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47.67 KB
- 文档页数:4
3。
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班级姓名小组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建筑、园林等的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审美观。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难点: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习过程:一、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什么是自然美?1).什么是形象美?2)。
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什么?3)。
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哪几类?形成了哪些习惯说法?2. 什么是色彩美?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3。
动态美有哪些?4。
哪些景观能呈现出朦胧美?二、人工美1。
什么是人工美?2.古典园林的组成?3。
古建筑的各类?4.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有哪些?典例剖析例:1。
下列有关自然景观色彩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致以我国最南方的海南岛最为典型B.色彩美主要是指的山的颜色和生物的绿色的强烈对比C.生物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及其随不同季节而呈现出的变化更加剧了山色之美D.不同的景观色彩美感不同,但是相同的景观一般具有相同的色彩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理念是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B.风景区中流传的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与审美特征无关C。
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楼阁、桥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D.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巩固练习:1.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A。
形象美B。
动态美 C.色彩美D。
蒙胧美2。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的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是色彩美 B.桂林山水有美学价值,但缺少科学价值C.文物古迹有助于历史研究D。
山水风景区具有一定的季节性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听觉美④形象美A。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引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观光活动,旅游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旅游景观作为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旅游景观对人们心灵的吸引力。
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可以分为自然美和人文美两个方面。
自然美指的是自然景观所具有的美感,如山水之间的和谐、色彩的丰富以及自然界的奇迹等。
而人文美则体现在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景观上,如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往往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景观魅力。
和谐与平衡的追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之一是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在旅游景点中,人们往往能够感受到景观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
比如,山水之间的曲线、大小适中的建筑物、群鸟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等等。
这种和谐与平衡的追求给人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
独特性与新奇感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之二是独特性与新奇感。
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使得独特的景观成为他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世界上的自然奇观、特殊的建筑风格或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等,都能够给人带来新奇感和视觉上的刺激,使旅途更加有趣和激动人心。
色彩和光影的运用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之三是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色彩和光影是景观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能够为观赏者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在自然景观中,如日出、日落时的夕阳、星空中的繁星等,都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在人文景观中,如建筑物的照明和灯光秀等,都能够给景观增添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参与感与互动性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之四是参与感与互动性。
相比于单纯的观赏,参与感和互动性是旅游景观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例如,人们可以在自然景区中进行徒步、攀岩、水上运动等活动,与自然亲密接触。
在人文景观中,人们可以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节庆等,与历史文化互动。
这种参与感和互动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景观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结论旅游景观作为旅游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美的类型。
2.结合实例,说出人工美的类型。
3.树立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4)朦胧美: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思考1.举例说明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何不同。
答案不同的地貌有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等。
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类别组成审美内涵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古建筑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给风景区增添了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思考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有什么作用?答案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不仅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
它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探究点一旅游景观中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
答案②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 引言旅游景观作为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审美特征对于旅游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美特征是指人们对于景观美感的主观评价,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直接影响着游客对于景点的喜好程度和文化认同感。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观的常见审美特征,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心理或文化原因。
2.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自然景观是指地球上自然形成的风景,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宏伟壮丽的景色大自然所创造的山脉、峡谷和大海等壮丽的景观往往给人一种震撼和敬畏之感。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大峡谷等地的景色就以其宏伟壮丽而闻名。
这种审美特征常常与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相联,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无法抗衡的力量差距。
2.2 多样化的生物群落自然景观中常常存在着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包括丰富的植被和动物种类。
这种多样性给人一种不同寻常和独特的感觉,使人们能够在景观中发现新奇和神秘之处。
例如,亚马逊热带雨林以其丰富的生物物种而著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探索。
3.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人文景观是指人类通过建筑、雕塑、园林等活动创造的景观。
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人文景观往往富含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这成为其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宫殿、城堡和古镇等保存下来的建筑和布局常常能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例如,中国的故宫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3.2 美学设计与布局规划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还体现在其美学设计与布局规划上。
建筑、园林和雕塑等元素的摆放和组合往往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使景观更具视觉上的和谐和美感。
例如,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以其对称的布局和精心设计的水景而著名,让人赏心悦目。
4. 影响旅游景观审美特征的因素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验与认知、文化背景、时代变迁等。
以下是一些影响旅游景观审美特征的常见因素:4.1 个人偏好与主观评价每个人对于景观的偏好和主观评价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个体的经验、教育和文化等方面。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①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1)形象美: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②和③的美,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不同的形象美。
其特征包括雄、④、险、秀、幽等。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⑤,变化包括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⑥变化,阴晴雨雪等的⑦变化。
(3)动态美:⑧、流水、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4)朦胧美:烟、雨、云、⑨、晨曦、暮霭等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1)古典园林美:组成要素包括⑪、水、花木和建筑等,是大自然美景的⑫。
(2)古建筑美:种类包括城池、⑬、陵墓、寺院、楼阁、桥、⑭、民居等,形式包括序列组合、⑮、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
(3)人工美还包括古遗迹美、⑯、书画艺术美和雕塑艺术美等。
重点一 图表法记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缥缈,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
材料二 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
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
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1965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
海拔1 340米的半山寺有刘伯承所题匾额。
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
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均有突出的美学特征。
(1)黄山奇、青城幽、峨眉秀、华山险。
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这些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________。
(2)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构成________美;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________美;流云飘烟、海浪波涛构成________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是适合旅游者欣赏的对象。
或是山、或是水、或是
建筑、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构成了旅游景观审美的各种形态。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
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
一、自然美
1.概念和类型
(1)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2.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1)概念:
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的形态美: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
所不同。
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
荒原之野,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
两幅照片是名山“险”与“秀”的对比,从图中照片可以看出:
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
构成“秀”则是:
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探究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提示: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
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
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
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是我国名山中典型的秀美形象。
)
3.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色彩不同。
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的色彩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也变化万千。
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表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图片展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
这种植物因季节而呈现的色彩,随观赏距离和光照的不同而变化。
北京香山在深秋季节以“霜重色愈浓”的红叶吸引众多游客。
4.动态美
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山为水动,水回山转。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都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通过图片,展示庐山三叠泉瀑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瀑布经过三级台阶,上下三折而落,一叠如云如絮,喷薄吞吐;二叠萦回作态,珠进玉碎;三叠双管齐下,直下龙潭,总落差达600米。
5.朦胧美
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朦胧美展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创造出“仙境”的意境,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
通过图片,让我们感受烟雨迷蒙的西湖的朦胧美。
探究活动:分析造成西湖烟雨迷蒙的朦胧美的自然地理原因。
(提示:从5、6月份江淮准静止锋控制的角度理解。
)
课外探究活动:开展以所在地“自然美的欣赏”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活动
(提示:活动步骤包括:①通过野外采集、拍摄、上网等方式收集资料、图片。
②将收集的资料、图片、采集的实物进行展览。
活动目的: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丰富性的理解,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
二、人工美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主要表现类型: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1.古典园林美: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补充: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2.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
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美),如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本来是为了实用,如半山建亭,是为了游人途中休息,水上架桥是为了方便游览,但建造者按照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造、精心装饰,有的还请著名书画家题写匾额楹联,使之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
它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图为位于兰州城南黄河之滨的巨型雕塑——《黄河母亲》。
三、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现今仍保持着原始形态的自然地域已经越来越少了。
古今中外众多的自然景观都留有人工的痕迹。
使这些人工痕迹与自然相映成趣,需要人们从和谐美的角度去巧妙安排。
板书设计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一、自然美
1.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3.动态美
4.朦胧美
二、人工美
1.古典园林美
2.古建筑美
3.民情风俗美
4.书画、雕塑艺术美三、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