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系统网络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23
WCDMA系统网络结构图1.Uu:UE和UTRAN(陆地无线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用户终端。
2.UE: 3G网络中,用户终端就叫做UE包含手机,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等。
3.ME:4.UTRAN:陆地无线接入网。
UTRAN由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构成,NODE B相当于GSM BTS,RNC相当于GSM BSC。
3g由核心网(CN)、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用户设备(UE)三大部分组成,CN主要完成用户认证、位置管理、呼叫连接控制、用户信息传送等功能。
UTRAN 分为无线不相关和无线相关两部分,前者完成与CN 的接口,实现向用户提供QOS 保证的信息处理和传送以及用户和网络控制信息的处理和传送;无线相关部分处理与UE 的无线接入(用户信息传送、无线信道控制、资源管理等)。
UE 主要完成无线接入、信息处理等。
Node B:无线收发信机。
主要功能是扩频、调制、信道编码及解扩、解调、信道解码、还包括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转化。
5.Lub:逻辑单元块6.RNC:无线网络控制器是3G网络的一个关键网元。
它是接入网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链接管理和切换机制。
7.Lu:逻辑单元(LU)连接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和CN(核心网)8.Lur:用于呼叫切换的RNC到RNC连接,通常通过OC-3链路实现。
:核心网将业务提供者与接入网,或者,将接入网与其他接入网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通常指除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之外的网络部分。
10.Msc: 移动交换中心。
核心网CS域功能节点。
MSC/VLR的主要功能是提供CS域的呼叫控制、移动性管理、鉴权和加密等功能。
11.VLR: 拜访位置寄存器, VLR动态地保存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的相关数据,如位置区信息及补充业务参数等,并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VLR从该移动用户归属的HLR中获取并保存用户数据,并在MSC处理用户的移动业务时向MSC提供必要的用户数据。
一、UMTS基本概念UMTS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unication)的简称。
它是ITU的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重要组成部分。
UMTS系统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两部分,即核心控制部分、无线接入部分。
在核心控制部分采用ATM技术及相应的接口技术达到同时支持电路交换、包交换两种方式的目的。
在无线接入部分采用UTRA(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作为全球地面无线接入的标准。
UTRA接口的基础为W-CDMA技术,它具有CDMA技术的全部优点。
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不同话务分布在无线接入中采用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对于话务密度较高的城区可采用TDD方式、郊区则可采用FDD方式,为灵活组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UMTS系统除支持现有的话音、数据业务外,还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全新的交互式多媒体业务。
它的高容量系统可提供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目前,英国、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将陆续开通UMTS的商用网络。
UMTS技术已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二、UMTS网络结构与接口1.整体网络结构分为UTRA网络和核心网络两大部分。
UTRA网络中的网元种类较少,主要包括BTS和RNC两种。
BTS与GSM系统中的基站相同,是无线信号收发的基本单元,它可以支持WCDMA的编码方式。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功能相当与GSM系统中BSC与GPRS的PCU 两者的结合,它承担无线资源管理、BTS控制以及切换管理等功能。
RNC之间采用ATM方式连接。
整个无线接入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1)无线资源管理(RRM功能);(2)无线接续的移动管理(如切换管理功能);(3)无线接入承载(RAB功能),可以根据核心网络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接口类型;(4)安全功能管理(如加密等);(5)位置业务(LCS)管理,从而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核心网络分为电路交换部分、包交换部分两个层面。
2008-04-08 12:26WCDMA是3G三种主流标准的一种。
WCDMA系统可以分为无线接入和网络结构两部分,本文介绍其网络结构部分。
WCDMA网络结构可分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无线接入网的结构,对Iu、Iur、Iub接口协议模型进行了分析;接着对R99的核心网和全IP的核心网结构和相关功能实体进行了概述。
