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
- 格式:doc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4
香港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
香港湿地公园是香港一个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新界北而闻名于世。
这个公园由三个大型湿地组成,分别是流芳泉、香港湿地公园和丁屋沟。
香港湿地公园拥有海拔3米的高地和大面积的水塘,是一个自然环境下的生态区域。
以下列出了几个值得一去的景点:
1. 海鸥湾观鸟区:这里是鸟类的爱好者的天堂。
每年很多海鸟从北极移居香港,其中包括黑脚姬鹟,大白金鸟等等。
2. 松林径散步路: 这是一个长长的步道,两侧是高大的松树,让人沉浸于大自然,喘口新鲜的空气。
3. 红树林生态探险径:途中看到不同种类的红树林,更有机会看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真实活动。
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盐湖。
4. 湿地公园观察台:体验不同的湿地生态环境,观察不同的植物、昆虫、爬行动物和鸟类。
5. 海翼亭:在亭子内,您可以欣赏到湿地的全景风景,包括鲨鱼池、盐湖和蜗牛岛,是吸收香港湿地公园的自然美景的最佳去处。
总之,香港湿地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整家大小一同出游的好地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亲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绿色的旅游。
香港湿地公园手册内容香港湿地公园手册是一本介绍香港湿地公园的指南,它包含了公园的历史、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游览路线等详细信息。
本手册旨在向游客介绍香港湿地公园的自然美景和生态保护意义,同时提供游览指南,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香港新界北部,占地面积约60公顷,是香港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公园内有多个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海滩、红树林等,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香港湿地公园也是一个重要的候鸟迁徙站,每年有数千只候鸟在此栖息和繁殖。
香港湿地公园手册详细介绍了公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其中包括了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红树林、白鹭、黑面琵鹭、黑天鹅等。
手册还介绍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湿地中的芦苇荡、红树林、河流、海滩等,以及公园内的游客中心、展览馆、观鸟塔等设施。
香港湿地公园手册还提供了多条游览路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不同的路线进行游览。
其中最受欢迎的路线是“红树林探险径”,这条路线全长约1.5公里,沿途可以欣赏到红树林、沼泽、海滩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还可以观察到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
除了提供游览指南,香港湿地公园手册还介绍了公园的历史和生态保护意义。
公园的建设始于1995年,旨在保护香港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
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成为了香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总之,香港湿地公园手册是一本详细介绍香港湿地公园的指南,它提供了公园的历史、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游览路线等多方面的信息,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香港湿地公园的自然美景和生态保护意义。
如果您计划前往香港湿地公园游览,这本手册将是您不可或缺的指南。
[ UeD ] 074 | 08 | 2013180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tHe Design concept of HongKong WetlAnD pArKtext _ 冯永基项目名称_香港湿地公园 项目地点_中国 香港 设计者_冯永基回想十二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突然接获署长通知,被委派负责香港湿地公园的鸿图大计。
它将是社会有所期待的一项公共建筑,是生态旅游的焦点,亦是展示环保概念的标志;从设计学上,更不容许我们的设计团队掉以轻心。
按指定计划,整个香港湿地公园分为一期与二期进行。
初时,我们只获委派负责第一期工程,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打造一个要“事先张扬”但规限在五千万港元以下的细项工程。
我们没有计划建一座叫人惊讶的标致性建筑作招徕,反之选择一个平实简约,不喧宾夺主的长方盒作为游客中心的主体建筑。
惟我们深信,好的设计需要把目标放远,要具备视野,推动并考虑连接第二期发展的整体宏观布局。
在幸运之神眷顾下,终嬴得了2000年的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奖。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证明我们先前的良好意愿没有白费,接着亦获知可继续第二期工程的工作。
如此,我们马上展开早在心中的大计,以斜坡式立面建造一个半月形体的大型游客中心,从入口处朝人工湖方向逐渐往上提高,并以绿草覆盖,不察觉原来它已隐藏着一座达10 000m2的庞大室内展览场馆。
环保设计的运用当我们确认环保是湿地公园的另一指标之后,随即与机电工程的同事商讨有关概念。
他们认为以地热能系统来提供冷气设备最环保,亦是难得一试最适当的地理条件。
既然不用放置满布屋顶的冷气散热机器,我们当然全力支持。
除此,我们亦努力提供各式各样的装备及环保意念,包括:采用大量隔光百叶屏障、自然采光天窗、自然通风、草坡天面、煤灰混凝土、环保木材、循环再用旧物料、节电灯泡及节水冲厕系统等,标志一个全方位的环保设计。
蕴含东方文化与艺术元素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亦流露着一丝含蓄的东方神韵。
这包括由七万块旧青砖拼凑而成的古墙,衬托出长廊的古朴盎然。
.hk/gb//tc/biodiversity/reserve_ highlights.asp1生态监察生态监察作为本港首个建筑在补偿湿地上的大型设施,持续定期检讨公园内的各种生态环境及建设是否能够切合野生动植物的需要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收集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分布,以及其行为习性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生态管理措施。
在2011年,香港湿地公园共进行了124次生态监察调查。
