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演唱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7
(演唱) 我是小音乐家 -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歌曲意境,感性理解音乐的表现力;
•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节奏和音调;
•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表现水平。
2. 教学内容
•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节奏:四分之三拍
•音调:C大调
3.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歌曲
老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引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这首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学习歌曲
1.教师唱歌,学生跟唱学习旋律;
2.教师分段教唱,学生跟唱跟读,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3.学生自主尝试唱歌,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步:合作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动作和歌曲的配合练习,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步:创意表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如自编舞蹈、改编歌词等等。
4.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合作练习和创意表现,评估学生掌握歌曲的程度和歌曲表现能力。
5. 教学延伸
把歌曲引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关注音乐的力量,改变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例如,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引用歌曲中的某些内容或配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6.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合作能力和表现水平,同时也掌握了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节奏。
让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方式去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和热爱。
人音版(敬谱)音乐三年级下册《演唱虫儿飞》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演唱虫儿飞》是人音版(敬谱)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简洁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歌词展现了夜晚昆虫飞舞的美景。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重复,易于学生掌握。
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月光光照地,虫儿飞,虫儿飞”,使得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气息。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在演唱技巧、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演唱和音乐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虫儿飞》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虫儿飞》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个别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展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唱和音乐活动。
2.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
3.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夜晚昆虫飞舞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昆虫飞舞的美妙旋律。
2.教学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演唱虫儿飞》,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和歌词。
3.学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歌曲中个别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4.音乐活动:分组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
5.演唱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湘文艺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三轮车》教学内容:演唱《三轮车》备课人:开发区小学王璐备课时间:2018年2月教学时间:2018-3备课类型:详备教材分析:《三轮车》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中国童谣。
歌词简洁生动,拟声词诙谐幽默,具有鲜明的形象。
旋律明朗流畅,描绘出三轮车富有动感的画面和老太太可爱有趣的形象。
全歌为大调式、四四拍子,单乐段结构。
高声部上、下两句旋律结构规整对称,低声部以固定的旋律和歌词不断反复,模仿三轮车进行时的声响,增添了歌曲的趣味。
教学目标:1.学会念唱歌曲2.学会用主唱和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教学重点:1、能用轻快、风趣的声音演唱《三轮车》教学难点:1、在演唱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二声部歌曲的音响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三轮车》课时:1课时板书设计:《三轮车》课堂作业:无课堂练习:1.练习唱歌谱2.练习唱歌词3.练习创编歌词演唱作业布置:1.背唱歌曲《三轮车》2.两人配合创编歌词进行演唱教学反思:《三轮车》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歌词内容简单易懂,很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学习。
我设计了合唱的方法,目标是:1.感受乐曲的滑稽和幽默 2.学习分组进行简单的主唱与配唱。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感觉很有趣,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组织教学2.图片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三轮车?有没有坐过三轮车?有没有谁骑过三轮车呢?生:有欣赏三轮车的图片二、新课教学1.欣赏歌曲欣赏《三轮车》的音乐,理解歌词内容播放音频师:同学们,听完了歌曲,你们知不知道这首歌里唱了什么人啊?那发生了什么事呢?生:答2.学唱歌曲①识唱乐谱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熟悉了歌词,那让我们一块来唱一唱简谱,认识一下我们的音符朋友好不好啊生:好师:教唱乐谱②学习歌词师:认识完音符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再认识一下歌词朋友吧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念一念歌词,我一句你们一句师:带读歌词③完整演唱师:学习了歌谱和歌词,我们唱一唱歌曲《三轮车》吧师:教唱歌曲④学习伴唱师:同学们,三轮车会发出什么声音呢?生:答(引导学生回答依歪歪咕噜咕噜猜)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块来把这声音学会,我一句你们一句师:教唱伴唱师:歌曲和三轮车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学会了,同学们真厉害啊。
