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糖代谢(1)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45
糖代谢途径知识点总结1. 糖的来源及转化:糖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之一,它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蔗糖等。
糖在体内主要通过消化吸收、肝脏储存和释放等步骤进行转化,最终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转化为能量供给细胞使用。
2. 糖原的合成与降解:糖原是一种多聚糖,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它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备物质。
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下,糖原会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并储存起来,以调节血糖的浓度。
而当体内需要能量时,糖原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供给全身各个组织细胞的能量需求。
3. 糖的磷酸化途径:糖的磷酸化是糖代谢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发生在细胞内质膜上的糖磷酸合成途径中。
主要包括糖激酶的作用,将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等。
糖类的磷酸化是糖类代谢的起始关键环节,它不仅能使葡萄糖转化为更容易受控制的代谢产物,而且还能限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从而保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水平。
4. 糖酵解:糖酵解是糖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是维持身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
糖酵解共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糖的预处理、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
在这些过程中,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分解成乳酸或乙醛和丙酮,释放出大量的ATP,供给细胞在活动中所需的能量。
5.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细胞内非糖物质被合成为葡萄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中。
当体内能量供给不足时,肝脏会通过糖异生途径将蛋白质或脂肪分解产生的丙酮酸、乳酸等合成葡萄糖,以满足全身组织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糖异生是体内糖代谢中的重要途径,能够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6. 糖类的磷酸化途径:在糖代谢途径中,糖可通过糖激酶酶这一酶的作用受磷酸化。
这一过程不仅是糖代谢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内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调控糖的代谢速率和保持细胞内的糖水平。
总结:糖代谢途径是细胞内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合成与降解、磷酸化途径、酵解、异生等多个环节,将葡萄糖合理地转化为细胞内的能量源,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第十章糖代谢一、是非判断题1、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2、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3、发酵可以在活细胞外进行。
4、催化ATP分子中的磷酰基转移到受体上的酶称为激酶。
5、糖酵解过程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6、变位酶和差向异构酶是同工酶。
7、葡萄糖激酶受G-6-P 负调节。
8、哺乳动物无氧时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9、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10、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11、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12、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形成谷氨酸。
13、线粒体中存在两种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别以NAD+和NADP+为电子受体。
14、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硫辛酸→FAD→NAD+。
15、TCA循环可以产生NADH和FADH2,但不能直接产生ATP。
16、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活化剂,可消除ATP 对它的抑制。
17、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18、动物体内的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19、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
20、分解糖原的去分枝酶和转移酶是同工酶。
21、糖原合成时需要糖原起始合成酶及引发蛋白参与。
22、控制糖异生途径关键步骤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23、转醛酶的作用机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形成希夫氏碱。
24、在糖类物质代谢中最重要的糖核苷酸是ADPG。
25、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成。