直至2011年年底,保护区内录得的鸟类物种数目已累积达238种,水禽或依赖湿地的鸟类占鸟类物种总数约47%。
除了鸟类外,保护区内还录得多种其他生物,尤其是与湿地有密切关系的蜻蜓、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区内录得的蜻蜓、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种类的累积数目分别为50种、9种和27种。
我们亦于保护区内广植蝴蝶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区内共累积录得蝴蝶 153种。
鸟类进行鸟类普查时,我们会沿着特定的路线,于指定的观察点观察及聆听,记录鸟类的品种及数量。
此外,我们在部分人工巢箱内装有小型摄录机,用以记录雀鸟使用率,以及在不影响「巢箱住客」的情况下监察它们。
两栖类及爬行类大部分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行踪比较隐蔽;两栖类喜欢在黄昏时分出没,爬行类则喜欢藏身于隐蔽的地点如沟渠、枯叶堆中和倒下的树干等。
任务人员会沿指定的监察路线,集中在它们可能出没的生境观察,还需要于两栖类动物的繁殖地点分辨它们的鸣叫声。
淡水鱼类由于淡水沼泽的水体面积较大,加上部分鱼类喜欢到较深水处活动,所以除了近岸观察外,任务人员还需要用刺网、鱼笼及网捕捉鱼类以作记录。
哺乳类我们在公园内设立了数个有红外线感应器的照相机,用以记录夜行哺乳类动物的出没。
只要恒温动物进入拍摄范围,感应器便会立即启动拍摄。
此外我们亦会定期设置陷阱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一经辨认后,它们便会被立刻释放到野外。
昆虫跟大部分的昆虫一样,蜻蜓、豆娘和蝴蝶的品种和数量也会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使得昆虫普查成为季节性的任务。
香港湿地公园方案1. 引言香港湿地公园方案是为了保护和恢复香港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而制定的方案。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水质、保护物种多样性以及提供社区环境服务非常重要。
香港湿地公园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创建湿地公园、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提供公众教育和参与机会,促进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2. 方案目标香港湿地公园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1.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2.强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提高湿地的水质净化、保护栖息地和提供洪涝控制等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3.提供公众教育和参与机会: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和提供参与项目,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4.构建国际湿地交流平台:与其他国际湿地保护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湿地保护水平。
3. 方案内容3.1 湿地公园创建根据香港湿地公园方案,将在香港地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创建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将是一个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科学研究和提供教育服务的综合性区域。
湿地公园将设立访客中心、观鸟塔、步行道等配套设施,以方便公众的参观和了解湿地环境。
3.2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改进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方案将推动以下改进:•制定湿地保护管理计划: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和实施措施。
•强化生态水文监测:建立湿地生态水文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湿地水位、流量、水质等指标,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控制入侵物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入侵物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威胁。
•建立保护区:将湿地划定为保护区,加强保护力度,禁止非法活动和捕捞等破坏性行为。
3.3 公众教育和参与湿地公园方案致力于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具体措施包括:•开展教育活动:组织湿地生态讲座、工作坊、展览等活动,向公众介绍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知识。
•提供参与项目:邀请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志愿者、生态保育行动等,增加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参与度。
湿地公园规划方案一、背景湿地公园是一种城市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湿地公园的规划旨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场所。
本文档将介绍湿地公园规划方案,包括设计原则、功能区划和景观设计等。
二、设计原则1.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的核心,规划方案应致力于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湿地植被保护、水质监测和生境恢复等,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2.提供教育与研究机会湿地公园可以成为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
规划方案应包括教育中心、观测站和研究设施等,以提供教育与研究机会,增加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3.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湿地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规划方案应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如散步小道、观鸟台、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人们的需求。
4.融入城市环境湿地公园应与周边城市环境融合,在规划方案中考虑公园与周边建筑物、街道和交通系统的关系。
