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古诗的趣味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1.56 KB
- 文档页数:11
古诗的睡前故事在静谧的夜晚,当繁忙的一天即将结束,人们常常喜欢在入睡之前寻找一些能够放松身心的方式。
而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也能够成为睡前故事的最佳选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讲述一些古诗的睡前故事,希望它们能够成为您入睡前的美好陪伴。
一、《静夜思》- 李白《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它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作为睡前故事,来帮助舒缓身心,进入梦乡。
故事开始时,一个旅人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步。
当深夜来临时,他静静地坐在床头,望着窗外的明月。
此时,他感到万里无云的夜空和皎洁的月光,仿佛是在为他弹奏着一曲优美的夜曲。
他开始想念远方的家乡,想念亲人朋友,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思绪如风,渐渐地他沉入了梦乡。
二、《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婉约之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用作睡前故事,带领我们进入梦的彼岸。
故事中,一个人登上了高高的鹳雀楼。
在楼上,他俯瞰着远方的故乡,眺望着连绵的山峦和辽阔的田野。
他想象着久违的亲友,希望能够与他们团聚,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悲伤。
随着思绪的起伏,他感到自己仿佛已经来到了故乡的怀抱中,感受着熟悉的气息和亲切的温暖。
随着夜幕的降临,他沉入梦乡,与故乡的亲人们相聚在一起。
三、《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夜泊牛渚怀古》是明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它以古朴的词句勾勒出夜晚泊船时的怀古之情。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视为睡前故事,带领我们走进一个陌生的历史世界。
故事中,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停靠在牛渚附近的江心小岛上。
他浸润在茫茫的黑夜之中,仰望着满天繁星。
他想象着几千年前的景象,想象着先民们在此往来的繁忙场景。
他感受到了历史的长河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在这样的冥想中,他渐渐地沉入了梦乡。
四、《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它以饱满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关于唐诗里有趣的小故事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最灿烂最响亮的音符,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空前绝后的高峰。
一首首唐诗汇集成了一条壮观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中国的诗歌曲赋、小说散文,也渗进了中华民族审美的血脉之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唐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平湖秋月藏头诗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最佳的地方。
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
他在天竺岣嵝山房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几杯闷酒下肚,有些醉眼朦胧。
忽然,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就趁着月色,踱着方步,向孤山望湖亭而来。
徐文长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
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
这时,一轮皓月当空,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
他不禁诗兴勃发,画意盎然。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
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
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
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
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
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
”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
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
”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文长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
八年级古诗里的故事八年级关于古诗里的故事八年级关于古诗里的故事1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完了《别董大》这首诗后,做完课堂作业,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关于汪伦与李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书上没有的。
故事内容是:在唐朝时,汪伦和李白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汪伦想,李白是个大诗人,又是我的好朋友,可从来没为我写过一首诗。
于是,他把李白请到他家对他说:“朋友,请你为我做一首诗吧。
”李白答应了,就在汪伦家住了下来。
汪伦每天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可奇怪了,李白却作不出诗来了。
一天,汪伦出去做事了,李白想,我在朋友这里这样大吃大喝,真不好意思,于是他决定回家。
