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完整
- 格式:pptx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9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一、引言二、计算机硬件基础1.计算机硬件概述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主机、外部设备、网络设备等。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2.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进行数据处理。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主要性能指标有主频、核心数、缓存等。
3.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其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性能有重要影响。
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内存速度越快,计算机运行速度越快。
4.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其容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目前常见的硬盘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两种,SSD的读写速度远高于HDD。
三、计算机软件基础1.计算机软件概述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和运行环境,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应用软件是为了满足用户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3.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
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硬件密切相关;高级语言如C、Java、等,更接近人类自然语言,易于学习和使用。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2.网络协议3.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连接计算机、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contents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与原理•计算机软件系统与应用领域•数据表示、存储与处理技巧•网络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应用•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应用举例•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目录01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根据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规模、价格、应用领域等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等类型。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趋势0102摩尔定律及其影响02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与原理中央处理器(CPU)CPU的组成01CPU的主要功能02CPU的性能指标03存储器类型及层次结构内存储器RAM和ROM外存储器硬盘、U盘、光盘等存储器的层次结构Cache、主存、辅存输入输出设备简介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03计算机软件系统与应用领域资源管理程序控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控制程序的执行。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网络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操作系统,提供网络通信、资源管理、网络安全等功能。
分布式操作系统管理分布式系统资源的操作系统,具有分布性、并行性和透明性等特点。
机器语言由二进制代码组成,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汇编语言用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代码,需要汇编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高级语言:接近人类自然语言,易于学习和使用,需要通过编译或解释转换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问题分析算法设计1 2 3编程实现测试与调试维护与升级Office 等,用于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演办公软件等即时通讯工具以及电子邮件客户端等,用于网络通信和信网络通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于图像编辑、美化、合成等处理。
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如MySQL 查询、管理等数据库相关任务。
数据库管理软件0201030405常见应用软件介绍04数据表示、存储与处理技巧数据表示、存储与处理技巧05网络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方式030201网络通信基本原理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互联网发展阶段互联网起源互联网经历了从NSFNET、再到商业化发展的多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信息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1.第一章:计算机概论2.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3.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4.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6.运算速度,MIPS衡量7.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8.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9.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10.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11.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12.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13.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14.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15.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16.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17.最小信息单元,位(bit)18.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19.0有唯一编码,补码20.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21.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22.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23.微机=主机+外部设备24.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25.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26.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27.外部:PCI,AGP28.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29.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6.Linux,自由操作系统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13.文件存储单位,簇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18.IF(B3>90,“优”,IF(B3>60,“合格”,“不合格”))19.COUNTIF(B1:B12,“<60”)20.ROUND(B3,2)21.RANK(E3,E3:E7,0)22.引用别的工作表:SHEET1!(半角)E2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2.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3.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4.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Access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Access数据基本载体,字段8.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9.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10.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11.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特征: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综合性2.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视频,图像压缩,多媒体网络,超媒体,文字处理3.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4.没有压缩,BMP;全部色彩模式,PSD5.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PHOTOSHOP,彩色图像处理软件6.分辨率:屏幕,图像,像素,打印机,扫描仪7.图像深度: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位数8.PHOTO选取图像工具:选框,套索,魔术棒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APARNET,Internet前身2.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3.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新生课时安排:16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熟悉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联。
2. 复杂应用软件的高级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2. 教学课件、教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计算机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成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3. 分析硬件和软件的关联,阐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操作系统1. 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 讲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3. 简要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五、文字处理软件1. 介绍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2.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文档编辑、格式设置、打印等。
3.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操作,如样式、目录、表格等。
六、电子表格软件1. 介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2.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录入、公式计算、图表制作等。
3. 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操作,如数据透视表、条件格式等。
七、演示文稿软件1. 介绍常见的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