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中微量元素(锌肥)肥效试验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2.00 KB
- 文档页数:4
玉米锌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玉米锌肥的作用
1.促进生长:锌肥能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株高和茎粗,从而增加产量。
2.提高抗逆性:锌肥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性,使其在逆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3.促进光合作用:锌肥有助于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有机物的合成,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
4.提高养分利用率:锌肥能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肥料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5.改善品质:锌肥能提高玉米籽粒的品质,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玉米锌肥的使用方法
1.基肥施用:在播种前,将锌肥与有机肥、化肥等混合均匀,作为基肥施入土壤。
基肥施用时,可根据土壤锌含量和作物需求适量施加锌肥。
2.追肥施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长势和土壤养分状况,追施锌肥。
一般可在玉米拔节、大穗期等关键时期进行追肥。
3.叶面喷施: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将锌肥溶液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上,以提高锌的吸收利用率。
叶面喷施锌肥时,要注意选择无风、天气晴朗的时段进行,以保证喷施效果。
4.注意配合施用:锌肥与其他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化肥等配合施用,可提高作物对锌的吸收利用率,同时保证作物全面吸收各种养分。
5.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土壤锌含量和作物生长状况,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锌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导致的锌中毒现象。
通过合理施用锌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粮食生产贡献力量。
同时,正确掌握锌肥的使用方法,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题:玉米锌肥的作用及科学施用方法引言锌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玉米锌肥的作用机制以及科学施用方法,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玉米锌肥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锌是植物体内多种酶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生长调节和养分代谢过程,因此适量的锌供应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
2.增加抗逆性:适量的锌能够增强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如抗病虫害、抗旱、抗盐碱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3.改善果实品质:锌对玉米的果实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适量的锌供应能够改善玉米的果实品质,增加籽粒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玉米锌肥的施用方法1.基础施肥:在玉米播种前,将适量的锌肥均匀施入土壤中,与底肥一起施用,以满足幼苗期的锌需求。
2.叶面喷施:在玉米生长期,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将稀释后的锌肥水溶液喷施在玉米叶片表面,快速补充植物的锌元素需求。
3.土壤追施: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如果土壤中锌含量不足,可通过土壤追施的方式进行补充,将锌肥施入土壤中,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合理配比:锌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锌含量、玉米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配比,避免施用过量或不足。
注意事项1.避免过量施用:锌虽然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锌含量过高,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
2.根据实际情况施用:锌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玉米生长情况进行调整,科学施用。
结语玉米锌肥的适量施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锌肥的作用,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第4期农艺·园艺锌肥不同用量与用法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陈晓明1尹胜鑫2*刘体靖3(1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保山678000;2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保山678000;3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云南保山678000)摘要为了探索高海拔区玉米上锌肥的适宜用量及用法,于2022年5—10月研究了锌肥不同用量与用法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合理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锌肥可以提高玉米株高、穗位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一定范围内随锌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锌肥叶面喷施效果优于作基肥效果,作基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效果最佳。
推荐用量用法为七水硫酸锌45kg/hm2作基肥或七水硫酸锌30kg/hm2作基肥+ 0.1%七水硫酸锌溶液于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