引言WCDMA是目前全球三种主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体制之一,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WCDMA系统是IMT-2000家族的一员,它由CN(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组成。
UTRAN 和UE采用WCDMA无线接入技术。
WCDMA网络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功能尽量分离。
即对无线资源的管理功能集中在无线接入网完成,而与业务和应用相关功能在核心网执行。
无线接入网是连接移动用户和核心网的桥梁和纽带。
其满足以下目标:-允许用户广泛访问电信业务,包括一些现在还没定义的业务,象多媒体和高速率数据业务。
-方便的提供与固定网络相似的高质量的业务(特别是话音质量)。
-方便的提供小的、容易使用的、低价的终端,它要有长的通话和待机时间。
- 提供网络资源有效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无线频谱)。
目前,WCDMA系统标准的R99版本已经基本稳定,其R4、R5和R6版本还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WCDMA系统结构WCDMA系统由三部分CN(核心网)、UTRAN(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组成。
CN与UTRAN的接口定义为Iu接口,UTRAN与UE的接口定义为Uu接口。
本文将重点阐述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
其网络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核心网从GSM的核心网逐步演进和过渡;而无线接入网则是革命性的变化,完全不同于GSM的无线接入网;而业务是完全兼容GSM的业务,体现了业务的连续性。
无线接入网UTRAN包括许多通过Iu接口连接到CN的RNS。
中兴WCDMA系统核心网部分解决方案-WCDMA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组织3GPP的独立成员,直接参与了WCDMA系统相关规范的制定,这使得中兴WCDMA系统的研发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中兴通讯已推出基于3GPP R4成熟的WCDMA商用系统。
从业务网络、核心网络到无线接入网,根据运营商的不同需求,中兴通讯可以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图1是中兴通讯WCDMA系统(ZXW10)R4网络结构。
中兴WCDMA系统(ZXW10)提供从核心网到无线网络一系列产品,全系统由无线网络子系统(ZXWR)和核心网网络子系统(ZXWN)组成。
核心网子系统包括ZXWN MSCS(MSCS是MSC Server的缩写)、ZXWN MGW、ZXWN SGSN、ZXWN GGSN、ZXWN CG、ZXWN HLR,无线网络子系统包括ZXWR RNC、ZXWR Node B。
ZXWN分成电路域和分组域,(G)MSC Server、MGW构成电路域,基于
TDM/ATM/IP骨干网; SGSN、GGSN、CG构成分组域,基于IP骨干网,充分体现了对GSM/GPRS网络的继承性;同时核心网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MSC分成两个部分:MGW和MSC Server。
MGW作为媒体网关,完成2G和3G无线接入、传输与媒体流的转换等承载功能,MSC Server是移动软交换部分,主要完成呼叫接续及控制功能,是整个网络的控制核心,即将呼叫接续和控制与承载分开,充分体现了核心网可演进的特点。
ZXWR充分考虑到移动网络在建设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对于覆盖要求的差异,提供高技术、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系列化基站,满足不同的覆盖要求、不同的传输条件下的组网要求。
WCDMA核心网组成WCDMA系统的核心网由GSM系统的核心网发展而来。
它由电路域和分组域两大部分组成,电路域负责完成对电路域业务的承载和控制,分组域则负责完成分组域业务的承载和控制。
电路域的业务主要有话音和视频电话,分组域的业务则很丰富,如网页浏览、FTP和流媒体。
电路域有两种不同的架构,分层和非分层架构。
分组域只有非分层架构。
核心网R99版本的技术特点在R99版本中,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为合设节点,电路域的核心网承载采用传统的TDM方式。
压缩的话音数据流在到达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合设节点后,被码型变换器转为64K话音,然后在核心网中传送。
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合设节点间以传统的ISUP信令互通。
R99的主要优势是技术成熟,各设备厂商之间的互通性好。
核心网R4版本的技术特点R4版本的主要特征是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原R99版本中合设的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被分成两个节点,MSC服务器负责控制功能,媒体网关负责业务的处理和转发。
电路域的核心网承载由TDM转向ATM或IP。
压缩的话音数据流可以无须再经码型变换器转换成64K语音,而是继续以压缩形式在核心网ATM或IP网上传送。
信令也得以在ATM或IP上传送。
核心网R99版本中的MSC/媒体网关R99版本基本沿袭了GSM的核心网结构,因而R99版本中的MSC/媒体网关与GSM系统中的MSC功能很相似,都是负责电路域业务的控制和转发。
不过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差异是,WCDMA R99中的码型变换器是位于MSC/媒体网关中,而GSM系统中的码型变换器位于BSC或TRC中。
核心网R4版本中的MSC服务器R4版本中,MSC服务器只负责电路域的呼叫控制,由于它处于控制层,与其它相关设备之间只有信令联接:MSC服务器之间的信令是BICC信令,MSC服务器与HLR之间是MAP信令,MSC服务器与媒体网关之间是GCP协议。
