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

第九章税收制度

第一节商品课税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

(一)商品课税的优点

1.商品课税的税收负担比较普遍,符合税收的普遍原则

2.商品税可以保证政府及时、稳定、均衡地取得财政收入

3.商品税有调节消费、鼓励储蓄的作用

4.商品税有节约消费、抑制浪费的作用

5.商品税征收简便,易于管理

(二)商品课税的缺陷

1.不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具有明显的累退性

2.影响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3.商品课税加重了消费者的生活负担

二、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

1.增值税的概念

(1)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个税种

(2)增值额,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2.增值税的优点与缺陷

(1)增值税避免了重复课税的弊端

(2)增值税符合“税收中性’’原则

(3)增值税可以保证财政收入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4)增值税有利于出口退税

(5)实行抵免法的增值税,要求有健全的发票管理制度,使各个企业单位能够自我约束、互相牵制,便于税务机关查核,有利于防止偷漏税3.增值税的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它是以一定时期内企业单位的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

减除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而课征的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它是以一定时期内企业单位的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减除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及资本品的折旧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而课征的增值税。

(3)消费型增值税。它是以一定时期内企业单位的商品与劳务销售收入,减除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及同期购入的资本品的全部价值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而课征的增值税。

4.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

(1)征税范围

除农业生产环节和不动产外,对所有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而且包括所提供的工业性及非工业性的加工、修配和修理劳务都要征收增值税。

(2)纳税人

凡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3)税率

增值税的税率为三档,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适用零税率。

(4)计税方法。加法、减法与扣税法

扣税法:又称抵免法或发票法。即先以企业单位一定期间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乘以税率,计算出至本环节止的累计税额(销项税额),然后再从中减去同期各项进货的已纳税额(进项税额),即可计算出本企业单位的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进项税额的确定来自三个方面,即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口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额;免税农产品扣除税额。

5.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思路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征收范围偏窄。

其二,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更新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其三,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影响了部分小型企业的生产活动正常运行。

其四,出口退税率高低不一,出口彻底退税受到影响

(2)完善增值税制度的思路

其一,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其二,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其三,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办法及其适用税率

其四,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规范操作,减少优惠,进而为出口彻底退税奠定基础。

(二)消费税

1、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商品税制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2、消费税实行价内税

3、消费税的税收制度如下:

(1)征税范围

(2)纳税人

(3)税目和税率

(4)计税依据

4.完善消费税思路

(1)税目的调整

其一,将普通消费品从税目中剔除;其二,增加征收税目

(2)征税环节的调整

(三)营业税

1.征税范围

2.纳税人

3.税目和税率

4.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四)关税

关税是由国家对进出口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1.关税的作用

(1)经济调节作用

(2)促进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

(3)贯彻平等互利和对等原则

(4)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关税制度

(1)课税对象

(2)纳税人

(3) 税率

(4)计税方法

第二节所得课税

一、所得课税的性质和特征

(一)所得课税的性质

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1.工商企业所得,即企业的利润收入,其性质属于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M)的一部分

2.个人劳动报酬所得,它属于活劳动创造的价值(V)部分

3.农民的农业收益,在我国指的是农业总收益

(二)所得课税与其他税类相比有以下特点:

1.税额的多少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化情况

2.宜采用累进税率

3.税负不易转嫁

4.不稳定性

5.对所得额的课征,计征管理比较复杂

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一)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外商企业除外)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包

括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课税对象

2.纳税人

3.计税依据和税率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1.纳税人

2.税率

3.税收优惠

4.预提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个人所得。

1.课税对象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

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赞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农业税

农业税是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从农业取得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

1.农业税的特点

(1)以总收益为课税对象

(2)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3)地方有较大的自主灵活性

2.农业税征收制度

(1)课税对象

(2)纳税人

(3)计税依据

(4)税率

三、所得税类的改革设想

(一)法人所得税改革重点:统一所得税法

1.统一纳税人认定标准

2.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

3.规范税基

4.统一,并减少优惠政策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设想

1.综合征税

2.税率设置

3.抵扣

(三)农业税制改革

逐步向统一城乡财政税收制度

第三节资源课税

一、资源课税的性质和种类

1、级差资源税是国家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于资源条件的差别和所取得的级差收入课征的一种税。

