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的公示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的调整规划管理办法城市建设用地性质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划,这些法律法规确保了城市建设用地能够按照具体的要求实施他们应有的职能,让城市建设按照规定的方向正常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我县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的规划管理,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贵州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龙里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依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建设用地,确需调整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本办法所称容积率,指一定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因用地性质调整,容积率须一并调整的,纳入用地性质调整程序一并研究,不再单独履行容积率调整程序。
第四条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条件,应当符合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的地块容积率指标不应突破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容积率。
容积率突破规划设计条件的,在规划许可审批中一律不予批准。
第五条土地出让前,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的容积率指标应当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一致;规划设计条件的容积率调整突破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指标的,应当依法先行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一经出让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更改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的容积率。
第六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调整建设用地的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专业)调整或修编造成地块发展条件变化的;(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或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导致地块的建设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三)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重新公布《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日期】2020.07.01•【字号】武自然资规规〔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重新公布《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规定》的通知武自然资规规〔2020〕1号各区(分)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根据《武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局对《市国土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规定〉的通知》(武土资规规〔2015〕2号)进行了评估,决定该文件继续施行,现予以重新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5年。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0年7月1日武汉市规划用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本市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依据《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结合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兼容性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功能区和“三旧”(旧城、旧村、旧厂)改造实施性规划等对用地兼容性有明确要求的,按其规划要求执行。
其他建设用地的规划兼容性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规划用地兼容应维护法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坚持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和公共利益优先,有利于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四条各类规划用地兼容性要求具体见附表。
其中:1.部分兼容“部分兼容”是指在地块原规划用地性质上,混合其他单种性质用地的用地规模比例不超过30%,或混合其他两种及两种以上性质用地的用地规模比例之和不超过40%。
表中有单独注释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被兼容的功能无法进行用地功能分区的,以上兼容比例按建筑规模计算。
同一街坊内相邻的同性质用地,可合并考虑兼容比例。
2.完全兼容“完全兼容”是指在地块原规划用地性质上,混合其他一种或几种性质用地的用地规模比例可达100%。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19•【字号】鄂府发〔2015〕12号•【施行日期】2015.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鄂府发〔2015〕12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2014年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公布。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19日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切实规范全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的规划管理,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下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规〔2012〕22号)《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号)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市范围内需调整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建设用地性质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分类。
第四条市、旗规划部门负责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履行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
第五条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或出让前需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应遵守《办法》有关规定。
第六条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经划拨,任何建设单位或个人都不得调整用地性质和容积率。
《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已经太原市人民政府于202x年12月16日以并政发【202x】54号文件批准,全文内容如下: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规划管理工作,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建设市场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太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依据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规划用地性质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容积率是指在一定建设用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建筑物建筑面积总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工作。
