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十条重点内容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633.50 KB
- 文档页数:19
多福的成语(一)福寿绵绵解释:福多寿高。
是祝颂之辞。
典故: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八折:则愿意的哥哥福寿绵绵,松柏齐肩者。
(二)福寿年高表述:存有福有寿,长命百岁典故: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我福寿年高,着我似松柏齐肩老。
用法并作谓语;用做祝颂之言(三)福寿齐天表述:福寿与天一样低。
就是祝颂之言。
典故: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四)福寿双全解释: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典故:《红楼梦》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聪慧精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么福寿双全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要说个个都就是福寿双全,这句话只怕未必,大概总存有几位严重不足好去处。
”《书洪范》:“五福,一曰寿。
”《蔡传》:“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
”古人以蝙蝠、桃和双钱,组成“福寿双全”吉祥图案。
以取“蝠”与“福”同音,“钱”与“全”同音,桃象征寿之意。
(五)福寿天成解释:既有福分,又得高寿。
典故:清·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可知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出此祥瑞。
(六)福寿无疆表述: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
就是祝颂之言。
典故: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六十九卷:至诚君子,得而宝之,即福寿无疆。
《元曲选·连环计》:那其间新情旧意屈偏向,愿意太师福寿无疆。
(七)福孙荫子表述:指福荫及于子孙。
典故: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葬公婆》:“这坟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孙荫子也者难料;便荫得个三公,也济不得亲老。
”用法并作谓语、定语;用作书面语(八) 福如东海表述:福气像是东海那样小。
旧时祝颂语。
典故: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
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九) 福齐南山解释:祝颂之辞。
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词语分离表述:南山 :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保险业新国十条全文
摘要:
1.保险业新国十条的背景和意义
2.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具体内容
3.保险业新国十条的目标和期望
4.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实施和影响
正文:
保险业新国十条全文是指国务院在2014 年8 月13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这一政策文件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险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国十条明确了保险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 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保险深度由3% 提升到5%,保险密度由2100/人达到3500/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其次,新国十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保险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中国保险业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
具体来说,新国十条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鼓励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强保险市场监管,推进保险业对外开放,深化保险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保险业的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
保险业新国十条的目标和期望是通过改革创新,完善监管,提升服务能
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保险业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自新国十条实施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保险市场秩序和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保险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新国十条具体内容20世纪30年代,日本关东军政府发布了名为“新国十条”的国家宪法,《新国十条》这一法律规定了日本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这对日本政治结构构成了重大影响。
新国十条是日本宪法的历史里程碑,它包括如下具体内容:一、建立真正的民主主义政治:彻底实行民主主义政治,重申国家主权属于国民,立法、行政和司法必须依照国民的意志行使,保证国民行使公民权利,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体系。
二、权力对等、互助:确立权力平等和互助的原则,取消领导者的特权,平等对待个人和团体,维护国内安全和外交互助,促进国内和国际人权的充分发展。
三、民职必须尊重:尊重和保障民职的权力,确保国民的公民权利和自由,促进全民参政和参与社会管理,在选举、立法和施政过程中实行平等选举和平等立法。
四、坚持宪政体制:建立和保护宪法体系,明确政府的权力和国民的自由和权利,确保国家内部的稳定和和平,保护国家机关和国家机构,维护政府正当行使职权的秩序。
五、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保护国内外贸易自由,发展国家经济,稳定国内物价,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确保国家利益,发展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
六、建立严谨的防务体制:建立严谨的防务体制,积极推进军事训练,坚持军事民主,对国防进行有效管理,完善国防机构,促进军民共同发展,确保国家安全。
七、严格执行《日本宪法》:严格执行《日本宪法》,完善宪法体系,解决宪法执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保宪法在实践中的精准执行,坚持国家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民团结、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职工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发展社会保障服务,提高全民福利水平。
九、完善教育体制:完善教育体制,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科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保障全民受教育权,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十、发展文化事业: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宗教自由,提高全民素养,促进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新国十条内容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构筑保险民生保障、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保险业的发展目标等十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几乎针对保险业的每一个热点问题都有细项说明,从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保险中介到资金运用等,宏观架构的搭建与微观业务的指导合而为一,为今后保险业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奠定基础。
1.总体要求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
2.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主要面向家庭和企业,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2)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住房反向抵押、独生子女家庭保障、失独老人保障、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3)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保险公司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3.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城乡大病保险、政府购买保险公司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鼓励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
2)发挥责任保险作用。
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3)加快发展旅行社、产品质量以及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4.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5.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1)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2)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
6.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1)鼓励保险资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
鼓励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保险业新国十条全文【实用版】目录1.保险业新国十条的背景和意义2.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具体内容3.保险业新国十条的目标和期望4.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实施和影响正文保险业新国十条全文一、保险业新国十条的背景和意义保险业新国十条,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于 2014 年 8 月 13 日发布。
这是继 2006 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国十条"之后,我国政府对保险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
新国十条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全面深化保险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具体内容新国十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保险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中国保险业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业的总体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2.保险业的发展目标:保险深度由 3% 提升到 5%,保险密度由 2100/人达到 3500/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3.保险业的重点任务:包括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创新保险营销和服务模式,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等。
4.保险业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保险法规体系,优化监管制度,支持创新型保险产品研发,加强保险人才队伍建设等。
三、保险业新国十条的目标和期望新国十条的目标是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期望通过改革创新,使我国保险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实施和影响新国十条的发布,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将从政策制度层面推动保险业的改革创新,提升保险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国十条”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国务院提出相关意见,要求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
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
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对比2006年版有“国十条”之称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被业内称为新版“国十条”。
这是时隔8年,国务院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保险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地位,将极大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项俊波主席解读新“国十条”保险新“国十条”出台给予保险业前所未有的支持,但未来的路得靠保险公司自己走。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新“国十条”培训大会上指出,现在外部政策的舞台已经搭好,关键是保险公司能不能把这台戏唱好!新“国十条”提升了保险业的行业地位,首次提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并将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从行业意愿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明确了保险业的战略目标等。
“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系统完整性强,内容含金量高,落实要求力度大。
”在谈到新“国十条”出台过程时,项俊波认为这实属不易,因为新政出台经过了多部委、保险机构、专家等各方面多达十几次的反复讨论和修订。
新“国十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力度空前。
一是提升了保险业的行业定位。
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已经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志,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国10条内容是什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策、法律和纪律,以保护公民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的《国家十条》就是这样的规定的总结,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法律体制。
它所赋予民众的权利和义务是中国政府治理社会运动的基础。
下面就是《国家十条》的详细内容: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深入人心、贯彻落实、维护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加强共和国的立法事业,加强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全面推行社会主义法治,严格执行宪法和其他法律。
五、完善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机构的政治制度和组织机制,全面提高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机构的管理能力。
六、建立重要事项程序性决策制度,确保国家机关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科学有序,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建设有纪律、有法治的党,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八、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政治思想和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政治治理水平。
九、完善人民群众自治机构和社会组织,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法制环境。
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加强治安、社会治安和维稳等工作,坚决打击安全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十条》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科学治国的重要基础,它体现了中国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发展的精神,也是市民获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依据,是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法律意义。
《国家十条》体现了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政治体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等方面的愿望。
它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得以保障,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够更有效的服务于全体公民,以达到更好的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
《国家十条》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它被赋予了大量的法律效力,任何违反《国家十条》的个人或组织,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新国十条是哪十条内容(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
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抓紧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
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
(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
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