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1.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物)。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河水流淌B.猎豹飞奔C.蜗牛爬行D.茶香四溢2.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看到路旁的房屋和树木向后退。
如果小明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地面D.汽车座椅3. 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
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云朵B.地面C.机翼D.座椅4.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B.江岸C.房屋D.青山5.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6.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
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7.在上学的路上,当晓彤正快步追上在前面同向行走的小雪时,小南骑自行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 )A.以小雪为参照物,晓彤是静止的B.以晓彤为参照物,小南是静止的C.以晓彤为参照物,小南是向后运动的D.以小南为参照物,小雪是向后运动的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9.如图所示,沿直线行驶的两辆车,小明所乘甲车桌面上的水杯和小红所乘乙车经历了图1到图2的情景,则()A.乙车一定静止B.甲车一直静止C.甲车向西减速D.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10.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二、填空题1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与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st(s表示路程,单位为m或km;t表示时间,单位为s或h;v表示速度,单位为m/s或km/h);3.单位换算:1m/s= km/h;4.常考的速度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二、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的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km,“一日还”指大约24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
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A.2km/h B.10km/h C.20km/h D.1000km/h 2.下列物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C.在平直的轨道上快慢不变运动的火车D.从高处坠落的物体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的定义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C.由速度的公式v=st可知: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D.速度的单位有km/ℎ和m/s,且1m/s=3.6km/ℎ4.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羚羊、汽车、运动员C.汽车、羚羊、运动员D.汽车、运动员、羚羊5.早上小明步行去上学,前200m用了200s,此时他想起今天该值日,就加快了速度,剩下的400m 用了300s,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1.25m/s B.1.2m/s C.1m/s D.1.5m/s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时,所用时间之比是3∶5,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10∶9 B.9∶10 C.2∶5 D.5∶27.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4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6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8m,关于他在这3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B.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这3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D.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8.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t=10s后甲车超过乙车9.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长170m桥,需要多长时间()A.17 s B.18 s C.19 s D.20 s二、填空题10.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B.C.D.可知,物体的()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3.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比 2∶3 ,所用时间比为 3∶2 ,则两者速度比为()A.4∶9 B.1∶1 C.9∶4 D.2∶34.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如果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A.2m/s B.3m/s C.4m/s D.5m/s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所以研究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这个物体本身也可以选为参照物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与运动路程,运动的时间无关D.平均速度表示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6.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的速度为9.0m/s,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7.在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C.由v=s/t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8.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二、多选题9.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C.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10.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路段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m/sB.此指示牌位置距离机场高速入口还有500mC.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从标志牌处到机场高速入口用时1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30km/hD.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机场高速入口最快需要用45s三、填空题1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8s内通过的路程为40m,则甲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无法判断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判定测量的准确程度可以达到A.m B.dm C.cm D.mm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并且方法符合要求,就不会有误差B.不管使用什么样的仪器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C.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4.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物体的长度如下:L1=2.45cm,L2=2.44cm,L3=2.44cm,L4=2.46cm,那么,更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值是()A.2.4475cm B.2.46cm C.2.45cm D.2.44cm5.以下是一些男生为中考体育项目制定的运动目标.其中,他们无法实现的是A.1000m长跑100s B.三级蛙跳8mC.立定跳远2.55m D.跳绳每分钟180次6.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9.6nm=9.6×10-3μm=9.6×10-6mm B.9.6cm=9.6cm×10mm=96mm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小明同学测量圆柱直径,他的方法正确的是A.B.C.D.10.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数据为1.243米,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二、填空题三、综合题(1)这个班学生身高较多集中在之间;(2)身高在158cm~168cm之间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为;(3)155cm=m。
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8的相反数的倒数是()A.B.﹣8 C.8 D.﹣2.在有理数1,- 与,-3中,倒数最小的是()A.1 B.- C.D.-33.在算式-27×24+16×24-79×24=(-27+16-79)×24中运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乘法分配律4.若|a|=5,|b|=3,那么a•b的值是()A.15 B.-15 C.±15 D.以上都不对5.如图是制作果冻的食谱,傅妈妈想根据此食谱内容制作六份果冻.若她加入50克砂糖后,不足砂糖可依比例换成糖浆,则她需再加糖浆()A.15匙B.18匙C.21匙D.24匙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任何数乘以0,其积为0;②任何数乘以1,积等于这个数本身;③0除以任何一个数,商为0;④任何一个数除以﹣1,商为这个数的相反数.A.2个B.3个C.4个D.1个7.七(1)班学雷锋小组整理校实验室,已知6个人共要做4小时完成,则每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是()A.B.C.D.8.对于有理数a、b,如果ab<0,a+b<0.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a<0,b<0 B.a>0,b<0且|b|<aC.a<0,b>0且|a|<b D.a>0,b<0且|b|>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9.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0.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为.11. 2003个-3与2004个-5相乘的结果的符号是号.12.在如右图所示的运算流程中,若输出的数y=7,则输入的数n= .13.三味书屋推出售书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书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书超过100元但不超过200元一律打九折;(3)一次性购书超过200元及以上一律打八折。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面四个数中,负数是( )A. 0B. −12C. 1D. +72. 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3元记作3元,那么支出8元记作( )A. 5元B. −11元C. 11元D. −8元3. 中国是最早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并进行负数运算的国家.若零上10℃记作+10℃,则零下10℃可记作( )A. 10℃B. 0℃C. −10℃D. −20℃4. 如果水位升高2m时水位变化记作+2m,那么水位下降2m时水位变化记作( )A. −2mB. −1mC. 1mD. 2m5. 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1m时记作移动+1m,那么这个物体向左移动2m时记作移动( )A. −1mB. +2mC. −2mD. +3m6. 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 24.70千克B. 24.80千克C. 25.30千克D. 25.51千克7. 有下列四组数: ①−3,2.3,−14; ②34,0,212; ③113,0.3,7; ④12,15,2.其中三个数都不是负数的是( )A. ① ②B. ② ④C. ③ ④D. ② ③ ④8. −a一定是( )A. 正数B. 负数C. 0D. 以上都不对9. 体育课上全班女生进行百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8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女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8秒,“−”表示成绩小于18秒,“0”表示刚好达标,这个小组女生的达标率是( )A. 25%B. 37.5%C. 50%D. 75%10. 北京与莫斯科的时差为5小时,例如,北京时间13:00,同一时刻的莫斯科时间是8:00.小丽和小红分别在北京和莫斯科,她们相约在各自当地时间9:00~17:00之间选择一个时刻开始通话,这个时刻可以是北京时间( )A. 10:00B. 12:00C. 15:00D. 18:00二、填空题11. 如果盈利100元记作+100元,那么亏损50元记作元.12. 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则−55元表示.13. 翠屏山高于海平面503米,记作+50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______ 米.14. 某种试剂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10±2)℃,请你写出一个适合该试剂保存的温度:______ ℃.15. 某仓库记账员为方便记账,将进货10件记作+10,那么出货5件应记作______ .16. 负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负数与对应的正数”数量相等,意义相反”.若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则向西走80米记作米.17.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8,227,3.1416,0,2001,−35,−0.142857,95%.正数:.负数:.18. A,B,C三位同学一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分别是1.75米,2米,1.80米.若以C同学的成绩为基准,大于C同学的成绩记为正数,小于C同学的成绩记为负数,则A同学的成绩记为米,B同学的成绩记为米.19. 某同学计划在假期每天做6道数学题,超过的题数记为正数,不足的题数记为正数负数,十天中做题记录如下:3,5,4,2,-1,1,0,-3,8,7,那么他十天共做的数学题有______ 道.20. 