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内支撑式支护技术一、原理:内支撑式支护是由内支撑系统和挡土结构两个部分组成,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主要是由挡土结构来承担,同时也是由挡土结构来将这两部分侧向压力传递给内支撑,有地下水时也可防止地下水渗漏,是稳定基坑的一种临时支挡方式。
一般情况下,支撑结构的布置形式有水平支撑体系和竖向支撑体系两种。
二、支撑的结构型式(支撑材料的选择)1)支撑结构可采用钢支撑;优点:自重轻、安装和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以重复利用(环保、绿色)。
且安装后能立即发挥支撑作用,减少由于时间效应而增加的基坑位移是十分有效的。
缺点:节点构造和安装相对比较复杂,施工质量和水平要求较高。
适用于对撑、角撑等平面形状简单的基坑。
2)支撑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优点:刚度大,整体性好,布置灵活,适应于不同形状的基坑,而且不会因节点松动而引起基坑位移,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缺点:现场制作和养护时间较长,拆除工程量大,支撑材料不能重复利用。
3)支撑结构可采用钢支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组合;4)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基坑的平面形状、尺寸和开挖深度;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围护结构(桩、墙)的型式;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工序;支撑拆除方式;主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三、施工流程:第一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底→安装第一道腰梁、内支撑梁底模板→绑扎第一道腰梁、支撑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第二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底→安装第二道支撑、腰梁底模板→绑扎支撑、腰梁钢筋→安装支撑、腰梁侧模→凝土浇筑→砼养护→开挖第三层基坑土方→人工修底平整、做坑底排水明沟。
四、工程案例:1、工程概况某工程建筑总面积96157m2,其中地下室面积11828m2,地下室3层,局部设夹层,埋深12.8-16.3m,地下室平时作为车库使用。
本工程为深基坑施工工程,基坑呈矩形,平面尺寸为111.5×44.5m,设二道钢筋砼支撑,相对标高分别为-6m 和-10.5m,设计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桩垂直支护档土,桩顶设圈梁一道,基坑内设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腰梁两道,梁顶标高分别为-5.55m及-10.05m,每道支撑由腰梁、角撑、对撑和支顶柱组成。
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施工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内支撑梁来支撑深基坑边坡及降低深基坑变形的一种施工方法。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构造、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前的准备1. 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内支撑梁的布置、形式、尺寸等。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钢筋、混凝土、模板等材料,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3. 施工工艺:确定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混凝土浇筑顺序、模板拆除时间等。
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构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梁体:梁体是指内支撑梁的主要部分,一般由水平梁、立柱梁和横梁组成。
2. 钢筋:在梁体中设置适量的钢筋用于加固和增强梁体的承载力。
3. 混凝土:将预制好的钢筋放入模板中,并进行浇筑混凝土。
4. 模板:模板的设计和制作要符合强度要求,并能确保混凝土浇筑不漏。
三、施工步骤1. 安装支撑结构:在基坑边缘设置支撑结构,并进行固定和调整,以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2. 梁体施工:按照设计方案,将预制好的钢筋放入模板中,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确保梁体的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
3. 模板拆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
拆除模板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梁体造成损坏。
4. 后续施工:在梁体完工后,可以进行其他施工,如地下室结构、地下管道等。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操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 质量控制: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梁体的准确性。
3. 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避免杂物造成混凝土中起砂和破损等问题。
4. 施工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总结: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材料的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注意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控制。
深基坑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施工工法深基坑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施工工法一、前言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
深基坑的围护和支撑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
深基坑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深基坑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合了灌注桩与内支撑技术:通过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的结合运用,充分发挥了两种技术的优势,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 系统稳定性好:该施工工法将灌注桩和内支撑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护系统,能够有效地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3. 灵活性强: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该工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灌注桩和内支撑的参数和布置,以实现最佳的支撑效果。
4. 施工周期短:灌注桩和内支撑可以同时进行施工,大大减少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的进度。
三、适应范围深基坑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工法适用于以下工程情况:1. 土质较差的地区:由于灌注桩和内支撑结合使用,对土体的要求较低,因此适用于土质较差的地区。
2. 高难度基坑施工:对于需要在地下复杂地质环境中进行施工的高难度基坑,该工法能够有效解决各种施工问题。
3. 软土地区:灌注桩和内支撑在软土地区施工的稳定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
