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7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972.00 KB
- 文档页数:46
模拟电子技术根底主编:黄瑞祥副主编:周选昌、查丽斌、郑利君杨慧梅、肖铎、赵胜颖目录绪论第1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1 抱负运算放大器的功能与特性抱负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与端口抱负运算放大器的功能与特性1.2 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阐发闭环增益输入、输出阻抗有限开环增益的影响加权加法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阐发闭环增益输入、输出阻抗有限开环增益的影响电压跟随器1.4 运算放大器的差分输入阐发1.5 仪表放大器1.6 积分器与微分器1.6.1 具有通用阻抗的反相输入方式1.6.2 反相积分器1.6.3 反相微分器1.7 运算放大器的电源供电1.7.1 运算放大器的双电源供电1.7.2 运算放大器的单电源供电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底子电路2.1 半导体根底常识2 本征半导体2 杂质半导体2 两种导电机理——扩散和漂移2.2 PN结的形成和特性2.2.1 PN结的形成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2.2.3 PN结的反向击穿2.2.4 PN结的电容特性2.3 半导体二极管的布局及指标参数2 半导体二极管的布局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2 半导体器件型号定名方法2.4 二极管电路的阐发方法与应用2.4.1 二极管电路模型2.4.2 二极管电路的阐发方法2 二极管应用电路2.5 特殊二极管2.5.1 肖特基二极管2.5.2 光电子器件本章小结习题第3章三极管放大电路根底3.1 三极管的物理布局与工作模式3 物理布局与电路符号3 三极管的工作模式3.2 三极管放大模式的工作道理3.2.1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递3.2.2 三极管的各极电流3.3 三极管的实际布局与等效电路模型3.3.1 三极管的实际布局3.3.2 三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3.4 三极管的饱和与截止模式3.4.1 三极管的饱和模式3.4.2 三极管的截止模式3.5 三极管特性的图形暗示3.5.1 输入特性曲线3.5.2 输出特性曲线3.5.3 转移特性曲线3.6 三极管电路的直流阐发3.6.1 三极管直流电路的阐发方法3.6.2 三极管直流电路阐发实例3.7 三极管放大器的主要参数3.7.1 三极管放大器电路3.7.2 集电极电流与跨导3.7.3 基极电流与基极的输入电阻发射极电流与发射极的输入电阻电压放大倍数3.8 三极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3.8.1 混合∏型模型3.8.2 T型模型3.8.3 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应用3.9 放大器电路的图解阐发3.10 三极管放大器的直流偏置3.10.1 单电源供电的直流偏置3.10.2 双电源供电的偏置电路集电极与基极接电阻的偏置电路恒流源偏置电路3.11 三极管放大器电路3.11.1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3.11.2 三极管放大器的底子组态共发射极放大器发射极接有电阻的共发射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4.1 MOS场效应管及其特性4 增强型MOSFET〔EMOSFET〕4 耗尽型MOSFET〔DMOSFET〕4 四种MOSFET的比较4 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4.2 结型场效应管及其特性4 工作道理4 伏安特性4 JFET的小信号模型4.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中的偏置4 直流状态下的场效应管电路4 分立元件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4 集成电路中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4.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阐发4 FET放大电路的三种底子组态4 共源放大电路4 共栅放大电路4 共漏放大电路4 有源电阻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差分放大器与多级放大器5.1 电流源5 镜像电流源5 微电流源比例电流源5.2 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模型差分放大器电路差分放大器的主要指标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5.2.5 FET差分放大器5.2.6 差分放大器的零点漂移5.3 多级放大器5 多级放大器的一般布局5 多级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5 多级放大器的阐发计算5.4 模拟集成电路读图操练5.4.1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布局框图5.4.2 简单集成运放电路道理通用型模拟集成电路读图操练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类正确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要点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1 有源滤波电路6 滤波电路的底子概念与分类6 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6.2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 三极管的高频等效模型6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阐发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本章小结习题第7章反响放大电路7.1 反响的底子概念与判断方法7 反响的底子概念7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四种底子组态反响的判断方法7.2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7.2.1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方框图7.2.2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7.3 负反响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7.3.1 提高增益的不变性7.3.2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7.3.3 减小非线性掉真和扩展频带7.4 深度负反响放大电路的阐发深度负反响条件下增益的近似计算虚短路和虚断路7.5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不变性问题负反响放大电路自激振荡及不变工作的条件负反响放大电路不变性的阐发负反响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本章小结习题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8.1 概述8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8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与效率的关系8.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8.2.1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电路〕8.2.2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TL〕8.2.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8.2.4 复合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8.2.5 实际功率放大电路举例8.3 集成功率放大器8.3.1 集成功率放大器概述8.3.2 集成功放应用简介8.4 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OCL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OTL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功率放大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本章小结习题第9章信号发生电路9.1 正弦波发生电路9.1.1 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道理和条件9.