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交运营调度基本方法(20200730082811)

公交运营调度基本方法(20200730082811)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试题A卷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A 卷 考生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在试卷密封线内填写指定内容(如姓名、学号等)。凡漏写姓名、学生证号、座位号或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以及在试卷密封线外填写学生证号、姓名或作其他标记的试卷一律按零分处理。 2.考生答卷时只允许用黑、蓝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特殊要求的科目(如使用答题卡)按具体要求执行。 3.考生不得询问试题题意,若发现试题字迹模糊或试题有误,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不准询问其他考生。 4.考生必须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传递物品,不准偷看、抄袭他人答卷或允许他人抄袭自己的答卷;严禁夹带;严禁换卷、替考,以及其他违纪、舞弊行为。 5. 考试结束,考生立即停止答卷,将答卷(答题卡)反扣在桌面上,并按监考人员要求退离考场。严禁将试卷、答卷(答题卡)和考场统一发放的草稿纸带出考场。 1、客流在空间上分布的特性( )(多选题) A. 点多 B.面广 C.流动 D.重叠 E.相关 2、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类型( )(多选题) A. 公共汽车 B.无轨电车 C.轻轨、地铁 D.出租汽车 E.其他类型 3、线网是有若干、几十条以至数百条公交线路组成的公共交通网络,其主要形式为( )(多选题) A. 放射型线 B. 棋盘型线网 C. 交叉放射型线网 D. 主辅结合型线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姓名:___ __ __ __ __ __ __ 学号:___ __ __ __ __ __ ___ __ __ 年级: __ ____ __ __ __ __ 专业: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数学建模 的公交车调度问题

第三篇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 2001年 B题公交车调度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 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 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 调查和运营资料。 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表3-1 给出的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 试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 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指出求解模型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如果要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 摘要:本文建立了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模型,使公交公司在满足一定的社会效益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给出了理想发车时刻表和最少车辆数。并提供了关于采集运营数据的较好建议。 在模型Ⅰ中,对问题1建立了求最大客容量、车次数、发车时间间隔等模型,运用决策方法给出了各时段最大客容量数,再与车辆最大载客量比较,得出载完该时组乘客的最少车次数462次,从便于操作和发车密度考虑,给出了整分发车时刻表和需要的最少车辆数61辆。模型Ⅱ建立模糊分析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求得模型Ⅰ带给公司和乘客双方日满意度为(,)根据双方满意度范围和程度,找出同时达到双方最优日满意度,,且此时结果为474次50辆;从日共需车辆最少考虑,结果为484次45辆。对问题2,建立了综合效益目标模型及线性规划法求解。对问题3,数据采集方法是遵照前门进中门出的规律,运用两个自动记录机对上下车乘客数记录和自动报站机(加报时间信息)作录音结合,给出准确的各项数据,返站后结合日期储存到公司总调度室。 关键词:公交调度;模糊优化法;层次分析;满意度 §1 问题的重述 一、问题的基本背景 公交公司制定公交车调度方案,要考虑公交车、车站和乘客三方面因素。我国某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情况,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营方向各个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见表3-1。 二、运营及调度要求 1.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 2.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营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低于50%; 3.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公交车调度的方案优化设计

公交公交车调度方案优化设计 摘要 本文利用某一特大城市某条公交路线上的客流调查运营资料,以乘客的平均抱怨度、公司运营所需的总车辆数、公司每天所发的总车次数以及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的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了时间步长法、等效法以及二者的结合的等效时间步长法三种求解方法,尤其是第三种求解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改善了精度。结合模型的求解结果,我们最终推荐的模型是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优化调度方案。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些必要假设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乘客的抱怨程度这一模糊性的指标,进行了合理的定义。既考虑了乘客抱怨度和等待时间长短的关系,也照顾了不同时间段内抱怨度对等待时间的敏感性不同,即乘客在不同时段等待相同时间抱怨度可能不一样。 主要思想是通过逐步改变发车时间间隔用计算机模拟各个时间段期间的系统运行状态,确定最优的发车时间间隔,但计算量过大,对初值依赖性强。等效法是基于先来先上总候车时间和后来先上的总候车时间相等的原理,通过把问题等价为后来先上的情况,巧妙地利用“滞留人数”的概念,把原来数据大大简化了。很快而且很方便地就可求出给定发车间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在给定平均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的发车间隔,但该方法只能对不同时段分别处理。结合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等效时间步长法,即从全天时段内考虑整体目标,使用等效法为时间步长法提供初值,通过逐步求精,把整个一天联合在一起进行优化。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高峰期乘车人数在所有站点都突然大量增加,而车辆调度有滞后效应,从而建议调度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前移一段适当的时间。在模型的进一步讨论和推广中,我们还对采集运营数据方法的优化、公共汽车线路的通行能力以及上下行方向发车的均衡性等进行了讨论。 在求具体发车时刻表时,利用等效时间步长法,较快地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设计了一个较好的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利益的公交车调度方案,给出了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见表二),得出了总共需要49辆车,共发440辆次,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的人数占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0.93%,非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10分钟的人数占非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3.12%。引入随机干扰因子,使各单位时间内等车人数发生随机改变。在不同随机干扰水平下,对推荐的调度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发现平均抱怨度对10%的随机干扰水平相对改变只有0.53%,因此该方案对随机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能满足实际调度的需要。 1.问题的提出

