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63
WIFI网络勘查设计指导一、WIFI网络规划勘查设计流程:1、根据建设需求(市场需求、分流需求、扩容需求)和现场查勘对目标覆盖区进行区域分类,并确定WIFI网络在不同目标覆盖区服务等级、覆盖质量,对用户和业务量在合理预测基础上进行分解;2、现场勘查:包括现场无线环境测试、现场建筑结构基础性勘查、设备安装位置及走线路由勘查等3、AP初始建设方案的制定,初始方案应包括WLAN组网/覆盖方式选择和AP建设方案,AP建设方案应从满足覆盖要求和满足容量需求两方面考虑。
在覆盖规划方案中,应进行必要的链路预算;在容量规划的过程中,应进行不同区域的业务量分解。
4、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文件编制,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调整完善AP建设方案,包括主设备和配套建设方案描述、概预算编制、设计图纸绘制。
二、WIFI网络设计容量规划:根据《中国电信福建公司WLAN规划建设指导手册(V1.0)》的要求WIFI网络在进行多终端接入设计时,建议一般按照每个11g AP 15个并发用户进行设计和计算AP数量,并且设定11g AP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25,确保用户良好感知。
每用户平均带宽=每AP实际吞吐率/并发用户数其中,并发用户数=覆盖用户数×业务渗透率×并发率,并且,用户浏览网页一般需要100Kbps,高质量的视频流所需要的带宽约2Mbps。
(一)802.11g模式下:测试表明,AP在单用户下的实际吞吐率为20Mbps左右,在多用户下的实际吞吐率为15Mbps左右(甚至更低,不同厂家AP设备的多用户性能差异较大)。
按多用户下15Mbps的AP吞吐率测算,则并发用户15人时,可以提供的每用户平均带宽约为1Mbps;并发用户25人时,可以提供的每用户平均带宽约为600kbps。
(二)802.11n模式下:根据《中国电信运营级WiFi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中内容:针对802.11n技术,暂时只要修改下行速率的达标值(以下速率指标是指95%覆盖范围内要求达到的最低速率)。
5g站点勘测与设计试题5G站点勘测与设计是一个涉及到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1. 什么是5G站点勘测与设计?5G站点勘测与设计是指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对于站点选址、布局和参数设计等方面进行调研和规划的过程。
它包括对于现有基础设施的评估,对于新站点的选址和布局,以及对于天线参数、功率分配等的设计。
2. 为什么需要进行5G站点勘测与设计?5G站点勘测与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5G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通过勘测现有基础设施和选址新的站点,可以优化网络的布局,提高信号覆盖和传输速率。
同时,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5G站点勘测与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评估,评估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供应、通信线路、机房等,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造或增设。
站点选址,根据网络规划要求和覆盖需求,选择合适的站点位置,考虑到地理条件、建筑物高度、障碍物等因素。
站点布局,确定站点的天线数量和位置,考虑到信号覆盖范围、干扰控制和容量需求。
参数设计,确定天线的方向、倾角、功率分配等参数,以优化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安全评估,评估站点的安全性,包括防雷、防盗等措施。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站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电磁辐射、噪音等。
4. 5G站点勘测与设计的流程是什么?一般的流程包括:制定规划,根据网络需求和要求,制定5G网络规划方案。
基础设施评估,评估现有基础设施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改造或增设。
站点选址,根据规划方案和覆盖需求,选择合适的站点位置。
站点布局,确定天线的数量和位置,考虑到信号覆盖范围和干扰控制。
参数设计,确定天线的方向、倾角、功率分配等参数。
安全评估,评估站点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站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编制报告,整理勘测和设计结果,编制相应的报告,供后续建设和维护参考。
5. 5G站点勘测与设计的挑战有哪些?复杂的地理环境,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各异,如山区、城市、农村等,需要针对不同环境进行适应性设计。
WLAN网络勘测设计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WLAN无线局域网部署前,通过和,才能确定AP布放的位置、天线的方位角等工程设计参数,作为工程安装的指导资料。
2、WLAN室内规划一般只考虑在区域内通过WLAN方式接入该区域的数据用户,楼内不同楼层应该分别考虑进行覆盖规划。
3、WLAN信号接收电平的定义:Pr[dB]为接收电平;Pt[dB]为最大发射功率;Gr[dB]为接收天线增益;Gt[dB]为发射天线增益;Pl[dB]为路径损耗。