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9.1.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9.1.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9.2 电压比较器单门限电压比较器迟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集成电压比较器9.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9.3.1 方波发生电路9.3.2 三角波发生电路9.3.3 锯齿波发生电路集成函数发生器简介本章小结习题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10.1 引言10.2 整流电路10.2.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全波整流电路10.2.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0.3 滤波电路10.3.1 电容滤波电路10.3.2 电感滤波电路10.3.3 LC滤波电路Π型滤波电路10.4 线性稳压电路10.4.1 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10.4.2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10.4.3 提高稳压性能的办法和庇护电路10.4.4 三端集成稳压器10.5 开关式稳压电路10.5.1 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10.5.2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工作道理及应用电路10.5.3 脉宽调制式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本章小结习题。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信号、模拟信号、放大电路、三大指标。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第三章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本征半导体:纯净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
在本征半导体内,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的。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在N型半导体内,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在P型半导体内,空穴是多数载流子。
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称为漂移;载流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称为扩散。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接触区形成PN结,在该区域中,多数载流子扩散到对方区域,被对方的多数载流子复合,形成空间电荷区,也称耗尽区或高阻区。
空间电荷区内电场产生的漂移最终与扩散达到平衡。
PN结最重要的电特性是单向导电性,PN结加正向电压时,电阻值很小,PN结导通;PN结加反向电压时,电阻值很大,PN结截止。
PN 结反向击穿包括雪崩击穿和齐纳击穿;PN结的电容效应包括扩散电容和势垒电容,前者是正向偏置电容,后者是反向偏置电容。
)二极管的V-I 特性(理论表达式和特性曲线))二极管的三种模型表示方法。
(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折线模型)。
(V BE=)第四章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BJT的结构、电路符号、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由三端的直流电压值判断各端的名称。
由三端的流入电流判断三端名称电流放大倍数))什么是直流负载线什么是直流工作点)共射极电路中直流工作点的分析与计算。
有关公式。
(工作点过高,输出信号顶部失真,饱和失真,工作点过低,输出信号底部被截,截止失真)。
)小信号模型中h ie和h fe含义。
)用h参数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
(画小信号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常用的BJT放大电路有哪些组态(共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各种组态的特点及用途。
P147。
(共射极:兼有电压和电流放大,输入输出电阻适中,多做信号中间放大;共集电极(也称射极输出器),电压增益略小于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有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多做输入级,中间缓冲级和输出级;共基极:只有电压放大,没有电流放大,有电流跟随作用,高频特性较好。
第 7章 信号 的运算和处理1、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2(08分)1.某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A u u I 2u Iu o 与输入电压 u I 间 的关系式为( 1)当时,证明输出电压I1R R 4 2 u o1u 。
I R R 31uI 12V 时, u 1.8V ,问 R 应取多大 ? (2)当o 1u I 1 0.5 mV ,A 、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已知 (10分)2.左下图示放大电路中,1 2u I 2 0.5 mV 。
( 1)分别写出输出电压 u 01、 u o2、 u的表达式,并求其数值。
ou=?o( 2)若不慎将 R 短路,问输出电压1A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06分)3.右上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1)写出输出电压 u 1 2u I 1、 u I 2间 的关系式。
与输入电压o (2)已知当 u =1V 时,I1uo u I 2=?= 3V ,问(10分)4.电流 -电流变换电路如图所示,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I L (1)写出电流放大倍数 A i , =?I S 10mA IL的表达式。
若I SR FI=?L(2)若电阻短路,(10分)5.电流放大电路如左下图所示,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I L(1)试写出输电流的表达式。
(2)输入电流源I L两端电压等于多少?(10分)6.大电流的电流-电压变换电路如右上图所示,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1A~(1)导出输出电压U O的表达式U O f (I )。
若要求电路的变换量程为IR5V,问=?3(2)当I I=1A时,集成运放 A 的输出电流I O=?(08分)7.基准电压-电压变换器电路如下图所示,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 1)若要求输出电压 U 的变化范围为 4.2~10.2V,应选电位器 R=?o W ( 2)欲使输出电压 U 的极性与前者相反,电路将作何改动?o(10分)8.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所示,已知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它参数如图。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自测题一、现有电路: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积分运算电路D.微分运算电路E.加法运算电路F.乘方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C )。
(2)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F )。
(3)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E )。
(4)欲实现A u=−100 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A )。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C )。