关键词玉米;锌肥;用量;用法;产量;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513;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4-0016-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4.0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措施,FAO数据显示,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农作物产量的30%~50%[1],氮、磷、钾肥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2],加施微量元素肥可获得更高产量[3]。
本研究在保山市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探索锌肥的适宜用量与用法,以期为高海拔区玉米上肥料合理配制与调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施甸县太平镇太平社区东别寨四组某农户承包田,地理位置为东经99.01967°、北纬24.84424°,海拔1840m,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质地为沙壤,中等肥力水平。
前作为大麦,施尿素600kg/hm2,大麦籽粒产量6000kg/hm2。
1.2试验材料1.2.1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纯N≥46.3%),磷肥为增效磷肥(P2O5≥16%),钾肥为农业用硫酸钾(K2O≥50%),锌肥为七水硫酸锌(含Zn≥21%)。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锌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锌肥施用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锌对小麦的作用机制
1. 促进光合作用:锌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多种酶的辅助因子,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效率。
2. 促进DNA和蛋白质合成:锌是DNA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提高植物抗病能力:锌可以促进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
4. 调节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和传输:锌能够调节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和传输,改善植物生长发育的平衡。
1. 不同施肥方式的对比研究
研究人员设置了不同的施肥方式进行比较,如叶面喷施、根际施肥、底肥施用等。
结果显示,叶面喷施较为有效,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根际施肥也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但是底肥施用对小麦的效果较差。
4. 锌肥与其他肥料的复合施用
研究人员将锌肥与其他肥料进行复合施用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复合施用锌肥可以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施肥成本。
三、锌肥施用注意事项
1. 施肥量要适量,不能过量施肥。
2. 施肥时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施肥,以提高施肥效果。
3. 不同施肥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搭配。
4. 锌肥与其他肥料的复合施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结论。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锌肥对玉米的作用及使用1. 简介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而锌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锌肥对玉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光合作用锌是酶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和二氧化碳的固定,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锌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玉米的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高植株鲜重和干物质积累。
促进花粉发育和结实缺锌会导致玉米花粉发育受阻,影响授粉和结实。
施用锌肥能够提供充足的锌元素,促进玉米花粉的正常形成和发育,提高授粉率和结实率。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锌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强植物对病菌和虫害的抵抗力。
适量施用锌肥可以增强玉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3. 锌肥的使用方法使用锌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一种常用的施肥方法,适合补充植物对锌的需求。
可以选择适量的锌肥溶液,通过喷洒方式将锌肥均匀喷施到玉米叶片上,喷洒时要注意保持喷液均匀,避免过量。
底肥施用底肥施用是在播种或移栽前将锌肥均匀撒施于土壤中,与土壤混合,使其充分接触植株根系。
一般可根据土壤含锌量和作物需求量进行合理的施用量确定,注意按照施肥建议进行适量施用。
水肥配合施用水肥配合施用是将锌肥溶解于灌溉水中,通过灌溉方式将锌肥与水一同施入土壤,使其充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
此种施用方法可以提高施肥效果,适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的施肥。
4. 注意事项在使用锌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施肥建议,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锌肥需要与其他肥料合理配合使用,以满足植物的全面养分需求;•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锌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湿度较高的环境接触。
结论锌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在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锌肥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土壤中锌元素的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锌肥的施用能够显著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不同施用方式会对小麦产量产生不同影响,而土壤中锌元素的吸收与转运过程也受到锌肥的影响。