观察这一列数:−34,57,−910,1713,−3316⋯则第6个数是.三、解答题21. 某股民A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如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根据表格解答下列问题:星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跌+4+4.5−1−2.5−6(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是多少元?22.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医用口罩销量大幅增加,某口罩加工厂为满足市场需求计划每天生产5000个,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相比有出入,下表是二月份某一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单位:个)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100−200+400−100−100+350+150(1)这一周共生产多少个口罩?(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个?(3)该口罩加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口罩0.15元,本周口罩加工厂应支付工人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23. 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当天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8,+6,−13,+7,−12,+3,−1(1)A在岗亭何方?通过计算说明A距离岗亭多远?(2)在岗亭东面6千米处有个加油站,该巡警巡逻时经过加油站______ 次.(3)若摩托车每行1千米耗油0.05升,那么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多少升?24. 在一次质量检测中,测得七袋牛奶的质量分别为498克、500克、503克、496克、497克、502克、504克.这七袋牛奶质量的平均值是500克,以平均值为标准,用正、负数分别表示出它们对应的数.25. 外卖送餐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某学习小组调查了一名外卖小哥一周的送餐情况,规定送餐量超过50单(送一次外卖称为一单)的部分记为“+”,低于50单的部分记为“−”,如表是该外卖小哥一周的送餐量: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送餐量−3+4−5+14−8+7+12 (单位:单)(1)求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平均每天送餐多少单?(2)外卖小哥每天的工资由底薪60元加上送单补贴构成,送单补贴的方案如下:每天送餐量不超过5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2元;超过50单但不超过6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4元;超过6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6元.求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工资收入多少元?参考答案1、B 2、D 3、C 4、A 5、C 6、B 7、D 8、D 9、D 10、C 11、−50 12、支出55元 13、−155 14、10(答案不唯一) 15、−5 16、−8017、227,3.1416,2001,95% −18,−35,−0.142857 18、−0.05 +0.20 19、78 20、651921、解:(1)最初的股票每股为27元,则:星期三收盘时每股价格为27+4+4.5−1=34.5元.(2)从图表可知本周内最高价应该在星期二,最低价格在星期五,分别算出这两天收盘时的价格就是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和最低价.在星期二时每股价格为27+4+4.5=35.5元,即本周内最高价每股为35.5元.在星期五时每股价格为27+4+4.5−1−2.5−6=26元,即本周内最低价每股为26元.22、解:(1)5000×7+100−200+400−100−100+350+150=35600(个)答:这一周共生产35600个口罩 (2)400−(−200)=600(个)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00个 (3)35600×0.15=5340(元)答:本周口罩加工厂应支付工人的工资总额是5340元.23、424、 以500克为标准,将多于500克的部分记为正,少于500克的部分记为负,则这七袋牛奶的质量分别表示为−2克、0克、+3克、−4克、−3克、+2克、+4克.25、解:(1)由题意,得:50+[(−3)+(+4)+(−5)+(+14)+(−8)+(+7)+(+12)]÷7 =50+3 =53(单)答: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平均每天送餐53单 (2)由题意,得:(50×7−3−5−8)×2+(4+7+10×2)×4+(4+2)×6+60×7 =668+124+36+420=1248(元)答: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工资收入1248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自主学习选择同步练习题(附答案)1.下列选项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A.胜1局和亏损2万元B.向东行驶5km与向北行驶10kmC.运进6kg苹果与卖完5kg苹果D.水位上升0.6米与水位下降1米2.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用算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即“正算赤,负算黑”.如果向西走80米记作“−80米”,那么向东走40米记作()A.+40米B.+80米C.−80米D.−40米3.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6.5℃,如果低于正常体温0.5℃记作−0.5℃;那么高于正常体温0.8℃应该记作()A.−0.8℃B.+0.8℃C.−37.3℃D.+37.3℃4.《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那么−40表示为()A.收入40元B.支出40元C.收入60元D.支出60元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B.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C.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一定越大D.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6.古人都讲“四十不惑”,如果以40岁为基,张明60岁,记为+20岁,那么王横25岁,记为()A.25岁B.−25岁C.−15岁D.+15岁7.一袋面粉的标准质量是15kg,如果把一袋面粉15.5kg记为+0.5kg,那么另一袋面粉14.7kg记为()A.−14.7kg B.+14.7kg C.-0.3kg D.+0.3kg8.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1B.2C.−12D.−39.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3B.−(−1)C.0D.−210.在下列数−56,+1,6.7,0,722,−5,25%中整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11.下列四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距离原点最近的是()A.−1B.−1.5C.+0.5D.+112.下列比较大小正确的是()A.−3=−−73B.−56<−45C.−−21<+−21D.−|−10|>81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和−+2B.−−2和+2C.−−2和−2D.−+2和−+214.下列化简正确的是()A.−+2=2B.−−2=−2C.+−2=−2D.−+2=2 15.在−1,0,53,−6.8和2024这五个有理数中,正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6.在−2,0,3.14,102,3,−−2021,100%中,非负整数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17.如果在数轴上A点表示−3,那么在数轴上与点A距离2个长度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1B.−1和−5C.+1或−5D.−51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则沸点最低的物质是()物质酒精液态甲醛液态一氧化碳花生油沸点/℃78−19.5−191.5335A.液态一氧化碳B.液态甲醛C.酒精D.花生油19.若足球质量与标准质量相比,超出部分记作正数,不足部分记作负数,则在下面4个足球中,质量最接近标准的是()A.+0.9B.−3.5C.−0.5D.+2.520.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参考答案1.解:A、胜1局和亏损2万元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故选项不合题意;B、向东行驶5km与向北行驶10km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故选项不合题意;C、运进6kg苹果与卖完5kg苹果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故选项不合题意;D、水位上升0.6米与水位下降1米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解:∵向东走与向西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如果向西走80米记作“−80米”,∴向东走40米记作+40米,故选:A.3.解:体温低于正常体温0.5℃记作−0.5℃;那么高于正常体温0.8℃应该记作+0.8℃,故选:B.4.解: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那么−40表示为支出40元.故选:B.5.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选项A正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故选项B正确;∵在数轴的负半轴上,到原点距离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一定越小,故选项C不正确;∵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故选项D正确.故选:C.6.解:由题意得:王横25岁,记为−15岁,故选:C.7.解:一袋面粉15.5kg记为+0.5kg,那么另一袋面粉14.7kg记为-0.3kg.故选:C.8.解:∵−3<−12<1<2,∴所给的各数中,最小的数是−3.故选:D9.解:A.−3=3是正数,不符合题意;B.−(−1)=1是正数,不符合题意;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符合题意;D.−2是负数,符合题意;故选:D.10.解:−56,+1,6.7,0,722,−5,25%中整数有:+1,0,−5,共3个,故选:B.11.解:∵−1=1,−1.5=1.5,+0.5=0.5,+1=1,∴−1.5>−1=+1>+0.5,∴+0.5的位置距离原点最近,故选:C.12.解:A、∵−=−723,−−7=723,∴−<−−7符合题意;B、∵−=56=2530,−=45=2430,∴−56<−45,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21=21,+−21=−21,∴−−21>+−21,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10|=−10,∴−|−10|<8,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3.解:A、+−2=−2,−+2=−2,故两数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B、−−2=−2,+2=2,两数互为相反数,符合题意;C、−−2=2,−2=2,故两数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D、−+2=−2,−+2=−2,故两数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14.解:A、−+2=−2,此选项化简错误,不符合题意;B、−−2=2,此选项化简错误,不符合题意;C、+−2=−2,此选项化简正确,符合题意;D、−+2=−2,此选项化简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5.解:正数有:53和2024,有2个正数.故选B.16.解:−2为负数,不符合题意;0为非负整数,符合题意;3.14为小数,不符合题意;102=5为非负整数,符合题意;3为小数,不符合题意;−−2021=2021为非负整数,符合题意;100%=1为非负整数,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非负整数的个数有4个,故选:C.17.解:如图所示,∴在数轴上与点A距离2个长度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1和−5.故选B.18.解:∵−191.5>−19.5,∴−191.5<−19.5<78<335,∴沸点最低的液体是液态一氧化碳.故选A.19.解:+0.9=0.9,−3.5=3.5,−0.5=0.5,+2.5=2.5,∵0.5<0.9<2.5<3.5,∴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0.5,故选:C.20.解:由图可得:0<<,且|U<|U,∴A、<,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U<|U,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U<|−U,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水的蒸发B.星光闪闪C.植物开花结果D.划破夜空的流星2.图所示,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看到月亮的穿行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云朵C.月亮D.天空3.我国技术人员在研发高铁时,要进行风洞测试,即将高铁列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迎面吹来,模拟高铁列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在风洞测试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4.放学回家,小华发现公交车在快车道上快速行驶,小华在非机动车道上与公交车同方向行走,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华()A.向同方向运动B.静止不动C.向相反方向运动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6.2022年11月30日5时40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完成太空“会师”,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如图)。
若照相时他们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B.正在自动巡航作业的机械臂C.完成对接的天和核心舱D.舱内因失重“飘动”的物资7.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用手缓慢拉动小车,车上的小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A.小人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小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D.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于车是静止的8.站在路边的小乐看到甲、乙两个气球正在升空,如图A所示,一会儿看到的场景如图B所示。
