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关报检实务》第三章课后计算题答案

《报关报检实务》第三章课后计算题答案

《报关报检实务》第三章课后计算题答案
《报关报检实务》第三章课后计算题答案

一、计算题:

1.某单位出口鳗鱼苗一批,离岸价格为人民币10万元。若2011年暂定出口税率为10%,最惠税率为20%。试计算该批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解:完税价格:100000/(1+10%)=90909.09元

2.上海某公司从德国购进一批轿车,成交价格共FOB100000美元,另付港商佣金FOB3%(非买方佣金),运费6000美元,保险费率3‰,经查该汽车的税则号列应归870

3.2314,适用税率为50%。要求计算进口关税(外汇中间价折合率1美元=人民币6.37元)。

解:关税额=〔〖100000(1+3%)+6000〗*6.37/(1-0.003) 〕 * 50% =348209.63元

3.某工厂从美国某企业购买了一批机械设备,成交条件为CIF广州,该批货物的发票列示如下:机械设备USD500000,运保费USD5000,卖方佣金USD25000,培训费USD2000,设备调试费USD2000。已知其适用的基准汇率为USDl00=RMB637,该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为20%,求该批进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

解:应纳关税税额: (500000+5000+25000)*6.37*20%=675220元

4.某进出口公司从日本进口硫酸镁1000吨,进口申报价格FOB 横滨USD5000,运费总价为USD10000,保险费率3‰,当时的外汇牌价为US$100=¥637。经查,硫酸镁的税则号列为2833.2100,税率为10%。计算应纳关税额。

解:进口完税价格CIF=(5000*1000+10000)*6.37/(1—0.003)= 32009729.19元

关税=进口完税价格* 10% = 32009729.19 * 10% = 3200972.92 元

5.某公司进口某批货物,到岸价折合人民币为 8 500元,已知该货物关税税率 10%,增值税税率为17%,又知该批货物应征消费税.税率为10%.求应征增值税额。

解:关税:8500*10%=850元

消费税:(8500+850)/(1-10%)*10%=1038.89元

增值税:(8500+850+1038.89)*17%=1766.11元

6.某公司进口货物一批,经海关审核其成交价格为CIF境内某口岸1,200.00美元,其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为1美元=人民币6.3元,折合人民币为7,560.00元。已知该批货物的关税税率为12%,消费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现请计算应征增值税税额。

解:应征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7560×12%=907.2元进口消费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

=(7560+907.2)/(1—10%)×10%

=8467.2/(1—10%)×10%=940.8元

增值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增值税率

=(7560+907.2+940.8)×17%

=1599.36元

7.一辆进口自日本的小轿车CIF上海的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经海关审定,该进口轿车的完税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已知进口关税税率为34.2%,消费税率为8%,增值税率为17%。计算该轿车应纳的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及增值税税额。

解:进口关税额=进口完税价格×关税税率=200000×34.2%=68400元

进口消费税额=(进口完税价格+进口关税额)/(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

=(200000+68400)/(1—8%)× 8%

=291739.13元× 8%

=23339.13元

增值税额=(进口完税价格+进口关税额+进口消费税额)×增值税率

=(200000+68400+23339.13)×17%

=49595.65元

8.某公司从香港进口电器零件500箱,申报价格为每箱380美元FOB上海,申报运费每箱200元人民币,保险费率为0.27%,外汇牌

价为1美元=6.37元人民币,计算应征的关税和增值税额是多少?(关税税率是10%,增值税率是17%)

解:完税价格=(380×6.37+200) *500 ÷(1-0.27%)

=1310300÷0.9973

=1313847.39(人民币元)

关税额=1313847.39×10%=131384.74(人民币元)

增值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额)×增值税率

=(1313847.39+131384.74)×17%

=245689.46(人民币元)

9.载有进出口企业A从国外购买的进口货物的某海轮B于2011年10月8日(周六)向上海海关申报进境,但 A企业于 2011年 11月 4日(周五)才向海关申报进口该批货物。该货物的CIF上海价格为150000美元。已知外汇牌价中间价为1美元 =6.37元人民币。计算应征收滞报金额。

