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章遗传的分子基次件
- 格式:ppt
- 大小:18.57 MB
- 文档页数:53
高考生物遗传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种的进化、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性状的继承等方面。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相信大家对此也很关注。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考生物中的遗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DNA是生命体遗传的物质基础,由核酸组成。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和碱基。
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形成基因。
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的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稳定地保存着遗传信息。
2. 基因的表达: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通过基因的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携带了细胞合成蛋白质所需的信息,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DNA合成RNA的过程,RNA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等不同种类。
翻译是指mRNA编码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形成蛋白质。
3. 基因组:基因组是一个个体或物种的全部基因的集合。
人类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构成,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其余22对为非性染色体。
染色体是DNA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的,其编码了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
4.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的异常和植物的胚胎发生是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
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的突发改变,包括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等。
基因重组是通过DNA分子在染色体间的交换,形成新的组合。
染色体的异常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某些遗传病的发生。
植物的胚胎发生是指在融合前的雌配子和雄配子中自由组装新染色体。
5. 遗传的规律和方法:孟德尔遗传学是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研究到了孟德尔定律,即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基因对的分离和再组合等。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同时,遗传学研究中也使用了遗传图谱、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等方法。
第8讲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考试要求] 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a)。
2.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a)。
3.XY型性别决定(b/b)。
4.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b/b)。
5.伴性遗传的应用(c/c)。
6.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概念及其实例(a/a)。
7.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a/a)。
8.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c)。
9.遗传咨询与优生(a/a)。
10.遗传病与人类未来(a/a)。
1.(2018·浙江11月选考)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
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孕前遗传咨询B.禁止近亲结婚C.提倡适龄生育D.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解析由图示可知,高龄产妇所生子女的先天愚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生育妇女,因此应提倡适龄生育。
答案 C2.(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B.先天愚型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C.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羧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D.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解析人类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C,但可以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C,因此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A正确;先天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或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B错误;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因此不能代谢食物中常有的苯丙氨酸而患病,C错误;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是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D错误。
答案 A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最高C.高龄生育会提高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缺铁引起的贫血是可以遗传的解析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各类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最低,B错误;缺铁引起的贫血不可遗传,D错误。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二、三节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一)核酸是遗传物质1、染色体由、和少量组成,其中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S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能长成光滑的,S型细菌的菌体外有,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
3、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
RNA病毒有(举例)(二)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1、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合成方式上,满足了和的双重要求。
DNA由两条长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
DNA分子中A和T分子数相等,G和C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法则。
2、和通过形成键,交替连接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的碱基互补配对,通过连接。
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不同染色体中DNA不同,原因是数量不同、碱基的不同。
(三)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细胞中DNA复制是以亲代的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复制出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因此细胞中DNA的复制被称为。
2、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DNA复制模式的基础,复制时,在酶的作用下,两条链的碱基之间的断开,碱基出来,形成了两条模板链,再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吸引含有互补碱基的核苷酸,最后相邻核苷酸的和之间形成,产生一条子链。
DNA复制是一个合成过程(因此需要合适的温度),同时需要。
DNA复制过程使得亲代的传递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
3、DNA复制时母链不断解旋,子链逐渐合成,具有特点。
二、判断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多数能检测到放射性。
()2、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4、肺炎链球菌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学常见必考的考点清单——遗传的分子基础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是:将DNA、蛋白质等组成生物的各种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6.DNA分子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7.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采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8.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9.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有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10.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1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12.RNA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13.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14.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
15.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不止61种,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1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7.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18.加热并没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第八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知考纲·明考情]知识内容考试要求考情统计2018·112018·4 2017·11 2017·4 2016·10 2016·4 2015·10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 第17题第22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第18题第23题第20题第11题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a核酸分子的组成a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b 第20题活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第18题第23题考点(一)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原理:活的S型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2)肺炎双球菌类型类型菌落荚膜毒性S型光滑有有R型粗糙无无(3)活体细菌转化实验①实验过程及结果②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 型细菌。
(4)离体细菌转化实验①实验过程及结果②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并产生稳定遗传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操作①原理:噬菌体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遗传物质DNA进入细菌内部。
②方法: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
③具体过程a.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步骤第一步: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第二步: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b.已标记噬菌体侵染及离心操作(3)实验分析与结论①步骤分析: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②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①实验过程及现象②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狂背: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 G—C5.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构成DNA的碱基虽然只有四种,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6.DNA分子的特异性每种DNA分子有自身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7.DNA复制概念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8.DNA复制的时间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9.DNA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10.DNA复制的过程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11.DNA复制的条件复制需要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在ATP等供能下复制12.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13.DNA复制的意义 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14.DNA复制的计算(1)经复制形成子代DNA的数量为2n(n表示复制的次数或细胞分裂的次数)(2)经n次复制,过程中所需要某种碱基为原料的数量为(2n-1)×m(设该DNA中某碱基的含量为m);在第n 次复制时需要碱基为2n-1×m15.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6.遗传信息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就是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