由于信令流量的迂回相较与业务流量而言,对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为了方便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通常将MSC服务器集中放置在中心机房。
WCDMA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wcdma的系统结构,阐述了w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点,指出了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并提出了wcdma网络容量与覆盖规划的具体实施。
关键字:wcdma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一、引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是目前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
各通信运营商要想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wcdma系统结构简介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看,wcdma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ue)、无线接入网(utran)以及核心网(cn)三部分构成,此外核心网还可以与外部网络通信,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如许多基于因特网的业务。
1.用户设备用户设备主要包括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单元、协议栈模块及应用层软件模块,其物理实体包括移动设备和umts用户识别模块两部分。
2.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连接移动用户设备和核心网,实现无线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
由于采用了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技术,所以又称为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3.核心网核心网负责处理wcdma系统内语音呼叫、数据会话,以及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
三、w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点1.小区呼吸效应如果假定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固定,那么可以认为改变基站接收功率相当于改变了移动台与基站间的路径损耗,这也就意味着基站覆盖的有效范围—小区大小是随着小区中激活的用户数n、用户数据速率rb、激活因子v在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就被称为“小区呼吸”,这也是cdma系统特有的特点。
2.wcdma网络规划中的软容量和软覆盖w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由上面的小区呼吸效应也知道在进行网络规划的时候,容量和覆盖的规划要联合起来考虑。
这主要是由于小区的负荷会对小区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产生影响,也就是对覆盖产生影响,同时小区负荷又是小区容量的决定因素。
WCDMA技术简介一.通信系统概述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
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移动通信网。
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 (总接入通信系统)等。
AMPS使用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FDMA 模拟制式,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
第一代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1)频谱利用率低(2) 业务种类有限(3) 无高速数据业务(4) 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5) 设备成本高(6) 体积大重量大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T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it/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互连。
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
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200kHz ,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其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DAMPS(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一种,使用TDMA多址方式。
WCDMA通信技术详解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G移动通信技术之一。
WCDMA技术主要是应用于通信业界中的移动通信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领域。
一、WCDMA技术原理WCDMA是一种以CDMA为基础的数字调制技术。
在WCDMA系统中,所有的信号都被转化成数字信号,而这些数字信号会以一个固定的频率被发送到接收端。
这就使得WCDMA技术可以利用CDMA技术实现多用户同时接入一个共享通道的通信方式。
