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6.75 KB
- 文档页数:5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西安市的商圈进行分析,通过对商圈的地理位置、商业环境、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西安市概况2.商圈地理位置3.商圈规模及商业环境4.消费人群特征5.竞争对手分析二、西安市概况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西安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商业环境。
三、商圈地理位置西安市的商圈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周边。
其中,钟楼、大雁塔、曲江和西安北站等地区的商圈最为繁华,这些地方不仅交通便利,还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和高消费人群。
四、商圈规模及商业环境西安市的商圈规模较大,拥有众多的商业建筑和购物中心。
其中,曲江新区的大型购物中心较多,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钟楼周边的商业区则以小型商铺和特色小吃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在商业环境方面,西安市的商圈经营环境较为良好。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各类企业进驻商圈。
同时,商圈内的交通、停车等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五、消费人群特征西安市的消费人群以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主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安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他们愿意花钱去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而中产阶级则更注重品牌和服务,他们对于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要求较高。
六、竞争对手分析西安市的商圈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和企业都争相进驻商圈。
目前,商圈内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特色商业街。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和服务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需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七、总结综上所述,西安市的商圈在地理位置、商业环境、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西安概况西安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1]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2011年,西安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西安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之一,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之一。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
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镐京两京,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古代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西安作为东方世界历史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先后有200多个国家元首以及领导人访问古都西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日本天皇、德国总理、法国总统、英国首相等等。
西安Edited by CHENG.DA.XIA ※初识西安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电话区号:029邮政编码:710000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面积:10752平方公里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车牌代码:陕A、陕U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市花:石榴花市树:国槐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人均生产总值:85114元(2018)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124722元(2017)建成区面积:700.27平方公里(2018)国际友好城市:33个※自然地理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1)地形地貌: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
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碑林区,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二十二平方公里,八个街道办事处,一百多个社区,常住人口八十三万。
因区内驰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
碑林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有被称为“金石宝库”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挺拔秀丽的唐小雁塔和西安最大的道观八仙庵,有雄伟壮观的明城墙和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关中书院,有独具风格的书院门文化散步道、德福巷、宝庆寺塔、卧龙寺等旅游景点。
在这里,书院、寺院、城墙、街坊、牌楼以及仿古建筑各具风格;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金石文化相互辉映,为西北地区最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城区。
碑林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成为西安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区域内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七所大专院校,中科院光机研究所、西安热工研究院等一百一十多家科研单位,拥有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区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八万五千余人,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大区。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一碑林科技工业园区,更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高效的管理服务、优惠的投资政策、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生活设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在这里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悠久的历史,中心的地理位置,使碑林区不但成为西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西安商业最繁华的地方。
区域内有金融机构一百一十多家;有大、中型购物中心、连锁服务机构五十多家;有专业、批发市场五十多个,形成了以纺织品、副食品、工艺品、服装、IT产业等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群,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南大街,云集着开元、唐城、百盛和长发祥等一大批豪华气派的商业大厦和名店、老店,给大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具特色的步行街、商业街,人们在欣赏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现代都市的魅力。
1、市域现状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
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建成区已经扩大到了369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西安市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四区一基地”的开发新区格局,成为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城市规划范围包括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阉良、临潼区等八个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长安、高陵两个县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