解:应征收滞报金额: 150000*6.37*0.5‰*10=6202.5

10.某公司进口货物应缴纳关税20 000元,增值税30 000元,海关于2011年4月29(周五)日开出税款缴款书,该公司于2011年5月24日缴纳。计算海关应征收多少滞纳金。

解:该公司应于5月14日缴纳,但因5月14日是星期六,顺延至5月16日星期一,从5月17日-24日是滞纳天数,故逾期8天。

应缴滞纳金=(20 000+30 000)×0.5‰×8天=200元

《报关报检实务》第三章课后计算题答案

一、计算题: 1.某单位出口鳗鱼苗一批,离岸价格为人民币10万元。若2011年暂定出口税率为10%,最惠税率为20%。试计算该批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解:完税价格:100000/(1+10%)=90909.09元 2.上海某公司从德国购进一批轿车,成交价格共FOB100000美元,另付港商佣金FOB3%(非买方佣金),运费6000美元,保险费率3‰,经查该汽车的税则号列应归870 3.2314,适用税率为50%。要求计算进口关税(外汇中间价折合率1美元=人民币6.37元)。 解:关税额=〔〖100000(1+3%)+6000〗*6.37/(1-0.003) 〕 * 50% =348209.63元 3.某工厂从美国某企业购买了一批机械设备,成交条件为CIF广州,该批货物的发票列示如下:机械设备USD500000,运保费USD5000,卖方佣金USD25000,培训费USD2000,设备调试费USD2000。已知其适用的基准汇率为USDl00=RMB637,该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为20%,求该批进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 解:应纳关税税额: (500000+5000+25000)*6.37*20%=675220元 4.某进出口公司从日本进口硫酸镁1000吨,进口申报价格FOB 横滨USD5000,运费总价为USD10000,保险费率3‰,当时的外汇牌价为US$100=¥637。经查,硫酸镁的税则号列为2833.2100,税率为10%。计算应纳关税额。 解:进口完税价格CIF=(5000*1000+10000)*6.37/(1—0.003)= 32009729.19元 关税=进口完税价格* 10% = 32009729.19 * 10% = 3200972.92 元 5.某公司进口某批货物,到岸价折合人民币为 8 500元,已知该货物关税税率 10%,增值税税率为17%,又知该批货物应征消费税.税率为10%.求应征增值税额。 解:关税:8500*10%=850元 消费税:(8500+850)/(1-10%)*10%=1038.89元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恒定电流的电场和磁场 练习题及答案 1、一铜棒的横截面积为,mm 80202 ?长为2m ,两端的电位差为50V 。已知铜的电导率为 S/m 107.57?=σ。求(1)电阻(2)电流(3)电流密度(4)棒内的电场强度(5)所消 耗的功率 解:(1)铜棒电阻Ω?=???=?= -571019.210 7.508.002.02 1R S l σ (2)铜棒内电流A R U I 35 3 1028.21019.21050?=??==-- (3)铜棒内电流密度263 /1043.108.002.01028.2m A S I J ?=??== (4)棒内的电场强度m V J E /1050.210 7.51043.127 6 -?=??==σ (5)所消耗的功率W R I P 2 2 1014.1?== 2、电缆的芯线是半径为cm a 5.0=的铜线,外面包一层同轴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半径为 cm b 2=,电阻率m ?Ω?=12101ρ。绝缘层外又用铅层保护起来。 (1)求长度m L 1000=的这种电缆沿径向的电阻 (2)求当芯线与铅层的电位差为V 100时的径向电流 解:(1)距离电缆轴线处的电阻为rL dr S dr dR πρ ρ 2== 则长度的电缆沿径向的电阻可积分求得 Ω?===?81021.2ln 22a b L rL dr R b a πρπρ (2)据欧姆定律可求得径向电流 A R U I 71052.4-?== 3、已知半径为R 的环形导线,载有电流为I ,如图所示。求其中心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可得回路在中心点的磁场大小为 R I d R IR R R l Id B L 244020 2 03 0μθπμπμπ ==?= ? ? 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

