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材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历史基础知识总复习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时间),起源于,主要的标志是、、和等,而最主要的标志是的广泛使用,标志人类从此进入社会;在分子学、遗传学、细胞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叫,它的核心是,而在其发展中尤其引人注目;我国为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是实行计划,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时间),兴起于(国家),它以为主要标志,最早完成的国家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时间),它以为主要标志,这次革命和(国家)走在了最前面。
(第16课)经济全球化最大的推动力是,1995年1月1日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于年加入;经济全球化总体来讲对发展中国家是。
(第15课)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和,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的局面,朝着方向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和等,但威胁世界和平的最直接因素还是比如就是一例,在这次战争中美国首次打出“”的幌子。
(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苏是关系,战后逐渐走向,这种关系破裂的标志是;美国在经济上推行“”在军事上建立,苏联成立了,标志着由此形成。
美苏争霸开始于(时间),这一时段的典型事件是年的;美苏争霸达到高潮是在年代,苏联于1979年12月直接出兵占领了。
(第9课)西欧各国的经济在(时间)以恢复到战前水平,在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欧洲走向联合的两件大事,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和为核心成立的“”组织,二是1993年成立的,简称其成员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叫,它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战后美国为改造日本,推行,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政策;日本成为经济强国之后正逐步谋求的地位,这引起亚洲临国的关注和不安。
(第8课)二战后最富强的国家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时代,其主要特征是和。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题(二)(2017-9-22)班级:姓名:___________第四课20.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年,______ __在__________创办了______________(后改名为____________),被称为“德先生”是______,被称为“赛先生”是_______。
21.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个?________,首先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________,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是_________。
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的是_________。
在_______形成了一个以《________》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22.辛亥革命后,彻底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运动叫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思想启蒙运动是_____________,2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4.口号“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这些口号出现在哪件事件中?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5.你知道青年节的来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6.五四运动二个阶段的地点和主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从整个运动来看,主力是哪一个?。
27.历史上某报纸有这样一条新闻“曹章陆皆免职”,它与什么事件有关?________ ___,同时说明这事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五四运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基础知识填空题(2016-12-2) 班级: 姓名: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发动的 战争,也是一场 战争。
3、革命团体的创建:45、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
”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6、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革命措施:(1)成立苏维埃政府.(2)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颁布了《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一:普遍抵制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等。
(2)抵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 。
(3)要求英国“ ”的运动。
8、1929-1933发生了 ,它的直接起因是 ,它开始于 国,特点有 ,实质是 。
为了解决这些危机,美国采取了 措施,它的特点是 。
9、中共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 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基础:各地 的建立。
外部条件: 的帮助。
10、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 。
新的革命道路: ,。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 ”的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1924—1927)成果一:创建“ ”成果二: 战争(1926—1927) 1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 、 的开始。
13、八七会议: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 ”。
14、被称为星星之火的是 。
15、遵义会议:选举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 ”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 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的转折点。
1.拉开冷战的序幕:________。
2.冷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
3.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德国分裂为________和________。
4.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___ _____。
5.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7.1990年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8.________问题是影响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
9.维护________,实现________,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0.对台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坚持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12.1949年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
1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方针。
15.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__________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
16.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__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7.1972年,_________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18.1979年,_________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基础知识填空题(2016-12-2) 班级: 姓名: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发动的 战争,也是一场 战争。
3、革命团体的创建:45、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
”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6、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革命措施:(1)成立苏维埃政府.(2)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颁布了《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一:普遍抵制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等。
(2)抵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 。
(3)要求英国“ ”的运动。
8、1929-1933发生了 ,它的直接起因是 ,它开始于 国,特点有 ,实质是 。
为了解决这些危机,美国采取了 措施,它的特点是 。
9、中共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 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基础:各地 的建立。
外部条件: 的帮助。
10、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 。
新的革命道路: ,。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 ”的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1924—1927)成果一:创建“ ”成果二: 战争(1926—1927) 1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 、 的开始。
13、八七会议: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 ”。
14、被称为星星之火的是 。
15、遵义会议:选举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 ”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 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的转折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思品》第二单元填空练习班级姓名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史前时期_________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从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到有意识地对自然进行__________;工业文明时期,以__________自然________自然为傲,人与自然矛盾迅速激化;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应与自然__________发展。
(崇拜,顺从,征服,改造,协调)2.PRED问题:(Population)、(Resources) 、 (Environment) 与 (Development) 问题,简称PRED问题。
它们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其中是关键问题。