他走了一会儿后,汪伦回家发现李白不见了,就想:李白这样不辞而别,一定是我没有拿出最好的热情招待他,所以他不跟我道别就走了。
对了,不是说李白喝酒后就能作出诗吗?于是,汪伦拿出两坛最好的酒挑着去追李白,他来到桃花潭边发现李白正要乘船回家。
汪伦大喊:“喂——船家停一停!”这时,站在船头的李白望着赶来送行的朋友脱口而出《赠汪伦》这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伍老师的故事讲完后,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接着老师又告诉我们《赠汪伦》这首诗和《别董大》一样,也是一首送别诗。
我想,老师的知识真多呀!八年级关于古诗里的故事2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影响下,从小,我就喜爱朗诵古诗文,并常常陶醉于其中,乐而忘返。
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团圆,恍惚之间,我竟走入了东坡先生“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思乡情绪中。
中秋佳节,他独自一人,却无法与亲人相聚。
所以,他举杯问青天,明月究竟几时会有?又埋怨月圆时分,他却与亲人离别。
我陶醉于其中,与他一起感伤月亮的不公,她“不应有恨”哪!但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终究唤醒了我。
是啊,何不带着美好的愿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锦瑟,她是谁?商隐前辈,那是你的.意中人吗?所以你会“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因为太思念她了吧,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连无情的事物也因你的痴情而变得有情,想必,它们也和我一样,陶醉在你“此情可待”的追忆里了吧!而我更是可惜你的“只是当时已惘然”……李清照,这是一位令我敬慕的女诗人。
关于⼩学有趣的唐诗故事精选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个最灿烂最响亮的⾳符,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座空前绝后的⾼峰。
⼀⾸⾸唐诗汇集成了⼀条壮观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中国的诗歌曲赋、⼩说散⽂,也渗进了中华民族审美的⾎脉之中……以下是⼩编为⼤家准备的唐诗故事,希望⼤家喜欢。
李商隐为何钟情于咏荷花 《荷花》 都⽆⾊可并,不奈此⾹何。
瑶席乘凉设,⾦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荷花》作者简介 李商隐,著名诗⼈。
擅长诗歌写作,骈⽂⽂学价值也很⾼,他是晚唐最出⾊的诗⼈之⼀,和杜牧合称“⼩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都在家族⾥排⾏第⼗六,故并称为“三⼗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些爱情诗和⽆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诗集》。
《荷花》的故事 唐诗⼈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婿。
⼈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荷诗赠予以上⼈。
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恋⼈,⼩名叫“荷花”。
荷花天⽣丽质,清秀可⼈,⼼地善良淳朴。
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
两⼈情投意合⾮常恩爱。
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起渡过了⼀段幸福甜蜜的时光。
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个⽉。
“荷花”突然⾝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术,只能⽇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
随着病情的加重,⼀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
“荷花”的早逝,给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后来诗⼈每见到湖塘⾥的荷花,⼼中便泛起阵阵忧伤。
他⾃始⾄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
你和古诗词之间有趣的故事的作文《你和古诗词之间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和古诗词之间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
那是一个春天,花开得特别漂亮,红的、粉的、白的,一团团、一簇簇,好看极了。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哎呀,这不就是眼前的美景嘛!我开心地念给爸爸妈妈听,他们都夸我聪明。
还有一回,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
月亮又大又圆,特别亮。
我就想起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
我觉得古代的诗人可真厉害,能把月亮写得这么美。
古诗词就像我的好朋友,陪我看到好多美丽的风景,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你和古诗词之间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讲讲我和古诗词之间好玩的事儿。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
我看着窗外,心里想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
我好像明白了诗人当时看到春雨时的那种心情。
还有一次,我去爬山。
山可高了,我爬得气喘吁吁。
但是当我爬到山顶,看到远处的风景时,一下子就想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种感觉真是太棒啦!
古诗词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趣极了!。
古诗的故事古诗的故事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古诗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的故事篇1这天,老师在语文课上讲了一首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老师先带读几遍,然后串讲一遍,以这首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有一个诗人,他最爱看月亮了,有一天晚上,他到山头去散散心。
