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26、程昱传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26、程昱传(原文)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
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
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
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房等以为然。
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
”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
”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
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
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
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
后绍与瓒有隙。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
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於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
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
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岱从之。
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
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
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
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
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
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得主者昌,失主者亡。
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20、张禹传(原文)张禹字子文,河内轵人也。
至禹父徙家莲勺。
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
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
”及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施雠受《易》,琅邪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
甘露中,诸儒荐禹,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问。
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
奏寝,罢归故宫。
久之,试为博士。
初元中,立皇太子,而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子,荐言禹善说《论语》。
诏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
数岁,出为东平内史。
元帝崩,成帝即位,征禹、宽中,皆以师赐爵关内侯,宽中食邑八百户,禹六百户。
拜为诸吏光禄大夫,秋中二千石,给事中,领尚书事。
是时,帝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辅政专权。
而上富于春秋,谦让,方乡经学,敬重师傅。
而禹与凤并领尚书,内不相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
上报曰:“朕以幼年执政,万机惧失其中,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
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
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
”加赐黄金百斤、养牛、上尊酒,太官致餐,侍医视疾,使者临问。
禹惶恐,复起视事,河平四年代王商为丞相,封安昌侯。
为相六岁,鸿嘉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许。
赐安车驷马,黄金百斤,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位特进,见礼如丞相,置从事史五人,益封四百户。
天子数加赏赐,前后数千万。
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
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
它财物称是。
禹性习知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管弦。
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
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
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
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管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
而宣之来也,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日晏赐食,不过一肉卮酒相对。
30、周瑜传(原文)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
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
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
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
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
”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
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
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