市监察部门负责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履行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规划条件是政府出让土地的约定条件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是规划条件中的核心内容。
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按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进行开发建设。
第六条因建设条件变化,确需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因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发生变更,地块开发条件发生变化的;(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或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地块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三)因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五)按城乡规划有关规定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建设单位或个人申请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指标调整,按下列程序办理:(一)建设单位或个人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调整方案;(二)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初审;(三)经初审同意调整的,由申请人委托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正式方案,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四)经专家论证同意的方案,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通过政府网、规划网、规划展示大厅、建设项目现场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密的除外),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五)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公众和利害关系人意见进行梳理,有听证要求的,在方案公示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按听证程序组织听证;(六)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调整报告、调整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及听证情况上报市政府审定;(七)市政府批准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意见,5个工作日内为申请人核发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指标《规划条件变更通知书》,同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变更通知书》抄告市国土部门备案;(八)建设单位或个人持《规划条件变更通知书》到市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相关手续,同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收入补缴等手续;(九)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单位或个人与市国土部门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或重新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建设单位或个人办理后续规划相关手续;(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城建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将涉及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相关批准文件、调整理由、调整依据、规划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听证)等材料及时归档。
规划条件变更申请书范本尊敬的城市规划部门:您好!我司在此正式向贵部门提交关于我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规划条件变更的申请。
一、项目概况我司通过转让方式取得了位于XX市XX区的土地使用权,土地证号为X(2011)第X号,面积为XX平方米;同时,还取得了土地证号为XX国用(2011)第XX号的土地使用权,面积为XX平方米。
现我司拟对这三块地块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并将该地块委托给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总平规划设计及报批工作。
根据原规划设计条件,该三块地块指标为:容积率3.0,建筑密度30%,建筑限高50米,绿地率30%。
二、变更原因鉴于以下原因,我司现申请对上述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变更:1. 城市规划调整:根据最新的城市规划,规划中的建政路将穿过我司开发的该地块,道路中心线已进入我司地块红线范围内,占用部分土地。
这使得我司项目地块可使用的实际面积减小,原规划设计条件已无法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
2. 提高城市形象:随着XX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该地块进行重新规划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变更内容基于以上原因,我司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变更申请:1. 容积率调整:申请将原容积率3.0调整为4.0,以适应地块实际面积减小的情况,确保项目经济效益。
2. 建筑限高调整:申请将原建筑限高50米调整为60米,以满足城市景观需求和项目功能需求。
3. 绿地率调整:申请将原绿地率30%调整为25%,以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 建筑密度调整:申请将原建筑密度30%调整为28%,以确保项目内部空间的舒适度。
四、申请材料为确保贵部门对我司申请进行充分审查,我司已准备以下材料:1.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单位变更申请;2. 项目建议书变更文件;3. 变更后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文本及附图(或划拨用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4. 工商部门开具的相关证明手续(如适用);5. 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五、承诺与保证我司郑重承诺,如本次规划条件变更申请获得批准,我司将严格按照变更后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调整容积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2.07•【字号】滨政发〔2020〕4号•【施行日期】2020.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调整容积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滨州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调整容积率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20年1月15日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滨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2月7日滨州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调整容积率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妥善解决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调整容积率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后,涉及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土地使用权人应当严格按照项目用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的约定使用土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调整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