同时,还应考虑公园的可持续性,如节能、环保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三、功能区划根据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可以将湿地公园分为以下功能区:1.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用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该区域应有严格的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干扰并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教育与研究区教育与研究区用于提供教育与研究机会。
该区域应包括教育中心、观测站和实验室等设施,用于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教育和研究活动。
3.休闲活动区休闲活动区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可以包括散步小道、观鸟台、游乐区、咖啡厅等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管理与服务区管理与服务区用于湿地公园的管理和服务。
包括停车场、管理办公室、洗手间、休息区等设施,为公园的日常运营提供支持。
四、景观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以自然为主导,追求和谐与美感。
以下是一些景观设计要点:1.湿地植被:根据湿地类型,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湿地植被,如芦苇、稻草等,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香港湿地公园方案1. 引言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一直以来都以其繁忙的商业中心、高楼大厦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关注日益增加,香港湿地公园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香港湿地公园方案的背景、目标、设计理念和预期效益。
2. 背景香港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并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地方供人们休闲和学习,香港湿地公园方案在此时提上了议程。
3. 目标香港湿地公园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促进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并提供一个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休闲场所。
通过香港湿地公园的建设,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 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一个绿色的休闲场所,让人们可以接触自然; - 推广环境教育和自然保护意识; - 增加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4. 设计理念香港湿地公园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与自然和谐共生”。
方案将充分考虑湿地的自然特征,并将其融入到公园的设计中。
以下是方案的主要设计原则:4.1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香港湿地公园将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
公园内将设立生态保护区,禁止人类干扰和捕捞活动。
同时,公园还将进行湿地的生态修复,恢复植被和水体的自然状态。
4.2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设施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香港湿地公园将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设施。
公园内将建设步道、观景台、休息区等,以便人们可以尽情欣赏湿地的美景。
此外,公园还将配备交通设施,方便公众前往。
4.3 强化环境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意识,香港湿地公园将设立环境教育中心,并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
公园还将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解说牌,帮助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特征和重要性。
4.4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了确保香港湿地公园方案的成功实施,我们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将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和企业等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和公园建设工作。
香港观光必游自然景观1、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围北部,其所处的土地塬本拟用作生态缓解区,以弥偿因天水围的都市发展而失去的湿地。
在1998年,前渔农署(现更名为渔农自然护理署)及前香港旅游协会(现更名为香港旅游发展局)展开了一项有关把该生态缓解区扩展成为一个湿地生态旅游景点的可行性研究,名为「国际湿地公园及访客中心」。
研究的结论是可在该生态缓解区发展一个湿地公园,而不削弱其生态缓解功能。
香港湿地公园的发展更可将该生态缓解区提昇成一个集自然护理、教育及旅游用途于一身的世界级景点。
香港特区政府及后亦将香港湿地公园计划列为其中一个千禧年发展项目。
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在繁华都市以外的郊野其实不乏景致怡人的沼泽,以及空远辽阔的渔塘,而沿岸则有许多曲折深邃的海湾、苍翠浓密的红树林和壮丽迷人的泥滩。
这些湿地世界不单只教人神往,内裡更拥有多釆多姿而饶富趣味的湿地生物,当中更有些如卢氏小树蛙般只是香港特有的,令人对香港湿地生物的多元化及独特性另眼相看,啧啧称奇。
香港的湿地世界,或许你从不认识,但内裡美丽醉人的风景及热闹丰盛的生命却期待你的欣赏和爱护。
愿藉着香港湿地生态游踪的介绍,能让市民深入地了解湿地自然护理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多些香港湿地世界各种奇妙而有趣的野生生物。
让多些人知道香港不只是一处许多摩天高楼挤在一起的城市,在腹地深广的新界,在港湾杂错的海岸,这城市其实拥有许多壮丽迷人而缤纷多姿的湿地世界。
2、太平山顶海拔554米的太平山是香港岛之巅,也是俯瞰维多利亚港景色的最佳地点,这里是游览香港的第一焦点。
惊险奇特的缆车旅行、迷人壮阔的维港夜景、惟妙惟肖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和汇聚众多美食店的凌霄阁,是游玩太平山的四大卖点。
山顶缆车搭太平山的山顶缆车是登顶赏夜景最好的方法,在中环花园道山下缆车总站乘缆车,只需7分钟就能到达山顶。
