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ppt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0
---------------------------------------------------------------最新资料推荐------------------------------------------------------颈椎病的康复.ppt一、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解剖: 脊柱的颈椎由七个椎体和六个间盘组成,各椎以韧带相连。
八对脊神经由各椎间孔穿出。
椎体后方的椎弓围成椎管、内有脊髓。
椎体两侧有椎A经各横突孔进入颅内。
颈椎侧前方左、右各有一交感神经干,其末梢分布到头、颈、上肢、心脏等部位。
颈部的肌肉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斜方肌、头长肌等。
颈椎正位片颈椎左侧位片颈椎右侧位片颈椎张口位片颈椎生理特性: 颈椎是脊柱各椎中体积最小、最灵活的椎节。
要支撑头颅的重量,还要适应眼、耳、鼻等功能的需要做头部屈、伸、侧屈、旋转的运动,极易受物理刺激而产生退行性变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病变时症状复杂,发病??高。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之颈椎病。
椎间盘椎间关节周围软组织颈椎病病理过程损伤退变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临床症候群颈椎间盘环枢椎后关1 / 10节肌肉韧带颈椎病损伤功能紊乱主要症状主要症状颈、肩、背、臂痛, 颈、肩、背、臂痛,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二、康复评定二、康复评定 1???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与X线平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为颈椎病。
(2)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见异常者,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也可诊断为颈椎病。
(3)临床上无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X线片上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病变者,也应诊断为颈椎病或称隐性颈椎病。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常规检查: (1)病史:着重了解其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爱好;日常锻炼是否经常作大幅度旋颈动作; 有无外伤、受寒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症状:颈、肩、臂、背疼痛;一侧或双侧手麻、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多汗、上、下肢无力、行走不便、大小便异常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3)体征:枕孔、棘突、棘间、颈椎---------------------------------------------------------------最新资料推荐------------------------------------------------------ 旁、冈上窝、肩胛区有压痛点;颈肩肌肉紧??,头颈部活动受限;压顶Test、臂丛牵拉Test、低头与仰头Test 阳性;皮肤感觉障碍;肱二头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或减弱,病理反射阳性(Hoffman征);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上、下肢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3、特殊检查: (1)X线平片检查:这是诊断颈椎病重要依据。
(2)CT检查:着重了解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神经管狭窄、横突孔大小等;对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MRI检查:了解椎间盘突出程度,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髓内有无缺血和水肿的病灶;脑脊液是否中断,有无神经根受压,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
(4)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44、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颈椎结核、肿瘤、癌症、脊髓空洞颈椎结核、肿瘤、癌症、脊髓??洞症、神经鞘膜瘤、风湿、外伤性肩症、神经鞘膜瘤、风湿、外伤性肩周炎等。
周炎等。
5、颈椎病分型及各型诊断要点: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最常见。
由颈椎增生、小关节增生, 椎间盘突出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3 / 10导致神经根袖水肿、炎症、粘连,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症状:颈僵不适,活动受限,头、枕、颈、肩、臂痛、酸,手臂有触电样,针刺样串麻。
体征:颈椎棘突、横突、冈上窝、肩胛内上角和肩胛下角有压痛;压顶Test阳性;臂丛牵拉 Test阳性;低头、仰头Test阳性;手肌肉萎缩, 上肢皮肤感觉异常。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X片:正侧、双斜位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前后缘增生、钩椎关节增生、小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前纵韧带、项韧带钙化。
需与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 肋锁综合征;锁骨上肿瘤;进行性肌萎缩; 神经炎鉴别。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0-15%,是颈椎病中最重的一型。
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复杂,常被漏诊和误诊。
主要由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缘增生、椎间盘病变压迫脊髓而产生症状,其致残率高,应引起重视。
症状:根据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症状不同。
症状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发展到上肢。
常见下肢无力, 酸胀、小腿发紧、抬腿困难,步态笨拙,上肢、下肢麻,束胸感,束腰感,手足颤抖。
严重者大小便失控, 出现单瘫、截瘫、偏瘫、三肢瘫、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