第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有建设用地,通过收回土地使用权,以重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改变土地用途、调整容积率:(一)土地出让后,非因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导致未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日期开工满2年以上的;(二)已出让的工矿仓储、科教文卫等非经营性用地,现城市规划用途为经营性用地且需重新建设的;(三)《出让合同》约定改变土地用途时需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GlY2021规条000号**有限公司: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经研究,现对你公司项目地块下达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一、用地位置及面积
项目用地位于工业园起步区内,东至规划大道、南至环路、西至村耕地、北至北环路。
用地面积*。
四至坐标:西北角:40014 558265
东北角:40014 558445
东南角:40014 558315
西南角:40014 558205
二、用地性质
该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三、用地使用强度
容积率不大于1.2且不小于0.7;建筑密度不大于36%;绿地率不小于25%;建筑高度上限为50m,下限为-5m。
四、建筑设计要求
1.建筑物最突出部分退距要求;东退44m道路红线不少于5 m(5 m绿线);南退环路52 m道路红线不少于20m (其中绿线宽度12 m);西退用地西界不少于5 m;北退规划15 m道路红线不少于5 m(5 m绿线)。
建筑物退距同时
满足日照、消防等要求。
2.出入口方位:交通出入口设于用地东、北两侧。
五、市政配套要求
合理进行交通组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成沿街规定的绿化建设任务。
六、本通知书有效期2年(自发出之日起),逾期无效。
工业园(代章)。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并政发〔2010〕5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规划管理工作,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建设市场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太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依据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规划用地性质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容积率是指在一定建设用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建筑物建筑面积总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工作。
市监察部门负责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履行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规划条件是政府出让土地的约定条件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是规划条件中的核心内容。
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按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进行开发建设。
第六条因建设条件变化,确需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因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发生变更,地块开发条件发生变化的;(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或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地块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三)因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五)按城乡规划有关规定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最近喜欢去逛各地规划局网站,发现很多地方将“出具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作为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来看待,而且发现申请办理这个事项的主要为国土局,当然也有镇政府、各个企业。
具体我们看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程序:1、甲方(业主)或国土部门申请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2、市规划局研究,同意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3、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及具体要求(没有控规、要先编制控规)4、核发规划设计条件申请出具规划设计条件时需提交的有关材料: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申请或函等。
国土局给规划局要求出具规划条件的函另外也有变更规划条件的程序1、建设部门或个人向规划局提出申请,说明变更的目的、理由及依据。
2、科室就变更内容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予批准,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同意其变更申请。
3、将变更的规划条件提交局、市规划委会议审查。
4、对变更的规划条件进行公示并向土地部门通报。
本文对已经取得土地权属,但因为历史原因,地块没有规划条件的不予讨论。
仅是讨论预备出让或是划拨的土地。
出具规划的依据,肯定有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应该要有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说到“二规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年度储备开发计划”。
试想,如果一个地块,即使再怎么符合城乡规划,但是它目前还是农用地,而且3-5年还没有收储计划,这个地有必须出具规划条件么?或许所在地政府是希望马上在上面开发建设,但是肯定是不能实现的。
而从我们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对非建设用地是没有办法做出行政许可。
当下的背景,或许,很多地方还没有二规合一的进度,也没有很好的落实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土地年度储备开发计划,或许,更甚者,有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在无序、随意地选地,目前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这个过程中,到底是谁是主导,我不得不说,估计目前红线,是国土局是确定,用地面积由他们的用地指标确定,用地界由他们的周边地块权属边界及用地面积共同确定,而有时候是根据违法用地的卫片、航片上的面积确定,真是有点无语。
****地块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地块规划设计控制范围如图所示,具体要求如下:一、用地位置及面积1、用地位置规划用地位于******内,黄太路以西、毛耳山以南。
2、用地面积该地块总面积58875.21㎡,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46722.21㎡,代征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为3420.60㎡,代征绿地面积8732.40㎡(面积以实测为准)。
二、用地性质工业用地。
