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46.65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22021年第12期(总第1374期)No.12,2021Serial No.1374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 &Practice )课程思政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廖生温,王玉勤(巢湖学院,安徽巢湖238000)思想政治教育●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
同时在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作为巢湖学院机自、机电、材控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方法,以推进新时代思政工作改革为抓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新时代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3]。
这是传统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的重要尝试,为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与经验,意义重大[4]。
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措施(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文章结合高校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一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控制工程基础”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该课程是机械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多方面的数理知识,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难度大。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懂得用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设计与综合校正,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结合课程思政改革教育理念,一是通过控制学科领域相关科学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使之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控制工程基础》慕课建设与实践《控制工程基础》是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慕课建设与实践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也成为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慕课建设的背景与意义1.1 慕课教育的兴起慕课教育,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大量学生提供开放式、灵活式的在线教学资源。
慕课教育的兴起,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便利、高效、灵活的学习方式,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2 慕课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慕课教育正是以其优越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引入慕课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而且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大范围和更高效的教学平台,使得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更为便捷、高效和有趣。
慕课建设与实践对于提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慕课建设与实践也可以积极推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促进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
《控制工程基础》慕课建设与实践的目标是建立起一套符合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特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慕课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控制工程基础》慕课建设与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结合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科前沿的发展,完善和更新课程内容。
在教学资源方面,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如精心制作的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在线实验平台等。
浅析机械工程类“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具有重要工程应用意义。
课程内容涉及数学物理、电气、电子、机械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而且比较抽象,是一门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程。
下面结合教与学的过程,谈些思考和体会。
一、课程目标及存在的问题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都很强,同时,该课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大多专业的必修课。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机械工程系有的个专业方向都要求学生必修该课程。
通过学习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学生能清楚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学会分析机械工程系统的性能,掌握设计和校正系统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偏抽象,涉及数学知识广泛,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仅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还要对涉及的多门学科有必要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学科交叉的内容理解不够,导致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学习存在较大困难。
结合教学过程,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理论内容枯燥,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状态被动,缺乏学习主动性;由于专业方向分流,几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效果差别较大,这门课的通过率比其他课程的通过率低。
鉴于以上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在分析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收稿时间]2021-09-02[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改项目“机电控制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窦建平(1980—),男,湖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与机电控制技术。
2023年4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课程组以打造“金课”为愿景,开展了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
以产出导向理念为指引,更新了课程目标和内容,并改革了考核方式,开展了SPOC 线上资源,如微视频、习题和测验题库建设。
运用慕课堂智慧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精心开展了线下教学。
通过混合教学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发现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对提高课程含金量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机电控制技术;SPOC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产出导向;“金课”[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7-0044-03机电控制技术是东南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机械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机械传动、控制与检测、电工电子等知识,是一门交叉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具有机电结合、电为机用的特点。
为实现学校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响应教育部打造“金课”的号召和满足学校在线课程建设规划的需求,机电控制技术课程于2019年上半年开展了在线课程建设,2019年底,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 网站正式上线。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从传统的线下教学转为充分利用MOOC 来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近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助于实现课程的深度教学,契合“金课”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目标[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需求,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2]。
目前有关机电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一方面集中于对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如实例探究式教学法[3]、项目教学法[4]、研究型教学法[5]、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