对锌肥施用技术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指出,本研究为锌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可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深化对锌肥在作物中的作用机制及施用方法的探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小麦、锌肥、施用效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土壤、吸收、转运、施用技术、优化、总结、展望、研究成果、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锌是植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土壤中锌含量的不足或者锌元素形态的不易被吸收利用,导致小麦生长受到限制,产量和品质无法达到最佳水平。
对于如何有效施用锌肥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优化施用技术,是当前农业领域急需探讨的问题。
有关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不仅可以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实用方法和技术支持。
开展关于锌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锌肥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从而为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锌肥的施用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合理施用锌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对土壤中锌元素的吸收与转运机制进行探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锌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问题,为土壤养分的平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优化锌肥的施用技术,提高锌肥的利用率和效果,不仅可以节约农民的施肥成本,还能够减少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锌肥在小麦生长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河南农业2016年第10期(上)为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临界处理1:农民常规施肥(对照,不施含锌肥料);处理2:对照处理1+每667m 2底施ZnSo 4.H 2O1kg;处理3:对照处理1+每667m 2底施ZnSo 4.H 2O2kg。
各处理N、P、K 施肥量与当地农民常规一致,除了施用锌肥(如果采用ZnSo 4.7H 2O,请注意换算:1kg/667m 2ZnSo 4.H 2O 相当于1.32kg/667m 2ZnSo 4.7H 2O),各处理 与其他生产管理措施一致。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
常规施肥为:整地时每667m 2底施45%的配方肥(25-12-8)锌肥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报告虞城县农业局 谢丹丹表1 田间调查与考种统计处理2、处理3与对照处理1相比,株高、茎粗、穗长变化不明显,但亩穗数增加0.2万穗、0.7万穗,穗粒数增加0.2粒、0.7粒,千粒重增加0.3g、0.6g,同时病穗率减少0.5百分点、2.6个百分点。
说明小麦底施锌肥可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小麦底施锌肥可促进小麦根的生长,处理2、 处理3与对照处理1相比,小麦拔节时次生根增加0.7条、0.9条。
(二)底施锌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底施锌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多重比较(见表4),处理1与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1与处理2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三、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对于缺锌或潜在缺锌地块,底施锌肥1~2kg,与不施锌肥相比,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能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每667m 2增产7~17.5kg,增长率在2.2%~5.6%,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经过土壤检测化验缺少锌元素的地块在小麦上有必要施用锌肥。
中微量元素在棉花、玉米、小麦作物上的详细应用技术一)棉花的中微量元素施肥技术棉花在生长过程中除需要氮、磷、钾等大批元素作为营养增补,也离不开微量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起着不行取代的作用。
如锌是一种酶的活化剂,并参加生长素的生物合成;硼能促使其余营养元素进入棉株体内、促使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
在实质生产中;棉农长久重视于氮、磷、钾肥的施用,极少施或不施微肥,致使棉田不一样程度缺乏微量元素,影响了棉株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以下介绍锌、硼、锰三种微肥的施用方法。
锌肥能够基施,也能够叶面施肥,在棉花蕾期或开花结铃期叶面喷施锌肥,以增添外头桃,延伸功能叶的寿命,增添衣分,提升产量和改良质量。
叶面喷施“禾丰锌”1500~3000倍溶液,苗期喷施 1-2 次,盛蕾期至盛铃期喷施 1-2 次为好,每亩次 10-20 毫升。
有滴灌条件的农田,可在苗期至花铃期滴灌50~100 毫升 / 亩.次“禾丰锌”。
硼肥能够基施,也可用于叶面喷肥。
叶面施肥用“禾丰硼”或“金甲朋”800~1000倍溶液,分别在棉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 3 次,每亩次 20-50克。
锰肥的施用方法可采纳叶面喷肥或拌种的方式,叶面施肥用“禾丰锰”2000~3000倍溶液,分别在棉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 2~3 次,每亩次10-20 毫升;拌种可使用 200~300 倍溶液拌种。
二)小麦中微量元素施肥技术小麦固然汲取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极少,但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和不行代替的重要作用。
假如小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就会出现严重的缺素症状,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严重减产。
锌在越冬前汲取许多,返青、拔节期迟缓上涨,抽穗到成熟期汲取量最高,占整个生育期汲取量的 43.3%。
小麦幼苗的生长阶段,锰营养不足会使麦苗基部出现白色、黄白色、褐色斑点,严重者叶片中部组织坏死、下垂。
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影响较大,缺锰的植株叶片和茎呈暗绿色,叶脉间呈浅绿色。
夏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夏玉米是高产作物,生长期短,需肥量大,除基础肥力外,补充营养不仅应全面均衡,而且要快速供应。
前期全面供给,氮、磷、钾、锌肥综合补充,中后期以氮肥(尿素)供给为主,快速补充营养。
一般来讲,每产出100kg玉米籽粒,约需吸收氮1.9~3.9kg、磷(P2O5)0.9~1.5kg、氧化钾(K2O)4.6~5.4kg。