2、一般资源税是国家根据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

二、资源课税的功能

(一)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三)增加财政收入

三、资源课税的主要税种

(一)资源税

1.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2.计税依据

3.税率

(二)耕地占用税

耕地占用税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占用农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的税种。

1.课税对象和纳税人

2.计税依据和税率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简称土地使用税)是对在城乡和县城占用国家和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土地使用面积征收的一种税。

1.课税范围和纳税人

2.计税依据和税率

四、资源税改革

(一)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二)提高征收标准

第四节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

一、财产课税

(一)财产课税的特点

财产课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系。具有如下特点: 1.财产税的优点

(1)收入比较稳定

(2)能够抑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

(3)税负难以转嫁

(4)可以弥补所得税的不足

2.财产税的缺点

(1)不符合纳税能力原则

(2)财产估价困难,征收管理较难掌握

(3)在经济尚不发达时期课征财产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私人资本的形成。

(二)财产税的主要税种

1.房产税

房产税是对城镇、工矿区的房产,向产权所有人或承典人征收的一种税。 2.契税

契税是在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订立契约时,由承受人交纳的一种税。契税的纳税人为契约的承受人。

3.车船使用税

车船使用税是指对行驶于我国境内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境内河流、湖泊或者领海的船舶,按其种类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4.遗产税

遗产税就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在国外有时也叫“死亡税”。

遗产税的功能是对遗产和赠与财产加以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还可以通过遗产税的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向社会、慈善事业捐赠的社会风尚。

我国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开征遗产税。

二、行为课税

行为课税是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系。

(一)行为课税的特点

1.课税具有特殊的目的性

2.课税具有临时性和偶然性

3.行为课税是一种辅助性税种

(二)行为课税的主要税种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简称投资方向调节税)

2.印花税

3.城市维护建没税

第五节国际税收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所谓国际税收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财税利益的税收活动。

1.国际税收是一种税收活动,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

2.国际税收是涉及国家间财权利益、有特定含义的税收活动

3.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二)国际税收的特点

国际税收作为一种税收活动,在总体上也体现税收的一般性质,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与国家税收尤其是国家税收中的涉外税收进行比较中可得以充分体现。

1.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

2.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

二、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征税

(一)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在税法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行使的管理权力及其范围。

1.地域管辖权,又称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即国家对来源于该国境内的全部所得以及存在于本国领土范围内的财产行使征税权力,而不考虑取得所得收入者和财产所有者是否为该国的居民或公民。

2.居民管辖权,也称居住管辖权。即国家对本国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在境内外的所得和财产行使征税权力,而不考虑该纳税居民的所得是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

3.公民或国籍管辖权。国家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在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和财产行使征税权力,而不考虑该公民是否为本国居民。

(二)国际重复征税

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参与国际活动的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所得,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1.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国际重复征税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领域中各国的税收管辖权重叠行使造成的。税收管辖权的重叠方式主要有三种:包括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的重叠,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的重叠,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2.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

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重复征税违反了税收公平负担

的原则,因为它使拥有跨国所得的跨国纳税人比取得相同所得的国内纳税人多负担税收;二是重复征税从微观角度看,由于不合理地加大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加大了其投资成本和风险,削弱了纳税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从宏观角度看,阻碍了国际间资金、技术、商品、人才等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3.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

(1)低税法

抵税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的税率征税,以减轻双重税负的一种方法。

(2)扣除法

扣除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允许本国纳税人将其在国外负担的所得税款从来源于国外的所得中扣除,就扣除后的余额征税。

(3)豁免法

豁免法又称免税法,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单方面放弃对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所得的征税权,从而使国际重复征税得以消除的方法。

(4)抵免法

抵免法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税款冲抵在本国应交纳的税收,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

4.税收饶让

税收饶让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三、国际税收协定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及其分类

1、所谓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处理税务方面的问题,通过谈判所签订的书面协议。

2、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

3、一般税收协定和特定税收协定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1、免除双重征税问题,包括明确所得概念、协调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以及确定免除双重征税的方法等;

