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五(5)班主题班会28
- 格式:pdf
- 大小:3.79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立志报效祖国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系统地思考人是什么,人生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
教学重点:1、关于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问题2、关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问题3、积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目的4、关于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四种关系问题教学难点:1.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指引人生;2.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课程导入:这几年,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曾经一次次把我们感动着:自强自立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12岁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他没有绝望,没有放弃责任;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邮递员,20年如一日,在一个人的马帮邮路上孤独地行走;魏青刚,一个普通的进城务工农民,为救素不相识的落水青年,不顾个人安危连续三次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人不齿的人和事:某大学生为了讲排场,要面子,逼的父亲去卖血;某研究生或博士生因学业或生活上的不顺利而跳楼自杀;以及曾经震惊全国的马家爵杀人案,只因打牌时的几句口角而连杀四名同学。
在自然意义上,人的生命体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可为什么不同的人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呢?有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人生命看上去那么弱小,却又如此坚强;而有的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则选择放弃或仇恨,视生命如草芥,无情地掐断生命的翅膀。
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核心问题:“人生问题”,即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人生观的问题。
讲述新课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世界观、人生观的含义: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2、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研究□霍福广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6)11-0032-02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简称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9号文件)的精神,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等学校普遍在新生中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第三章的内容。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和讲课的基础。
以下教学设计研究谨供有关教师参考。
一、本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要想真正理解“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的内容和意义,就必须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进行审视,这样才能对本章的内容作出全面、深刻的理解。
第一,本章是理解全课程的关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课程。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观念上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中心内容就是“人生观”。
而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核心。
理解了“人生观”的有关内容及其教育意义,也就抓住了理解全课程的“关键”,因此,这一章的教学效果如何,会从根本上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第二,本章是全课程的核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课程的“核心”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重 庆 城 市 职 业 学 院课 时 教 案 讲 授 人 司玉兰 课 时 4 序 号② 课题内容课题内容 领悟人生真谛,确立人生价值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课型教学课型 理论√ 实验□实验□ 习题□习题□ 实践实践□□ 复习□复习□ 其他□其他□教学手段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观的含义及内容2、理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3、使学生能够对科学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认同4、让学生学会如何创建和谐的人生环境任务定位任务定位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与对策对策第二讲:领悟人生真谛,确立人生价值什么是人?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斯芬克斯之谜。
(它给我们指出了人及人生的内涵,也说明了人认识自己的不容易)※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
——拿破仑※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
——拿破仑※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爱默生※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爱默生(1803年-1882年美国思想家、文学爱、诗人,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生命是有尊严的。
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是崇高还是鄙下,是充盈还是枯萎,关键在于能够正确理解生命、人生的意义。
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人生追求。
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做人的思想基础。
高尚的思想境界是高尚人格的前提,高尚的人格是做人毕生的追求。
第三章领悟⼈⽣真谛创造⼈⽣价值第三章领悟⼈⽣真谛创造⼈⽣价值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和了解⼈⽣观、⼈的本质、⼈的需要,树⽴正确的⼈⽣观,摆正个⼈与社会的关系。
树⽴进取的⼈⽣态度,创造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观;如何确⽴科学的⼈⽣⽬的和崇⾼的⼈⽣理想。
难点:⼈的本质理解与正确⼈⽣态度教学⽅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的⽅法。
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第⼀节追求⾼尚的⼈⽣⽬的⼀、世界观与⼈⽣观(⼀)世界观与⼈⽣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们对⽣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请举例说明)。
⼈⽣观:是世界观的⼀部分,是⼈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着⼈们实践活动的⽬标、⼈⽣道路的⽅向和对待⽣活的态度。
(什么是⼈⽣、⼈⽣的意义、怎样实现⼈⽣的价值)。
(⼆)世界观与⼈⽣观的辩证关系世界观与⼈⽣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观受制于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世界观对⼈⽣观的形成以及发展⽅向都有指导意义。
另⼀⽅⾯,⼈⽣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
⼀个⼈的⼈⽣观发⽣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变化。
(三)科学认识⼈的本质1、⼈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的属性是⾃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
⼀⽅⾯,⾃然属性是⼈作为⽣命体的物质基础,但⼈的⾃然属性不⾜以包含⼈性的全部。
另⼀⽅⾯⼈的社会属性渗透、影响甚⾄⽀配⼈的⾃然属性。
2、⼈的本质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的本质⾸先抓住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联系。
3、⼈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关系,也没有有永恒不变的⼈的本质。
⼆、追求⾼尚的⼈⽣⽬的1.⼈⽣⽬的是⼈⽣观的核⼼2.⼈⽣⽬的的内涵3.⼈⽣⽬的的作⽤⼈⽣⽬的决定⾛什么样的⼈⽣道路⼈⽣⽬的决定持什么样的⼈⽣态度⼈⽣⽬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三、确⽴进取的⼈⽣态度(⼀)⼈⽣态度与⼈⽣观⼈⽣态度是⼈⽣观的命脉1.⼈⽣态度的涵义:通过⽣活实践和⾃⾝体验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种稳定的⼼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