4. 高层建筑工程:对于高层建筑工程,基坑深度较大,土体变形的风险较高,采用该工法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四、工艺原理深基坑混凝土灌注围护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工法的施工工艺原理如下:1. 确定施工参数: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灌注桩和内支撑的参数,包括桩径、桩间距、桩深等。
2. 施工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内支撑施工:先进行内支撑的施工,根据基坑的要求,在基坑四周设置内支撑框架,并进行支撑杆件的固定。
内支撑式支护技术一、原理:内支撑式支护是由内支撑系统和挡土结构两个部分组成,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主要是由挡土结构来承担,同时也是由挡土结构来将这两部分侧向压力传递给内支撑,有地下水时也可防止地下水渗漏,是稳定基坑的一种临时支挡方式。
一般情况下,支撑结构的布置形式有水平支撑体系和竖向支撑体系两种。
二、支撑的结构型式(支撑材料的选择)1)支撑结构可采用钢支撑;优点:自重轻、安装和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以重复利用(环保、绿色)。
且安装后能立即发挥支撑作用,减少由于时间效应而增加的基坑位移是十分有效的。
缺点:节点构造和安装相对比较复杂,施工质量和水平要求较高。
适用于对撑、角撑等平面形状简单的基坑。
2)支撑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优点:刚度大,整体性好,布置灵活,适应于不同形状的基坑,而且不会因节点松动而引起基坑位移,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缺点:现场制作和养护时间较长,拆除工程量大,支撑材料不能重复利用。
3)支撑结构可采用钢支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组合;4)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基坑的平面形状、尺寸和开挖深度;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围护结构(桩、墙)的型式;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工序;支撑拆除方式;主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三、施工流程:第一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底→安装第一道腰梁、内支撑梁底模板→绑扎第一道腰梁、支撑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第二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底→安装第二道支撑、腰梁底模板→绑扎支撑、腰梁钢筋→安装支撑、腰梁侧模→凝土浇筑→砼养护→开挖第三层基坑土方→人工修底平整、做坑底排水明沟。
四、工程案例:1、工程概况某工程建筑总面积96157m2,其中地下室面积11828m2,地下室3层,局部设夹层,埋深12.8-16.3m,地下室平时作为车库使用。
本工程为深基坑施工工程,基坑呈矩形,平面尺寸为111.5×44.5m,设二道钢筋砼支撑,相对标高分别为-6m 和-10.5m,设计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桩垂直支护档土,桩顶设圈梁一道,基坑内设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腰梁两道,梁顶标高分别为-5.55m及-10.05m,每道支撑由腰梁、角撑、对撑和支顶柱组成。
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工法1. 引言1.1 基坑工程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基坑工程作为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环节,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
深基坑工程,特别是大深度、大面积的基坑,其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因此,研究深基坑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安全、高效、环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工法的优势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工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承载能力: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保证基坑稳定。
2.空间利用:内支撑结构位于基坑内部,不影响地面空间的利用,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布置和施工效率的提高。
3.环境保护:内支撑结构减少了围护结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地面沉降。
4.经济性:与传统的围护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工法在材料、施工设备和人工等方面的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对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工法的背景和优势进行了概述,为后续章节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
2. 深基坑工程概述2.1 深基坑的定义与分类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等工程中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时,围绕建筑物或结构物所开挖的超过5米的基坑。
深基坑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见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类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深基坑按照其用途和施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支护基坑:此类基坑主要用于保护周围环境,防止因土体开挖导致的地面沉降或邻近建筑物的破坏。
2. 基础基坑:为基础施工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常见于高层建筑或大型结构物的基础施工。
3. 混合基坑:结合了支护和基础功能,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又要满足基础建设的需要。
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一、前言深基坑是建设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工况,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适当的支撑施工工法。
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简单:采用钢组合张弦梁作为内支撑结构,结构简单易懂,施工方便。
2. 施工效率高:采用预制构件,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3. 空间利用率高:内支撑结构采用钢组合张弦梁,占用空间小,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坑的使用空间。
4. 施工质量稳定:钢组合张弦梁具有优良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和土体的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深基坑的施工,包括住宅区、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等。
无论是单层还是多层基坑,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支撑施工。