估算公式为:Pr[dB] = + - +4、电磁波进路径传播损耗公式:PathLoss(dB) = 46 + 10*n*LogD(m),其中,为传播路径,为衰减因子。
5、在衡量墙壁等对于AP信号的穿透损耗时,需考虑AP信号。
6、AP数量可根据楼层或不同区域分别耦合,一般采用后端合路,保证WLAN天线口功率在 dBm以上。
7、AP与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时,同一合路点,建议8、每个AP覆盖半径约为 M ,覆盖面积 m2左右。
9、WLAN室内分布系统每个天线端口功率控制在 dBm以上,每个天线端覆盖面积为 m2左右。
10、共用室内分布系统采用++的方案。
11、WLAN设备功率级别:小功率指射频功率输出≤ MW ,大功率指射频功率输出≥ MW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营业厅应选择哪种覆盖方式?( )A、共用室内分布系统;B、单独新建AP;C、新建室内分布系统;D、室外型AP覆盖。
2、会展中心应选择哪种覆盖方式?()A、共用室内分布系统;B、单独新建AP;C、新建室内分布系统;D、室外型AP覆盖。
3、室外型AP覆盖使用大功率AP,连线距离米,同时需要避免大树等障碍物的衰减。
()A、100-150米B、150-300米C、200-350米D、80-200米4、AP数量可根据楼层或不同区域分别耦合,一般采用后端合路,保证WLAN天线口功率在10dBm以上。
Wi-Fi无线网络技术及现场勘查Wi-Fi无线网络技术及现场勘查去年,笔记本电脑首次在销量上超过了台式电脑,而且这种领先趋势仍在持续增长.几乎所有这些笔记本电脑都配备了WiFi卡.由于人们急切的希望在办公室,会议室,机场或咖啡厅等场所都能享受到高效的网络服务,因而也使得无线网络开始变得必不可少.无线数据传输的这种飞速增长将会对布线行业,尤其是专业的布线安装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W1F1"最初指的是IEEE802.11b标准,但是现在被大家普遍理解为全部三项标准的合集,即包含802.1la标准,802.11b标准和802.1lg标准.标准频率最高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可达到的最高传输速度802I1a标准5GHz54兆位,秒35英尺/20兆位,秒(共享)802l1b标准24GHz11兆位,秒120英尺,5兆位/秒(共享)8021lg标准24GFIz,11兆位,秒l2英/~/20兆位,秒(享)802l1超G标准24G№108兆位砂Atheros公司的专有技术三项标准中所规定的距离及传输速度通常都是针对办公环境而言的.但是,由于接入点(AP)的数目,类型及密度千差万别,以及建筑结构,办公室布局稳定性,干扰及反射因素和其它影响条件也存在不同,因此实际网络的性能会大相径庭.802.11b标准是成本最低的替代方案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传输距离.然而,随着终端与AP之间的距离增加,它的使用性能也会显着下降,并且现在它的成本只比802.1lg标准略低一些,因而相比之下802.1lg标准则更为可取.与802.1lg标准相似之处在于802.1lb标准也采用供工业,科学及医学(ISM)使用的未受管制的2.4 GHz带宽,因而会更容易碰到难以预测的外界干扰. 802.11a标准由于所采用的频率范围受到管制,因此其带宽受到的干扰较少而传输更快,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成本更高,能够支持的传输距离更短,且穿透障碍的能力也更弱.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全部铺设了802.1la标准的布线,然而,他们随后就发现AP根本就不能穿透工厂的吊顶板材.最后出于成本考虑,他们宁愿全部转换成802.1lg标准的产品,也不选择将吊顶板材更换.802.1lg标准具有成本低和传输速度快的特点,而且能够向下兼容802.11b标准,但是由于采用的是ISH 通用带宽,因此仍然存在干扰的问题.总体而言,它应该是目前最佳的选择.有些制造商推出了成本很低的双802.1lg标准且传输速度可达108兆位/秒的网卡.这种结构确实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未获得IEEE的批准.IEEE目前正在致力于开发802.11n标准,按照预期该标准能够达到的传输速度可以超过100兆位/秒.预计这项标准可以在2007年之前完成.对于上述三种已经得到批准的标准而言,网络带宽都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被共享使用.另外,如果你所在的位置与AP较远,则传输速度肯定会急剧下降.即使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网络环境中也很难使网络性能达到lOOBase-TX全双工铜缆端口连接网络的10%.无线网络所具有的优势如果无线局域网(WLAN)的性能只是这样的普通,那为什么还能够受到如此多的青睐呢?这是因为,用户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进行诸如收发邮件及浏览网页等对带宽或性能要求较高的操作.他们偏爱使用无线网络的情形有如下几类:●存在供移动及访客用户使用的覆盖网络;●具有特殊应用要求的时候,例如仓库内便携式的存货读取器,医院中不断移动的订餐手推车及厂区内用于数据登记的便携式仪器;●无需高性能连接的临时网络,例如政治运动总部,临时审计小组,商业演出,公益活动及紧急操作中心的现场;●在布线不能轻易达到的地方,原因可能有受到租赁权限,建筑物的历史因素,行政区域界限或居民个人的制约.WWW.11etWOrk1a11d.C112006年8月51显而易见的是,无线网络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在性能,传输距离或安全性上还没达到有线连接的水平. 