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寓言四则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黄蜂、鹧鸪和农夫
一次,有些黄蜂和鹧鸪口渴难忍,就赶到农夫那里要水喝。
作为回报,鹧鸪提出为他的葡萄树松土,好结出累累硕果;黄蜂说要把守好葡萄树,并用毒刺蜇跑小偷。
农夫回答说,“哦,不用了,我有两头牛,它们从不许诺,但什么都能干,我还是把水给它们的好。
”
人和狮子一起旅行
一次,狮子跟人一同旅行,他们两个自吹自擂,都说自己如何了不得。
途中,他们看见了一座人征服狮子的雕像。
人指着雕像对狮子说:“你看我们人类多么强大。
”狮子只是笑了笑说:“假若狮子会雕刻的话,你就会看见更多的人成为狮子的牺牲品。
狼和牧人
狼溜近牧人们的住房,隔着篱笆偷偷地张望:牧人们正在开剥一只最肥的羊,几只猎犬静静地卧在一旁。
狼忿忿离去,心中暗伤,他懊恼地自己对自己把心思讲:“朋友们,假如是我干这勾当,你们岂不要大肆声张?”
拜观音的人
有一个佛教徒走进庙里,跪在观音像前叩拜,他发现自己身边有一个也跪在那里,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他忍不住问:“你怎么这么像观音啊?“我就是观音。
”那个人回答道。
他很奇怪:“既然你就是观音,那你为何还要拜呢?”“因为我也遇到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观音笑道,”然而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已。
”。
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寓言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来启发人们思考与反思的文学形式。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寓言向读者传递着各种道理和智慧。
下面列举了三十个寓言故事及其所蕴含的道理,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1. 龟兔赛跑故事道出了“稳扎稳打”和“骄傲自满”的道理。
2. 狐狸与乌鸦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恭维和奉承。
3. 蚂蚁与蝉蚂蚁懂得勤劳和持之以恒的道理,而蝉则因懒散而遭遇困境。
4. 狼来了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要保持警惕。
5. 小狗与影子故事揭示了盲目崇拜和追随别人的危险。
6. 猴子捞月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得无厌,要学会满足。
7. 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教会我们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8. 白雪公主故事告诉我们,美貌并不是全部,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
9. 乌鸦与狐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丧失警惕。
10. 丑小鸭故事传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应被外表所欺骗。
11. 铁杵磨成针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困难。
12. 狐假虎威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害怕而屈服于他人的威胁。
13. 人与猴子这个故事教会我们认清别人的真实面目,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4. 守株待兔故事揭示了贪婪和不切实际的行为的后果。
15. 别人的草地故事教会我们要满足于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一味追求他人的。
16. 宝剑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在一开始就做出正确的选择。
17. 猴子吃石头故事揭示了盲目模仿和追求的荒谬。
18. 高傲的斑马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外表与众不同而骄傲自满。
19. 狗咬吕洞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误解而轻易敌对他人。
20. 狡猾的乌鸦故事揭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21. 守望相助这个故事教会我们团结的重要性。
22. 兔子和青蛙故事告诉我们要接纳和尊重不同的个体。
23. 装病的狼故事揭示了谎言和欺骗的恶果。
24. 猪八戒的懒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懒惰会导致失败。
25. 狼与七只小羊故事传递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以下是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1. 乌鸦喝水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利用空心竹子解渴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智慧和创造力可以解决问题。
2. 鹿过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鹿巧妙地跳过河流的经历。
它教导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虎陷沼泽这个寓言以虎陷入沼泽为背景,告诉我们要避免冒险和贪婪,以免陷入困境。
4. 乌龟比赛这个故事讲述了乌龟和兔子之间的比赛,以及乌龟最终获胜的道理。
它教导我们要持之以恒,不要轻视任何挑战。
5. 猴子捞月这个故事讲述了猴子试图捞取在水中倒影的月亮,但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
它告诉我们不要追求不可能的事情,要脚踏实地。
6. 走失的羊群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以免迷失方向。
7. 隔江渡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智者利用江中的石头来帮助人们渡江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智慧和创造力可以克服困难。
8. 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画蛇时多余地为蛇添加了足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多余步骤或改变。
