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气体的实验制取
- 格式:doc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3
【教案】专题复习——气体的性质与制取第一章:气体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等。
2. 让学生掌握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
3.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二、教学内容:1. 气体的基本性质2. 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3. 气体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气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等。
2. 进行实验,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
3. 分析气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气体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举例说明气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气体的制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
二、教学内容:1. 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3.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及操作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采用操作演示法,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如排水法、分解法等。
2.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演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及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课后作业:1. 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2. 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
3. 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备及操作。
六章:气体的收集与储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排空气法等。
2. 让学生掌握气体的储存方法,如气瓶储存、真空储存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一、制取气体的原理 1、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原理原料氧气高锰酸钾2KMnO 4K 2MnO 4+MnO 2+O 2↑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H 2O 22H 2O+O 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KClO 32KCl+3O 2↑二氧化碳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氢气 锌粒和稀硫酸Zn+H 2SO 4=ZnSO 4+H 2↑2、工业制取气体工业制取气体 原料方法 氧气 空气 分离液态空气 二氧化碳 石灰水 CaCO 3CaO+CO 2↑ 氢气水 2H 2O2H 2↑+O 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的条件。
其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 固体反应物(加热)——固 + 固加热注意事项: (1)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2)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4)导管稍露出橡皮塞(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复习要点用手微热冒气泡;注入水液面不下降;向右推导管口冒气泡;向右推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2)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主要考虑:①气体的密度;②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3)具体装置如下: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当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
气体收集装置注意事项:1、气体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可 其相对分子质量,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则密度比空气大;若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小。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把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3、当使用排水法收集时,需要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4、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应该把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空气。
《气体的制取实验》专题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2)能根据反应的需要,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气体制取装置的改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 通过问题答辩,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2)通过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学习重点:气体发生装置的应用,收集方法的选择。
学习难点:根据化学反应原理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学会改进装置,进而创新设计装置。
二、复习过程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反应原理:探究活动一:请尽可能多地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组装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装置。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请对所选择的装置进行分析,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小试牛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2)收集(1)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探究活动二:装置气密性检查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2.图(Ⅰ)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三、课堂检测1.(2011年山东临沂)使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B、KClO3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C、KMnO4制取、收集氧气D、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2.(2011年湖北武汉)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收集氧气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D.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3.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专题复习1.氧气的制取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是通过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反应来产生氧气。
发生装置采用“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可采用密度排空气法或溶解性排水法。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能够复燃,则说明收集气体是氧气。
2.二氧化碳气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原理是通过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发生装置采用“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采用密度排空气法。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能变浑浊,则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3.两种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对比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有所不同。
氧气的制取采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反应,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采用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
收集装置方面,氧气可采用密度排空气法或溶解性排水法,而二氧化碳气体则采用密度排空气法。
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木条能够复燃。
验水变浑浊。
将燃着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火焰熄灭。
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加药品,固连接仪器,再次检查气密性,验步定装置,加热,收集气体,拿出导管,加药品,收集气体,骤灭酒精灯。
1、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B、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无法回答,因为题目没有给出B、F组合的图示和装置说明。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加热。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需将试管管口稍向下倾斜,否则试管有可能炸裂,原因是:若试管口向上,试管口形成的水珠会倒流至试管底部,热的试管底遇冷会炸裂。
2)实验室通常用C装置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专题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
【学习目标】
1、掌握三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2、初步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活动方案】
活动一、温故知新
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氧气
(1)
(2)
(3)
(1)
(2)
(3)
二氧化碳
氢气
选用的装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2、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后讨论)
(1) 为何不用A、D装置制取氢气或二氧化碳?若用KMnO4制取氧气为何选用F而不用C?
(2)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常用J而不用K、L理由是什么?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小明同学排列的顺序为③②①
④⑤⑥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4)某同学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满无色气体的瓶中,木条火焰熄灭,该同学即得出结论:气体为二氧化碳。
此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如何验证?
(5)点击中考:
(2009南通市中考)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A B C D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
其中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是 ;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装置是 。
活动二 拓展提升 1. 老师提供给小明右图装置制氢气,小明觉得这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才能淹没漏斗的下管口,起到液封的作用。
请你选择一种仪器替换装置中的漏斗,解决液封问题和减少酸的用量,你所选的仪器是:__________ ___。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a 、长颈漏斗 b 、分液漏斗 c 、胶头滴管 d 、注射器)
2.洗气瓶(右图2—1)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使用 该装置的有关问题
(1)收集气体 欲收集氢气,气体从 端进;
欲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 端进;
欲收集一氧化碳,瓶内注满水见(见图2—2),气体从 端进;
(2)干燥气体,若要干燥氢气,则瓶内应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气体从 端进;
(3)除杂质,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瓶内最好盛放 (选填“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为什么?
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得氢气。
例如:
① C +H 2O (水蒸气) CO + H 2 ② 2H 2O 2H 2 ↑ +O 2↑
③ Zn+H 2SO 4 H 2 ↑ + ZnSO 4 ④ Mg+H 2SO 4 H 2 ↑ + Mg SO 4 ⑤ Fe+H 2SO 4 H 2 ↑ + FeSO 4 ⑥ Zn+2HCl (浓) H 2 ↑ + ZnCl 2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能选择 ; (选项不得重复) (2)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不能选择 ; (3)从反应的速率的角度不能选择 ; (4)从产生气体纯度的角度考虑不选择的 ; (5)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你的选择是 。
图2—1 高温
图2—2
通电
装固体的 铜网兜
可上下移 动的铜丝
4.点击中考:
(北京2009中考)右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气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进。
B.测量气体体积,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C.检验CO2,瓶内装澄清石灰水,气体从b管进。
D.用于病人输氧瓶内装水,a管接供氧钢瓶
【课堂反馈】
1.如下图所示,有三只集气瓶A、B、C,用以实验室收集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每种气体限装一瓶)。
若C瓶已收集满气体,A、B正在收集:
试推断:A、B、C三瓶中收集的气体分别是: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⑵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⑷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