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9.63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入世后的人才问题及战略对策(一)本站编者按随着中国“入世”5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将面临全新的人才竞争。
人才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制度和体制等问题将日益突出。
如何应对未来人才问题的挑战,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站即日首先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刊载陈振声先生新发表论文《中国入世后的人才问题及战略对策》(《决策"研究"发展—中国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P1500-1514,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出版)。
陈振声先生现为中国未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2004年度“中国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某管理顾问公司高管。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入世后的人才问题及战略对策》(论文获2003年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战略管理课题学术论文一等奖,“2007年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优秀论文特等奖等国内外奖项);《人才流动、高校改革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6), P83~87;《中国当代思想宝库》第10卷,P601~607,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出版;论文获“首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优秀管理论文一等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优秀科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跨国IT公司全球新战略及在华行为的研究》(论文入选“跨国公司在中国:竞争与合作”国际会议,中山大学等主办,2004);《保持生态平衡—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论文入选首届“国际经济科技法律结合与发展”国际会议,中国科协、中国法学会,北京大学等主办,1994);《企业家要成为思想家》《生活导报》1998年1月;《信息技术产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战略选择》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上文章的著作权属于陈振声先生本人;现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国内合法的网络媒体、个人网站及博客转载,国内外的搜索引擎可收录,但须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出处;其它媒体或出版机构要转载请先通过电子邮件和陈振声先生联系(电子邮箱:victorzchen@ )中国入世后的人才问题及战略对策中国未来研究院研究员陈振声【论文摘要】本文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人才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市场学、领导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社会学、信息学、统计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及相关交叉科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人才问题的典型实例及经验,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入世后的人才问题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趁势。
浅谈“入世”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挑战及对策
林悦伟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商务》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对我们正确面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入WTO后受国际化竞争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愈演愈烈,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出新的挑战!
【总页数】1页(P208-208)
【作者】林悦伟
【作者单位】广东公诚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汕头51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9.23
【相关文献】
1.入世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挑战及对策 [J], 蓝庆新
2.面对WTO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入世条件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一) [J], 石扬令
3.入世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及对策 [J], 张成义;熊志坚;南剑飞
4.入世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挑战及对策 [J], 蓝庆新
5.入世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挑战及对策 [J], 李格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对策'在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趋势下,人力资源已成为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水平,是一个关乎组织战略成败的问题。
这已经是全球的共识。
而在中国,一个更紧迫的形势是,加入WTO在即,探讨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
要分析加入WTO后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必须分析加入WTO将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分析WTO将给中国企业组织带来什么、造成什么、要求什么,由此才能进而探讨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加入WTO后,中国将面对一个开放的市场,将直接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受此影响,中国的经营管理将进入一个特殊的时代环境,它具有三大主要特征:竞争激化、迅速变化、高度多元化。
竞争性。
加入WTO将带来更大的竞争,这是毫无疑问的。
更多更强大的对手将以更直接的方式,长驱直入,跃上中国经济舞台,带来崭新的技术,庞大的财力,一流的经营和管理方法,以及空前的竞争威胁。
这将对中国现有的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将使中国的企业竞争进入真正国际性的白热化阶段。
变化性。
由于激烈的竞争,市场将越发瞬息万变,不存在任何静止的东西。
变化性,作为竞争性的孪生姊妹,同样将成为最流行的特征。
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或者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就必将被淘汰。
多元化。
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另一个必然趋势,是汇聚各种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要素,单纯性的环境和单一化的条件不复存在。
当这一趋势随WTO进入中国后,以往任何一种经营管理模式都将显得单薄。
没有应对高度复杂性、多样性的准备,将难以驾驭局面。
由于上述三大特征,中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所有领域都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转移,以适应竞争、变化和多元化的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讨论相应的新对策。
每一个方面都是围绕竞争性、变化性和多元化展开阐述的。
1.人力资源规划为了适应竞争环境,人力资源规划仍须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包括提高个体效率和减少冗员,尤其是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压缩人力成本规模。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人才形势及应对策略袁兆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许多领域都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们面临着新一轮挑战。
我们以往所说的国际化的含义,更多的是指在经济领域与外国的竞争。
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化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将在多元化要素领域全面展开,特别是人才资源要素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将促使我国人才发展体制加快变革的步伐。
一、我国人才状况面临的严峻挑战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最直接地融入到了其中。
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全球性的经济分工合作,还意味着全球性的竞争,更意味着全球资源的再配置和全球财富的再分配。
由于新的国际经济运行模式打破了国界和地域界限,造成全球性的生产要素流动加剧,从而使得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企业与企业之间,无论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竞争都变的更为尖锐和激烈。
由于当前正值世界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转型,我国入世后将同时面对进入知识经济和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挑战。
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人才短缺是我国面临的各种挑战中最为严峻的挑战。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大的风险不是开放,而是我们不熟悉规则,因此加快培养一支适应世贸组织要求的国际型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应加快推进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积极培养与国际事务有关的外语、法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公共管理等国际型人才。
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入世后,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高科技行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人员、高级专业人员、经济分析人员、职业经理、律师和咨询业人员等将变得更加重要,那些与国际接轨并且具有高知识含量的职业将越来越体现出其内在的真正价值。
二十世纪末,由于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力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使得属于稀缺资源的高新技术人才的竞争显得更为激烈。
加入WTO后人事人才工作新走向加入WTO后,中国的人事人才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走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人事人才工作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面向国际市场拓展。
这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也促使中国在人事人才工作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首先,加入WTO后,中国的人事人才工作进一步国际化。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企业不再只是与国内员工打交道,而是涉及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交流和合作。
这要求中国的人事人才必须具备跨文化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熟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和挑战。
其次,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中国的人事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入WTO 后,中国企业受益于国际市场的开放,不仅可以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工作,还可以通过海外投资、合作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海外发展机会给中国的人事人才。
例如,许多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开展人才培养、交流等活动,这为中国的人事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再次,加入WTO后,中国的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的人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
这要求中国的人事人才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跟上国际潮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加入WTO后,中国的人事人才岗位也开始出现了更多的细分和专业化,例如招聘、培训、福利待遇等,要求人事人才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相关职位。
最后,加入WTO后,中国的人事人才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扰。
中国的人事管理体制和理念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培养、激励、晋升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
同时,人才流动也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加入WTO后,中国的人才流动性增强,各种跨地区、跨行业的招聘、人才培养项目层出不穷,这要求中国的人事人才能更加灵活和敏锐地抓住机遇,加强人才引进、留住和培养。
综上所述,加入WTO后,中国的人事人才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