公交公司指挥调度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公交公司指挥调度中心建设技术 解决方案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建设依据 (4) 1.3 建设目标 (7) 1.4 整体架构 (7) 第2章视频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9) 2.1 平台基础功能 (9) 2.1.1 基础应用功能 (9) 2.1.2 用户管理 (9) 2.1.3 字符叠加 (10) 2.1.4 审计功能 (10) 2.2 平台对接 (10) 2.2.1 符合国标的平台对接 (10) 2.2.2 标清点位整合要求: (10) 2.2.3 高清点位整合要求: (11) 2.3 平台设备部署 (11) 2.3.1 平台管理服务器 (12) 2.3.2 存储管理服务器 (13) 2.3.3 视频解码器 (14) 2.3.4 转码网关 (14) 2.3.5 指挥中心大屏 (14)

第3章大屏主要技术指标 (15) 3.1 工业拼接面板 (15) 3.2 超低拼缝 (15) 3.3 超高色彩数 (15) 3.4 超宽视角 (16) 3.5 IPS硬屏背光开关控制 (16) 第4章系统安装要求 (18) 4.1 效果图 (18) 4.2 装修建议 (18) 4.3 对显示系统室内的要求 (18) 4.4 对灯光照明要求 (19) 4.5 对空调的要求 (19)

第1章概述 1.1建设背景 在信息时代的指挥调度过程中,视频图像信息是领导视觉的延伸,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现场情况,避免因对文字信息理解的不同而出现的误差,一幅图片或一段视频所包含的信息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正所谓"一图胜千言"。近年来,视频图像信息正以其及时、准确、动态、直观的特点,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时领导客观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准确作出部署的重要决策依据,为提升指挥决策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2建设依据 平台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据,依据和要求如下: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设计方面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8181-2011)。 ?《国家标准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 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修改补充文件》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 ?公安部关于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应用规范性文件(公 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汇编2009年3月)。 ?《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 [2012]11号)。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公交车调度

公交车调度 关于公交车调度的数学模型 摘要:本文根据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首先探讨了如何利用平滑法来确定一个有价值并且效率高的车辆运行时刻表,使其满足乘客的舒适性和公交公司低成本的服务;接着,又利用最优化的基本思想,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得到了最小配车辆的数量,然后针对满意度的评价水平问题,建立了几个良好刻画公司以及乘客满意度的满意度函数并求出了乘客与公交公司双方的满意度。最后,我们对新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模型的评价和模型改进方向的讨论,并对如何采集公交车客运量的数据,提出了几个中肯的建议,完成了对关于公交车调度问题的较为详细而合理的讨论。 (一)问题重述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 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第3-4页给出的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 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 试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 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指出求解模型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如果要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 (二)定义与符号说明 1、T( I )------ 第I个时段( I=1、2……18 ) 2、A( J )------ 第J个公交车站(J=1、2……15 )

