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简论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简答题一、请在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线索中,谈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实质。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影响研究。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文学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综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比较‛,是国际关系史,从而抛弃了‚比较‛,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把比较研究局限在两国之间,提倡‚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可以依靠事实根据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把文学批评排斥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重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俄苏派——历史比较文艺学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艾德礼:‚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综述,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的比较;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学科的比较学研究。
俄苏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语言学(20分)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
5分,共4分)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
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
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
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
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摘要: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2.特点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2.教学方法3.教材与课程设置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针对性原则3.文化融入教学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1.国际化需求与日俱增2.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3.教师队伍建设五、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策略1.技术创新与教学融合2.多层次、多渠道合作与交流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正文: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非母语学习者进行的汉语语言教学。
它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知识,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2.特点(1)实用性:对外汉语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实践能力。
(2)针对性: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年龄、学习需求等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3)文化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国文化和习俗,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
2.教学方法(1)口语法:强调口语交流,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2)情景教学法:设置实际场景,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运用汉语。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3.教材与课程设置(1)教材:根据不同水平、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课程设置:设置多元化课程,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文化等。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注重理论学习,掌握汉语语法、语音等基本知识。
(2)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2.针对性原则(1)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文化融入教学(1)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国文化及习俗。
(2)通过文化对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1.国际化需求与日俱增(1)全球汉语学习者数量持续增长。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知识传授B. 语言测试C. 文化传播D. 思维训练2.下列哪项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A. 国际化B. 个性化C. 教学方式固定D. 讲究文化内涵3.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下哪项常被称为“四大基本功”?A. 听、说、读、写B. 说、写、看、唱C. 听、唱、读、写D. 搜索、合成、应用、评估4.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哪项?A. 技术和方法B. 学生的心理变化C. 内容的难易程度D. 教学材料的选择5.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生的母语水平B. 学生的学习能力C. 学生的文化背景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教学目标是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确定的完成学习任务的…。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常识,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3.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简答题1.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实践场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请回答: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四、论述题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化的特点。
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在语言教学中需要注意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文化习惯。
其次,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2008级对外汉语专业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卷(A)试卷说明:1.试卷满分100分,共6页,5个大题, 120分钟完成试卷;2.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合分人复核人满分10 20 20 30 20 100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直接法的“直接”指()。
A.不看书本,直接说目的语B.直接用目的语教目的语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2、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A.听说法B.认知法C.自觉实践法D.交际法3、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4、保证()的关键是测试的项目和内容要与测试目的一致。
A.难易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5、从评分角度看作文属于()。
A.客观性试题B.主观性试题C.理解性试题D.标准化试题6、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