吸收肥量和比例的不同,主要受品种特性、土壤条件、产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等要素影响。
比如,常年小麦秸秆还田的地块,就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因此,在确定具体施肥量时,要综合分析考虑。
笔者结合多年农技推广工作经验和区域农业生产情况综合分析,总结如下:一、施肥原则(一)培肥地力,用养结合夏玉米播种前应多渠道扩大肥源,通过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以及深松等措施,结合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1 500~2 000kg,加强农田培肥,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并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
也可利用前茬小麦实行秸秆直接还田,但应配施适量氮肥,以集中施用为好。
(二)调整结构,提高质量要有针对地改善肥料品种结构,提高肥料质量,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结合地块实际,将氮、磷、钾肥科学配比,有机肥与无机肥综合运用,配合微量元素的施用,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加大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夏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需求的比例和数量要求不同,要注意和单质化肥的配合使用。
(三)综合深施,高效利用加强肥料高效利用综合措施的落实,采用化肥深施技术,做到种、肥隔离,避免烧种、烧根现象和影响出苗率。
同时,采取深松等农艺措施,充分释放土壤磷素等资源,促进磷的吸收,充分利用土壤自有肥力。
还要农机耕播与农艺结合,推广节水灌溉及与其配套的施肥技术。
(四)测土配方,科学施用根据玉米需肥特点和实际情况,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按照不同土壤供肥能力和产量目标,确定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通过增施农家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肥分次追施等方法,充分利用肥料特别是有机肥和磷肥的后效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施锌及锌磷配施的增产效果李晓华1,高凤云2,居立海3,徐广辉3(1.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洪泽223100;2.江苏省洪泽县朱坝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3.江苏省洪泽县土肥站)摘要开展了玉米施锌及锌磷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玉米施锌的增产效果显著,最高的为45kg /hm 2处理,为6965.3kg /hm 2,比对照高1234.9kg /hm 2。
玉米最大施锌量为52.6kg /hm 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51.2kg /hm 2,此时玉米产量为6715.9kg /hm 2。
玉米锌磷配施处理的株高、茎粗,还是次生根数都比其他处理有显著提高,产量最高,为7584.4kg /hm 2,比对照高1854kg /hm 2。
关键词玉米;锌肥;锌磷配施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3-298-02作者简介李晓华(1976-),女,江苏洪泽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2-12锌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其参与叶绿素和生长素合成,同时又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
如锌是苹果酸脱氢酶、羧基肽酶和黄素酶等的组成成分。
这些酶对植物体内的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2005年洪泽县采集16个土样化验结果,有效锌范围0.12 1mg /kg ,平均值为0.36mg /kg ,小于0.5mg /kg 的占56.6%。
土壤缺锌,加之玉米对锌特别敏感,因而在出苗10d 后就出现“白苗病”,生长受阻,节间变短,缺粒秃顶,严重阻碍着单产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了解玉米施锌及锌磷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开展了玉米施锌及锌磷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玉米锌肥用量试验1.1.1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洪泽县东双沟镇小吕村四组、小吕村二组,朱坝镇马棚村五组、马棚村二组,东双沟镇土壤类型为姜黑土,朱坝镇为黏黄土。
03锌肥对玉米高产的促进作用于广平(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农业站,吉林松原138000)摘要:玉米花白苗病是由缺乏微量元素锌造成的,本文从玉米缺锌的原因及症状出发,介绍了锌肥施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玉米;缺锌;症状;施肥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03.043玉米是松原市主要粮食作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0% ~80%。
据田间调查数据显示,玉米花白苗病可使玉米产量降低8%~10%,玉米花白苗病是由缺乏微量元素锌造成的,因此,配施锌肥能防止花白苗病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
1玉米缺锌原因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黑钙土、砂壤土、盐碱土,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很低(有效锌含量小于0.5毫克/公斤)。
另外,由于氮磷化肥施用量增加,人为调节玉米锌素营养不良,导致锌元素成为玉米单产提高的最小养分限制因子。
同时大量磷肥施入降低了土壤锌的有效性,导致玉米缺锌症状,使玉米贪青晚熟,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2锌对玉米的生长作用锌是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
锌以阳离子形态被玉米植株吸收,锌在玉米植株中移动性属中等,在植株内间接影响着生长素的合成。
当玉米缺锌时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生长处于停滞状态,玉米矮小。
同时锌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对玉米碳氮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有助于光合作用。
同时锌还可以增强玉米的抗逆性,提高籽粒重量,改变籽实与茎秆的比率。
由于松原地区缺锌土壤较多,缺锌土壤施锌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尤为突出。
3玉米缺锌症状玉米苗期缺锌,呈现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
幼苗期和生长前期缺锌,新叶的下半部呈现淡黄色,乃至白色,此叶成长后在叶脉之间出现淡黄色斑点,甚至在叶脉和叶边缘之间生成白色和黄色宽带或坏死斑,之后,叶片突然变黑,有特殊金属光泽,严重者整株死亡,导致绝产绝收。