演唱嘀哩嘀哩-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练习歌曲,并提升唱歌技巧;3.发掘学生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1.正确演唱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体现个性和创意。
教学难点1.唱法和喉部使用;2.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嘀哩嘀哩-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2.教师准备演唱器材。
教学过程1. 歌曲的引入教师介绍嘀哩嘀哩-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背景和作者思想。
同时,教师可从歌曲节奏、歌词等各个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歌曲的学习教师可以先将嘀哩嘀哩-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这首歌曲的乐曲音频播放一遍,让学生先听一遍,理解一遍歌曲整体的声音效果和歌曲意境。
同时,教师要适度配合学生,进行简单武功练习,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音区和发声位置。
3. 歌词教学教师先念出歌词,并进行口型指导,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念。
同时,也可以配置歌曲的卡拉OK板等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歌词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情况,设置口语练习、韵律练习等不同类型的练习。
4. 歌曲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练习或小组练习。
在练习之前,教师应该先讲解歌曲的音乐表达和运用技巧。
同时,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注意喉部的保护方法,避免由于唱歌方式不正确等原因导致不适的情况。
5. 歌曲展示通过唱歌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突破和自由创意。
在进行展示时,教师应该明确表现要求,鼓励学生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想。
课程评估最后,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同时,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学习和唱歌技巧。
总结嘀哩嘀哩-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这首歌曲,通俗易懂、歌曲优美,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演唱。
学生在学习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唱歌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演唱:共产儿童团歌-接力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共产儿童团歌-接力版》的歌曲内容和歌唱技巧;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共产主义精神;3.学生能够通过合唱表达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歌曲《共产儿童团歌-接力版》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首合唱曲目。
歌曲通过生动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表达出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传递了红色革命的热情和力量。
2. 学唱歌曲1.教师为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听一遍,并跟读歌曲歌词。
2.教师进行分组,让同学们组成小组,一边唱歌,一边模拟传递棒子的形式完成合唱。
3.教师分组提问,为学生解答歌曲中的生词和意思。
4.教师辅导学生歌曲节奏,细节唱法,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唱技巧。
3. 学习共产主义精神1.教师讲解《共产儿童团歌-接力版》中的共产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共产主义的本质和意义。
2.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诵读红色小故事,了解红色历史,体验革命先辈的情感和理念。
3.教师教育学生珍惜和继承革命文化,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少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共产儿童团歌-接力版》的歌曲内容和歌唱技巧;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共产主义精神;3.学生能够通过合唱表达团结协作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共产主义精神。
2.学生能够通过合唱表达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演唱歌曲;2.小组合唱;3.班级分组讨论;4.红色小故事阅读和诵读。
五、教学评价1.学生乐于合作,纷纷参与,表现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2.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初步体验了合唱的艺术魅力;3.学生理解了共产主义的本质和意义,初步形成共产主义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籍通过唱歌的方式,教育学生传承红色文化,体验团结协作,体会共产主义精神。
该节课为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注重贯彻教育部的相关要求。
通过分组、细讲、重点强调的方式,学生自主性更强,更加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认同自己的抉择,因此这对教育新时代的学生和成功地实现革命教育具有相应的意义和价值。
演唱嘀哩嘀哩-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目标
•了解和学习嘀哩嘀哩这首歌曲;
•能够通过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
•听懂并正确演唱歌曲。
知识点
•歌曲《嘀哩嘀哩》的歌词和曲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教师和学生一起合唱《嘀哩嘀哩》,使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听歌曲的方式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第二步:学习歌曲
1.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嘀哩嘀哩》的歌词;
2.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曲调,让学生跟随曲调唱出歌曲;