3.PRED问题的实质是____________;解决PRED问题就要走_______ _____道路.4.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____________是关键。
5.世界人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同国家,不同人口问题。
印度: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口应如何发展才有助于社会发展(合理的人口发展)第52页8.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矿产资源属于。
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9.世界资源的主要问题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不能无度,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和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问题。
11.环境包括____________(沙漠,天然草原)和____________(城市,村庄)12.环境问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3.环境问题呈现____________特征(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有)和____________特征(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九年级历史基础知识填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_______(时间)。
毛泽东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_______________(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日。
二、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____年。
袁世凯称帝的事件发生在______________年。
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是______________。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合作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标志。
国共两党共同发起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_。
四、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于______________年。
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华南、华东、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略阵地之一。
五、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内战。
解放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共识。
六、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于______________年。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八、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发生在______________年。
改革开放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
九、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______________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独立形成的国家之一。
十、中国的历史地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山多、水多。
历史与社会中考九年级考点复习填空1.依法治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是个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即在__________的领导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国家。
民主制度中是最大的权威是:__________。
依法(包括宪法、法律)治国,是现代政治文明的__________。
__________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__________;是国家的__________法。
依据我国宪法:凡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我国的法律体现__________的意志。
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人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现代社会的公民最重要的特征:依法享有的任何一项__________,都必然伴随着保证其实现的__________。
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这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__________。
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年满__________周岁,除被剥夺政治权利外,都有__________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最基本的__________权利。
公民有__________、出版、__________、结社、__________、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_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填空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以下措施: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3、失误与挫折1、和运动: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刮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1966-1976的_____________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8、2009年我们迎来了建国60周年,某校德育处要求各班以“风雨60载,辉煌30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下面请你一起来参加黑板报内容的编写,补充正确的内容。
(1)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起了________________;1957年我国______________的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打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曾在经济方面遭受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挫折,在政治方面我们也出现了重要失误,政治上的失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1978年____________的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如:政治领域方面我国对_________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经济领域方面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_________小康等。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从____________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___________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填空式复习1、“…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
”这段话说明德国渴望。
2、一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期中德国、奥匈帝国、_______组成,英国、法国、_______组成。
3、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成为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ww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爆发,迅速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是,被称为。
8、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的时间:—年。
历时年。
以德国为首的战败。
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列强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陆续在战场上使用,英国首先使用了。
11、战胜国代表聚集在法国召开了,签署了《》。
12、巴黎和会上,要求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德国,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想让法、德两国相互制约,所以放宽了对德国的一些苛刻条件。
借大战之机大发横财,主宰战后世界的野心随之膨胀。
13、《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攫取的权益转让14、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15、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是实业家代表16、“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出自的《》17、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18、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叫。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19、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年,成立地点___________,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20、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为、、,简称22、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使国民摆脱贫困,这叫主义。
创立民国叫主义23、1911年4月,黄兴领导了24、年月日,新军工程营第八营发动了25、武昌起义的领导机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6、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就是27、辛亥革命后在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2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____年___月____日,就任临时大总统2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______________》30、资产阶级力量太薄弱,革命成果被窃取,1912年月袁世凯在_____就任临时大总统31、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选择练习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今年是改革开放33周年,1978年召开的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的重大决策,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此开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改革首先在展开,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可见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
开放首先在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的新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了。
3.我们用“”的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的总方针,坚持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当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国内),其实质是否定的原则搞台湾独立;(国外),其实质是干涉中国内政,是和的行经。
