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新坐标》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 第3部分-回扣2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9
计算类(建议用时:20分钟)1.(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 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DNA分子有胸腺嘧啶312个,占总碱基比为26%,则该DNA上有鸟嘌呤288个B.若质粒含有2 000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500种D.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25%~50%2.(2015·潍坊市高三一模)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其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50%患病,aa的人都正常。
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 A.1/12 B.1/6 C.1/3 D.1/23.(2015·湖北省孝感市高三月考)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A.1∶1 B.3∶1C.5∶1D.7∶14.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链由浮游植物→A鱼→B鱼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百万J/(hm2·a)。
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算,要维持A鱼的正常生长,还需添加多少(百万J/(hm2·a))能量;若不添加B鱼的饲料,鱼塘中的B鱼的减少量为原有量的?( )A.600 37.5% B.750 62.5%C.3000 37.5% D.600 62.5%5.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0.6 mol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6.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再换用含15N的培养基,则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的有(不考虑变异)( ) A.0个B.1个C.2个D.4个7.如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SH+—SH→—S—S—+2H)。
图像、图解分析类(建议用时:20分钟)1.(2015·烟台市高三一模) 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甲、乙两种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生化反应场所不同B.两种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C.两种生化反应均伴随ATP的产生D.影响两种生化反应的因素相同3.(2015·西安一中高三二模)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③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5·湖南省高三三校联考)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乙甲丙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 C X C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5.(2015·宿州市高三一模) 下图表示菠菜体细胞内的四个重要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细胞核内能完成甲、乙、丙、丁生理过程B.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完成甲、乙、丙、丁生理过程C.根细胞核糖体内进行乙、丙过程D.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能进行甲、乙、丙生理过程6.(2015·淄博市一模)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结构和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乙A.图甲中的兴奋传导方向依次为A、C、B、D、EB.图甲中B处,兴奋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图乙中三大系统产生的信号分子进入内环境后只被本系统细胞、器官识别D.免疫系统释放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7.(2015·江西省上饶市三模)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精、卵要通过细胞膜表面蛋白进行识别B.②、③过程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C.②、③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传递给子代D.经④产生的细胞不具有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8.下图为同一个生物体内有关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②③④⑤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细胞②④C.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④②⑤①D.突变产生的新基因通过细胞③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要大于细胞②【详解答案】1.D 据图知,甲乙之间为拮抗作用,A正确;赤霉素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B正确;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正确;激素是生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含量微少的有机物,D错误。
考前提分卷(一)(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科学命题,它将揭示并确认肝脏蛋白质的“基因规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结构由基因决定B.该计划包括肝细胞中各种酶的研究C.肝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胰脏细胞的蛋白质有差异D.人和老鼠的基因组99%以上相同,人和老鼠肝脏蛋白质99%以上也相同2.(2015·玉溪一中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激素、神经递质、酶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置3.(2015·江西四校联考)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5、6、7是在不同条件下某种酶促反应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图3 图4图5 图6 图7A.图1可以解释酶具有专一性,由图5和图7可判断该酶很可能是麦芽糖酶B.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作用,由图3可判断该酶最适pH不受温度影响,由图4可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受pH的影响C.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D.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4.(2015·江苏四市模拟)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D.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5.(2015·昆明模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概念原理类(建议用时:20分钟)1.下列有关概念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糖的种类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①为构成ADP中“A”的五碳糖,则①为脱氧核糖B.②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化学反应C.在含④的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D.血糖较低时,动物细胞中③为肝糖原时才可被直接分解为葡萄糖3.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A.Ⅰ血液Ⅱ血浆Ⅲ血红蛋白B.Ⅰ核糖体Ⅱ核糖核苷酸Ⅲ核糖核酸C.Ⅰ生态系统Ⅱ生物群落Ⅲ生产者D.Ⅰ致癌因子Ⅱ病毒致癌因子Ⅲ黄曲霉毒素4.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5.如图表示动物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类有机物,①~④化合物依次表示( )A.固醇、酶、蛋白质、激素B.酶、蛋白质、动物激素、固醇C.动物激素、固醇、蛋白质、酶D.酶、动物激素、固醇、蛋白质6.(2015·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7.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D.④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8.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胞核中能发生E→G的过程②细胞质中能发生G→B的过程③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④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e的排列顺序不同⑤E是人类的主要遗传物质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图来表示( )A.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1表示突触,2~4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详解答案】1.A 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故不属于原核生物,B项错误;所有的抗体都是蛋白质,C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D项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属于酶的一种类型,A正确。
阶段强化练(三)一、选择题1.(2015·宿州市一模)下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⑦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B.当①④⑥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④处的pH明显降低D.⑥与⑦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2015·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神经递质都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来的D.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3.(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可作用于胰岛细胞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和某些腺体C.下丘脑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后者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于下丘脑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也可作用于尖端下部细胞4.(2015·南昌市高三二模)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图乙A.刺激B处,A、C处可先后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③的内容物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②中需穿过两层生物膜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5.(2015·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发病机理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B.确定糖尿病的类型,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判断C.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正常,因此血糖浓度正常D.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Ⅰ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病属于过敏反应6.(2015·成都一诊)为了探究生长素物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