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15丙二醇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丙二醇Bing’erchunPropylene GlycolOHOHCH3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不得过0.2ml。
还原性物质取本品1.0ml,加氨试液1ml,在60℃水浴中加热5分钟,溶液应不显黄色;迅速加硝酸银试液0.15ml摇匀,放置5 分钟,溶液应无变化。
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含丙二醇0.5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和环氧丙烷对照品,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l中含5μg、500μg、150μg和5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
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液,起始温度为80°C ,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4分钟,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各组分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含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不得过0.001%,一缩二丙二醇不得过0.1 %;二缩三丙二醇不得过0.03%;环氧丙烷不得过0.001% 。
水分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0.2%。
炽灼残渣取本品50g,加热至燃烧,即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至干,在700~800℃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2.5mg。
重金属取本品4.0ml,加水19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混匀,依法检査(通则0821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砷盐取本品1.0g,加盐酸5ml与水23ml,摇匀,依法检查(通则0822),应符合规定。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 丙二醇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用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标准。
其中,丙二醇也被列入了监管范围。
丙二醇,又称丙醇或1,2-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产品质量不合格,丙二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丙二醇相关的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规定了丙二醇的使用限量。
根据标准,使用丙二醇的食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每千克食品中,丙二醇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定的标准限值。
这个标准限值是根据相关科学研究和食品安全评估结果确定的,旨在保证食品中丙二醇的安全使用。
其次,在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中,还要求丙二醇的纯度和质量指标。
丙二醇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包括外观、稠度、酸度、水分、不溶性物质等指标要求。
这些指标的确立,可以确保丙二醇本身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还规定了丙二醇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根据标准,丙二醇可以用于一些特定的食品中,如口香糖、蛋糕、乳制品等。
而丙二醇则被禁止用于儿童食品和低温熟食的制备中,以避免对儿童的潜在风险。
另外,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强调了丙二醇的生产和贮存条件。
由于丙二醇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和挥发性,制定标准关注了丙二醇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标准要求生产厂商和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和生产场所的安全。
最后,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还明确了对丙二醇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如果丙二醇使用超过限量、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违反使用范围等行为,生产者或经营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的遏制丙二醇违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为丙二醇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标准限制了丙二醇的使用量,确保了丙二醇在食品中的安全性。
同时,标准也要求丙二醇的生产和贮存符合安全规范,以防止潜在风险。
工业丙二醇国家标准工业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农药等领域。
为了规范工业丙二醇的生产和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工业丙二醇的生产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工业丙二醇国家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命名与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工业丙二醇的命名应当符合国际通用的命名规则,以确保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通用性。
同时,国家标准还对工业丙二醇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便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正确选择合适的产品。
其次,工业丙二醇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对工业丙二醇的外观、纯度、含水量、酸度、残留物、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可靠。
这些技术要求不仅有利于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还能够保障使用单位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工业丙二醇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进行了规定。
国家标准明确了工业丙二醇的包装规范,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形式、包装标识等内容,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这些规定有助于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正确选择合适的包装和储存条件,避免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工业丙二醇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了规定。