第三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16. 在l00mL无阻聚剂存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0.0242g过氧化二苯甲酰,并于60℃聚合。反应1.5h后得到聚合物3g,用渗透压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31500(已知60℃下BPO的半衰期为48h,引发效率为0.81,C I为0.02,C M为0.1×10-4,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为0.930g/mL)。试计算:(1)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下的k p2/k t值;(2)在该温度下歧化终止和偶合终止所占的比例。 答案:(1) = 5.5610-5mol/(L.s) 将[M]=9.3mol/L,[I]=0.001mol/L,f=0.81以及 代入上式,则。 (2)有链转移时数均聚合度与[I]、[M]有以下关系: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将=8315,C I为0.02,C M为0.1×10-4,[I]=0.001mol/L,[M]=9.3mol/L 代入,得 为动力学链终止对数均聚合度的贡献。 动力学链长,如若偶合终止分率为x,则歧化终止分率为1-x。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因 故 即60℃聚合时,偶合终止的比例为15%,歧化终止的比例为85%。 17.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60℃进行本体聚合,试计算正常引发反应、向引发剂转移反应、向单体转移反应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各占多少百分比?对聚合度各有什么影响,计算时选用下列数据:[I]=0.04mol/L,f =0.8,k d=2.0×10-6 s-1,k p=176L/mol·s,k t=3.6×107 L/mol·s,ρ(60℃)=0.887g/mL,C I=0.05,C M=0.85×10-4。本体聚合:[M]=(0.887/104)/(1×10-3)=8.53mol/L R p =k p (fk d /k t )1/2[I]1/2[M]=176×[0.8×2.0×10-6/(3.6× 107)]1/2×0.041/2×8.53= 6.3×10-5mol/L·s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习题及答案解析

] 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 一、填空题 1.由土筑成的梯形断面路堤,因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图形是梯形,桥梁墩台等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沉降是相同的。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曲线减小,同一深度处,在基底中心点下,附加应力最大。 3.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时,基底与地基局部脱开,产生应力重分部。 4.在地基中,矩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影响深度比相同宽度的条形基础浅,比相同宽度的方形基础深。 5.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应力扩散现象,反之,将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6.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 7.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浮重度)。 8.长期抽取地下水位,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原水位以下土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而造成地基沉降的严重后果。 9.饱和土体所受到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 二、名词解释 1.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应力与基底标高处原土层自重应力之差。 2.自重应力:由土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土中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应力。 ! 三、选择题 1.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 B ) (A)折线减小(B)折线增大(C)斜线减小(D)斜线增大 2.宽度均为b,基底附加应力均为P0的基础,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数值最大的是:( C )(A)方形基础(B)矩形基础(C)条形基础(D)圆形基础(b为直径) 3.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B ) (A)柱下独立基础(B)墙下条形基础(C)片筏基础(D)箱形基础 。 4.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 A )(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 5.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 B ) (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6.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 A ) (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 (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庞皓计量经济学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3版)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3.1 第三章的“引子”中分析了,经济增长、公共服务、市场价格、交通状况、社会环境、政策因素,都会影响中国汽车拥有量。为了研究一些主要因素与家用汽车拥有量的数量关系,选择“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的有关数据如下: 表3.6 2011年各地区的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等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1)建立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参数并对模型加以检验,检验结论 的依据是什么?。 2)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经济意义,你如何解读模型估计检验的结果? 3) 你认为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练习题3.1参考解答】: 1)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1223344t t t t t Y X X X u ββββ=++++ 回归结果如下: 由F 统计量为17.87881, P 值为0.000001,可判断模型整体上显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联合起来对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有显著影响。解释变量参数的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0.025(27) 2.052t =,或P 值均明显小于0.05α=,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对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都有显著影响。 2)X2的参数估计值为5.9911,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万元,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增加近6辆。由于城镇公共交通的大力发展,有减少家用汽车的必要性,X3的参数估计值为-0.5231,表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比重”每增加1%,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减少0.5231辆。汽车价格和使用费用的提高将抑制家用汽车的使用, X4的参数估计值为-2.2677,表明随着家用汽车使用成本的提高, “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减少2.2677辆。 3)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6652,说明模型中解释变量变解释了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变动的66.52%,还有33.48%未被解释。影响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的因素可能还有交通状况、社会环境、政策因素等,还可以考虑纳入一些解释变量。但是使用更多解释变量或许会面临某些基本假定的违反,需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

