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说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29
刑法分论(第4版)•目录:•丛书总序•前言•导言:刑法分论概说•第一节刑法分论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第三节刑法分则条文的构成•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一节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第二节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第三节叛变、叛逃的犯罪•第四节间谍、资敌的犯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第二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三节侵犯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四节恐怖活动犯罪•第五节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规定的犯罪•第六节过失造成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第二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三节走私罪•第四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五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六节金融诈骗罪•第七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八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九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侵犯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的犯罪•第三节侵犯妇女、儿L童身心健康的犯罪•第四节侵犯公民自由的犯罪•第五节侵犯民主权利及人格权、名誉权的犯罪•第六节妨害婚姻家庭的犯罪•第七节侵犯特定身份的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一节侵犯财产罪概述•第二节抢劫罪•第三节盗窃罪•第四节诈骗罪•第五节侵占罪•第六节本章其他罪名概述••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妨害社会管理罪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三节妨害司法罪•第四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第五节妨害文物管理罪•第六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七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八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九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十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一节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本章重点犯罪•第三节本章其他犯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一节贪污贿赂罪概述•第二节贪污罪•第三节挪用公款罪•第四节受贿罪•第五节行贿罪•第六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第七节本章其他犯罪••第九章渎职罪•第一节渎职罪概述•第二节滥用职权罪•第三节玩忽职守罪•第四节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第五节徇私枉法罪•第六节本章其他罪名••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一节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第二节本章重点犯罪•第三节本章其他犯罪。
刑法分论(各论)概述第一节分论的研究对象和总、分论关系一、研究对象(见下表)除研究对象外,还要注意以下背景知识:1、1997年刑法修正前刑法表现形式混乱状态及修正后如何在形式上纠正这种混乱状态?2、刑法的统一性要求甚于其他法律,主要体现在制定与修改刑法法律规范的机构比较统一。
但各省有关部门公开或内部出台的一些规定对刑法统一性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3、三道防线的理解。
4、刑法(尤其是分则)的立、改、废。
5、刑法、刑事法律、刑法条文、刑事法律规范、刑法学、总则与总论、分则与分论等概念二、刑法总、分论关系总论没有学好,分论难以深入;分论没学透,难以理解总论的实质。
总论没有学好,可以通过学好分论加深对总论的理解。
刑法总论从宏观上研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犯罪形态(主体形态、罪数形态、过程形态)比如盗窃罪,盗窃罪与将人灌醉后偷人东西的抢劫罪的区别。
而分则主要是从微观来解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如伪造多少人民币才构成伪造货币罪。
二者相互的关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例2、利用抢票软件帮他人买票是否构成犯罪?例3、举某地四人商量抢劫案例4、以李双江之子轮奸案说明总论对分论的作用。
例5、抢夺手表后逃离50米被抓获,是既遂还是未遂?例6、将蜂蜜误以为是农药放入杯中以加害于某人,有无构成犯罪?例7、危险驾驶罪入罪、吸毒不为罪说明总论对分论的影响。
共同过失犯罪体现分论对总论的发展。
三、学习刑法分论的方法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也就是犯罪分类,分为十大类。
二、刑法分则的依据例如:伪证罪应入哪一类罪名中?洗钱罪应归哪一类罪名中?第三节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引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见刑法修正案八)1、“条之一”如何理解,为何不当成第133条第二款,而将其作为第133条之一?2、本条文结构分析?3、为何要确定本条的罪名?如何确定本条的罪名即依据何在?4、本条文的罪状是什么?其与犯罪构成是何关系?本条文是什么种类的罪状?一、罪状试分析以下条文的罪状及说明其罪状的种类:第三百八十四条(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3)进行非法活动的,(4)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5)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6)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章罪刑分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一、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刑法学总论与刑法学各论我国刑法典的体系是由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组成的。
刑法总则是对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作出的一般规定,具有普遍性、概括性特点。
总则与分则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刑法体系的完整内容。
刑法学总论(又称刑法总论),是对刑法总则犯罪与刑罚理论一般原理和原则的阐述及研究,是刑法的基础理论;刑法学各论(又称刑法各论),则是对具体犯罪构成及其法定刑的分析和解释,是刑法理论的展开与应用。
罪刑分论的研究对象:罪刑分论其研究内容是具体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因此,罪刑分论的研究对象是规定具体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
A.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的作用;2、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3、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作用。
B.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1、对刑法各论的概括作用;2、对刑法各论的指导作用;3、对刑法各论的制约作用;二、研究刑法分论的意义1、有助于丰富和加深对刑法总论的理解和把握,正确贯彻刑法总则规定的原理、原则;2、可以掌握各种具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地适用刑法;3、可以发现刑事立法关于具体犯罪规定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从而有助于刑事立法的改革和健全。
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一、刑法分则的体系:1.概念:是指刑法分则对犯罪的分类及排列次序。
2.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我国刑法典的分则将具体犯罪分为10类:每一章规定一类犯罪,其排列次序依次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二、犯罪分类排列依据从总体上讲,我国刑法典分则对各种犯罪进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犯罪行为侵犯的同类客体,而对各类犯罪前后次序进行的排列,则主要是依据犯罪的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