公交车调度问题数学模型

公交车调度的数学模型 摘要:本文以某城市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首先探讨了如何利用平滑方法来确定一个高效率节省的车辆运行时刻表,使其满足乘客生活需求和公交公司低成本的服务;接着,又利用最优化的基本思想,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得到了最小配车辆的数量,然后针对乘客满意度的评价水平问题,建立了几个良好描述公司以及乘客满意度的度函数并求出了乘客与公交公司双方的满意度。最后,我们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模型的评价和模型优化的讨论,并对如何采集公交车客运量的数据,提出了几个合理的建议,完成了对关于公交车调度问题的较为详细而合理的讨论。 (一)问题重述 公共交通是一个国家社会治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某城市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网上显示的某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标准载客100 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 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等等。 (二)定义与符号说明 1、T( I )------ 第I个时段( I=1、2……18 ) 2、A( J )------ 第J个公交车站(J=1、2……15 ) 3、P( I )------ 在第I个时段内的配车量 4、L( I )------ 在第I个时段内的客流量 5、G( I )------ 在第I个时段内的满载率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 B题: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摘要 本文利用某一特大城市某条公交路线上的客流调查运营资料,以乘客的平均抱怨度、公司运营所需的总车辆数、公司每天所发的总车次数以及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的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采用了时间步长法、等效法以及二者的结合的等效时间步长法三种求解方法,尤其是第三种求解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改善了精度。结合模型的求解结果,我们最终推荐的模型是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优化调度方案。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些必要假设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乘客的抱怨程度这一模糊性的指标,进行了合理的定义。既考虑了乘客抱怨度和等待时间长短的关系,也照顾了不同时间段内抱怨度对等待时间的敏感性不同,即乘客在不同时段等待相同时间抱怨度可能不一样。 主要思想是通过逐步改变发车时间间隔用计算机模拟各个时间段期间的系统运行状态,确定最优的发车时间间隔,但计算量过大,对初值依赖性强。等效法是基于先来先上总候车时间和后来先上的总候车时间相等的原理,通过把问题等价为后来先上的情况,巧妙地利用“滞留人数”的概念,把原来数据大大简化了。很快而且很方便地就可求出给定发车间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在给定平均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的发车间隔,但该方法只能对不同时段分别处理。结合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等效时间步长法,即从全天时段内考虑整体目标,使用等效法为时间步长法提供初值,通过逐步求精,把整个一天联合在一起进行优化。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高峰期乘车人数在所有站点都突然大量增加,而车辆调度有滞后效应,从而建议调度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前移一段适当的时

公共交通营运调度人员培训讲义

第一节调度职业道德概述 一、调度工作概述 调度是公共交通企业基本的重要工作之一。调度是公共交通车辆从事营运生产的组织方式和手段,公共交通企业的运输设备,劳动力必须通过调度方式, 才能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迅速、舒适、经济”的服务功能,城市公共交通调度员根据客流的基本规律和变化,把复杂多变的运行过程组织成协调而有秩序的营运服务,并保持营运服务的连续性、均衡性。科学的调度计划及其指挥,必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营运效率,实现公交营运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科学的调度计划和调度指挥,又能够较好的完成企业的营运服务工作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调度工作应精选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掌握调度指挥权,他们应熟悉客流的变化,深入运行现场掌握客流演变的基本规律,建立并严格执行调度方面的规章制度,学习、掌握、运用各种先行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与电子技术以智能化的现代调度管理方法,使调度信息及反馈及时,指挥灵活,调度工作日益完善。调度员应具有一定的调度知识和处理好日常事务的经验。 营运调度工作是公共交通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又是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上下级调度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二、调度员职业道德 1、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公共交通企业是服务性质的公益性生产企业,为乘客服务是第一位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应当是第二位的。 2、落实行车作业计划 3、具有机动灵活的工作方法 4、做好预防工作 5、服从上级命令 6、要确立调度也是服务的思想 7、熟悉业务

第二节营运服务的特点及组织功能 一、营运服务的特点 (一)营运服务过程与乘客消费过程是合一的 (二)时间性强 (三)社会性强 (四)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五)“流动”,“分散”,“连续”,“多变” 二、营运服务的组织功能 公共交通的运营组织应具备以下功能: 1、运送能力。 2、集散能力。 3、应变能力。 第三节公共交通的客流及特性 一、客流的概念 二、客流的构成及特点 客流的构成,以人们的出行目的进行区分,一般可分为工作性的客流与生活性的客流两大类。 (1)市区公共交通线路的客流特点 (2)郊区公共交通线路的客流特点 三、客流动态的基本特征 1、客流在空间上的特性 2、客流在时间上的特性 (1)波动性(2)周期性(3)趋势性 四、客流动态的一般规律 1、客流在空间上的动态规律 (1 )线路网上的客流动态;(2)方向上的客流动态;(3)断面上的客流动态 2、客流在时间上的动态规律