(6)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D )。
二、填空:(1)为了避免50H 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 带阻)滤波电路。
(2)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 z~12kH 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 带通)滤波电路(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 低通)滤波电路。
(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 有源)滤波电路。
三、已知图T7.3所示各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模拟乘法器的乘积系数k大于零。
试分别求解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a)(b)图T7.3解:图(a)所示电路为求和运算电路,图(b)所示电路为开方运算电路。
它们的运算表达式分别为:(a) 12413121234()(1)//f I I O f I R u u R u R u R R R R R R =-+++⋅⋅+ 11O O u u dt RC =-⎰(b) '23322144O I O O R R R u u u ku R R R =-⋅=-⋅=-⋅O u =习题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7.1填空:(1) ( 同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 >1 的放大器。
(2) ( 反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 <0 的放大器。
(3) ( 微分 )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 同相求和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123Y aX bX cX =++,a 、b 和c 均大于零。
《模拟电子》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如图1.1所示电路,判定电路中硅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并计算U AB的值。
设VD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图1.1 图1.22.如图1.2稳压管稳压电路,若限流电阻R=1.6KΩ,U Z=12V,I Zmax=18mA。
通过稳压管的电流I Z等于多少?限流电阻的值是否合适?3.如图1.3所示,二极管构成的各电路,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1)判定各电路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2)试求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 o。
图1.34.如图1.4所示,当输入电压为u i=5sinωt V时,试对应输入电压u i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
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图1.45.如何用万用表确定一个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6.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如图1.5所示,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U Z=8V,正向导通压降为0.7V,当输入电压为u i=15sinωt V时,试对应输入电压u i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
图1.57.若测得放大状态中的三极管I B=0.025mA,取β=50。
试计算I C和I E的值。
8.两个双极型三极管:A管的β=200,I CEO=200μA;B管的β=50,I CEO=50μA,其它参数相同,应选用哪一个?9.一个工作在放大状态中的三极管,已经测得其三个引出端的电位分别为①3.5V、②6.6V和③2.8V。
试问此三极管为什么类型?三个引出端分别对应管子的什么电极?10.测得电路中三极管的各电极电位如图1.6所示,试判定各个三极管是工作在截止、放大还是饱和状态?-5.3V 2.4V图1.6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的三种连接方式是什么?2.①如果一个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倍,用分贝作单位其电压增益为多少分贝?②若一个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60分贝(dB ),此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多少?3.如图2.1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出现的是什么失真?如何调整偏置电阻Rb 的值 可减小此失真?+6V+u 0-+ui -RbR C图2.1 图2.24.如图2.2所示电路,已知U CC =10V ,R b =320K Ω,β=80,R c =R L =2K Ω,试估算Q 点的值,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摹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电气信息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第三学期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是现代新兴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基础,是一门必修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摹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摹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摹拟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1).能理解电子路线中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放及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并识记上述内容中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概念,在该知识内容范围内进行识别和判断。
(2).能理解和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并能对它们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估算。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由若干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组成的较复杂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估算。
陶桓齐编,《摹拟电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刘光祜编,《摹拟电路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 (摹拟部份),高教出版社陈大钦编,《摹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摹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孙肖子编,《电子路线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谢自美编,《电子路线设计、实验、测试》 (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第 1 章半导体器件第 2 章基本放大电路第 3 章多级放大电路第 4 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第 5 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第 6 章信号运算电路第 7 章信号处理电路第 8 章波形产生和转换电路第 9 章功率放大电路第 10 章直流电源电路1.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半导体基础知识;掌握二极管基础知识,掌握二极管应用;掌握双极型晶体管(BJT)工作原理,伏安特性曲线, BJT 的各个参数;对照学习场效应管(FET)的原理和特性曲线。