因此,我们在考虑无线网络的时候,还需要分析它是否可以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取代水平铜缆布线.问题的关键最终都将归结到传输距离,性能,安全及经济性上来.下面让我们分别看一下无线网络在这些方面与铜缆连接相比将要面临的挑战,就可以预见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形.传输距离:符合TIA/EIA一568一B标准的结构化布线通常很容易在连接总长度达到100米的情况下实现全双工的千兆位以太网传输.通常,在对大楼内布线室进行设计时也是参考这样的传输距离.在这种情形下,无线网络又将如何适应它呢?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常见的802.11g标准接入点在办公室环境中的有效传输距离是40米;然而,并没有法规要求只能安装一个接入点.通过明智的现场勘测并采用多个接入点,你就可以很容易使网络信号覆盖任何可能的办公区域,只是别指望仅仅通过一个接入点就能达到这种目的,除非需要配置无线网络的办公室很小.由于单根铜缆在办公环境中可以实现更长的传输距离,所以即使所配置的接入点较为密集, 你也最好安装尽可能少的铜缆线路;因此,铜缆在传输足巨离上的优势在这种应用当中并没有真正的价值.性能:普遍存在的5e类布线可以支持全双工的千兆位以太网,在这一点上,相信大家都毫无疑问.相比之下,无线网络的性能则非常的不稳定,并且受到所选标准(a,b或g),接入点密度,用户数及之前提到的其它因素的制约.无线数据传输与有线网络的另一个关键差别是前者采用半双工的方式对带宽资源进行分享.举个例子来说,假定你的办公室内安装有802.11b标准的重叠W1F1网络.可能享用某个特定接入点的用户达到20个,并且最远的那个用户与接入点的距离有75英尺.当你坐在桌旁,将网络插头插入到与100兆位/秒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相连的壁装电源插座上之后,就可以享用100兆位的个人全双工带宽.如果你需要将笔记本电脑与这种网络断开,并将其带入采用无线接入方式连接到公司LAN的会议室中.假定条件与之前相同,此时你只能是与20位同时使用网络的用户一起以半双工的方式分享5兆位/秒的传输速度(然而,有时甚至只有l或2兆位/秒的传输速度).因此,在这个例子当中,有线LAN连接可实现的性能将达到无线LAN连接的八百倍左右.即使将用户数减少10倍并且将无线网络升级至802.11g标准,这种差别还是令人惊诧,而且这种假定是在你的铜缆还未与目前普遍存在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而达到实例中速度10倍的基础之上.就相对性能而言,还有其它方面可以探讨的a-57首要的一点是,有线LAN更可能实现稳定的网络性能.可以确信的是铜缆布线通常能够达到24/7的高带宽服务. W1F1网络是另一种得到提倡的传输途径,但它会受到多通道干扰,相邻无线LAN,噪音干扰,ISM带宽内的其它设备操作甚至是大楼内的人员数目和所处位置的影响. 802.11b和g标准中采用的2.4GHz频率所产生的波长碰巧与常见的4英寸建筑用铁钉吻合,因此干扰,反射及吸收无处不在.性能的差别会达到多大呢?以下是一组实例.仓库内的WLAN通常都会采用间歇性的方式进行运作.随后的调查显示货架上的物品(该例中是听装的宠物食品)数量及性质在接入点与移动用户之间产生了不同的信号衰减.又如另一个例子,一家公司的办公WLAN的性能经常在下午时分会变差,但又并不是每个下午都如此.通过很多天的故障排查,结果发现罪魁祸首是没有对网络进行屏蔽.因为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金属窗帘会被大家展开并盖住整面窗户,而这样所产生的强大的多通道反射会对接入点产生干扰并最终使WLAN的性能受到影响. 将802.11b标准升级至a,g或n标准或者采用更加密集的AP,可以对网络的性能进行改善.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减少单个接入点所服务的客户数,并能缩短用户与接入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从而使连接速度得到提升.也就是说,WLAN的性能对于多个用户收发邮件及处理正常的流量来说已经够用.安全:勿庸置疑的是,WLAN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要比有线LAN大得多.由WLAN固有的特性决定,它会不加选择的向外进行数据传输,任何适合的接收者都可以得到所发布的信息,甚至包括那些WLAN无意向其发布的用户.到目前为止,每个人都应该对最初指定的安全计划即有线对等保密(WEP)有所了解,通过它可以很容易的对那些有意的入侵者进行防范.WEP对于家庭用WiFi网络而言仍然是一项不错的防范途径,但是并不适合于公522006年8月司采用.关于802.11X标准(用于描述端口型接人控制的IEEE标准)及WPA/WPA2(W1F1保护接人)人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加强它们在公司中应用时的加密程度.现在很多公司也采取了一些办法来屏蔽未经请求的用户的进入.通过这些附加的措施,WLAN可以变得更加安全.但是很少有办法可以防止无知的用户只需花79美元就可以购买一个接人点并将其插入桌面的端口上,然后畅通无阻的传输信号.WLAN的网络管理员需要通过特定的工具,才能快速且有效的查出这些非法接人点所处的位置, 并对这些网络上的安全进行严格把关.经济:"无线"LAN在这方面确实是首屈一指的.每个接人点都是通过线缆与交换机相联.而接人点与移动终端之间没有任何接线,但是却形成了无形的线路.正如我们通常所听到的"铜缆对光纤"的比较,根据目标的不同二者所拥有的优势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并不希望只停留在对它们在某些数值上进行比较,而是需要考虑WiFi与铜缆相比时在资金投入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以下内容:●用户数量●用户在可移动性上的需求●实际地点的设计及设备的性能●用户的性能需求●商业应用/计算类型●安全需求●网络可靠性的要求●有时需要考虑建筑物不便安装铜缆布线的情形●接人点,现场勘查及无线支持的成本●在采用未配备以太网电源(PoE)驱动的接人点时,对天花板或顶壁内的接人点进行供电的成本在勘查无线网络现场时的不同选择如果你在没有预先规划结构化布线,而且也一直都不打算安装它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安装无线网络.