第一章 勾股定理1.1 探索勾股定理一、填空题1.已知在Rt △ABC 中,∠C =90º。
① 若a =3,b =4,则c =________; ② 若a =40,b =9,则c =________; ③ 若a =6,c =10,则b =_______; ④ 若c =25,b =15,则a =________。
2.已知在Rt △ABC 中,∠C =90º,AB =10。
① 若∠A =30º,则BC =______,AC =_______; ② 若∠A =45º,则BC =______,AC =_______。
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是6cm 。
求: (1)高AD 的长; (2)△ABC 的面积S △ABC 。
4.如图阴影部分正方形的面积是 。
5.如图正方形ABGF 和正方形CDBE 的面积分别是100和36,则以A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是 。
6.在△ABC 中∠C=90°,①若a =24 ,c =30 则b= ; ②若a =12 ,b =5 则c= 。
7.由于风向改变,一帆船先向正西方航行80km ,然后向正南方航行150km ,此时它距离出发点 km 。
8.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模板,一直角边长5cm ,斜边长13cm ,做成这样的模板要平方厘米的纸板。
9.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A 港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离开A 港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_____________海里。
10.等腰△ABC 的底边BC 为16,底边上的高AD 为6,则腰长AB 的长为____________。
11.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8cm 2,则正方形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
12.在△ABC 中,∠C=90°,若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___。
13.木工周师傅做一个长方形桌面,测量得到桌面的长为60cm ,宽为32cm ,对角线为68cm ,这个桌面 (填”合格”或”不合格”)。
第一章 1.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在“①高一数学中的难题;②所有的正三角形;③方程x 2-2=0的实数解”中,能够构成集合的是( )A .②B .③C .②③D .①②③[答案] C[解析] 高一数学中的难题的标准不确定,因而构不成集合,而正三角形标准明确,能构成集合,方程x 2-2=0的解也是确定的,能构成集合,故选C.2.已知集合A ={x |x ≤10},a =2+3,则a 与集合A 的关系是( ) A .a ∈A B .a ∉A C .a =A D .{a }∈A[答案] A[解析] 由于2+3<10,所以a ∈A .3.(2015·山东临沂检测)集合{x ∈N *|x -2<3}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是( ) A .{0,1,2,3,4} B .{1,2,3,4} C .{0,1,2,3,4,5} D .{1,2,3,4,5}[答案] B[解析] 由x -2<3,得x <5,又x ∈N *,所以x =1,2,3,4,即集合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是{1,2,3,4}.4.方程组⎩⎪⎨⎪⎧3x +y =22x -3y =27的解集是( )A.⎩⎪⎨⎪⎧x =3y =-7B .{x ,y |x =3且y =-7}C .{3,-7}D .{(x ,y )|x =3且y =-7} [答案] D[解析] 解方程组⎩⎪⎨⎪⎧3x +y =22x -3y =27得⎩⎪⎨⎪⎧x =3y =-7,用描述法表示为{(x ,y )|x =3且y =-7},用列举法表示为{(3,-7)},故选D. 5.已知集合S ={a ,b ,c }中的三个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 D[解析]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a ,b ,c 互不相等,故选D.6.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的值为( )A .2B .3C .0或3D .0或2或3[答案] B[解析] 因为2∈A ,所以m =2或m 2-3m +2=2,解得m =0或m =2或m =3.又集合中的元素要满足互异性,对m 的所有取值进行一一检验可得m =3,故选B.二、填空题7.用符号∈与∉填空:(1)0________N *;3________Z ; 0________N ;(-1)0________N *; 3+2________Q ;43________Q .(2)3________{2,3};3________{(2,3)}; (2,3)________{(2,3)};(3,2)________{(2,3)}. (3)若a 2=3,则a ________R ,若a 2=-1,则a ________R . [答案] (1)∉ ∉ ∈ ∈ ∉ ∈ (2)∈ ∉ ∈ ∉ (3)∈ ∉[解析] (1)只要熟记常用数集的记号所对应的含义就很容易辨别.(2)中3是集合{2,3}的元素;但整数3不是点集{(2,3)}的元素;同样(2,3)是集合{(2,3)}的元素;因为坐标顺序不同,(3,2)不是集合{(2,3)}的元素.(3)平方等于3的数是±3,当然是实数,而平方等于-1的实数是不存在的.8.设a ,b ∈R ,集合{1,a +b ,a }=⎩⎨⎧⎭⎬⎫0,ba,b ,则b -a =________.[答案] 2[解析] 显然a ≠0,则a +b =0,a =-b ,b a=-1,所以a =-1,b =1,b -a =2. 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 含有a -2,2a 2+5a,12三个元素,且-3∈A ,求a 的值. [解析] ∵-3∈A ,则-3=a -2或-3=2a 2+5a , ∴a =-1或a =-32.当a =-1时,a -2=-3,2a 2+5a =-3,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a =-1舍去. 当a =-32时,经检验,符合题意.故a =-32.[注意] (1)分类讨论意识的建立.解答含有字母的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问题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如本例按照元素-3与a -2,2a 2+5a,12的关系分类 ,即可做到不重不漏.(2)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解与集合有关的字母参数时,需利用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来检验所求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本例在求出a 的值后,需代入验证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10.已知集合A ={x |ax 2-3x +2=0}. (1)若A 是单元素集合,求集合A ;(2)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 将求集合中元素问题转化为方程根问题.(1)集合A 为单元素集合,说明方程有唯一根或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要注意方程ax 2-3x +2=0可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至少有一个元素,说明方程有一根或两根.[解析] (1)因为集合A 是方程ax 2-3x +2=0的解集,则当a =0时,A ={23},符合题意;当a ≠0时,方程ax 2-3x +2=0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则Δ=9-8a =0,解得a =98,此时A ={43},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当a =0时,A ={23},当a =98时,A ={43}.(2)由(1)可知,当a =0时,A ={23}符合题意;当a ≠0时,要使方程ax 2-3x +2=0有实数根, 则Δ=9-8a ≥0,解得a ≤98且a ≠0.综上所述,若集合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则a ≤98.[点评] “a =0”这种情况容易被忽视,如“方程ax 2+2x +1=0”有两种情况:一是“a =0”,即它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是“a ≠0”,即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用判别式“Δ”来解决.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5·河北衡水中学期末)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A .{x |x =1}B .{x |x 2=1} C .{1} D .{y |(y -1)2=0}[答案] B[解析] {x |x 2=1}={-1,1},另外三个集合都是{1},选B.2.下列六种表示法:①{x =-1,y =2};②{(x ,y )|x =-1,y =2};③{-1,2};④(-1,2);⑤{(-1,2)};⑥{(x ,y )|x =-1或y =2}.能表示方程组⎩⎪⎨⎪⎧2x +y =0,x -y +3=0的解集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④⑤C .②⑤D .②⑤⑥[答案] C [解析] 方程组⎩⎪⎨⎪⎧2x +y =0,x -y +3=0的解是⎩⎪⎨⎪⎧x =-1,y =2.故选C.3.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z |z |+|xyz |xyz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MB .2∈MC .-4∉MD .4∈M[答案] D[解析] 当x >0,y >0,z >0时,代数式的值为4,所以4∈M ,故选D.4.设A ,B 为两个实数集,定义集合A +B ={x |x 1+x 2,x 1∈A ,x 2∈B },若A ={1,2,3},B ={2,3},则集合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答案] B[解析] 当x 1=1时,x 1+x 2=1+2=3或x 1+x 2=1+3=4;当x 1=2时,x 1+x 2=2+2=4或x 1+x 2=2+3=5;当x 1=3时,x 1+x 2=3+2=5或x 1+x 2=3+3=6.∴A +B ={3,4,5,6},共4个元素.二、填空题5.已知P ={x |2<x <k ,x ∈N ,k ∈R },若集合P 中恰有3个元素,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k |5<k ≤6}[解析] x 只能取3,4,5,故5<k ≤6.6.(2015·湖南郴州模拟)用列举法写出集合{33-x ∈Z |x ∈Z }=________.[答案] {-3,-1,1,3} [解析] ∵33-x∈Z ,x ∈Z , ∴3-x 为3的因数. ∴3-x =±1,或3-x =±3. ∴33-x =±3,或33-x=±1. ∴-3,-1,1,3满足题意. 三、解答题7.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a 1-a ∈A (a ≠1).若13∈A ,求集合中的其他元素.[分析] 已知a ∈A ,1+a 1-a ∈A ,将a =13代入1+a1-a 即可求得集合中的另一个元素,依次,可得集合中的其他元素.[解析] ∵13∈A ,∴1+131-13=2∈A ,∴1+21-2=-3∈A ,∴1-31+3=-12∈A ,∴1-121+12=13∈A . 故当13∈A 时,集合中的其他元素为2,-3,-12.8.若一数集的任一元素的倒数仍在该集合中,则称该数集为“可倒数集”. (1)判断集合A ={-1,1,2}是否为可倒数集; (2)试写出一个含3个元素的可倒数集.[解析] (1)由于2的倒数为12不在集合A 中,故集合A 不是可倒数集.(2)若a ∈A ,则必有1a ∈A ,现已知集合A 中含有3个元素,故必有一个元素有a =1a,即a =±1,故可以取集合A ={1,2,12}或{-1,2,12}或{1,3,13}等.第一章 1.1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对于集合A,B,“A⊆B”不成立的含义是( )A.B是A的子集B.A中的元素都不是B的元素C.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D.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答案] C[解析] “A⊆B”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故选C.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②若A B,B C,则A C;③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真子集;④如果不属于B的元素也不属于A,则A⊆B.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 ①空集只是空集的子集而非真子集,故①错;②真子集具有传递性;故②正确;③若一个集合是空集,则没有真子集,故③错;④由韦恩(Venn)图易知④正确,故选C.3.已知集合A={x|x是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C={x|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x|x是等边三角形},则( )A.A⊆B B.C⊆BC.D⊆C D.A⊆D[答案] B[解析] ∵正方形必为矩形,∴C⊆B.4.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0} B.{x|x>8,且x<5}C.{x∈N|x2-1=0} D.{x|x>4}[答案] B[解析] 选项A、C、D都含有元素.而选项B无元素,故选B.5.若集合A⊆{1,2,3},且A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A有( )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 D[解析] 集合{1,2,3}的子集共有8个,其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的有{1},{3},{1,2},{1,3},{2,3},{1,2,3},共6个.6.设集合A ={x |1<x <2},B ={x |x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2 B .a ≤1 C .a ≥1 D .a ≤2[答案] A[解析] 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图略),因为A B ,所以a ≥2. 二、填空题7.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x |x 是菱形}________{x |x 是平行四边形}; {x |x 是三角形}________{x |x 是斜三角形}. (2)Z ________{x ∈R |x 2+2=0}; 0________{0};Ø________{0};N ________{0}. [答案] (1)(2) ∈[解析] (1)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子集的定义来加以判断,特别要注意判断出包含关系后,还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具有真包含关系.(2)集合{x ∈R |x 2+2=0}中,由于实数范围内该方程无解,因此{x ∈R |x 2+2=0}=Ø;0是集合{0}中的元素,它们之间是属于关系;{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Ø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故Ø{0};自然数集N 中含有元素0,但不止0这一个元素.8.(2012·大纲全国改编)已知集合A ={1,2,m 3},B ={1,m },B ⊆A ,则m =________. [答案] 0或2或-1[解析] 由B ⊆A 得m ∈A ,所以m =m 3或m =2,所以m =2或m =-1或m =1或m =0,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m ≠1.所以m =0或2或-1.三、解答题9.