国家标准明确了工业丙二醇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纯度测定、含水量测定、酸度测定、残留物测定等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工业丙二醇的质量证明文件内容和格式,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标识等内容,以便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进行产品质量的追溯和验证。
综上所述,工业丙二醇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产品生产和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精心整理1目的建立丙二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使丙二醇的“采购、验收、检验、使用、贮藏”等工作有标准可依。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丙二醇的采购、检验和复检。
3责任人丙二醇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的编订、审批及使用人员。
4物料信息567(8玉蜀黍丙二醇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丙二醇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35u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不得有其他品种的丙二醇颗粒。
8.2.4鉴别(4)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丙二醇和木薯丙二醇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8.3酸度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依法测定,pH值应为4.5~7.0。
8.4干燥失重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取本品1g,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的重量。
本品干燥失重(X)=(W1+W2-W3)×100%/W1式中:X——样品干燥失重,%W——供试品的重量(g);1——称量瓶恒重后的重量(g);W2——(称量瓶+供试品)干燥后的重量(g)。
W3减失的重量,玉蜀黍丙二醇不得过14.0%,木薯丙二醇不得过15.0%。
8.5灰分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取本品1.0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VV1V——空白耗碘滴定液的体积(ml);C——碘滴定液的实际浓度(mol/L);m——取样量(g)。
消耗碘滴定液(0.005mol/L)体积应不大于1.25ml(0.004%)8.8氧化物质取本品,依法《理化检验标准操作通则》(SOP-QC-0001)检测。
1,3丙二醇国标
1,3-丙二醇,也被称为丙二醇或者PDO(Propylene Glycol),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机化合物。
它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妆品、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
以下是1,3-丙二醇在一些领域的国际标准或规范:
1.食品行业:
•在食品工业中,1,3-丙二醇需要符合食品行业的相应标准和法规。
在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其
列为一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作食品、饮料和草本药物
的溶剂。
2.医药行业:
•在医药领域,1,3-丙二醇也需要符合相应的医药法规和标准,确保其用于制药、注射剂等方面的安全性和纯度。
3.工业应用:
•在工业领域,1,3-丙二醇作为工况液体的一部分,例如用于制冷系统。
在这方面,可能需要符合一些行业标准和规
范。
请注意,关于1,3-丙二醇的国家标准可能会因国家而异。
如果您需要获取最新的1,3-丙二醇国标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的法规和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也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丙二醇质量标准制定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批准人: 批准日期:生效日期:丙二醇质量标准Bing, erchunPropylene GlycolH3C OHOHC3H8O2 76.09本品为1,2-丙二醇。
含C3H8O2不得少于99.5%(g/g)。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的黏稠液体;无臭,味稍甜;有引湿性。
本品能与水、乙醇或氯仿能任意混溶。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ⅥA),在25℃时应为1.035~1.037。
[鉴别] 本品的红外吸收图谱与对照图谱(光谱集706页)一致。
[检查] 酸度取本品10.0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所耗体积不得大于0.50ml。
氯化物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
硫酸盐取本品5.0ml,依法检查(附录Ⅷ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氧化性物质取本品5.0ml,置碘量瓶中,加碘化钾试液1.5ml与稀硫酸2ml,密闭,在暗处放置15分钟,加淀粉指示液2ml,如显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5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所耗体积不得过0.2ml。
水分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0.2%。
炽灼残渣取本50g,加热至燃烧,即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至干,于700~800℃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3.5mg。
重金属取本品4.0ml,加水19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混匀,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Ⅴ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25m×0.53mm,膜厚为5.00um的CP-Sil-8CB大口径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50℃,柱子起始温度为160℃,保持8分钟,然后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持5分钟,检测温度为250℃。
工业用丙二醇国标工业用丙二醇的国家标准是指规定工业级丙二醇产品质量要求的官方文件。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应的行业组织制定,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检验和贸易等领域。
工业用丙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主要用于制造聚合物、冷却剂、防冻剂、湿润剂等。
在中国,工业用丙二醇的国家标准可能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工业级丙二醇通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标准中会规定其外观应无可见杂质。
2. 纯度:标准会规定丙二醇的含量,例如99.5%或其他特定等级的纯度要求。
