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7.67 MB
- 文档页数:44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哟,做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可真是个不容易的活儿嘿!得确保使用的植物标本新鲜嘿,不然染色体可能已经破损或者变形了,那可就没法制备出好的标本来了唉。
得小心翼翼地处理植物组织咯,不能随便乱动,要避免在处理过程中让染色体受到损伤,否则后面的工作就得从头再来了咦。
接着,制备标本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染色体的展平嘿,为了确保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可见,得用一些特殊的技术让它展开嘿,可不能偷懒哟,不然看不清楚的话也白搭了。
嘿,还得注意染色体的染色过程呢,得用适当的染色液来染色,而且时间和温度都得控制得宜,这样才能让染色体呈现出鲜明的颜色来,哎,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染色搞砸了,到时候可得重新来过呀。
嗨,最后一步要对染色后的标本进行配浆和封片,这个过程又得小心翼翼,不能让标本弄得太干或者太滴水不留,这样才能保证标本的保存质量呢。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技术的工作咯,不过只要注意好每一个步骤,相信大家都能成功制备出漂亮的标本来,加油哟!。
细胞及遗传学实验报告陈香燕201008030103 生科1班实验七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掌握染色体的技术方法,了解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和嫩叶做材料。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用的方法,其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步骤。
由于秋水仙素可以阻断细胞在分裂中期纺锤体(微管二聚体的形成,以至于不能拉动染色体分开向细胞两极,因此可以使细胞分裂停止在分裂中期,再经过染色,压片,镜检之后便可观察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蚕豆二、试剂1.Carnoy固定液2.0.1%秋水仙素溶液3.1mol/L HCl4.Schiff试剂5.亚硫酸水溶液(漂洗液6.Carbor fuchsin (卡宝品红染液(四实验方法步骤1.取材:将蚕豆种子培养在培养皿内的湿滤纸上,室温或28°C下发芽,待胚根长达1~2cm时,切取0.5cm长的根尖部分。
2.预处理:将切下的根尖浸入0.1%秋水仙素液中,室温下处理3~4h。
3.水解:把根尖投入预热的58~60°C 1mol/L热HCl中,恒温条件下水解14~15min4.染色:倒去热HCl,滴加卡宝品红少许,染色5~10分钟。
5.洗涤:吸去卡宝品红试剂,用蒸馏水换洗2~3次,每次1~2min。
除去残留染色液后加几滴45%醋酸。
6.压片:用吸管从醋酸中吸取材料,置干净载玻片上,材料周围保留半滴45%醋酸,盖上盖玻片,其上放一片吸水纸。
左手指压住吸水纸的左边,右手指从吸水纸的左端向右方轻轻抹去,再用铅笔擦头从盖玻片上轻轻敲打,使细胞均用散开。
7.镜检:把压好的片子放在显微镜下,先观察细胞分散状况和中期分裂相的多少,再检查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完全散开。
如若染色体分散不好而难以分辨和计数,可取下片子,平放桌面上,用手指隔着吸水纸在盖玻片上稍施压力,如果操作细心,用力适度,便可很容易得到染色体分散良好的压片标本,供观察,计数和照相用。
染色体标本制备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染色体标本制备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量等特征,从而了解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变异情况。
常规压片法制作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2、学习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
二、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压片技术是观察染色体常用的方法。
该技术以生长、分裂比较旺盛的植物根尖细胞为材料,经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程序,就可以观察到较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或蚕豆种子。
四、实验器具及药品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解剖器,载玻片及盖玻片,白瓷盘,秋水仙素,甲醇,冰醋酸,盐酸,乙醇,改良石炭酸品红(卡宝品红)。
卡宝品红染色液的配制:先配母液A 和B。
母液A:称取3 克碱性品红,溶解于100 毫升的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10 毫升,加入90 毫升的5%石碳酸水溶液,充分混匀,置37℃温箱温溶2-4小时(2 周内使用)。
母液C:取母液B55 毫升,加入6 毫升冰醋酸和6 毫升37%的甲醛。
充分混匀。
染色液:取母液C10—20 毫升,加入80—90 毫升45%的醋酸和1.0 克山梨醇(sorbitol)。
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常温下可保存2年。
五、实验说明1.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前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一般在分裂高峰前,把根尖放到药剂中处理3—4 小时。
可处理的药剂很多,如秋水仙素、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等。
4.解离的目的是使分生组织细胞间的果胶质分解,细胞壁软化或部分分解,使细胞和染色体容易分散压平,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1.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认识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的状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
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离心管、离心机、小烧杯、冰箱、酒精灯、小烧杯(1)实验药品:蒸馏水、0.9% NaCl溶液、0.3% KCl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秋水仙素(2)实验材料:小鼠3.实验原理:(1)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意义:了解染色体的特征(形态、大小、数目)——绘制染色体组型图染色体组型:把真核动物一个体细胞各染色体按长度、形状、着丝粒位置排列成一定顺序。