9. 孔雀开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真实,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10. 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反复喊狼来了,最终导致人们不再相信他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避免说谎,以免失去信任。
11. 种瓜得瓜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努力种植瓜果而得到了丰收的故事。
它教导我们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
12. 忍辱负重这个寓言以蜜蜂扛着重物的形象告诉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
13. 猴子爬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猴子试图爬上山顶的经历。
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努力实现目标。
14. 阿里山的姑娘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阿里山上的姑娘对自己美丽的山水环境毫不在意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谦逊,不要被外界的表象迷惑。
15. 木匠修桥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木匠通过自己的努力修复了一座破损的桥梁的故事。
它教导我们要有才能和勇气,改变环境。
16. 捡到金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捡到金子后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活的故事。
30寓言四则四字成语解释翻译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听说:“这怎么就不能就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去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道:“这怎么就无法变成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略边塞,强壮男子都拎起至武器回去登陆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丧生的占到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缠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位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属于。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无法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不好骑著,坠而八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蓄财跛之故,父子相保。
智子疑邻翻译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倒塌下来。
他儿子说道:“如果不(赶紧)加固它,一定存有盗贼进去。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道。
(可以富人不听到他们的话。
)这天晚上果然遗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很赞许儿子的精明,却猜测盗窃的就是隔壁的老人塞翁失马翻译紧邻边塞的人,有个擅于方术的人。
(他家的)马无原无故跑到胡人那回去了,大家都宽慰他。
那家的父亲说道:“这又怎么马上就晓得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去了,大家都去祝贺他。
那家的父亲说道:“这又怎么马上就晓得不可能将就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那家的儿子讨厌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撞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去宽慰他,那家的父亲说道:“这又怎么马上就晓得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略边塞,壮年男人都拎起至弓箭倒戈,(住在)边塞附近的人(壮年男人),死的人存有百分之九十,这家就是因为腿两条腿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以求挽回损失。
30个寓言成语故事(一)【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
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30《寓言四则》教学目标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设计导入课文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
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30个寓言故事一、社庙之鼠老百姓用一根根木棒连成栅栏,在上面涂上稀泥,为土地神建成了社庙。
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经常来给土地神敬献供品,从来不敢冒犯土地神丝毫。
有一群老鼠跑进社庙,在泥木墙中和土地神泥像的肚子里打洞。
它们随时偷吃供品,吃饱后在庙里又吵又闹。
老百姓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想用水去灌鼠洞,又怕冲坏神像;想用烟火熏死老鼠,又怕烧坏木栅栏,只好干瞪着眼咒骂老鼠。
这下老鼠更得意了,在社庙里横冲直撞,肆意抢吃供品。
实际上,老百姓并不是没有办法去根除它们,而是不敢去毁坏社庙。
寓言启示那些贪官污吏就像许多寄身于社庙中的老鼠,因为有庇护所,老百姓很难把他们除掉。
二、邻父举木有一个人,他的儿子蛮横凶恶,到处惹是生非,欺负别人。
一天,他的儿子又闯了祸,气得他用鞭子狠狠抽儿子。
邻居一位老翁看见后,也急忙从家里拿来一根木棒帮着打。
那位父亲惊讶地问老翁:“你为什么打我儿子?”老翁回答说:“你不是在打他吗?我打他是顺着你的心愿啊!”那位父亲不满地说:“责打儿子是我的事,你这样做难道不荒唐吗?”寓言启示逾越自己的职责,超出相应的程度去惩罚犯错误的人,这样的做法很荒谬,不会有好结果的。
三、叶公好龙叶公非常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雕着龙,在各种酒具上雕着龙,在厅堂、卧室、书房的墙壁和柱梁上到处都雕着龙。