WCDMA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将用户数据信号通过扩频技术扩展到大带宽上,从而实现用更宽的频带来传输信息的目的。
同时,WCDMA还具有较高的误码率容忍度和高速移动性能,这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了广泛的用途。
二、WCDMA通信系统结构WCDMA系统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基站和无线终端。
基站主要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而无线终端则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
WCDMA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结构,这意味着系统中有多个基站,同时每个基站中有多个单元。
WCDMA通信技术中最常用的基站是Node B,这种基站可以同时向多个用户发送和接收信号。
Node B会将信号传送到一个控制器中,控制器会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然后将信号传送到IMS核心网中。
三、WCDMA技术的优点1.语音通信特性:WCDMA在话音方面较好,其语音质量清晰度高、容错率大、传输通道抗干扰能力强。
2.高速数据传输特性:WCDMA带宽较宽,数据传输速度快,可同时进行音频传输、视频传输和数据传输。
3.网络管理特性:WCDMA网络建设成本很低,且系统架构具有可伸缩性,可以快速进行扩展。
同时WCDMA系统还可以支持分层网络管理,这使得网络运维更加高效。
4.移动性能特性:WCDMA系统具有高速移动性能,可支持用户在高速移动的过程中进行通信,同时在跨越不同网络时区时也能够实现快速的切换。
四、WCDMA技术的应用WCDMA通信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广泛。
WCDMA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一、UMTS体系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WCDMA 空中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称为WCDMA通信系统。
通过3GPP的标准化工作,UMTS的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强。
为了尽快将WCDMA系统商用,3GPP对UMTS的系列规范划定了不同的版本。
首先完成标准化工作的版本是R99,也称为WCDMA第一阶段。
这个版本的功能基本稳定,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也经过了很多实验系统和实际运营的测试。
随后3GPP在R99的基础上推出R4、R5,又在R4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更新和增强。
尽管3GPP考虑了新旧版本的兼容性问题,要充分获得新版本的技术优势,还是需要对原有系统作一些大的改动,因此运营商出于各自的实际情况可能直接选用较新的版本。
R4的标准化工作也已基本结束,有一些设备厂商可以提供商用设备,R4和R99对比,设备成熟性和运营经验要少一些。
R5的规范制定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
鉴于R5标准化进度的不断延期,3GPP又提出了新的版本R6,将一部分无法如期完成的功能并入R6的计划。
目前R6的功能范围还未确定,增加了许多新的业务功能,实现全IP是这一阶段的最高目标。
二、WCDMA R99系统的设备和功能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看,WCDMA系统可以分成无线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CN)。
无线接入网络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由于采用了UTRA(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技术,所以称之为UTRAN。
CN负责处理WCDMA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
这两个单元和用户终端设备一起构成了整个UMTS系统。
1.MS(移动台)MS(或称UE)是用户终端设备。
它主要包括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协议栈模块以及应用层软件模块等。
WCDMA系统支持两种接入网络技术,即GSM/GPRS的BSS和UTRAN。
WCDMA高级培训课件主要内容:1、UMTS的基本理论。
简述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以及他们之间的变化。
2、UMTS基本结构的介绍。
从逻辑视图介绍UMTS的功能结构,GSM及GPRS向UMTS 过渡的结构变化。
3、无线接口。
UMTS作为UTRAN网络并且是FDD方式下的空中接口特性,包括:a、WCMDA空中接口的基本原理b、UTRAN网络的总体介绍,协议模型、物理层、RLC层、MAC层的基本功能以及所对应的信道、空中接口的通信过程、调制解调方案及AMR等。
4、基本通信过程。
移动台至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
一、UMTS Introduction目标:1、UMTS是什么?2、UMTS的标准由谁制定、这些标准的特点及不同标准的差异。
3、UMTS现状,各国license发布情况。
1、移动通信的基本发展过程第一代以模拟制式为代表的空中无线接口的应用主要有:NMT(北欧)、TACS(英国)、AMPS(北美)及R2000(铁路应用)等。
多种标准的存在使得彼此不兼容,不能互联互通。
第二代移动通信引入数字和调频技术,最典型的技术有:GSM(欧洲)、CDMA IS-95(北美)、D-AMPS(北美)、IS-136(北美)等。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分支,分别是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日本的分支由于比较独立,一般不在讨论之中。
