矿南逃,煤矿地面物资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军在这里残杀人民,毁坏建筑,用火车运走所有设备。
1943年,闻名中外的临城煤矿全部变成废墟。
临城煤矿是我国近代的七大煤矿之一,建成时间仅晚于直隶开平煤矿、山东华德煤矿、辽宁抚顺煤矿,从一方面证明了近代洋务运动在煤矿工业的重要成就。
也是李鸿章、袁世凯、唐绍仪、钮秉臣等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重要见证。
同时又是外国列强侵华、掠夺我国矿山资源的有力证据。
4、蛤蟆桥位于河北省临城县城西北14公里竹壁村东的午河之上。
因桥下有巨石形似蛤蟆而得名。
据旧志载,桥始建于明崇祯三年,完工于清康熙三十年,为竹壁村民陈志美、陈三光、陈文显祖孙三代接力修造而成。
此桥青石筑成,长108米,宽5米,高8米,三叉两孔,呈人字形,故又名双脊桥或者双济桥,古时为临城县南北交通要道。
2008年12月列入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蛤蟆桥完全由陈志美、陈三光、陈文显祖孙三代和赵体高、武计星个人出资,跨越明清两朝,历经61年才建成,是造桥史上的奇迹,为后世所传颂和敬仰。
蛤蟆桥造型独特,古代匠师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在设计时解决了比较复杂的交通问题,一桥将两河相隔的东西南北四方完全沟通。
5、天台山景区天台山景区距邢台市临城县崆山溶洞景区西北8公里黑城乡西北部,它包括大平台、五谷仓、石柱峰、天眼山、九尖山等诸峰,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99米。
远远望去,天台山就像一尊首东而足西的巨型睡佛。
天台山在古时就有天台八景之说。
主要景点有:溪谷、瀑布、清泉、五谷仓、龙首峡、天圈、九县垴、大天眼山、小天眼山、云海亭、半壁殿及南禅、北禅、慈云阉、仙岩庵、桃源洞等近三十多处。
在天气晴朗时视野更为宽阔,四周眺望,赞皇、元氏、赵县、宁晋、高邑、柏乡、隆尧、邢台、内丘等九县尽收眼底,故称"九县垴"。
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16年底,全乡共有2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为黑城村,全乡共9241户,29316人,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
全乡实有耕地53760亩,人均耕地1.95亩。
全乡现状产业以新型建材加工业为主,主要集中在省道红旗大街西侧;农业除传统作物种植外,以薄皮核桃为主的林果种植与设施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已现雏形。
传统农业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生态农业也已形成规模,红旗大街沿线以西大棚蔬菜、水果种植;东南部的薄皮核桃种植:位于东牟村的乌骨羊特色养殖。
建成果蔬大棚400余个,涉及8个行政村,占地1500余亩,从业人员800余人,年经济效益达千万元以上。
工业以牛山工业园建设为基础,现已完成项目建设征地和园区项目收储土地1400多亩,同时收集招商信息40多条,接待和主动对接投资客商20多次,重点洽谈项目10余家,包括河北永顺建材、河北金顺源铝制品、核桃油及核桃制品精深加工项目、三阳焦化余热发电项目、河北瑞泰建材项目等。
目前,通过项目评审7家。
分别是河北永顺建材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锈钢制品项目,总投资1.1亿元;河北金顺源铝制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装配2400台雷达天线、通信天线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亿元;河北博华真空炉制造有限公司真空工业锅炉项目,总投资0.8亿元;辛庄村3家耐火厂重组联建年产12万吨耐火材料项目等,已经落地投资项目2个:(1)河北宏旺桥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耐火材料项目厂区整体建设已基本成型,11月底将安装调试生产线,明年年初进行试生产。
(2)河北金顺源通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加工、装配2400台雷达天线、通信天线项目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年初竣工投产,建成投产后,利税918万元,可新增就业人员100人。
已选址完毕年底前开工项目2个:河北永顺发制管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不锈钢管项目和河北信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耐火材料生产线项目。
正在洽谈项目2个:河北瑞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和石家庄中航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5000套新能源车底盘项目,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产业主要为乡域内的传统商贸服务业为主,绿蕾生态产业园为主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刚刚起步。
五、乡域社会服务设施全乡域内有初级中学1所,位于黑城村内。
有小学4所。
域内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8个,为全乡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总论一、规划背景1、法制体系要求新的城乡规划法及其配套法规、文件近年来相继出台,明确了有关要求。
为适应法制体系要求必须编制黑城乡规划。
2、上位规划的要求《临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和《临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5)》相继编制完成,对黑城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