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9)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7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第三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第四节《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第三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性能指标。
第四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掌握硬件设备的基本性能指标。
2. 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概念,熟悉常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兴趣,提高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软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硬件设备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配置和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一台,投影仪一台,黑板一块。
学具:学生用书《大学计算机基础》,笔记本一支,圆珠笔一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的电脑,思考电脑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硬件系统的组成: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性能指标。
3. 讲解软件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硬件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和应用,如CPU的主频、内存容量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例计算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加深对硬件系统组成和性能指标的理解。
6. 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以Windows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启动、关机、桌面环境、应用程序的运行等基本操作。
7. 讲解应用软件的使用:以Microsoft Office为例,讲解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硬件系统:CPU、内存、硬盘、显卡等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性能指标:主频、内存容量等七、作业设计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电脑,让学生了解电脑的硬件系统组成,通过实例讲解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使学生掌握硬件系统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