人们知道他如此喜欢龙,便四下传说。
有一天,天上的真龙听到了这件事,心里十分高兴,它腾云驾雾,从空中降落到叶公的庭院中。
龙把头伸进书房的窗户里探望,长长的尾巴蜿蜒伸展到厅堂当中摇动。
叶公看到真龙,吓得面如土灰,失魂落魄地逃离了家。
其实,叶公并不是喜欢真正的龙,而是喜欢那些看着像龙而并不是龙的东西。
寓言启示一些人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只是用以装饰门面,图个虚名。
四、庖丁解牛庖丁给梁惠王表演宰牛的本领。
他站在牛的跟前,手按着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抵着的地方,都噌噌作响。
刀进牛体,骨肉分离,唰唰有声,无不像音乐一样,既合乎《桑林》舞曲的旋律,又符合《经首》乐章的节奏。
寓言故事50则1、《猴子与螃蟹》猴子在海边发现一只螃蟹,螃蟹横着走路,样子十分奇特。
猴子嘲笑螃蟹:“你这走路的姿势也太奇怪了,哪像我灵活自如。
”螃蟹不理会猴子的嘲笑,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行走。
不久,猴子想要爬上一棵高高的树摘果子,却不小心摔了下来,受了伤。
而螃蟹在海边轻松地找到了食物。
猴子这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不应该随意嘲笑别人。
2、《骄傲的孔雀》从前有一只孔雀,它有着美丽的羽毛,总是在其他动物面前炫耀。
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夜莺,夜莺正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孔雀不屑地说:“你只会唱歌,哪像我有如此美丽的外表。
”夜莺回答:“美丽的外表固然好,但内心的美好更重要。
”孔雀不以为然。
后来,森林里举办了一场才艺比赛,夜莺凭借动人的歌声获得了大家的赞赏,而孔雀却因为只顾展示外表,没有其他才艺,最终无人喝彩。
3、《蜗牛的梦想》一只蜗牛梦想着爬上高高的山峰,看看山那边的风景。
它的朋友们都嘲笑它:“你爬得这么慢,怎么可能爬到山顶。
”但蜗牛没有放弃,它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往上爬。
爬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它爬到了山顶,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美丽景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实现。
4、《勤劳的蚂蚁》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蚂蚁们正在辛勤地搬运食物,准备过冬。
一只蝗虫看到了,嘲笑它们:“这么好的天气,你们不享受,却忙着干活,真傻。
”蚂蚁们没有理会蝗虫。
冬天来了,蝗虫找不到食物,饿得奄奄一息,而蚂蚁们在温暖的洞穴里,靠着储存的食物,度过了寒冬。
5、《狼和小羊》狼来到小溪边,看到小羊在喝水。
狼想吃掉小羊,就故意找茬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小羊委屈地说:“您站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从您那里流到我这里的,怎么会弄脏您的水呢?”狼又说:“你去年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小羊说:“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呢。
”狼恼羞成怒,扑向小羊,把它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人想要做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
6、《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30. 寓言四则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寓意: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2.《蚊子和狮子》寓意:
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3.《智子疑邻》翻译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毁坏。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
隔壁的老人也这样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寓意: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
待。
4.《塞翁失马》翻译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
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寓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寓言大全汇总一、比喻型寓言故事1. 狐狸和葡萄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伊索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无法抓住高挂在葡萄藤上的葡萄,但它并未因此放弃,而是设法哄骗其他动物也拿不到葡萄。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有些人自己无法完成某些事情,却往往找借口掩饰自己的无能。
2. 乌龟和兔子赛跑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伊索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乌龟和兔子之间的比赛,虽然兔子跑得快,但因为骄傲和轻率,最终输给了乌龟。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我们应该谦虚谨慎,不能因为一时的优势而骄傲自满。
二、象征型寓言故事1. 橡树与风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古希腊的伊索普(Aesop)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橡树与风之间的争论,橡树认为自己强大,不需要风的帮助,而风则认为橡树的强大只是虚有其表。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有些看似强大的人或事物,其实内在可能很脆弱。
真正的强大并非只是表面上的威武,而是内在的坚韧与智慧。
2. 太阳与北风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法国作家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更大。