统计学计算题(有答案)

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 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4 60~70 10 70~80 25 80~90 14 90~100 2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产 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 15 15 25 38 35 34 45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 月份 1 2 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60 55 48 43 40 50 45 60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4 品名单位销售额2002比2001销售量增长(%) 2001 2002 电视台5000 8880 23 自行车辆4500 4200 -7 合计9500 13080 (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5、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万元) 商品单位销售额1996比1995年销售价格提高(%) 1995 1996 甲米120 130 10 乙件40 36 12 要求:(1)计算两件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标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6、某企业上半年产品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 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月份 产量(千克) 单位成本(元)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第3章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 1.软件产品的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不属于计算机软件的组成部分。 2. 完成从汇编语言到机器语言翻译过程的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3. 有一种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每个用户都感觉好象自己在“独占”该计算机一样,这样的系统称为“分时处理系统”。 4.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5. 计算机软件技术就是指程序设计技术,包括程序的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等。 6. BIOS,Windows操作系统,C语言编译器等都是系统软件。 7.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因此汇编语言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8. 程序是软件的主体,单独的数据和文档一般不认为是软件。 9. 操作系统的处理器调度程序负责计算机中所有处理器的分配和回收。 10. .虚拟存储器其实就是外存储器。 11.语言处理系统中的连接程序是将多个分别编译或汇编过的目标程序和库文件进行组合。 12.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购置计算机时计算机供应商提供的全部软件。 13.计算机自举完成后,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常驻内存。 操作系统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运行。 15.在裸机上不能运行任何程序。 16.在Windows系统中每张片软盘和每个逻辑硬盘经过高级格式化后都有一个根目录区存在于盘中。 参考答案:1~10:NNYNNYNYNN 11~16:YNNNNY 二、单选题 1. 目前流行的很多操作系统都具有网络功能,可以作为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以下操作系统中不能作为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是_______。 A. Windows 98 B. Windows NT Server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 (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要求: (1)编制分配数列;(4分) (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 (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分) 解答: (1)

(2)分组标志:生产计划完成程度 类型:数量标志 (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8分)并分析说明原因。(2分) 解答: (1)x 甲=∑∑m x m 1=24 8.41 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 x 乙= ∑∑f xf = 1 241 8.426.344.2++?+?+?=21.6/7=3.09(元) (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统计学计算题和标准答案

企业型号价格(元/台)甲专卖店销售额(万元)乙专卖店销售量(台) A 2500 50.0 340 B 3400 115.6 260 C 4100 106.6 200 合计—272.2 — 要求:分别计算两个专卖店空调的平均销售价格,并分析平均价格差异的原因。 答案: 2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表。试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 日加工零件数(件)60以下60—70 70—80 80—90 90—100 工人数(人) 5 9 12 14 10 答案: 三、某地区2009—2014年GDP资料如下表,要求: 1、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增长量; 2、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水平; 3、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 x-== 年平均增长速度:100%100%22.9% 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销售额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6年的销售额将达到什么水平? 答案:2010年—2014年的数据有5项,是奇数,所以取中间为0,以1递增。设定x为-2、-1、0、1、2、 年份/销售额(y)x xy x2 2010 320 -2 -640 4 2011 332 -1 -332 1 2012 340 0 0 0 2013 356 1 356 1 2014 380 2 760 4 合计1728 0 144 10 b=∑xy/∑x2=144/10=14.4 a=∑y/n=1728/5=345.6 y=345.6+14.4x 预测2016年,按照设定的方法,到2016年应该是5 y=345.6+14.4*5=417.6元 五、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2013年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为20万元,45万元,35万元,2014年同2013年相比,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增长8%,10%,6%,产量分别增长12%,6%,4%。试计算: 1、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增长的百分比及增加的绝对额; 2、三种产品的总产量增长的百分比,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生产成本; 3、利用指数体系推算单位产品成本增长的百分比。 试计算: 1、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第三章 计算题