---------------------------------------------------------------最新资料推荐------------------------------------------------------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体征:上下肢肌紧张、肱二头肌、三头肌腿反射亢进或减弱(前者病变在颈高???,后者在低位),膝腱反射亢进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Hoffman征阳性、 Babinskin征阳性、 Rossolimo征阳性; 踝阵挛阳性;低、仰头Test阳性、屈颈Test阳性。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X片:侧位或断层检查,有颈椎后缘增生、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管矢径与椎体矢径之比值小于0.75),断层后见后纵韧带钙化。
MRI检查:颈椎曲度异常、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突出,硬膜囊或脊髓受压变形,少数TW 2 像见脊髓内高信号(说明脊髓有局灶性缺血或水肿)。
需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侧索硬化相鉴别。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10-15%。
由于钩椎关节增生,椎关节失稳、小关节松动和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致椎动脉痉挛、狭窄;随年龄增大,椎动脉弹性减退,血管相对??度增加;椎间盘变性,椎间隙狭窄,颈段高度缩短,致椎动脉弯曲、扭结,使血流缓慢,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症状:发作性眩晕(可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突然摔倒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症状的出现与消失和头部位置有关。
5 / 10体征:椎动脉扭曲Test阳性;仰头、低头Test阳性。
X片平片:钩椎关节增生;小关节增生向前突入椎间孔内,椎间孔变窄。
椎动脉造影:72-85%有椎动脉弯曲、扭转等。
需与高血压;mineries disease;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鉴别。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约占10%。
由于颈椎椎体或小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钙化等原因,刺激了颈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症状。
它常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同时存在,因为椎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网。
有学者认为交感神经型与椎动脉型的症状??似,两者很难鉴别。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症状:枕、颈痛,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血压不稳、手肿、手麻、怕凉、视物模糊易疲劳,失眠等症状。
体征:心率过速、过缓,血压高低不稳,低头和仰头Test可诱发症状产生或加重。
X片:颈椎退行性改变。
需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混合型:上列两型以上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存在。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三、康复治疗三、康复治疗 1、颈椎牵引(常用有效的治疗 ) 2、其他物理治疗 3、中医疗法 4、中西结合疗法:小针刀疗法 5、药物治疗 6、手术治疗 7、日常生活---------------------------------------------------------------最新资料推荐------------------------------------------------------ 活动的指导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 1、颈椎牵引(常用有效的治疗) (1)治疗作用: A、解除颈肌痉挛,使颈部肌力放松; B、恢复颈椎椎???关节的正常线列; C、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D、扩大椎间隙,减轻颈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膨出的间盘回缩以及外突的间盘回纳; E、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 F、拉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 (2)治疗方法: 枕颌布带牵引法,坐位或卧位。
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是决定牵引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角度: 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牵引角度小时,最大应力位置靠近颈椎的上段,牵引角度增大时,最大应力位置下移,因此应根据颈椎X片确定的病变部位和病人牵引时的自觉症状而定,多选择前屈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颈神经根型:颈前屈20 ~30 颈型:颈前屈康复:康复治疗 2、其他物理治疗: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用各种西药(冰醋酸、 vitB1、 vitB12、碘化钾、奴佛卡因等)或中药(川芎、红花、威灵仙、乌头等)置于颈后,按药物性能接阳极或阴极,另一电极置于患侧前臂,20一30min/ 次,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 (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适应于各型颈椎病10-20min/次(多用9号处方)。
(3)超短波疗法:当用于神经根型(急性) 和脊髓型(脊髓水肿)7 / 10的患者,急性期用无热量,慢性期用微热量;10-20min/次。
10-15次为一疗程。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 (4)超声波疗法:适应于各型颈椎病,8-12min/次, 15次为一疗程。
(5)手法治疗:以颈椎骨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原理为治疗基础,针对其病理改变,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对颈椎及颈椎小关节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被动活动,以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 (6)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目的: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减少神经刺激,改善颈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轻肌肉痉挛,纠正不良姿势。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治疗 3、中医疗法: (1)推拿、正骨疗法: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
其作用是:疏通脉络,减轻疼痛和肢体麻木; 缓解肌肉紧张与痉挛,加宽椎间隙与扩大椎间孔; 整复滑膜嵌顿和小关节脱位;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松解神经根粘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