二、选择题1、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2、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F-1-P B.F-6-P C.F-D-P D.G-6-P3、醛缩酶的产物是:A.G-6-P B.F-6-P C.F-D-P D.1,3-二磷酸甘油酸4、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己糖激酶E.果糖1,6-二磷酸酯酶5、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磷酸葡萄糖及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6、关于酵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2+与ATP形成复合物Mg2+-ATP参加磷酸化反应B、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进行C、砷酸盐可抑制糖酵解进行D、2,3-二磷酸甘油酸作为辅助因子起作用E、最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7、C1 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经EMP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同位素标记可能出现在丙酮酸的哪一个C 原子上?A、C1;B、C2;C、C3;D、都可能;E、都不会8、糖酵解中限速步骤有关的酶是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醛缩酶;E、丙酮酸激酶9、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 D.乙酰CoA10、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A.柠檬酸B.乙酰CoA C.琥珀酸D.α-酮戊二酸11、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A.α-酮戊二酸B.琥珀酰C.琥珀酸CoA D.苹果酸12、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A.乙酰CoA B.硫辛酸C.TPP D.生物素E.NAD+13、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延胡索酸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14、生物素是哪个酶的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烯醇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5、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是A.NAD+ B.CoASHC.FAD D.TPP E.NADP+16、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丙酮酸脱氢酶系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C、乙酰CoA 及NADH 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D、环中所生成的苹果酸为L 型E、受ATP/ADP 比值的调节17、丙酮酸脱氢酶受到哪些因素调控?A、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B、产物抑制、能荷调控、酶的诱导C、产物抑制、能荷调控D、产物抑制、酶的诱导、磷酸化共价调节E、能荷调控、酶的诱导18、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E.以上都是19、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20、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D.糖原合成与分解E.糖酵解21、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E.脂肪酸合成22、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酸2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A.糖异生B.糖酵解C.三羧酸循环D.磷酸戊糖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24、关于磷酸戊糖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碘乙酸及氟化物可抑制糖的氧化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为NADP+C、转酮酶需要TPP 作为辅酶D、该途径与光合作用碳代谢相同E、5-磷酸核糖是联系核苷酸及核酸代谢的关键分子25、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脂肪酸从头合成26、糖原合成酶的别构活化剂是()A、ADP;B、A TP;C、AMP;D、葡萄糖-1-磷酸;E、葡萄糖-6-磷酸27、糖原中一个糖残基转变为2 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A、1;B、2;C、3;D、4;E、528、在肝脏中二分子乳酸转变为一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几分子ATP?()A、2;B、3;C、4;D、5;E、629、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的丙酮酸羧化酶,需要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以外的所有因子?()A、生物素;B、Mg2+;C、乙酰CoA;D、草酰乙酸;E、ATP三、填空题⒈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调节酶是、和。
第十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二、是非题1、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
2、糖原磷酸化酶b是具有别构效应的酶,AMP是其正效应物。
3、糖异生途径中所有的酶都在细胞浆中。
4、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产生二氧化碳、NADPH和戊糖磷酸等重要化合物。