A.输入假说B.普遍语法假说C.中介语假说D.文化适应模式7、按照先后顺序,可把一个人所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本族语和非本族语D.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第1页共6页8、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由若干个()组成A.教学单元B.教学行为C.教学步骤D.教学技巧9、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知识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10、第一部体现功能与结构相结合原则的汉语教材是()。
A.《实用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初级汉语课本》D.《跟我学》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许多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2、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100分)欢迎参加本次测试1、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的是()。
【单选题】A.教学目的B.理论基础C.教学性质D.教学环境正确答案: D2、下列选项不属于任务大纲的特点的是()【单选题】A.以语言结构为中心B.注重交际目的C.刺激教学过程D.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正确答案: A3、以下教学法强调用母语进行教学的是()。
【单选题】A.阅读法B.语法翻译法C.自然法D.听说法正确答案: B4、下列对外汉语教材中属分科型的是()。
【单选题】A.《实用汉语课本》B.《汉语教科书》C.《基础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正确答案: D5、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先天条件和素质而进行的测试是()。
【单选题】A.学能测试B.诊断测试C.水平测试D.成绩测试正确答案: A6、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是()。
【单选题】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正确答案: C7、以对比分析假说为理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是()。
【单选题】A.暗示法B.听说法C.全身反应法D.阅读法正确答案: B8、文化适应假说由()最先提出。
【单选题】A.拉多B.科德C.弗赖斯D.舒曼正确答案: D9、西方语言中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动词“时”的概念,在汉语中本来没有,但西方学生学习汉语时仍时常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
【单选题】A.阻碍性干扰B.目的语泛化C.介入性干扰D.化石化正确答案: C10、对比分析弱势说比强势说合理的方面在于()。
【单选题】A.主张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B.主张中介语和目的语的对比C.通过对比预测学习者的难点D.通过对比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正确答案: D11、汉语学习者常常说出“我刚回来了。
”这样的句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单选题】A.母语负迁移B.目的语规则泛化C.学习策略的影响D.交际策略的影响正确答案: B12、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指的是()。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填空(1×10’):1.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其中语言要素教学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语技能教学包括:__、__、__、__。
3.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4.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上,应采取____ 、____的态度。
5.HSK全称是“_______________”,是为_______________学习者制定的,。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编写和评估教材最主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六个空要再答系统性和知识性)9.从学科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1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______________能力指的是_____和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一般模式”是斯特恩于1983年提出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学。
与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迁移叫正迁移。
如果说语言学和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那么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功能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
在教育发展史上,代表性的教学过程模式有四种,即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者经历了从文化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以认知为基础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
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视听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有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具体备课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即语言要素教学,是教授汉语的基础知识。
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20分)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构成的三要素是:A汉语B对外C教学D对外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要解决的主要目标问题是A教什么B怎样教C如何教D学多少3、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是: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现代教育技术E计算语言学F哲学4、下面有关课程设计正确的有:A课程设计包含了课程设置和总体设计B课程设计只考虑教学的内部因素C课程设计不包括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D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没有关系5、有关总体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总体设计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B总体设计就是为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方案。
C大纲制定包含在总体设计中D总体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6、大纲制定应该:A以实际教学为内容B反映教学的理念、形式和方法C确定教学内容D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7、关于教学大纲正确的说法是:A教学大纲可以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B意念-功能大纲属于组合式大纲C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D功能-意念大纲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大纲,与语法结构没有关系。