卿还镇丹杨。
”瑜还。
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
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
遂自居巢还吴。
是岁,建安三年也。
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
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宫亭。
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
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瑜曰:“不然。
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2021年清流二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词之为体的双重价值“诗言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一个传统的观念。
就《诗经》而言,它在古代诸侯外交中是被用来“言志”的,这就赋予了《诗经》以神圣的光环。
“言志”的功能与古代诗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共同铸就了诗歌的严肃面目。
综观历代诗歌,伟大的诗人无不以胸襟和抱负而彪炳千秋,如屈原用诗歌歌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君主的忠贞,杜甫用诗歌抒发兼济天下的博爱精神,李白用诗歌表达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
与诗相比,词就轻松得多。
它是用来助兴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轻松、愉快、悦人的。
再加上歌妓的女性身份,更使词有一种软媚的情态。
如身为一朝重臣的欧阳修,在作诗与作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不单单是其人格分裂使然,也是诗与词两诗体的不同体性造成的。
词的这种娱乐性的天职,使得欧阳修等词人在作词时可以抛却思想内容方面的顾忌,而专注于艺术技巧的锤炼。
从史的角度来看,词的思想性的发展是比不上其艺术性的发展之快、之深、之精的。
宋代的词选大多数反映了这种倾向,这是由其娱乐价值所决定的。
然而,任何文学样式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词亦然。
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渐趋激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词来抒写这种民族激情,爱国词人大量涌现。
爱国词篇放射出耀眼光芒,使得选词者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于是《花庵词选》以比较新的面目在词坛上出现了。
在《花庵词选》中,辛弃疾一人就入选四十三首。
他那些被张炎等认为“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的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作,纷纷入选。
这表明了爱国词的地位得到了词坛的承认,一部分词论家已经开始重视词的思想性了。
黄昇介绍张元幹时,特别指出:“绍兴戊午之和,胡澹庵上书乞斩时相,坐谪新州。
仲宗以词送行,后并得罪。
”并全录了他送胡铨、寄李纲的两首《贺新郎》。
黄昇评论吴激在金国所作的两首感怀故国的词《春从天上来》《青衫湿》时说:“右二曲皆精妙凄惋,惜无人拈出,今录入选,必有能知其味者。
2020届隆尧县固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镇随想张炜在川南黔北交界处有一座锁在深山中古老的小镇,名曰“二郎镇”。
踏上这里的街巷,身处有些突兀的静谧,令人忍不住猜想:这里太远了,究竟哪些有情趣的人到过这样的镇子?这里又为何热闹起来,涌动着不息的人流?古镇有许多时候隐在浓雾中。
雾幔扯不掉,它就长时间挂在山的半腰。
峰峦秀丽,一色灰白陡立的石壁,青翠的山顶。
一道深水从山间流泻而过,那是声名远播的“赤水河”。
镇子建在河边有限的平地和山阶上,随意自由。
我漫步其间,想象这座镇子生成的种种缘由。
它首先是当地山民的祖居地,因为随便一方水土都会诱惑生民,成为他们休养生息的地场。
最早那一条条蜿蜒小路是山水冲刷出来的,再由人和兽一天天拓宽。
无数生命的痕迹就这样连接起山里山外,沟通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世界。
在外地人眼里这里偏僻而幽美,也许最适合做隐居之地。
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说不定会逃到这样的深山僻地里躲藏起来。
但是在遥远的农耕时代,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隐士?他们又为何而来?为避祸,为求悟,为放浪,为修行?山川大地之上,人就像种子一样撒开,然后顽强地生长。
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渐渐生出浓烈的情感,好比母子之情。
在深壑高岭之间,一代代人开拓雕琢出一方方小小的田园,上面长出一层嫩嫩的葱绿。
这种人与山的相守多么辛苦,多么寂寞,又多么超然安静。
这里的劳作和收获,与大山之外当有许多不同。
就为了品咂山中岁月,让其变得更有滋味,他们慢慢开始了酿造。
这里的河水格外凌洌清新,粮秣最为单纯饱满,思悟愈加内向深沉。
三者合一,日日演练,于是好酒出世。
饮者说:在漫长而又短暂、悲伤却又欢娱的人生之路上,如果没有了美酒陪伴,那还了得。
或许果真如此,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酒香浓烈,代代不绝,赤水河一带已成为海内外神往之地。
二郎镇人造美酒,技法灵异,如有神授。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匠吴晓画匠已经三年没上铜山了。
画匠没了铜山就没有了生计,没有了生计眼看就要失了手艺,画匠心里焦急。
闺女全看在了眼里。
这天,她哄画匠说,“爹,今天正月十六,我陪你上山吧,去看看木雕,檀香的,好闻着呢。
”画匠动心了。
换上中山装,带上礼帽,跟闺女上山了。
临行,他又带上了最近塑的几十件小玩意。
到了山门,画匠看到了一个相熟的朋友在景区门口卖香火。
画匠上去和朋友打招呼,周遭的老商户都和画匠有些交情,看见了不约而同围上来,说,“这不是画匠吗?多日子没见了?咋不来铜山了?” 画匠的朋友就上来打圆场,说,“来啥呢?泥爷泥奶都换成了木头爷木头奶了,咱庄稼人还拜个啥劲?木头里能长出麦穗来?”众人附和,画匠的脸愁苦得能拧出水来。
进得山门,画匠直奔东大殿。
东大殿里供着如来佛,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
画匠记得当年塑文殊菩萨的坐骑时,他还管闺女要了俩玻璃球,给青狮当眼珠子,这是多年前的事了。
闺女说,“爹,你闻闻,香吧,檀香木。
”画匠正神游呢,一下子被闺女拉回到了现实,他抬头看,眼前是一排披红挂绿的木雕神像,素白的脸,傲着呢。
他的眼睛猛然被木雕脸上的白光给刺伤了,一低头,眼泪落到了大殿的青砖地面上。
“走,走。
”他扯扯闺女的袖子,悻悻地往滴水崖去。