作为欧洲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是GSM,GSM在空中接口的主要特点:多址方式-—TDMA,采用8路时分复用的多址方式,每用户的接入是通过占用物理信道的时隙来区分。
从网络侧考虑,区分上下行链路的双工方式是FDD。
在每一个频率上使用8路时分复用,微观的占用时间片来区分多路用户的个人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每个用户得到的物理资源是时隙,在GSM中物理信道的定义为:物理信道(Phy channel)=频率(Frequence)+时隙号(TS number)。
由于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每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网络分配的物理信道直至通信结束。
WCDMA系统由三部分CN(核心网)、UTRAN(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组成。
CN与UTRAN的接口定义为Iu接口,UTRAN与UE的接口定义为Uu接口。
本文将重点阐述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
其网络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核心网从GSM的核心网逐步演进和过渡;而无线接入网则是革命性的变化,完全不同于GSM的无线接入网;而业务是完全兼容GSM的业务,体现了业务的连续性。
无线接入网UTRAN包括许多通过Iu接口连接到CN的RNS。
一个RNS包括一个RNC和一个或多个Node B。
Node B通过Iub接口连接到RNC上,它支持FDD模式、TDD模式或双模。
Node B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UTRAN内部,RNSs中的RNCs能通过Iur接口交互信息, Iu接口和Iur接口是逻辑接口。
Iur接口可以是RNC之间物理的直接相连或通过适当的传输网络实现。
UTRAN结构如图2所示。
Iu、Iur、Iub接口分别为CN与RNC、RNC与RNC、RNC与Node B之间的接口。
图3所示为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此结构依据层间和平面间相互独立原则而建立。
协议结构包括三层,无线网络层、传输网络层和物理层。
所有UTRAN相关问题只与无线网络层有关,传输网络层只是UTRAN采用的标准化的传输技术,与UTRAN的特定的功能无关。
物理层可用E1、T1、STM-1等数十种标准接口。
控制平面包括无线网络层的应用协议以及用于传输应用协议消息的信令承载。
在Iu接口的无线网络层是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RANAP),它负责CN和RNS之间的信令交互。
在Iur接口的无线网络层是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RNSAP),它负责两个RNS之间的信令交互。
在Iur接口的无线网络层是B节点协议(NBAP),它负责RNS内部的RNC与Node B之间的信令交互。
在传输网络层三个接口统一应用ATM传输技术,3GPP还建议了可支持七号信令的SCCP、MTP及IP等技术。
应用协议在无线网络层建立承载。
信令承载与ALCAP的信令承载可同可不同。
信令承载由操作维护(O&M)建立。
用户平面包括数据流和用于传输数据流的数据承载。
数据流是各个接口规定的帧协议。
传输网络控制平面只在传输层,它不包括任何无线网络控制平面的信息。
它包括用户平面传输承载(数据承载)所需的ALCAP协议,还包括ALCAP所需的信令承载。
传输网络控制平面的引入使得无线网络控制平面的应用协议完全独立于用户平面数据承载技术。
R99核心网只是为2G向3G系统过渡而引入的解决方案,真正的WCDMA系统核心网是全IP核心网,目前在R4和R5标准中已制定了大致方案。
全IP核心网全IP核心网体系结构基于分组技术和IP电话,用于同时支持实时和非实时的业务。
此核心网体系结构可以灵活的支持全球漫游和与其它网络的互操作,诸如:PLMN、2G网络、PDN和其它多媒体VOIP网络。
此核心网主要包括三部分:GPRS网络、呼叫控制和网关。
GPRS网络部分同R99 GPRS PS网络,而GPRS网络中HLR功能由归属用户服务器提供(HSS)。
网络结构中呼叫控制部分是最重要的功能。
CSCF(呼叫状态控制功能)、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R-SGW(漫游信令网关)、T-SGW(传输信令网关)、MGW(媒体网关)和MRF(多媒体资源功能)组成了呼叫控制和信令功能。
CSCF与H.323网守或SIP服务器相似。
此体系结构是一个通用结构而不是基于一个具体的H.323或SIP的呼叫控制解决方案。
用户特征文件被保存在HSS中。
与多媒体IP网络通信的信令只能通过CSCF,而业务则直接通过GGSN就可。
MRF与所有业务承载实体协调业务承载事宜,而与CSCF协商信令承载事宜。
MRF提供媒体混合、复用以及其它处理和产生功能。
与其它网络(诸如PLMN、其它PDN、其它多媒体VOIP网络和2G继承网络GSM)的互联由GGSN、MGCF、MGW、R-SGW和T-SGW支持。
其它PLMN网络与本网的信令和业务接口是它们的GPRS实体。
CSCF作为一个新的实体通过信令也参与此过程。
到继承网络的信令通过R-SGW、CSCF、MGCF、T-SGW和HSS,而和PSTN网络的业务承载接口通过MGW。
总结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部分。
对于核心网采取由GSM的核心网逐步演进的思路,即由最初的GSM的电路交换的一些实体,然后加入GPRS的分组交换的实体,在到最终演变成全IP的核心网。
这样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核心网络建设投资的节约化。
而对于无线接入网,由于WCDMA方式是完全不同与GSM的TDMA的无线接入方式,所以无线接入网是全新的,完全不同于GSM 的基战子系统。
所以WCDMA系统的无线接入网需要重新进行无线网络规划和布站。
WCDMA网络的设计遵循了网络承载和业务应用相分离、承载和控制相分离、控制和用户平面相分离的原则,这样使得整个网络结构清晰,实体功能独立,便于模块化的实现。
什么是跳频技术跳频技术与直序扩频技术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扩频。