5、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三、填空题1、回补反应生成的TCA循环中间物是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1、各种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是()(1)6-磷酸葡萄糖;(2)1-磷酸葡萄糖;(3)6-磷酸果糖;(4)1,6-二磷酸果糖2、磷酸化酶激酶催化磷酸化酶的磷酸化,导致该酶__________________A. 由低活性形式变为高活性形式B. 由高活性形式变为低活性形式C. 活性不受影响3、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经酵解净产生ATP的分子数是:A、2个B、3个C、4个D、6个4、TCA循环首先是由谁发现和提出来的(a)Leuis Pasteur (b)Avery and McCarty (c)Hans Krebs (d)Fred Sanger5糖在体内不能转变成A.脂酸B.甘油C.胆固醇D.支链氨基酸6、对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来说,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之前,你能预示会发生下述哪种现象?A.Hb对氧亲和力升高B.Hb对氧亲和力降低C.2,3-DPG水平下降D.2,3-DPG水平不变7、调节血糖的激素是A. 加压素B. 肾上腺素C. 胃泌素D. 甲状旁腺素8、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活化剂有哪些?()A 柠檬酸B ATPC AMPD 果糖-2,6-二磷酸9、肝脏不能氧化酮体是因为缺乏:A 酰基CoA合成酶B β—羟酰CoA脱氢酶C 硫解酶D 酮酰CoA转移酶10、在糖异生作用中,若用抗生物素的蛋白质处理鼠肝提取物,下列哪些反应不能发生A 乳酸-草酰乙酸B 苹果酸-草酰乙酸C 延胡索酸-磷酸烯酮式丙酮酸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原五、简答题六、论述题1、试述胰岛素如何降低血糖浓度?(8分)答: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是通过下述5个方面来完成的。
糖代谢题库1-2-10问题:[单选,A1型题]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肠道吸收的葡萄糖B.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C.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液D.非糖物质在肝脏异生成糖入血液E.乳酸循环中的乳酸在肝成糖后入血液血糖指血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相当恒定,维持在3.89~6.11mmol/L,血糖的来源为肠道吸收、肝糖原分解或肝内糖异生生成的葡萄糖释放入血。
故A、B、D、E的叙述都正确,唯有C不是血糖的来源,选C。
问题:[单选,A1型题]有关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红细胞ATP是由糖酵解提供B.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碱中毒C.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D.糖酵解可迅速提供ATPE.肌肉剧烈运动时,其能量由糖酵解供给糖酵解是指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或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
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反应步骤基本都由特异的酶催化,可迅速提供ATP。
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
肌肉剧烈运动时,其能量由糖酵解供给。
A、C、D、E的说法正确。
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故选B。
问题:[单选,A1型题]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肌糖原分解B.肝糖原分解C.酮体转变成糖D.糖异生作用E.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糖异生作用: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其重要作用在于维持体内正常血糖浓度。
特别是在体内糖的来源不足时,利用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以保证血糖的相对稳定。
剧烈运动时,肌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在肝脏中大部分可经糖异生途径转化成糖。
这对防止由于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及更新肝糖原都有一定意义。
故选D。
(古诗词 )问题:[单选,A1型题]有关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产生NADH+H+B.产生磷酸戊糖C.产生磷酸丙糖D.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E.有醛糖与酮糖之间互变反应葡萄糖在动物组织中降解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
糖代谢-1(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B.肌细胞中葡萄糖经此途径产生A TPC.是体内CO2的主要来源D.生成NADPH供合成代谢需要E.生成NADPH通过呼吸链产生A TP2.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不包括A.为核苷酸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B.产生NADPH促进生物合成C.产生NADPH氧化供能D.产生NADPH参与谷氨酸的生成E.产生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3. 糖酵解的关键酶是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1D.磷酸甘油酸激酶E.乳酸脱氢酶4. 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A.能量B.乳酸C.酮体D.核糖E.糖原5. 在缺氧情况下,体内糖酵解的终产物是A.丙酮B.丙酮酸C.丙酸D.乳酸E.乙酸6. 下列哪一种不是糖异生途径中越过能障所需的酶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果糖双磷酸酶-1D.葡萄糖-6-磷酸酶E.丙酮酸激酶7. 下述有关蛋白聚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糖胺聚糖链与多肽链以共价键相连B.体内重要的糖胺聚糖有六种C.蛋白聚糖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间的基质D.基质内的蛋白聚糖,由于形成凝胶易使缩胞通过E.肝素可与毛细血管壁的脂蛋白脂肪酶结合8. 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过程是A.肌糖原分解B.肝糖原分解C.糖类食物消化吸收D.糖异生作用E.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作用9. 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水平(mmol/L)A.3 .0~3.5B.4.0~5.5C.4.5~5.5D.5.0~6.0E.5.5~6.510. 关于乳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主要来自肌糖原分解B.乳酸循环防止乳酸引起酸中毒C.乳酸可作为肝脏糖异生的原料D.运送乳酸经肾脏排出E.乳酸循环是耗能的过程11. 关于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主要升高血糖的激素B.