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图形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

1F E

D

C B

A

432

1F E D

C B

A

F

E

D C

B A H

G

F E D

C

B

A

c b

a C B

A D C

B A F E D

C

B A C

B

A

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图形

1. 平行线的性质: ∵A B ∥CD (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 平行线的判定:

(1)∵∠1=∠2(已知)

∴A 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已知)

∴A 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1+∠4=180o

(已知)

∴A 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行线的传递性: ∵A B ∥CD ,A B ∥EF (已知)

∴C D ∥EF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 两条平行线间距离: ∵A B ∥CD ,EF ⊥CD ,GH ⊥CD (已知) ∴EF=GH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5. 三角形的性质: (1)∠A+∠B+∠C=180o (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o

。)

(2)a+b >c ,∣a-b ∣<c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ACD=∠A+∠B (三角形一个

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之和。)

6.三角形中重要线段: (1)∵AD 是△ABC 边BC 上的高(已知)

∴AD ⊥BC 即∠ADC=900(三角形高的意义)

(2)∵BF 是△ABC 边AC 上的中线(已知) ∴AF=FC=12

AC (AC=2AF=2FC )(三角形中线的意义)

(3)∵CE 是△ABC 的∠ACB 的角平分线(已知)

∴∠ACE=∠BCE=

1

2

∠ACB (∠ACB=2∠ACE=2∠BCE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意义) 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AB=AC (已知)∴∠B=∠C (等边对等角) (2)∵∠B=∠C (已知)∴AB=AC (等角对等边)

21H

C

B

A

B

A A

B C F

E

D

A

B

C F

E

D

7.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1)∵AB=AC ,∠1=∠2(已知) ∴BH=HC ,AH ⊥BC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AB=AC ,BH=HC (已知)

∴∠1=∠2,AH ⊥BC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AB=AC ,AH ⊥BC (已知)

∴BH=HC ,∠1=∠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8. 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 (1)∵△ABC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AB=AC=BC (等边三角形意义)

∠A=∠B=∠C=600(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0

(2)∵∠A=∠B=∠C (已知)

∴△ABC 是等边三角形(有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AB=AC ,∠C=600

(已知)

∴△ABC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60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9.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ABC ≌△DEF (已知)

∴AB=DE ,AC=DF ,BC=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D ,∠B=∠E ,∠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0.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在△ABC 和△DEF 中:

(((AB DE A D AC DF =⎧⎪∠=∠⎨⎪=⎩

已知)已知)已知) ∴△ABC ≌△DEF (S.A.S ) (2)∵在△ABC 和△DEF 中:

(((B E AB DE A D ∠=∠⎧⎪=⎨⎪∠=∠⎩

已知)已知)已知) ∴△ABC ≌△DEF(A.S.A) (3)∵在△ABC 和△DEF 中:

(((B E A D AC DF ∠=∠⎧⎪∠=∠⎨⎪=⎩

已知)已知)已知) ∴△ABC ≌△DEF(A.A.S) (4) ∵在△ABC 和△DEF 中:

(((AB DE AC DF BC EF =⎧⎪=⎨⎪=⎩

已知)已知)已知) ∴△ABC ≌△DEF(S.S.S)

F

E

D

C

B

A

P

C B A 1P

E

D 2C

B

A

D C B A

(5) ∵在Rt △ABC 和Rt △DEF 中:

((AB DE AC DF =⎧⎨

=⎩已知)已知)

∴Rt △ABC ≌Rt △DEF(H.L)

1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 (1)∵AC=BC ,PC ⊥AB (已知) ∴PA=P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 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PA=PB (已知)

∴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

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12.角平分线定理和逆定理:

(1)∵∠1=∠2,PE ⊥AB ,PD ⊥BC (已知)

∴PE=P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PE=PD ,PE ⊥AB ,PD ⊥BC (已知)

∴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3.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1)∵△ABC 是Rt △,∠ACB=90O

(已知)

∴∠A+∠B=90O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2)∵∠ACB=90O

,AD=DB (已知)

∴AB=2C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ABC 是Rt △,∠ACB=90O

(已知)

∴AC 2+BC 2=AB 2

(勾股定理)

(4)∵AC 2+BC 2=AB 2

(已知)

∴△ABC 是Rt △,∠ACB=90O (勾股定理逆定理)

(5)∵∠ACB=90O ,∠A=30O

(已知)

∴AB=2BC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

边的一半。) (6)∵∠ACB=90O

,AB=2BC (已知)

∴∠A=30O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

所对的锐角等于30O

。)

14.两点间距离公式: (1) ∵A (x 1,y 1),B (x 2,y 2) ∴

(2)∵A (x 1,0),B (x 2,0) ∴AB=12x x -

(3)∵A (0,y 1),B (0,y 2) ∴AB= 12y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