3. 水分:水分含量是影响丙二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标准会规定最大允许的水分含量。
4. 酸度:酸度是指丙二醇中酸性物质的含量,通常以某种酸碱滴定法来测定,并以mg KOH/g来表示。
5. 不挥发物:标准中会规定不挥发物的最大含量,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色度:通过色度测试,可以评估丙二醇的颜色深浅,标准会规定色度的范围。
7. 密度:丙二醇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标准会规定其在特定温度下的密度范围。
8. 折射率:折射率可以帮助确定丙二醇的纯度和品质,标准会规定折射率的具体数值。
9. 重金属含量:标准会规定铅、汞等重金属的最大允许含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10. 包装和标志:标准还会规定产品的包装、储运条件和安全标志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业用丙二醇国家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更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最新的官方发布文件。
在中国,这些标准通常以"GB/T"(国标推荐标准)或"GB"(国标强制标准)开头。
例如,GB/T xxxxx-xxxx《工业用丙二醇》就是关于工业用丙二醇的一个具体标准。
在使用前,企业和个人应当确保所使用产品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要求。
1.丙二醇冰点和沸点丙二醇水溶液因为其无毒、无腐蚀等性质,在诸多领域作为载冷剂应用。
其物理性质对设备和系统的设计都十分重要,下面是二醇水溶液的冰点和沸点与其浓度的关系。
(数据来源ASHRAE手册2005)丙二醇浓度冰点沸点丙二醇浓度冰点沸点质量浓度体积浓度℃100.7KPa 质量浓度体积浓度℃100.7KPa0.0 0.0 0.0 100.0 50.0 49.9 -36.6 105.65.0 4.8 -1.6 100.0 51.0 50.9 -38.2 105.610.0 9.6 -3.3 100.0 52.0 51.9 -39.8 105.615.0 14.5 -5.1 100.0 53.0 53.0 -41.6 106.120.0 19.4 -7.1 100.6 54.0 54.0 -43.3 106.121.0 20.4 -7.6 100.6 55.0 55.0 -45.2 106.122.0 21.4 -8.0 100.6 56.0 56.0 -47.1 106.123.0 22.4 -8.6 100.6 57.0 57.0 -49.0 106.724.0 23.4 -9.1 100.6 58.0 58.0 -51.1 106.725.0 24.4 -9.6 101.1 59.0 59.0 59.0 106.726.0 25.3 -10.2 101.1 60.0 60.0 107.227.0 26.4 -10.8 101.1 65.0 65.0 108.328.0 27.4 -11.4 101.7 70.0 70.0 110.029.0 28.4 -12.0 101.7 75.0 75.0 113.930.0 29.4 -12.7 102.2 80.0 80.0 118.331.0 30.4 -13.4 102.2 85.0 85.0 125.032.0 31.4 -14.1 102.2 90.0 90.0 132.233.0 32.4 -15.6 102.2 95.0 95.0 154.434.0 33.5 -16.4 102.235.0 34.4 -17.3 102.836.0 35.5 -18.2 102.837.0 36.5 -19.1 102.838.0 37.5 -20.1 103.339.0 38.5 -21.1 103.340.0 39.5 -22.1 103.941.0 40.5 -23.2 103.942.0 41.5 -24.3 103.943.0 42.5 -25.5 103.944.0 43.7 -26.7 103.945.0 44.7 -27.9 104.446.0 45.7 -29.3 104.447.0 46.8 -30.6 104.448.0 47.8 -32.1 105.049.0 48.9 -33.5 105.0丙二醇水溶液因为其无毒、无腐蚀等性质,在诸多领域作为载冷剂应用。
丙二醇检验项目规格序号项目规格再试验项目1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无臭,味稍甜;有引湿性*2 溶解度本品与水、乙醇或三氯甲烷能任意混溶3 相对密度在25℃时应为1.035~1.0374 鉴别(1)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图706图)一致5 酸度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体积不得过0.5ml6 氯化物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7 硫酸盐应不得更浓(0.006%)8 有关物质含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不得过0.001%;一缩二丙二醇不得过0.1%;二缩三丙二醇不得过0.03%;环氧丙烷不得过0.001%*9 氧化性物质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5mol/L)的体积不得过0.2ml10 还原性物质溶液应无变化11 水分不得过0.2%*12 炽灼残渣遗留残渣不得过3.5mg13 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14 砷盐应符合规定(0.0002%)15 含量含C3H8O2不得少于99.5% *16 微生物限度细菌应不得过100cfu/g* 霉菌和酵母菌数应不得过100cfu/g大肠埃希菌应不得检出注:打*号项目为复检项目一般规定抽样方法依抽样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SOP-20-007)取样量检验量:250g;留样量:100g复验期至有效期前6个月有效期同生产厂家的有效期限储存条件密封,在干燥处保存供应商见药品合格供应商目录汇总表检验方法1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无臭,味稍甜;有引湿性。
2.溶解度本品与水、乙醇或三氯甲烷能任意混溶。
3 相对密度取本品适量,按照相对密度测定法(GAM-008)比重瓶法测定,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应为1.035~1.037。
4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丙二醇百科名片丙二醇丙二醇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的重要原料,这方面的用量约占丙二醇总消费量的45%左右,这种不饱和聚酯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
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
在食品工业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应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剂;丙二醇是调味品和色素的优良溶剂。
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由于丙二醇与各类香料具有较好互溶性,因而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等。
简介英文化学名:1,2-propanediol,propylene glycol,1,2-dihydroxypropane,methyl ethyl glycol。
CAS:57-55-6 别名:丙烯甘醇,1,2丙二醇。
分子结构图[1]成分分子式:C3H8O2 相对分子量:76.09 相对密度:(20/20℃)1.0381 结构式:CH3—CHOH—CH2OH (1,2-丙二醇)或CH2OH—CH2—CH2OH(1,3-丙二醇)丙二醇结构简式(1张)特性外观:无色吸湿粘稠液体,几乎无味无臭。
沸点:188.2 熔点:-59℃燃点:421.1℃粘度(20 ℃)56.0mpa.s,表面张力:72.0 (25℃)比热容(20 ℃)2.49kJ/(kg.℃),汽化热(101.3kpa)711kJ/kg。
应用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 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可与甘油或山梨醇配合用作润湿剂。