记得要选择靠近月台的右边的位子,能拥有较好的视野。
搭缆车下山在快抵达花园道总站,就是缆车最陡的时候,可以站成让自己与车厢地板形成30度的夹角,错觉会觉得自己飞了起来,很有趣。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so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etland protectionand exploitation in China.W Hongkong Wetland Park,Ecologic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二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邮编200092电子信箱titan999@126.com收稿日期20080225图1香港湿地公园区域位置图1关于湿地城市湿地公园。
至此,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湿地是指一些水域和陆地交接的环境,包括一数为26个(第一批1个,即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些低洼地区、泛洪平原、淡水或咸水覆盖的地方,城市湿地公园,第二批9个,第三批12个)。
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众多的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中,虽不乏成功的能和效益,特别是与人类最为密切相关的城市湿案例,但由于我国对湿地及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设计手法和认识并不成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熟。
本文通过剖析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
念,希望可以为我国城市区域中湿地的设计和保自1971年《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诞生以来,到护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2006年5月,已有152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60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2香港湿地公园概况积140123652hm2。
我们国家1992年7月31日加入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湿地公约”,目前已有30处湿地被列入名录,面源紧缺,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并于1987积达3.43×106hm2。
年在新界天水围建造了供20万人居住的设施和场近几年,我国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的项目所,发展天水围新市镇。
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逐渐增多,“湿地”似乎成了时髦的名词。
至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2007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公园、山东省临沂市双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hm2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河南省南的生态缓解区(图1)。
阳市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我国第四批国家香港湿地公园是由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成果,第26卷3/ 2008 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1193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展示香港湿地公园的多样性;丰富香港的旅游资源和游客的旅游体验;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研究和资源中心;提供可与米浦沼泽自然保护区相辅相成的设施。
为了实现上述多样化的设计目标,香港政府成立了专责小组,并选择了资深的景观设计师,确立了三个主要的生态设计理念:环保优先的理念;可持续的概念;人物和谐共生理念。
图4访客中心背立面及木制百叶窗图5湿地探索中心图6观鸟屋入口图7屋顶双层隔板的休息亭120华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 3/ 2008第26卷图10木制户外小品图8木制观鸟屋标志之一图9木制观鸟屋标志之二图11循环利用的砖墙图12乡土植被爆竹花图13蚝壳景观墙图14动物折纸造型雕塑第26卷3/ 2008 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121的山丘。
这一巧妙设计,不仅体现了园景与建筑物的完美融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体现了环保设计的理念(图3)。
具体表现在: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它设备的使置控制水位,还能了解到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居民重要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湿地农耕方法。
探索中心的设计细节上同样体现环保设计的理念:①收集雨水冲洗厕所;②依靠自然通风,通过天窗的巧妙设计使太阳辐射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图5)。
(3)观鸟屋及小品建筑的设计公园中的小品建筑的设计同样体现环保的理图20裂纹式小桥图18自然护岸图19木栈道122华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 3/ 2008第26卷而且和周边自然环境结合得非常融洽(图6 ̄10)。
3.2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可持续的概念在湿地公园的各处得以体现,主要包括物料的选用、水系统的设计和能源的利用几个方面。
(1)物料的选用香港建筑署在建造湿地公园时十分注重物料的选择,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优先采用可以更新的软木材而不是硬木材;②研成粉末的硅酸盐粉煤灰代替了一部分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增加其防水性;③沿入口坡道南侧设置穿过中庭的循环利用的砖墙(广州某传统中式建筑拆下来的砖),减轻了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图11);④大量使用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可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图12);⑤材料的再利用,包括军器厂街警察总部拆卸下来的花岗岩废料、动物折纸造型的雕塑、周边流浮山渔村中弃置的蚝壳等,都被巧妙地运用在公园入口景观的设计中(图13 ̄14)。