2、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主要是确认缔约国一方的跨国纳税人,在另一国所负担的税收和所享受的待遇,不能与该国本国纳税人在相同情况下的税负和有关待遇有所差别。

3、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整理版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 税务管理制度 Version 1.0(1001) 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一目的 1.1 规范税务管理流程,降低税务风险。 二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本部及公司所属境内各分(子)公司及办事处。 三税务管理架构与职责 3.1 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对各公司税务工作直接进行监督与管理。 3.2 各公司财务资产部部应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及专职(或兼职)税务人员;若有重大涉 税业务、涉税风险或税务检查,税务人员应及时向本部财务资产部汇报。 3.3 各公司税务人员主要职责: 3.3.1 办理税务登记证、一般纳税人资格认证及各种税务证件年审; 3.3.2 购买、开具、核销及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各种发票; 3.3.3 增值税发票扫描认证及各种税款申报、缴纳; 3.3.4 编制计提税款的会计凭证及所有内部税务管理报表; 3.3.5 协调与主管税务机关的关系、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3.3.6 识别税务风险、提出规避风险的改进建议; 3.3.7 负责税务档案管理。 四发票管理 4.1 购买(或印制)发票

4.3.1 各部门需要开具的所有发票均由财务资产部部税务人员负责统一购买或申请印制。 4.3.2 各公司税务人员应及时填写《购买或领用发票申请表》,由财务负责人批准后及时安排 购买(或印制)公司经营所需的各种发票,不应出现发票短缺情况。 4.3.3 应该在开具的发票上及时手工加盖发票专用章。 4.2 领用及开具发票 4.2.1 各公司均由财务资产部税务人员开具经营所需的各种发票,其他任何部门(或办事处) 不应领用、填开任何发票。 4.2.2 税务人员填开发票前应向主管领导申请开具发票,经本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领用, 领用发票后应及时签收。 4.2.3 应按发票类别及版本分别登记各种发票出入库数据,并定期盘点,确保帐实相符。 4.2.4 禁止将本公司的发票借给其他任何单位填开或使用。 4.2.5 禁止向未与本公司实际发生业务的任何单位代开票。 4.2.6 禁止向任何单位开具与本公司发生的实际业务内容不一致的发票。 第1页共4页 税务管理制度 Version 1.0(1001) 4.2.7 开具任何发票时均不应涂改;因错填发票信息或其他原因需要对已开具的发票作废, 应将包含发票联在内的所有联次发票全部收回整齐粘贴在存根联后,并在各联加盖“作 废”印章。 4.2.8 开具任何发票均应完整填写客户名称,不应简化填写或留空不填。 4.2.9 开具任何发票均应依法、完整填写所有开票内容及开票人全称,不应漏填或错填;

中国税制的全部计算公式

1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 算扣除数 全率累进税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额×销售利润率)×税率 按超率累进计算的税额=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税率-速算扣除率) 速算扣除率也可以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即本级速算扣除率=上一级最高销售利润率×(本级税率-上一级的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率。 2增值税: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利润+租金+其他属于增值项目的数额 应纳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率-本期购进中已纳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 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10%)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进口货物: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档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其中: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吊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购进材料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3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方法的应纳税额=消费税单位税额×应税消费品数 实行从价定率方法的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应是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 消费税应税产品的出口退税:应退消费税税额=出口挥舞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委托加工消费品,如果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进口消费品的纳税人,应在消费品报关进口后,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纳税人用于本企业基建的自制消费品、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和福利设施等方面的自制消费没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的,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4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完税价格(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率) 5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 6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允许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财务会计制度(新公司税务报到用)

财务会计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本会计制度,规公司的财务工作。 第二条公司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年度。 第三条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四条公司适用权责发生制,采用借贷记账法,使用记账凭证,记账文字为中文。 第二章 资产 第五条资产,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小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小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第六条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一节流动资产 第七条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含1年,下同)或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小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第八条短期投资,是指小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下同)的投资,如小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短期投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短期投资,应当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进行计量。 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计入短期投资的成本。 (二)在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三)出售短期投资,出售价款扣除其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第九条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发生额入账。 第十条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一)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三)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四)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中国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剖析