四、工艺原理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钢组合张弦梁的刚性和稳定性,对基坑进行有效的支撑。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 钢组合张弦梁的选材: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的组合张弦梁,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和刚性,能够满足基坑支撑的要求。
2. 支撑结构的设计:根据基坑的尺寸和土体的力学性质,合理设计支撑结构的布置和尺寸,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过程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方法,对支撑结构进行精确的安装和调整,保证施工质量。
五、施工工艺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基坑准备:对基坑进行土方开挖和基坑尺寸的确定。
2. 组合张弦梁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制的组合张弦梁。
3. 支撑结构安装:将组合张弦梁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基坑内,通过调整和固定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4. 施工质量检查:对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 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基坑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一、前言深基坑施工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需求,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效率,需要使用合适的支撑工法。
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支撑工法,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强度高:采用钢材作为支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抵抗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力。
2. 稳定可靠:通过设置合适的支撑间距和固定节点,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 施工周期短:采用预制梁材料,施工过程简化,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4. 可靠性高:工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成熟度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景:1.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地下车库或地下室施工。
2. 城市道路、地铁站等地下结构施工。
3. 大型桥梁、隧道等工程中的基坑施工。
四、工艺原理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设置型钢组合梁及张弦梁来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具体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设计支撑方案:根据基坑的土壤条件和施工要求,设计合适的型钢组合梁及张弦梁支撑方案。
2.安装型钢组合梁:按照设计方案,在基坑内安装预制的型钢组合梁,通过连接节点使其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3. 张拉支撑杆件:在型钢组合梁的上部设置张弦梁,并通过张拉杆件与型钢组合梁连接,增强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 固定支撑节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型钢组合梁的固定节点处设置固定支撑节点,确保整个支撑体系的牢固性。
五、施工工艺深基坑型钢组合张弦梁内支撑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阶段:1. 预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采购和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2. 基坑准备:清理基坑底部,进行基坑的开挖、爆破或其他土方工程。
3. 型钢组合梁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基坑内安装型钢组合梁并进行连接,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浅谈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和应用摘要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深基坑施工成为现代土木建设的重要部分。
本文简单介绍了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总结了深基坑支护的结构类型,通过实际工程阐述了支护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类型;边坡支护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2-0109-020 引言深基坑工程包括围护和支撑体系、土方开挖工程、降水工程、地基加固、监测和环境保护工程等等,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1]。
而基坑支护体系是深基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深基坑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深基坑工程在我国具有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目前还没有对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标准,多数通过采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基坑工程设计,因此,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1.1 工程概况某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8 965.3m2,有主体楼和综合楼构成,整体地下室为地下一层,层高为4.45m以及6m不等,建筑面积达35527.4m2。
本工程基坑开挖高度为1.5m~8.5m,部分边坡位于建筑物之上。
1.2 深基坑支护的选择基坑虽然具有临时性,但是如果不合理的采取支护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外支护结构的费用也是比较昂贵的,要在确保可靠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经济的支护结构类型。
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案可支护类型可分为土钉支护、内支撑和锚杆和放坡开挖等[1-2]。
土钉支护是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边坡支护技术,它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系统组成。
土钉支护一般与支护喷锚结合使用,当基坑周围情况不允许放坡,基坑外有降水或地下水位较低,相邻无重要地下管线或建筑物,或基坑外地下空间可以使用土钉时可以选择通过土钉支护来加固基坑坑壁土体。
内支撑和锚杆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墙体对保证基坑稳定和控制周围底层变形起着重要作用。
深基坑的支护方法深基坑是指超过10米深度的建筑基坑,由于其深度较大,对于支护措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深基坑的支护方法包括土方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锚杆支护和降水封围等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支护方法。
一、土方支护土方支护是指通过土方边坡来围护基坑,从而保证其稳定。
常见的土方支护方法有边坡支撑、折叠支撑和增强支护。
1. 边坡支撑:采用简单支架式的支撑结构,如构造边坡土方支护、平行支承边坡土方支护和桩截边坡土方支护。
该方法适用于黏土和粉质土等易于崩塌的土层。