在经过一系列的比试后,北风败下阵来。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温和的力量往往比强硬的力量更强大。
三、对话型寓言故事1. 老人与驴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和他的驴子之间的对话,驴子想要自由自在地行走,而老人认为应该有目标和目的地。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能盲目追求自由而迷失了方向。
2. 狼与羊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格林童话》。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狼与羊之间的对话,狼假装友好,但最终暴露了真面目。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不能被外表所蒙蔽,要善于识别事物的本质。
总结:寓言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启示作用。
它们通过比喻、象征、对话等多种方式,传达了人们在生活、道德、智慧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寓言故事是一种以讽刺和象征手法来传递道德和智慧的文学形式。
下面是三十个寓言故事及相关的道理,每个故事包含一种道德、智慧或价值观念。
故事1:蚂蚁和蝉道理:勤劳和节俭是成功的关键。
故事2:龟兔赛跑道理:不要自满,要兢兢业业。
故事3:猴子和鳄鱼道理:不要因为嘴巴贪婪而吃亏。
故事4:狐狸和乌鸦道理:不要被虚伪的赞美所迷惑。
故事5:两只青蛙道理:坚持原则,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
故事6:狗和影子道理:不要贪图虚荣,要珍惜现有的东西。
故事7:猴子和飞蛾道理:聪明人不败于小人之手。
故事8:猴子和鱼道理: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优势,要互相尊重。
故事9:老鼠和山羊道理:要懂得利用自己的特长。
故事10:羊和狼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故事11:蚂蚁和斑马道理:珍惜友谊,不要因为外表而轻视他人。
故事12:老农和金鸡道理:劳动创造财富。
故事13:乌鸦和鹿道理: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故事14:猴子和狮子道理:应对危机要冷静、勇敢、智慧。
故事15:乌鸦和乌鸦道理: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责怪他人。
故事16:老虎和猎人道理:困境中要保持冷静和智慧。
故事17:狗和狐狸道理:人们的行为和言语可以反映其真实本质。
故事18:公鸡和猫道理:要警惕和避免陷入他人设下的陷阱。
故事19:猴子和牛道理:勇于尝试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故事20:兔子和乌龟道理:不要被自己的优势蒙蔽。
故事21:波斯王子和骏马道理: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故事22:狼和小羊道理:不要相信别人的谎言,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故事23:狐狸和乌龟道理:智者遇到挫折时会利用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
故事24:小鸟和狼道理:善良可以战胜邪恶。
故事25:兔子和小鸟道理:要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故事26:猴子和鹰道理:要善于借力而不是孤军奋战。
故事27:青蛙和牛道理:不要将自己的缺点当作别人的优点。
故事28:蜜蜂和蚊子道理:不要因为小小的好处而冒险得罪他人。
故事29:猴子和狒狒道理: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利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寓言故事是一种以简明的语言,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来阐述道德、哲理和人生智慧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
一、《鹑返礼物》道理:运用个人优点帮助别人。
二、《马与驴》道理:不要轻看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轻视别人,不要高傲自大。
三、《砍去树枝》道理:不要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伤害他人的利益。
四、《小母鸡紧张》道理:不要把小事看成大事。
五、《猴子与熟悉的岩石》道理:不要被过去的经验所困扰,要时刻保持警惕。
六、《急于报仇》道理:宽容心胸,不要轻易发火。
七、《寻找真正的王子》道理:不要只看外貌,更要注重内在。
八、《浪费售货员的诚信》道理: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不能被轻易浪费。
九、《一根绳子三个兄弟》道理:团结合作,才能有在困难中求生存的能力。
十、《抢劫者的自以为是》道理:犯罪的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十一、《害怕死亡的行者》道理:生命有限,要认真对待每一天。
十二、《聪明的驴》道理:聪明的头脑才能带来成功。
十三、《小乌鸦的骄傲》道理:骄傲自大会带来失败。
十四、《假冒者和富商》道理:虚伪和欺骗是不能持久的。
十五、《小鱼的勇气》道理:在困难的时刻要保持勇气。
十六、《胃痛的老鼠》道理: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诱惑,还要考虑长远的利益。
十七、《拯救自己的方法》道理:自救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学会帮助他人。
十八、《无能的公鸡》道理:只知道抱怨和自怨自艾是得不到成功的。
十九、《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老朋友》道理:真正的友谊是不能被利益所迷惑的。
二十、《勇敢面对困难》道理:困难并不可怕,勇敢面对才是我们的出路。
二十一、《猴子和芭蕉树》道理:过于贪心只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二十二、《失去帽子的女孩》道理:要善于把握机会,不要让细节过分影响整件事情。
二十三、《泥鳅的危机》道理:在危机之中学会适应,才能生存下去。
二十四、《蒺藜和玫瑰》道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看到其中的积极面。
二十五、《狐狸搭救神仙》道理:善良才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
30个经典寓言故事1.乌鸦和狐狸:狐狸想要乌鸦口中的奶酪,便赞美乌鸦的歌声,乌鸦为了显示自己,张开嘴巴,结果奶酪掉了。