公交车队调度方法

公交车队调度方法 (一)、调度遵循的原则 符合客流规律; 提高车辆周转效率 提高车辆载客的均衡性和满载率 经济使用车辆 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 标识、标志的准备(包括预知、解释工作) (二)、常规调度方法(行车时刻表正常表示) 1、区间车(调程法,调整行驶区段) 区间车(快线车)开设的判断条件: (1)通过路段客流量差确定 路段客流量差,指统计期内某路段客流量与沿线各路段平均客流量之差。 采用区间运输形式,满足以下条件: 路段客流量差≧(2—4)计划车容量 计划车容量=车厢计划满载率×车厢额定载客量 (2)路段不均衡系数 路段不均衡系数,指统计期内营运线路某路段客流量与平均路段客流量之比,用于评价客流沿路段分布的不均衡程度。

采用区间运输形式,满足以下条件: 路段不均衡系数≧1、25—1、5 例,某公共汽车线路,线路长度9、6公里,车辆额定载客量129人,客运高峰小时计划满载率1、0。已知该线路高峰小时各路段客流量如表所示,试确定开设区间车路段。 解:判别标准的确定 路段客流量差≧3×计划车容量=3×1、0×129=387 路段不均衡系数≧1、25 路段平均客流量为: 上行方向=1743 下行方向=1783 各路段客流量及方向不均衡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客流高峰小时,在G—H—I—J —K四个区段开设区间车。 2、大站快车(调站法,调整停站次数) 选择客流量交替大的站点。提高车辆周转率。 3、单向快车(调向法,调整运营方向) 根据客流的方向的不均衡性,采用大站快车或直达车。提高车辆周转率。 4、密集小间隔与扩大行车间隔(调频法) 在客流高峰期与平峰配合使用,以车辆停场时间为调整手段。双向调度的配合。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试题A卷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 理 A 卷 考生注意事项: 1. 考生答卷前,在试卷密封线内填写指定内容(如姓名、学号等)。凡漏写姓名、学生证号、座位号或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以及在试卷密封线外填写学生证号、姓名或作其他标记的试卷一律按零分处理。 2. 考生答卷时只允许用黑、蓝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特殊要求的科目(如使用答题卡)按具体要求执行。 3. 考生不得询问试题题意,若发现试题字迹模糊或试题有误, 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不准询问其他考生。 4. 考生必须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传递物品,不准偷看、抄袭他人答卷或允许他人抄袭自己的答卷;严禁夹带;严禁换卷、替考,以及其他违纪、舞弊行为。 5. 考试结束,考生立即停止答卷,将答卷(答题卡)反扣在 桌面上,并按监考人员要求退离考场。严禁将试卷、答卷(答题卡) 和考场统一发放的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客流在空间上分布的特性( )(多选题) A. 点多 B.面广 C.流动 D.重叠 E.相关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2、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类型()(多选题) A. 公共汽车 B.无轨电车 C.轻轨、地铁 D. 出租汽车 E.其他类型 3、线网是有若干、几十条以至数百条公交线路组成的公共交通网络,其主要形式为()(多选题) A.放射型线 B.棋盘型线网 C.交叉放射型线网 D.主辅结合型线网 E.环线型线网 F.混合型线网 4、以下调度形式是基本的调度形式,而不是辅助调度形式的是() A.全程车 B.区间车 C.大站车 D.定点定班车 5、当客流量由小变大时,发车的行车间隔应该(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均匀穿插 D.有点变小,再由小变大 6、以下对于行车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是( )。 A.行车计划是进行车辆运营调度的主要依据