2. 折叠支撑:采用断面为折叠板的支撑结构,使土方支撑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土压力。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较大表面激活压力和内聚力的粘性土。
3. 增强支护:采用增强土体强度的方法进行支护,如使用土钉、排桩和土体冻结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满足深基坑的要求。
二、地下连续墙支护地下连续墙是指通过在基坑四周设置连续的墙壁来支撑土体,保持基坑的稳定。
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地下连续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连续墙、钢板桩连续墙和预制挡墙等。
1. 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利用钢筋混凝土墙壁来支撑土体,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土层较软的情况。
2. 钢板桩连续墙:采用钢板桩来构成连续的墙体,具有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特点。
适用于土层较深和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3. 预制挡墙: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构成的连续墙壁,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的特点。
适用于土层坚硬且地下设施较多的情况。
三、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是通过将锚杆固定在深基坑周围的土体中,以提供侧向支撑和防止土体坍塌。
锚杆支护具有施工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锚杆支护可以分为拉拔式锚杆和背钢筋锚杆。
1. 拉拔式锚杆:将锚杆斜拉于基坑外面的土体中,形成一个三角稳定体系。
适用于土层较软和边坡较高的情况。
2. 背钢筋锚杆:将钢筋埋入土体中,通过与土体的摩擦力来提供支撑。
适用于土层较硬和边坡较低的情况。
四、降水封围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渗流和压力会对基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降水封围。
内支撑式支护技术一、原理:内支撑式支护就是由内支撑系统与挡土结构两个部分组成,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土压力与水压力主要就是由挡土结构来承担,同时也就是由挡土结构来将这两部分侧向压力传递给内支撑,有地下水时也可防止地下水渗漏,就是稳定基坑的一种临时支挡方式。
一般情况下,支撑结构的布置形式有水平支撑体系与竖向支撑体系两种。
二、支撑的结构型式(支撑材料的选择)1)支撑结构可采用钢支撑;优点:自重轻、安装与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以重复利用(环保、绿色)。
且安装后能立即发挥支撑作用,减少由于时间效应而增加的基坑位移就是十分有效的。
缺点:节点构造与安装相对比较复杂,施工质量与水平要求较高。
适用于对撑、角撑等平面形状简单的基坑。
2)支撑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优点:刚度大,整体性好,布置灵活,适应于不同形状的基坑,而且不会因节点松动而引起基坑位移,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缺点:现场制作与养护时间较长,拆除工程量大,支撑材料不能重复利用。
3)支撑结构可采用钢支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组合;4)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基坑的平面形状、尺寸与开挖深度;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围护结构(桩、墙)的型式; 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工序; 支撑拆除方式; 主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三、施工流程:第一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底→安装第一道腰梁、内支撑梁底模板→绑扎第一道腰梁、支撑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第二层土方开挖→人工修底→安装第二道支撑、腰梁底模板→绑扎支撑、腰梁钢筋→安装支撑、腰梁侧模→凝土浇筑→砼养护→开挖第三层基坑土方→人工修底平整、做坑底排水明沟。
四、工程案例:1、工程概况某工程建筑总面积96157m2,其中地下室面积11828m2,地下室3层,局部设夹层,埋深12、8-16、3m,地下室平时作为车库使用。
本工程为深基坑施工工程,基坑呈矩形,平面尺寸为111、5×44、5m,设二道钢筋砼支撑,相对标高分别为-6m与-10、5m,设计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桩垂直支护档土,桩顶设圈梁一道,基坑内设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腰梁两道,梁顶标高分别为-5、55m及-10、05m,每道支撑由腰梁、角撑、对撑与支顶柱组成。
深基坑施工混凝土支撑梁的优点
要:结合中航北苑大厦工程施工标段深基坑施工期间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支撑围护结构,浅谈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在深基坑支护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钢筋混凝土;支撑
1 工程简介
中航北苑大厦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核心位置,市级核心商圈――华强北的西南角。
本地块东临规划中的城市支路8号路;南侧临城市次干道振华路,直通华强北商业圈核心地带;西侧紧邻城市次干道中航路;北侧为变电站宿舍。
本地块用地约0.5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地下3层地上31层,本项目为商住楼,裙楼三层为商业,四层以上为住宅楼。
本工程基坑四周采用桩支撑体系,东侧、西侧和北侧护坡桩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南侧护坡采用钻孔咬合桩,支护桩之间设置单管旋喷桩止水帷幕。
基坑支撑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由冠梁、腰梁、支撑梁、角撑和支撑柱组成。
因此,工程开挖前我公司通过对地下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各种支撑方式围护结构桩顶位移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与其他支撑形式相比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优越性显而易见。
经过与业主及设计共同研究决定,将原设计图纸中隧道部分的钢管支撑变更为钢筋混凝土支撑。
2 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特点。
基坑支护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我国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地下停车场、高层建筑埋深、人防等各种需要高层建筑需要建设一定的地下室。
近几年由于城市地铁工程的迅速发展地铁车站、局部区间明挖等也涉及大量的基坑工程在双线交叉的地铁车站基坑深达20-30m。
水利、电力也存在着地下厂房、地下泵房的基坑开挖问题。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地铁的深基坑工程由于都是在城市中进行开挖基坑周围通常存在交通要道、已建建筑或管线等各种构筑物这就涉及到基坑开挖的一个很重要内容要保护其周边构筑物的安全使用。
而一般的基坑支护大多又是临时结构、投资太大也易造成浪费但支护结构不安全又势必会造成工程事故。
因此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根据基坑工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基坑工程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以下简单介绍当前基坑工程中常见的支护结构类型及不同地基土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选型原则。