判断下列集合间的关系:(1)A ={x |x -3>2},B ={x |2x -5≥0}; (2)A ={x ∈Z |-1≤x <3},B ={x |x =|y |,y ∈A }. [解析] (1)∵A ={x |x -3>2}={x |x >5},B ={x |2x -5≥0}={x |x ≥52},∴利用数轴判断A 、B 的关系. 如图所示,AB .(2)∵A ={x ∈Z |-1≤x <3}={-1,0,1,2},B ={x |x =|y |,y ∈A ,∴B ={0,1,2},∴B A .10.已知集合M ={x |x =m +16,m ∈Z },N ={x |x =n 2-13,n ∈Z },P ={x |x =p 2+16,p ∈Z },试确定M ,N ,P 之间的关系.[解析] 解法一:集合M ={x |x =m +16,m ∈Z },对于集合N ,当n 是偶数时,设n =2t (t ∈Z ), 则N ={x |x =t -13,t ∈Z };当n 是奇数时,设n =2t +1(t ∈Z ),则N ={x |x =2t +12-13,t ∈Z }={x |x =t +16,t ∈Z }.观察集合M ,N 可知M N .对于集合P ,当p 是偶数时,设p =2s (s ∈Z ),则P ={x |x =s +16,s ∈Z },当p 是奇数时,设p =2s -1(s ∈Z ),则P ={x |x =2s -12+16,s ∈Z } ={x |x =s -13,s ∈Z }.观察集合N ,P 知N =P . 综上可得:MN =P .解法二:∵M ={x |x =m +16,m ∈Z }={x |x =6m +16,m ∈Z }={x |x =3×2m +16,m ∈Z },N ={x |x =n 2-13,n ∈Z }={x |x =3n -26,n ∈Z }={x |x =3n -1+16,n -1∈Z },P ={x |x =p 2+16,p ∈Z }={x |x =3p +16,p ∈Z },比较3×2m +1,3(n -1)+1与3p +1可知,3(n -1)+1与3p +1表示的数完全相同, ∴N =P,3×2m +1只相当于3p +1中当p 为偶数时的情形, ∴MP =N .综上可知M P =N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5·瓮安一中高一期末试题)设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Z },则( )A .M =NB .M NC .M ND .M 与N 的关系不确定[答案] B[解析] 解法1:用列举法,令k =-2,-1,0,1,2…可得M ={…-34,-14,14,34,54…}, N ={…0,14,12,34,1…},∴MN ,故选B.解法2:集合M 的元素为:x =k 2+14=2k +14(k ∈Z ),集合N 的元素为:x =k 4+12=k +24(k ∈Z ),而2k +1为奇数,k +2为整数,∴M N ,故选B.[点评] 本题解法从分式的结构出发,运用整数的性质方便地获解.注意若k 是任意整数,则k +m (m 是一个整数)也是任意整数,而2k +1,2k -1均为任意奇数,2k 为任意偶数.2.(2015·湖北孝感期中)集合A ={(x ,y )|y =x }和B =⎩⎨⎧⎭⎬⎫x ,y |⎩⎪⎨⎪⎧2x -y =1x +4y =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AB .B ⊆AC .(1,1)⊆BD .Ø∈A[答案] B[解析] B =⎩⎨⎧⎭⎬⎫x ,y |⎩⎪⎨⎪⎧2x -y =1x +4y =5={(1,1)},故选B. 3.已知集合A ={1,2},B ={x |ax -2=0},若B ⊆A ,则a 的值不可能是( ) A .0 B .1 C .2 D .3[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a =0时,B =Ø,满足题意;a ≠0时,由2a∈A ⇒a =1,2,所以a 的值不可能是3.4.集合P ={3,4,5},Q ={6,7},定义P *Q ={(a ,b )|a ∈P ,b ∈Q },则P *Q 的子集个数为( )A .7B .12C .32D .64[答案] D[解析] 集合P *Q 的元素为(3,6),(3,7),(4,6),(4,7),(5,6),(5,7),共6个,故P *Q 的子集个数为26=64.二、填空题5.已知集合M ={x |2m <x <m +1},且M =Ø,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m ≥1[解析] ∵M =Ø,∴2m ≥m +1,∴m ≥1.6.集合⎩⎨⎧x ,y ⎪⎪⎪⎪ ⎩⎪⎨⎪⎧⎭⎪⎬⎪⎫y =-x +2,y =12x +2⊆{(x ,y )|y =3x +b },则b =________.[答案] 2[解析] 解方程组⎩⎪⎨⎪⎧y =-x +2y =12x +2得⎩⎪⎨⎪⎧x =0y =2,代入y =3x +b 得b =2. 三、解答题7.设集合A ={-1,1},集合B ={x |x 2-2ax +b =0},若B ≠Ø且B ⊆A ,求实数a 、b 的值.[解析] ∵B 中元素是关于x 的方程x 2-2ax +b =0的根,且B ⊆{-1,1},∴关于x 的方程x 2-2ax +b =0的根只能是-1或1,但要注意方程有两个相等根的条件是Δ=0.∵B ={x |x 2-2ax +b =0}⊆A ={-1,1},且B ≠Ø, ∴B ={-1}或B ={1}或B ={-1,1}. 当B ={-1}时,Δ=4a 2-4b =0且1+2a +b =0,解得a =-1,b =1. 当B ={1}时,Δ=4a 2-4b =0且1-2a +b =0,解得a =b =1. 当B ={-1,1}时,有(-1)+1=2a ,(-1)×1=b ,解得a =0,b =-1.8.设集合A ={x |-2≤x ≤5},B ={x |m +1≤x ≤2m -1}.(1)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x ∈Z 时,求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3)当x ∈R 时,不存在元素x 使x ∈A 与x ∈B 同时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 (1)当m +1>2m -1,即m <2时,B =Ø,满足B ⊆A .当m +1≤2m -1,即m ≥2时,要使B ⊆A 成立,只需⎩⎪⎨⎪⎧ m +1≥-2,2m -1≤5,即2≤m ≤3.综上,当B ⊆A 时,m 的取值范围是{m |m ≤3}.(2)当x ∈Z 时,A ={-2,-1,0,1,2,3,4,5},∴集合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8-2=254.(3)∵x ∈R ,且A ={x |-2≤x ≤5}, B ={x |m +1≤x ≤2m -1},又不存在元素x 使x ∈A 与x ∈B 同时成立,∴当B =Ø,即m +1>2m -1,得m <2时,符合题意;当B ≠Q ,即m +1≤2m -1,得m ≥2时,⎩⎪⎨⎪⎧ m ≥2,m +1>5,或⎩⎪⎨⎪⎧ m ≥2,2m -1<-2,解得m >4.综上,所求m 的取值范围是{m |m <2或m >4}.第一章 1.1 1.1.3 第一课时并集和交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面四个结论:①若a ∈(A ∪B ),则a ∈A ;②若a ∈(A ∩B ),则a ∈(A ∪B );③若a ∈A ,且a ∈B ,则a ∈(A ∩B );④若A ∪B =A ,则A ∩B =B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 C[解析] ①不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C.2.已知集合M ={x |-3<x ≤5},N ={x |x >3},则M ∪N =( )A .{x |x >-3}B .{x |-3<x ≤5}C .{x |3<x ≤5}D .{x |x ≤5}[答案] A[解析] 在数轴上表示集合M,N,如图所示,则M∪N={x|x>-3}.3.(2015·全国高考卷Ⅰ文科,1题)已知集合A={x|x=3n+2,n∈N},B={6,8,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 )A.5 B.4C.3 D.2[答案] D[解析] A∩B={8,14},故选D.4.(2015·浙江省期中试题)集合A={1,2},B={1,2,3},C={2,3,4},则(A∩B)∪C=( )A.{1,2,3} B.{1,2,4}C.{2,3,4} D.{1,2,3,4}[答案] D[解析] A∩B={1,2},(A∩B)∪C={1,2,3,4},故选D.5.若A∪B=Ø,则( )A.A=Ø,B≠ØB.A≠Ø,B=ØC.A=Ø,B=ØD.A≠Ø,B≠Ø[答案] C6.设集合A={x|-1≤x≤2},集合B={x|x≤a},若A∩B=Ø,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 )A.{a|a<2} B.{a|a≥-1}C.{a|a<-1} D.{a|-1≤a≤2}[答案] C[解析] 如图.要使A∩B=Ø,应有a<-1.二、填空题7.若集合A={2,4,x},B={2,x2},且A∪B={2,4,x},则x=________.[答案] 0,1或-2[解析] 由已知得B⊆A,∴x2=4或x2=x,∴x=0,1,±2,由元素的互异性知x≠2,∴x =0,1或-2.8.已知集合A ={x |x ≥5},集合B ={x |x ≤m },且A ∩B ={x |5≤x ≤6},则实数m =________.[答案] 6[解析] 用数轴表示集合A 、B 如图所示.由于A ∩B ={x |5≤x ≤6},得m =6.三、解答题9.设集合A ={a 2,a +1,-3},B ={a -3,2a -1,a 2+1},A ∩B ={-3},求实数a 的值.[解析] ∵A ∩B ={-3},∴-3∈B .∵a 2+1≠-3,∴①若a -3=-3,则a =0,此时A ={0,1,-3},B ={-3,-1,1},但由于A ∩B ={1,-3}与已知A ∩B ={-3}矛盾,∴a ≠0.②若2a -1=-3,则a =-1,此时A ={1,0,-3},B ={-4,-3,2},A ∩B ={-3}.综上可知a =-1.10.已知集合A ={x |-1≤x <3},B ={x |2x -4≥x -2}.(1)求A ∩B ;(2)若集合C ={x |2x +a >0},满足B ∪C =C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B ={x |x ≥2},A ={x |-1≤x <3},∴A ∩B ={x |2≤x <3}.(2)∵C ={x |x >-a 2},B ∪C =C ⇔B ⊆C , ∴-a 2<2,∴a >-4.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M ={-1,0,1},N ={x |x =ab ,a ,b ∈M 且a ≠b },则M ∪N =( )A .{0,1}B .{-1,0}C .{-1,0,1}D .{-1,1}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集合N ={-1,0},所以M ∪N =M .2.若集合M ={(x ,y )|x +y =0},P ={(x ,y )|x -y =2},则M ∩P 等于( )A .(1,-1)B .{x =1或y =-1}C .{1,-1}D .{(1,-1)} [答案] D[解析] M ∩P 的元素是方程组⎩⎪⎨⎪⎧ x +y =0x -y =2的解∴M ∩P ={(1,-1)}.3.(2015·衡水高一检测)若集合A ,B ,C 满足A ∩B =A ,B ∪C =C ,则A 与C 之间的关系为( )A .C AB .AC C .C ⊆AD .A ⊆C [答案] D[解析] ∵A ∩B =A ,∴A ⊆B ,又B ∪C =C ,∴B ⊆C ,∴A ⊆C ,故选D.4.当x ∈A 时,若x -1∉A ,且x +1∉A ,则称x 为A 的一个“孤立元素”,由A 的所有孤立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的“孤星集”,若集合M ={0,1,3}的孤星集为M ′,集合N ={0,3,4}的孤星集为N ′,则M ′∪N ′=( )A .{0,1,3,4}B .{1,4}C .{1,3}D .{0,3} [答案] D[解析] 由条件及孤星集的定义知,M ′={3},N ′={0},则M ′∪N ′={0,3}.二、填空题5.以下四个推理:①a ∈(A ∪B )⇒a ∈A ;②a ∈(A ∩B )⇒a ∈(A ∪B );③A ⊆A ⇒A ∪B =B ;④A ∪B =A ⇒A ∩B =B .其中正确的为________.[答案] ②③④[解析] ①是错误的,a ∈(A ∪B )时可推出a ∈A 或a ∈B ,不一定推出a ∈A .6.已知集合A ={x |x 2+px +q =0},B ={x |x 2-px -2q =0},且A ∩B ={-1},则A ∪B =________.[答案] {-2,-1,4}[解析] 因为A ∩B ={-1},所以-1∈A ,-1∈B ,即-1是方程x 2+px +q =0和x 2-px -2q =0的解,所以⎩⎪⎨⎪⎧ -12-p +q =0,-12+p -2q =0,解得⎩⎪⎨⎪⎧p =3,q =2, 所以A ={-1,-2},B ={-1,4},所以A ∪B ={-2,-1,4}.三、解答题7.已知A ={x |2a <x ≤a +8},B ={x |x <-1或x >5},A ∪B =R ,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B ={x |x <-1或x >5},A ∪B =R ,∴⎩⎪⎨⎪⎧2a <-1,a +8≥5,解得-3≤a <-12. 8.设A ={x |x 2+8x =0},B ={x |x 2+2(a +2)x +a 2-4=0},其中a ∈R .如果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 ∵A ={x }x 2+8x =0}={0,-8},A ∩B =B ,∴B ⊆A .当B =Ø时,方程x 2+2(a +2)x +a 2-4=0无解,即Δ=4(a +2)2-4(a 2-4)<0,得a <-2.当B ={0}或{-8}时,这时方程的判别式 Δ=4(a +2)2-4(a 2-4)=0,得a =-2.将a =-2代入方程,解得x =0,∴B ={0}满足.当B ={0,-8}时,⎩⎪⎨⎪⎧ Δ>0,-2a +2=-8,a 2-4=0,可得a =2.综上可得a =2或a ≤-2. [点评] (1)当集合B ⊆A 时,如果集合A 是一个确定的集合,而集合B 不确定,运算时,要考虑B =Ø的情形,切不可漏掉.(2)利用集合运算性质化简集合,有利于准确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第一章 1.1 1.1.3 第二课时补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5·重庆三峡名校联盟)设全集I ={1,2,3,4,5},集合A ={2,3,5},集合B ={1,2},则(∁I B )∩A 为( )A .{2}B .{3,5}C .{1,3,4,5}D .{3,4,5}[答案] B[解析] 因为全集I ={1,2,3,4,5},集合B ={1,2},则∁I B ={3,4,5}.所以(∁I B )∩A 为{3,5}.故选B.[易错警示] 本小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集合B的补集,再求交集.集合的运算是集合关系的基础知识,要理解清楚,可能渗透在一个大题中,不熟练会导致整体看不懂或理解错误.2.设全集U={1,2,3,4,5},A={1,3,5},则∁U A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A.4 B.3C.2 D.1[答案] B[解析] ∵∁U A={2,4},∴非空子集有22-1=3个,故选B.3.若P={x|x<1},Q={x|x>-1},则( )A.P⊆Q B.Q⊆PC.(∁R P)⊆Q D.Q⊆∁R P[答案] C[解析] ∵P={x|x<1},∴∁R P={x|x≥1}.又Q={x|x>-1},∴(∁R P)⊆Q,故选C.4.若全集U={1,2,3,4,5,6},M={2,3},N={1,4},则集合{5,6}等于( )A.M∪N B.M∩NC.(∁U M)∪(∁U M) D.(∁U M)∩(∁U N)[答案] D[解析] ∵M∪N={1,2,3,4},∴(∁U M)∩(∁U N)=∁U(M∪N)={5,6},故选D.5.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B={x|x<-1或x>4},那么集合A∪(∁U B)等于( )A.{x|-2≤x≤4}B.{x|x≤3,或x≥4}C.{x|-2≤x<-1}D.{x|-1≤x≤3}[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得∁U B={x|-1≤x≤4},A={x|-2≤x≤3},所以A∪(∁U B)={x|-2≤x≤4},故选A.6.已知集合A={x|x<a},B={x|x<2},且A∪(∁R B)=R,则a满足( )A.a≥2B.a>2C.a<2 D.a≤2[答案] A[解析] ∁R B={x|x≥2},则由A∪(∁R B)=R得a≥2,故选A.二、填空题7.已知集合A={3,4,m},集合B={3,4},若∁A B={5},则实数m=________.[答案] 58.U =R ,A ={x |-2<x ≤1或x >3},B ={x |x ≥4},则∁U A =________,∁A B =________.[答案] {x |x ≤-2或1<x ≤3} {x |-2<x ≤1或3<x <4}三、解答题9.已知全集U ={2,3,a 2-2a -3},A ={2,|a -7|},∁U A ={5},求a 的值.[解析] 解法1:由|a -7|=3,得a =4或a =10.当a =4时,a 2-2a -3=5,当a =10时,a 2-2a -3=77∉U ,∴a =4.解法2:由A ∪∁U A =U 知⎩⎪⎨⎪⎧ |a -7|=3a 2-2a -3=5,∴a =4.10.