染色体核型:某一物种特有的一组或一套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染色体组型图的应用①鉴别生物种类:兔44条;小鼠40条;大鼠42条;鸡78条;猫38条;狗78条;马64条②遗传病的诊断和研究:三体综合征(含三条21号染色体)、卵巢退化症(含45条染色体,比正常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睾丸退化症(含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X或Y染色体)等因此,我们可以给孕妇抽取羊水检查器胎儿的染色体,做遗传病早期诊断。
(3)染色体标本的制作①观察:由于分裂期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凝集程度最高,因而我们应尽量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中期以便观察。
②细胞:为尽量看到多的染色体,我们应当选取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来自:胸腺、骨髓、睾丸、小肠等。
我们在此实验中使用的是小鼠的精巢细胞。
在做人的染色体标本时,我们使用的是血液里的淋巴细胞。
③药物:PHA(植物细胞凝集素):PHA具有促进细胞凝集和分裂的作用。
PHA可以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还原至淋巴母细胞(只存在于骨髓中)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破坏微管的组装,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停在中期。
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的药物还有长春花碱、鬼臼素、苯环己烯等。
可以促进胃管组装的药物有紫杉酚、重水等。
④空气干燥:使细胞与染色体易于分离⑤低渗作用:水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容空间变大,染色体距离变大,易于分离、展平。
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实验报告染色体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制作和观察染色体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制作了植物和动物染色体标本,并使用适当的显微镜对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通常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较小的染色体,而动物细胞通常具有较少的数量和较大的染色体。
引言: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它们包含了个体的遗传信息。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可以了解物种的特性和遗传模式。
本次实验通过制作染色体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以探究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对不同物种的差异性。
材料和方法:1.动物染色体标本制作:-从一个动物个体中取得组织样本。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入一滴减数分裂阻滞剂。
-使用细针将细胞群收集到玻璃滴管中。
-在玻璃滴管中加入一滴适当的染料,例如鲭鱼绿。
-轻轻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2.植物染色体标本制作:-从一个植物个体中取得组织样本。
-将组织样本切成细小片段。
-在细胞裂变诱导剂中浸泡组织片段。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入一滴适当的染料,例如鲭鱼绿。
-轻轻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结果:我们制作了多个动物和植物染色体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结构和数量。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比较小,数量较大,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比较大,数量较少。
染色体呈现出普遍的线状结构,但也有一些不规则的染色体存在。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在结构和数量上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物种的特点和遗传模式相关。
植物细胞通常需要更多的遗传信息来适应复杂的环境,因此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较小的染色体。
相比之下,动物细胞通常需要更少的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较少的数量和较大的染色体。
然而,本实验的主要限制在于只使用了一种染色剂来染色染色体,可能无法获取所有染色体的完整信息。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
1. 取材可得选对咯!就像你去挑衣服,得选合适的呀。
可别随随便便拿个植物就开始,一定要找生长旺盛、细胞分裂活跃的部位,不然怎么能制备出好的标本呢?比如说洋葱根尖就很不错哟!
2. 预处理很重要哇!这就好比给植物来个“美容前奏”。
不处理好,后面的步骤可就难搞啦。
比如固定的时候,时间和试剂都得掌握好,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呀!
3. 解离也得小心呐!这可不能乱来,就跟拆玩具一样,得有技巧。
要是解离过度或者不足,都会出问题的嘞,怎么能看清染色体呀!就像切菜,不能切得太碎或太粗嘛!
4. 染色也有讲究滴!染色剂可不能乱选乱涂呀,那可是染色体的“华服”呢。
要选对染色剂,均匀上色,不然怎么能让染色体美美的展示出来呢,你说是不是?
5. 制片的时候轻点哟!千万别毛手毛脚的,这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得小心翼翼。
压片要是太用力,把细胞都弄破了咋办呀?那不等于白忙啦!
6. 观察得仔细呀!这可是关键时刻呢,你得瞪大眼睛好好找。
别找半天啥都没看到,那不就悲剧了嘛!就好像找你丢了的东西一样,得仔细点呀!
7. 保持环境清洁呀!这可不是小事哦,脏兮兮的怎么能做出好标本呢?难道你能在垃圾堆里找出宝贝不成?所以一定得注意环境哦!
8. 操作得规范呐!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不能偷懒也不能乱搞哟!这就像走钢丝,一步错步步错呀!