而在进行无线网络设计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过程就是要对现场进行勘查.现场勘查可以是实际完成,也可以通过假设方法来进行.在进行虚拟化的现场勘查时,你需要向现场勘查软件中导人楼层的平面布局图,并且在软件中输入墙壁的结构(混凝土,干饰面内墙,独立隔间以及电梯的位置等).然后,软件就会基于这些信息及材料的已知衰减系数来预测WLAN的性能.你可以任意"安插"一个或更多的接人点,然后检查与这些安装密切相关的信号强度及其它参数.如果所用的软件效果很好,它将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设计工具,并且可以很真实的模拟最终的实际性能.这些工具的最大弱点是它们不能将邻近的或非法接人点的影响考虑在内,而且也不能对一些未经计划的非802.11标准干扰源的作用进行预测.实际的现场勘查包括进行无线测试,以及将测试的结果导人到楼层的平面设计当中以达到相似甚至是现在可实现的精确图像.正如你可能想象的那样,在无线现场勘查中会涉及到一些新的词汇.在进行现场勘查的过程中,你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以dB为单位的信噪比,以dBm为单位的信号强度,接人点个数,以兆位/秒为单位的数据传输速度及以dBm为单位的干扰强度等.一些现场检测工具,如图所示的福禄克网络公司的InterpretAir软件包,可以允许工作人员向其中导人平面布局图并建立合适的比例,随后即可携带着它在办公区域内随意走动并对无线信号进行记录.一旦检测工作完成,你就可以得到无线网络在此区域内完整的覆盖图.现场勘查工具软件通常采用不同颜色的阴影面积来代表各种参数,例如红色到紫色表示信号强度由弱至强. 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楼层平面布局图可能会成为一幅色彩斑斓的综合画,从而向你清楚的显示出整个楼层上信号强度的不同.所以你可能会发现信号强度被严重衰减的电梯后方颜色非常微弱,或者楼层边远的区域信号覆盖较差.有时你也可能会发现在停车场上,信号同样具有很强的覆盖.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一般我们会选择较多的接人点,这样所需的电源功率就不会太大,从而来控制信号不会在不经意间被广泛传播.在软件的帮助下对现场进行勘查时,用户可以在必要的条i~-F对标准进行调整,以保证在建筑物内实现正2006年8月58常的无线传输.使用现场勘查工具的用户将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来解释所得到的数据.当然,这种使用不同颜色的方法非常好,但是也可能会受主观影响较大.是不是一52dBm的信号强度就是好的呢?-78dBm的干扰或21dB的信噪比如何?当然,还存在一些参数的相互影响,因此真正的答案就很容易变得复杂起来.这就很像早期的布线测试, 那时我们会对近端串扰及衰减所达到的dB数进行比较. 在TIA及IS0制定相应标准为布线指定通过或失败的限度以后,测试仪可以将读数与所规定的限度进行比较,从而直接向用户显示通过或失败的结果,这样,布线测试的复杂性问题就能很好的得到解决.然而,在无线领域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标准,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对结果进行判断. 福禄克网络公司通过向无线专家及用户寻求反馈,从而试图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并开发了一套"RF健康"分析方法,其中含有一系列针对特定应用的不同模板.例如,你可以进行现场勘查来看一下楼层区域是否能够支持CiSCO无线电话或"通用型"无线IP语音服务. 对于普通的无线数据传输而言,开始并不会那么严格.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对楼层区域进行简单的红/绿分析,而不必动脑筋去解释RF分析结果.射频(RF)健康分析的概念可以使用户就特定的应用,判断所设计的无线布局能否满足这种应用所需的…一''"标准(分别以绿色和红_—.'一一~……~一一色的区域来表示).这种方法的一大好处是当你看到一块失败/红色区域时,可以直接点击这块区域就能立即看到哪项指标不能达到要求,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例如增加接人点,提高信号功率或消除干扰源等).布线检测与现场勘查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差别在于它们的长期适用性有所不同.通常来讲,一旦安装并测试了永久连接,其性能可能就会在多年内保持不变.接插线的不同可以使通道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它们的性能会因为质量和机器运作的不同及不当使用而存在很大差别.但是永久连接却能够提供长期的服务.将其与布线检测相比,为什么现场勘查不能成为决定长期效果的方法呢?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制约:1,环境中的衰减系数会不断发生改变.在员工都在岗上班的时间里,必须进行一次现场勘查,这是因为他们也是造成衰减的一种因素.房门打开与否,以及文档柜,家具或物品的摆放都会对无线通信造成影响.因此, 在早晨四点钟和下午四点钟所进行的现场勘查通常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结论.2,现场勘查对用户所做的假定可能并不总是正确的.