中国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剖析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全面实施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增长。 财政税收体制对具体工作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完善财政税收的各项政策,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从财政税收的作用来看,财政税收的实施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收入分配平衡协调、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的引导下可以更好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 因此财政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财政税收的政策体制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善,只有拥有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我国未来才会拥有更加繁荣的景象。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更好的维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财政支出、预算体制、税制转型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了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其中主要体现是国库支付方式发生改变,采取了集中模式,集中支付方式对国库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和途径。 政府米购一直是各级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政府米购的相关政策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米购过程更加透明,米购模式更加先进

[1] 因此对财政体制改革对深化政策采购制度改革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财政绩效管理一直是政府财政改革的焦点问题,通过财政改革促进政府财政绩效考核的完善,对政府财政绩效考核的力度更大,实施方案更加明确,因此财政制度的优化发展对我国政府各项事业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必须积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达到优化政府各项事业的最终目的。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得到很好的优化,其改变传统的采购模式采取集中采购的管理模式,为政府采购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政府绩效考核的力度加大,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合理的体制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很难实现事业上的突破,根本原因是体制出了问题,没有良好体制的支撑,各项事业很难得到发展。 因此为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目标迈进,必须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只有体制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带动其他事业向前发展。 伴随着我国财政支出体制的完善,支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中主要表现在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加大,科技教育人文方面得到空前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大。 一系列的财政投入改变了我国以往的社会面貌,加快了我国全面

(XXXX11)中国现行税制情况介绍及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中国现行税制情况介绍及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一、中国现行税制运行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行税收制度基本上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30年内,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税种包括对商品及劳务征收的流转税和对企业及个人所得征收的所得税两大类。另外,还有属于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些财产行为类、资源类税种等。目前,中国共设有20个税种,除海关征收的关税和船舶吨税外,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税种有17个,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暂停征收。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中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其中,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烟叶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企业所得税,除铁路运输、国家

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作为中央收入外,其他企业所得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其余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近年来,中国税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2007年,税收收入总额(不含关税,未扣除出口退税)由15710亿元,增长至4945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左右,高于同期GDP年均14.7%(按现价计算)的增长速度。中国税收收入能够呈现出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保持了快速、健康、稳定地增长,为税收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税收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中国税收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稳定。2007年,流转税和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和26%,2008年,这个比例为58.2%和27.47%。二是中央和地方收入的比例关系趋于稳定。近几年,中央税收收入与地方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在六四开这一稳定合理的区间,较好地适应了中央强化宏观调控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地方财力所需。

公司税务管理办法

税务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税务登记 第三章账簿、凭证管理 第四章纳税申报 第五章税款征收 第六章税务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税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务管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种的税务管理,均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税种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公司内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种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公司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第六条办税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不得行贿,应及时掌握有关税收法律规定,正确计算并及时交纳税款。 第七条公司内各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八条本公司应根据各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公司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税务局和税务局的稽查局都有权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税务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保密的规定为由对抗税务机关的执法。 第二章税务登记 第十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对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为同一代码,信息共享,微机管理代码不同。 第十一条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同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办理相应的手续,以获得相应的证明和证件。 第十二条本公司所属各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第十三条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第十四条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

高级经济实务(财政税收)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高级经济实务(财政税收)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和要求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财政税收实务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应试人员理解掌握财政税收的理论与制度,分析、处理和解决财政税收问题,理解掌握公共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理论、公债理论、预算理论、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等理论,熟悉和运用各种税收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规定,以及利用所掌握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等。 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实务 本科目题型设置多样,考核点复合程度较高。应试人员作答试题需要综合、灵活地应用有关专业理论和政策法规,合理、深入进行判断、分析或评价。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实务范围如下: 1.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包括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理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等。 2. 财政支出理论。包括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理论,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财政支出分析的方法等。 3. 财政支出内容。包括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事业性支出、投资性支出、三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等。 4. 税收理论。包括税收本质、职能、原则,税法知识和税制要素,税收负担的基本知识、影响因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国际税收及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等。 5. 货物和劳务税制度。包括增值税征税范围、税率,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征收管理;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消费税的税率与计税依据,消费税的计算,消费税的征收管理;关税的征税范围,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关税的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等。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税法文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分册》等内部风险控制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税务风险管理由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二章? 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第四条公司税务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内部设立税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投资建设部、人事部、仓储安全部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财务部经理)