因此,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的义务。
4.当今世界的的主题是和,其中、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的危害也在不断上升;而造成南北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历史原因是。
但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
“南”指的是,“北”指的是。
因此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5.我国人口具有、、的基本特点,因此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
其中,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6.我国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但。
如水资源南多北少放映了资源,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
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和“”,关键在于。
7.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和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我们要坚持的基本国策,坚持,,的方针。
8.在PRED问题中,是关键因素。
而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观,坚持走道路,树立意识,我们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
9.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
充分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即“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看得见的手”指的是。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1949年,以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组织,简称“”.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华沙条约”,简称“”。
“”和“”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政策。
开始的标志是。
4、战后最具有世界意义的变化有和。
5、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年。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6、二战后在的推动下(再加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50——1970)7、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肃清反革命、和平解放、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
8、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标志是1952年底的完成。
9、到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这表明中国基本建立起的基本制度。
10、一五计划(——)中国逐步改变的面貌,开始向迈进。
11、错误的表现:1958年,全国掀起了“”运动和运动。
在“”运动中,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1966年——1976年发动了一场“”。
危害: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的生产积极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中国的和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15、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6、年党的被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新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填空题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金字塔:古代埃及地处北部流域。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作为。
最大的金字塔是。
金字塔是的标志。
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为维护统一王国的和,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史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
该法典的实质是为。
3、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它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影响)4、日本大化改新:(1)内容:1、废除,改由。
2、仿照唐朝,颁行“”和。
3、实行,废除,中央和地方。
(2)性质:自上而下的的改革。
(3)意义:使日本由。
5、伊斯兰教的创立:(1)时间:7世纪初。
(2)创始人:穆罕默德。
6、创立政教合一的国家:(1)622年,穆罕默德在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穆罕默德既是,又是。
(2)630年,穆罕默德率武装兵临下,后定为伊斯兰教圣地,改克尔白神庙为伊斯兰教,也叫。
7、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迅速走向统一(632年),之后发动扩张征服战争,到中叶,形成,并完成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1、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是:废除,实现,公民享有。
2、梭伦改革:公元前年,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3、雅典民主政治的顶端:时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如何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既有民主性,又有局限性。
答:民主性: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局限性:但是,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佛教:产生的时间是,产生地是,创始人是,后称。
经典是《》。
传播:公元前开始先后传入、、及东南亚各国。
2、基督教:兴起时间是前后,地点是、地区,创始人是,经典是《》。
从欧洲逐渐传入、、洲,成为最具影响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一、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1.背景:发生在一战期间2.时间:_____年3月.3.爆发武装起义地点:________________.4.推翻的政府:______专制统治.5.建立的政府:_________________.四月提纲1.四月提纲提出了什么新任务?从___________________过渡到____________________.2.四月提纲是谁提出的?__________3.列宁为首的政党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党(无产阶级政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时间:_______________2.起义地点:__________3.革命胜利的标志:________被攻克.4.起义后的革命措施(1)成立_______政府.(2)宣布退出______________.(3)颁布了《___________》,把土地分配给______.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___.6.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不仅改变了_____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_____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1918-1920,为了对付国内外战争和饥荒,苏俄采取了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_.2.1921-1925: 战争结束,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列宁的_______政策.3.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4.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包括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商业)4.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______生产大大提高,工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_____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它是苏维埃俄国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有益探索。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20世纪初,_____经济仍然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使国内各种________空前激化。
2、俄国人民喊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口号。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全城总罢工,并演化为________,推翻了_____专制统治。
但________组成的临时政府,宣布继续进行________。
人民的革命情绪再度高涨。
3、1917年4月17日,_____在__________代表会议上作报告,提出了从__________过渡到__________的任务,使政权转到_______和_______手中。
4、1917年11月7日,_____亲自指挥,“__________”号巡洋舰发出进攻的信号,_____被攻克,________被推翻,革命胜利了。
因为11月是俄历的10月,这次革命被称为__________革命。
5、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成立了代表_____、_____和_____的_____政府,并宣布退出__________。
政府颁布《________》,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世界上__________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_____历史发展方向,也对整个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_______发动了武装干涉,国内_______也掀起叛乱。
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应对严峻形势,__________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_____。
7、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3月,俄共(布)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_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在工业领域,允许本国_____和外国的______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在流通领域,恢复________。
这些政策被称为是_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题(2016-10-13)班级:姓名:___________第一单元;1、19世纪晚期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产力)迅速发展,原因是当时的______ 革命.。
2、1860年英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1900退居世界第三,但它的殖民地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德国由世界第四跃居世界第二,但它的殖民地居世界第五.这说明一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渴望重新瓜分世界愿望最为强烈的国家是_______,它与哪国的海军竞赛最引入注目?____________3、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哪三国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国,哪三国________组成的______国.两者的核心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战争爆发后,见风使舵,由敌人变成朋友的是__________4、一战前,被称为“火药桶”的是__________半岛,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或一战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__________ _________5、一战的主战场是_________ _,形成了哪三条战线?_________________ _。
