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扫描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7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越野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为中国运动员在训练中的照片,运动员在赛道上滑行时A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大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B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小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C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方向相同D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2.塔式起重机模型如图,小车P 沿吊臂向末端M 水平匀速运动,同时将物体Q 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吊起,在这过程中,能大致反映物体Q运动轨迹的是3.雨滴大约在1.5 km 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落到地面的速度一般不超过8 m/s .若雨滴沿直线下落,则其下落过程A .做自由落体运动B .加速度逐渐增大C .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D .总时间约为17 s4.一重为500 N 的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站起动作.某段时间内,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此人完成了A .下蹲动作B .站起动作C .下蹲站起动作D .站起下蹲动作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F 拉A ,使A 、B 一起加速运动,拉力F 的最大值是A .B .B m g μ()A B m m g μ+C .D . ()B A B A m m m gm μ+()A A B Bm m m g m μ+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每个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6.在某次演习中,轰炸机沿水平方向投放了一枚炸弹,炸弹正好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山坡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炸弹A .在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在空中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同C .落到山坡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速度之比为tan θ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与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tan θ7.如图所示,当放在墙角的均匀直杆A 端靠存竖直墙上,B 端放在水平地面,当滑到图示位置时(α已知),B 端速度为v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A 端和B 端垂直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一定相等B .A 端和B 端沿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一定相等C .A 端速度大小为v tan αD .A 端速度大小为vtan α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球,小球分别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g 取10 m/s 2.在剪断轻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小球受力个数不变B .小球受力个数变少C .小球受力个数变多D .小球的加速度为10 m/s 29.用一根强度足够大的细线把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然后用力F 作用在小球上,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1 kg ,g 取10 m/s 2,则力F 可能为A .2.5 NB .5 NC .10 ND .20 NAB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1分.10.(12分)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如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计数点,在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1)根据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s ,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 C =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m/s 2.(后两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交流电的频率变为51 Hz 而未被发觉,则测得的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11.(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学习小组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轨道水平.实验要求砂桶与砂的总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力.重力加速度为g.甲 乙(1)由于没有打点计时器,该小组让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发生的位移为x ,记录的时间为t ,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 =________.(2)该实验中的一个明显疏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了疏漏之处后,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桶与砂的总重力F ,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像.图线右侧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A .轨道倾斜不够B .轨道倾斜过度C .砂桶与砂的总重力太大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4)若不断增加砂桶中砂的质量,a -F 图像中各点连成的曲线将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的趋向值为________.12.(13分)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 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 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B均可看成质点,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1)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2)A球的水平射程;(3)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13.(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g取10 m/s2.根据v-t图像,求:(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达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Δx;(3)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单选题1.嫦娥四号从环月圆轨道Ⅰ通过近月制动进入椭圆着陆轨道Ⅱ,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如图所示,B为近月点,A为远月点。
则嫦娥四号()A.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B.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C.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机械能增大D.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2.如图,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同时将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夹角为30°,已知B、C高度差为h,两小球质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A.小球甲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2B.甲、乙两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C.A、B两点高度差为D.两小球在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3.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某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沿图中弯曲的虚线轨迹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b两点,其中a点的场强大小为E a,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 b,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Q带正电B.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C.从a到b,系统的电势能减小D.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4.竖直导线ab与水平面上放置的圆线圈隔有一小段距离,其中直导线固定,线圈可自由运动,当同时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圆线圈内电流从上向下看是逆时针方向电流),则从左向右看,线圈将()A.不动B.顺时针转动,同时靠近导线C.顺时针转动,同时离开导线D.逆时针转动,同时靠近导线5.如图所示,一人用钳碗夹夹住圆柱形茶杯,在手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夹子和茶杯相对静止,并一起向上运动。
夹子和茶杯的质量分别为m、M假设夹子与茶杯两侧间的静摩擦力在竖方向上,夹子与茶杯两侧间的弹力在水平方向上,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加大夹紧钳碗夹的力,使茶杯向上匀速运动,则夹子与茶杯间的摩擦力增大B.当夹紧茶杯的夹子往下稍微移动一段距离,使夹子的顶角张大,但仍使茶杯匀速上升,人的作用力F将变小C.当人加速向上提茶杯时,作用力F可以达到的最大值是D.无论人提着茶杯向上向下做怎样的运动,若茶杯与夹子间不移动,则人的作用力F=(M+m)g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2020年高考临汾市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22.(5分)(1)A 【1分】(2)23()()M m g x x -+【2分】 2234121()()()222x x x x M m T T ++⎡⎤+-⎢⎥⎣⎦【2分】 23.(10分)每个空2分 (1)A 2 V 1(2)如图(电表的下标不计分)(3)增大 (4)0.1924.(12分)解:(1)滑块P 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211(0.5)2C mgR mg R mv μ-⋅= ………………………………………………………(2分)得c v =…………………………………………………………………………(1分)设滑块P 最终停止时在水平轨道上滑过的总路程为x ,根据动能定理1mgR mgx μ= …………………………………………………………………………(1分)得:3x R = …………………………………………………………………………(1分)所以滑块P 最终停止在水平轨道上的B 点。