2. 本章教学内容和学时: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21.2 半导体二极管 21.3 双极型三极管 21.4 场效应三极管 23.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4.本章重点:PN 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PN 结的特性,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场效应管的压控特性,以及三种器件的等效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版pdf下载模电童诗白第五版pdf是一套最新版的高等物理学习电子课本。
本书籍在继承了第四版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不少的物理学重点教程知识。
内容讲解的比较通俗化,可以适用于学生、教师用户学习。
网友们下载后请使用pdf阅读器进行浏览!电子图书内容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 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总结首届 ***精品课程——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的十年教学实践和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运算与处理、波形产生与信号变换、功率放大电路、DC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阅读。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版pdf图书目录:第0章绪论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第3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第4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第5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第6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第7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第9章直流电源第10章模拟电子电路读图附录部分自测题和习题答案参考文献索引电子书内容特色全书以导言开篇,以读图结尾;每章以本章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基本知识内容系统、精炼、深入。
力图使读者站在电子系统的高度认识电路,以便学以致用;从设计的角度讲述部分电路,以便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从结构特点阐明基本电路,以便掌握其精髓和“根本”;从具体电子电路应用的局限性获得重构电路的思路,以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例题、思考题、自测题、习题层次分明,具有基础性、启发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特别增加了故障诊断和具有设计性质的问题,以提高综合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模拟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模拟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模拟信号的处理。
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而模拟运算电路则是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变换、放大、处理、测量和显示等工作的电路。
模拟运算电路主要包括放大电路、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振荡电路、调制和解调电路及电源等。
以模拟乘法器为例,其工作原理是将两个模拟信号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这个积可以用来实现多种运算,如比例、差分、积分等。
模拟乘法器通常由两个运放(运算放大器)组成,输入信号分别加到两个运放的反向输入端,而输出信号则为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
另外,模拟运算电路还包括模拟加减器、模拟比较器等。
模拟加减器可以实现两个模拟信号的相加或相减,而模拟比较器则可以将一个模拟信号与另一个参考值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模拟运算电路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音频处理、图像处理、控制系统等。
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改进,模拟运算电路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和处理效果,满足各种实际需求。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自测题一、现有电路: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积分运算电路D.微分运算电路E.加法运算电路F.乘方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C )。
(2)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F )。
(3)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E )。
(4)欲实现A u=−100 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A )。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C )。
(6)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D )。
二、填空:(1)为了避免50H 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 带阻)滤波电路。
(2)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 z~12kH 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 带通)滤波电路(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 低通)滤波电路。
(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 有源)滤波电路。
三、已知图T7.3所示各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模拟乘法器的乘积系数k大于零。
试分别求解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a)(b)图T7.3解:图(a)所示电路为求和运算电路,图(b)所示电路为开方运算电路。
它们的运算表达式分别为:(a) 12413121234()(1)//f I I O f I R u u R u R u R R R R R R =-+++⋅⋅+ 11O O u u dt RC =-⎰(b) '23322144O I O O R R R u u u ku R R R =-⋅=-⋅=-⋅ 2413O I R R u u kR R =⋅习题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7.1填空:(1) ( 同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 >1 的放大器。
(2) ( 反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 <0 的放大器。
(3) ( 微分 )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模拟电子线路(学分4 ,学时6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模拟电子线路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高等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模拟电子线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研究电在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体的特性、参数和模型,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和工程计算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必要的电子电路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基本内容:绪论;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一)绪论 0.5学时1.课程性质;2.课程作用;3.课程内容;4.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1.了解模拟电子线路的课程性质、作用和基本内容。