三、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要求1、规划方案应根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应符合有关法规、规范及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的具体要求;2、规划方案设计应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配套设施完整,建筑空间协调有序,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3、建筑形式为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大方、色彩明快,并处理好与周边建筑的关系,重点处理好沿黄太路的建筑景观。
四、交通组织和建筑退让要求1、交通组织结合城市道路统一进行交通组织,进行交通分析评价,避免人流、车流的互相干扰;组织好货物运输、储放及人流等各类交通。
2、建筑退让道路黄太路道路红线40m,建筑红线60m;为保证沿黄太路的企业围墙的统一性,围墙应距离黄太路中线30米规划。
3、建筑退让东、北侧用地界线均不小于5m,且满足消防通道、防火间距要求。
五、市政管线、配套设施建设要求根据总平面规划图并结合城市道路、市政管网、周围建筑统一进行管线综合、竖向设计,管线均要求入地敷设。
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所需配套用房应在规划的建筑内或地下设置。
拟建项目管道井、空调机的设置应在建筑方案中统一考虑确定。
六、规划控制指标:1、容积率:≥1.0;2、建筑密度:≥40%;3、绿地率:≤10%;4、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应根据有关规定配置;相关配套设施按马鞍山市城市管理技术暂行规定及国家相关规范执行;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
七、规划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规定;方案报审要求:1、总平面规划图(1:500或1:1000);2、总平面规划说明书及技术经济指标;3、建筑单体方案平、立、剖面图(立面图应注明外墙色彩、材料);4、建筑透视效果图;5、竖向规划图;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
最近喜欢去逛各地规划局网站,发现很多地方将“出具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作为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来看待,而且发现申请办理这个事项的主要为国土局,当然也有镇政府、各个企业。
具体我们看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程序:1、甲方(业主)或国土部门申请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2、市规划局研究,同意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3、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及具体要求(没有控规、要先编制控规)4、核发规划设计条件申请出具规划设计条件时需提交的有关材料: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申请或函等。
国土局给规划局要求出具规划条件的函另外也有变更规划条件的程序1、建设部门或个人向规划局提出申请,说明变更的目的、理由及依据。
2、科室就变更内容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予批准,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同意其变更申请。
3、将变更的规划条件提交局、市规划委会议审查。
4、对变更的规划条件进行公示并向土地部门通报。
本文对已经取得土地权属,但因为历史原因,地块没有规划条件的不予讨论。
仅是讨论预备出让或是划拨的土地。
出具规划的依据,肯定有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应该要有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说到“二规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年度储备开发计划”。
试想,如果一个地块,即使再怎么符合城乡规划,但是它目前还是农用地,而且3-5年还没有收储计划,这个地有必须出具规划条件么?或许所在地政府是希望马上在上面开发建设,但是肯定是不能实现的。
而从我们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对非建设用地是没有办法做出行政许可。
当下的背景,或许,很多地方还没有二规合一的进度,也没有很好的落实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土地年度储备开发计划,或许,更甚者,有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在无序、随意地选地,目前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这个过程中,到底是谁是主导,我不得不说,估计目前红线,是国土局是确定,用地面积由他们的用地指标确定,用地界由他们的周边地块权属边界及用地面积共同确定,而有时候是根据违法用地的卫片、航片上的面积确定,真是有点无语。
有关总规、控规、详规与控规调整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理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有关控规的调整➢什么是调整控规:对拟建项目所处地块的“控制性规划指标”进行变动,称作调整控规,也叫控规调整、规划调整等,土地变性、改变土地用途等也属调整控规。
“控制性规划指标”最主要的几项是容积率、控高、密度、绿化率、用地性质等,凡对以上任何一项指示申请调整的,都属调整控规范畴。
现实中最多的修改规划申请是:增加面积,增加高度,提高容积率,改变性质,调整土地用途等。
➢调整控规的起因:历朝历代的城市,不轮大小,都有城市总体规划,否则肯定会陷入混乱,不同的只是规划的深浅、粗细、合理与否的区别。
➢调整控规的审批原则:●建设单位申请规划调整,绝对是一件高难度低成功率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口子不能开大,否则就乱了,城市总体规划很快就会变成废纸。
所以原则是:可调可不调的一要不调,不得不调的慎重处理。
●什么样的项目能调,什么样的项目不能调,什么样的调整内容能得到批准,什么样的调整内容得不到批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对尺度和标准的拿捏对政府来说其实也很头疼,但规划委内部大致上有一个尺度。
关于要求变更规划设计条件、提高容积率的请示廊坊市人民政府:廊坊愉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出让方式取得了银河路西北凤道路南133333.3平方米(200亩)酒店、商业、住宅用地,于2005年*月*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根据土地出让合同所附规划设计条件,地块指标为:容积率≤1.6,建筑密度≥29.8%,绿地率≥35.4%,原商业用地为53208.35平方米(80亩),公寓住宅为80124.65平方米(120亩)。
一、有利于推动项目建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该地块开发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尚未启动,鉴于该地块涉及到244户拆迁,由于拆迁难度大,拆迁费用增加,直到2011年初才全部拆迁完。
地块内因含有国防设施通信二站,需进行土地调整,由于是国防设施土地调整难度较大。
另外地下通讯光缆和地上高压线移位等问题,增加了开发建设成本。
影响了该地块的开发建设。
且按照工商部门的规定,酒店公司不能开发房地产项目等原因,影响了该地块的开发建设。
二、这是高标准建设廊坊市形象工程的必然要求该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制定于2006年1月,当时该地块为廊坊规划范围地块,廊坊北大门的形象工程,为体现我市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和都市化城市,规划目标定位高、建设标准要求高。
该地块位于银河路与北凤道交界处,位置相当重要。
沿道路须建设高层建筑,其余建设低层建筑,地块容积率因此相应提高,以提升我市整体品味。
三、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廊坊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建设项目发展的迅速,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原定容积率仅1.6,看来明显偏低。
考虑到该地块的开发效益及我市推进、国际化、现代化和都市化的需求,为此特要求对该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容积率作出调整。
1、提高容积率到2.2,既符合国家现行政策中节约用地的根本政策要求,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好的提升我市整体形象。