…………………………………………(1分)(2)对滑块P 分析,从A 到D ,根据动能定理1P (0.5)(1.5)sin 300mgR mg R mg R E μ-⋅-⋅︒-= …………………………………(2分)设滑块Q 的质量为M ,从A 到D ,根据动能定理2P (0.5)(1.5)sin 300MgR Mg R Mg R E μ-⋅-⋅︒-= …………………………………(2分)联立得:32m M = …………………………………………………………………………(2分)25.(20分) 解:(1)金属棒ab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 向b ………………………………………(2分) 受力分析可知f BIL = ……………………………………………………………………(2分) 其中2)2BL v v I R-=( ………………………………………………………………………(2分)得222B L v f R= ………………………………………………………………………………(1分)(2)对金属棒ab ,根据动量定理02BILt ft m v --=-⋅ ………………………………(2分)其中2EI R=,E t ∆Φ=,BLx ∆Φ= ……………………………………………………(3分) 联立得222mvRx B L =……………………………………………………………………………(2分) 根据能量守恒:21(2)=+2m v Q fx 电 …………………………………………………………(2分)金属棒上产生的焦耳热12Q Q =电…………………………………………………………(2分) 解得:212Q mv = …………………………………………………………………………(2分)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ADE (2)(10分)解:(i )初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0p p g h ρ=-∆ ………………………………………(2分) 对活塞受力平衡:0p S pS mg =+ ………………………………………………………(2分) 所以mh Sρ∆=………………………………………………………………………………(2分) (ii )加热过程中为等压变化:02hS hST T=………………………………………………(2分) 得02T T = ……………………………………………………………………………………(2分)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ADE (2)(10分)解:光线从空气进入液体折射sin 45sin n r︒== …………………………………………(2分) 得:30r =︒设全反射临界角为C ,nC 1sin = …………………………………………………………(2分) 得:45C =︒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分两种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 设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入射角为α,在图1中,由几何关系有:2+45+60=180α︒︒︒ 得=37.5α︒所以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7.5r θα-=︒ ……………………………………………(3分) 在图2中,由几何关系有:2+30+90+45=180α︒︒︒︒ 得=7.5α︒所以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5r θα=︒ ……………………………………………(3分)2图。
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原线圈接在1.5 V的干电池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A.0V B.0.5VC.1.5V D.4.5V2.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即静水速度)大小不变、船头始终垂直指向河岸,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则小船在此过程中A.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所受合外力方向平行于河岸C.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 D.渡河的时间随水流速度变化而改变3.小钢球从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求出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需测量A.照片中AC的距离B.照片中球的直径及AC的距离C.小钢球的实际直径、照片中AC的距离D.小钢球的实际直径、照片中球的直径及AC的距离4.将一段导线绕成如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用F表示ab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有场强方向平行于AB边的匀强电场,E、F、H是对应边的中点,P点是EH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F点沿FH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C点射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的运动轨迹经过P点B.粒子的运动轨迹经过PH之间某点C.若增大粒子的初速度可使粒子垂直穿过EHD.若将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恰好由E点从BC边射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7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成功.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在接近400km 高空处与“天宫”二号对接,然后做圆周运动.两名宇航员在空间实验室生活、工作了30天.“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1月17日12时41分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分离,11月18日顺利返回至着陆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守恒B.对接后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宇航员在空间实验室内可以利用跑步机跑步来锻炼身体 D.分离后飞船在原轨道上通过减速运动,再逐渐接近地球表面 7. 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正方向运动,其电势能EP 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 2段是对称的曲线,x 2~3x 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x 处电场强度为零B .1x 、2x 、3x 处电势1ϕ、2ϕ、3ϕ的关系为1ϕ>2ϕ>3ϕC .粒子在2x ~3x 段速度v 随x 均匀减小 D.2x ~3x 段是匀强电场8. 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离子源、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磁分析器、收集器.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半径为R ,通道内有均匀辐射电场,在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分析器中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静电分析器的右边界平行.由离子源发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初速度为零,重力不计),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静电分析器,沿中心线MN 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后由P 点进入磁分析器中,最终经过Q 点进入收集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分析器中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B .加速电场中的加速电压ER U 21=C .磁分析器中轨迹圆心O 2到Q 点的距离qmERB d 1=D .任何离子若能到达P 点,则一定能进入收集器9.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块a 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 相连,b 的质量为m .开始时a 、b 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 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 上升h 高度(未与滑轮相碰)过程中U/V A.物块a 的重力势能减少mghB.摩擦力对a 做的功等于a 机械能的增量C.摩擦力对a 做的功等于物块a 、b 动能增量之和D.任意时刻,a 的重力做功功率大于b 的重力做功功率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2分.第12A 、12B 题的选修3-4两组问题均为必做.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 (8分)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 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 ,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B .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C .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 、B 、C 、D 、E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 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3)改变细线下端钩码的个数,得到a ﹣F 图象如图丙所示,造成图线上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0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测量某内阻较小的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时.利用了如下实验器材:电压表,电阻箱,开关、导线若干.(1)用笔画代替导线,请将图甲中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2)利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前,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正确操作,闭合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 ,读取与R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 ,并计算出对应U的值,数据见下表:U -U R图线.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如图乙)作出甲(4)根据(3)中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可以得出该电池组电动势的测量值E =________V,内电阻测量值r =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2A .【选修3-4】问题组1(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外装涂膜玻璃应用了光的全反射B.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由空气进入水中,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频率相比减小 (2)(4分)如图所示,电灯S 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 和B ,________(选填“a ”或“b ”)光为偏振光.人眼在P 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以SP 为轴将B 转过________(选填“90°”或“180°”)后,在P 处将看到光亮.(3)(4分)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从该时刻起0.005 s后的波形.①如果周期大于0.005 s,则当波向右传播时,波速为多大?②如果周期小于0.005 s,则当波速为6 000 m/s时,求波的传播方向.12B .【选修3-4】问题组2(1)(3分)在研究材料A 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 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 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 ,B 与A 上表面平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 缓慢加热,在B 上方观察到B 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t 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 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 上表面反射光与A 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B.