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C.由胰岛d细胞分泌D.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E.抑制脂肪动员12. 下列哪一组都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A.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丙酮酸羧化酶B.已糖激酶、磷酸化酶、丙酮酸激酶C.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葡萄糖氧化酶D.6-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磷酸化酶E.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13. 红细胞血型物质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寡糖C.脂肪酸D.核酸E.小肽14. 关于糖异生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甘油的代谢B.补充血液葡萄糖C.促进肌糖原的生成D.促进氨基酸转变成糖E.防止乳酸中毒15.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6-磷酸葡萄糖B.1-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果糖E.3-磷酸甘油醛16. 下列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防止乳酸在体内堆积B.最终从尿中排出乳酸C.使肌肉中的乳酸进入肝脏异生成葡萄糖D.可防止酸中毒E.使能源物质避免损失17. 在每一次三羧酸循环过程中,错误的是A.消耗1分子乙酰CoAB.生成2分子CO2C.共有4次脱氢反应D.形成2(NADH+H+)和2FADH2E.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8. 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是A.胰岛素B.胰高糖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生长素19. 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糖、脂肪、蛋白质的最终代谢通路B.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C.可为其它物质合成提供原料D.始于柠檬酸的形成E.是释放能量、产生ATP的主要环节20. 下述糖蛋白的生理功用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型物质B.凝血因子C.转铁蛋白D.促红细胞生成素E.硫酸软骨素21. 下述有关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丙酮酸羧化酶B.丙酮酸激酶C.PEP羧激酶D.果糖双磷酸酶-1E.葡萄糖-6-磷酸酶22. 在下列三羧酸循环的反应中,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23. 含有高能磷酸键的糖代谢中间产物是A.6-磷酸果糖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磷酸甘油醛D.磷酸二羟丙酮E.6-磷酸葡萄糖24. 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胞浆中进行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此途径的关键酶C.不产生CO2D.产生5-磷酸核糖E.产生NADPH25.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A.5-磷酸核糖和NADH+H+B.6-磷酸果糖和NADPH+H+C.3-磷酸甘油醛和NADH+H+D.5-磷酸核糖和NADPH+H+E.6-磷酸葡萄糖酸NADH+H+26. 有关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红细胞ATP是由糖酵解提供B.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碱中毒C.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D.糖酵解可迅速提供ATPE.肌肉剧烈运动时,其能量由糖酵解供给27.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A.葡萄糖激酶B.醛缩酶C.糖原合酶D.UDPG焦磷酸化酶E.磷酸葡萄糖异构酶28. 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有作用的酶是A.磷酸丙糖异构酶B.己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PEP羧激酶E.丙酮酸羧化酶29. 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A.乳酸脱氢酶B.果糖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1D.磷酸果糖激酶-2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0. 关于乳酸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避免损失乳酸B.防止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C.2分子乳酸异生成1分子葡萄糖D.需消耗6分子ATPE.可提供肌肉糖异生的原料31.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与糖酵解产生的A TP的摩尔数之比是A.38 B.25C.19D.12E.432. 糖原合成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需要消耗ATP的数目A.1 B.2C.3D.4E.533. 不能异生为糖的是A.甘油B.氨基酸C.脂肪酸D.乳酸E.丙酮酸34. 肝糖原合成中葡萄糖载体是A.CDPB.ADPC.UDPD.TDPE.GDP35.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肌糖原分解B.肝糖原分解C.酮体转变成糖D.糖异生作用E.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36. 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6-磷酸果糖-1-激酶C.乳酸脱氢酶D.醛缩酶E.磷酸已糖异构酶37. 糖原分子中一个葡萄糖单位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乳酸时能产生多少A TPA.1 B.2C.3D.4E.538. 糖代谢中与底物水平磷酸化有关的化合物是A.3-磷酸甘油醛B.3-磷酸甘油酸C.6-磷酸葡萄糖酸D.1,3-二磷酸甘油酸E.2-磷酸甘油酸39. NADPH+H+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促进脂肪的合成B.