2、综合用地变更为80亩的商业用地和120亩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使用年限由50年变更为70年。
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案卷编号:PB20180096 申请单位:惠州市国土资源局 项目地点:鹿江沥南岸LJL-45、46部分地块 发卷日期:
主管部门: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编制单位: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PB20180096号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1 目 录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用地现状 第三章 规划设计要求 第四章 其他要求 第五章 附则
图则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PB20180096号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2 文 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惠州市国土资源局来函(惠市国土资函〔2018〕769、惠市国土资函〔2018〕770号)的要求,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本《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下称《告知书》)。 第二条 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是本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的组成部分,是办理本用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依据。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和国土资发〔2010〕151号文件的要求,组织对本用地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出让或划拨。 第三条 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是对本用地进行项目策划、总平面图设计、建筑设计、规划验收等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本《告知书》。本《告知书》包括《文本》和《图则》两部分,必须同时使用。 第四条 编制本《告知书》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鹿江沥南岸LJL-43、45、46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惠府函〔2018〕267号) 惠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第九次会议纪要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城乡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惠府办〔2015〕36号) 第五条 本《告知书》未明确的相关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PB20180096号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3 第二章 用地现状 第六条 本用地位于鹿江沥南岸,用地编号为LJL-45-08、LJL-45-09和LJL-46-27-01,其具体位置详见《图则》。 第七条 本用地周边情况:北侧为道路红线宽度21米的规划北一路,东北侧为道路红线宽度24米的规划东一路,东南侧为道路红线宽度36米的规划南二路,西南侧为已建住宅小区和未建设地。LJL-45-08和LJL-46-27-01地块间为道路红线宽度24米的规划南一路。
浙江省发改委关于调整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1—A区
块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10.27
•【字号】
•【施行日期】2015.10.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省发改委关于调整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1—A区块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的函
省教育厅:
你厅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域1—A区块项目建设工程我委于2013年批复初步设计(浙发改设计〔2013〕28号)。
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经结顶。
鉴于屏峰校区已建区块均规划有护校河水系,同时兼具景观及分隔校外环境的功能,考虑到校区景观规划的整体性,同意屏峰校区1—A地块沿绕城公路一侧,由原设计绿地改为景观水系(护校河),长约105米,面积约2.2万平方米。
调整设计所需建设资金581万在1—A区块项目中平衡解决。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72号)要求,请相关职能部门在完成该项目审批事项后及时录入相关审批信息,请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在项目符
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要求的八项开工条件后,及时录入实施进展信息。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10月27日。
附件:
厦门安美光电有限公司地块规划条件调整方案根据《厦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合同》(编号:(2004)厦地合(协)字051号),厦门安美光电有限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位于吕岭路岭兜段北侧的国有土地,宗地面积为99968.389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
为满足片区配套功能需求,提升功能定位,经市政府专题研究,拟同意对安美光电有限公司用地做以下调整:
一、宗地范围调整
原红线分割为四部分,即已建成的光电研发中心Ⅰ、Ⅱ楼两栋办公楼地块、与轨道2号线用地交叉部分和剩余拟收储地块。
具体为:
1、光电研发中心Ⅰ地上用地面积12370.334平方米(南侧用地红线30米退线范围需作为绿化用地,并对外开放),地下用地面积11154.750平方米;
2、光电研发中心Ⅱ地上用地面积10338.183平方米(南
侧用地红线30米退线范围需作为绿化用地,并对外开放),地下用地面积8666.649平方米;
3、原项目用地范围与轨道2号线用地交叉部分地上用地为1375.048平方米,地下用地为7710.173平方米,该部分土地仍划拨给轨道集团;
4、剩余地块面积为75723.972平方米,由市土总收储。
上述调整后的地上总用地面积为99807.537平方米,具体范围详见附件。
二、光电研发中心Ⅰ、Ⅱ楼土地用途变更
两栋办公楼用地土地用途由工业用地调整为商务办公用地、商业用地。
1、光电研发中心Ⅰ原批复地上工业研发办公建筑面积54300.164平方米以下,调整为办公建筑面积40458.86平方米以下,商业建筑面积13841.304平方米以下。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9701.71平方米以下,其中:地下一层车库用房建筑面积为4654.652平方米以下,设备用房等其他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为548.806平方米以下;地下二层车库用房建筑
面积为3523.657平方米以下,设备用房等其他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为974.595平方米以下。
2、光电研发中心Ⅱ原批复地上工业研发办公建筑面积47892.713平方米以下,调整为办公建筑面积44820.170平方米以下,商业建筑面积3072.543平方米以下。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7419.811平方米以下,其中:地下一层车库用房建筑面积为3474.97平方米以下,设备用房等其他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为573.805平方米以下;地下二层车库用房建筑面积为2364.562平方米以下,设备用房等其他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为1006.474平方米以下。
根据市政府关于公开出让用地规划条件管理的相关规定,以上规划设计条件变更由市规划委与市国土房产局联合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期十天,公示期间若无异议,市规划委将按审批程序办理调整手续。
附件:原用地红线分割示意图
附件:原
用地
红线分割示意图
用地分割示意图(地上部分)
用地分割示意图(地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