出现最亮时,B 下表面反射光与A 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C.温度从t 1升至t 2过程中,A 的高度增加λ4D.温度从t 1升至t 2过程中,A 的高度增加λ2(2)(4分)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m,它以0.6c (c 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经过地球,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___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0m,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___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c .(3)(5分)如图所示,一根长直棒AB 竖直地插入水平池底,水深a =0.8 m,棒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b =0.6m,太阳光斜射到水面上,与水面夹角α=37°,已知水的折射率n =43,sin37°=0.6,cos37°=0.8.求:①太阳光射入水中的折射角β; ②棒在池底的影长l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的一个发电测速装置.他将健身房锻炼用自行车的后轮置于垂直车身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后轮圆形金属盘在磁场中转动时,可等效成一导体棒绕圆盘中心O 转动.已知磁感应强度T 5.1=B ,圆盘半径m 3.0=l ,圆盘电阻不计.导线通过电刷分别与后轮外边缘和圆心O 相连,导线两端b a 、间接一阻值Ω=10R 的小灯泡.正常骑行后轮匀速转动时,该同学用电压表测得b a 、间电压V 8.1=U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与a 连接的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还是负接线柱? (2)求圆盘匀速转动10分钟,此过程中产生的电能. (3)自行车车轮边缘线速度是多少?14.(1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带有半圆弧轨道面的长平板,半圆弧面直径AB竖直且与平板表面相切于A点,整个装置质量为M.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与装置一起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推力F,滑块与长平板发生相对滑动,经过t时间装置速度减为零,滑块恰好滑至长平板的左端A,此时撤去外力F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弧轨道运动,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滑块刚落回长平板的位置与A点的距离为b,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滑块与长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长平板的长度L;(3)滑块在通过半圆弧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B 3.D 4.B 5.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BD 7.ABD 8.BC 9.AC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第12A 、12B 题的选修3-4两组问题均为必做.10.(1)AD (2分)(漏选得1分) (2)0.316(2分);0.93(2分)(3)此时F 太大,不再能满足F 远小于小车的重力(211.(1)如图甲(2分)(2)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2分) (3)如图乙(2分) (4)2.56~2.58(2分);0.56~0.58(2分)12A.(1)C (4分) (2)b (2分);90° (2分) (3)①如果周期大于0.005 s,波在0.005s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如果波向右传播,从题图上看出传播的距离为2 m,由此可得波速为 v 右=Δx Δt =400 m/s. (2分) ②由题图知波长λ=8 m,波的传播距离为 Δx =v Δt =6 000 m/s×0.005 s=30 m=3.75λ 所以波向左传播. (2分) 12B .(1)BD (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2)小于(2分);等于(2分)(3)①设折射角为β,则n =sin (90°-α)sin β(2分)代入数据解得 β=37°(1分)②影长 l =btan(90°-α)+αtan β(1分) 解得:l =1.4 m(1分)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解:(1)圆盘转动时,相当于由无数金属辐条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形成无数并联电源.根据右手定则,轮子边缘点是等效电源的负极,所以a 点接电压表的负接线柱. (4分)(2)根据焦耳定律t RU Q 2= (2分) 解得94.4J 1=Q (2分)(3)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ω221Bl E U == (3分)因为ωl v = (2分) 代入数据得 m/s 8=v (2分)14.(16分)解:(1)装置向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0M va t= (1分)/A UR1.2 乙 0.8 · ·· · 甲装置减速过程水平方向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μmg =Ma M(2分)解得 0Ft Mv mgtμ-=(2分) (2)装置向左运动的位移 02M v ts =(1分)设这段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 =m a m (1分)滑块运动到A 点时的速度 v A =v 0-a m t (1分) 滑块向左运动的位移 s m =02Av v t +⋅(1分)平板的长度 L = S m - S M(1分) 联立解得 20()2m M v t Ft L m +-=(1分)(3)设滑块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B ,半圆弧面的半径为R ,从A 至B 由动能定理有2211222B A mg R W mv mv -⋅-=-(1分)在B 点由向心力公式有 2Bvmg mR=(1分)设滑块从B 点飞出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0,则 2122R gt =(1分) 平抛的水平距离 0B b v t =(1分)联立解得 20015()24W mv Mv Ft mgb m =+--(1分) 15.(16分)解:(1)静止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由动能定理得:2021mv e U =(3分) me BR m Ue v ==20 (2分)(2)电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圆周运动半径r mv B ev 20= (1分)R Bemv r ==0 (1分)则上边界的坐标y 1,由几何关系可得R cos R R y 3323301++=︒= (2分)下边界的坐标y 2,也由几何关系可得R R cos R y 2332330-)--(=︒= (2分)(3)由图可知,粒子能打中的线度有R R l 1332+= (2分) 打不到的线度有R R l 233-= (2分) f故面积之比2337333621+-+===l l s s 21 (1分)。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地理试卷江苏某中学教学楼朝向正南,下图为某时刻教室内光照实景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时镜头朝向()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2.此刻,地球上晨昏线最接近()A.B.C.D.3.当α值达一年中最大时,我国各地()A.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B.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C.日出时刻达年内最早D.昼夜变化幅度年内最小地下水的开采受地质构造、岩性、海拔等诸多因素影响。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最适宜钻井开采地下水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A.褶皱变形断层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侵蚀B.褶皱变形外力侵蚀断层作用岩浆活动C.外力侵蚀断层作用岩浆活动褶皱变形D.外力侵蚀褶皱变形断层作用岩浆活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气温垂直方向变化会有差异,有时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子夜四个不同时段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清晨、上午、午后及子夜对应的曲线依次是()A.甲丙丁乙B.丙乙丁甲C.甲乙丁丙D.丙丁乙甲7.乙代表的时段()A.太阳辐射减弱B.地面温度最低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对流最强在独特的锋面形态影响下,某年4月华北南部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天气过程。
下图示意该日12时周边地区海平面气压(hpa)、地面10m风场、地形及锋面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范围内气压差最大可接近()A.20hpa B.22.5hpa C.25hpa D.27.5hpa9.图示锋面形态最接近()A.B.C.D.10.图中方框内最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寒潮B.冻雨C.焚风D.暴雨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季风环流显著。
下图示意索马里半岛某月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地此季节可见的典型自然景观是()A.雨林茂密B.落叶漫天C.荒漠广布D.草原葱郁12.此季节乙海域()A.水温偏高B.密度偏低C.潮位较高D.鱼获较多13.下列海水等温线示意图与此季节乙海域相符合的是()A.B.C.D.蒙古国地处东北亚,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甲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A.v=25cm/s,向左传播B.v=50cm/s,向左传播C.v=25cm/s,向右传播D.v=50cm/s,向右传播参考答案:B由甲图波动图象读出波长λ=100cm=1m,由乙图振动图象读出周期T=2s,则波速v==0.50m/s.由乙图振动图象上读出P点t=2s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根据甲图波动图象判断波向左传播.故选B。
2.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B与水平面的摩擦因数均为μ,m1>m2,A、B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秤.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弹簧秤示数为F1;如果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大小为a2,弹簧秤示数为F2.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A.a1=a2,F1>F2 B.a1=a2,F1<F2C.a1=a2,F1=F2 D.a1>a2,F1>F2参考答案:A3.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A球固定,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B从a处以速度v0射向A,虚线abc 是B运动的一段轨迹,b点距离A最近.粒子经过b点时速度为v,重力忽略不计.则()A.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B.粒子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增大C.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D.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电场强度参考答案:C电场线.解:A、由图知,带电粒子受到A处正电荷的排斥力作用,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库仑力做负功,其动能不断减小,故A错误.B、粒子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粒子离正电荷越来越远,所受的库仑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得:+qU ab=﹣,可得能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故C正确.D、ab间不是匀强电场,根据公式U=Ed,不能求b点的电场强度.故D错误.故选:C.4. (多选)(2015?长沙模拟)如图,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内.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现通过电热丝对理想气体十分缓慢地加热.设气缸处在大气中,大气压强恒定.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缸中气体的压强比加热前要大B.气缸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C.气缸中气体的体积比加热前要大D.气缸中气体的内能可能和加热前一样大E.活塞在单位时间内受气缸中分子撞击的次数比加热前要少参考答案:BCE封闭气体压强(3-3)解:A、气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p0+,则知加热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故A错误,B正确.C、封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知,温度上升时,气体的体积增大,故C正确.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加.故D错误.E、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体积增大,单位时间气体分子数减少,由于气体的压强不变,根据压强的微观含义知活塞在单位时间内受气缸中分子撞击的次数比加热前减少,故E正确.故选:BCE.5.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平衡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同学利用数码相机研究竖直上抛小球的运动情况。
