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格式:pptx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45
一、填空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目前主要包括、和。
2、燃烧过程的“3T”指的是、和。
3、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是_和。
4、机械除尘器包括、和。
5、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可将集气罩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物:2、空燃比:3、大气稳定度:4、分级效率:5、挥发性有机物(VOCS):三、简答题1、简述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机理?2、简述文丘里洗涤器的除尘机理?3、试述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及原理?4、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技术?并举一例具体说明其机理。
5、简述太原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有哪些?如何控制?四、计算题1、已知重油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如下:C:85.5%; H:11.3%; O:2.0%; N:0.2%; S:1.0%试计算:(1)、燃油1Kg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
( 3 )、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2、某城市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出口内径5m,烟气出口速度13m/s,烟气温度373K,流量250m3/s,烟气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大气温度293K。
试求夏季平均气压1382.29hPa,计算有效源高。
(推荐抬升公式△H=n0Q n1H Hs n2/u,若Q H≥21000Kw,n0=1.303,n1=1/3,n2=2/3)。
参考答案一、填空1、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2、温度时间湍流度3、风湍流4、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5、吸气式集气罩吹吸式集气罩二、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2、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3、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4、分级效率: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dp i或粒径间隔△dp内粉尘的除尘效率。
5、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定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干洁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966;标况下,温度273.15K,压强101325Pa时,密度为1.293kg/m3;从地面到90km的高度,干洁空气的基本组成不变;在自然界大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干洁空气的成分处于气态,不可能液化,可以看作理想气体。
可吸入颗粒(inhalable particles,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粒子,不易沉降而能长期飘浮在空气中。
PAN:过氧乙酸硝酸酯 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入肺颗粒(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微米的固体粒子,也称细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TSP):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0微米的固体粒子。
API相关知识:空气污染指数项目: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能见度:在指定方向上仅用肉眼能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5控制污染的产业政策6绿化造林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水分(分外部和内部水分),灰分(不可燃烧的矿物质),挥发分(1200K炉中加热7分钟),固定碳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燃烧完全燃烧的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煤的成分表示:收到基=干燥基+水分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灰分理论烟气量=干烟气体积+水蒸汽体积空气干燥基=内部水+干燥基煤矿通常提供的煤质资料为干燥无灰基成分。
我国煤炭平均灰分约为25%。
煤中氮含量一般约为0.5%-3.0%,燃烧时约25%转化为氮氧化物。
理论空气量(Vg0):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建立燃烧化学方程式时,假定:(1)空气仅由N2和O2组成,其体积比为79.1/20.9=3.78;(2)燃料中的固态氧可用于燃烧;(3)燃料中的硫被氧化成SO2;(4)计算理论空气量时忽略NOX的生成量;(5)燃料的化学时为CxHySzOw,其中下标x、y、z、w分别代表C、H、S、O的原子数。
第一章概论填空题:1.大气污染按照污染范围分: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3.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
4.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有: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
5.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大气污染源可概括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前两类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称为:流动源。
6.大气污染源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7.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空间分布分为:点源、面源。
按照人们的社会生活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8.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SO2。
9.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10.环境污染质量控制标准按其用途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大气污染预警预报标准。
11.环境污染质量控制标准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1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
简答题:1.简述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9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铅、苯并芘和氟化物。
该标准根据对空气质量要求的不同,将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第一章.1、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可以分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4、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5、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 和SO,北京、上海、广州属于煤烟及汽车尾气并重类型。
6、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7、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危害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粒径越小,越不容易沉淀,漂浮时间长人体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生理效应加剧。
8、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二氧化硫气体强4—20倍。
9、能见度: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经济政策(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1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及治的综合。
12、环境管理概念的两种范畴:狭义:环境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物的管理;广义: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13、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14、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及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集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牛、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04)、有机硫(CxHv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A H之和.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江西农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AB卷一、名词解释1、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发生对流。
2、三效催化剂:将烃类、一氧化碳和Nox同时进行氧化和还原的催化剂。
3、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常温下蒸发速率大,易挥发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4、粉尘孔隙率:粉尘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
5、爱克曼螺旋线:如果把边界层中不同高度的风矢量用矢量图表示,并把它们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把风矢量的顶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风矢量极限,称为爱克曼螺旋线。
6、气体吸附: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7、下沉逆温:由于空气下沉受到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
8、质量中位粒径(MMD):质量筛下频率累计频率G=0.5时对应的粒径d50。
9、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10、颗粒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11、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12、 PM2.5(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um(10um)的颗粒物。
13、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沙尘、烟尘、扬尘、硫酸盐颗粒、酸盐颗粒、火山尘和其他有机颗粒物等。
14、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即为光化学烟雾。
二、填空题1、通常把温度、时间、湍流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2、粉尘所含水分一般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类。
3、为防止烟流因受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而产生的烟流下洗现象,烟囱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2倍,为防止烟囱本身对烟流产生的下洗现象,烟囱出口烟气流速不得低于该高度处平均风速的1.5倍。
为了利于烟气抬升,烟囱出口烟气流速不宜过低,一般宜在20~30m/s,排烟温度宜在100℃以上,当设计的几个烟囱相距较近时,可采用多管集合烟囱,以便增大抬升高度。
名词解释1.TSP:总悬浮颗粒物。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3.烟气脱硝: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