2.掌握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方法。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3.5学时1.半导体基础;2.PN结;3.半导体二极管;4.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PN结。
2.熟练掌握器件(二极管)的外特性、主要参数。
3.正确理解模型分析法及典型应用。
4.会查阅电子器件手册。
(三)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2学时1.半导体三极管;2.简单交流放大电路;3.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工作点稳定问题;5.共C和共B电路;6.恒流源;7.单级放大器的基本要求与小结;8.多级放大器。
基本要求:1.掌握放大电路的静、动态分析。
静态:两种直流偏置电路(固定式、分压式),用计算法求静态工作点Q。
动态:共E和共C组态放大电路,能用小信号等效电路法求指标。
2.理解图解法。
3.掌握多级放大器的静、动态分析和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四)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8学时1.IGFET(MOS管);2.JFET(结型场效应管);3.FET放大电路;4.小结与基本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王远【篇一:模电资料】术基础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包括原自动化、电气类、电子类)专业知识平台重要核心课程,是学生在电子技术入门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涉及模拟信号的产生、传输及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工程实践性很强。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适应信息时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分析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电子电路计算机分析、设计能力。
课程学习完成能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两方面的基础;其一是正确使用电子电路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其二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设计集成电路专用芯片打好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低频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上,重点要求掌握放大器的各种基本单元电路、放大器中的负反馈、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电源等低频电子线路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analog electronics二、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学时: 60学时(课内) 本课程学分: 3.5学分三、授课对象电类本科生、专科生四、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路测试与实验技术五、教学目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等专业入门性质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六、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2第二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4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18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4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4第六章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6第七章反馈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8第八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篇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t>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院)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类型理论+实践授课对象三年制大专学生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2009年 12 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时:72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1.课程定位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岗位能力课程,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硬件能力的基本入门课程,是十分强调应用实践的工程性质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自测题一、现有电路: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D. 微分运算电路E. 加法运算电路F. 乘方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2)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3)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4)欲实现A 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6)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解:(1)C (2)F (3)E (4)A (5)C (6)D二、填空:(1)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2)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
(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
(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滤波电路。
解:(1)带阻(2)带通(3)低通(4)有源三、已知图T7.3所示各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模拟乘法器的乘积系数k大于零。
试分别求解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T7.3解:图(a)所示电路为求和运算电路,图(b)所示电路为开方运算电路。
它们的运算表达式分别为习题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7.1填空:(1)运算电路可实现A u>1的放大器。
(2)运算电路可实现A u<0的放大器。
(3)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大于零。
(5)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小于零。
(6)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2。
解:(1)同相比例(2)反相比例(3)微分(4)同相求和(5)反相求和(6)乘方7.2 电路如图P7.2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填表。
图P7.2解:u O1=(-R f/R) u I=-10 u I,u O2=(1+R f/R ) u I=11 u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