2024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选修)(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已知“人造太阳”核聚变的反应方程为。
关于此核聚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将原子核加热到几百万开尔文时,原子核具有足够的动能,才能发生聚变反应C.1mol氘核和1mol氚核发生核聚变,可以放出17.6MeV的能量D.裂变比聚变更安全、清洁第(2)题杭州西站枢纽屋顶铺设了单晶硅光伏组件,铺设面积为,发电功率为。
若已知太阳的辐射总功率约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则下列关于该光伏组件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200WB.工作一天大约可发电C.光电的转换效率约为D.工作6h发电电能为第(3)题将一光滑轻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的夹角为,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用手拉住端,如图所示.现水平向右用力拉绳,当轻环静止不动时,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A.B.C.D.第(4)题如图所示,图甲为包含两种不同频率光的一细束光从空气射向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光束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的情形,图乙为研究某种金属光电效应的电路图。
分别用a、b两种光照射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B.图甲中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C.用a光照射图乙的装置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用同一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光a的条纹间距更大第(5)题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v增大,F N>mg B.t1~t2时间内,v减小,F N<mgC.t2~t3时间内,v增大,F N <mg D.t2~t3时间内,v减小,F N >mg第(6)题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在沿球直径的延长线上放置一根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大,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2.发电站输出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A . P B .P -(PU )2·RC .P -U 2RD .(P U)2·R3. 质量相等的带正电液滴a 、b 、c 分别从同一点以相同速率水平射入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轨迹如图所示,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滴c 所带的电荷量最多B .三个液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C .整个运动过程中液滴c 的动能增量最大D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4.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半圆形轨道MDN 处在与之垂直的匀强磁场中,轨道半径为R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自N 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B .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C .小球滑到D 2gR D .小球经过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放有物块Q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在Q 上,使其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Q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 分.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的16,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看不到背面.对于月球以及嫦娥四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月球的自转周期与月球的公转周期相同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C.嫦娥四号在月球上受到地球的引力约是其在地球上重力的13600D.嫦娥四号在月球近地轨道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 km/s小于11.2 km/s7.如图的理想变压器电路中,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电阻R1与R2阻值相等.a、b两端接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R1消耗的功率增大B.电源的输入功率减小C.流过R1、R2的电流的频率相同D.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98.如图是玩具“牙签弩”.现竖直向上发射木质牙签,O点为皮筋自然长度位置,A为发射的起点位置,不计一切阻力,则A.A到O的过程中,牙签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A到O的过程中,牙签的机械能增大AOC.在上升过程中,弓和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牙签的动能D.根据牙签向上飞行的高度可测算出牙签被射出时的速度9.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电场中,将两个电荷量相等的试探电荷分别置于M、N 两点时,两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相互垂直,且F2=3F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这两个试探电荷的电性相反B.M、N两点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C.若将电子从M点移到N点,电子的电势能增大D.过MN上某点P(未标出)的电场线与MN垂直时,P、M间的距离是P、N间距离的3倍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5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0.(8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包括所放砝码及传感器的质量)的对应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中所挂钩码的质量m=20 g,实验中选用的是不可伸长的轻绳和光滑的轻质定滑轮.(1)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轻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可使位移传感器测出的小车的加速度更准确B.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直线运动C.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2)由图乙可知,1aM图线不过原点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线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图线的初始段为直线,该段直线的斜率最接近的数值是__________.A.30 B.0.3 C.20 D.0.211.(10分)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 x外,提供的实验器材还有:学生电源E,灵敏电流计G,滑动变阻器R、R s,定值电阻R1、R2,电阻箱R0,开关S,控温装置,导线若干.甲乙丙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R0调至适当数值,R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 s的滑片调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②把R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调节R0,并逐步减小R s的阻值,直到R s为零时,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0的阻值和R x的温度;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④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②中,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点电势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电势.(2)某次测量时,R0的旋钮如图乙所示,则R0的读数为________Ω,随后要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到39.0Ω,第一步操作应先调节________(选填“×1”或“×10”)旋钮.(3)用R0、R1、R2表示R x,R x=________.(4)求出的阻值R x和对应温度如下表所示:温度t/℃35.0 40.0 45.0 50.0 55.0阻值R x/Ω58.3 59.4 60.6 61.7 62.8x12.[选修3–5](17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B.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C.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屈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D.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辐射强度极大值对应的波长逐渐减小(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总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A .v 0-v 2B .v 0+v 2C .v 0-m 2m 1v 2D .v 0+m 2m 1(v 0-v 2)(3)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以下关于光电效应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为了测量饱和电流,a 端应接电源的正极,且滑片P 应尽量向右滑B .a 端接电源正极,某种色光照射时发现G 表无示数,将滑片向左滑,G 表可能会有示数C .b 端接电源正极,某种色光照射时发现G 表无示数,将滑片向右滑,G 表可能会有示数D .通过G 表的电流方向与a 、b 的电势高低无关(4)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A .