在对特定区域所进行的勘查可能假定其中只有25个人,当其中实际上出现的5个或40个人时,那又会怎样呢?又比如,如果这些人并不像假定的那样只是收发例行邮件,其中有些还会选择从网络上下载数量巨大的工程制图或课件,结果是不是又会出现很大不同?由于大家是同时享用相同的带宽,因此你对带宽的占用与否会直接影响邻近用户的使用性能.3,意外的新802.11标准信号源会使无线网络产生意外的损失.很多办公室都位于多租户共存的大楼内,在它们上下左右都还有其它的办公室,之间最近的距离可能会达到一面普通墙壁的厚度.任何人都可能从他们想要的通道中侵人某个接人点,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对你的无线LAN造成影响.而如果是在你自己的大楼内,目的性强但却有些天真的用户可能会冲进大型电子商城,随便买回一个廉价的接人点并插到办公LAN插口中,这样就在大楼内建立他们自己的WLAN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办公室的WLAN,同时还会绕过整个系统的安全屏障.4,非802.11标准干扰源同样也会对网络产生影响.802.11b标准及g标准是2.4GHz非管制ISM宽带的一部分.很多使用ISH带宽的其它设备,包括微波炉,移动电话,蓝牙设备,XlO照相机,医学遥感设备,远程照明控制系统及家庭自动化系统等.这些设备恰好会在相同的频率下对外释放辐射,而且当附近的电话及微波炉的功率远大于接入点的功率时,就会对无线LAN的性能造成影响.例如,对于家庭用WLAN来说,只要发射频率为2.4GHz的移动电话在接听或有信号收发,而且与使用中的移动终端相邻的时候,整个网络的使用性能就会受到影响.无线LAN的特性决定了用户得到的信息服务具有一542006年8月定的易变,l生.由于所进行的测试只在当时具有代表性,而新的信号源,引起衰减的因素及干扰源随时都会出现, 因此现场勘查并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至少你应该将现场勘查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在日后出现问题的时候与最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在决定多长时间间隔进行一次现场勘查的时候,你需要对环境的保持度进行考虑.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求进行现场勘查的频率较高:●多租户大楼,这是由于随着租户及其安装的设备的不同,整个空间内的射频都会出现改变;●办公室的布局被改换或出现内部结构调整时,此时引起衰减及反射的因素也被改变;●对于仓库的操作,其中影响RF衰减及反射的货物摆放高度及性质会经常性的变换;●常见干扰源使用较为频繁的场所,这些干扰源包括蓝牙设备,微波炉,2.4GHz电话,医院的遥感设备,远程照明控制及商业展览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等等;●安全性至关重要的地方,举例来说,银行在这一点上的敏感程度及风险比学校或大学的居民楼肯定要高得多.需要进行现场勘查的另一个原因是要确保信号不会向不该送达的地方传播,例如停车场或邻近的街道.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一旦有人故意侵入你的网络则结果更加糟糕.毕竟允许别人长期在附近的公共场所随意进入你的网络是很不安全的.以太网电源(PoE)是影响到无线LAN及铜缆布线的一个新的趋势.正如IEEE802.3af标准中描述的那样,PoE向两对甚至在干兆位以太网时还能对四对铜缆布线供给电源,从而不必为远程设备安装独立的电源装置.在这个时期,PoE仅限于向功率较低的设备供电,例如读卡器,V olP电话及接入点.但是,未来的研究工作将致力于提高PoE的供电能力,使其最终能够提供联网笔记本电脑所需的功率.由于PoE能够使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更具灵活性,因此它可以有助于接人点的安装.你需要做的就是采用5e类或更高级别的布线连接,只需去管理自己的业务而无需担心交流电源(AC)的运行情况.假如接人点是在大楼建成后很久才安装的,这种好处就真正能够使成本得到降低.PoE的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也会对铜缆布线的寿命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新开发的设备可以使用PoE,因而就对铜缆布线的依赖性有所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铜缆布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毕竟现在光纤和无线网络还不足以进行远程供电.那么,前景会如何呢?目前,随着在无线覆盖网络当中,为了支持接入点而铺设更多的额外电缆,其增加量甚至比垂直铜缆布线中电缆的减少量还要多.很明显它将对一些有意安排的临时网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商业展览或慈善活动等,其中,除非存在一些特殊的性能要求,否则在无线与铜缆的比较当中通常会选择前者.展望未来的发展机会在无线网络逐渐替代铜缆布线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无线网络是否能够明显提高其性能及可靠性. 我们还不能一步到位,但是至少在802.11n标准可以量化计算以后就可以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专业安装商在现场进行无线检测的领域中会有多少商机呢?虽然大多数的主要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已经在其生产的设备中嵌入了无线管理系统,但是在安装之前用户还是需要对他们的现场能否使用无线网络进行评估.对于搜寻信号冷点,干扰源,邻近辐射及信号覆盖问题来说,现场勘查是最佳的办法,通过它可以找出接入点的最佳安装位置.