促进胆固醇合成C.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D.参与生物转化作用E.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40. 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的细胞是A.成熟白细胞B.成熟红细胞C.成熟肝细胞D.心肌细胞E.神经细胞41. 关于蛋白聚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大分子蛋白与糖复合物B.可含多种糖胺聚糖C.糖胺聚糖共价连接于核心蛋白D.蛋白聚糖和糖蛋白中糖的结构相同E.蛋白聚糖还含有一些N或O连接寡糖链42. 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但不包括A.促进葡萄糖转运入细胞B.加强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C.加快糖的有氧氧化D.抑制肝内糖异生E.促进葡萄糖经肾排出43. 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A TP的mol数量是A.12B.15C.18D.21E.2444. 遗传性"蚕豆病"患者,疾病发病红细胞中表现错误的是A.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谷胱甘肽-NADPH还原体系较强C.膜上含巯基的蛋白,酶受损D.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破坏过强E.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降低45. 关于糖皮质激素调节血糖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增加肝糖原合成B.促进肝进行糖异生以升高血糖C.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D.协助相关激素促进脂肪动员以间接升高血糖E.加强肝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46. 关于血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当恒定B.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C.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D.甘油经糖异生补充血糖E.生糖氨基酸经糖异生补充血糖47.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糖分解成丙酮酸B.丙酮酸还原成乳酸C.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CoAD.三羧酸循环E.氧化磷酸化48. 关于肝糖原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供体是UDPGB.从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不消耗高能磷酸键C.糖原合酶催化1,4-糖苷键生成D.分支酶催化1,6-糖苷键生成E.糖原合成需要小分子引物49. 肝糖原分解可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肝细胞中含有A.葡萄糖激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葡萄糖-6-磷酸酶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E.葡萄糖-1-磷酸酶50. 关于糖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蛋白中常见的单糖有7种B.蛋白质含量较多C.糖的比重较大D.糖与多肽链之间可以O-糖苷键连接E.糖与多肽链之间可以N-糖苷键连接。
第10章糖代谢答案第⼗章糖代谢(编辑习题时删去答案即可)⼀、名词解释1.乳酸发酵:葡萄糖在⽆氧条件下形成乳酸的过程。
2.糖异⽣作⽤:⾮糖物质(如⽢油、丙酮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3.糖尿:⼈类和其他动物在糖代谢反常情况下,尿中有显著的葡萄糖或其它糖类出现的现象。
⼆、填空题1. EMP途径中的第⼀个需要ATP参与的反应是__⼰糖激酶催化的,第⼀个产⽣ATP的反应是_⽢油醛-3-磷酸激酶__催化的。
2.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氧条件下净产⽣__2___个ATP,⽽有氧条件下净产⽣___8___个ATP,丙酮酸再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可净产⽣___30___个ATP(NADH产⽣的ATP按整数计算)。
3.丙⼆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4.丙酮酸脱氢酶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葡萄糖代谢中第⼀个产⽣__CO2__的反应。
5.TCA循环的第⼀个产物是__柠檬酸______,是由___柠檬酸合酶___催化产⽣的。
6.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α-酮戊⼆酸脱氢酶复合物__催化的。
7.戊糖磷酸途径是__葡萄糖____氧化的另⼀条主要途径,⼴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物体内,在细胞的__细胞质___内进⾏。
8.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以产⽣_NADPH___和___核糖5-磷酸____等重要化合物。
9.糖酵途径中的三个调节酶是⼰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10.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和6种辅助因⼦。
3种酶是丙酮酸脱氢酶、⼆氢硫⾟酸转⼄酰基酶、⼆氢硫⾟酸脱氢酶。
6种辅助因⼦分别是TPP、硫⾟酸、 NAD、FAD、 CoA 、Mg2+。
11.合成糖原的前体分⼦是尿苷⼆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D-葡萄糖和磷酸。
12.⼄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异柠檬酸裂解酶__和_苹果酸合成酶__。