那个原本立在崖下,朴素得像个邻家婆婆的滴水奶奶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个菩萨样的木雕神像。
画匠的心里又疼了一下。
“你带我去看看他们。
”闺女知道爹说的是谁,便带着画匠绕过一片茶园,来到几株竹子下,指着远处黑咕隆咚的山罅隙说,“诺,在那呢。
”闺女说,“爹,你别难过,出顶的泥塑还留着呢,上去看看?画匠说,“不看了不看了,早晚也要……唉!我管不了他们,看了净心疼,去人多的地方卖小玩意吧。
”闺女就把画匠带到戏台子那,摊开红绒布,把画匠塑的小玩意摆摆好,等人买。
2019-2020学年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上一个鲜明的规律就是,历代官员的数量呈不断扩张趋势。
明代刘体健称“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
到了明代,文武官员共十二万余人。
官僚系统的不断扩张,是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结果。
官权是皇权的延伸,君主专制不断完善,注定官僚系统也不断延伸膨胀。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不断发生强化,官员的权力被不断分割,以期官员相互制衡,弱化他们对皇权的挑战。
由此造成一官多职的现象,官僚队伍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非常单一,传统赋税又主要只有农业税一途,官员数量的不断膨胀,使得俸禄成为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
比如西汉末年,国家赋税收入“一岁为四十余万石,吏俸用其半”,官员俸禄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所以支付官俸成为财政第一大难题,为了节省开支,薄俸制就成为大多数时候不得已的选择。
特别是在皇权专制达于极致的明清两朝,官员薪俸之低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低俸制的另一个原因是皇权专制的自私短视本性。
皇权专制本身是一项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原理是千方百计保证君主的利益,损害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这其中就包括官僚阶层的利益。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好比一个公司的老总,百官好比员工。
压低员工工资,保证自己的利润,对老板来说是一种本能的偏好。
从皇帝的视角看来,采取“薄俸制”和“低饷制”,用“教育”来要求百官清廉,既省心省力,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
传统社会的低俸制,到底低到什么程度?以明代的县令收入为例。
明代正七品县令月俸只有七石五斗。
用七石五斗粮食养活一个大家庭甚至家族,这个县令的生活只能是普通市民水平。
而且明代对于官员办公费用不予考虑,师爷、账房、跟随、门房和稿签等手下均需要县令来养活。
再比如曾国藩在做翰林院检讨时,年收入为129两左右,年支出为608两左右。
27、郭嘉传〔原文〕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
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早卒。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召见,论天下事。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
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
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
假设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
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
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急之那么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不如南向荆州假设征X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太祖曰:“善。
〞乃南征。
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
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又从攻谭於南皮,冀州平。
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X表使X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
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那么恐不能制,轻任之那么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太祖遂行。
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一、(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瑀,字伯宇,饶州浮梁人。
其姑臧氏妇,养瑀为子,姑没,始复本姓。
少有声太学..,试为第一。
累官至校书郎,除兵部员外郎。
适高丽..使回,充送伴使。
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船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
瑀渡淮,见民丁挽舟如故,遂劾珣,珣反奏瑀违御笔。
诏命淮南提举潘良贵核实,良贵奏珣言非是。
高宗即位,召为太常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
权邦彦除签书枢密院,瑀言邦彦五罪,疏.三上,不报。
求罢,除兵部侍郎,不拜,以敷文阁待制知信州。
侍御史江公跻、左司谏方公孟卿言瑀不可去,复以为给事中。
久之,复命知信州。
胡安国、刘一止言:“瑀忠信可以备献纳,正直可以司风宪,不宜去。
”遂复留。
颐浩荐席益,既得旨,以御批示后省官。
瑀曰:“益为人公岂不知,何必用?”颐浩曰:“给事不见御批耶?”瑀曰:“已见矣。
公不能执奏,乃先示瑀辈,欲使不敢论驳耶?然益之来,非公福也。
”颐浩赧然,即劾益。
未几,以言者罢,提举..亳州明道宫。
俄召赴行在,除兵部侍郎兼侍读。
因论:“金人入侵,未尝一大衄,有轻我心,岂可保其不背盟。
宜省费抑末,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民日益厚,兵日益强,使金人不敢窥为长计。
”帝曰:“且作十年。
”瑀再拜曰:“十年之说,愿陛下早夜毋忘。
”除兵部尚书。
桧既主和,瑀议论不专以和为是,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
会大水,桧见瑀奏牍,谓同列曰:“尧之洪水,不至如是。