在实际操作当中,你还需要了解如何使接人点电缆有效运作的有关知识.其中包括现场勘查软件及光谱分析在内的一些工具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假如不少用户都将需要一些有关W1F1的技术支持,那么这个行业的商业机会就将相当可观.美国耐藏(NevadaWestern)参加2c{c{6中国彗链建筑技术发苌应甬巡回角s论坛2006中国智能建筑技术发展应用巡回论坛——南昌论坛近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江西南昌地区业内各企业代表4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美国耐威(NevadaWestern)在此次论坛上展示了其独特的ALL—LAN零误码技术布线产品和最新的IPS智能配线系统.零误码布线系统为网络传输提供零误码的物理通道,IPS智能配线系统可在网络上对布线系统进行调整和跳接,并自动记录相关的变动.2006年8月55。
一、无线基站勘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勘察前准备阶段,2、现场勘察阶段,3、勘察数据整理阶段。
勘察工具包括:1、GPS;2、勘察夹,记录单,记录本,多色笔;3、测量工具:钢卷尺,室内、室外激光测距仪;4、数码相机;5、指北针;6、望远镜;7、大螺丝刀;8、手电筒;9、打印好的资料:前期准备好的资料,应打印带好,设备扩容板件情况表,勘察时可知道哪些站扩机柜,哪些站有板卡扩容。
二、基站勘察包抱:租用机房、自建机房等机房设备摆放的勘察设计;室内、室外走线架的架设高度、走线路由等勘察设计;电源线、射频线、信号线、传输线等线缆选型、布放路由等的勘察设计;基站电源容量配置、布放位置的勘察设计;铁塔、天线、馈线、设备的防雷接地勘察设计;天面的勘察设计,包括天线选型、馈线选型及布放路由勘察设计,如果为分布式基站要勘察RRU的安装位置和光纤路由,能在现场确定安装位置的一定要在现场确定。
三、机房的承重:机房的承重要求为600千克/平方米。
一般的办公楼承重能力为200千克/平方米;民宅承重能力为150千克/平方米;均不达标,解决的措施是一般采用在地面安装承重槽钢。
记录机房的地面情况:水泥地面、地板砖、普通地板、防静电地板、涂静电漆布等。
根据地面情况判断BTS机柜是否需要安装底座:1、一般机房不需安装底座,用螺栓即可加固机柜。
2、地势低、易上水的需安装底座。
3、安装防静电地板的须安装底座。
四、铁塔勘察:记录铁塔的类型和铁塔的高度。
铁塔爬梯位置及铁塔同机房的相对位置要在勘察草图上画出。
铁塔上的平台:现场确定天线安装在哪个平台上,并确定天线安装的方向及位置。
记录铁塔的各个平台的高度、平台的尺寸。
画出平台的形状和各个平台上天线的位置。
观察铁塔平台上是否有可利旧的支撑杆和抱杆,并确定本期新增天线拟占用的支撑杆和抱杆。
如果没有,要做好记录。
测量铁塔的根开。
五、机房和铁塔的相对位置:测量铁塔与机房的距离,画出铁塔和机房的相对位置图。
无线局域网工程勘测及方案设计指南(Ver1.1)无线局域网工程勘测设计指南第 3 页 共 5 页(三)双网合一勘测设计项目序号项目勘测目的勘测项目10. 网络环境 确认该热点工程是否适合做双网合一1. 有无做过室内覆盖2. 原有室内覆盖系统是否我公司建设,是否可以做双网合一3. 衡量新建GSM 室内覆盖做双网合一与独立建设WLAN 的优劣,以决定是否做双网方案 11. 模拟测试模拟测试使用原有室内覆盖天线位置发出的信号能否满足覆盖要求或AP 加功放合路到G 网的功分器之后,测试不同天线的发出的信号能否满足覆盖要求1. 在原有天线位置作模拟发射测试2. 衡量是否需要改变天线位置,是否需要增加新天线 3. 其他模拟测试要求同基本勘测设计项目12. 设备安装明确网络结构是采用集中式还是分布式;检查原有GSM 网络覆盖系统结构,明确合路接入方式,明确是否需要更换器件,需要更换哪些器件1. 检查原有无源器件频段能否满足ISM 频段信号接入 2. 合路点位置一般选取在天馈系统支路上3. 简单的天馈结构可考虑在主干上做信号合路4. 计算馈线的损耗情况,决定采用的功放功率5. 合路设备尽量安装在线井或维护方便的地点13. 功率分配计算 计算双网合路ISM 频段信号的功率分配情况1. 理论计算天线口信号输出功率应小于20dBm2. Nokia A036双网合一计算输出功率为13.5dBm ,Gemtek P380N 计算输出功率为20dBm其他注意事项:1.在设计方案前或者工程开工前,需要向移动公司索取IP地址分配方案,包括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段;2.在做方案设计时,尤其是常规设计方案,要注意信号的上下楼层穿透情况,避免上下楼层的信号干扰;3.做双网合一热点勘测前,最好先获取原有系统GSM室内覆盖的设计方案,预先了解现场的室内覆盖环境;4.方案设计图纸需要加上电源结构图,地线接线图,电源走线示意图(省移动公司在竣工文件里需要),电源线不允许用插座级联;5.模拟测试用的网卡省移动指定使用Cisco型号,目前我公司统一使用Cisco Aironet PCM342,信号强度取dBm格式表示;6.在方案设计时,如非必要,尽量少用光纤传输,因为光电转换器属于易产生故障设备;7.某些地市移动公司要求勘测、施工、开通调试都要求监理公司工程师在场监理,因此注意在现场勘测、开工前,一定要通知监理公司;8.避免设计使用无线桥接的方式替代传输,以免设备的不稳定性影响工程质量;9.当需要用无线网桥时,注意网桥之间必须直视,中间不能有阻挡,距离不能太远,目前已确定的距离是2km(接14dBi 增益的八木天线)。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本文旨在向用户介绍进行WLAN设计及部署方法的概念和必要性,同时也告诉用户一些有关站点勘察的知识,站点勘察是进行WLAN 精确设计的优选方法。
WLAN 设计的历史WLAN 设计一路走来已有很长的时间了,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接受了为成功进行WLAN 部署而设定的设计要求、目标和方法。