1 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1.1 放坡开挖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稳定位移控制五严格要求价钱最便宜回填土方较大。
1.2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
水泥土围护墙优点: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 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少、挤土轻微, 因此在闹市区内施工更显出优越性。
水泥土围护墙的缺点:首先是位移相对较大,尤其在基坑长度大时,为此可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其次是厚度较大,只有在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采用,而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1.3 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所用的材料亦为水泥浆,它是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
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费用要高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但其施工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并且施工机具的振动很小,噪音也较低,不会对周围建筑物带来振动的影响和产生噪音等公害,它可用于空间较小处,但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 容易引起污染。
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施工范文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有效支撑周围土体,防止土体失稳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材料准备、工程方案设计、施工操作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施工过程。
一、材料准备1. 钢筋:选择合适的钢筋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
钢筋的直径、截面形状和抗拉强度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 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等,需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3. 支撑材料:选择合适的支撑材料,如钢模板、支撑架等。
支撑材料的质量要求高,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和重量。
二、工程方案设计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图的制定。
1. 基坑尺寸和内支撑梁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和土体力学参数,确定基坑的尺寸和内支撑梁的布置。
内支撑梁的间距和高度需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 内支撑梁的截面设计:根据工程荷载和支撑梁的跨度,确定内支撑梁的截面尺寸。
截面形状和钢筋的布置需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
3. 支撑体系设计:根据基坑的尺寸和土体力学参数,设计适合的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的布置要满足周围土体的稳定性和支护力的要求。
三、施工操作1. 打地坪:首先进行地坪的打设工作。
清理基坑内部的杂物和污物,并进行平整处理。
2. 安装支撑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支撑架。
支撑架需选用合适的规格和材质,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
3. 安装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先准备好的钢筋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安装。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长度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 模板安装:安装钢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和牢固。
模板的连接应牢固,并进行水平校正和调整。
5. 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避免出现空洞和缺陷。
浇筑前需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6.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工作。
按照设计要求和养护规程进行养护操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深基坑梁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特点
1、发挥材料的优点。
深基坑土方施工中,基坑深度往往较大,挡土结构的水平压力也较大,因此,钢筋混凝土支撑表现为水平受压为主,由于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不同,它具有变形小的特点,加上采用配筋和加大支撑截面的方法,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强度,用以作为支撑的混凝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刚度大和变形小的受力特性,它能确保地下室施工和基础施工以及周边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因此,它是作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新形式和新材料。
2、加快土方挖运速度。
在软地基深基坑施工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由于它的跨度大,尤其是采用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形式,基坑内的平面形成大面积无支撑的空旷,空旷面积可达到整个基坑面积的65%~75%,形成开阔的工作面,满足挖土机械回转半径的要求,有利于多台大型挖土机械自如运转作业,在基坑内可以留坡道让运土车直接驶入基坑装土,并采用逐层开挖或留岛形式开挖,这样,最后剩余小量土方用吊土机吊起即可。
挖土速度可以提高三倍以上,达到缩短土方施工工期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基坑挡土结构变形的时效控制和缩短基坑内的降水时间,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3、降低工程造价。
采用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或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形式,材料便宜,节省了其它支撑
结构(如钢结构)一次性投入的大笔资金。
另外,由于采用机械化挖土,工效大大提高,降低了工程造价,从而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4、不受周边场地不足的限制。
如果基坑周边狭窄或没有用于通道的场地,也不会影响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施工,在没有大型机械(如吊机〕和没有周边道路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支撑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设计上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用支撑梁格构上搭设平台和施工便道,用以堆放材料、安装施工机械设备、输送混凝土和布设电缆等,以便于地下室和基础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