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 .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C .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D .都能产生光电子(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木块与墙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 位置.现将木块以大小为v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 木块第一次到达最左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求该过程中①木块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②木块所受弹力的冲量大小和方向.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用导线制成的单匝闭合线圈MNPQ,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O’是MQ、NP的中垂线.已知线圈的边长L2=2L1=1 m,线圈的电阻R=1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1T.现线圈的MNO’O部分固定不动,OO’PQ部分以OO’为轴向纸面外转动90°,所用时间Δt=0.5s.求线圈在上述过程中(1)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2)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14.(14分)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且间距为L的足够长平行导轨,处于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质量均为m的a、b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的,a电阻为2R,b电阻为R.现对a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使其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当a向右的位移为x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且b刚好不滑动.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两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b中的最大电流;(2)a的最大速度与F的大小;(3)a发生位移x的过程中,b产生的焦耳热.15.(16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木板B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右边缘对齐.B 的长度为L,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当A、B速度相等时左边缘恰好对齐,最终A、B静止.物块A可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敲击B后,A立即获得的加速度大小;(2)A、B左边缘对齐时B的速度大小与B的初速度大小的比值;(3)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所产生的内能.16.(16分)如图所示,为一磁约束装置的原理图,圆心为原点O、半径为R0的圆形区域Ⅰ内有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环形区域Ⅱ内有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2.一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为v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坐标为(0,R0)的A 点沿y负方向射入区域Ⅰ,经过x轴上的P点且沿x轴正方向进入区域Ⅱ,接着又从Q点第2次射入区域Ⅰ,已知OQ与x轴正方向成60°.求:(1)磁场B1的大小;(2)磁场B2的大小及环形半径R至少为大;(3)粒子从A点沿y轴负方向射入后至再次以相同的速度经过A点的时间t.。
2024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物理高频考点试题(选修)(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A、B、C、D、P为正方体的顶点,有一正点电荷固定在P点,则( )A.顶点A、C处的电场强度相同B.顶点D处的电场强度小于B处的电场强度C.带正电的粒子沿BC移动,电势能一直增大D.带正电的粒子沿AC移动,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第(2)题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是双星体,有些双星,由于距离小于洛希极限,在引力的作用下会有部分物质从某一颗恒星流向另一颗恒星。
如图所示,初始时刻甲、乙两星(可视为质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
某一时刻,乙星释放了部分物质,若乙星释放的物质被甲星全部吸收,且两星之间的距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两星球的总质量也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乙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保持不变B.乙星运动的角速度保持不变C.乙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D.乙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第(3)题如图,一束电子沿z轴正向流动,则在图中y轴上A点的磁场方向是( )A.+x方向B.﹣x方向C.+y方向D.﹣y方向第(4)题磁铁在线圈中心上方开始运动时,线圈中产生如图方向的感应电流,则磁铁(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向左运动D.向右运动第(5)题在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 )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且B a>B bB.同一电流元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C.电荷有可能仅在磁场作用下由a沿纸面运动到bD.某正电荷在磁场和其他外力作用下从a到b,磁场对电荷做负功第(6)题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A.1位B.2位C.3位D.4位第(7)题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时A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0~6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C.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0~6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第(8)题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图线甲为直线且与x轴交点坐标为(0,2m),图线乙为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线交点的坐标为P(2s,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车速度越来越大C.t=2s时刻甲、乙两车速率相等D.0-2s内甲、乙两车发生的位移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物理10月教学质量调研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真空中有一静止的点电荷,其电场中A 点的电场强度为E .若该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A 点场强为A .4EB .2EC .ED .4E2. 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A .4∶1 3∶1 B .1∶4 3∶1 C .4∶1 1∶3D .4∶1 4∶33. 甲、乙、丙、丁四个质量一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分别如图所示,且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则从图中可以判断甲 乙 丙 丁A .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 .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 .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 .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4. 如图所示,在水平晾衣杆上晾晒床单时,为了使床单尽快晾干,可在床单间支撑轻质小木棍.小木棍的位置不同,两侧床单间夹角θ将不同.设床单重力为G ,晾衣杆对床单的作用力大小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θ越大,F 越大 B .θ越大,F 越小C .无论θ取何值,都有F =GD .只有当θ=120°时,才有F =G5. 如图所示,斜面体和小物块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 B .小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C .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做正功 D .小物块受到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6.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 右移时,两电表读数变化是A .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小B .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大C .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D .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7. 如图所示,带电量与比荷均不相同的两种带正电的粒子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地飘入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并离开偏转电场.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电场对两种粒子做功一样多 B .两种粒子同时离开加速电场C .两种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一样大D .两种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8.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 和B ,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 置于A 附近,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此时A 带负电,B 带正电 B .此时A 电势低,B 电势高C .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D .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9. 如图所示,a 、b 两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现从a 、b 两点同时以速度v 1、v 2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小球,它们都能经过水平地面上方的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抛出后,质量大的小球加速度大 B .从a 点抛出的小球先经过P 点 C .两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1<v 2D .从b 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水平射程较大10.如图甲所示,虚线表示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从P 点射入电场后,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Q 是轨迹上的一点,且位于P 点的右下方.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粒子一定带正电 B .粒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等势面A 的电势一定高于等势面B 的电势D .