在出现专业的带目的性的WLAN 设计及部署工具如AirMagnet Survey之前,整个WLAN 设计及做决定的过程非常粗超而简陋。
大多数负责WLAN 部署的人使用了一个所谓的“餐巾纸背面”方法,或者在网络部署之前根本就没有进行网络设计,这就导致了网络的不当部署,而这也会反过来导致时间、金钱、精力的浪费,最重要的是,对于用户而言,网络的连通性和性能很差。
“餐巾纸背面”方法在“餐巾纸”方法中,负责WLAN设计的人需要在一张纸上画出这层楼的地图。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张地图只是一个简单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着建筑的4面墙壁。
接着,设计师会在建筑的4个拐角处以及中心做标记,代表着这些地方需要放置AP。
该设计方法可以在每层楼重复使用。
为了使WLAN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安全、高性能的网络,该设计方法有几个主要的缺点必须得克服。
这些缺点包括:1. 没有考虑AP 的确切容量(信道,介质,传输功率等)。
2. 没有考虑放置AP 的地点对电源以及以太网电缆接口的依赖性。
3. 没有考虑信号覆盖泄露到公司大楼的外面,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4. 没有考虑信号覆盖的地点,在哪里用户需要WLAN 覆盖。
5. 没有考虑WLAN 用户的负载。
6. 没有考虑WLAN 网络对具体应用的适应性。
7. 没有考虑WLAN 网络的性能,包括数据速率、吞吐量、数据包状态。
8. 在大楼的多楼层之间没有重复利用的接入点。
9. 更多…下面的文章将介绍将这种技术与“专业WLAN 站点勘察”相比较的例子。
专业WLAN 站点勘察站点勘察是成功高效地进行网络部署的重要保证,要了解勘察的必要性,首先必须了解无线网络的基本目标,即:给所有的终端提供合适的覆盖和网络性能,同时将干扰降到最低。
第四章无线网络勘测与设计ISSUE 2.0日期:引入n 掌握WLAN 网络勘测与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方法n 掌握WLAN 室内覆盖勘测设计原则n 掌握WLAN 室外覆盖勘测设计原则n 掌握WLAN 各种勘测、设计模板课程目标n WLAN 网络勘测操作指导n WLAN 室内覆盖勘测设计n WLAN 室外覆盖勘测设计目录WLAN网络勘测操作指导l网络勘测前的准备l业主提供的保障条件l网络勘测的内容网络勘测前的准备l WLAN工程设计人员在接到网规任务书后,首先应仔细阅读《H3C无线系统现场工勘规范》,制定网规实施计划,就网络勘测条件和网络勘测计划与需求方共同协商,明确以下信息:à确定覆盖区域,并明确覆盖要求à熟悉覆盖区域的平面图à了解现网组网情况l作为一个合格的勘测人员,在实施无线网络勘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包:硬件à携带企业级无线网卡2-3块。
推荐使用能够和无线抓包软件WildPackets AiroPeek 兼容的无线网卡,具体型号列表可以查阅www. 。
à建议使用客户实际当中会使用到的无线客户端,如PDA、WiFi Phone等。
àAP及无线交换机视项目推荐型号而定。
à卡片型数码照相机à长距离测距尺à各类增益天线à后备电源à胶带、捆扎带l作为一个合格的勘测人员,在实施无线网络勘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包:软件à流量测试软件NetIQ Chariotà信号测试软件NetStumblerà无线分析/抓包软件AirMagnet Laptop Analyzerà无线路测软件AirMagnet_Surveyorà无线抓包软件WildPackets AiroPeekà无线分析平台-黄马甲à无线勘测/定位分析平台-Ekahau业主提供的保障条件l确定覆盖区域,并明确覆盖要求l直接提供覆盖区域的平面图l提供设备可能的安装位置l提供现网组网情况l负责协调现场情况l协调覆盖区域的物业管理人员随同勘测,并对设备的安装位置、供电方式等作出明确的答复网络勘测的内容l覆盖区域平面情况,包括覆盖区域的大小、平面图l覆盖区域障碍物的分布情况,以分析对信号的阻挡l需要接入的用户数量和带宽要求l设备可以安装的位置l现网有线网组网情况,出口资源等推荐通过《客户需求调查表》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室内勘测l物业或网管中心提供的覆盖区域CAD文件或纸件l对外宣传的楼层示意图室外勘测l物业管理单位提供的室外示意图或标准地图l Google earthl E都市3D地图n WLAN 网络勘测操作指导n WLAN 室内覆盖勘测设计n WLAN 室外覆盖勘测设计目录WLAN室内覆盖勘测设计l室内覆盖规划原则l室内信号损耗及传播模型l室内覆盖类型划分l典型室内覆盖应用WLAN室内覆盖规划原则l WLAN室内规划一般只考虑在同一楼层区域内通过WLAN 方式接入该区域的数据用户,楼内不同楼层应该分别考虑进行覆盖规划。
l在规划WLAN网络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AP与无线终端之间无线信号的有效交互,其次是接入用户的有效带宽。
WLAN室内传播模型l WLAN信号室内传播时,接收电平估算公式如下:Pr[dB] = Pt[dB] + Gt[dB] -Pl[dB] + Gr[dB]àPr[dB]为接收电平;àPt[dB]为最大发射功率;Gt[dB]为发射天线增益;àGr[dB]为接收天线增益;Pl[dB]为路径损耗.空间传播损耗l就电波空间传播损耗来说,2.4G频段的电磁波有近似的路径传播损耗公式为:PathLoss(dB) = 46 + 10*n*LogD(m)à其中,D为传播路径,n为衰减因子。
à近似的认为,每增加一倍覆盖距离,信号强度减少6dBl如果在精确的信号覆盖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信号强度的变化看成路径损耗的变化l一般写字楼内的办公环境情况下n取值为2.76。