(2015·唐山一中月考试题)已知全集U ={x |x ≤4},集合A ={x |-2<x <3},B ={x |-3≤x ≤2},求A ∩B ,(∁U A )∪B ,A ∩(∁U B ).[分析] 利用数轴,分别表示出全集U 及集合A ,B ,先求出∁U A 及∁U B ,然后求解.[解析] 如图所示,∵A ={x |-2<x <3},B ={x |-3≤x ≤2},∴∁U A ={x |x ≤-2或3≤x ≤4},∁U B ={x |x <-3或2<x ≤4}.∴A ∩B ={x |-2<x ≤2},(∁U A )∪B ={x |x ≤2或3≤x ≤4},A ∩(∁UB )={x |2<x <3}.[点评] (1)数轴与Venn 图有同样的直观功效,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表示数集,所以进行数集的交、并、补运算时,经常借助数轴求解.(2)不等式中的等号在补集中能否取到要引起重视,还要注意补集是全集的子集.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如图,阴影部分用集合A 、B 、U 表示为( )A .(∁U A )∩BB .(∁U A )∪(∁U B )C .A ∩(∁U B )D .A ∪(∁U B )[答案] C[解析] 阴影部分在A中,不在B中,故既在A中也在∁U B中,因此是A与∁U B的公共部分.2.设S为全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若A∩B=Ø,则(∁S A)∪(∁S B)=S;②若A∪B=S,则(∁S A)∩(∁S B)=Ø;③若A∪B=Ø,则A=B.A.0 B.1C.2 D.3[答案] A[解析] 借助文氏图可知,①②正确,对于③于由A∪B=Ø,∴A=Ø,B=Ø,∴A=B,故选A.3.设全集U={1,2,3,4,5},集合S与T都是U的子集,满足S∩T={2},(∁U S)∩T={4},(∁U S)∩(∁U T)={1,5}则有( )A.3∈S,3∈T B.3∈S,3∈∁U TC.3∈∁U S,3∈T D.3∈∁U S,3∈∁U T[答案] B[解析] 若3∈S,3∈T,则3∈S∩T,排除A;若3∈∁U S,3∈T,则3∈(∁U S)∩T,排除C;若3∈∁U S,3∈∁U T,则3∈(∁U S)∩(∁U T),排除D,∴选B,也可画图表示.4.(2008·北京)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B={x|x<-1或x>4},那么集合A∩(∁U B)等于( )A.{x|-2≤x<4} B.{x|x≤3或x≥4}C.{x|-2≤x<-1} D.{x|-1≤x≤3}[答案] D[解析] ∁U B={x|-1≤x≤4},A∩∁U B={x|-1≤x≤3},故选D.二、填空题5.已知全集为R,集合M={x∈R|-2<x<2},P={x|x≥a},并且M⊆∁R P,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a≥2[解析] M={x|-2<x<2},∁R P={x|x<a}.∵M⊆∁R P,∴由数轴知a≥2.6.已知U =R ,A ={x |a ≤x ≤b },∁U A ={x |x <3或x >4},则ab =________.[答案] 12[解析] ∵A ∪(∁U A )=R ,∴a =3,b =4,∴ab =12.三、解答题7.已知集合A ={x |x 2+ax +12b =0}和B ={x |x 2-ax +b =0},满足(∁U A )∩B ={2},A ∩(∁U B )={4},U =R ,求实数a ,b 的值.[提示] 由2∈B,4∈A ,列方程组求解.[解析] ∵(∁U A )∩B ={2},∴2∈B ,∴4-2a +b =0.①又∵A ∩(∁U B )={4},∴4∈A ,∴16+4a +12b =0.②联立①②,得⎩⎪⎨⎪⎧ 4-2a +b =0,16+4a +12b =0,解得⎩⎪⎨⎪⎧ a =87,b =-127.经检验,符合题意:∴a =87,b =-127. [点评] 由题目中所给的集合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8.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x <-1},B ={x |2a <x <a +3},且B ⊆∁R A ,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 本题从条件B ⊆∁R A 分析可先求出∁R A ,再结合B ⊆∁R A 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由题意得∁R A ={x |x ≥-1}.(1)若B =Ø,则a +3≤2a ,即a ≥3,满足B ⊆∁R A .(2)若B ≠Ø,则由B ⊆∁R A ,得2a ≥-1且2a <a +3,即-12≤a <3. 综上可得a ≥-12.第一章 1.1 1.1.3 第三课时习题课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5·全国高考卷Ⅱ文科,1题)已知集合A ={x |-1<x <2},B ={x |0<x <3},则A ∩B =( )A .{x |-1<x <3}B .{x |-1<x <0}C.{x|0<x<2} D.{x|2<x<3}[答案] A[解析] A∪B={x|-1<x<3},故选A.2.设U=R,A={x|x>0},B={x|x>1},则A∩(∁U B)等于( )A.{x|0≤x<1} B.{x|0<x≤1}C.{x|x<0} D.{x|x>1}[答案] B[解析] 画出数轴,如图所示,∁U B={x|x≤1},则A∩∁U B={x|0<x≤1},故选B.3.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B∩(∁U(A∪C))B.(A∪B)∪(B∪C)C.(A∪C)∩(∁U B)D.[∁U(A∩C)]∪B[答案] A[解析] 阴影部分位于集合B内,且位于集合A、C的外部,故可表示为B∩(∁U(A∪C)),故选A.4.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B={x|x<-2或x>4},那么集合(∁U A)∩(∁U B)等于( )A.{x|3<x≤4}B.{x|x≤3或x≥4}C.{x|3≤x<4} D.{x|-1≤x≤3}[答案] A[解析] 方法1:∁U A={x|x<-2或x>3},∁U B={x|-2≤x≤4}∴(∁U A)∩(∁U B)={x|3<x≤4},故选C.方法2:A∪B={x|x≤3或x>4},(∁U A)∩(∁U B)=∁U(A∪B)={x|3<x≤4}.故选A.5.已知集合A={x|-1≤x≤1},B={x|-1≤x≤a},且(A∪B)⊆(A∩B),则实数a=( )A.0 B.1C.2 D.3[答案] B[解析] ∵(A ∪B )⊆(A ∩B ),∴(A ∪B )=(A ∩B ), ∴A =B ,∴a =1.6.设U 为全集,对集合X ,Y 定义运算“*”,X *Y =∁U (X ∩Y ),对于任意集合X ,Y ,Z ,则(X *Y )*Z =( )A .(X ∪Y )∩∁U ZB .(X ∩Y )∪∁U ZC .(∁U X ∪∁U Y )∩ZD .(∁U X ∩∁U Y )∪Z [答案] B[解析] X *Y =∁U (X ∩Y )(X *Y )*Z =∁U [∁U (X ∩Y )∩Z ]=∁U (∁U (X ∩Y ))∪∁U Z =(X ∩Y )∪∁U Z ,故选B. 二、填空题7.(河北孟村回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九月份月考试题)U ={1,2},A ={x |x 2+px +q =0},∁U A ={1},则p +q =________.[答案] 0[解析] 由∁U A ={1},知A ={2}即方程x 2+px +q =0有两个相等根2,∴p =-4,q =4,∴p +q =0.8.已知集合A ={(x ,y )|y =2x -1},B ={(x ,y )|y =x +3},若m ∈A ,m ∈B ,则m 为________.[答案] (4,7)[解析] 由m ∈A ,m ∈B 知m ∈(A ∩B ), 由⎩⎪⎨⎪⎧y =2x -1y =x +3,得⎩⎪⎨⎪⎧x =4y =7,∴A ∩B ={(4,7)}.三、解答题9.已知全集U =R ,A ={x |2≤x <5},B ={x |3≤x <7},求: (1)(∁R A )∩(∁R B ) (2)∁R (A ∪B ) (3)(∁R A )∪(∁R B ) (4)∁R (A ∩B )[分析] 在进行集合运算时,充分利用数轴工具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此例题可先在数轴上画出集合A 、B ,然后求出A ∩B ,A ∪B ,∁R A ,∁R B ,最后可逐一写出各小题的结果.[解析] 如图所示,可得A ∩B ={x |3≤x <5},A ∪B ={x |2≤x <7}.∁R A ={x |x <2或x ≥5}, ∁R B ={x |x <3或x ≥7}. 由此求得(1)(∁R A )∩(∁R B )={x |x <2或x ≥7}. (2)∁R (A ∪B )={x |x <2或x ≥7}.(3)(∁R A )∪(∁R B )={x |x <2或x ≥5}∪{x <3或x ≥7}={x |x <3或x ≥5}. (4)∁R (A ∩B )={x |x <3或x ≥5}.[点评] 求解集合的运算,利用数轴是有效的方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10.已知U =R ,A ={x |x 2+px +12=0},B ={x |x 2-5x +q =0},若(∁U A )∩B ={2},(∁UB )∩A ={4},求A ∪B .[分析] 先确定p 和q 的值,再明确A 与B 中的元素,最后求得A ∪B . [解析] ∵(∁U A )∩B ={2},∴2∈B 且2∉A . ∵A ∩(∁U B )={4},∴4∈A 且4∉B .∴⎩⎪⎨⎪⎧42+4p +12=0,22-5×2+q =0.解得p =-7,q =6,∴A ={3,4},B ={2,3},∴A ∪B ={2,3,4}.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设A 、B 、C 为三个集合,(A ∪B )=(B ∩C ),则一定有( ) A .A ⊆C B .C ⊆A C .A ≠C D .A =Ø[答案] A[解析] ∵A ∪B =(B ∩C )⊆B , 又B ⊆(A ∪B ),∴A ∪B =B ,∴A ⊆B , 又B ⊆(A ∪B )=B ∩C ,且(B ∩C )⊆B , ∴(B ∩C )=B ,∴B ⊆C ,∴A ⊆C .2.设P ={3,4},Q ={5,6,7},集合S ={(a ,b )|a ∈P ,b ∈Q },则S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答案] D[解析] S ={(3,5),(3,6),(3,7),(4,5),(4,6),(4,7)}共6个元素,故选D. 3.(2015·陕西模拟)已知全集U ={1,2,3,4,5},集合A ={x |x 2-3x +2=0},B ={x |x =2a ,a ∈A },则集合∁U (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C.3 D.4[答案] B[解析] 因为集合A={1,2},B={2,4},所以A∪B={1,2,4},所以∁U(A∪B)={3,5}.4.设全集U=R,集合A={x|x≤1或x≥3},集合B={x|k<x<k+1,k<2},且B∩(∁U A)≠Ø,则( )A.k<0 B.k<2C.0<k<2 D.-1<k<2[答案] C[解析] ∵U=R,A={x|x≤1或x≥3},∴∁U A={x|1<x<3}.∵B={x|k<x<k+1,k<2},∴当B∩(∁U A)=Ø时,有k+1≤1或k≥3(不合题意,舍去),如图所示,∴k≤0,∴当B∩(∁U A)≠Ø时,0<k<2,故选C.二、填空题5.(2014·福建,理)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6[解析] 根据题意可分四种情况:(1)若①正确,则a=1,b=1,c≠2,d=4,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有0个;(2)若②正确,则a≠1,b≠1,c≠2,d=4,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为(2,3,1,4)和(3,2,1,4);(3)若③正确,则a≠1,b=1,c=2,d=4,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为(3,1,2,4);(4)若④正确,则a≠1,b=1,c≠2,d≠4,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为(2,1,4,3),(4,1,3,2),(3,1,4,2).所以共有6个.故答案为6.6.设数集M={x|m≤x≤m+34},N={x|n-13≤x≤n},且M,N都是集合{x|0≤x≤1}的子集,如果把b-a叫做集合{x|a≤x≤b}的“长度”,那么集合M∩N的“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 12[解析] 如图,设AB 是一长度为1的线段,a 是长度为34的线段,b 是长度为13的线段,a ,b 可在线段AB 上自由滑动,a ,b 重叠部分的长度即为M ∩N 的“长度”,显然,当a ,b各自靠近线段AB 两端时,重叠部分最短,其值为34+13-1=112.三、解答题7.已知集合A ={x |x 2-ax +a 2-19=0},B ={x |x 2-5x +6=0},C ={x |x 2+2x -8=0},试探求a 取何实数时,(A ∩B )Ø与A ∩C =Ø同时成立.[解析] B ={x |x 2-5x +6=0}={2,3},C ={x |x 2+2x -8=0}={2,-4},由A ∩BØ与A ∩C =Ø同时成立可知,3是方程x 2-ax +a 2-19=0的解,将3代入方程得a 2-3a -10=0,解得a =5或a =-2.当a =5时,A ={x |x 2-5x +6=0}={2,3},此时A ∩C ={2},与此题设A ∩C =Ø矛盾,故不适合.当a =-2时,A ={x |x 2+2x -15=0}={3,-5},此时(A ∩B )Ø与A ∩C =Ø同时成立,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 =-2.8.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A 与B 的差集A -B ={x |x ∈A ,且x ∉B }. (1)试举出两个数集,求它们的差集;(2)差集A -B 与B -A 是否一定相等?说明理由;(3)已知A ={x |x >4},B ={x |-6<x <6},求A -(A -B )和B -(B -A ). [解析] (1)如A ={1,2,3},B ={2,3,4}, 则A -B ={1}. (2)不一定相等,由(1)B -A ={4},而A -B ={1}, 故A -B ≠B -A .又如,A =B ={1,2,3}时,A -B =Ø,B -A =Ø,此时A -B =B -A ,故A -B 与B -A 不一定相等. (3)因为A -B ={x |x ≥6},B -A ={x |-6<x ≤4}, A -(A -B )={x |4<x <6}, B -(B -A )={x |4<x <6}.第一章 1.2 1.2.1函数的概念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都至少有一个数与之对应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C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D .若函数的定义域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答案] B2.f (x )=1+x +x1-x 的定义域是( )A .[-1,+∞)B .(-∞,-1]C .RD .[-1,1)∪(1,+∞)[答案] D[解析] ⎩⎪⎨⎪⎧1+x ≥01-x ≠0,解得⎩⎪⎨⎪⎧x ≥-1,x ≠1,故定义域为[-1,1)∪(1,+∞),选D.3.各个图形中,不可能是函数y =f (x )的图象的是( )[答案] A[解析] 因为垂直x 轴的直线与函数y =f (x )的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故选A. 4.(2015·曲阜二中月考试题)集合A ={x |0≤x ≤4},B ={y |0≤y ≤2},下列不表示从A 到B 的函数是( )A .f x →y =12xB .f x →y =13xC .f x →y =23xD .f x →y =x[答案] C[解析] 对于选项C ,当x =4时,y =83>2不合题意.故选C.5.下列各组函数相同的是( )A .f (x )=x 2-1x -1与g (x )=x +1B .f (x )=-2x 3与g (x )=x ·-2x C .f (x )=2x +1与g (x )=2x 2+xxD .f (x )=|x 2-1|与g (t )=t 2-12[答案] D[解析] 对于A.f (x )的定义域是(-∞,1)∪(1,+∞),g (x )的定义域是R ,定义域不同,故不是相同函数;对于B.f (x )=|x |·-2x ,g (x )=x ·-2x 的对应法则不同;对于C ,f (x )的定义域为R 与g (x )的定义域是{x |x ≠0},定义域不同,故不是相同函数;对于D.f (x )=|x 2-1|,g (t )=|t 2-1|,定义域与对应关系都相同,故是相同函数,故选D.6.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a 的交点个数有( ) A .必有一个 B .一个或两个 C .至多一个 D .可能两个以上[答案] C[解析] 当a 在f (x )定义域内时,有一个交点,否则无交点. 二、填空题 7.