1、20 ×9年1 月1 日,星海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批原材料,合同约定的购买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 万元。根据合同约定,星海公司应于购货时支付全部增值税税额和20% 的价款,其余价款于每年年末等额支付,分4年付清。该项购货具有融资性质,星海公司选择7% 作为折现率。 要求:作出星海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处理(涉及计算的,计算结果均保留整数): (1)计算材料的入账成本和未确认融资费用。 (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表式参见教材,4期、7% 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387211)。 (3)编制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4)编制分期支付价款和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2、星海公司4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的3 000 元。 4 月份,购进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47 000元,计划成本为230 000元;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 000元,其中,生产领用23 5 000 元,车间一般消耗12 000 元,管理部门耗用3 000元。 要求:作出星海公司发出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处理: (1)按计划成本领用原材料。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4)计算月末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3、星海公司的产成品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某年6月份,星海公司月初结存产成品的计划成本为500 000 元,产品成本差异为超支的14 000元;本月生产完工入库的产成品实际成本为2 493 000 元,计划成本为2 600 000元;本月发出产成品的计划成本为 2 800 000 元,其中,对外销售的产成品计划成本为2 500 000元(售价为3 0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70 000 元),在建工程领用的产成品计划成本为300 000元(计税价格为36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1 200元)。 要求:作出星海公司发出产成品的下列会计处理: (1)编制销售产成品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2)编制在建工程领用产成品的会计分录。 (3)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率。 (4)分摊产品成本差异。 (5)计算产成品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填列的金额。 4、星海公司的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年12 月31日,A 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1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 000元。要求:编制下列不同假定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 (2)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 (3)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1 200元。 5、星海公司将A 商品按50 000 元的价格售出,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 500 元。A 商品账面成本为60 000 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 000元。 要求: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1)确认销售A 商品的收入。 (2)结转A 商品销售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4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4%,则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仅实现一半。(错)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错) 3、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 4、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 5、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对) 6.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对) 7.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错 8.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错) 9.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错) 10.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错) 11.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对) 12.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错) 13.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4.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对) 15.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 错) 16.计量是随机变量。(对) 17.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错) 18.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9.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错) 20.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样本均值是可知的。()答案未 21.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错) 22.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对) 23.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24.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25.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26.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错) 27.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错) 28.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分,78分,82分,96分,这4个数字是数量指标。(错) 29.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错) 30.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对) 31.析中,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水平法和方程两种。(错) 32.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对 33.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错) 34.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对) 35.民旅游意向的问卷中,“你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归属于事实性问题

大学计算机第三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Word部分 一、单选题 1. 在Word 2010中,如果在英文文章中出现红色波浪下划线,表示(A)。 A.单词拼写错 B.要全部小写 C.语法错 D.要全部大写 2. 在Word 2010中操作中,鼠标指针位于文本区( B )时,将变成指向右上方的箭 头。 A.右边的文本选定区B.左边的文本选定区 C.下方的滚动条 D.上方的标尺 3.在Word 2010的文件存盘操作中,“另存为”是指( C)。 A.退出编辑,退出Word,并只能以老文件名保存在原来位置 B.不退出编辑,只能以老文件名保存在原来位置 C.不退出编辑,可以以老文件名保存在原来位置,也可以改变文件名或保存在其他位置 D.退出编辑,但不退出Word,并只能以老文件名保存在原来位置 4. 在Word 2010中,查找操作( A)。 A.可以无格式或带格式进行,还可以查找一些特殊的非打印字符 B.只能带格式进行,还可以查找一些特殊的非打印字符 C.搜索范围只能是整篇文档 D.可以无格式或带格式进行,但不能用任何统配符进行查找 5. 在Word 2010中,执行“编辑”菜单的“粘贴”命令后(D)。 A.选择的内容被移动到“剪贴板” B.“剪贴板”中的内容被清空 C.选择的内容被粘贴到“剪贴板”D.“剪贴板”中的内容不变 6. 在Word 2010中,有关表格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文本和表格不能互相转化 B.可以将文本转化为表格,但表格不能转成文本 C.文本和表格可以互相转化 D.可以将表格转化为文本,但文本不能转成表格 7. 在Word 2010编辑中,标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进行( B )操作。 A.建立表格 B.段落缩进 C.嵌入图片 D.分栏 8. 在Word 2010中,要设置字间距,可选择( B )命令。 A.“开始”选项卡“段落”组的“行和段落间距” B.“开始”选项卡“字体”组“高级” C.“页面布局”选项卡“字符间距” D.“开始”选项卡“段落”组“缩进与间距” 9. Word 2010的文档中可以插入各种分隔符,以下一些概念中错误的是( B )。 A.默认文档为一个“节”,若对文档中间某个段落设置过分栏,则该文档自动分成了三 个“节” B.在需要分栏的段落前插入一个“分栏符”,就可对此段落进行分栏 C.文档的一个节中不可能包含不同格式的分栏 D.一个页面中可以设置不同格式的分栏 10. Word 2010不可以只对( D)改变文字方向。 A.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 B.图文框 C.文本框 D.选中的几个字符 11. 用Word 2010中对表格进行拆分与合并操作时,正确的是(B)。 A.一个表格可拆分成上下两个或左右两个