PathLoss(dB) = 46 +10* n*Log D(m)l一般写字楼内的办公环境情况下n取值为2.76。
PathLoss(dB) = 46 +10* n*Log D(m)信号穿透损耗估测l在WLAN 工程中,需要通过现场勘查的方式了解建筑物和周围各种物质的材质,从而来确定WLAN设备的安装位置。
例如将AP置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消除AP与无线终端之间的固定的或移动的遮挡物,从而能够保证WLAN的覆盖范围,保障WLAN的畅通。
l 2.4GHz电磁波对于各种建筑材质的穿透损耗的经验值如下:à隔墙的阻挡(砖墙厚度100-300mm):20-40dB;à楼层的阻挡:30dB以上;à木制家具、门和其它木板隔墙的阻挡:2-15dB;à厚玻璃(12mm):10dBl在衡量墙壁等对于AP信号的穿透损耗时,需考虑AP信号入射角度信号穿透损耗估测l WLAN 室内覆盖的区域按区域半径分为大于AP 覆盖半径区域和小于AP 覆盖半径区域。
l WLAN 室内覆盖的区域按接入用户的数量分为高密度用户区域、低密度用户区域。
礼堂、体育馆酒店、综合办公场所、写字楼>60m 教室、大开放式办公区家庭、酒吧、咖啡馆、会议室<60m 覆盖区域半径>30(高密度用户数量)<30(低密度用户数量)同时接入的终端数量室内覆盖类型划分半径小、并发用户少区域的覆盖规划l此类区域一般半径在60m以下,不存在大的障碍物,而且需要接入的用户也不会太多,可以直接使用一个AP就可全部覆盖。
l此类区域一般有小会议室、酒吧、咖啡馆、居民家庭等。
l对于居民家庭,合理地选择AP布放位置也可兼顾各房间的无线信号覆盖。
礼堂覆盖20m礼堂覆盖-壁挂式安装礼堂覆盖-吸顶式安装l 举例:à某个礼堂大小是20m ×40m ,有座位100个,但无线用户数量不多,一般为20-30个。
半径小、并发用户多区域的覆盖规划l此类区域的内部较为空旷,没有墙壁的阻挡,但由于接入用户的数量原因,要求使用多个AP进行覆盖。
l此类区域一般有开放式办公区域、大型阶梯教室、大型会议中心等。
l举例:à某个办公区域大小是25m×40m,有办公座位100个,各座位都配备一台计算机,均采用无线方式上网。
办公区域25m AP1 : Channel 1AP2 : Channel 6AP3 : Channel 11l区域内无线用户数量较多,除需考虑AP的覆盖范围外,更应保证各用户的有效带宽,故需部署多个AP。
l在AP部署时,应考虑AP间信道的划分。
半径大、用户少区域的覆盖规划l这些区域如综合功能区域、酒店客房等是主要的WLAN室内应用场所,需要作简单的网规。
对这些区域,可以根据房间、墙壁、立柱等分割成较小的区域à方法1:使用小功率AP分别进行覆盖,覆盖方式可按照半径小用户少区域的覆盖方式。
覆盖时需要注意AP频点的隔离。
à方法2:使用室内分布式系统。
勘测位置VS 部署位置l一般来说,当采用天花板式部署的时候,从美观性、维护性以及覆盖性来看都会取得较好的平衡,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重视:à如果覆盖区域的障碍物对射频信号的吸收、折射、散射、反射的影响较大,将会大大降低信号质量à通常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降低功率和调整信道来减少可能的同频、邻频干扰,实现“微蜂窝”的组网架构à楼层间的信号泄露通常是难以避免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调整来减少à楼层中难以避免的承重柱、支撑结构等,都会对射频信号的传播带来不利的影响勘测位置VS 部署位置——几个问题由于无线信号的空间传播是3维的,所以给我们的设计、部署和排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保证满足一定的用户密度、无干扰信道以及应用程序需求,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减少3维空间中的信号可见数量。
客户端的漫游更多的是取决于客户端驱动程序算法,RSSI、SNR、上一次接入终端等因素都会带来影响,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从一台AP到另一台AP的信号强度变化。
根据经验,当移动用户以3+m/s的速率行走时,他将穿越4+个无线覆盖区在15s内。
(暂不考虑跨楼层信号泄露)跨楼层信号泄露当在3维空间内考虑信号覆盖情况时,跨楼层的信号泄露是无法绝对避免的,所以,伴随而来的无线链路质量问题需要优先考虑无线网络优化的3大手段:1 天线选择——全向、定向、杆状、平板、八木、吸顶等2 发射功率调整——手工调整、自动调整3 信道调整——手工调整、自动调整场景描述:1 两条交叉的走廊将4个不同部门分割开2 Marketing和Sales部门会经常相互移动办公3 Engineering群组会经常有大量的瞬时用户存在,他们对带宽要求较高,很多人建议每一间房间都放一台AP4 在两个走廊交叉的区域,摆放了许多工艺品等对射频信号衰减较大的物品暴露的问题:1 上图是根据软件自动测算出来的理论覆盖图,并没有从用户应用、用户密度、工作流等方面综合考虑2 部分区域还有信号覆盖盲区3 在需要经常移动的Sales和Marketing办公区域,用户移动时会发生多次小区切换,极限情况下甚至达到4次4 在走廊1移动的用户只能通过泄露信号覆盖,信号质量较差修改方案:1 Engineering区域的AP移置角落处,采用定向平板天线覆盖2 Marketing和Sales部门之间通过1台AP覆盖,不再出现跨小区切换3 在走廊1的一头采用高增益定向天线覆盖,可以考虑使用八木天线典型室内覆盖应用l下面按照室内覆盖的原则和各种室内覆盖类型的覆盖方式完成以下两个典型的室内覆盖应用à酒店综合功能区域à办公大楼综合办公区域酒店—综合功能区域覆盖注:代表AP覆盖点办公大楼-综合办公区域l如上图所示是一典型办公环境,面积36m×36m,基本上属于半开放空间。
AP1 (Ch1)AP2 (Ch6)AP3 (Ch11)n WLAN 网络勘测操作指导n WLAN 室内覆盖勘测设计n WLAN 室外覆盖勘测设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