公交车的调度方案

摘要 问题分析: 问题的目标是确定公交车的调度方案,给出公交车全天的运行时刻发车表,并确定需要的车数,分析乘客和公交公司的满意程度.实际上就是要确定出使得乘客和公交公司都满意的最佳方案.根据题目的意义可知,公交车的调度方案就是始发车站每一次车的发车时刻表,只要发车时刻定下来以后,每一辆车的运行情况就会完全确定下来. 我们关心的是:乘客和公交公司的满意度,就是等候超过正常的等候时间的状况,等候的时间越短满意度越大,或者用超时等候的人数来表现满意度;而对于公交公司来说,关心的主要是车的满载率,他们的满意程度可用公交车的载客率来表示,实际上载客率越高,所用的车数越少,公交公司越满意.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发车时刻表确定以后,根据已知的各种条件,确定出每一辆车运行过程中,在每一个站上,乘客的等车时间;在每个运行区间上汽车的上座率,根据这样的数据来计算乘客和公交公司的满意程度,并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来。 模型假设: 为了计算和分析方便起见,需要对于问题的背景、条件等做出适当的简化、规范,使得我们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实际的状况,建立起适当的数学模拟形式,能够方便地进行计算和求解。 1、该公交线路是双停车场,晚上公交车集中停放在两个发车场。 2、公交车在路上运行速度正常,不 考虑路上的堵车,以及在各个站上的耽搁时间,20公里/小时的速度是全天的平均运行速度。 3、乘客到达各个车站的时间分布是均匀的,即假设在局部时间段上,乘客到达每个车站的人数分布密度是均匀的。 4、乘客在每个车站下车的人数,在局部时间段上是均匀的。 符号说明: 1、车站标记:j=1,2,…,n; 共n个车站 2、来客的密度:在时刻t到达j站的 乘客的密度为 3、下车乘客的密度:在时刻t 从车 站j 下车的乘客的密度 4、站间的行车时间: 5、每辆车的载客量:B;载客的上限 6、交通高峰时刻等待时间的上界, 交通的平峰时刻等待时间的上界 7、发车时刻表: 表示第一辆车到达起点站j=1的时刻 表示的是第k辆车驶离起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

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交车辆调度形式的类型,按照工作时间的长短,一般可以分为正班车车和加班车车,对于晚上运营的车辆有时也称为夜班车车。区间车是指车辆仅行驶在线路上某一客流量的高路段或高区间的一种辅助形式。 2、在现场调度时,车辆运行中因受交通阻塞等原因影响,到站局部线路或全线不能正常运行时,一般可以采用绕道行驶、分段行驶、缩短行驶等方法来满足乘客需要;而当线路运营车辆有富余运力时,为了方便乘客支援运力不足的线路,可以采用跨线行驶的方法。 3、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行车时刻表有车辆行车时刻表、车站行车时刻表和线路行车时刻表三种。 4、在现场调度时,由于突然情况打乱正常的行车秩时,若要求恢复车辆的行车秩序,则可以采取的方法有调整车序、拉长发车、放站发车、区间掉头、提前发车、填补车次。 5、在城市公交客流高峰时段,为了加快车辆周转,车辆在始末站停站时间,不应大于当时行车间隔的 2~3 倍(范围值)。 6、公交客流调查的方法有:问询法、观测法、填表发、凭证法和机票发等。根据观测地点不同,观测调查可以分为高断面观察法、随车观测法和驻站观测法。 7、在制订行车作业计划是,满载率定额在高峰时段一般取值为0.8~1.1(范围值),平峰期一般取值为0.5~0.6 (范围值)。 8、在制定行车作业计划时,满载率定额在高峰期一般取值为0.8~1.1(范围值),平峰期一般取值为0.5~0.6 (范围值)。 9、编制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作业计划是,行车人员用餐时间的安排方法有:增加劳动力的方法、增加车辆来代替用餐停驶的车辆、既不增加车辆也不增加劳动力,用拉大行车间隔的方法来挤出用餐时间。 10、三级调度机构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公司总调度室、车场调度室、车队调度组。 二、选择题 1、在选择车辆调度形式的时,若采用区间车调度形式,则需要满足条件——路段客流差大于等于( B )倍的计划车载客定额; A.2 B。2~4 C。1.2~1.5 D。1.5 2、以下调度形式是基本的调度形式,而不是辅助调度形式的是( A ) A.全程车 B.区间车 C.大站车 D.定点定班车 3、以下对于行车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是( C ); A.行车计划是进行车辆运营调度的主要依据 B.行车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客流的情况 C.运营调度要完全依据行车计划的规定 D.行车计划在实施时需要不断修正或修改 4、在运营调度的三级层次中,需要执行“贯彻执行线路行车作业计划和具体措施”职能的层次是( C)。 A.公司调度室 B.车场调度室 C.车队调度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