粒子在Q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P 点的电势能11.如图所示,直线A 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曲线B 为某小灯泡的U I 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此电源的内阻为23 ΩB .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 VC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5 ΩD .此时电源的效率为75%12.如图所示,有甲、乙两颗卫星分别在不同的轨道围绕一个半径为R 、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的行星运动,卫星甲、卫星乙各自所在的轨道平面相互垂直,卫星甲的轨道为圆,距离行星表面的高度为R,卫星乙的轨道为椭圆,M、N两点的连线为其椭圆轨道的长轴且M、N两点间的距离为4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卫星甲的线速度大小为2gRB.甲、乙卫星运行的周期相等C.卫星乙沿椭圆轨道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小于卫星甲沿圆轨道运行的速度D.卫星乙沿椭圆轨道运行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卫星甲沿圆轨道运行的加速度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AB之间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现将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向左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零,设物块在A、B点时的弹簧弹性势能分别为E pA、E pB,则上述过程中A.若桌面光滑,物块动能最大时处于O点B.若桌面粗糙,E pA大于E pBC.若桌面粗糙,O点位于AB中点的左侧D.若桌面粗糙,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E pB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4.(8分)“落体法”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主要方法之一(如图甲),某次操作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周期为T、重锤的质量为m,依次测出了各计时点到第一个计时点O的距离如图中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1)实验中所用的打点计时器如图丙所示,则该打点计时器是________计时器,工作电压为________V.(2)打A点时重锤的速度表达式v A=_________.若已经计算出A点和E点的速度分别为v A、v E,并且选取A到E的过程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则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某次实验时,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比动能的增加量大很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A.重物质量测量得不准确B.因为阻力的作用,所以实验误差很大,但也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C.打点计时器两个限位孔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导致摩擦力或阻力太大导致的D.实验时出现了先放纸带,后接通电源这样的错误操作导致的15.(10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示意图.甲(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一块平板上,让纸带的一端夹在小车后端,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将平板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调整高度,当轻推小车后,若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_______________的点,则表明已经平衡好摩擦力了.(2)依次用2条、3条、4条、5条、6条橡皮筋分别代替1条橡皮筋重做实验,但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选填“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静止释放.(3)下图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则可以用下列哪些数据计算小车的速度_______.A.x1、x2B.x5、x6C.x3、x4D.所有数据都要用到,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4)某同学记录的相关数据见下表,若用W 0表示一条橡皮筋做的功,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W -v 2图像.(5)分析W -v 2图像,你认为该同学第_____次实验操作出现了问题,可能在操作该次实验时,橡皮筋的伸长量偏_____(选填“大”或“小”).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从A点以速度v 0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一个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从B 点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120°角,不计重力.求:(1)带电粒子通过B 点时速度v B 的大小; (2)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17.(8分)如图所示,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固定圆形轨道,半径为R ,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右半部分AEB 是光滑的,左半部分BFA 是粗糙的.现在最低点A 给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小球沿轨道恰好能过最高点B ,且又能沿BFA 回到A 点,回到A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沿BFA 回到A 点时的速度v A 大小; (2)小球沿BFA 回到A 点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18.(14分)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传送带逆时针传动,速度大小为v =0.5 m/s .一质量为m =1 kg 的滑块(可看作质点)从传送带上端A 点以速度v 0=2.5 m/s 沿传送带下滑,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传送带足够长,取g =10 m/s 2,sin 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A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2)经过多长时间滑块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并定性说明速度相等后滑块的运动性质./W W v 2/(m 2·s -2)乙BA37︒v 0v(3)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19.(14分)质量为m =1 kg 、大小不计的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经过O 点时速度为v =4 m/s ,此时对物块施加F =6 N 的方向向左的拉力,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物块刚好能回到O 点.已知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 (1)物块向右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2)物块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及所用时间; (3)撤去F 时,物块到O 点的距离.20.(14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 ,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m =1 kg 的小球A 和B ,A 、B 球间用细绳相连.初始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A =3 m ,OB =4 m ,现对A 球施加一水平拉力F 使A 球向右移动,取g =10 m/s 2,sin 37°=0.6,cos37°=0.8,求:(1)A 球向右缓慢移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2)若A 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1 m ,求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3)若A 球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移动1 m 时的速度大小为v A =3 m/s ,求该过程中绳子对B 球做的功.物理试题(选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A 3.D 4.C 5.D 6.C 7.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8.AC 9.CD 10.BD 11.CD 12.BD 13.AB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4.(8分)(1)电火花(1分) 220(1分)(2)22hT(2分)224111()22E A g h h v v -=- (2分)(3)C (2分)15.(10分)(1)间距均匀(2分)(2)同一位置(2分) (3)B (2分)(4)如右图(2分)(5)4(1分) 大(1分)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7分)解:(1)将电子在B 点的速度分解有00cos30B v v =︒(3分)(2)对粒子,从A →B ,由动能定理可知2201122AB B qU mv mv -=-(2分) 解得206AB mv U q=-(2分)17.(8分)解:(1)由于小球回到A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4mg -mg =mv2A R(2分) 解得v A =3gR(2分) (2)小球恰好通过B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mv 2B R(2分)解得v B =gR对小球,由B 经F 回到A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mgR +W f =12mv 2A -12mv 2B(1分) 解得W f =-mgR(1分)18.(14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37°-mg sin 37°=ma(2分) 解得a =0.4 m/s 2(2分) (2)达到共同速度的时间t =v -v 0-a=5 s(2分)速度相等后,由于mg sin 37°<F max =μmg cos 37°,此后滑块将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分) (3)相对滑动过程中17.5m 2v v x t +==(2分) 2 2.5m x vt ==(2分) 二者间的相对位移为Δx =125m x x -= Q =μmg cos 37°·Δx =32 J (2分)19.(14分)解:(1)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设物块向左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则有F +μmg =ma 1 (2分)解得a 1=8 m/s 2(1分)方向向左 (1分) (2)设物块与O 点的最远距离为x 1,由0-v 2=-2a 1x 1 (2分) 解得x 1=1 m (1分) 由0=v -a 1t (2分) 解得t =0.5 s (1分) (3)物块向左运动过程中,有力F 作用时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2,最大速度大小为v 1,加速位移大小为x 2,撤去拉力F 后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3,减速位移大小为x 3,则有 F -μmg =ma 2解得a 2=4 m/s 2(1分) μmg =ma 3解得a 3=2 m/s 2(1分)由v 21=2a 2x 2 v 21=2a 3x 3 x 2+x 3=x 1 (1分)解得x 3=23 m ,即撤去F 时物块到O 点的距离为23m (1分)。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扫描版)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 2.A 3.A 4.C 5.