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检查一览表.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2.47 KB
- 文档页数:21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检查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是指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动态监控的自动化系统。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h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一、一般规定的安全检查矿井应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安全监控人员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各类安全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应按规定进行调校、检定或试验。
二、系统安装的安全检查1.井上部分的安全检查地面中心站值班应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实行24h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状态,接收上一级网络中心下达的指令并及时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报矿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建立监测系统、瓦斯抽采系统数据库,并有备份,其中安全监测、瓦斯抽采系统数据要保存2年以上,人员管理数据要保存1年以上;安全监控系统报表、账卡,图纸资料应符合相关规定。
2.井下传输电缆安装的安全检查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
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传输电缆不得与风水管路、动力电缆同侧敷设。
传输电缆如与风水管路、动力电缆同侧敷设时,必须在风水管路上方300mm以上距离,动力电缆100mm以上距离。
电缆敷设时要有适当的弛度,要求在外力作用时能自由坠落。
电缆悬挂高度应大于矿车和运输机的高度,并尽量位于人行道一侧。
监控电缆接头处要用本安接线盒连接,电缆进线嘴连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径和厚度要合适,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
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内5~15mm。
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卡爪或平垫圈不大于5mm,腔内连线松紧适当。
接线盒不得设置在淋水处,接线盒处电缆要有一定的余量,并用尼龙扎丝扎紧。
监控系统安全检查记录表监控系统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一、系统基本信息1.监控系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系统版本号:__________________3.设备数量:__________________4.系统架构:__________________二、系统安全设置1.用户账号管理a.创建账号:__________________b.用户权限设置:__________________c.密码复杂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__d.密码定期更换:__________________2.访问控制a.IP过滤设置:__________________b.登录限制设置:__________________c.安全日志记录:__________________3.数据加密a.视频流加密:__________________b.数据传输加密:__________________c.存储设备加密:__________________4.系统漏洞修复a.自动更新设置:__________________b.定期安全补丁更新:__________________c.安全漏洞扫描:__________________三、系统运行状况监测1.硬件监控a.设备温度:__________________b.电源状态:__________________c.存储空间:__________________2.网络监测a.带宽使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b.网络连接状态:__________________c.网络流量监测:__________________3.服务监控a.视频录制服务:__________________b.视频播放服务:__________________c.视频存储服务:__________________四、事件管理与报警1.报警设置a.报警方式:__________________b.报警接收者:__________________c.报警阈值设置:__________________2.事件管理a.报警事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b.事件查看与处理:__________________五、备份与恢复1.数据备份a.数据备份策略:__________________b.定期备份:__________________2.数据恢复a.数据恢复策略:__________________b.测试恢复:__________________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见附件清单。
煤矿安全检查表(整理最全打印版)问:我是煤矿工人,怎么加入组织?答:点击上方蓝色“煤矿安全规程”关注即可!一、采煤专业检查表检查内容检查具体要求具体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存在问题1基础管理及岗位规范(1)监测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建立分析和处理制度,分析、处理和记录闭合;(2)作业规程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并能结合实际和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订;(3)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冒顶区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4)生产现场有安全技术措施,各种图牌板(设备布置图、通风系统图、监测通信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工作面支护示意图、正规作业循环图表、避灾路线图等)清晰规范;(5)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要编制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防瓦斯、防灭火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6)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开工前安全确认制度,无'三违'行为;零星工程施工有针对性措施、有跟班干部;(7)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整改记录。
2质量与安全(1)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应低于泵站额定值的80%(24Mpa),工作面支架必须安装测压表,进行现场检测(放顶煤工作面检测前柱);(2)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支架间间隙不超过200mm(柱距-50~5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支架不超高使用;(3)液压支架接顶严实,顶梁平整,最大仰角(俯)角不超过7°;相邻支架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无压死的支架;放顶煤工作面支架的最小高度、放煤口插板与尾溜间距离、高度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4)工作面应做到'三直一平';工作面液压支架端面距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应为,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最突出部分应为;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煤层不超过250mm。
煤矿安全监察项目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评价表)
系统
处罚依据: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43条:对不能按期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或建设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提请有关部门暂扣煤炭生产许可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9条: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
3.《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标题五:对不能近期完成建设要求
4.《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吉安监管煤监一【2012】。
附件1
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第一批、第二批)
淘汰情况检查一览表
检查类型:□煤矿自查□监察机构检查
矿井名称:地点:
注:1.分别填写第一批和第二批禁止使用设备及工艺的检查情况。
2.统计截止时间为2011年3月31日。
附件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检查一览表
检查类型:□煤矿自查□监察机构检查
单位名称:检查日期:
附件3
煤矿井下空气压缩机检查一览表
检查类型:□煤矿自查□监察机构检查单位名称:检查日期:
注:分别按固定式和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填写检查表。
附件4
煤矿电缆(输送带)检查一览表
检查类型:□煤矿自查□监察机构检查
矿井名称:地点:
-
附件5
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第一批、第二批)
淘汰情况检查汇总表
填表单位:统计时间:年月日
注:1.分别按第一批目录和第二批目录填写;
2.表中“单位名称”指矿山企业。
附件6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检查情况汇总表
填表单位:统计时间:年月日
-
附件7
煤矿井下空气压缩机检查情况汇总表
填表单位:统计时间:年月日
-
附件8
煤矿电缆(输送带)检查情况汇总表
填表单位:统计时间:年月日
-
-
附件9
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第三批)
摸底情况汇总表
填表单位:统计时间:年月日
2.表中“单位名称”指矿山企业。
附件10
重庆煤监局、重庆市煤管局
开展煤矿井下部分重要安标设备专项检查分组表
-
-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