6、1916年,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___________,这次战役的交战双方是__________,发生在哪一战场的哪一条战线?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1917年,一战交战双方的国家有什么变化?(二参一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一战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霸权而展开的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这说明一战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9、一战延续四年,涉及到欧、非、亚、美洲等30多个国家,共3千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这说明一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教材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题(二)(2019-9-19)班级:姓名:___________第一单元第三课1、19世纪70年代以后,、、、、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促进了商品的。
2、近代邮政、通信事业也发展起来,、等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交流,逐渐改变了人们的。
3、鸦片战争后,现代意义的传入中国,出现在各大通商口岸。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4、清末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的新风尚受到人们推崇。
综合探究一5. 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辛亥革命使“”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国家名称。
6.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1)先秦是________ 指称。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________ 趋势。
(3)中华民族。
人们用“”形容中华民族的形成。
7.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是指_____ __。
________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国各族人民看做一个。
第二单元第一课8.“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这些口号出现在俄国的什么革命中?____________。
口号中的人民提出要“和平”说明这次革命与哪次战争有关?______________。
这次革命的地点是在____________,结果是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__党。
10.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请问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___________,社会主义革命是指______________。
1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是__________年__ _月____日,起义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12.俄国十月革命时候的革命措施:(1)成立了________政府,(2)宣布退出___________,(3)颁布《________》。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指___________。
13.苏联国名的变化:(1)二月革命前:____ _ ;(2)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3)十月革命到1922年:___________;(4)1922年后:_________。
新中国曾经发行过一张错误邮票,上面写着“纪念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请问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应对国内外的困境,苏维埃政权推行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又开始实施政策。
15.短短的十几年,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原因是苏联在1925年确立了____________ ___方针,并于1928年实行_______ _____计划。
工业建设投资的四分之三用于______业。
但是,“开着飞机去排队买面包“说明工业化过程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第二课16.一战期间,埃及成为的殖民地,埃及人民在民族运动领袖的领导下,后来又组建党,通过斗争,在1922年迫使殖民国家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17.印度是国的殖民地,后来随着国民意识的不断增强,促成印度统一的全国性组织____________成立。
18.国大党领袖,被称为“圣雄”,领导人民进行了三次运动。
这些运动打击了,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单元第三课19.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年,______ __在__________创办了《》(后改名为《___________》),高举的旗帜中被称为“德先生”是______,被称为“赛先生”是_______。
20.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__,首先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________,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是_________。
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的是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在_______形成了一个以《________》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新文化运动得到迅猛发展。
2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和,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反对旧文学;提倡,反对旧道德。
22.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思想启蒙运动是_____________,2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4.口号“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这些口号出现在哪件事件中?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5.青年节的来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6.五四运动二个阶段的地点和主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从整个运动来看,主力是哪一个?。
27.历史上某报纸有这样一条新闻“曹章陆皆免职”,它与什么事件有关?________ ___,同时说明这事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五四运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意义:中国的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的开端;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看中国,看世界。
2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1)思想基础:俄国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 ____在中国广泛传播。
其中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_____。
(2)阶级基础:_______ ___队伍的不断壮大(与_____________运动相关)。
(3)组织基础:各地____ __ 早期组织的建立。
其中第一个早期组织是_______ _在_______ __成立。
30.看P42图,“南湖泛舟”反映了什么事件?_________ ____ ___。
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在_____ __和_____ ___ __.这次会议确定党的名称为,确定党的奋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 _年___________________。
32.开天辟地是指哪一件大事?______ ___。
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是指________ _____及其政党__________ ____,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是指____________ __。
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二单元第四课33.“打倒列强,除军阀”这是国民革命军军歌,它反映了什么运动?________ ______,什么战争?____ __,这次运动或战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国民党确立了哪三大政策?______________ _。
合作后的主要成果是哪二件?。
35.北伐中,赢得铁军称号的是_______ _ ___,参考P45图回答当时叶挺的军队的进攻对象是哪一个军阀?_________ _。
36.1928年,__________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37.南京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宣告______________运动失败,__________________合作完全破裂。
38.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_____ ___,为什么?(或何时中共有了自己的军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9.建军节的来历与哪一年的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____ ___,举一个主要领导人_________ 。
40.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是哪一次会议?________ 。
41.被称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开创者是________ ___。
42.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 ___,是在___________起义后。
43.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P51 44.1928年春,历史上著名的朱毛会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
45.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 __的思想。
46.1930年前后在中国农村,地主的土地被没收分给农民,这与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_____。
它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7.1934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这是指由于__________ ________,红军被迫进行________________.而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_________ __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48.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描写了哪件事情?______________,从最后一句话推测时间是在1934年还是1936年?___________.49.红军长征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时间和地点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