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为西安市行政区域9983平方公里。
到2010年,规划中心市区面积60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524平方公里。
在中心市区以外,逐步形成高陵、周至、户县、蓝田县城四大中心城镇,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
规划建设50个以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小城镇。
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加快户县、高陵撤县设区步伐。
通过减村并乡扩镇,促进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
2、城市性质及城市职能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安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
陕西西安简介西安[xīān]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
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今天的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市行政区划:辖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辖县:▪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简介:西安,古称“长安”或“常安”,是陕西省省会。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建都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1],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曾于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之一。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
西安概况◆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文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周幽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近百个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鼎盛的汉唐时代,长安是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荟萃,交通发达,在中国古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
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这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有人曾这样比喻:中国是一个参天大树,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树的树冠,到了西安看到了深埋在大树下的树根。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
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
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概况◆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
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
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
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气候概况◆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市区年平均温度13.3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全年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水量589.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
西安是全国的地理中心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一个历史名城.西安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
西安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馆库藏文物12万余件。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西安明城墙及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四大遗址等,皆为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西安概况西安是陕西省省辖市,陕西省省会。
位于关中盆地中部秦岭北麓,地跨渭河南北两岸。
南和东南以秦岭山脉主脊为界,与汉中市、商洛地区相邻;西以黑河西之太白山及青化台原为界,与宝鸡市接壤;西北以渭河为界,与咸阳市隔河相望;东北大致以荆山黄土台原为界,与渭南市、咸阳市毗连;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渭南市相接。
南北最大纵距约100公里.地势南高北低,相差悬殊。
秦岭山地与渭河平原是西安地貌的主体。
秦岭为褶皱断块山脉,东西延伸,横亘于西安市南部,辖区内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0~40公里,一般海拔1500~2000米,周至县、户县、长安县域一带海拔2000~2400米,蓝田一带海拔1800~2000米。
高度自西而东呈波浪式缓降。
发源于秦岭山区的河流,自南而北,切割秦岭山地,形成许多深邃的峡谷,成为关中平原出入秦岭的通道。
关中平原主要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洪积扇群组成,一般海拔400~600米。
渭河各支流出秦岭,切割洪积扇和黄土台原,形成自山口通向渭河的多条河谷。
西安城区已初步形成两环(环城路、二环路)四横(东西大街及其延伸线、莲湖路及其延伸线、友谊路、小寨路)三竖(南北大街及其延伸线、解放路-雁塔路、含光路及其延伸线)的道路网骨架,连接24条主干道、120条支干线和8个重要道路出入口.最佳旅游季节: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二、西安美食与小吃牛羊肉泡馍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钟鼓楼广场鼓楼内(北院门)“陕西第一碗”的羊肉小炒泡馍店酸菜炒米红红酸菜炒米北院门(鼓楼内)水盆羊肉自强路与星火路交界处东100米有家水盆羊肉人气不错(城墙西北角方位)烤肉大皮院路北有家不错,不过西安变地都是卖烤肉的摊子卤汁凉粉大皮院牛尾沙锅穆萨沙锅店大皮院路东麻酱凉皮顺北院门进鼓楼一直走到快到牌坊那里有一条左转的巷子进小酥肉定家小酥肉大皮院莲湖区大皮院223号腊牛肉夹馍甜水井天主教堂对面(五味十子以西)12点前去吃还有,他家的糊辣汤就算了味道一般腊牛羊肉刘志军蜡牛羊肉桥梓口往里200米(第一个十子东南角)特点味道厚重烤羊排西高新十子西北角有家还不错(不过一定得两个人以上才能吃完)贾三灌汤包子北院门北院门111号柿子饼北院门有很多家甑(jing) 糕东南亚甑糕最具特色(无枣皮,口感甜而不腻)电话:莲湖区大莲花池街16号粉蒸肉老刘家粉蒸肉东南亚甑糕斜对面八宝粥一分利店内有售吧北院门路西涮牛肚一分利店内有售吧北院门路西肉丸糊辣汤西郊劳动路劳动公园东门的菜市场一带的不错,东边的一家汤内配菜丰富,西边的一家味道香辣。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人口741余万。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西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2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
西安是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科技、文化、教育、商贸、金融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的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西安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
西安堪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馆库藏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西安明城墙以及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四大遗址等,都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市内的半坡博物馆、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大雁塔、小雁塔、华清池、明钟楼、鼓楼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唐干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
西安市地理环境
西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陕西省中部。
西安市地理环境独特,四面
环山,地势平坦,气候宜人。
##自然景观##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丘陵起伏,河流纵横,景色宜人。