还没看到月出,在那里,人声都已闲寂了,细碎的桂花轻轻地飘落着,夜静的好像整个山就他一个人一样。
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升起来了,惊醒了山中的鸟儿,不时发出一声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诗人王维看到这景象,立马有了灵感,便创作了这首优美的诗。
我听着听着恍如身临其境,语文课已经下课了,我却仍在座位上发呆,直到同桌叫了我一声我才惊醒。
呵呵,语文课真搞笑呀!古诗的故事篇2完美的生活就像母亲吟唱的摇篮曲,快乐的生活仿佛奶奶手中的红窗花,在童年小小的心中勾画出曼丽多姿,七彩虹般充满魔力。
当稚嫩的双肩背上“白雪公主”的书包,在母亲憧憬的目光里我开始新的寻找。
《春晓》,一幅优美的春雨图画,让我情不自禁想走进孟浩然的家中去数一数到底“花落知多少”;引人遥看“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村居》,令我总是有“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冲动;注目“歌声振林樾”的牧童,不知他是否如愿捕到了鸣蝉;“泉眼无声惜细流”的《小池》,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是不是能让我们闻到醉人的“十里荷香”?我对母亲说,我找到了无比动听的摇篮曲;奶奶对我说,我发现了比她的红窗花更美的事情。
我笑了,是啊,学古诗的时光真快乐,这是我美丽的小秘密呢!古诗的故事篇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上学期开始老师让我领全班同学背古诗,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很高兴。
但是,开学后老师不让我背了,我很悲哀。
关于唐诗背后的有趣故事精选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个最灿烂最响亮的⾳符,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座空前绝后的⾼峰。
⼀⾸⾸唐诗汇集成了⼀条壮观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中国的诗歌曲赋、⼩说散⽂,也渗进了中华民族审美的⾎脉之中……以下是⼩编为⼤家准备的唐诗故事,希望⼤家喜欢。
⼭中答俗⼈ 李⽩是我国最为伟⼤的诗⼈之⼀,这主要由于他那数量众多的诗歌被历代读者众⼝传诵的缘故;⽽且他诗歌⾥有着⼤量的⾄今仍活跃在⼈们⼝头的成语,如表⽰另有⼀种境界抑或形容某地风景引⼈⼊胜的词汇——“别有天地”等等,即属于这种情况。
这见于《李太⽩集》的成语出处,若根据诗歌体式,那它还不属于“近体诗”,⽽只是“七⾔古绝”;这⾸题为《⼭中答俗⼈》的全篇云: 问余何意栖碧⼭,笑⽽不答⼼⾃闲。
桃花流⽔窅然去,别有天地⾮⼈间。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
根据⼀般说法,他祖籍陇西成纪(今⽢肃天⽔附近),先世因罪迁居到了西域,诗⼈便出⽣在当时属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此后,他在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带)的青莲乡长⼤。
太⽩年轻时就仗义疏财,喜爱剑术,尤其擅长写诗作赋。
在25岁那年,他便开始辞亲远游。
诗⼈⾝佩长剑,很爱为⼈打抱不平。
他⾏踪所⾄,如现在的浙江、江苏、湖南、湖北、⼭东、河南等地,都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诗篇。
⽽且随着游历经验的⽇趋丰富,他想要替国家和⾃⾝⼲⼀番事业的志向也越益清晰了。
然⽽诗⼈虽然抱负不浅,⽽且才能出众,但当时那⿊暗的官场和丑恶的社会现实,跟他这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正直不屈的性格却是格格不⼊的,所以这就注定了太⽩难免失意,以⾄于他此后⼗多年“迄⽆成就”。
但俗话说,只要是黄⾦它就注定要发光的。
在42岁那年的李⽩,得到深受⽞宗器重的秘书监贺知章等⼈的推荐,他便获得了皇帝召见,这使他的⾮凡才能轰动⼀时。
此后他还赢得了所谓⽞宗亲⼿调羹、杨贵妃磨墨、⾼⼒⼠脱靴等⼀系列恩宠有加,其他⽂⼈连想都不敢想的荣幸之事。
著名古诗词的故事《那些古诗词背后的有趣故事》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著名古诗词的那些故事。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看似文绉绉的诗词,每一首背后那可都藏着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呢。
就说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大诗人李白在一个安静的夜晚,瞅见那洒在床前的月光,恍惚间还以为是地上的寒霜呢。
你想想,这要是咱普通人,估计也就是揉揉眼睛,嘟囔一句“今晚月亮挺亮啊”,然后翻身接着睡。
可人家李白不一样,就这么一瞬间的感觉,立马就能吟出流传千古的诗句来。
咱不得不佩服,这诗人的脑子就是好使!还有那次王维出使塞外,看到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
哎呀妈呀,咱要是去了,顶多就是感叹一句“哇塞,这沙漠可真大,这太阳可真圆”。
可王维呢,就能把这景象用那么精炼又优美的诗词给描述出来。
这就是差距啊!要是咱们也能有这本事,那出门旅游一圈回来,估计能写出好几本诗集了。
再说说那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可是连小孩子都能背得滚瓜烂熟的诗啊。
想想那农民伯伯在大太阳底下辛苦劳作的样子,咱吃米饭的时候是不是都得多扒拉几口?这诗词就是这么神奇,能让咱一下子就感受到别人的辛苦和不容易。
要是没有这些诗词,咱可能都不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日子的呢。
还有好多好多古诗词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好玩的故事。
比如说诗人为了一个字绞尽脑汁,或者是在某个特殊的场景下突然来了灵感。
有时候我就想啊,要是我也能穿越回古代,说不定还能和那些大诗人成为朋友呢。
咱一起喝喝酒,赏赏月,顺便让他们教教我怎么写诗。
哈哈,那得多有意思呀!这些著名古诗词就像是一个个时光机器,带着我们穿越回古代,去感受那些我们不曾经历过的生活和情感。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每次读到那些优美的诗句,我都觉得自己仿佛也变得有文化了起来。
所以啊,朋友们,没事的时候多念念古诗词,不仅能让咱们变得有文化,还能了解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这不是一举多得嘛!让我们一起在古诗词的海洋里遨游吧!。
唐诗趣闻小故事有哪些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最灿烂最响亮的音符,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空前绝后的高峰。
