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第三单元知识及相关

题目。

复习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自主完成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加深对分类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内容。

2.分类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分类的标准相同时,分类的方法或许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单一性;分类的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并展示汇报)

注意学生自己制定的分类标准是否合适,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恰当。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经历统计数据整理的过程,并且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分析,训练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整理的。

四、拓展延伸

游戏:分扑克。

1.仔细观察,你想怎么分?按花色分

2.用简单的统计表把你的分类结果呈现出来。

黑桃方片梅花红桃数量

2

2

2

2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7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掌握起来很快,能够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参与统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设计统计表,对事物进行统计。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分类时表格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