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主要传染病
- 格式:ppt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73
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养猪技术猪的传染病防治是养殖户应该了解的常识,做好猪疾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避免因猪传染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下面有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一起来了解一下!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出生数小时至3日龄左右的仔猪。
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排黄色或淡黄色混有气泡并带腥味的稀粪,口渴,精神沉郁,不吃乳,脱水,最后衰竭、昏迷而死亡。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呈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肠内容物呈黄色稀薄水样。
该病多发于3日龄内的仔猪。
病猪排黄色粪便,也可根据剖检病变做出诊断。
为防治该病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对乳头、产栏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是由猪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0~3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最多。
病原主要是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精神不振,下痢,排出乳白色、灰白色糊样粪便,有腥臭味。
病猪拱背、四肢无力、怕冷、喝水、不吃乳、消瘦、被毛粗乱、目光呆滞,最后因脱水、昏迷、虚脱而死亡。
剖检可见病猪胃黏膜红肿,肠内容物黄白色、粥状、有酸臭味、充满气体,肝、胆肿胀。
治愈后的仔猪多数成为僵猪。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作出诊断。
防治该病应加强对哺乳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防止饲料突变,保证泌乳质量。
妊娠母猪可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
仔猪吃乳前用0. 1%高锰酸钾擦拭母猪乳头,乳房和皮肤。
发病的仔猪可内服磺胺脒0. 5~1. Og,每天4次,连用Sd。
3、仔猪红痢仔猪红痢为C型产气夹膜梭菌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1~3日龄的肠毒血症。
病猪突然发病并死亡,临床特征是肠坏死、排血色稀粪。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畜肠道中,母猪肠道中更为多见,病猪排出的病菌污染猪栏、饲养用具及周围环境。
感染后该病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不吃乳、畏寒、四肢乏力、行走不稳、腹泻、排出红色稀粪,故称红痢。
猪的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如何防治?畜牧堂王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猪的传染病有哪些?猪场的主要传染病有免疫抑制性疫病、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猪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衣原体病、猪传染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蓝耳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D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
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瘟、猪气喘病、猪口蹄疫、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杆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目前,影响猪健康**严重的疫病是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非典型性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水肿病等。
传播途径目前,猪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随着病猪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以及呼气排出体外,健康猪吸进这些病原体后而引起传染,如猪气喘病、流行性感冒等;消化道传染:很多病原体都是随着猪的吃食、饮水和拱土等进入体内,如猪瘟等;伤口传染:当皮肤或粘膜破伤时,病原体由伤口侵入,如破伤风、猪丹毒等;生殖道传染:有的公猪或母猪配种时互相传染,如猪传染性流行病等;昆虫携带传染:如蚊子、虱子、跳蚤等吸血昆虫的传播,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猪发生传染病后应采取哪些措施?1.药物预防。
通常注意猪只易发病的年龄,在流行季节,对自养户或大型场应进行药物预防,这是防疫中的必要措施。
应用土霉素、磺胺增效药物或用中草药,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选用验方加入猪饲料中喂给,以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一般在平常饮水中加入适当药物,防病效果显著。
2.一旦发现了猪的可疑传染病后,应立即把发病时间、发病头数、主要症状及死亡情况向当地有关单位或部门(兽医部门)反应和报告。
3.紧急预防注射。
在已发生猪传染病的邻近地区,应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在有猪瘟流行的地区,对没有症状及体温正常的猪只也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紧急预防注射。
猪的常见传染病猪的常见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种或多种动物或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在养猪业中,传染病对猪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猪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猪瘟1.1 病原体猪瘟是由猪瘟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污染的物品传播给猪。
1.2 发病症状猪瘟的症状包括高热,长时间食欲缺乏,呼吸困难和咳嗽,消瘦,皮肤和粘膜出现出血点等。
1.3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猪瘟疫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猪群的管理和观察,提高养猪场的卫生条件,确保猪群的免疫力,及时隔离疑似病例,并采取杀死、物理消毒等措施。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2.1 病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呼吸道引起的一种繁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2.2 发病症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流鼻涕,可能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2.3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猪群的免疫力,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持场所的干净和通风,及时清除病死猪只,并进行物理、化学消毒等。