3.多次练习,让学生更加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第三步:加强演唱效果
1.教师通过讲述歌曲情感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2.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并进行演唱;
3.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教学要点
•学生需要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学生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如何让学生正确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嘀哩嘀哩》;
•学生能够通过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背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成功地学会了《嘀哩嘀哩》这首歌曲,并能够通过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表演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分析
本文将对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结构
该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和内容,如歌曲
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在研究中既能理论研究,又
能学以致用。
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材不仅涵盖了音乐的基础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素养。
2.贯彻“德、智、体、美、劳”的育人理念。
教材通过各种形式
的音乐研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他们
的认知和兴趣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建议
1.针对教材中的器乐演奏部分,建议增加一些乐器演奏的视频
示范,方便学生更好地研究掌握技巧。
2.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可以将一些知名
音乐家的名曲纳入教材,引导学生对经典音乐的欣赏和分析。
3.建议教师注重教材的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在内容、形式以及理
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进一步
深化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提高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共计320字)。
合唱、表演唱、重唱、四三拍-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演唱技巧;2.理解表演唱的概念和要领,掌握表演唱的技巧;3.学习四三拍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4.通过学习重唱的方式,训练学生协同合作,提高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合唱合唱是指由多人一起演唱歌曲的方式。
在合唱中,要注意合唱的整齐和协调,保证合唱的整体效果。
在合唱中,每个声部都有重要的分工和作用,必须按照指挥的要求进行演唱。
学生反馈老师可以先通过播放合唱录音让学生了解合唱歌曲的整体效果,然后先进行简单的练习,如口型训练、音高练习和节拍练习等,为后续的合唱演唱做好准备。
表演唱表演唱是指在演唱时,不仅要注意歌曲的演唱效果,同时还要注重演员的表演效果。
表演唱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演唱效果。
学生反馈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模拟表演唱的方式来教授表演技巧,学生可以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然后创意性地进行表演演唱。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四三拍四三拍是指每小节有四分之三的拍子。
在演唱时,要注意强调每小节的第一拍,保证音乐的节奏感。
学生反馈老师可以以唱歌的方式来教授四三拍,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基本节奏。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后,可以让他们模拟创作一首自己的歌曲,并在歌曲中运用四三拍。
重唱重唱是指同一段歌词或旋律重复演唱的方式。
在重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重唱的强调和节奏,同时要注重协调和团队合作。
学生反馈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重唱的演唱,重唱的部分可以是歌曲的某个段落或音符。
通过反复演唱,训练学生的协同合作和团队意识,提高合唱演唱的整体效果。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听、说、唱、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能力的训练。
教学评估标准1.合唱的整体效果要求协调、整洁、饱满;2.表演唱的演唱效果要求准确、生动、传神;3.在四三拍的演唱中,要求能够准确把握节奏、强调每小节的第一拍;4.在重唱的演唱中,要求学生能够协调和团队合作,提高合唱演唱效果。
演唱大风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了解音高、节奏、音色等基本概念。
2.学习新歌曲《大风车 - 人音版》,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等。
3.学会使用人音唱法演唱歌曲。
4.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集体协作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歌曲的节奏与唱法。
2.人音唱法。
难点
1.歌曲的高音部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乐器。
3.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进入音乐状态,做好口腔呼吸准备。
2. 引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元素。
3. 学唱新歌
1.先播放原版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
2.分段学唱,老师带唱引导学生跟唱。
3.各组分别练习,老师巡视辅导,矫正音准错误并进行口腔训练。
4.整齐划一地全班合唱。
4. 人音唱法练习
1.老师分组,对学生手动教学人音唱法。
2.练习人音唱法,各组分开演唱。
3.全班合唱演唱,注意声音饱满、气息稳定。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乐的基本元素,掌握了新歌曲《大风车 - 人音版》的唱法和节奏,学会了人音唱法,进一步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协作氛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了讲授、演示、唱法练习、全班合唱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度更高,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教学和纠正,以确保整体演唱效果更好。
《彩莲船》音乐教案教学设想:本节课通过分角色表演、打击乐参与、身势律动等表现形式让学生学唱,创设湖北地区彩莲船风俗特色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感受湖北民歌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与民歌的热情。