已知函数f (x )=11+x,又知f (t )=6,则t =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f (t )=1t +1=6.∴t =-568.用区间表示下列数集: (1){x |x ≥1}=________; (2){x |2<x ≤4}=________; (3){x |x >-1且x ≠2}=________.[答案] (1)[1,+∞) (2)(2,4] (3)(-1,2)∪(2,+∞) 三、解答题9.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用区间表示:(1)y =x +12x +1-1-x ;(2)y =5-x|x |-3.[分析] 列出满足条件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得定义域[解析] (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1且x ≠-1}=(-∞,-1)∪(-1,1].(2)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5-x ≥0|x |-3≠0,解得x ≤5,且x ≠±3,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5,且x ≠±3}=(-∞,-3)∪(-3,3)∪(3,5]. [规律总结] 定义域的求法:(1)如果f (x )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 (x )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的集合;(3)如果f (x )为偶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的实数的集合;(4)如果f (x )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5)如果函数有实际背景,那么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要符合实际情况. 函数定义域要用集合或区间形式表示,这一点初学者易忽视. 10.已知函数f (x )=x +3+1x +2.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 (-3),f (23)的值;(3)当a >0时,求f (a ),f (a -1)的值.[解析] (1)使根式x +3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 |x ≥-3},使分式1x +2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 |x ≠-2},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3}∩{x |x ≠-2}={x |x ≥-3,且x ≠-2}. (2)f (-3)=-3+3+1-3+2=-1; f (23)=23+3+123+2=113+38=38+333. (3)因为a >0,故f (a ),f (a -1)有意义.f (a )=a +3+1a +2;f (a -1)=a -1+3+1a -1+2=a +2+1a +1.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从A 到B 的对应:①A =N ,B ={0,1},对应关系是:A 中的元素除以2所得的余数 ②A ={0,1,2},B ={4,1,0},对应关系是f :x →y =x 2③A ={0,1,2},B ={0,1,12},对应关系是f :x →y =1x其中表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有( )个.( ) A .1 B .2 C .3 D .0[答案] B[解析] 由于③中,0这个元素在B 中无对应元素,故不是函数,因此选B. 2.(2012·高考安徽卷)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 (2x )=2f (x )的是( ) A .f (x )=|x | B .f (x )=x -|x | C .f (x )=x +1 D .f (x )=-x [答案] C[解析] f (x )=kx 与f (x )=k |x |均满足:f (2x )=2f (x )得:A ,B ,D 满足条件. 3.(2014~2015惠安中学月考试题)A ={x |0≤x ≤2},B ={y |1≤y ≤2},下列图形中能表示以A 为定义域,B 为值域的函数的是( )[答案] B[解析] A 、C 、D 的值域都不是[1,2],故选B. 4.(2015·盘锦高一检测)函数f (x )=11-2x 的定义域为M ,g (x )=x +1的定义域为N ,则M ∩N =( )A .[-1,+∞)B .[-1,12)C .(-1,12)D .(-∞,12)[答案] B 二、填空题5.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a -1,a +1],值域为[a +3,4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由区间的定义知⎩⎪⎨⎪⎧2a -1<a +1,a +3<4a⇒1<a <2.6.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f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其中只与x 的一个值对应的y 值的范围是________.[答案] [-3,0]∪[2,3] [1,2)∪(4,5] [解析]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f (x )的定义域是[-3,0]∪[2,3];只与x 的一个值对应的y 值的范围是[1,2)∪(4,5]. 三、解答题7.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31-1-x;(2)y =x +10|x |-x;(3)y =2x +3-12-x +1x.[解析] (1)要使函数有意义,需⎩⎨⎧1-x ≥0,1-1-x ≠0⇔⎩⎪⎨⎪⎧x ≤1,x ≠0⇔x ≤1且x ≠0,所以函数y =31-1-x的定义域为(-∞,0)∪(0,1].(2)由⎩⎪⎨⎪⎧x +1≠0,|x |-x ≠0得⎩⎪⎨⎪⎧x ≠-1,|x |≠x ,∴x <0且x ≠-1,∴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0且x ≠-1}. (3)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x +3≥0,2-x >0,x ≠0.解得-32≤x <2且x ≠0,所以函数y =2x +3-12-x +1x 的定义域为[-32,0)∪(0,2).[点评] 求给出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的步骤为:(1)列出使函数有意义的x 所适合的式子(往往是一个不等式组);(2)解这个不等式组;(3)把不等式组的解表示成集合(或者区间)作为函数的定义域.8.已知函数f (x )=1+x 21-x 2,(1)求f (x )的定义域. (2)若f (a )=2,求a 的值.(3)求证:f ⎝ ⎛⎭⎪⎫1x=-f (x ). [解析] (1)要使函数f (x )=1+x 21-x 2有意义,只需1-x 2≠0,解得x ≠±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 (2)因为f (x )=1+x21-x2,且f (a )=2,所以f (a )=1+a 21-a 2=2,即a 2=13,解得a =±33. (3)由已知得f ⎝ ⎛⎭⎪⎫1x =1+⎝ ⎛⎭⎪⎫1x 21-⎝ ⎛⎭⎪⎫1x 2=x 2+1x 2-1,-f (x )=-1+x 21-x 2=x 2+1x 2-1, ∴f ⎝ ⎛⎭⎪⎫1x =-f (x ).第一章 1.2 1.2.2 第一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y 与x 成反比,且当x =2时,y =1,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 =1xB .y =-1xC .y =2xD .y =-2x[答案] C[解析] 设y =k x ,由1=k 2得,k =2,因此,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x.2.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底边长y 是关于腰长x 的函数,则它的解析式为( ) A .y =20-2xB .y =20-2x (0<x <10)C .y =20-2x (5≤x ≤10)D .y =20-2x (5<x <10)[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y +2x =20,∴y =20-2x .又∵2x >y ,∴2x >20-2x ,即x >5.由y >0,即20-2x >0得x <10,∴5<x <10.故选D.3.设函数f (x )=2x +3,g (x +2)=f (x ),则g (x )的解析式是( ) A .g (x )=2x +1 B .g (x )=2x -1 C .g (x )=2x -3 D .g (x )=2x +7[答案] B[解析] ∵g (x +2)=f (x )=2x +3,∴令x +2=t ,则x =t -2,g (t )=2(t -2)+3=2t -1.∴g (x )=2x -1.4.(2015·安丘一中月考)某同学在一学期的5次大型考试中的数学成绩(总分120分)如下表所示:A .成绩y 不是考试次数x 的函数B .成绩y 是考试次数x 的函数C .考试次数x 是成绩y 的函数D .成绩y 不一定是考试次数x 的函数 [答案] B5.如果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1,图象开口向上,且关于直线x =1对称,并过点(0,0),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 .f (x )=x 2-1 B .f (x )=-(x -1)2+1 C .f (x )=(x -1)2+1 D .f (x )=(x -1)2-1[答案] D6.(2015·武安中学周测题)若f (x )满足关系式f (x )+2f (1x)=3x ,则f (2)的值为(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对学校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同学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2km/h B.课桌高度约为80cm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的时间约为5s D.教室内的气温约为50℃2.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温度计测一杯液体温度,选择了不同的玻璃管和相同的玻璃瓶装同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助是()A.利用了玻璃瓶可以热胀冷缩的原理B.同一玻璃瓶,玻璃管越细,分度值越小C.温度计读数与瓶内玻璃管长度有关D.玻璃管顶部没有密封,不能测量液体温度3.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为60℃B.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kg·℃)C.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4.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1 个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 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7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在500℃时是固态5.护士忙碌中用同一支已甩过的体温计顺次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关于三人真实体温说法正确的()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丙的体温一定是39.5℃6.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温度计的()A.测量范围B.分度值C.最大刻度值D.最低测量值7.今天你所在的这个特殊考场的温度最接近()A.0℃B.10℃C.25℃D.42℃8.某粗心的护士给一高烧的病人量过体温,示数为39.5℃,消毒后没有甩就给另一病人量体温,结果显示示数为39.5℃,那么这位病人的体温是A.一定是39.5℃B.可能高于39.5℃C.一定高于39.5℃D.可能是39.5℃9.【2016·绥化卷】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0.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数轴》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选项中,所画数轴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2.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3-,将点A 在数轴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表示的数是( )A .4B .4-或10C .4或10-D .10-3.如图,数轴上蚂蚁所在点表示的数可能为( )A .3B .0C .1-D .2-4.如图,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分别是a 和2-,则a -可能是( )A .4B .2C .1-D .4-5.数轴上一点A 在原点左侧,离开原点4个单位长度,点A 表示的数是( ) A .4 B .4- C .4± D .2-6.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1,到点A 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3 B .3- C .3± D .4或2-7.点A 在数轴上表示﹣3,将A 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A 点所表示的数是( )A .0B .﹣6C .8D .68.如图,在数轴上点M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 2.3B . 1.5-C .1.5D .2.3二、填空题9.已知点A,B,O,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O为原点,点B、C到原点O的距离相三、解答题个数连接起来.-和 4.3,那么点A与点B之间的距18.数轴上的点A,点B分别表示有理数 2.1离为多少?如果数轴上另有一点C,且点C和B到点A的距离相等,那么点C所对应的有理数是多少?19.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先向右爬行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再向右爬行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然后又向左爬行了10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1)画出数轴并标出A ,B ,C 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2)写出点A 、B 、C 三点表示的数;(3)根据点C 在数轴上的位置,点C 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哪个方向爬行了几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0.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0,-8,8,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x 秒.(1)当6x =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PA = ______ ;此时点P 所表示的数为______ ;(2)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同时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也停止运动,则点Q 出发5秒时与P 点之间的距离QP = ______ ;(3)在(2)的条件下,当点Q 到达C 点之前,请求出点Q 移动几秒时恰好与点P 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参考答案:1.C2.C3.A4.A5.B6.D7.B8.A9.1a -/1a -+。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同步练习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选择题:1.下列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A.小于100的自然数B.大熊猫自然保护区C.立方体内若干点的全体D.抛物线2x y =上所有的点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N 与+Z 里的元素都一样B.},,{},,{c a b c b a 与为两个不同的集合C.由方程0)1(2=-x x 的根构成的集合为}1,1,0{D.数集Q 为无限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N ∈B.Z ∉1.0C.N ∈0D.Q ∈24.方程⎩⎨⎧-=-=+3212y x y x 的解集是( )A.}1,1{-B.)1,1(-C.)}1,1{(-D.1,1-二.填空题:5.不大于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______________.6.试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被3除余2的自然数的集合____________.7.已知集合}7,3,2,0{=M ,由M 中任取两个元素相乘得到的积组成的集合为 ________. 8.已知集合}012{2=++∈=x ax R x M 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______,若M 为空集,可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三.解答题:9.代数式}{)8(2x x x ∈-- ,求实数x 的值。