统计学计算例题及答案

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 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01023 76 101037 75 101052 70 101024 91 101038 70 101053 88 101025 87 101039 76 101054 93 101026 78 101040 90 101055 62 101027 85 101041 76 101056 95 101028 96 101042 86 101057 95 101029 87 101043 97 101058 66 101030 86 101044 93 101059 82 101031 90 101045 92 101060 79 101032 91 101046 82 101061 76 101033 80 101047 80 101062 76 101034 81 101048 90 101063 68 101035 80 101049 88 101064 94 101036 83 101050 77 101065 83 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答案: (1)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序: 62,66,68,70,70,75,76,76,76,76,76,77,78,79, 80,80,80,81,82,82,83,83,85,86,86,87,87,88, 88,90,90,90,91,91,92,93,93,94,95,95,96,97, 众数:76 中位数:83 平均数: =(62+66+……+96+97)÷42 =3490÷42 =83.095 (2) 按成绩 分组频数频率(%)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频数频率(%) 频数频率(%) 60-69 3 7.143 3 7.143 42 100.000 70-79 11 26.190 14 33.333 39 92.857 80-89 15 35.714 29 69.048 28 66.667

《建筑力学》第3章计算题

计 算 题( 第三章 ) 用几何法求图示汇交力系的合力。 1100F N =,280F N =,3120F N =,4160F N =。 一个固定环受到三根绳索的拉力, 1 1.5T F kN =, 2 2.2T F kN =,31T F kN =,方向如图题所示,求三个 拉力的合力。 图题示一平面力系,已知110F N =,225F N =,340F N =,416F N =,514F N =,求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图中每小格边长为1m 。 重力坝受力情形如图题示,设坝的自重分别为19600G F kN =,221600G F kN =,上游水压力10120P F kN =,试将力系向坝底O 点简化,并求其最后的简化结果。

试用解析法求图题示两斜面的反力 NA F 和NB F ,其中匀质球重500G F N 。

梁AB的支座如图题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 20 P F kN ,力和梁的轴线成45。如梁的自重忽略不计, 分别求(a)、(b )两种情况下支座反力。比较两种情况的不同结果,你得到什么概念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求图题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图题所示多跨静定梁AB 段和BC 段用铰链B 连接,并支承于连杆1、2、3、4上,已知6AD EC m ==,8AB BC m ==,60α=,4a m =,150P F kN =,试求各连杆所受的力。