轻者后期自行恢复,但雌穗抽丝期和抽雄期延迟,果穗畸形缺粒,秃尖晚熟,导致产量降低。
夏玉米中微量元素(锌肥)肥效试验研究
作者:孙海龙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2期
摘要为探索锌元素在埇桥区夏玉米生产中的最佳施用量和增产效果,2015年通过多点3
次重复在夏玉米生产中进行增施锌肥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可增产4.65%~14.21%,生产上推荐底施锌肥30 kg/hm2。
关键词夏玉米;锌元素;测土配方施肥;肥效
中图分类号 S513;S143.7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24-01
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在各种作物上的肥效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在已经基本摸清埇桥区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多点的田间微量元素单因素试验[1-3],探索锌肥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确定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宿州市埇桥区三八乡(试验①)及北杨寨乡(试验②)。
其中,试验①设在三八乡九里村某农户承包地,面积1 534 m2(长59 m、宽26 m),南北走向,土质为砂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产量6 750 kg/hm2,常年小麦产量7 500 kg/hm2左右;试验②设在北杨寨镇北村某农户承包地,面积7 150 m2(长110 m、宽65 m),南北走向,土质为砂姜黑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产量8 250 kg/hm2。
各试验地块土壤养分情况见表1。
1.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为尿素(N 46%)、普钙(P2O5 16%)、氯化钾(K2O 60%)、硫酸锌(Zn 21%);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试验①为郑单958,试验②为隆平206。
1.3 试验设计
每个试验设3个锌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空白对照,CK)、15 kg/hm2(A)、30 kg/hm2(B)。
各处理的氮、磷、钾化肥用量采用埇桥区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和施肥方式。
基施纯氮210 kg/hm2、纯磷105 kg/hm2、纯钾120 kg/hm2,各处理拔节期追施尿素225 kg/hm2。
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设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6],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相对一致。
小区面积30 m2(6 m×5
m),重复间间隔1.2 m,小区间隔1 m。
一般按照适宜密度6.0万株/hm2,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 cm,株距25~30 cm;播种后7~10 d及时检查出苗情况,5~7叶进行定苗补苗,要求每小区株数相同,四周种植保护行。
1.4 试验实施
试验①7月9日播种(从5月9日至6月27日50 d只有2次降雨,各6 mm,累计不足12 mm,土壤墒情较差,无灌溉设施无法播种,6月28日开始,连续10 d中到大雨的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326 mm,造成田间积水不能耕种),播种期比常年推迟近30 d。
播种时采用划小区施肥后耙;试验②有灌溉条件,6月17日播种,10月10日收获。
各小区所用肥料均按照方案要求精确称量、标注。
施肥时随机排列,对号入座,除施锌肥按处理进行外,其他各项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收获时,单打单收,分区进行考种、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田各小区产量结构调查结果见表2,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4、5、6。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①处理A平均产量8 266.95 kg/hm2,处理B平均产量8 731.40 kg/hm2,分别较CK 平均产量7 645.30 kg/hm2增产621.65、1 086.1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8.13%、14.21%;试验②处理A平均产量8 382.45 kg/hm2,处理B平均产量8 493.60 kg/hm2,分别较CK平均产量8 010.30 kg/hm2增产372.15、483.3 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5%、6.03%;由此表明,玉米施用锌肥较不施锌肥增产效果显著。
由试验产量结构因素结果(表2)可知:试验①处理A、B与CK相比,穗粒数分别增加11.8、17.7粒,百粒重分别提高0.13、0.28 g;试验②处理A、B与CK相比,穗粒数分别增加16.33、44.67粒,而百粒重均下降0.07 g。
从表3、4、5、6可以看出,试验①各处理间方差分析结果F=5.18>F0.05=Fcrit=5.14;试验②各处理间方差分析结果F=10.7>F0.05=Fcrit=5.14;可知玉米施用锌肥肥效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明施用锌肥对玉米增产具有显著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埇桥区玉米上底施锌肥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对提高玉米穗粒数、百粒重(针对不同品种),促进增产效果显著,增产372.15~1 086.10 kg/hm2,增幅4.65%~
14.21%。
因此,建议在此后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应注重锌肥的应用和技术研究,积极推广玉米施用锌肥技术,一般以底施30 kg/hm2左右为宜。
4 参考文献
[1] 杜秀玲,王海玮,徐杏.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37-38.
[2] 常芳,曹建涛,王宝玲.合成锌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9):54-56.
[3] 孙继文,肖德全,邵振海.玉米施锌肥效果分析[J].杂粮作物,2005,25(3):211.
[4] 尹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锌肥施用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2013(4):23-24.
[5] 李楠,杨文影.黑土、黑钙土锌肥的有效施用及其与玉米产量的关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2):68-72.
[6] 周元富,张雅洁,丛淑敏,等.玉米施用锌肥效果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3(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