10.设集合A=},,2),{(N y x x y y x ∈+-=,试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
11.已知}33,2{12+++∈x x x 试求实数x 的值。
1.1.2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选择题:1.集合Φ与}0{的关系,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φ=}0{ B.φ⊆}0{ C.}0{∈φ D.φ}0{⊇2.已知集合A=}3,2,1{,则下列可以作为A 的子集的是( )A.}4,1{B.}3,2{C.}4,2{D.}4,3,1{ 3.集合},,{c b 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 )A.5B.6C.7D.8 4.已知集合M={正方形},N={菱形},则( )A.N M =B.N M ∈C.M ≠⊂ND.N ≠⊂M二.填空题5.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①},2_____{0Z n n x x ∈=②}_____{1质数③},,_____{}{c b a a ④}0))((_____{},{=--b x a x x b a ⑤},12______{},14{++∈+=∈+=N k k x x N k k x x 6.写出集合}1{2=x x 的所有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设集合}{},63{a x x B x x A <=≤<-=,且满足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8.已知集合B 满足}2,1{≠⊂B ⊆}5,4,3,2,1{,试写出所有这样的集合 9.已知}5{>=x x A ,}3{x x B <=,试判断A 与B 的关系 10.已知A=}3,4,1{},2,1{a B a =+,且B A ⊆,求a 的值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4,3,2,1{,}6,4,1{=B ,则=B A I ( ) A.}4,2,1{ B.}6,4,3,2,1{ C.}4,1{ D.}4,3,1{2.设A=}2{->x x ,}21{<<-=x x B ,则=B A Y ( ) A.R B.}2{<x x C.}1{->x x D.}2{->x x3.设{=A 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C B A I Y )((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φ D.{等腰直角三角形}4.已知集合}90{<<∈=x Z x M ,},2{+∈==N n n x x N ,则=N M I ( )A.{}6,4,2B.{}8,6,4,2C.{}7,6,5,4,3,2D.{}8,7,6,5,4,3,2,1 二.填空题5.{偶数}I {奇数}=__________.6.已知集合}31{<≤-=x x A ,}13{≤<-=x x B ,则=B A I __________.7.若集合A B A =I ,则=B A Y ___________.8.已知集合}33{<≤-=x x A ,}2{≤=x x B ,则=B A Y ___________.三.解答题9.集合},,523),{(R y x y x y x A ∈=-=},,132),{(R y x y x y x B ∈-=+=,求 B A I 10.已知集合},3,1{a A =,}1,1{2+-=a a B ,且A B A =Y ,求a 的值 11.已知集合},02{2=+-∈=b ax x R x A }05)2(6{2=++++∈=b x a x R x B且}21{=B A I ,求B A Y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R U =,集合}1{<=x x M ,则M C u 为( ) A.}1{≥x x B.}1{>x x C.}1{<x x D.}1{≤x x2.设全集}4,3,2{=U ,}2,3{-=a A ,}3{=A C u ,则a 的值是( ) A.7 B.1- C.17-或 D.71-或3.已知全集R U =,集合}32{<≤-=x x A ,则A C u =( )A.}32{≥-≤x x x 或B.}32{>-≤x x x 或C.}32{>-<x x x 或D.}32{≥-<x x x 或 4.已知全集}8,7,6,5,4,3,2,1{=U ,集合}5,4,3{=A ,}6,3,1{=B ,那么集合 C={2,7,8}可以表示为( )A.B C uB.B A IC.B C A C u u ID.B C A C u u Y二.填空题5.设全集R U =,}62{<≤=x x A ,}4{≤=x x B ,则B A I =__,__=B C A u I ,__=B A C u I .6.全集=U {三角形},=A {直角三角形},则A C u =____________.7.设全集}4,3,2,1,0{=U }3,2,1,0{=A ,}4,3,2{=B ,则=B A C u I ____8.已知全集},2,1,0{=U 且}2{=A C u ,则A 的真子集共有___个.三.解答题9.设全集R U =,集合},43{R x x x M ∈<≤-=,},51{R x x x N ∈≤<-=,求①N M Y ②N C M C u u I10.设全集=U {1,2,3,4,5,6,7,8,9},集合}2{=B A I ,}9,1{=B C A C u u I ,}8,6,4{=B A C u I ,求B A ,11.已知}1,4,2{2+-=x x U ,}1,2{+=x B ,}7{=B C u ,求x 的值1.2.1函数的概念(一)一.选择题1.函数13)(+=x x f 的定义域为( )A.)31,(--∞B.),31(+∞- C.),31[+∞- D.]31,(--∞2.已知函数q px x x f ++=2)(满足0)2()1(==f f ,则)1(-f 的值为( ) A.5 B.5- C.6 D.6-3.下列函数中)()(x g x f 与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1)()(0==x g x x f 与 B.xx x g x x f 2)()(==与C.22)1()()(+==x x g x x f 与D.33)()(x x g x x f ==与 4.下列各图象中,哪一个不可能为)(x f y =的图象( )二.填空题5.已知x x x f 2)(2-=,则=)2(f ______________.6.已知12)1(2+=+x x f ,则=)(x f ______________.7.已知)(x f 的定义域为],4,2[则)23(-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 8.函数11)(22---=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设⎩⎨⎧≥+<-=)0(22)0(12)(2x x x x x f ,求)2(-f 和)3(f10.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321)(+=x x f (2)x x x g -++=1)10()(011.已知)(x f 为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x(D)(B)(C) (A)x1.2.1函数的概念(二)一、 选择题1.函数x x y 22-=的定义域为}3,2,1,0{,其值域为( ) A.}3,0,1{- B.}3,2,1,0{ C.}31{≤≤-y y D.}30{≤≤y y2.函数)(11)(2R x xx f ∈+=的值域是( ) A.)1,0( B.]1,0( C.)1,0[ D.]1,0[ 3.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①函数是从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②x x x f -+-=23)(是函数③函数)(2N x x y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④x x g xx x f ==)()(2与是同一函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函数xx x y -+=)32(的定义域为( )A.⎭⎬⎫⎩⎨⎧-≠<230x x x 且B.{}0<x xC.{}0>x xD.⎭⎬⎫⎩⎨⎧-≠≠∈230x x R x 且二.填空题5.已知函数⎪⎩⎪⎨⎧≥<<--≤+=2,221,1,2)(2x x x x x x x f ,若3)(=x f ,则x 的值为__________.6.设函数33)(2+-=x x x f ,则)()(a f a f --等于____________.7.设函数x x x f --=1)(,则=)]1([f f ____________.8.函数[]3,1,322∈+-=x x x y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求函数242x x y --=的值域10.已知函数1122---=x x y ,求20072008y x +的值 11.已知函数bax xx f +=)((a .0≠a ,b 且为常数)满足1)2(=f ,x x f =)(有唯一解,求函数)(x f y =的解析式和)]3([-f f 的值.1.2.2 函数表示法(一) 一、 选择题1.设集合{}c b a A ,,=,集合B=R ,以下对应关系中,一定能成建立A 到B 的映射的是( )A.对A 中的数开B.对A 中的数取倒数C.对A 中的数取算术平方D.对A 中的数开立方2.某人从甲村去乙村,一开始沿公路乘车,后来沿小路步行,图中横轴表示走的时间,纵轴表示某人与乙村的距离,则较符合该人走法的图是( )3.已知函数23)12(+=+x x f ,且2)(=a f ,则a 的值等于( )A.8B.1C.5D.1-4.若x xx f -=1)1(,则当10≠≠x x 且时,)(x f 等于( )A.x 1B.11-xC.x -11D.11-x二.填空题5.若[]36)(+=x x g f ,且12)(+=x x g ,则=)(x f ______________.6.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ttt ABDC7.已知函数⎩⎨⎧<≥=0,0,)(2x x x x x f 则=-)2(f ________,)4(f =_______8.集合}5,3,1{-=B ,12)(-=x x f 是A 到B 的函数,则集合 A 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已知函数)(x f 是一次函数,且14)]([-=x x f f ,求)(x f 的解析式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试写出底边长y 关于腰长x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它的图象 11.作出函数31--+=x x y 的图象,并求出相应的函数值域1.2.2 函数表示法(二) 一、 选择题1.已知集合{}{}20,40≤≤=≤≤=y y B x x A ,按对应关系f ,不能成为从A 至B 的映射的一个是( ) A.x y x f 21:=→ B.2:-=→x y x f C.x y x f =→: D.2:-=→x y x f2.如图,函数1+=x y 的图象是( )y3.设}8,6,2,1,0,21{},4,2,1,0{==B A ,下列对应关系能构成A 到B 的映射的是( )A.1:3-→x x fB.2)1(:-→x x fC.12:-→x x fD.x x f 2:→4.已知函数⎩⎨⎧>+-≤+=1,31,1)(x x x x x f ,则⎥⎦⎤⎢⎣⎡)25(f f =( ) A.21 B.23 C.25 D.29 二.填空题5.设函数⎪⎪⎩⎪⎪⎨⎧≥<≤-<≤-+=2,320,2101,22)(x x x x x x f ,则)43(-f 的值为______,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6.)(x f 的图象如图,则)(x f =____________.7.对于任意R x ∈都有)(2)1(x f x f =+,当10≤≤x 时,)5.1-的值是____________.8.23)1(+=+x x f ,且2)(=a f ,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x y -=1,)2(≤∈x Z x 且 (2)3422--=x x y ,)30(<≤xA B CD10.已知函数⎩⎨⎧<+≥-=4),3(4,4)(x x f x x x f ,求)1(-f 的值11.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x f 是二次函数,且1)()1(,2)0(-=-+=x x f x f f ,求)(x f (2)已知x x f x f 5)()(3=-+,求)(x f1.3.1 函数单调性与最大(小)值(一) 一.选择题1.若),(b a 是函数)(x f y =的单调递增区间,()b a x x ,,21∈,且21x x <,( ) A.)()(21x f x f < B.)()(21x f x f = C.)()(21x f x f > D.以上都不正确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x y -=在R 上是增函数B.函数2x y =在R 上是增函数C.x y =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D.xy 1=在)0,(-∞上为减函数 3.函数111--=x y ( ) A.在),1(+∞-内单调递增 B.在),1(+∞-内单调递减 C.在),1(+∞内单调递增 D.在),1(+∞内单调递减 4.下列函数在区间),0(+∞上为单调增函数的是( ) A.x y 21-= B.x x y 22+= C.2x y -= D.xy 2=二.填空题5.已知函数)(x f 在),0(+∞上为减函数,那么)1(2+-a a f 与)43(f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6.函数)(x f y =7.已知13)(22-+-=a ax ax x f )0(<a ,则3(f ______.8.函数342+--=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当=x _______时,y 有最______值为____.三.解答题9.已知)(x f y =在定义域)1,1(-上为减函数,且)1()1(2-<-a f a f 求a 的取值范围。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选择题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 A. 24小时- B. 7天- C. 1年- D. 4年- 答案:A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 A. 第一颗- B. 第二颗- C. 第三颗- D. 第四颗- 答案:C3. 地球的形状最接近于下面哪个几何体?- A. 正方体- B. 正圆柱体- C. 正方锥体- D. 椭球体- 答案:D填空题1.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_\_\_\_\_\_\_\_\_ 公里。
- 答案:2. 地球的直径约为:\_\_\_\_\_\_\_\_\_ 公里。
- 答案:3.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 平方公里。