组员:合办公室、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投资建设部、人事部、仓储安全部经理及财务部税务管理岗、票据结算岗、发票管理岗。 第五条税务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管理办法,并负责督促、指导、监督与落实; (二)组织实施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日常税务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三)指导和监督有关各部门、各所属加油站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四)负责与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接洽、协调和沟通应对工作,负责解决应以公司名义统一协调、解决的相关税务问题; (五)参与公司日常的经济活动和合同会签,利用所掌握的税收政策,为公司的战略制定、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重大决策以及开发、采购、销售、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税务专业支持与建议; (六)负责最新税收政策的搜集和整理,及时了解和熟练掌握国家有关财税政策的变化,将与公司有关的重要税务归类汇总后,提交公司领导和所属加油站,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加油站进行培训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各项税务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企业公司税务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各公司税务工作的管理,确保各公司合法经营、诚信纳税,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法规,并结合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二、税收登记、变更及年审管理 第三条公司税务登记、变更、换证及年审统一由财务部销售会计进行办理。 第四条公司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工商营业执照和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企业统一代码证书等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注册登记。 第五条公司如发生下列内容的变化,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办理税务变更登记。 1.公司名称改变。 2.法人代表改变。 3.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 4.住所或经营类型改变。

5.生产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改变。 6.增、减注册资本。 7.隶属关系改变。 8.生产经营期限改变。 9.银行账号、记账本位币或结算方式改变。 10.其他相关内容改变。 第六条公司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以及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七条依据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的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财务部销售会计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持有关证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验证或换证手续。 三、收入、成本、费用税务规定 第八条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九条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具体包括: 2

美国财政税收体制

首页交流动态机构概况交流信息港澳台交流考察研究人文社科ENGLISH --考察研究-- -------------------------------------------------------------------------------- ※经济 经济调控 企业管理 农村发展 金融证券 财政税收 外贸外资 社会保障 技术创新 经济合作 经济综合 ※政治 ※社会 ※文化 ※综合 首页->考察研究->经济综合 美国的财政税收体制 朱建国

-------------------------------------------------------------------------------- 一美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财政税收体制是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处理各种财力分配关系的总和。因而,研究美国的财政税收体制,必须以了解美国的政体特点和有关法律为前提。 (一)美国的政府结构及政府间的事权划分 美国是一个由多个原英国殖民地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宪法把美国的政府分为两大层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县、市、镇、村级政府都是按州的意志建立的,统称为地方政府。因而,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是由联邦政府、50个州政府、拥有州政府权力的华盛顿特区和8万多个地方政府组成的。 美国建国时,各州都把权力保留在自己手里。基于这个历史原因,美国宪法对各州的权力约束只有一点,即禁止州政府干预国际贸易,允许资本在各州间自由流动。因而,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的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范围很窄,向国民和社会提供的服务大部分都是由州负责的。由于30年代的大箫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对于许多全国性的问题,在州政府难以处理的情况下需要联邦政府进行协调的重要性增加了。于是,联邦承担的事务有所增加,一部分权力转移到了联邦,州的权力则相对削弱。联邦最高法院也承认了政府职能的这种转变。到70年代末,联邦政府在财政上发生了困难,承担的事务又开始有所减少。依据法律、惯例、服务能力与效率的原则,到目前,美国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基本格局: 联邦政府的事权范围:国防、外交和国际事务、邮政、空间科学技术、关系到全国利益的州际事务和涉及全国的社会福利计划;州政府的事权范围:联邦政府事权范围以外的,且没有授权地方政府处理的一切事务;地方政府的事权:依据州的法律规定和州政府的授权处理当地事务,主要有:基础教育、地方治安、消防和地方基础生活设施等。 (二)美国政体的特点 1.美国有联邦宪法和州宪法两套宪法,二者并行。联邦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和国民之间的关系,州宪法规定了州政府和州民之间的关系。 2.依据宪法和州立法,除各级政府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虽然不是一层政府但却有征税权的校区教育委员会和收费权的特别专区(提供某种服务的区域性组织、如供水专区、供电专区、交通专区等)。有些校区和特别专区的服务对象甚至是在州内跨地方的。 3.地方政府的层次设置和事务范围因州而异,全国并不完全统一。 4.各州的权力集中度有很大的差别。在夏威夷州权力集中在州政府,而其他有一些州则权力比较分散,因而研究国际政治的一些专家称美国的州是“行政实验室”。