4.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5.气体吸附:指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简答1.除尘器可以分为哪几类?就其中两种简述其作用机理。
2.太原市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针对其污染有什么解决方案?3.烟囱的高度设计中应注意什么问题?4.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哪些,并说明其发展方向。
5.根据如今的汽车燃油问题,发挥想象,畅想未来新工具。
答案(一)根据除尘器的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四种,分别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与湿式除尘器。
(1)机械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含尘气体进入重力沉降室后,由于扩大了流动截面积而使气体流速大大降低,使较重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在沉降室内设置各种挡板,使含尘气体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变化,借助颗粒本身的惯性力,使其与气流分离;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颗粒从气流中分离。
(2)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尘粒从含尘极上分离出来。
(三)(1)工矿企业点源排放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两倍。
(2)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不得低于15米(3)排气筒高度应比主厂房最高点高出3米以上(4)分散的烟囱不利于产生较高的抬升高度,当需要设计几个烟囱时,尽量采用多管集合烟囱(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
填空1.燃烧过程的“三T”条件为:温度、时间和湍流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成为了当前重要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进行总结,从工程应用、技术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设计和建设适当的设备和工程,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
根据具体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源的不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烟气净化工程:烟气净化工程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站、钢铁厂和水泥厂等大型工业企业。
通过采用各类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等,将大气中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去除,以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2.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采用生物反应器、混凝沉淀池和膜分离设备等工艺设备,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以减少污水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VOCs治理工程: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化工、印刷等行业中,VOCs排放量较大且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对于VOCs的治理,主要采用各类吸附剂和催化剂等技术,通过吸附、氧化和催化等方式将VOCs转化为无害物质。
4. 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采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三元催化器、颗粒捕集器和氮氧化物催化还原装置等,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城市空气质量。
二、技术发展随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发展趋势:1. 烟气净化技术:目前,常用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湿式电除尘、脱硝和脱硫等。
未来,随着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烟气净化技术将越来越注重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的能力,并且对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
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指通过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气体污染控制设施,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和减排,防止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工程。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的现状、相关法规政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工程设计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气污染的现状随着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据中国环保部发布的数据,大气污染对中国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空气质量降低,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人们的健康日趋受到威胁。
同时,各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相继推出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二、法规政策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政府相继制定多项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大气污染控制,其中包括:1、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律,是保护大气环境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原则、责任及其实施机构。
同时,该法强调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并规定了企业在污染排放、治理和监测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2、“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针对中国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该规划提出了三大目标:一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重点区域和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成果显著;三是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同时,该规划也提出了相关的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治理。
3、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控制和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各国政府相继制定了多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例如,中国发布的《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欧洲制定的《大气排放指令》以及美国的《清洁空气法》等。
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针对大气污染的不同种类,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控制技术有:1、燃烧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燃烧条件实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燃气燃烧和加热燃烧等领域。
其中,常用的控制技术包括燃烧控制器、烟气再循环技术、燃气预混技术等。
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0a.集气罩:用以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
大气稳定度:是指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蒸发速率大,易挥发。
大气污染: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到大气中对人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进入人体途径:表面接触,摄入含污染物的实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所有固体颗粒。
PM10: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的所有固体颗粒。
PM2.5: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的所有固体颗粒。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排放出足以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或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设备或场所。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几何当量径、物理当量径。
斯托克斯直径:当Rep小于1(层流区)时的自由沉降直径温室效应: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能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了自然消纳的能力,结果使全球气温也不断上升。
湿沉降:指酸性物质随雨、雪等降落到地面。
干沉降:指酸性颗粒物以中立沉降、微粒碰撞和气体吸收等形式由大气转移到地面。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归纳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为三级。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
1996规定三类指标最高允许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监测浓度限值理论空气量: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计算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空燃比AF: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理论烟气量:供给理论空气量的情况下,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燃料型NOx: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x. 热力型:燃料在燃料过程中送进炉膛内空气中含有的氮的形成。
低温度然技术主要控制的就是热力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质。
3、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a.4、集气罩:用以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
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它们的蒸发速率大,易挥发。
6、温室效应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7、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映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15、有效躯进速度:在实际中常常根据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除尘效率,代入德意希方程反算出相应的躯进速度。
16、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17、烟气脱销: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NO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x排放量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NOx18、控制流速法:系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