教材分析:《彩莲船》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首非常有特色的湖北民歌,二段体结构,歌曲曲调热烈,节奏分明,歌词简练,丰富的衬词使歌曲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极浓。
歌曲采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演唱,形象的表现出了湖北过年时玩彩莲船的热闹场面。
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圆润、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运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在学唱歌曲《彩莲船》中,体会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并能为歌曲加入情境表演。
3、通过彩莲船律动演唱让学生感受湖北地区风俗特色,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与民间风俗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用圆润、甜美的声音演唱《彩莲龙船》歌曲。
2、了解湖北荆楚地区的民间文化风俗。
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学唱。
2、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在学唱中体会湖北民间文化的风俗特色,并加入情景表演。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锣、鼓、扇子、彩莲船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你们见面,我是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小学的付老师,第一次和大家们见面,我想唱首歌个大家听,想不想听?生:(想),好的,你们在听的过程中听听付老师的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1、师清唱歌曲表演彩莲船师:同学们听得都非常认真,回答得真好,其实这首歌曲就是付老师的家乡湖北的一首民歌,我可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哦!今天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我的家乡湖北参加一项最热闹的活动,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活动是什么?有什么特色?二、初步感受、表现歌曲1、多媒体播放彩莲船表演活动照片师:在图片里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他们都在干什么呢?2、介绍彩莲船师:彩莲船最先流传于湖北仙桃洪湖,洪湖人民模仿驾船采莲的情景创作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大伙们就邀上三至七人组织一支彩莲船队敲着锣,打着鼓沿街串乡的给乡亲们拜年,可热闹了。
演唱《我是小音乐家》-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学会基本的音高、节奏掌握方法2.过程与方法•发掘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相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我是小音乐家》的基本演唱技能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掌握方法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学内容•歌曲《我是小音乐家》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小组合作,完成歌曲演唱训练2.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氛围,开启课堂引导学生跟随节奏的音乐,进行身体操练。
在进行了几组基本动作之后,提高动作的难度;最后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完成动作并感受行动与音乐的互动。
第二步:歌曲的介绍和音乐分析播放已学过的歌曲《我是小音乐家》的歌曲录音。
引导学生听歌,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歌曲的节奏、节拍和音高的高低。
第三步:口型练习和节奏练习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我是小音乐家》的口型和节奏。
老师逐一演示歌曲唱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提醒学生,歌曲应该放慢节奏,逐步掌握难度。
第四步:歌曲演唱训练将学生分为小组。
然后分组练习歌曲的演唱,每个小组准备后进行表演,并且评价和鼓励表演队员的演唱技巧。
第五步:综合训练整合训练成果,及时总结乐曲演唱中问题。
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发挥,演唱出自己的美妙之音。
四、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的方式,构架学生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合作•高效的团队训练,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自我表现动力五、教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表现情况•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总结六、教学反思经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在音乐唱法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方面有了提高。
但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演唱《大风车》-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典儿歌《大风车》的歌词和曲调;2.学习人音版的演唱方式和唱法;3.通过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4.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热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过程1. 欣赏原版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和曲调(10分钟)•教师播放经典儿歌《大风车》的原版录音,让学生积极倾听;•在听完歌曲后,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大意,并询问学生对这首歌的看法;•介绍人音版《大风车》的来源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版本的音乐魅力。
2. 学习人音版《大风车》歌曲的演唱方式(15分钟)•向学生介绍人音版的演唱方式和唱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版本的音乐魅力;•分段学唱人音版《大风车》,重点讲解高低音的转换和音调掌握的技巧;•让学生自我练习,适当纠正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要领。
3. 指导学生合唱人音版《大风车》(20分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唱人音版《大风车》,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和节拍;•利用音乐教室的资源,配合钢琴伴奏教唱节拍感,让学生掌握整首歌的演唱技能;•分小组进行互相指导,多次尝试,强化练习,提高团队合作和演唱质量。
4. 组织合唱比赛或表演(15分钟)•在学习过程中,选出表演或唱功最好的班级代表;•利用音乐教室或教室内的录音设备进行现场表演或录制,让全班带着音乐大声地唱出自己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验到音乐的快乐,开创班级音乐文化的先河。