在染发剂中用作调湿、匀发剂,也用作防冻剂,还用于玻璃纸、增塑剂和制药工业。
[1,2-丙二醇]一、理化性质外观:无色粘稠稳定的吸水性液体,几乎无味无臭。
沸点:245℃熔点:-6.5℃粘度:(20 ℃)60.5mpa.s,相对密度(水=1):1.04 蒸汽压:20℃时106Pa 闪点:99℃(闭杯),107℃(开杯)比热容(20 ℃)2.49kJ/(kg.℃),汽化热(101.3kpa)711kJ/kg。
丙二醇工业级标准丙二醇,又称丙二醇、1,2-丙二醇或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2。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丙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有着多种用途。
首先,它是合成聚醚、聚酯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原料,用于生产聚丙二醇、聚醚脂等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其次,丙二醇还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可用于油墨、颜料、树脂、香料等的溶解和稀释,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此外,丙二醇还可以作为防冻剂、抗冻剂的成分,用于汽车冷却液、冷却系统等的制备,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
而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丙二醇也被广泛应用,例如用作药物、食品添加剂、护肤品等的成分。
在工业生产中,丙二醇的质量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其纯度需达到工业级标准,不得含有杂质和不溶物,以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对于丙二醇的水分含量、酸度、密度等指标也有严格要求,以确保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其外观、气味等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针对丙二醇的工业级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对其生产、贮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同时,生产企业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丙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工业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才能更好地推动丙二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药级丙二醇的标准如下:含量:按干燥品计算,含
C14H18N4O3不得少于99.0%。
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熔点:熔点(通则0612)为199~203℃。
吸收系数:在271nm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且在28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光度约为0.49。
红外光谱:应与对照光谱一致。
碱度:pH值为7.5-8.5。
澄清度和颜色:在乙酸中溶解后应澄清无色,若出现颜色,与黄色0.5标准比色溶液进行比较,颜色不应更深。
相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应符合规定。
气相色谱法测定: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起始温度为130℃并保持1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40℃并保持1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
理论板数按1,2-丙二醇峰计不低于10 000。
取本品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另取1,2-丙二醇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编制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加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等1.1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列入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受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的委托(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中国石化联合会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石化北京研究化工研究院作为标准技术合作单位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
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中石化联质函(2010)105号转发的“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2010年)”的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石化北京研究化工研究院)于2010年8月6日发“关于制定《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等十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启动函”(有机标委发[2010]37号文),启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等十项标准制(修)订工作。
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海壳牌石油化学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简要起草过程任务下达后,中国石化联合会和全国化标委有机化工分会针对制定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国家标准的工作进行了研究,组建了由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陶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2011年5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标准处(标准起草牵头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添加剂审查专委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及特邀专家)、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特邀专家)、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丙二醇生产单位等参加的制标工作会,会上介绍了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为起草丙二醇标准所作的前期起草工作,确定了标准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根据起草工作需要决定由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完成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工作。
起草工作小组查阅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资料,征求了生产企业和用户对制定国家标准内容的建议,回复单位少。