中国税收制度

1. 我国税收结构中,占整个税收比重最高的税收类别是( ) A、商品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制结构 2. “税收的特征”不包括() A、市场交易性 B、一般报偿性 C、确定性 D、强制性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税收的特征 3. 税收的客体是指( ) A、政府 B、企业 C、国民收入 D、个人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的主体与客体 4. 以下我国税种中,属于商品税的有( ) A、资源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车辆购置税 D、车船税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体系 5. 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不能表现在( ) A、调节资源配置 B、调节市场利率 C、调节收入分配 D、调节经济总量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的职能 6. “以个人从公共支出中所获得的利益的多少为标准,得到多的多交税,得到少的少交税。”这样的想法体现了以下税收原则的( ) A、公平原则 B、支付能力原则 C、受益原则 D、效率原则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的原则 7. 根据税收水平的一般知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有( ) A、美国日本较发达,其税收水平应该高于北欧国家 B、中国税收水平同西欧国家在同一水平线上较为合理 C、中国税收水平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幅度调整了税制 D、发达国家税收水平整体上高于发展中国家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水平 8.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属于( ) A、固定税额

B、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要素 9.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哪种()税收所占比例更高,甚至超过50% A、商品税 B、财产税 C、行为税 D、所得税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结构 10. 我国企业所得税规定,对于本年度亏损的企业,其亏损额可以在未来5年的企业所得税税前予以扣除。该种类型的税收优惠属于( ) A、税基式优惠 B、税率式优惠 C、税额式优惠 D、时间式优惠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税收要素 是非题 11. 在我国,教育费附加和文化事业建设费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一样具有指定用途税的性质,一样具有附加税的性质,可视为税收。 A、正确 B、错 误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浅析关于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论文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所得税收入近儿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儿年一直维持在近70% 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LI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 35%、52.32%、54.13%, 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税负轻重不一,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致使偷税、避税、逃税现象大量存

税务管理制度

税务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了加强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合法经营、诚信纳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和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税务管理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陕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 2职责 2.1财务管理处是公司税务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公司税务管理制度,负责公司税务登记、变更、年审、验证和换证工作,负责公司各种税款的核算、申报和缴纳工作。 2.2财务管理处设税务会计岗位,由税务会计负责公司税务筹划和纳税管理工作。 3管理要求 3.1公司各部门及分、子公司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和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3.1.1经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合同洽谈及物资采购部门,要执行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并按规定额度开据增值税专用发票。 3.2税务登记证件的管理。 3.2.1公司及分、子公司的国、地税税务登记证(正、副本)统一由税务会计进行保管。保管人不得私自出借、涂改证件,如其他部门办理公司有关事宜需要提供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时,经财务管理处经理许可并进行登记,在复印件上注明所办事由,方可取得复印件。

3.2.2税务登记证的变更、年审、验证和换证工作。 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 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涉及内容变化需要换证的,按规定进行换证。 3.3有关税务票证、税控系统和纳税资料的管理。 税务会计负责公司税务票证的领取、使用、保管和核销工作,根据公司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分类保管各种涉税资料,保证各类税务资料的安全、完整。 公司的防伪税控系统和网上纳税软件应安装在独立的税控计算机上。为了保证公司税控系统的安全运行,除税务会计外,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在税控机上进行上网和与税务工作无关的活动。税务会计应与税务部门及软件供应商保持联系,及时进行有关软件的升级和维护,保证税控系统和网上申报软件的正常运行。 3.4加强涉税环节的事前控制,防范税务风险。 财务管理处负责对公司基本建设及供、产、销等各项经济活动现有或潜在的纳税环节进行纳税分析、预测和筹划。涉税业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处应与各业务承办部门加强沟通与交流,在发票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避税、节税和纳税方案,根据国家有关财政税收法规、政策进行事前控制,规范纳税业务、依法节税,堵塞涉税管理漏洞,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5应缴税款的内容与核算。 3.5.1企业所得税 公司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经省相关部门审批,确认公司企业所得