一首首唐诗汇集成了一条壮观的河流,千百年来,滋润着中国的诗歌曲赋、小说散文,也渗进了中华民族审美的血脉之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唐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慈母手中线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儿,才结实、耐穿.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别让娘在家惦记……”当时,听着母亲暖人心脾的话语,望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孟郊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侯门一入深如海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
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
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
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
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四年级】古诗趣事
在我国的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许多有趣的古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几个古诗中的趣事。
我要给大家讲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诗的趣事。
这首诗是王之涣在唐朝时写的,他当时是一个州官,有一次他到洞庭湖边巡视水利工程,看到湖水的美景,就有了创作这首诗的灵感。
后来,他将这首诗献给了唐玄宗,唐玄宗读后非常赞赏,这首诗也因此得到了传诵。
这首诗的趣事在于它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美好,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讲《静夜思》这首诗的趣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这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了。
据说,李白当时是在长安城中的一个酒馆里写下这首诗的。
他在酒馆中喝了几杯酒后,突然想起了远在故乡的家人和朋友,于是他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静夜思》。
这首诗的趣事在于它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给人一种思乡之情的感觉。
再来,我要给大家讲讲《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趣事。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他当时担任山西太原的官职,有一次他路过山西太原的鹳雀楼,看到楼的高度非常惊人,他顿时有了写诗的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登鹳雀楼》。
这首诗的趣事在于它描绘了一个人登上鹳雀楼后眺望远方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讲述的几个古诗中的趣事,这些趣事都充满了诗人们的情感和创作灵感,让人们在阅读这些古诗时感受到了诗人们的才情和情感。
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些趣事,也爱上古诗。
由古诗想象到的故事作文
《古诗中的奇妙世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再熟悉不过啦!嘿,你们知道吗,我从这首诗里想象出了一个超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天晚上,李白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哎呀,那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亮堂堂的,李白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他揉揉眼睛,咦,这地上白花花的一片,好像是霜呀!他心里就琢磨开了:这霜咋会在屋里呢?他好奇地爬起来,走到窗边。
哇,一抬头,就看到了那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天上。
那月亮可真美呀,就像一个大大的玉盘。
李白看着看着,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他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想起故乡的亲人和朋友。
他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呀,我好想家呀!不知道家里人现在都在干啥呢?”他就这么呆呆地望着月亮,好像能从月亮里看到故乡似的。
这时候,他的好朋友杜甫来了。
杜甫一进门就喊:“李白兄,你在干嘛呢?”李白回过神来,说:“我在看月亮呢,我好想家呀!”杜甫笑着说:“哈哈,你可真是个多情的人呀!不过这月亮确实很美呢。
”李白点点头说:“是呀,这月亮让我想起了好多好多。
”杜甫说:“那你就写首诗吧,把你的思念都写进去。
”李白眼睛一亮,说:“好主意呀!”于是,他就提笔写下了这首《静夜思》。
你们说,我想象的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古诗里真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我觉得古诗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想象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难道不是吗?。
古诗的小故事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的小故事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古诗的小故事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古诗的小故事一、《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
古代诗的幽默小故事关于古代两首诗的幽默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穷书生进京赶考。
一日行至一处,见天色已晚。
因身上所带盘缠已剩不多,不敢再住店,只好找了一个背风处就蜷缩着露宿在了街头。