13.经长期进化后,⾼等真核细胞的⽣物化学反应被精确地局限在细胞的特定部位,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的细胞溶胶部位进⾏,糖酵解过程在细胞的细胞溶胶部位进⾏,TCA循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部位进⾏,氧化磷酸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部位进⾏。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生物化学(专1)》糖代谢1.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lB.6-磷酸果糖激酶-lC.HMGCoA还原酶D.磷酸化酶E.HMG-CoA 合成酶参考答案:B2.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产生几分子ATPA.3B.8C.12D.14E.15参考答案:E3.糖原分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A.磷酸己糖异构酶B.6-磷酸果糖激酶-lC.HMGCoA还原酶D.磷酸化酶E.HMG-CoA合成酶参考答案:D4.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因为肝脏有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激酶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D.葡萄糖-6-磷酸酶E.磷酸己糖异构酶参考答案:D5.关于糖原合成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l-磷酸葡萄糖可直接用于合成糖原B.UDPG是葡萄糖供体C.糖原分支形成不依靠糖原合酶D.糖原合酶不能催化2个游离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相连E.糖原合酶反应是不可逆的参考答案:A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转变为血糖的原因是A.肌肉组织缺乏己糖激酶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C.肌肉组织缺乏糖原合酶D.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E.肌肉组织缺乏糖原磷酸化酶参考答案:D7.升高血糖的激素除外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生长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胰岛素参考答案:E8.在糖酵解过程中最主要的限速酶是A.已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E.烯醇化酶参考答案:B9.下列哪种激素促进糖原合成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甲状腺素参考答案:C10.糖原合成过程的限速酶是A.糖原合酶B.糖原磷酸化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D.磷酸果糖激酶E.柠檬酸合酶参考答案:A11.下列关于NADPH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氢原子B.参与生物转化反应C.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D.直接经电子传递链氧化供能E.为胆固醇合成提供氢原子参考答案:D12.组成核酸的核糖主要来源于哪个代谢途径A.糖的有氧氧化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糖酵解E.糖原合成参考答案:C13.成熟红细胞利用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A.糖原分解B.三羧酸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有氧氧化E.无氧氧化参考答案:E14.糖原分解首先生成的物质是A.葡萄糖B.1-磷酸果糖C.6-磷酸果糖D.1-磷酸葡萄糖E.6-磷酸葡萄糖参考答案:D15.成熟红细胞中,能产生调节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物质的代谢途径是A.磷酸戊糖途径B.糖酵解C.糖异生D.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E.糖有氧氧化参考答案:D16.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A.线粒体基质B.胞液中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E.内质网内参考答案:B17.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哪一项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A.NADPH+H+B.NAD+C.ADPD.CoASHE.NADH+H+参考答案:A18.长时间饥饿时血糖主要来源于A.甘油B.乳酸C.氨基酸D.肝糖原E.肌糖原参考答案:C19.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A.B1B.B2C.B6D.PPE.泛酸参考答案:C20.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A.ADPB.GDPC.CDPD.TDPE.UDP参考答案:E21.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参考答案:E22.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参考答案:C23.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A.1B.2C.3D.4E.5参考答案:B24.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A.AMPB.ADPC.ATPD.2,6-二磷酸果糖E.1,6-二磷酸果糖参考答案:D25.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A.脂肪酰辅酶A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D.乙酰辅酶AE.柠檬酸参考答案:D26.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最多的是A.2分子甘油B.2分子乳酸C.2分子草酰乙酸D.2分子琥珀酸E.2分子α-酮戊二酸参考答案:C27.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参考答案:D28.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A.乙酰CoAB.硫辛酸C.TPPD.生物素E.NAD+参考答案:D29.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E.延胡羧酸酶参考答案:D30.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A.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和CO2C.CO2+H2OD.CO2,NADH和FADH2E.乳酸参考答案:D31.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产生的ATP数是A.1B.2C.3D.4E.5参考答案:C32.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TPA.3CO2和15ATPB.2CO2和12ATPC.3CO2和16ATPD.3CO2和12ATPE.3CO2和14ATP参考答案:A33.