2.跳蚤和大象:跳蚤对大象说自己有多么强壮,大象不屑一顾,跳蚤爬上大象的身体,又跳下来,大象承认跳蚤确实很强壮。
3.兔子和乌龟:兔子以为自己速度快,向乌龟发起挑战,结果过于自信而输给了乌龟。
4.狼和小羊:狼找借口要吃小羊,小羊通过善意和机智逃过了狼的追捕。
5.喜鹊和狐狸:狐狸想要捕捉喜鹊,但喜鹊机智地使用谎言来保护自己。
6.蚂蚁和蚱蜢:蚂蚁勤劳存储食物,而蚱蜢只顾玩乐,最终在饥荒中蚂蚁得救了。
7.狮子和老鼠:狮子被困住,被一只小老鼠救出。
后来,老鼠也受到了狮子的帮助。
8.公牛和青蛙:公牛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吹气使身体膨胀,青蛙却笑话公牛。
9.蝉和蚂蚁:夏天的时候,蝉唱歌,蚂蚁忙着储存食物,当冬天来临时,蝉无食可吃,蚂蚁则安全度过。
10.鸡翁和宝石:鸡翁发现一颗闪亮的宝石,但它更看重米粒,因此它扔掉了宝石。
11.乌鸦和孔雀:乌鸦羡慕孔雀美丽的羽毛,请求孔雀给自己几根,结果被拒绝。
12.蚂蚁和鸽子:蚂蚁求助于鸽子,希望能够安全地渡过河流。
鸽子接受了请求,将蚂蚁带到了对岸。
13.老鼠和狮子:老鼠咬断了狮子身上的绳子,解救了被困住的狮子。
14.公鹿和蜗牛:公鹿因为自己的速度快而嘲笑蜗牛,蜗牛通过智慧战胜了公鹿。
15.狐狸和刺猬:冬天的时候,狐狸想要抱着刺猬取暖,但被刺猬的刺扎伤。
16.猴子和鱼:猴子嘲笑鱼不能像他一样爬树,而鱼却能在水中游得很好。
17.老虎和猫:老虎威胁猫要吃掉它,猫以智慧挑战老虎并赢得了生命的安全。
18.鹿和狗:鹿羡慕狗能吃到人类剩下的食物,结果被狗咬伤。
19.乌鸦和小鸟:乌鸦为了显摆自己的力量,欺负小鸟,小鸟借助伙伴们的帮助战胜了乌鸦。
20.狼和山羊:狼用计谋将山羊引诱到河边,山羊通过机智逃脱了狼的追捕。
21.兔子和乌鸦:兔子嘲笑乌鸦黑色的羽毛,结果被乌鸦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才能。
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或其他虚构形象为主角的短篇故事,其目的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隐喻来传递教育或道德上的教训。
这些故事常常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概念呈现,给予读者以启迪和反思。
下面,我将为您呈现三十个寓言故事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故事一:乌鸦喝水道理:仅凭外表判断事物是愚蠢的。
故事二:狐狸与葡萄道理:得不到的东西会被辱骂为不好。
故事三:蚂蚁和蚱蜢道理:辛勤工作带来丰硕的成果。
故事四:乌龟和兔子道理:不要嘲笑和低估别人。
故事五:太阳和北风道理:温和相待比强行施压更容易取信于人。
故事六:贼与主人道理:自作聪明的人会自食其果。
故事七:狼和小羊道理:谎言无法掩盖真相。
故事八:青蛙和牛道理:满足于自己的现状意味着放弃进步。
故事九:渔夫和金枪鱼道理:贪婪会导致损失。
故事十:乌鸦和狐狸道理:不要自以为是和自负。
故事十一:耕地的男人和树道理:长远的眼光比眼前的行动更重要。
故事十二:乌鸦和狐狸再次相逢道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故事十三:脆玻璃瓶里的风道理:自控力是成功的关键。
故事十四:老猫和小老鼠道理:与敌人携手合作比斗争更有效。
故事十五:藏在箱子里的一只猫道理:用你所拥有的喜悦别人。
故事十六:农夫和老马道理:不要因某人的过去而轻视他们。
故事十七:公鹅和母鹅道理:家庭的团结力量无穷。
故事十八:蜜蜂和狗道理:不要让他人因你的行动而受罚。
故事十九:猴子和鱼道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天赋与能力。
故事二十:蜘蛛和蜜蜂道理:团结协作带来胜利。
故事二十一:癞蛤蟆和美丽的水仙花道理:外表并不代表内在的美。
故事二十二:狮子与兔子道理:智者没有过分自信。
故事二十三:大树和小草道理:不要轻视他人的能力。
故事二十四:王子和青蛙道理:不要以貌取人。
故事二十五:小马和麻雀道理:不要小瞧你的能力。
故事二十六:老母鸡的智慧道理:经验是智慧的基石。
故事二十七:娃娃鱼的能力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
故事二十八:乌鸦和乌鸦道理:诚实是最好的选择。
30 寓言四则
一、教学目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五、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疏通字词
塞()遽()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
2、查阅资料熟读全文。
3、找到重点字、词。
第一课时
(二)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三)体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文学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
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
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三)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
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
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
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
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
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
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
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
(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
)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
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
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
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
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
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
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