总之,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可不能马虎,每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成功呀!。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须知1.新生进实验室之前要认真阅读实验室基本知识。
2.每次进入实验室的时间为以课表为准,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
3.应严格按照实验平台上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不来者,视为旷课。
如因特殊情况请假,需在实验开始前至少三天向指导教师说明,在选课平台系统中取消原预约时间,重新预约,一次不做实验或一次不交报告,即按不及格论处。
4.预习实验内容和有关知识,写好预习报告(手写),前四部分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无预习报告者扣10分。
5. 实验过程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原始记录(三个实验需要用相机或手机拍照,DNA指纹图谱实验需用U盘拷贝实验结果,请自备拍照工具和U盘)。
6. 预习、课堂操作、课堂纪律、善后处理、实验报告是评分的依据。
7. 实验完毕,要将自己使用的仪器刷洗干净,药品按序恢复原位,台面擦净,把自己做实验的一套东西找齐,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方可离开。
8. 值日生要认真清扫地面、水槽、台面,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9. 实验讲义:实验预约系统中可以下载,也可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下载。
10. 实验报告模板见附件,需注明姓名、学号、组号、做实验具体时间。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上课地点:化学楼120 上课时间:选课时任课教师:陈丽杰办公地点:生化楼215 电话:课程要求: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原理、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手写完成预习报告(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方法与步骤),课堂检查预习报告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台上物品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摆放整齐;2、实验废物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收集;3、实验结束后,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实验纪律:1、按时上课2、穿实验服(白大衣)3、不许吃东西,课堂严禁大声喧哗4、手机静音实验成绩:预习报告: 20分实验操作: 40分报告内容:结果和讨论 40分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1. 实验背景与原理染色体的研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携带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状结构。
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大小等特征在不同物种和个体中是有差异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实验材料1.新鲜的玉米幼苗2.醋酸3.高锰酸钾4.盐酸5.电镜滴管6.镜片和盖玻片7.显微镜8.实验室用具:手套、显微刀、移液器等三、实验步骤1.将新鲜的玉米幼苗准备好材料摆放在实验台上;2.取一片净玻片,滴加一滴醋酸,然后用电镜滴管吸取一点玉米根尖细胞悬浮液,滴在玻片上;3.将盖玻片慢慢压在悬浮液上,使悬浮液扩散均匀;4.把制作好的染色体标本放在带有千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将制作好的染色体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悬浮液中的染色体结构。
在玉米根尖细胞中,染色体呈为长条状丝状物,一般成双出现。
根据染色体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A、B、C、D组。
五、实验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状结构;2.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大小等特征在不同物种和个体中是有差异的;3.在玉米根尖细胞中,染色体大多数成对出现,有些物种的染色体可能会出现多倍体现象。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染色体标本并观察到了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携带体,对于了解生物遗传学、进化与变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只观察了玉米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可能会有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时,在制作染色体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免对实验环境和个人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是本次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染色体的结构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染色体观察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3.通过实验加深对遗传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标本制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其目的是将细胞中的染色体以一种可见且易观察的形式展现出来。
染色体观察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进一步理解遗传物质的复制、分离和交换等基本过程。
本实验将通过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来制作染色体标本,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器材: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生理盐水、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2.选取植物根尖:选择新鲜的植物根尖,长度约为5-10mm。
3.预处理:将根尖放入冰箱冷藏(4℃)约24小时,然后放入25℃的温水中浸泡约6小时。
4.固定: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小时,然后转移到70%酒精中保存。
5.解离:将根尖放入1N的盐酸盐酸盐酸KOH溶液中,在60℃的水浴中解离10分钟。
6.漂洗:用镊子取出根尖,用清水冲洗3次,每次5分钟。
7.染色: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吸取龙胆紫溶液滴在根尖上,染色3-5分钟。
8.制片:盖上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染色体形态,可以看到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如前期、中期和后期。
在中期可以看到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在后期则可以看到染色体的分离和移动。
这证明了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2.结果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分裂过程与教科书中的描述基本一致,说明我们的实验方法是有效的。
此外,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细胞分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周期和遗传物质的复制、分配等过程。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解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解离的情况,导致染色体形态不完整。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摘要: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会观察和统计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3、了解和学习去壁低渗法进行植物染色体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方法大蒜的根尖是分裂比较旺盛的,我们可以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根尖使得大蒜根尖的细胞分裂处于分裂中期,然后经固定染色等处理将染色体染色固定,以便观察。
结果大蒜的染色体有16条,都被染色成红色的条状或细丝状物质。
结论大蒜染色体有16条。
关键词:植物染色体;大蒜;秋水仙素前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本实验便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和嫩叶做材料。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用的方法。
其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步骤,即可观察到较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由于现在洋葱发根较难,我们采用的是大蒜根尖进行相关实验。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大蒜根尖、白姜花的根尖、野百合的根尖等。
2.实验试剂:0.02%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1N盐酸,浓盐酸:95%乙醇(1:1)解离液。
3. 实验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刀片、培养皿、吸水纸、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4.实验植物和试剂大蒜根尖、 0.02%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1N盐酸;70%酒精;95%乙醇;85%乙醇;蒸馏水5.实验方法和步骤5.1 取材先将大蒜浸泡若干小时,然后转入一个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置25℃恒温培养箱中萌发,待幼根长至1~2cm时,于上午9~11时剪下根尖。
5.2 预处理将剪下的根尖放进装有0.02%秋水仙素溶液的烧杯中,浸泡处理3~4小时。
5.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或没有预处理的材料,放到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固定液的量约为材料的10倍,要求一个容器中所装的材料不能太多,温度不能太高)。
固定2~24h后分别在95%和85%乙醇中各30min ,再转入70%酒精中,于4℃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二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