三、猪痢疾3.1 病原体猪痢疾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3.2 发病症状猪痢疾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减退,腹泻,粪便带有黏液和血液,可能导致脱水和消瘦等。
3.3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猪痢疾蔓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猪群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饮水设施和饲料槽,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发病的猪进行及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控制病原体的传播。
附件:这里可以附上有关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痢疾的图片、图表、流程图等资料,以增加文档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法律名词及注释:1.疫情蔓延:指传染病在一定区域内迅速传播并影响更多的人或动物。
2.物理消毒:使用物理方法(如高温、紫外线辐射)杀灭或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3.化学消毒:使用化学物质(如消毒液)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猪最常见的病都有哪些?如何防治?-养猪技术近几年,随着畜牧业逐渐发展和进步,带动了地区农业经济显著增长.在畜牧业中,生猪养殖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
在养殖业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而在猪养殖过程中,猪疫病的防治对保证饲养户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常见疾病是影响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预防常见疾病发生和减少经济损失是养猪业内人士共同学习的话题。
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猪最常见的病都有哪些?如何防治?1、猪瘟猪瘟主要是因病毒侵犯,疫苗接种预防效果差或者疫苗给药量不充分,操作时不合理继而致使具有发病急以及败血性的猪瘟发生。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病猪较贪睡,进食量降低,眼部分泌物增加,可观具有显著的1-- 15 cm痕迹‘1]。
此时应根据养殖厂制定全面的消毒计划,选取高质量的杀菌消毒剂,对猪场环境定期消毒和清理;同时加强免疫监测力度,及时隔离患病猪和具有抵抗力低的猪种。
此外,对正常猪加大瘟疫预防疫苗接种。
2、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主要是因溶血性链球菌异常而造成,其在病猪疾病中占有重要比例,在猪养殖业中颇为学习。
猪链球菌可持续合成复杂霉素和酶种,继而使猪病加重。
其中该病的重要毒素成分涉及到荚膜多糖成分,以及细胞外部因子和溶血素等。
猪链球菌的临床表现是病猪关节出现肿痛,病情重的则无法直立;且四肢摆放呈现出游泳样,病猪腰部有点状的紫斑存在,同时还出现尿血现象。
在日常猪养殖时,需定期注射疫苗;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及杀菌药物治疗,同时其消毒工作不可忽视。
一旦出现病猪,可采用林可霉素以及甲砜霉素等新型杀菌类药物治疗,可加之磺胺类药物辅助治疗。
3、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体附着在红细胞内,即为血虫体;该病的传染途径较广泛,可通过虫子叮咬或者含有病菌的针头以及繁殖中亦可感染,且患病猪和死猪均具有极高的感染体。
此类病猪的体温常在40℃左右,且有呼吸堵塞、腔音嘶哑等;猪毛脱落,毛下表皮发生苍白表现,耳部和四肢均呈暗紫色样,此外,母猪的受孕几率降低,产后乳汁减少。
猪的常见传染病有哪几种?如何防治?养猪最怕传染病,一头猪得了传染病,往往会蔓延全群,甚至引起大量死亡,造成损失。
猪的常见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喘气病、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病等。
现将各病的起因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1)猪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危害最大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此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预防方法主要是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每年舂、秋两季,给猪定期肌肉注射猪瘟免化弱毒疫苗1毫升,要做到一头不漏。
仔猪生后20天注射一次t断奶再注射一次。
发病初期可以用抗猪瘟血清治疗。
(2)猪丹毒。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3-12月龄的架子猪。
预防猪丹毒,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抵抗力外,应按期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每头皮下注射5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治疗猪丹毒的最好药是青霉素。
用量是每公斤体重用粉剂5000-6000单位,每天肌肉注射2-3次,用20%磺胺噻唑注射液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3)猪喘气病。
一是由于猪喘气病枝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染.此病的预防首先是要注意防止引进病猪。
其次要经常注意观察和及时发现,隔离病猪。
三要实行人工授精配种,防止公猪、母猪相互接触感染。
四要加强饲养管理,早春注意保暖,增加营养。
猪喘气病可用土霉索、卡那霉素治疗。
(4)仔猪白痢。
是哺乳仔猪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不适合,造成体质衰弱而又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
预防本病应加强母猪饲养、合理搭配饲料,按不同妊娠阶段特点喂给含有充足营养的饲料,并搞好猪舍卫生。
在仔猪哺乳阶段,要根据母猪奶水多少,适当地增减仔猪饲料喂量,做到既能使仔猪吃到足够的母乳,又不致因为吃了过浓的母乳消化不了而得白痢病。
预防仔猪白痢病,可在仔猪出生后15天,分别肌肉注射0。
1%的亚硒酸钠1-2毫升。
母猪临产前一个月内分两次注射亚硒酸钠,每次注射10-20毫升。
一旦仔猪得了白痢病,可以腹腔注入5%葡萄糖盐水IO-20毫升。
(5)仔猪黄痢病。