- 答案:第二章:中国的位置选择题1. 中国位于亚洲的哪个方向?-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答案:D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 A. 是- B. 否- 答案:A3. 中国的南部和东部濒临哪个海洋?-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答案:A填空题1. 中国的特大城市有几个?- 答案:42.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_\_\_\_\_\_\_\_\_ 平方公里。
- 答案:3. 中国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
- 答案:长江第三章:地球的运动选择题1.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 A. 自转- B. 公转- C. 瞬转- D. 按转- 答案:B2.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久?- A. 24小时- B. 7天- C. 1个月- D. 1年- 答案:D3.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最接近于哪个几何体?- A. 正方体- B. 正圆柱体- C. 正方锥体- D. 椭圆体- 答案:D填空题1.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_\_\_\_\_\_\_\_\_。
- 答案:椭圆2.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约为:\_\_\_\_\_\_\_\_\_ 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的应用》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6米,10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A.6米B.7米C.8米D.9米2.一个长方形抽屉长3cm,宽4cm,贴抽屉底面放一根木棒,那么这根木棒最长(不计木棒粗细)可以是()A.4cm B.5cm C.6cm D.7cm3.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m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A.8m B.10m C.16m D.18m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丈,末折抵地,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一丈为十尺),虫伤有病,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原竹子根部三尺远,问:原处还有多高的竹子?()A.4尺B.4.55尺C.5尺D.5.55尺5.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41,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A.25 B.41 C.62 D.816.如图,斜坡BC的长度为4米.为了安全,决定降低坡度,将点C沿水平距离向外移动4米到点A,使得斜坡AB的长度为4√3米,则原来斜坡的水平距离CD的长度是()米.A.2 B.4 C.2√3D.67.国庆假期中,小华与同学去玩探宝游戏,按照探宝图,他们从门口A处出发先往东走8km,又往北走2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km,再向北走到6km处往东拐,仅走了1km,就找到了宝藏,则门口A到藏宝点B的直线距离是()A.20km B.14km C.11km D.10km8.如图,OP=1,过点P作PP1⊥OP且PP1=1,得OP1=√2;再过点P,作P1P2⊥OP1且P1P2=1,得OP2=√3;又过点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21=()A.√2023B.√2022C.√2021D.√2020二、填空题9.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A港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从A港向西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海里.10.如图是某路口处草坪的一角,当行走路线是A→C→B时,有人为了抄近道而避开路的拐角∠ACB(∠ACB=90°),于是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不该有的捷径路AB.某学习实践小组通过测量可知,AC的长约为6米,BC的长约为8米,为了提醒居民爱护草坪,他们想在A,B处设立“踏破青白可惜,多行数步无妨”的提示牌.则提示牌上的“多行数步”是指多行米.11.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朵荷花高出水面半尺,忽然一阵强风吹来把荷花垂直拉到水里且荷花恰好落在水面.花在水平方向上离开原来的位置2尺远,则这个湖的水深是尺.12.如图,一个长方体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8 cm,6 cm,24 cm,-根长28 cm的木棒完全装进这个盒子里.(填“能”或“不能”)13.如图,山坡上,树甲从点A处折断,其树顶恰好落在另一棵树乙的根部C处,已知AB=4m,BC =10m,已知两棵树的水平距离为6m,则树甲原来高.三、解答题14.如图,小旭放风筝时,风筝挂在了树上,他先拉住风筝线,垂直于地面,发现风筝线多出1米;把风筝线沿直线BC向后拉5米,风筝线末端刚好接触地面,求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AB.15.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请你求出旗杆的高度(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16.某地一楼房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决定用消防车上的云梯救人如图(1).如图(2),已知云梯最多只能伸长到15m(即AB=CD=15m),消防车高3m,救人时云梯伸长至最长,在完成从12m(即BE=12m)高的B处救人后,还要从15m(即DE=15m)高的D处救人,这时消防车从A处向着火的楼房靠近的距离AC为多少米?(延长AC交DE于点O,AO⊥DE点B在DE上,OE的长即为消防车的高3m)17.如图,在笔直的公路AB旁有一座山,为方便运输货物现要从公路AB上的D处开凿隧道修通一条公路到C处,已知点C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距离为15km,与公路上另一停靠站B的距离为20km,停靠站A、B之间的距离为25km,且CD⊥AB.(1)求修建的公路CD的长;(2)若公路CD修通后,一辆货车从C处经过D点到B处的路程是多少?18.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在以台风中心为圆心,一定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监测中心监测到一台风中心沿监测点B与监测点A所在的直线由东向西移动,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A,B两点的距离分别为300km、400km,且∠ACB=90°,过点C作CE⊥AB于点E,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半径为260km的圆形区域内为受影响区域,台风的速度为25km/h.(1)求监测点A与监测点B之间的距离;(2)请判断海港C是否会受此次台风的影响,若受影响,则台风影响该海港多长时间?若不受影响,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2.B3.C4.B5.D6.A7.D8.B9.3010.411.3.7512.不能13.(4+6√5)m14.解:设AB=x米,则AC=(x+1)米由图可得,∠ABC=90°,BC=5米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52=(x+1)2解得x=12答: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AB为12米.15.解:如图设旗杆高度为x米,则AC=AD=x(m),AB=(x−2)(m)而BC=8m 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2+82=x2解得:x=17(m)即旗杆的高度为17m.16.解:在 Rt △ABO 中∵∠AOB =90° AB =15m ,OB =12−3=9 (m ) ∴AO =√AB 2−OB 2=√152−92=12 (m )在 Rt △COD 中∵∠COD =90°,CD =15m ,OD =15−3=12 (m ) ∴OC =√CD 2−OD 2=√152−122=9 (m )∴AC =OA −OC =3 (m )答:消防车从原处向着火的楼房靠近的距离 AC 为 3m .17.(1)解:∵AC=15km ,BC=20km ,AB=25km152+202=252∴△ACB 是直角三角形,∠ACB=90°∵12AC ×BC=12AB ×CD∴CD=AC ×BC ÷AB=12(km ).故修建的公路CD 的长是12km ;(2)解:在Rt △BDC 中,BD= √BC 2−CD 2=16(km )一辆货车从C 处经过D 点到B 处的路程=CD+BD=12+16=28(km ). 故一辆货车从C 处经过D 点到B 处的路程是28km .18.(1)解:在RtΔABC 中,AC =300km ,BC =400km ∴AB =√AC 2+BC 2=√3002+4002=500(km )答:监测点A 与监测点B 之间的距离为500km ;(2)解:海港C 受台风影响理由:∵∠ACB =90°,CE ⊥AB∴S ΔABC =12AC ⋅BC =12CE ⋅AB ∴300×400=500CE∴CE =24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60km 以内为受影响区域∴海港C 会受到此次台风的影响以C 为圆心,260km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D ,F则DE =EF =260km 时,正好影响C 港口在RtΔCDE 中∵ED =√CD 2−CE 2=√2602−2402=100(km )∴DF =200km∵台风的速度为25千米/小时∴200÷25=8(小时).答: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为8小时.。
第一章同步练习
1.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2.传感器的过载能力是指传感器在不致引起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的条件下,允许超过测量范围的能力。
3.传感检测系统目前正迅速地由模拟式、数字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已知某传感器的灵敏度为K0,且灵敏度变化量为△K0,则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误差计算公式为rs= (△K0/ K0)*100% 。
5.如果所测试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或变化很快,这种测试称为_动态_____测试。
6.确定静态标定系统的关键是选用被测非电量(或电量)的__标准发生器____和标准测试系统。
7.我国省、部一级计量站使用的一等标准测力机所允许的测量误差为(B )。
A.±0.1%
B.±0.01%
C.±0.001%
D.±0.0001%
8.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B ) 。
A.迟滞
B.过冲量
C.稳定性
D.线性度
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固有频率
10.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D ) 。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
D.分辨力越高
1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中,输出量的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
12.如果传感器的被测物理量有微小变化时,该传感器就会有较大的输出变化量,这说明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
13.无源传感器又称为能源转换型传感器。
14.传感器的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称为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15.要想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传感器的输入量不能超出其测量范围。
16.按照分类,阈值指标属于 A 。
A.灵敏度
B.静态指标
C.过载能力
D.量程
17.与价格成反比的指标是 B 。
A.可靠性
B.经济性
C.精度
D.灵敏度
18.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相同条件下,在相当长时间内,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
19.传感器的__过载______能力是指传感器在不致引起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的条件下,允许超过测量范围的能力。
20.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 D 。
A.固有频率
B.临界频率
C.阻尼比
D.重复性
21.压电传感器属于 A 传感器。
A.能量转换型
B.电容型
C.电阻型
D.有源型
22.属于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是 B 。
A.幅频特性 B.线性度 C.相频特性 D.稳定时间
23.在时域内研究、分析传感检测系统的瞬态响应时,通常采用的激励信号是 D 。
A.三角波信号
B.余弦信号
C.正弦信号
D.阶跃信号
24.传感器的标定是在明确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 C )对传
感器进行标定。
A.标准元件
B.正规器件
C.标准器具
D.精确器件
25.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是给传感器输入已知不变的( C ) ,测量其输出。
A.标准电量
B.正规电量
C.标准非电量
D.正规非电量
26.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是检验传感器的( C )指标。
A.静态性能
B.频率响应
C.动态性能
D.相位误差
27. 基准器中( A )精度最高。
A.国家级
B.一等级
C.二等级
D.三等级
28. 下列传感器中响应时间最短的是( D ) 。
A.电感式
B.磁电式
C.电容式
D.光电式
29. 传感器的精度是表示其输出量与被测物理量的实际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30.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信号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条件。
31.量程是指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
32.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是给传感器输入已知不变的标准非电量,测量其输出,给出标定曲线 , 标定方程 , 标定常数 ,计算其静态指标。
3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 , 灵敏度 , 迟滞 , 重复性。
34.某传感器的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则其灵敏度为 60MV/MM 。
35.标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 , 。
36.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和环境。
37.当环境湿度改变时,必须对电容式传感器重新进行静态__标定_____。
38.选用传感器时要考虑哪些环境参数?
39.简述传感器的定义。
40.一压电式力传感器,其灵敏度K
1=20pc/MPa,它与灵敏度为K
2
=5mv/pC的电荷放大
器相连,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到灵敏度为K
3
=30mm/V的记录仪上,计算此系统的总灵敏度。
当被测压力P=25MPa时,求记录仪上笔尖位移的偏移量。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