8、《汉语水平等级标准》高等水平包含了:A三级标准B四级标准C五级标准D六级标准9、《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话题B语言范围C言语能力D词汇范围10、关于《语法大纲》说法正确的有:A《语法大纲》中的语法内容是理论语法B《语法大纲》中的语法内容既是理论语法又是教学语法C《语法大纲》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D《语法大纲》重视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11、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分级的4个界标是:A 1000词B 3000词C 4000词D5 000词 E 6000词 F 8000词12、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A理论基础B教学目标C操作程序D实现条件E评价13、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型有:A综合课B文化课C知识游戏课D翻译课14、对外汉语教学专项技能课具有:A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B活动化倾向C微化训练倾向D技能培养倾向15、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有:A哲学B教育学C语言学D文化学16、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是:A哲学B教育学C语言学D文化学17、对外汉语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A思维工具B学习工具C交际工具D教学手段18、对外汉语的总教学原则有:A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中心原则B以汉语知识讲授为核心的原则C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D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19、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现状包括:A结构与功能相结合B结构、功能和文化相结合C教与学相结合D科学综合20、汉字教学的总体做法可以归纳为:A先文后语B语文并进C重文弃语D集中识字21、语言四项技能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写是核心技能B听和说一样重要C听和读是输入型技能D说和写重点在于对新信息的处理和表达22、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有:A工具性B规范性C系统性实践性D国际性23、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有:A定量原则B目标原则C特色原则D认知原则E时代原则F语体原则24、有关学习与习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关系B习得是下意识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C学习和习得之间不能转换D习得是非正常的学习,而学习不是25、有关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分析是错误的,而偏误分析是正确的B对比分析是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而偏误分析是将学习者的偏误与目的语的对比C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延续D两种分析方法都对中介语理论研究具有贡献26、是否符合标准化测验的标准有:A客观性试题B标有各种信度、效度等测量学指标C建立弄了常模、在同一的环境和条件下施测D由专业人士开发指导27、以下关于二语习得理论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二语习得关注汉语本身的结构和规律B二语习得以母语规则和母语现象为研究对象C二语习得研究为了探索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D 二语习得与语言学没有关系28、关于“偏误”说法正确的是:A偏误就是我们所说的错误B偏误分析也是一种对比分析C偏误分析第一次将研究的中心放在学习者和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D偏误是中介语29、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是:A信度受到效度的制约B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也高C如果缺乏信度有效性也不存在D高效度比高信度容易达到30、等值复本信度反映测验的:A 稳定性B等值性C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D同质性31、分立式测验:A把语言分解成不同语言要素或语言点的测验B一个项目可以测试多个知识点C评分客观准确D命题针对性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母语教学/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王还/邓懿/吕叔湘/周祖谟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基础汉语》/《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听说法/直接法/认知法/功能法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国际汉语教师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网友回忆版)样题及解析[单选题]1.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江南博哥))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精读课又称综合课、汉语课。
精读课要有听、说、读、写的训练,且听、说、读、写应当是相互配合的,而不能是各自孤立进行的。
[单选题]2.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势语D.手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服饰、发型、化妆等等。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体距、体触等。
非语言交际还包括副语言、对时间与空间的利用。
副语言亦称为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
[单选题]3.完形测试(c1ozetesting)中“完形”一词来自()。
A.转换生成语言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结构主义语言学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20世纪德国出现了反对构造主义的学派,即格式塔心理学,其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
德文“格式塔”的意思是“整体”,又称“完形学派”。
该学派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单选题]4.专用语言教学(1SP),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
B项,直接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是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最新版)目录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和背景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挑战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承担着向世界传播汉语及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
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热潮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挑战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已在全球范围内铺开,各国汉语教学机构和课程种类繁多。
然而,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制定适宜的教学大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等。
同时,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紧密,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材的研发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对外汉语教学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等,也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对外汉语教学将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教学领域,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简答题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交际性训练。
答:交际性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
组织好交际性练习的要点是:(1)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
适当的语境和话题是引导学生开口进行表达的基础。
(2)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
常用的方式有:问答式、陈述式、描写式、讨论式、辩论式。
(3)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
纠正错误的基本点是:纠正学生常犯的错误和带有普遍性的错误。
对话题练习中需要进行解释的部分,则应分主次和难易,做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解释。
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
”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参考答案:(1)改为“她很漂亮。
”(2)理由: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而且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做谓语,经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词,比如:很、比较、非常等。