(2)水系统的设计水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湿地公园水系统的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①利用可以获得的天然水资源,重建了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
咸淡水栖息地依赖于自然的潮汐运动;淡水湖和淡水沼泽以来自于周边城市排放的雨水作为其主要水源,这些雨水需经过三步处理:首先收集在一个沉降池中,然后通过水泵提升到天然芦苇过滤床中净化,最后通过重力作用流入淡水湖和沼泽;②这些水体本身也是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建造的,它们利用了原有鱼塘约1m厚的防水砂浆中的粘土;③水的流速和水深由一系列简单的手动控制的堰来进行调控(图15)。
(3)能源的利用湿地公园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从而降低运营费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在空调设施中采用地温冷却系统,通过埋设于地下50m深的管槽内的聚乙烯管组成的抽送系统,以达到充分利用相对稳定并且几乎保持恒定的存在于地表以下几米的地温;②采用地热系统,不仅可以防止废热能排入大气,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也可防止废热能排入周围的生境,以致可能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节省冷却建筑物所需要的大量能源,整个地热系统的安装相比于传统的冷却塔,总体上预计可以节约25%的能量;③安装根据游客数量而调节新鲜空气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由计算机控制的照明系统,该系统设有调节亮度的传感器和在不需要时可以关闭局部照明系统的计时器,达到节约能源和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3.3和谐共生的设计香港湿地公园兼有香港旅游主要景点与生物栖息地的双重作用,作为世界级旅游景点,游客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但活动的人流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喧哗声会打扰方面。
湿地生境的创造主要包括水体与土壤、植被栖息地的生物等。
如何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共种植等方面的设计。
生,则是设计中最大的难点。
设计者主要通过合①水体与土壤。
水体营造的技术关键运用在护理的功能布局和湿地生境的创造来实现人与自然岸的处理、生物廊道的设计等。
主要措施有:a护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岸处理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充分考虑因水位变化(1)合理的功能布局而带来的景观效果变化(图18);b栈道采用全木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制,采用浮桥的形式减少下方空间支撑结构物的面区。
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积,保存栈道下方原有生物环境(图19);c公园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内是全步行系统,因此桥梁不用采用跨越式,而是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采用采用裂纹式铺装,标高和地面一样,中间留有约60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通道,避免隔断生物物种的迁移(图2);d硬质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铺装道路尽量避免穿过湿地保护区,如需硬质铺装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并在涵洞、管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底堆放中小型碎石,增加动物通过速度和局部隐秘①旅游休闲区的布局。
旅游休闲区会带来大量性;e进行大量的土壤试验,来测试那些从苗圃处的人类活动干扰,因此避免与关键的环境原则相冲不容易买到的乡土湿地植物的繁殖率和生存率,以突,是其布局选择的首要原则。
设计中将游客设施达到湿地群落生物的最大化和景观的多样性。
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栖息地不必②种植设计。
香港本地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相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
当丰富,在配置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的原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
a入口广场为游点,植物生态型从陆生的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植物——浮叶沉水植物等,主要措施有:a大量使用票处及管理机构。
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可以尽可能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耗降到最少;b湿地湖泊中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小于水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图16)。
b面积的30%;c除考虑到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之访客中心是整个湿地公园的聚焦点,包括5个以湿外,还需要考虑其花期和色彩、高低错落搭配,并安地功能和价值为主题的展览廊:“湿地知多少”、排好游人的观赏视角,以免相互遮挡。
“湿地世界”、“观景廊”、“人类文化”、“湿地挑战”;一个可容纳200人次的放映室;课室及结语资源中心;餐厅及礼品店、儿童游戏区等。
访客中通过对环保优先、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设计心是人流的汇集点,也是公园中最重要的旅游景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区域中湿地点,布置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不仅在最大程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隔离弃置,而是可以通过度上避免了人类活动对外界生物的干扰,并完成公合理的、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一定的技术支持,实众性较强的展览、教育、参与活动。
c溪畔漫游径现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多及湿地探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