著名的秦岭山脉横贯西北,为西安市增添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气候
特点##西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
宜人。
这样的气候条件也为西安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系环境##西安市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渭河、长安河等河流穿城而过,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
同时,这些河流也孕育了西安市独特的水系生态环境,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位置##西安市地处中国中部,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这也使得西安市成为了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西安地理概况西安Edited by CHENG.DA.XIA※初识西安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电话区号:029邮政编码:710000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面积:10752平方公里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车牌代码:陕A、陕U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市花:石榴花市树:国槐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2017元(124722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2018元(85114人均生产总值:西安地理概况平方公里(2018)建成区面积:700.27 国际友好城市:33个※自然地理度33.42度~34.45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商州市、渭南市、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南邻秦岭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
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公里。
截至116204公里,南北宽约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99832016年,西安面积(1)地形地貌:亿年前燕山运动两大单元。
距今约1.3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大断裂以南秦岭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原。
西安的地理优势一、位置与范围1. 位置-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陕西省省会。
其经纬度大致为东经107.40° - 109.49°,北纬33.42° - 34.45°。
- 它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2. 范围- 西安市总面积为101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是582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优势1. 平原广阔-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关中平原是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这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 在城市建设方面,平坦的地形使得城市规划布局更加规整,交通线路的铺设更加便捷,减少了建设成本。
例如,西安的道路网络大多呈棋盘状分布,与平坦的地形相适应。
- 在农业方面,肥沃的土壤和平坦的地势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如小麦、玉米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2. 周边山脉屏障- 西安南依秦岭山脉。
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了来自南方的冷空气和水汽。
冬季,秦岭阻挡了冷空气南下,使得西安的冬季相对同纬度其他地区较为温和;夏季,它又阻挡了湿润的东南季风,使得西安降水相对适中,不至于过于潮湿。
- 北部有北山山系,北山虽然海拔相对秦岭较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北方的风沙起到了阻挡作用,减少了风沙对西安的侵袭,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成果。
三、气候优势1.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性- 西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温暖干燥,气温回升快,有利于农作物播种和旅游业的发展。
许多游客会选择在春季来西安感受古城的魅力,同时观赏桃花、樱花等盛开的美景。
- 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碑林区,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二十二平方公里,八个街道办事处,一百多个社区,常住人口八十三万。
因区内驰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
碑林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有被称为“金石宝库”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挺拔秀丽的唐小雁塔和西安最大的道观八仙庵,有雄伟壮观的明城墙和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关中书院,有独具风格的书院门文化散步道、德福巷、宝庆寺塔、卧龙寺等旅游景点。
在这里,书院、寺院、城墙、街坊、牌楼以及仿古建筑各具风格;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金石文化相互辉映,为西北地区最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城区。
碑林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成为西安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区域内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七所大专院校,中科院光机研究所、西安热工研究院等一百一十多家科研单位,拥有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区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八万五千余人,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大区。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一碑林科技工业园区,更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高效的管理服务、优惠的投资政策、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生活设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在这里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悠久的历史,中心的地理位置,使碑林区不但成为西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西安商业最繁华的地方。
区域内有金融机构一百一十多家;有大、中型购物中心、连锁服务机构五十多家;有专业、批发市场五十多个,形成了以纺织品、副食品、工艺品、服装、IT产业等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群,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南大街,云集着开元、唐城、百盛和长发祥等一大批豪华气派的商业大厦和名店、老店,给大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具特色的步行街、商业街,人们在欣赏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现代都市的魅力。
如今,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碑林区把发挥区位优势和加快发展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了“打造财富碑林、魅力碑林、人文碑林、平安碑林,构建和谐碑林,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文明城区”的宏伟目标,使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区又一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
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周围曲流环绕,⽓候适宜,⼟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
西安市辖⼋区五县,⾯积9977多平⽅千⽶,⼈⼝618万,是陕西省省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城市。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个充满历史 遗存的城市。
西安是中国的七⼤古都之⼀,建城已有3100多年。
