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1)[下学期]--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
专题1.8解直角三角形(1)(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会综合运用平面几何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2.会运用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④,h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值.(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求∠A,(如∠A,a),斜边、锐角(如c,∠A)∠B=90°-∠A,,要点诠释: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典型例题】类型一、解直角三角形1.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3 4则sin C=_______.【点拨】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求出BD是解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在Rt△ABC中,∠C=90°,点D是BC边的中点,CD=2,tan B=3 4(1)求AD和AB的长;(2)求∠B的正弦、余弦值.【变式2】如图,已知Rt△ABC中,∠C=90°,AD为∠BAC的平分线,且AD=2,AC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类型二、解非直角三角形2.如图,在ABC △中,6AB =,1sin 2B =,1tan 3C =,求ABC △的面积.1AD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一艘货船以20n mile /h 的速度向正南方向航行,在A 处测得灯塔B 在南偏东40 方向,航行5h 后到达B 在北偏东60 方向,求C 处距离灯塔B的距离BC (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sin 400.64≈ ,cos400.77≈ ,tan 400.84≈ 1.73≈).【答案】65.4nmile【分析】过点B 作BH AC ⊥,在Rt △CBH 和Rt △BAH 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计算出C 处距离灯塔B 的距离B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已知一居民楼AD 前方30m 处有一建筑物BC ,小敏在居民楼的顶部D 处和底部A 处分别测得建筑物顶部B 的仰角为19︒和41︒,求居民楼的高度AD 和建筑物的高度BC (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tan190.34︒≈,tan 410.87︒≈)【答案】居民楼的高度AD约为16米,建筑物的高度BC约为26米.【分析】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分别在Rt△BDE和RtABC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求出BC、BE,进而求出AD,得出答案.解:过点D作DE⊥BC于点E,则DE=AC=30,AD=EC,由题意得,∠BDE=19︒,∠BAC=41︒,在Rt△ABC中,BC=AC•tan∠BAC=30×tan41︒≈26.1≈26,在Rt△BDE中,BE=DE•tan∠BDE=30×tan19︒≈10.2,∴AD=BC−BE=26.1−10.2=15.9≈16.答:居民楼的高度AD约为16米,建筑物的高度BC约为26米.【点拨】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三、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不规则图形的边长或面积3.如图,四边形ABCD中,∠B=∠D=90°,∠A=120°,AB=12,CD=求AD的长.【答案】6【分析】延长DA交CB的延长线于E,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E=90°,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到∠EAB=60°,得到∠E=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延长DA交CB的延长线于E,∵∠ABC=90°,【点拨】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B是长为10m,倾斜角为30°的自动扶梯,平台BD与大楼CE垂直,且与扶梯AB的长度相等,在B处测得大楼顶部C的仰角为65°,求大楼CE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65°=0.90,tan65°=2.14】【答案】大楼CE的高度是26m.【分析】作BF⊥AE于点F,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BF、CD即可.解:作BF⊥AE于点F.则BF=DE.【变式2】一种可折叠的医疗器械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这种医疗器械的侧面结构如图实线所示,底座为ABC ,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90ACB ∠=︒,60ABC ∠=︒,32cm AB =,75BDE ∠=︒,其中一段支撑杆84cm CD =,另一段支撑杆70cm DE =,(1)求BC 的距离;(2)求支撑杆上的E 到水平地面的距离EF 是多少?(用四舍五入法对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150.26︒≈,cos150.97︒≈,tan150.27︒≈ 1.732≈)【答案】(1)16cm (2)105cm【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中60°角解直角三角形即可;(2)如图作DG ⊥EF ,PQ EF ∥,证明EF =EG +QC +CP ,再分别运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EG 、QC 、CP 即可.∵DG ⊥EF ,AF ⊥EF ,PQ ∴DG ⊥PQ ,AF ⊥PQ ,∴四边形FPQG 是矩形,∴3sin 60842CQ CD =⋅︒=⨯∵75,60BDE BDQ ∠=︒∠=︒∴∠EDG =75°-60°=15°。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1.3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测量和建筑领域,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解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兴趣。
2.讲解:讲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3.实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4.总结: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