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缓冲溶液.
- 格式:ppt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26
习 题 解 答第一章 溶 液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4. 20℃,10.00mL 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3.173g 。
求:(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58.5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3===(1) NaCl 的溶解度:)100/gNaCl (93.35100173.3003.12173.3水g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173.3003.12(5.58/173.31-=-==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105.58/173.31-==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4.8===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10001.01-===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10.5mol ·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0.98的H 2SO 4(密度为1.84)多少毫升?解: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设所需的0.98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1.84(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1.84×0.98(g )。
25.59898.084.1=⨯⨯==V M m n B V =285.3ml7. 某病人需要补充钠(Na +)5g ,应补给生理盐水(0.154mol ·L -1)多少毫升? 解:设需要生理盐水Vml ,则含有NaCl 的物质的量为:V ×0.154/1000(mol ),所以含有的Na +的物质的量为:V ×0.154/1000(mol )。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一、名词解释1、酸碱滴定法:2、酸碱质子理论:1、质子条件:2、两性物质:3、缓冲溶液:4、酸碱指示剂:5、缓冲容量:6、混合指示剂:7、滴定突跃:10、共轭酸碱对:二、填空1、酸碱滴定曲线是以_______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越__,滴定突跃范围越____酸碱的强度越____则滴定的突跃范围越____。
2、甲基橙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_________,酚酞的变色范围PH=___________,碘遇淀粉呈____色是碘的特性反应.。
3、有三种溶液:⑴食盐水、⑵稀硫酸、⑶石灰水、按PH值由大到小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4、将少量固态醋酸钠加入醋酸溶液中,醋酸溶液的PH值_________。
5、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是否明显,与两者的___________有关。
6、1.0×10-4 mol/LH3PO4溶液的PH值为______。
(已知Ka=5.8×10-10)7、大多数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_________PH单位。
8、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起因于溶液的PH值的变化,由于PH的变化,引起指示剂____________的改变,因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9、在酸滴定碱时,常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由____色变为_____色。
10、若用HCl滴定NaOH溶液,滴定的突约范围是从PH=7.70—4.30,可选择__________和_______作指示剂。
11、所谓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对溶液的酸度起____________作用的溶液。
12、生石灰溶于水,其溶液呈_______性,13、酸碱反应是两个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强碱滴定弱酸,通常以____________作为判断弱酸能否准确进行滴定的界限。
15、酸性缓冲溶液是由_______________盐组成。
16、用强碱滴定强酸时,采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变为_____色。
第三章缓冲溶液第一节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一、缓冲溶液及其组成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能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其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例如:HAc-NaAc、NH3-NH4Cl、NaH2PO4-Na2HPO4。
往这些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它们的pH值能保持基本不变。
缓冲作用(buffer action):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稀释的抵抗作用。
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缓冲溶液一般是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HAc-NaAc、NH3-NH4Cl、NaH2PO4-Na2HPO4等。
即:共轭酸+ 共轭碱---------共轭酸碱对即为缓冲系或缓冲对。
类型:1. 弱酸(过量)+ 强碱=弱酸共轭碱。
如:HAc(过量)+ NaOH=(HAc–NaAc)2. 弱碱共轭酸如:(NH3·H2O–NH4Cl)3. 多元酸的酸式盐+ 共轭碱如:NaH2PO4-Na2HPO44. 强酸+弱酸的共轭碱(过量)构成缓冲溶液的条件:①共轭酸碱对并存于溶液中;②浓度足够大,体积(量)足够多。
二.缓冲机制以HAc-NaAc缓冲系为例来说明缓冲溶液的缓冲机制HAc+H2O H3O+ + Ac-NaAc Na+ + Ac-1.当在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时,H++Ac-HAc, 消耗掉外来的H+离子, 溶液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
2.当溶液中加入少量强碱时,OH-+H3O+2H2O, 消耗掉外来的OH-离子,pH值基本保持不变。
第二节缓冲溶液pH值一.缓冲溶液pH的计算公式以HB-NaB缓冲系为例来说明HB-NaB缓冲系存在此平衡HB +H2O H3O++B-NaB Na+ + B-有[H3O+]=K a×等式两边各取负对数,则得pH=p K a+lg=p K a+lg(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注:p K a为弱酸解离常数的负对数,[HB]和[B-]均为平衡浓度。
第一节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在100 mL pH = 5.00的HCl溶液中分别加入1mL1 mol⋅L-1的HCl(强酸)溶液或1mL1 mol⋅L-1的NaOH(强碱)溶液后,HCl溶液的pH发生了显著变化,加酸后pH = 2.00,而加碱后pH = 12.00。
但在100 mL浓度均为1mol⋅L-1 HAc和NaAc pH = 5.00混合溶液中,加入同样数量的强酸和强碱,pH改变却很小,加酸后pH = 4.98,而加碱后pH = 5.02。
如用水稍加稀释时,HAc和NaAc混合溶液的pH改变的幅度也很小。
这说明HAc和NaAc这种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混合溶液有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pH基本不变的能力,我们把这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
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稀释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buffer action)。
常用的缓冲溶液是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HAc -NaAc、NH3-NH4Cl、NaH2PO4-Na2HPO4等。
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对被称为缓冲系(buffer system)或缓冲对(buffer pair)。
一些常见的缓冲系列在表3-1中。
表3-1 常见的缓冲系缓冲系质子转移平衡pK a(25︒C) HAc-NaAc HAc +H2O Ac-+ H3O+ 4.76H2CO3-NaHCO3H2CO3 +H2O HCO3-+ H3O+ 6.35H2C8H4O4- KHC8H4O4* H2C8H4O4 +H2O HC8H4O4-+ H3O+ 2.89Tris⋅HCl-Tris** Tris⋅H+ +H2O Tris + H3O+8.08 NH4Cl-NH3NH4+ +H2O NH3+ H3O+9.25CH3NH3+Cl--CH3NH3+ +H2O CH3NH2+ H3O+10.63 CH3NH2***H3PO4-NaH2PO4H3PO4 +H2O H2PO4-+ H3O+ 2.16NaH2PO4-Na2HPO4H2PO4- +H2O HPO42-+ H3O+7.21Na2HPO4-Na3PO4HPO42- +H2O PO43-+ H3O+12.32* 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氢钾**三(羟甲基)甲胺盐酸盐-三(羟甲基)甲胺***甲胺盐-甲胺二、缓冲机制现以浓度均为0.10 mol⋅L-1的HAc和NaAc缓冲系为例来说明缓冲溶液的缓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