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6.AC 7.ACD 8.BD 9.AC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0.(8分,每空2分)(1)AB (漏选得1分) (2)6V 以下交流 (3)0.14 1.311.(10分,每空2分)(1)×1k A 30000(2)40000 偏大12.(12分)(1) AC (3分,漏选得2分) (2)(2分) 偏小(2分)(3)①因为,波在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所以由图可得:(1分) 由图知波长为: (1分)则波速为: (1分)②若周期小于且波速大小为,波在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1分)故波向右传播 (1分)13.(12分)(1)B (3分) (2)5(2分) 0.25(2分)(3)光经AB 面反射,在BC 面上的折射与反射光路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BC 面上的入射角BC 面上的折射角为 (1分)折射定律n = (1分) sin sin r i解得:n (1分)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AB 面的入射角为,光从棱镜进入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为 (1分)即,因此光线在AB 面上会发生全反射 (1分)四、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5分)解:(1)线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为:E m =NBSω=1100v (2分) 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U 1= E (1分)(1分)=1100 V (1分)(2)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得: (2分) (2分)(3) P 入=P 出=2×1.1×104W (2分) P 入=U 1 I 1 (2分) I 1=20A (2分)15.(16分)解:(1)根据受力分析(如图)可知油滴带负电荷 (2分)设油滴质量为m ,由平衡条件得:mg ∶qE ∶f =1 ∶1 ∶ (2分)2(2)由第(1)问得: m = (2分) qE gqvB =qE (2分)2解得: v ==4m/s (2分)2(3)进入第一象限,电场力和重力平衡,知油滴先作匀速直线运动,进入y ≥h 的区域后作匀速圆周运动,路径如图,最后从x 轴上的N 点离开第一象限 由O→A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s 1==h2其运动时间:t 1==0.1s (2分)由几何关系和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式T 知由A →C 的圆周运动时间为t 2=T =0.628s (2分)14由对称性知从C→N 的时间t 3=t 1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总时间t =t 1+t 2+t 3=0.828s (2分)16.(16分)解:(1) 对参赛者,A 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R (1-cos60°)=m v -0 (2分)122B 解得 v B =4m/s 在B 处: N B -mg =m (2分)vR 解得 N B =2mg =1 200N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参赛者对轨道的压力N′B =N B =1 200N ,方向竖直向下. (1分)(2) C 到D 过程,由动能定理-μ2mgL 2=0-mv122C v C =6m/s (1分)B 到C 过程 μ1mg =maa =4m/s 2 (1分)参赛者加速至v C 历时 t ==0.5s (1分)v C -v Ba 位移 x 1=t =2.5m <L 1 (1分) v B +v C2B 到C 先匀加速后匀速 v =6m/s. (1分)(3) 0.5s 内传送带位移x 2=vt =3m参赛者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 =x 2-x 1=0.5m (2分) 传送带由于传送参赛者多消耗的电能E =μ1mgΔx+mv -mv (2分) 122C 122B =720J. (1分)。
高三学情调研三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8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Paksat-1R)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关于成功定点后的“1R”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B. 离地面的高度一定,相对地面保持静止C. 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大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2.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固定在一直线上,与的距离为与的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比::为( )A. 9:4:36B. (-3):2:(-6)C. 3:2:6D. (-9):4:(-36)3.如图所示,在M 、N 处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 、B 两点,已知MA=AB=B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电势相等B. A 、B 两点场强相同C. 将一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D. 负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4.如图所示,小船沿直线AB过河,船头始终垂直于河岸.若水流速度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下列措施与结论正确的是()A. 增大船速,过河时间不变B. 增大船速,过河时间缩短C. 减小船速,过河时间变长D. 减小船速,过河时间不变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硬塑料管和一个质量为m的铁质螺丝帽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将螺丝帽套在塑料管上,手握塑料管使其保持竖直并在水平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只要运动角速度合适,螺丝帽恰好不下滑,假设螺丝帽与塑料管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该同学手转塑料管使螺丝帽恰好不下滑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螺丝帽的重力与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平衡B. 螺丝帽受到塑料管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外,背离圆心C. 此时手转动塑料管的角速度D. 若塑料管的转动加快,螺丝帽有可能相对塑料管发生运动6.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一簇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一个a 粒子(带正电)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a 粒子先后通过M 点和N 点. 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可判断出( )A. a 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B. N 点的电势低于M 点的电势C. a 粒子在N 点的电势能比在M 点的电势能大D. a 粒子在M 点的速率小于在N 点的速率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级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 θ增大,E增大B. θ增大,E P不变C. θ减小,E P增大D. θ减小,E不变8.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图中只有Oa 段和cd 段为直线.则根据该图线可知,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的过程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A. 仅在t 1到t 2的时间内B. 仅在t 2到t 3的时间内C. 仅在t 1到t 3的时间内D. 在t 1到t 5的时间内 二、多项选择题9.三个α粒子由同一位置同时水平飞入偏转电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正确的是( )A. 在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负极板上B. b 和c 同时飞离电场C. 进入电场时,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D. 动能的增加值c 最小,a 和b 一样大10.一个带正电的液滴从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液滴沿直线AB 运动,AB 与电场线夹角为θ,则( )A. 匀强电场方向向右B. 液滴的电势能增加C. 液滴的机械能守恒D. 液滴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少11.两异种点电荷A 、B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 为电场中的一点,连线AP 、BP 相互垂直.已知P 点的场强大小为E 、电势为φ,电荷A 产生的电场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A 、B 所带电荷量相等B. 电荷B 产生的电场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B. C. A 、B 连线上有一个电势为零的点D. 将电量为-q 的点电荷从P 点移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的功为q φ12.如图所示,中间有孔的物块A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通过光滑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体拉着匀速向上运动,在A上升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拉力F变大B. 杆对A的弹力F N不变C. 拉力F的功率P不变D. 绳子自由端的速率v增大13.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有()A. 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 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 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 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1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CD是圆环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C、D两点与圆心O等高.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连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点,P点在圆心O的正下方处.小球从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下滑,已知弹簧的原长为R,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弹簧长度等于R时,小球的动能最大B. 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C. 小球在A、B两点时对圆环的压力差为4mgD. 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三、简答题1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 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1)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2)在实验中,质量m=1.0kg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大,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2. 发电站输出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A . PB .P-(P U )2·R C .P -U 2R D .(P U )2·R3. 质量相等的带正电液滴a 、b 、c 分别从同一点以相同速率水平射入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轨迹如图所示,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滴c 所带的电荷量最多B .