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辅酶AA.1摩尔B.2摩尔C.3摩尔D.4摩尔E.5摩尔参考答案:B34.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E.丙酮酸脱氢酶参考答案:B35.糖酵解过程中NADH+H+的去路A.使丙酮酸还原成乳酸B.经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C.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D.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E.以上都对参考答案:A36.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乳酸B.丙酮酸C.乙酰辅酶AD.柠檬酸E.二氧化碳.水和ATP参考答案:E37.糖原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A.6—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B.1—磷酸葡萄糖→UDPG;C.UDPG+糖原n →糖原(n+G)+UDPD.糖原n→糖原(n+G)+1—磷酸葡萄糖;E.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糖代谢知识点总结图一、糖的吸收和转运1. 糖的消化吸收:糖类主要通过小肠粘膜上皱不整的绒毛处的吸收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依赖能活转移等方式被吸收。
2. 糖的转运:糖在肠道吸收后进入血管系统,在体内通过各种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和结构物质的合成。
二、糖的利用和合成1. 糖的利用:糖类在体内主要参与葡萄糖代谢途径,包括糖的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
磷酸化途径是糖类进入细胞之后的首要代谢途径,通过磷酸化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
糖酵解途径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生成差异合酶酸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ATP。
糖异生是指通过某些组织的特异合成途径,例如肝脏和肾脏可以合成葡萄糖以满足机体组织的需要。
2. 糖的合成:糖类合成主要包括糖异生途径和异生糖合成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合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糖类物质,如多糖、寡糖和核苷酸糖。
三、糖的代谢调节1. 体内糖代谢平衡:机体通过血糖浓度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等方式维持体内糖代谢的平衡状态,确保机体内糖代谢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糖代谢失调:血糖浓度异常、胰岛素分泌或功能异常、肝脏糖异生功能障碍等因素可能导致糖代谢失调,引起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
四、糖代谢与疾病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Ⅱ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
2. 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过低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胰岛素过多或者酮体生成不足引起的。
五、糖代谢与健康1. 膳食糖的选择: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糖的摄入量对于机体健康非常重要,过多摄入糖类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2. 运动与糖代谢: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糖代谢途径,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对于预防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总结:糖代谢是机体内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29 次课 2 学时(第十章 糖代谢 第1次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30 次课 2 学时(第十章糖代谢第2次课)1丙酮酸乙酰CoA,催化的酶是?参与的辅酶有?TCA中两次脱羧部位?关键酶是?TCA中4次氧化反应发生部位?TCA底物水平磷酸化发生部位?1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能ATP多少?分步分析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31 次课2 学时(第十章糖代谢第3次课)上次课复习:丙酮酸乙酰CoA,催化的酶是?参与的辅酶有?TCA中两次脱羧部位?关键酶是?TCA中4次氧化反应发生部位?TCA底物水平磷酸化发生部位?第32次课2 学时(第十章 糖代谢 第4次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十章糖代谢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一葡萄糖无氧降解(糖酵解)糖酵解途径:指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糖酵解途径是真核细胞、细菌摄入体内的葡萄糖的最初分解过程.也是葡萄糖分解代解所经历的共同途径。
糖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1 糖酵解途径(EMP)发现历史历史的纪元开始,人类就会用酵母液将葡萄糖发酵成乙醇。
并由此开始进行酿酒、制作面包187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生成乙醇,将其转移至有氧环境生醇发酵即被抑制.1897年德国的巴克纳兄弟发现发酵作用可以在不含细胞的酵母抽提液中进行.1905年哈登(Arthur Harden)和扬(William Young)实验中证明了无机磷酸的作用.1940年前德国的生物化学家恩伯顿(Gustar Embden)和迈耶霍夫(Otto Meyerhof)等人的努力完全阐明了糖酵解的整个途径,揭示了生物化学的普遍性。
因此糖酵解途径又称Embden-Meyerhof of Pathway (简称EMP)糖酵解途径实验依据①酵母抽提液的发酵速度比完整酵母慢,且逐渐缓慢直至停顿。
如果加入无机磷酸盐,可以恢复发酵速度,但不久又会再次缓慢,同时加入的磷酸盐浓度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