”瑀遂称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卒,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程瑀传》,有删节)【注】衄(nǜ):损伤,挫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船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B. 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船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C. 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船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D. 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船/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创于汉武帝时期,经魏晋至北朝末衰落,到唐宋再度鼎盛,元明清称为国子监。
高中文言文阅读(yuèdú)训练60篇精选〔1—5〕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奉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出色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考虑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túntián)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老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26、程昱传(原文)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
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
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
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房等以为然。
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
”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
”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
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
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
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
后绍与瓒有隙。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
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於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
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
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岱从之。
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
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
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
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
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
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得主者昌,失主者亡。
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
兵虽众,终必无成。
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
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
”时氾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
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太祖与吕布战于濮阳,数不利。
蝗虫起,乃各引去。
於是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迁家居邺。
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
时昱使適还,引见,因言曰:“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太祖曰:“然。
”昱曰:“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
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
能战之士,不下万人。
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
愿将军更虑之!”太祖乃止。
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
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
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
语在武纪。
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
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太祖悔,追之不及。
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袁绍在黎阳,将南渡。
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愿公无疑!”太祖从之。
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袁谭、袁尚。
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
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
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
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
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是后中夏渐平,太祖拊昱背曰:“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宗人奉牛酒大会,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
”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
昱性刚戾,与人多迕。
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
魏国既建,为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
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
分封少子延及孙晓列侯。
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选自《三国志》)26、程昱传译文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县人,身高八尺三寸,胡须长得很美。
黄巾兵起时,县丞王度反叛响应,烧了仓库。
县令跳墙逃走,官吏百姓纷纷背负老幼向东逃奔到渠丘山。
程昱派人侦察王度的情形,王度等人只得到一座空城,不能据守,出城在城西四、五里的地方驻扎。
程昱对县中大族薛房等人说:“现在王度等人得到城郭而不能据守,其成败大事就可以知道了。
他们不过想要掠抢财物,并非有扩大装备训练军队攻城坚守的志向。
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相继返回城中守城?并且城墙又高又厚,城中积存的谷米很多,现在如果回去请求县令,一同坚守,王度一定不能持久,那时便一攻可破。
”薛房等人认为他说得对。
但吏役百姓不肯听从,说:“贼在西边,我们只有向东去。
”程昱对薛房说:“愚民不可和他们商议大事。
”于是秘密派遣几人骑马到东山上举起幡旗,让薛房等人能望到,大喊说:“贼已来了!”随即下山直奔城内,吏民奔走跟随,找到县令,共同守城。
王度等人来攻城,攻不下,想要离去。
程昱率领吏民打开城门紧紧追击,王度等被打败逃跑。
东阿县城因此得以保全。
初平年间(190~193),兖州刺史刘岱征召程昱,程昱没有答应,当时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让他的妻儿住在刘岱处,公孙瓒也派从事范方带领骑兵去援助刘岱。
后来袁绍与公孙瓒发生嫌怨,公孙瓒打败袁绍军队,接着派使臣告诉刘岱,让他遣返袁绍妻儿,与袁绍绝交。
另外敕令范方:“如果刘岱不遣返袁绍家眷,你就带领骑兵返回,等我平定了袁绍就发兵与刘岱开战。
”刘岱连日商议,不能决断,别驾王..告诉刘岱:“程昱很有计谋,能决断大事。
”刘岱于是召见程昱,请问他有何计策,程昱说:“如果放弃袁绍切近的援助而寻求公孙瓒远距离的援助,这正是所谓从越地借人来救已经溺水的儿童。
那个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
现今虽然挫伤了袁军,但是最终要被袁绍擒住。
如果只顾一时的权变而不考虑远大的计划,将军您终有一天会失败的。
”刘岱听从了他。
范方带领他的骑兵返回,还没到达,公孙瓒已被袁绍打得大败。
刘岱上表推荐程昱为骑都尉,程昱以有病为由拒绝。
刘岱后来被黄巾军所杀。
太祖到了兖州,征召程昱。
程昱将要上路,他家乡的人对他说:“怎么前后的态度这么不一样啊!”程昱笑而不答。
太祖与他交谈,劝说他,让他作寿张县令。
太祖征讨徐州,让程昱与荀..留守鄄城。
张邈等人反叛迎接吕布,各郡县纷纷响应,只有鄄城、范县、东阿没有变动。
吕布军中投降的人,说陈宫正要亲自带兵攻取东阿,又让汜嶷攻取范县,官吏百姓都生了恐慌。
荀..对程昱说:“现在兖州整个反叛,只有这三个城池了。
陈宫等人以重兵逼临城下,若非有人深入其中,团结一心,这三个城也必生变动。
您是民众的希望,如能回城劝白话二十四史说他们,大概是可以成功的!”程昱于是归返,路过范县,劝说县令靳允说:“听说吕布拘捕了您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这是孝子所绝对不能容忍的!现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定会有命世之才,有能力平息天下之乱的人出现,这就需要智者审慎地加以抉择。
得明主的一定昌盛,失明主的一定败亡。
陈宫叛变,迎接吕布,而众城都去响应,好像他们能有所作为似的。
然而在您看来,吕布是个什么样的人啊!那吕布粗鲁而六亲不认,刚愎而横蛮无礼,不过是个匹夫英雄罢了。
陈宫等人以势利大小进行合作,不能帮助您的。
他们兵士虽多,最终必定不会成功。
曹使君杰出的智慧韬略世所稀有,几乎可以说是上天所授。
您一定能固守范城,我将守住东阿,这样,像田单那样的收复失地的功劳就可以建立了。
谁会去违背忠义顺从恶人而导致父母双亡呢?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靳允流着眼泪说:“我不敢有另外的心思。
”这时汜嶷已经在县里,靳允于是召见汜嶷,埋伏兵士刺杀了他,回去约束兵士守城。
程昱又派骑兵堵住仓亭津渡口,陈宫来到,不得渡河。
程昱到了东阿,东阿县令枣祗已经率领官吏民众,依城坚守。
又有兖州从事薛悌与程昱共同谋划,终于保全了三城,等待太祖。
太祖回来后,握着程昱的手说:“如果不是你的力量,我就无处归还了。
”于是上表荐程昱为东平相,驻扎在范县。
太祖与吕布几次在濮阳作战,几次不胜。
这时发生了蝗虫灾害,于是双方带兵退还。
这时袁绍派人劝说太祖与他联合,想让太祖迁家到邺城居住。
太祖刚刚失掉兖州,军粮用尽,打算同意袁绍。
这时程昱出使正好回来,太祖召见,程昱于是说:“听说将军想要迁家,与袁绍联合,确实有这件事吗?”太祖说:“是的。
”程昱说:“我看将军大概是遇到事情而产生了恐惧,要不然怎么考虑得这样不深呢?袁绍占据燕、赵地区,有吞并天下的心愿,但他的智谋却不能助他成事。
将军您自己揣度能安居于袁绍之下吗?将军凭借龙虎般的威势,可以做韩信、彭越做过的事情吗?现在兖州虽然残破,但还有三城在我手中,能够死战的士兵,不下万人。
凭将军的神武,与荀文若和我程昱等,收拾余部,发挥他们的力量,称霸称王的事业就可以成功了。
希望将军三思!”太祖于是停止了与袁绍联合的打算。
汉天子迁都许县,任命程昱为尚书。
兖州尚未安定,又任命程昱为东中郎将,兼任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务。
刘备失了徐州,前来归附太祖。
程昱劝说太祖杀刘备,太祖不听。
后来太祖又派遣刘备到徐州半路截击袁术,程昱与郭嘉劝说太祖:“您前些天没有谋杀刘备,我等确实不如您想得周全。
现在借给刘备兵力,他一定会生异心。
”太祖后悔了,追赶刘备,却来不及了。
恰逢袁术病死,刘备到了徐州,随即杀了车胄,发动士兵背叛了太祖。
不久,程昱升任振威将军。
袁绍住在黎阳,正要南渡。
这时程昱只有七百名兵士守卫鄄城,太祖知道这个消息,派人通知程昱,要给他增兵两千。
程昱不肯接受,说:“袁绍拥有士兵十万之多,自以为所向无敌。
现在见我兵少,一定轻视,不来进攻。
如果增加我的兵力,人多了,袁绍则不可能不来进攻,进攻就一定会攻下,徒然使我们两处损失力量。
希望您不要疑惑!”太祖听从了这个建议。
袁绍听说程昱兵少,果然不去攻城。
太祖对贾诩说:“程昱的胆识,比得过孟贲和夏育。
”程昱收罗藏于山泽中的亡命之徒,得到精兵数千人,随即率领军队与太祖在黎阳会合,讨伐袁谭、袁尚。
袁谭、袁尚被打败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