10财政学(第十章)--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章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第二节税制改革理论简介 第三节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 第四节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和税制改革 第一节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2)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的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本章乃至本书提及的税收制度,主要指的是第二种含义。 3税收制度总是由具体的税种组成的,但组成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关于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 (1)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如单一的所得税、单一的消费税等。 (2)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复合税制。 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和主体税种的交替的历史过程。

1.各国各时期开征的税种可以归纳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早期的直接税是十分粗陋的。 对人课征的税种,有人头税、灶税、户税等,如“口赋”、“算赋”、“更赋”等。 对物课征的税种,有土地税、房屋税、车马税等,如“田赋”、“马口钱”、“间架税”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特别是随着社会产品的占有形式和分配形式的变化,直接税演变为现代的直接税。如对人课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对物课税,有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间接税最早的间接税也是很简单的。 早期的间接税,如中国古代的“关市之赋”、盐税、茶税、渔税。西方的市场税、入市税等。 现代的间接税,如销售税(营业税)、产品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2.主体税种的变化 xx的直接税阶段 近代以商品课税为主体的阶段 现代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阶段 3.所得税制度的确立 xx 1799年,英法战争,为应付军费急需,首次开征所得税(与后来的所得税有所不同);1802年随战争停止而停征; 1803年因战争复发又开征,战争结束又废止;

中国税制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税制》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 国家以各种形式规定的税收法规的总称是()。 A、税法 B、税收 C、税制 D、税收法律关系 2. 从物质形态来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 A、实物 B、货币 C、实物或者货币 D、二者皆非 3. 税收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手段,其本质体现在于其()。 A、无偿性 B、强制性 C特殊性 D、固定性 4. 税收首要的,基本的职能是()。 A、政治职能 B、财政职能 C、经济职能 D、文化职能

5. 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这项职能是税收的()。 A、财政职能 B、政治职能 C、经济职能 D、文化职能 6. 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其职权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是()。 A、税收法律 B、税收法规 C、税收规章 D、税收制度 7. 我国税收法律的立法主体是()。 A、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地方政府 C、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D、地方立法机关 8. 征税的目的物是()。 A、征税对象 B、纳税人 C、税率 D、税收要素

9. 税法最基本的要素是()。 A、纳税期限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税率 10. 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是()。 A、税目 B、税源 C、税率 D、纳税环节 11. 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 A、纳税人 B、负税人 C、自然人和法人 D、消费者 12. 考虑到调节收入的目的,最好采用的税率形式为()。 A、比例税率 B、名义税率 C、定额税率 D、累进税率

13. 纳税人依靠自己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由于承担税负而造成的损失在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是()。 A、消转 B、后转 C、前转 D、减免 14.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分类依据是()。 A、征税对象 B、计税依据 C、税收收入的归属 D、税负是否转嫁 15. 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种应该划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从价税 D、中央地方共享税 16. 流转税制中各税种的征税对象是()。 A、流转率 B、流转额 C、流转费 D、流转量 17. 目前,我国流转税制改革的核心是规范()。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知识分享