三、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们均掌握了人音版《大风车》的演唱技巧,提升了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音乐社交氛围。
同时,也让学生们在参与音乐课程的过程中,收获音乐的美和快乐,培养了积极向上、动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合唱、表演唱、重唱、四三拍-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出自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主要涉及合唱、表演唱、重唱和四三拍四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与技巧,能做到合唱声部齐鸣;2.掌握表演唱的特点和技巧,能够加强音乐表现力;3.了解重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掌握其演唱方法;4.掌握四三拍的节奏特点,能够较好地演唱出来。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合唱1.基本概念:指两个或以上的人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
2.合唱技巧:同声部、和声、分声部等。
通过唱出不同的声部,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3.合唱表现:合唱是集体演唱,要讲究力度、节奏、音高和音色的协调,力求使声部齐鸣。
合唱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跟随唱,分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并着重讲述声部间配合的及时性。
2. 表演唱1.基本概念:在演唱过程中增加一些舞姿动作或演绎表现,使音乐的形式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2.表演唱特点:强调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注重舞台布景与道具的营造,有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3.表演唱技巧:唱出情感,身体动作和音乐形成高度统一,唱腔要有律动,不断调整唱腔节奏,辅以正确的舞蹈演绎,使得歌曲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表演唱的教学方法:通过手动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明白唱腔和舞蹈演绎在表情上的密切关系。
3. 重唱1.基本概念:将某一个音符或一个节奏反复演唱一次或多次,以增加音乐的重复性及节奏的感染力。
2.重唱技巧:注意欲反复的音符或节奏的长短、力度、音色、连缀等问题。
3.重唱表现:反复唱某个音符或节奏能够激发观众听众的情感,制造出施力、跌宕等音乐效果。
重唱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分别练习,然后统一唱,观察反复的唱词和唱腔的效果。
4. 四三拍1.基本概念:4和3拍交替进行,一大节有7个拍子。
2.四三拍的特点:由于四三拍比较轻松跳跃,切合小学生特点,促进小学生音乐兴趣的萌发。
3.四三拍的演唱方法:以踩一踏、跳一跳的方式让学生勇敢地“弹跳”,体验节奏的魅力。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四课《小骆驼》教学目标: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教学重难点:1、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2、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师:老师今天带大家学习一首新歌《小骆驼》,同学们,你们对骆驼有多少了解?谁来说说。
师:大家平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
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
(课件展示沙漠)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今天就有一只小骆驼要进行沙漠之旅。
二、学习歌曲《小骆驼》1.出示歌曲,播放歌曲。
(播放课件)2.这真是一首好听的歌曲,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呢。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唱一下。
教师范唱你想学吗?那就让我们快来学习歌曲吧。
师:今天进行沙漠之旅的小骆驼,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师:看到这一串脚印,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
(课件:模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
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3.教唱歌曲(1)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歌曲,老师教唱一句同学们学唱一句。
第一遍完整教。
(2)重点学习第二句。
师:学习第二句“走啊走,走啊走”。
出示课件,带领学生念歌词,体会附点音符的用处,体现了小骆驼在沙漠中走得艰难,可以想像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一单元唱歌太阳出来了》人教版 (3)一. 教材分析《唱歌太阳出来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通过歌词和旋律传达出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心情。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这首歌时,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并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高、节奏,并能够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音高:歌曲中有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符,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发音和演唱。
2.节奏:歌曲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3.合唱: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练习和合唱。
3.视听结合: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歌曲的视频,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太阳出来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音高、节奏,并进行示范演唱。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注意发音和节奏的正确性。
3.练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4.合唱: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与他人合作,达到和谐统一的演唱效果。
5.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音高和节奏的标注等,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演唱要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演唱、音高、节奏掌握情况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听唱、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