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控制,在其工作带宽范围内,其频率合成器按PN码的随机规律不断改变频率。
在接收端,接收机的频率合成器受伪随机码的控制,并保持与发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
跳频是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跳变意义上的扩频,而不是对被传送信息进行扩谱,不会得到直序扩频的处理增益。
跳频相当于瞬时的窄带通信系统,基本等同于常规通信系统,由于无抗多径能力,同时发射效率低,同样发射功率的跳频系统在有效传输距离内小于直扩系统。
跳频的优点是抗干扰,定频干扰只会干扰部分频点。
用于语音信息的传输,当定频干扰只占一小部分时不会对语音通信造成很大的影响。
跳频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性能,跳频越高抗干扰的性能越好,军用的跳频系统可以达到每秒上万跳。
实际上移动通信GSM系统也是跳频系统,其规定的跳频为每秒217跳。
出于成本的考虑,商用跳频系统跳速都较慢,一般在50跳/秒以下。
由于慢跳跳频系统实现简单,因此低速无线局域网产品常常采用这种技术。
[FAQ]移动通信中的一些常见英文全称和缩写本文提供了一些常见的wireless名词解释。
学习J2ME,了解一些相关的无线科技是很必要的。
网上关于wireless的资料很多,但也很杂乱。
本文试图提供一个方便的参考。
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是你想补充什么内容,欢迎您E-mail我,或是回帖。
以便更新本文档。
本文涉及的名词1。
1G/2G/2.5G/3G, GSM, GPRS, UTMS, CDMA.2。
W AP and WML, i-Mode and CHTML.3。
Bluetooth, Wireless LAN, HomeRF。
4。
SyncML, VoiceXML.-----------什么是1G/2G/2.5G/3G1G(first 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
如现在以淘汰的模拟移动网。
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
代表为GSM。
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
代表为GPRS。
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
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
3G(third generation)表示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
面向高速、宽带数据传输。
国际电信联盟(ITU)称其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munication)。
最高可提供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主流技术为CDMA技术代表有WCDMA(欧,日)、CDMA2000(美)和TD-SCDMA(中)。
-----------什么是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英文缩写。
2G的主流技术,数据速率为9.6kb/s。
-----------什么是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缩写。
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
是2.5G的主流技术。
理论最高数据速率为171.2 kb/s 。
-----------什么是UMTS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英文缩写。
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负责UMTS的标准化工作。
并与ITU负责的IMT- 2000协调一致。
它是ITU IMT-2000的重要组成部分。
UMTS使用ITU分配的、用于陆地和卫星无线通信的频带。
它可通过移动或固定、公用或专用网络接入,与GSM和IP兼容。
可支持2Mb/s的数据速率。
-----------什么是CDMA(注:这里指3G的CDMA)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是目前公认的3G主流技术。
目前存在3种3G的主流CDMA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
前两者分别由欧洲和美国提出,TD-SCDMA由中国提出(大唐电信),已被ITU和3GPP 所接受。
其中,WCDMA和CDMA2000是FDD模式,而TD-SCDMA是TDD模式(注:FDD-频分双工,需用两个频段进行收发;TDD-时分双工,采用同一个频段,但以不同的时隙进行。
)-----------WAP和WMLWAP是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al)的英文缩写。
它是无线互联网上的一系列协议的组合。
面向移动电话等小型、窄带的移动设备。
WAP能够运行于各种无线网络之上,如GSM、GPRS、CDMA等。
WML是无线注标语言(Wireless Makeup language)的英文缩写。
支持W AP技术的手机能浏览由WML描述的Internet内容。
-----------I-mode 和CHTMLi-mode是日本电信(NTT)的子公司DoCoMo在日本市场推出的无线通讯服务。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都在日本)的无线互联网服务。
I-mode 和W AP 的主要区别在于:I-mode 的内容是用CHTML写成的,因此现行的大部分网络内容只要稍做修改可以使用;而WAP 使用的是WML,现有的网络内容必须转化为WML才能被W AP所使用。
CHTML(Compact HTML)HTML的一种变体。
与HTML大部分兼容。
(注:建议大家去看看,很Cool。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
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它的标准是IEEE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