多跨梁上的起重机,起重量 10 W F kN = ,起重机重 50 G F kN = ,其重心位于铅垂线EC上,梁自重不计。 试求A、B、D三处的支座反力。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题图 已知挡土墙重F G1=90kN,垂直土压力F G2=140kN,水平压力F=100kN,试验算此挡土墙是否会倾覆 题图题图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一、主要术语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观测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异众比率 ....: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四分位差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 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或实测显著性水平,是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来的概率。 拟合优度检验 ......:根据样本观测结果与原假设为真条件下期望结果的吻合程度,来检验总体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一般地,可以用于任何假设的概率分布。 独立性检验 .....: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多个总体比例差异检验 ..........:检验多个总体比例是否都相等。 消费者物价指数 .......: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反映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股票价格指数 ......: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 二.简答和计算P41—P42: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的特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空间抽样。 2.6你认为应当如何控制调查中的回答误差? 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接受调查时给出的答案与实际不符。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理解误差、记忆误差及意识误差。 调查一方在调查时可协助被调查者一方共同完成调查,被调查方不了解的调查方可帮助解释、阐明,这样可减少误差。 2.7怎样减少无回答?请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你所考虑到的减少无回答的具体措施。 可通过优选与培训采访人员、加强调查队伍管理、准确定位调查对象、保证问卷的送达率等加以预防,采取物质奖励、消除疑虑、提前告知和事中提醒等加以控制,采用多次访问、替换被调查单位、随机化回答技术等方法来降低无回答率。 2.8如何设计调查方案? 第一步:确定调查目的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第三步: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四步: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 第五步: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等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第三章利率计算题

第三章计算题 第一组 1.在利息为10%和20%的情况下,对你来说明天的1元钱,在哪种利率下更值钱 2.你刚刚中了2000万的彩票,在以后20年内该彩票每年支付100万,你真的赢得了2000万吗 3.假定利率为10%,有一种债券明年向你支付1100元,后年1210元,第三年向你支付1331元,试问该债券的现值 4.假定利率为10%,有一种债券明年向你支付1100元,后年1210元,第三年向你支付1331元,如上述债券以4000元价格出售,到期收益率是大于还是小于10%为什么 5.一张20年期的息票债券,息票利率10%,面值1000元,售价2000元。请写出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 6.一张1年期贴现发行债券,面值1000元,售价800元。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7.一笔100万元的简式贷款,要求在5年后偿还200万元,其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8.为支付大学学费,你刚借得1000元的政府贷款,它要求你在25年内每年支付126元。但是你只是在两年后毕业时才开始支付。通常1000元定期定额清偿贷款(25年,每年支付126元)的到期收益率是12%,为什么上述政府贷款的到期收益率必定低于12% 第二组 1.某种债券面值100元,期限10年,年利率8%,债券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假定该债券持有人在持有8年后将其出售,此时市场利率水平为10%,债券的价格应为多少 2.假定上题中的其它条件不变,只是付息方式为每年支付一次利息,那么债券的价格应为多少 3.一张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10%,到期一次性支付本金和利息的债券,目前这张债券还有两年到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8%,那么现在这

张债券的价格应该是多少 4.一张面值为1000元,息票率为10%,期限为2年的债券,每年付一次利息,若发行时市场利率上升至12%,则该债券的定价应该是多少 年记账式十四期国债于2002年10月24日发行,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期限5年,每年付息一次。考虑到对未来市场利率上升的预期,投资者要求的到期收益率为4%,试计算该债券在2004年10月25日(星期一)的内在价值。如果其2004年10月25日的收盘价为元,该债券是否值得投资为什么 6.代码为000896的7年期国债于1996年11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每年付息一次。该国债的价格因利率不断下调而上升,至2001年11月1日除权前一个交易日其收盘价为元。如果投资者以元的价格买入该债券,试计算其到期收益率。已知此时的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试计算其内在价值,并判断该债券是否值得投资,说明理由。 7.我国政府发行三年期政府债券,票面金额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到3%,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多少如果该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其市场价格应该为多少 8.某公司发行之贴现债券面额为1000美元,期限为91天,若贴现率为6%,该债券的发行价格应该为多少(一年按360天计算) 9.代码为000696的10年期国债于1996年6月14日发行,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每年付息一次。由于利率下调该国债的市场价格随之上升,至1998年6月14日除权前一个交易日其收盘价为元。如果债券持有人以元的价格将其在两年前以面值买入的债券卖出,试计算其持有期年收益率。已知,此时一年期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试计算其内在价值,并判断该债券是否值得投资,说明理由。 第三组 1.下面哪种证券具有较高的实际年利率 (1)票面金额为100000元,售价为97645元的3个月期限的国库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