第一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演变 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立法体系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立法”和“分税立法”两种形式。“综合立法”是指将各个税种之全部或共通的实体事项、稽征管理和救济程序都纳入一部法律中。“分税立法”是指个别税目单独制定税法,在各个税法中对实体事项、稽征管理等程序均进行规定。“分税立法”有助于单个税法的制定和修改,但在税法中容易形成对同一事项的重复规定,从而造成规定的分歧和矛盾,不利于纳税人纳税和征管的实施,因此各国大多采取“综合立法”的形式。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制度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分到合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被忽视,税收法制极不健全。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统一的税收法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该要则规定了高度统一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的立法权和税种的开征、停征、税目与税率增减调整的权力都归中央,税收的减免权大部分由中央政府掌握,各级税务机关受上级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制定专门的税收征管法,有关税收征管的规定散见于各单行税收法规之中,原则性较强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在这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施的这种税收征管体系太过于分散。一直以来,我国没有一个专门的税收征管法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为了健全法制,改变税收征管制度分散和不规范的状况,国务院于1986年4月发布了《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管理制度开始单独立法,初步实现了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对分离,对于促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立法的基本雏形已经建立。 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该条例慢慢暴露出来一些缺陷,主要有:税收征管法律规范不统一、不规范;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不足;立法层次低,征管手段软化;内外税分别适用两套征管制度,缺乏公平性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推进,《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已经明显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宪法等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在原《税收征管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于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税收征管法》,并于199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企业纳税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企业纳税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税收管理,规范纳税行为,做到依法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作到依法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其他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目前缴纳的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在处理每项经济业务时,要切实树立纳税意识。严格成本开支范围,不得跨期列支费用。要正确把握应税收入和非应税收入、征税和减免税的界限,正确计提、缴纳税金,不得少计、漏计、不计税金。 二、认真学习研究税收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纳税意识。 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强化内部税收管理的重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税法知识的宣传力度,自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财务人员特别是各单位的税收专管人员,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的规定,切实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严格增值税进项税的管理,力争做到应抵尽抵,降低税负,节约成本。

凡外购的计入成本的所有货物(含增值税应税劳务),必须向销货方或提供应税劳务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抵减应纳增值税。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抵扣发票,使企业进项税不能按规定予以抵扣的,一经查出,要对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和责任人处以相当于少抵进项税的等额罚款。 四、进一步强化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严格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有关法律责任的通知》等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缴未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限期补交外,从滞纳之日起加收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1-5倍的罚款。因此,各单位要进一步作好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财务部门必须依法严格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支付工资、奖金等应税所得时,必须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对于发放的奖金,领取单位必须提供发放人员名单,按照人员名单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财务部门要建立健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制度、细则,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要按规定设立代扣代缴税款专用账薄,正确反映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情况,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财务部门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不得故意刁难办税人员

税务管理制度模板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税务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税务管理流程,降低税务风险,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和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X公司。 3、职责 财务部是公司税务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公司税务管理制度,并处理涉税事宜。 4、税务登记管理 4.1 公司税务登记、变更登记以及年审工作均由所在公司税务管理人员办理, 并报所在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审批。 4.2 财务部应在公司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应及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 登记,按当地税务机关要求开设纳税账户,并至少应在开业一个月内办理并通过一般或小规模纳税人资格认证。 4.3 各公司至少应在开业后一个月内完成购买税控机、安装税控软件、办理 纳税员证件等各项工作。 4.4 公司因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部门提出申请, 办理税务变更登记: 4.4.1 公司名称; 4.4.2 法人代表;

4.4.3 变更注册登记类型; 4.4.4 注册地或经营地址; 4.4.5 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 4.4.6 其他要求税务变更登记的情形。 4.5 公司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税务登记机关变动的,应当在向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以及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内日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4.6 公司发生解散、撤销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自营业执照 撤销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公司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5、纳税核算、申报、税款缴纳与税务筹划 5.1 税务核算 5.1.1 各公司具体业务所适用的会计核算分录遵守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 核算制度。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选用的会计科目及记录的凭证 摘要应与取得的发票开票内容保持一致。 5.1.2 各公司应做好税务管理基础工作,依法设置账薄,根据合法、有效 凭证记账。税务核算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开展,当公司税务 筹划涉及到调整税务核算的,应按照税务筹划要求进行核算;对经济事 项的处理涉及到税法和会计准则中不明确之处,或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 存在冲突时,应做出一个合理选择;避免出现如兼营行为没有分开建账 导致从高征税,核算不清导致核定征税,缺乏有效凭证导致企业所得税 汇算调增损失。 5.1.3 除会计制度规定直接计入费用科目的税金外,公司缴付的任何税金 (含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关税等)无论金额大小,都 应首先计入“应交税费”科目贷方,实际缴税时再计入“应交税费”科 目借方,不得直接借记费用科目、贷记货币资金科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