如果没有强调程度高,此时的“很”,是成句的需要,要轻读。
(3)错误原因:受英语的结构影响“she is beautiful.”(4)教学策略:教形容词时,强化“很+形容词”的结构。
(具体步骤及举例请自行设计)试分析“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
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是由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动词重叠有单音节双音节之分.单音节动词重叠为AA式,如笑笑,说说等;双音节动词重叠为ABAB式,如考虑考虑研究研究。
外国学生把这个结构不适当的泛化就说成了“运运动”2、改正: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动运动。
3、教学策略:比较法归纳法例子:双音节动词 + 动词 ABAB研究研究掂量掂量打扫打扫运动运动单音节动词 + 宾语 AA说说看散散步打打球看看电视外国学生常说“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2010年北京工商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简论考试试题(答题纸上只写答案)(写明序号、班级、姓名)一、根据短文写教案(共40分)目的:测试教学者对汉语词汇、语法教学等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要求:1.找出你认为重要的一个语法点和一个词语。
2.编写一个大概10分钟左右的教案(只写教学步骤)。
3.用3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详细用文字表达出来)。
在同一个季节里A:中国南北气候差别很大。
B:是啊,北方下大雪的时候,广州到处都开着鲜花。
A:听说新疆有的地方,有时一天的气温变化也很大。
B:我听说,那有句俗话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A:真有意思。
我要是在那儿,恐怕每天都会感冒的。
B:在中国,气候最好、最舒服的地方要数昆明了,那儿四季如春。
A:可不是吗?要不然怎么叫它“春城”呢?B:寒假我打算去上海,那儿气候怎么样?A:上海的冬天又湿又冷。
B:每天我都看电视的天气预报,上海气温比北京高多了。
A:北京虽然天气冷,可是屋子里很暖和。
B:上海冬天没有暖气吗?A:很多地方没有,人们常常觉得外面比屋里暖和。
B:真的吗?A:真的,去年冬天我去过一次。
B:你这么一说,我都不想去了。
A:别,还是去吧,大的宾馆都有暖气的。
B:听说那儿不常刮风。
A:这倒是,不过下雨比较多,出去一次,也许会把鞋弄脏的。
B:这又是一个麻烦。
A:那是小事。
我想,上海的风味菜你一定喜欢吃。
B:那我秋天去吧。
二、论文(共60分)题目: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对英语学习的启示要求:层次分明,论述详略得当,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都dōu【释义】①全;完全:都好了|大家都喜欢听王老师讲课。
②表示甚至:我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你连这个电影都没看过?③表示已经:雨都停了,不用打伞了|都几点了还不睡觉去。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都<副> dou全部表示全部包括在内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及答案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学_______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教学目的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行为主义__________。
11. ___课堂教学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化石化_________”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目的语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 __成绩测试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交际工具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___交际能力_。
2004年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评分的客观性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2.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__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________和____认知心理学_____。
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__初中等____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___11级_____级。
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语言习得机制_____。
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___认知方式_______。
7.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学习的成果_______。
习题五一、填空题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_____的能力。
2、练习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__________等等。
3、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________等几种。
4、直接法是作为___________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__________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__________。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__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__________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____四个步骤。
10、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_________,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二、选择题1、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学习D、对外汉语教学2、《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3、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4、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5、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三、术语解释1、 HSK2、教学评估3、“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4、(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四、论述题1、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
2010年北京工商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简论考试试题(答题纸上只写答案)(写明序号、班级、姓名)一、根据短文写教案(共40分)目的:测试教学者对汉语词汇、语法教学等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要求:1.找出你认为重要的一个语法点和一个词语。
2.编写一个大概10分钟左右的教案(只写教学步骤)。
3.用3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详细用文字表达出来)。
在同一个季节里A:中国南北气候差别很大。
B:是啊,北方下大雪的时候,广州到处都开着鲜花。
A:听说新疆有的地方,有时一天的气温变化也很大。
B:我听说,那有句俗话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A:真有意思。
我要是在那儿,恐怕每天都会感冒的。
B:在中国,气候最好、最舒服的地方要数昆明了,那儿四季如春。
A:可不是吗?要不然怎么叫它“春城”呢?B:寒假我打算去上海,那儿气候怎么样?A:上海的冬天又湿又冷。
B:每天我都看电视的天气预报,上海气温比北京高多了。
A:北京虽然天气冷,可是屋子里很暖和。
B:上海冬天没有暖气吗?A:很多地方没有,人们常常觉得外面比屋里暖和。
B:真的吗?A:真的,去年冬天我去过一次。
B:你这么一说,我都不想去了。
A:别,还是去吧,大的宾馆都有暖气的。
B:听说那儿不常刮风。
A:这倒是,不过下雨比较多,出去一次,也许会把鞋弄脏的。
B:这又是一个麻烦。
A:那是小事。
我想,上海的风味菜你一定喜欢吃。
B:那我秋天去吧。
二、论文(共60分)题目: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对英语学习的启示要求:层次分明,论述详略得当,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都dōu【释义】①全;完全:都好了|大家都喜欢听王老师讲课。