恰巧有个好心人路过,看见了,就邀到家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临行时又送了几个馒头。
穷书生非常感动,但无以为谢,就从背的背囊中,取出自己写的两首诗赠予了好心人。
好心人也是一个穷苦人家,识字不多,但喜爱诗书。
就小心地贴在了自家屋内的墙上,来增添家中诗文气息。
因非常喜爱,在家中贴旧了,也舍不得撕了,时间长了,就掸掸上面的土。
一晃几年过去了。
某日,家中来了一个有学的问人。
盯着墙上的两首诗看了半天,啧啧称羡后。
问好心人这两首诗是如何得来的,好心人就如实地讲了。
学问人听闻后称赞了一句,“真是好人有好报。
”然后就徐徐地说到,“写这两首诗的人,如今已是天下的名人,当朝的大官,他的手迹如今已值百两文银。
”有学问的人说完,就摇着头走了。
但这件事却在周围传开了,很多人慕名而来欣赏,其中有人愿出两百两文银购买。
好心人虽然很动心,但最终还是没有卖。
他觉的把这两首诗当传家宝,给子孙传下去,会更有意义。
高价买诗的事过后,好心人心想,两首诗已变得值钱了。
若再在墙上贴着的话,恐怕就有些招眼了。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一天,他就把这两首诗从墙上取了下来。
但一时不知,藏于何处为好,就和老婆商量。
好心人和老婆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可以安全藏诗的地方。
忽然,好心人一拍脑袋对老婆说:“藏于茅房,那地方最保险,谁也想不到”。
他老婆听后也说:“好,藏于茅房,外人想不到,偷不去”。
谁知,好心人夫妻俩的话,却偏偏让前来串门的邻居给偷听去了,他的这个邻居是个贪财鬼,听后喜出望外,就悄悄又回去了。
晚上,夜深人静时。
贪财鬼邻居估摸着好心人一家睡下之后,就和婆娘翻过围墙,就偷偷地溜进好心人家的茅房。
两人就开始分头寻找,因是夜晚两人看不清楚,只好用手摸。
贪财鬼的老婆忽然摸到一处,土非常的松软。
根据古诗编故事500字以下为您生成的三个根据古诗编的故事:《静夜思之异乡异客》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衍生注释:“床”并非指睡觉的床,有可能是“井栏”。
“疑”表示好像。
“霜”形容月光的清冷。
二、赏析:这首诗语言清新朴素,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
那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恍惚中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抬头望着空中的明月,不禁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故乡。
三、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四、运用片段:在一个小小的出租屋里,阿强独自坐在窗前。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他不禁想起了李白的《静夜思》。
“这月光多像地上的霜啊,我抬头望着那月亮,就像李白当年一样,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
”阿强喃喃自语。
他想起了家乡的父母,想起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泪水模糊了双眼。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这一刻,他的心仿佛回到了温暖的家乡。
《游子吟之情深似海》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衍生注释:“寸草”比喻子女。
“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爱如春天般温暖。
二、赏析: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最后两句以小草难以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惠,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深情。
三、作者介绍: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
他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四、运用片段:小慧要去远方求学了,妈妈在昏黄的灯光下为她缝补衣服。
那针线在妈妈手中穿梭,小慧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了《游子吟》的诗句。
“妈妈,您的爱就像这温暖的灯光,我怎么才能报答您啊?”小慧红了眼眶。
妈妈微笑着说:“傻孩子,只要你好好的,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
”小慧紧紧地抱住妈妈,她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妈妈的爱都会如影随形。
《古诗词》里的经典故事《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仅有优美的诗词,还有一些经典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启示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五个经典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古诗词和中华文化。
一、李白《将进酒》的故事《将进酒》是以李白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的,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貌。
在唐朝晚期,国家内忧外患,战乱不断。
李白作为一名官员,厌倦了政治的斗争和宫廷的勾心斗角,选择了隐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诗歌里。
在这首诗里面,他以酒作为自己的朋友,借酒消愁,寄情山水。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才华,也反映出当时士人的隐居情怀和人民对和平的祈望。
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故事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有着“诗鬼”的美誉。
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了一个胡人离故乡前的悲壮和无奈。
在当时,汉族和胡族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白居易提倡大家互相包容,有所了解,通过诗歌来促进各族之间的融合。
这首诗中的“明月”、“繁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柔和而充满敬意的情感。
