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下)
- 格式:ppt
- 大小:11.25 MB
- 文档页数:139
海洋与陆地水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1.地球上水的分布●按三态●海洋水额陆地水大气水●陆地水构成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水循环●内循环●意义●全球水动态平衡●纬度热量收支平衡●塑造地貌●降落到地面的三种情况●蒸发蒸腾●下渗地表径流潜水土壤水●河面湖面蒸发●水量平衡●规律●地表径流入海是维持海洋水分平衡的决定性条件●海洋蒸发大于降水陆地降水大于蒸发●水量平衡水平3.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的分类●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海水组成●海水的物理性质●温度●密度●颜色透明度:●生物丰富泥沙越多越黄●为什么海水是蓝的4.海水运动●潮汐 潮流 波浪●相关概念●潮汐潮流●涨潮落潮●高潮低潮●大潮小潮潮差●顺潮对潮●塑望月内的潮汐变化●初一十五一条线大潮●初八二十三直角小潮●潮汐的周期●半日潮两次高潮低潮时间差不多●混合潮时间不一致潮位不一致●全日潮一次●波浪●含义●余摆线●波浪的折射●洋流●概念●影响其的因素●风●科里奥利力●海陆分布●海底起伏●成因分类●风海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倾斜流●密度流●补充流●暖流寒流●洋流图与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对地理环境影响主要是气候另外还有航运渔场●气候●寒暖流渔场●海雾●污染5.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环境保护6.河流●综述●相关概念●河流●水系●按地质分三种●按几何形状分四种等●按流向分两种●内陆河外流河●流域●河流落差-纵横断面●纵断面●落差与河流比降●纵断面的四种类型●横断面●河流分段-●河源河口●上中下游●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水情●水位及影响水位的因素●流速●河低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从水底向水面从岸边向主线递增●径流●形成和集流过程●停蓄阶段●漫流阶段●产流=降水强度-土壤稳渗率●河槽集流阶段●流量●单位时间●径流量●特定一段时间●变化●年内变化:夏汛春讯枯水期冰冻期平水期●年际变化●特征●洪水●含义●分类●上游演进洪水●当地洪水●枯水●结冰期●补给●补给形式●补给特点●河流分类●东北型河流●华北型河流●华南型河流●西南型河流●西北型河流●内蒙古型河流●青藏高原型河流●河流与地理环境7.湖泊与沼泽●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风蚀湖喀斯特湖●澙湖牛轭湖热融湖人工湖●海迹湖陆面湖●内陆湖外流湖●淡水湖咸水湖●热带湖温带湖极地湖●间歇湖常年湖●沼泽●含义●形成●水体沼泽●陆地沼泽●水文特征8.地下水●按埋藏条件进行分类●上层滞水●潜水●均质岩石中潜水与河流的相互补给关系●承压水●自流盆地●尖灭或被断层9.冰川●概念以形成条件:极地和高山气候产物●成冰作用:积雪转化为粒雪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川类型●山岳冰川:积累区不大受地形严格限制●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格林兰岛南极●高原冰川:冰帽●山麓冰川●冰川分布●分布高度受雪线限制●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作雪线●雪线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扩大:降温●减小:海平面上升●补给径流●推进和退缩:生物多样性●寝室堆积地貌●水资源。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洋:洋的主体应该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盐度平均为35‰。
水色高,透明度大。
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
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
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
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
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
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盐度=34.6+0.0175(E-P)。
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
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洋流:大范围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海流)。
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
第四单元陆地水与海洋第一节陆地水体简单相互关系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陆地水: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
地表水: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地下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还有少量地下水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
陆地水体间的相关关系:是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大部分河流的补给,来自流域的大气降水。
因降水形式、储水方式、水流路径的不同,通常把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等。
总结:河流补给类型补给时间主要影响因素补给特点分布雨水补给雨季时间决定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集中性不连续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世界上多数河流我国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积雪融化通常形成春汛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比较和缓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东北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冰川储量补给在夏季水量变化较稳定冰川分布地区我国西北青藏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河流与湖泊的相对位置水位高低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较为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与河流水相对位置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较为普遍补充说明:1.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水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受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影响。
2.黄河和松花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短(集中7、8月),降水量少,因而它们的流量小,夏汛短;松花江还存在因冬春季节降雪,春季融雪补给河流而出现春汛。
3.积雪从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得到热量慢慢融化,连续不断地补给河流;由于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积雪融化与融水补给也有日变化,大致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比雨水补给的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4.在陆地水体中,冰川以固态形式储存着大量的淡水。
自然地理学海洋和陆地水《自然地理学》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一、名词解释1、水循环2、河流流速3、河网密度4、地下水5、矿化度6、潮汐7、引潮力8、密度流9、潮流10、海水盐度11、海水密度12. 海洋化学资源13、海洋动力资源14、海洋矿产资源15、洋流16、海啸17、沼泽18流域19径流模数20雪线21冰川22 河流二、填空题1、河流的水情要素主要包括()、()、()、()、()、()和()等。
2、整个水分循环过程包括了()、()、()3 个阶段3、较大的河流可分()、()、()、()、()等五个部分。
4、水系特征主要包括()、()和()的弯曲系数。
5、根据干支流分布的形状,可进行水系分类,主要可()、()、()、()、()5类。
6、河流泥沙运动的形式可分()、()和()。
7、岩石的水理性质主要包括()、()、()和()等。
8、地下水主要类型有:()、()、()。
9、在潮汐现象中,水位上升叫(),水位下降叫()。
涨潮至最高水位,称为();落潮至最低水位,称为()。
10、潮汐类型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11、由于日、月、地球具有()的运动,故潮汐现象也具有周期性变化。
12、海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
它所包含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13海水中盐分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14海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15、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是()、()、和()。
16、波浪按成因分类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1、水资源的特性?2、地下水可以分为哪几种?3、潜水具有哪些特征?4、承压水具有哪些特征?5 泉水出露性质和泉水补给来源给泉分类6 海洋表面盐度分布有何规律?7、简述潮汐的成因?8、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结构的特点有哪些?9、什么是水循环?10、海洋资源包括哪些?11、海的类型有哪些?四、论述题1、试述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
2、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