②表示甚至:我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你连这个电影都没看过?③表示已经:雨都停了,不用打伞了|都几点了还不睡觉去。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都<副> dou全部表示全部包括在内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清·林觉民《与妻书》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王维《使至塞上》又如:你的话并不都对;都子(乞丐);都把势(总头目)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
如:都是你老磨蹭,害得我们来晚了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极端的、异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表示已经都<名> du(形声。
从邑,者声。
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
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同本义另:元代(1271年~1368年),在县一级以下,改乡为都,改里为图,到元朝中期,各地基本都以此为乡镇及村级地名单位,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元朝政府对当时人口的统计和管理。
如:浙江江山市的四都、廿八都,江西玉山县的三都、六都、八都,广丰县的五都、十都等。
而有些地方的地名则在都后面添加姓氏,如一都江、四都刘、六都杨(均在浙江省衢州市境内)等。
此建制方法一直延续并影响到明朝的建制。
都dōu①全:课程~要学好。
②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学期里一次迟到~没有。
又见dū。
都dū〈古〉优美:洵美且~。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②大城市。
特指国都:瓷~、首~。
③姓。
又见dōu。
【都城】首都。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有《小东西》、《达拉斯贡的戴达伦》。
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也是名作。
【都督】我国古代军事长官名。
民国初各省也设都督,兼管民政。
【都铎王朝】英国的封建王朝。
1485年玫瑰战争后由亨利·都铎(即亨利七世)创建。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国势最盛。
1603年女王死后,因无直系亲属而王统中断,改由斯图亚特王朝代替。
【都江堰】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在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
战国初期始建,后由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完成。
控制岷江激流,灌溉田地,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都灵】意大利西北部城市。
是通往法国和瑞士的陆路交通枢纽。
全国大工业中心之一。
有许多文艺复兴时代的古迹。
【都市】大城市。
【都统】①我国古代官名。
383年前秦进攻东晋时设少年都统。
唐末设明道行营都统,为带领青年兵的统帅,后在其上设都都统。
前秦末年有河西鲜卑大都统,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称号。
②清代八旗兵一旗最高长官,满语称'固山额真',后改为汉名'都统'。
③北洋军阀时期,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设置的最高军政长官也称都统。
【都尉】我国古代官名。
始设于战国,职位次于将军。
嘟【嘟囔】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用来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沙漠地带一天之内温差及其悬殊的语句。
【词语】:倒是【注音】:dào shì【释义】:1.副词。
表示同一般情理相反,犹言反而,反倒。
2.副词。
表示想的﹑说的同事实相反。
3.副词。
表示出乎意料。
4.副词。
表示转折。
5.副词。
表示让步。
6.副词。
用以舒缓语气。
7.副词。
表示追问或责备。
shù⒈数目⒉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例如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等(数有明确分类:复数=实数+虚数;实数=有无理数)⒊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或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⒋天数⒌几;几个shǔ①一个一个的计算;查点数目:较起来在某方面显得突出:数一数二;字数他写得最好。
③一一列举:数说;数落;如数家珍。
数一数二:shǔ yī shǔ èr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
形容突出。
〖例句〗小强学习成绩一般,但他画的画却是学校里数一数二的。
cù数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梁惠王上》shuò<书>屡次:频数,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也说屡见不鲜数脉:“数脉一息常六至”,每分钟90次以上这种气候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尤为常见。
造成这种结果的物理原因就是在沙漠、隔壁上,到处都是沙石,而沙石的比热容相对于其他东西来说要小,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温度的变化较大。
所以在白天日照的时候温度升高非常迅速,而到了傍晚太阳下山后,被晒的炽热的沙石却迅速降温。
这种物理现象导致沙漠地区的温度在一天当中变化极大。
而有意思的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皮袄和纱衣都是非常流行的服饰,而西瓜在这种温度条件下又特别的可口,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句“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非常贴合生活现象的谚语。
根据难易程度和给学生讲授的先后顺序“比”字句可以分为三类在英语中我们经常会说到这样的句子,那么这些副词在中文中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呢。
I’m a little bit fatter t han you. This bag is much cheap er than that one. I am ten cent imetres taller than you. 在汉语中“一些”,“一点儿”,“得多/ 多了”和数量词应该放在形容词的后面,作补语。
构成如:我的弟弟比他聪明一点儿。
我的卧室比你的卧室干净一些。
这个学生比那个学生勤快多了。
这条裤子比那条裤子便宜得多。
这块布比那块布长十公分。
看图用相关词造句。
高,矮,胖,瘦,一点儿,一些,得多“比”字句中,学生爱犯的错误(X) 我比你很忙。
(√) 我比你忙多了。
(X) 我比你英语说得非常流利。
(√) 我比你英语说得流利得多。
错误原因是在“比”字句中形容词前不可以用“很,真,非常”这些副词。
fan 构成A+ 比B+ 英语中的宾语/ 汉语中主谓短语中的主语+ 动词+ 得+ 形容词I speak better English than you. 我比你英语说得好。
I do homework quicker than you. 我比你作业做得快。
I write more beautiful characters than you. 我比你汉字写得漂亮。
想一想这些句子汉语怎么说?1.I speak m uch better English than you. 2.I write characters a little bit quicker than you. 3.I can writ e much more beautiful character s than you. 1. 我比你英语说得好多了。
2. 我比你汉字写得快一点儿。
3. 我比你汉字写得漂亮得多。
语法构成谓语是“有+ 抽象名词”,作用相当于一个形容词,后面同样可以带“多了/ 得多”。
如:那位老中医比我们有经验得多。
小王比他师傅有办法多了。
*用“一点儿,一些”时,往往把他们放在抽象名词前作定语。
如:老张的看法比他的有一些道理。
她比他有点儿眼光,看得出办这类公司的前景。
w www.wonders “比”字句适合零起点第二年汉语学习者授课:白雪樱我比你中文说得好。
我比你跑得快。
我比你高。
我们什么时候用“比”字句“比”字句当比较两种事物的不同性质和特征约翰:年龄: 25 1 米85 80 公斤迈克:年龄: 28 1 米80 65 公斤托尼:年龄: 35 1 米75 100 公斤1. 麦克比约翰大。
2. 托尼比迈克重。
3. 约翰比托尼高。
构成A (主语)+ 比B (状语)+ 形容词(谓语)如:我比你高。
我比你大。
我的书包比你的书包新。
你家的小狗比我家的小狗可爱。
她的裙子比我妹妹的裙子漂亮。
这些是最简单的“比”字句,句子中只有一个形容词。
一点儿得多/ 多了十公分A+ 比B+ 形容词+ 一点儿一些得多/ 多了数量词练习构成A + 比B+ 动词+ 得+ 形容词如:我比你说得快。
我比你吃得多。
我的妈妈比我的爸爸起得早。
这个城市比那个城市发展得快。
她的妹妹比她长得高。
? 在英语中可以说,我们经常会说到这样的句子I speak better En glish than you. I do homework q uicker than you. I write more b eautiful characters than you. 汉语怎么说呢A+ 比B+ 宾语(英)+动词+ 得+ 形容词+ 一点儿一些得多/ 多了比字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