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故事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的《青玉案·元夕》是词史上最著名的篇章之一。
这首词描写了一场浪漫的元宵之夜,是恋人们相聚的时刻。
辛弃疾的文笔流畅,引人入胜,尤其是写女子的绝妙之处,他通过优美的词语和精准的描写,把各种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四、苏轼《水调歌头》的故事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词、散文和书画样样精通。
他的《水调歌头》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描写的是苏轼逝去的青春和时光,让人感慨万千。
其中的“世事如书,我偏爱繁华”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等词语,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五、李清照《如梦令》的故事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她的代表作之一是《如梦令》。
这首词讲述的是一个恋人分别的故事,是李清照对爱情的诉求和向往。
她用纤细的笔触和淡雅的文风,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唯美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
关于古诗的趣味故事1: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
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此典浣溪沙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她丈夫是金石学家。
2:纪晓岚贺寿联的故事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
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
”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
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
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4: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谐。
有个年迈的七旬的老宰相,续弦娶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夫人,生活很难让年少的妻子满意,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与书童勾搭起来。
一个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听屋里传出一阵男女调笑之声。
他躲在窗下偷听起来。
“看你像面团儿似德!”“看你像粉团儿样。
”“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颗枯焦的老干葱!”宰相越听越生气,忍了又忍,到别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摆上月饼,水果,叫来小夫人和书童,要他们吟诗作对。
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东,忽听屋内笑甜声。
面团伴着粉团乐,外头亮了老干葱。
”小夫人一听宰相知道了,并不害怕,索性对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
活着虽然在一块,死了还是别人的。
”书童见这事露馅了,心头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赔罪,也吟了一首诗:“八月十五月正圆,宰相肚里能撑船。
大人不把小人怪,从今以后不再犯。
”5:宋代文人陈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苏东坡为了嘲笑这位自称“龙丘居士”的惧内先生,写了一首有趣的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说空谈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诗中采用了幽默夸张的手法,把陈季常怕老婆的模样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喷饭。
把悍老婆称为“河东狮子”也是形象的首创。
从此后,“河东狮”便成了“恶老婆”的代名词。
6: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长相不佳,国舅长孙无忌显得有些矮胖。
一天,两人互相作诗解嘲。
长孙讽欧阳诗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家麟上角,画此一弥猴。
这首诗把欧阳询的缺点夸大得入木三分。
欧阳询也不示弱,马上作诗奉还: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该诗既形象又刻薄,令长孙哭笑不得。
两人的讽嘲诗被群臣传为笑料。
传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大笑不止。
并且幽默地对欧阳询说:“你这首诗千万不要让皇后知道了,她如果晓得了会不高兴的!”因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
李世民深知妻子长孙皇后是贤后,是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的,趁机故意幽她一默。
7:都说韩复渠粗,其实他粗重更有幽默,如写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蛤蟆,咕呱咕呱咕咕呱。
”写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个泉眼一般粗,咕吐咕吐咕吐吐。
”最经典的还是:“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8:军阀张宗昌文化程度最低,可他也会写诗,切诗极富幽默。
如他的《笑刘邦》写道:“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他游泰山写道:“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他在《天上闪电》诗中写道:“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这就是粗人的幽默,这就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这幽默怕是一般人来不了吧!9: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某地有一乡绅,家有一妻一妾,三人夜处一室,帐外有一小房乃丫环卧间,一日晚,乡绅突发诗兴,命妻、妾各吟七言诗一句,其妻曰:“两只船靠一篙撑”,其妾紧接道:“一船不撑便相争”。