三个液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C .整个运动过程中液滴c 的动能增量最大D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4.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半圆形轨道MDN 处在与之垂直的匀强磁场中,轨道半径为R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自N 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B .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C .小球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是2gRD .小球经过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放有物块Q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在Q 上,使其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Q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6.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的 16,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看不到背面.对于月球以及嫦娥四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月球的公转周期相同Aa b c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C .嫦娥四号在月球上受到地球的引力约是其在地球上重力的13600D .嫦娥四号在月球近地轨道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 km/s 小于11.2 km/s7.如图的理想变压器电路中,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电阻R1与R2阻值相等.a、b两端接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R1消耗的功率增大B.电源的输入功率减小C.流过R1、R2的电流的频率相同D.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98.如图是玩具“牙签弩”.现竖直向上发射木质牙签,O点为皮筋自然长度位置,A为发射的起点位置,不计一切阻力,则A.A到O的过程中,牙签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A到O的过程中,牙签的机械能增大C.在上升过程中,弓和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牙签的动能D.根据牙签向上飞行的高度可测算出牙签被射出时的速度9.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电场中,将两个电荷量相等的试探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时,两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相互垂直,且F2=3F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这两个试探电荷的电性相反B.M、N两点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C.若将电子从M点移到N点,电子的电势能增大D.过MN上某点P(未标出)的电场线与MN垂直时,P、M间的距离是P、N间距离的3倍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5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0.(8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包括所放砝码及传感器的质量)的对应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中所挂钩码的质量m=20 g,实验中选用的是不可伸长的轻绳和光滑的轻质定滑轮.甲乙(1)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轻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可使位移传感器测出的小车的加速度更准确B.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直线运动C.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2)由图乙可知,1aM-图线不过原点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长木板钩码a/(m·s-2)1M/kg-1OMN1F2F••AO图线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图线的初始段为直线,该段直线的斜率最接近的数值是__________.A .30B .0.3C .20D .0.211.(10分)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 x 外,提供的实验器材还有:学生电源E ,灵敏电流计G ,滑动变阻器R 、R s ,定值电阻R 1、R 2,电阻箱R 0,开关S ,控温装置,导线若干.甲 乙 丙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R 0调至适当数值,R 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 s 的滑片调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 ;②把R 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调节R 0,并逐步减小R s 的阻值,直到R s 为零时,电流计G 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 0的阻值和R x 的温度;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④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②中,电流计G 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 点电势________(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b 点电势.(2)某次测量时,R 0的旋钮如图乙所示,则R 0的读数为________Ω,随后要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到39.0Ω,第一步操作应先调节________(选填“×1”或“×10”)旋钮.(3)用R 0、R 1、R 2表示R x ,R x =________.(4)求出的阻值x 和对应温度如下表所示:温度t /℃ 35.0 40.0 45.0 50.0 55.0阻值R x /Ω 58.3 59.4 60.6 61.7 62.8x 12.[选修3–5](17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B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C .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屈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D .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辐射强度极大值对应的波长逐渐减小(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 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总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A .v 0-v 2B .v 0+v 2C .v 0-m 2m 1v 2 D .v 0+m 2m 1(v 0-v 2) (3)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以下关于光电效应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为了测量饱和电流,a 端应接电源的正极,且滑片P 应尽量向右滑B .a 端接电源正极,某种色光照射时发现G 表无示数,将滑片向左滑,G 表可能会有示数C .b 端接电源正极,某种色光照射时发现G 表无示数,将滑片向右滑,G 表可能会有示数D .通过G 表的电流方向与a 、b 的电势高低无关(4)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A .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 .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C .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D .都能产生光电子(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木块与墙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 位置.现将木块以大小为v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 木块第一次到达最左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求该过程中①木块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②木块所受弹力的冲量大小和方向.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8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用导线制成的单匝闭合线圈MNPQ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O ’是MQ 、NP 的中垂线.已知线圈的边长L 2=2L 1=1 m ,线圈的电阻R =1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1T .现线圈的MNO ’O 部分固定不动,OO ’PQ 部分以OO ’为轴向纸面外转动90°,所用时间Δt =0.5s .求线圈在上述过程中(1)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 ;(2)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14.(14分)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且间距为L 的足够长平行导轨,处于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质量均为m 的a 、b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的,a 电阻为2R ,b 电阻为R .现对a 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 ,使其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当a 向右的位移为x 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且b 刚好不滑动.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两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b 中的最大电流;(2)a 的最大速度与F 的大小;(3)a 发生位移x 的过程中,b 产生的焦耳热.1L 2L M N QP B O 'O A vB15.(16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木板B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右边缘对齐.B的长度为L,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当A、B速度相等时左边缘恰好对齐,最终A、B静止.物块A可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敲击B后,A立即获得的加速度大小;(2)A、B左边缘对齐时B的速度大小与B的初速度大小的比值;(3)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所产生的内能.16.(16分)如图所示,为一磁约束装置的原理图,圆心为原点O、半径为R0的圆形区域Ⅰ内有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环形区域Ⅱ内有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2.一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为v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坐标为(0,R0)的A点沿y负方向射入区域Ⅰ,经过x轴上的P点且沿x轴正方向进入区域Ⅱ,接着又从Q点第2次射入区域Ⅰ,已知OQ与x轴正方向成60°.求:(1)磁场B1的大小;(2)磁场B2的大小及环形半径R至少为大;(3)粒子从A点沿y轴负方向射入后至再次以相同的速度经过A点的时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