在漫长的岁⽉中,先后有周、 秦、汉、唐等⼗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周⼈曾于此制礼作乐,铸典章于⾦⽯;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的杰作阿房宫,在骊⼭修建了规模巨⼤、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汉唐时代,这⾥是中国政治、经济、⽂化和对外交流的中⼼,是沟通东西⽅⽂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宾客云集的东⽅⼤都会。
“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当时西安的历史地位的写照。
⾄今,西安与世界历史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被誉为世界四⼤⽂明古都。
深厚的历史⽂化积淀使西安拥有了丰富的⽂化遗存上。
漫步古城街头,触⽬皆是秦砖汉⽡;踏青郊野,满⽬景物都可引发⼈们对历史的凭吊。
其境内有重点⽂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寝4000多处,出⼟⽂物12余万件。
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如世界遗产录的中国古迹。
西安明代城墙是⾄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城堡。
近年,汉阳陵的开发有成为举世瞩⽬的焦点,出⼟的*彩俑有“东⽅维纳斯”之誉。
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被誉为⽯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僧⽞奘法师译经之地⼤雁塔;西北最古⽼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寺……。
西安概况简介西安,古称长安,历史悠久。
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在其中。
“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
这里的空气中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遥想丝绸之路起点的驼铃,世界各国朝拜的使臣,孤灯下翻译经文的玄奘,梨园里华舞霓裳的贵妃……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之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区域分布西安市有9个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阎良区和临潼区,主要的景点集中在未央区和雁塔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钟鼓楼、回民街、西安城墙都在市中心。
而举世闻名的兵马俑、秦始皇陵墓、华清池等著名景点位于临潼区。
历史文化历史西安历经了数代王朝,千百年来不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丝绸之路通向西域的起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保护他新建立的政权,秦始皇建造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长城。
兵马俑是秦朝留给后人的一份可观遗产。
文化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方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丝绸之路也由此闻名于世。
丝绸之路东起古长安,由河西走廊到敦煌分为南北两路穿过新疆,一直到欧洲,总长7000多公里,成为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主干线。
陕西的秦腔也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地方戏曲又称“乱弹”,也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最古老的声腔艺术。
秦腔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行程,唱起来带有一种悲壮肃杀之气,是陕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西安市概况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
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
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
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
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
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西安是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城市。
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
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
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
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
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
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
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
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
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储存地热水的地质条件,仅城区可以开发的地热面积约780平方公里,地下热水可采储量约为5.39亿立方米。
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八大通讯枢纽之一。
航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航空港,目前共有2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经营150余条航线,每天有400余架次的航班在机场起降。
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529万,为全国十大机场增速最快的机场。
从2009年3月开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开工,项目总投资103.91亿元,将在现有跑道南侧建设长3800米,宽60米的第二条跑道和平行滑行道,使飞行区达到4F标准,能够起降A380等超大型洲际飞机。
新建25.3万平方米的3号航站楼,规模为现有航站楼的4倍,建成后,新建的3号航站楼将和现有的1号、2号候机楼连为一个整体,并有摆渡车往返其间,方便中转旅客转机,各航站楼之间实现一体化交通。
铁路
西安铁路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联结陇海、西康、宁西、包西、侯西、咸铜和西户等铁路线。
西安火车站不仅是中国特等客运站之一,而且是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重要站点,我国从北京、上海、郑州、广州、重庆等方向开往拉萨的列车经由西安站。
西安北客站已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运营。
西安北客站是目前我国西部规模较大的火车客运站。
郑西高铁2009年已通车,西安和中原古都洛阳、郑州、开封进入2小时经济圈,西宝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正加紧建设中,预计2013年通车。
公路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
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
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
地铁
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06年9月29日正式动工。
已于2011年9月16日下午14时正式通车运行。
1号线于2008年10月29日动工,预计2013年正式完工。
西安已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拥有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城市。
经济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9亿元,增长 6.0%;第二产业增加值1893.7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79.99亿元,增长12.2%。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245.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1.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总收入75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6.96亿元,增长24.6%。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4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4.29亿元,增长13.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年进出口总
额130.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