此时乡绅忽闻丫环在帐外长叹一声,因问之曰:“丫环长叹为何事?”丫环见问,急忙吟唐诗一句作答曰:“野渡无人舟自横”。
至此,他们四人已各吟一句,合成一诗曰:“两只船靠一篙撑,一船不撑便相争。
丫环长叹为何事?野渡无人舟自横。
”令人捧腹不止。
10:有一才女,于新婚之夕,新郎索诗、女辞之,郎强索不已,女无奈,稍作沉吟,便道:急忙哪得有诗来,暂把唐诗借两排。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新郎闻之大笑,遂拥新娘入帐中。
11:大家知道,诗与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前者在唐代发展到高峰,后者则在宋代达到鼎盛,故有“唐诗”、“宋词”的说法。
实际上,诗与词的关系极为密切。
因为两者都十分讲究格律和对仗,唯一不同的是句式。
诗歌的句式极为整齐,除有音乐美之外,还有建筑的美,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一,所以词也被称为“长短句”。
又因为词是由诗发展而来,所以词也被称作“诗余”。
相传,慈禧命人写了一幅扇面,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料,写的人一时疏忽,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写丢了。
慈禧看了之后,非常生气。
认为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诗文。
于是命人把写字的人抓来,让他当场念来,念不出就杀头。
想不到那位写扇面的人看了自己写的诗之后先是一惊,既而灵机一动,对慈禧说:“老佛爷,非是臣写错了诗,而是臣根据王之涣的诗改写的词。
”慈禧觉得新奇,连忙叫他念来听听。
那人随口念到:“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于是,《凉州词》真的成了“词”。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题目就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将它改成词,也很精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陆游一贯以不拘礼法、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之面示人,所作诗词也多发此声,尤其其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更是妇孺皆知,传唱近千年而不衰。
陆游也有少部分词与婉约派较为接近,立意却高远得多了,其中最有故事的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
陆游在十九岁初娶舅舅唐闳之女唐琬,琴瑟甚和,然而不当陆游之母的意,竟至解缡,活生生上演了一出《孔雀东南飞》。
只是,陆游和唐琬没有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决绝和坚持,那时已经是宋代了,是个道学与儒学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不可能上演殉情与私奔这样大胆的剧码。
陆母既是唐琬的姑姑,又是她的婆婆,在古代这样亲上加亲的关系是非常近的,可是结婚才三载,陆母竟然做出了这个对所有女子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可见她们之间的矛盾是很深的。
从唐琬和陆游《钗头凤》一词来看,也是一位兰质慧心的女子,究竟什么原因使她“弗获于其姑”?是因为唐琬不能生育?不能生育是休妻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因为陆母不喜欢唐琬出众的才华?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因为陆游与唐琬的感情太好,而陆游的家族却希望陆游博取功名,光耀门庭,担心唐琬会影响了陆游的仕途与上进心?是因为如好事者所说,唐琬在一次外出时被有权势的人看中,那人遂找人在陆母面前恶意中伤唐琬,迫使爱子心切的陆母下定决心休了唐琬,以维护陆游的名声?无论什么原因,俱是猜测,总之陆游与唐琬被迫离异,陆游另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程。
从此萧郎是陌人,从此不歌陌上花。
一别十载。
有故事的人终究还会让这个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十年后,他们再度相逢,相逢在留有美好记忆的沈园,也许,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纵使“满城春色宫墙柳”,不过是“桃花落闲池阁”一片萧索。
唐琬另嫁的赵士程据说是皇族,是世家子弟,他和唐琬与陆游在沈园相遇,借口准备酒菜避开,而留二人叙别来之情,这气度就不是普通男儿。
我常常惋惜,唐琬以再嫁之身得遇如此人才,却不知珍惜,始终落得个郁郁寡欢。
便如郭襄偶遇何足道,内心窃喜两个人将有故事上演,却不料只是一段最简单的插曲,简单到只如清风拂面,事过境迁,没有在郭襄的心中留下片鳞半爪。
也许唐琬柔弱的外表下有颗倔强的心:赵士程待我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他……陆游与唐琬再度相遇,在对方的眼中,俱已不是年少时鲜艳明媚模样,十年的红尘翻滚,十年的往事悠悠,纷至沓来……怆然神伤之际,诗人提起手中的笔,无比沉痛地在墙上写下了千古绝唱《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最后三个“莫”如大锤一般打在诗人与唐琬的心中,使得唐琬黯然以至泪下。
我心中是责怪陆游的,你们都已经离婚了,况且当时你虽是被迫,但毕竟没有坚持到底,现在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还写这样的词句来刺痛人心。
陆游黯然而去,唐琬一病不起,在病中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这病再未痊愈,也许这病从十年前就已经得了,也许十年来一直都未痊愈吧?唐琬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时光的长河向前流淌。
陆游继续过着倥偬的戎马生涯,也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有软玉温香、风流富贵之境,这样意气风发的生活应该不会想起唐琬,那个如黄花一般无声凋落的女子。
只是意气风发的日子终有尽头,陆游也不出其右的老了,退休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软玉温香、风流富贵都已离他远去,他看上去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头,所有尘世的一切俱应忘记了,远去了,但是唐琬忽然翩然出现在他的记忆中,那样猝不及防地直逼他的心。
六十三岁,陆游偶过沈园,触景生情,题诗云:“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