猪的常见传染病-V1猪的常见传染病作为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产业,在猪饲养中,疾病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了解猪的常见传染病可以帮助养殖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1. 猪瘟病猪瘟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病猪表现出呼吸困难、皮下出血点、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猪瘟病的方法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和合理的饲养管理。
2.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或消化道。
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黏液分泌增加等症状。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饲料安全、提高猪的免疫力等。
3.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播。
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腹泻和皮下出血等症状。
预防方法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和合理饲养管理。
4. 猪肺炎猪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病猪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鼻涕增多和食欲不佳等。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疫苗接种、保持猪栏卫生和严格隔离病畜等。
5. 猪霍乱猪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粪-口和口-口传播。
病猪表现为腹泻、脱水、发热和食欲不振等。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加强饲料卫生安全、隔离患病猪只、注重水源的卫生等。
总之,了解猪的常见传染病对于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猪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1. 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传染病,引起猪群大面积的死亡。
预防猪瘟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注射疫苗。
猪出生后2-3周龄开始接种,注射两针,每针间隔3-4周。
同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猪圈和设备,并控制猪的交通。
2.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关键是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粪便滞留。
同时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及时诊断和治疗病猪,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3. 乙型链球菌病:乙型链球菌病主要通过乳汁和粪便传播,猪群中的感染率较高。
预防乙型链球菌病的关键是保持饮水清洁,定期消毒饮水设备,并及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同时也要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控制,定期消毒猪圈和设备。
4.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是进行疫苗接种,注射活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控制疫区猪只的交通。
5. 猪瘤胃溃疡:猪瘤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排便异常等症状。
预防猪瘤胃溃疡的关键是保持饲料的质量,合理饲喂,避免过度饲喂高浓度饲料和过多的粗纤维饲料。
同时也要注重猪圈的清洁卫生,减少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
6. 猪红水病:猪红水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预防猪红水病的措施包括注射疫苗、隔离病猪、消毒猪圈和设备等。
同时也要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清洁度和通风效果。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和注射适当的疫苗,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也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猪,合理使用药物,以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稳定生产。
猪主要传染病猪瘟又称烂肠瘟,在美国称为猪霍乱(H o g c h o l e r a),英国称为猪热病(S w i n e f e v e r),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
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性出血、梗死和坏死等病变。
该病遍布全世界,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故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 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88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1885年S a m o n和S m i t h等对猪瘟和沙门氏菌病及猪丹毒作了鉴别诊断。
✓1903年,D c S c h w e i n i t z和D o r s e t证明该病病原为病毒。
✓1908年,匈牙利H u t y r a K o v e s制成猪瘟高免血清。
✓1909年,日本首次发现并开始该病的研究。
✓我国对猪瘟的研究约开始于1925年。
✓猪瘟病毒(H C V)属于黄病毒科(F l a v i v i r i d a e)瘟病毒属(p e s t i v i r u s)。
✓病毒粒子直径为34~50nm,内部核心直径为30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颗粒略呈圆形,有脂蛋白囊膜,囊膜有55和46kD两种糖蛋白,核衣壳由36kD蛋白构成。
等电点为4.8,具有脆弱的纤突结构。
✓基因组:为单股R N A,全长约12k b,呈线状,与B V D V之间序列同源性很高,抗原关系密切,存在交叉反应。
✓血清型: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不同毒株之间抗原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对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可分为H、B抗原群。
但不反映与毒力的关系。
✓抵抗力:H C V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存活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介质。
各种消毒剂很快可使其灭活,2%氢氧化钠最佳。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精液、胚胎、猪肉和泔水等;•胎盘(导致新生仔猪发病或产生免疫耐受);•人、其它动物如鼠类和昆虫、器具等均可成为重要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