丙二醇海运鉴定一、丙二醇的基本信息。
1. 化学名称。
- 丙二醇,化学名称为1,2 - 丙二醇。
2. 化学式。
- 其化学式为C₃H₈O₂。
3. 物理性质。
- 外观:无色、无味、透明的油状液体。
- 沸点:187.3℃。
- 熔点:- 60℃。
- 密度:1.036g/cm³(25℃)。
- 溶解性: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二、危险性评估。
1. 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 丙二醇可燃,其闪点为99℃(闭杯)。
在高温、明火或强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有燃烧的危险。
但它不属于高度易燃液体,与汽油等相比,其燃烧的危险性相对较低。
- 丙二醇的蒸气压较低,在正常的海运环境温度下,挥发量较少,降低了形成可燃混合气的可能性。
2. 健康危害。
- 吸入:高浓度的丙二醇蒸汽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轻微的刺激作用,引起咳嗽、呼吸不适等症状。
但在正常的海运环境中,由于其低挥发性,吸入危害较小。
- 皮肤接触:丙二醇对皮肤基本无刺激性,正常皮肤接触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
长时间或大面积接触可能会导致皮肤轻微的脱脂,但这种情况在海运过程中(除非发生泄漏并长时间接触皮肤)很少发生。
- 眼睛接触:可能引起轻微的短暂刺激,如刺痛、流泪等。
- 食入:如果误食,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丙二醇的毒性较低,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全身性中毒反应。
3. 环境危害。
- 丙二醇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但属于低毒类物质。
在海运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其在水中的稀释和降解过程相对较快。
它在环境中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和积累。
三、包装要求。
1. 包装材料。
- 丙二醇应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如密封的塑料桶或金属桶。
塑料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
金属桶则需要进行适当的防锈处理,并且桶盖应密封良好。
2. 包装标识。
- 包装上应清晰标明“丙二醇”字样,以及危险货物标志(如果按照危险货物运输规定需要标识)。
附件:丙二醇(供注射用)Bing’erchun(Gongzhusheyong)Propylene Glycol(For Injection)OHOHH3CC3H8O276.09 本品为1,2-丙二醇,含C3H8O2不得少于99.0% 。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无臭;有引湿性。
本品与水、乙醇或三氯甲烷能任意混溶。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通则0601)在25°C 时应为1.035~1.037。
折光率本品的折光率(通则0622),应为1.431~1.433。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各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相应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06图)一致(通则0402)。
【检查】酸度取本品10.0ml,加新沸放冷的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3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的体积不得过0.5ml。
氯化物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 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
硫酸盐取本品5.0ml,依法检查(通则0802) ,与标准硫酸钾溶液 3.0m 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含丙二醇0.5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和环氧丙烷对照品,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500μg、150μg和5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
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80℃,维持3 分钟,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4分钟,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各组分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丙二醇
质量标准
制定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丙二醇质量标准
Bing, erchun
Propylene Glycol
H3C OH
C3H8O2 76.09 本品为1,2-丙二醇。
含C3H8O2不得少于99.5%(g/g)。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的黏稠液体;无臭,味稍甜;有引湿性。
本品能与水、乙醇或氯仿能任意混溶。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Ⅵ A),在25℃时应为1.035~1.037。
[鉴别]本品的红外吸收图谱与对照图谱(光谱集706页)一致。
[检查] 酸度取本品10.0ml,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所耗体积不得大于0.50ml。
氯化物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
硫酸盐取本品5.0ml,依法检查(附录Ⅷ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氧化性物质取本品5.0ml,置碘量瓶中,加碘化钾试液1.5ml与稀硫酸2ml,密闭,在暗处放置15分钟,加淀粉指示液2ml,如显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5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所耗体积不得过0.2ml。
水分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0.2%。
炽灼残渣取本50g,加热至燃烧,即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至干,于700~800℃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3.5mg。
重金属取本品4.0ml,加水19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混匀,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Ⅴ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25m×0.53mm,膜厚为 5.00um的CP-Sil-8CB大口径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50℃,柱子起始温度为160℃,保持8分钟,然后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持5分钟,检测温度为250℃。
测定法精密量取本品0.2u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类别]药用辅料,溶剂。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OOO年版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