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检测记录表(电通量法)
- 格式:xls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电通量法一、电通量试验电通量试验是用通过混凝土试件的电通量来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中高等强度混凝土的渗透性的评价;不适用于掺有亚硝酸盐和钢纤维等良导电材料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混凝土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氯离子侵蚀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
方法:慢速法(浸泡法与扩散槽法)、快速法(电通量法,RCM 电迁移法,NEL电阻(导)率法与扩散槽法及其它。
电通量法属于快速法)检测评定依据:GB/ T 50082- 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冀高延崇[2018]52号[1]《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高性能混凝土实施细则》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二、采用的试验装置、试剂和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通量试验装置应符合图7.2.2-1的要求,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JG/T261的有关规定。
2、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范围应为(0~80)V,电流范围应为(0~10) A。
并应能稳定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应为士0. 1V。
2) 耐热塑料或耐热有机玻璃试验槽(图7.2.2-2)的边长应150mm,总厚度不应小于51 mm。
试验槽中心的两个槽的直径应分别为89mm 和112mm。
两个槽的深度应分别为41mm和6. 4mm。
在试验槽的一边应开有直径为10m m的注液孔。
3) 紫铜垫板宽度应为(12士2)mm,厚度应为(0.50士0.05)mm。
铜网孔径应为0. 95mm(64孔/cm2)或者20目。
4) 标准电阻精度应为士0.1%;直流数字电流表量程应为(0-20) A,精度应为士0.1%。
5) 真空泵和真空表应符合本标准第7.1.2条的要求。
6) 真空容器的内径不应小于250mm,并应能至少容纳3个试件。
7) 阴极溶液应用化学纯试剂配制的质量浓度为3.0%的NaCl溶液。
混凝土抗渗原始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5日地点:工地A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通过对混凝土样品的渗透试验,了解该混凝土在不同压力下的抗渗性能,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二、测试方法:1.采用渗透试验法来进行抗渗性能测试。
具体步骤如下:a. 准备三个混凝土样品,每个样品尺寸为100mm × 100mm ×100mm。
b. 在样品两侧各钻一个直径为10mm的孔,以便后续进水和排水。
c.准备一定数量的水,以收集渗透后流出的水。
d.将样品放置在渗透试验装置中,保证样品两侧的孔与装置中的通道相连接。
e.在渗透试验装置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水压。
f.记录水进入样品和流出样品的时间和数量。
g.根据渗透时间和流出水的数量,计算样品的渗透系数。
三、测试结果:在本次测试中,我们施加了三个不同压力的水压来测试混凝土样品的抗渗性能。
测试结果如下:1. 压力为0.1MPa时,渗透时间为30分钟,流出水的数量为200ml。
2. 压力为0.2MPa时,渗透时间为20分钟,流出水的数量为150ml。
3. 压力为0.3MPa时,渗透时间为15分钟,流出水的数量为100ml。
四、分析与讨论:通过上述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施加的水压增加,混凝土样品的渗透时间减少,流出水的数量也减少。
这表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着水压的增加而提高。
2.在相同的水压下,不同的混凝土样品的抗渗性能也有所差异。
样品1在0.1MPa压力下渗透时间最长,流出水的数量最多,而样品3则表现出最好的抗渗性能。
五、结论:根据本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混凝土样品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2.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受到水压的影响,随着水压的增加,抗渗性能提高。
3.不同混凝土样品的抗渗性能有所差异,可能与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有关。
六、改进措施:根据本次测试的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1.优化混凝土的配比,选择合适的水胶比和骨料粒径,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渗性。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原始记录(一)共2页第1页鲁JJC-032.1
样品名称样品编
号
强度、抗渗等级检测编
号
检测依据环境条
件
设备名称设备编
号设备状态
检测内容
项目试件最大试验压力
(MPa
渗透高
度
(㎜)
(是否
透水)
加压时
间
日时分
压力
(MPa
1
2
3
4
5
6
结论
记录说明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原始记录(二)共2页第2页鲁JJC-032.2
样品名称样品
编号
强度、抗渗等
级检测编号
检测依据环境
条件
设备名称设备
编号设备状态
检测内容试验日期
试验时间
水压力
N/mm 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试件编号 1
2
3
4
5
6
值班员
结论渗透高度抗渗
结
果:P
=
记录说明×---透水
△---边透
水 O---不
透水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RCM法)试验方法研究摘要:通过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对高钙粉煤灰和低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之中掺用的时候,抗氯离子扩散能力区别的研究。
通过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对掺有一定硅灰和硅渣微粉以及粉煤灰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能力之间差异的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就是使用RCM法,研究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上给行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帮助或者是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RCM方法引言:在最近这一些年之中,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们开始慢慢形成了一种共识: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跟其强度相比,耐久性显得更加重要一些。
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因素有非常的多,并且作用的机理也是及其的复杂,但是混凝土大部分的耐久性都是和混凝土本身的传质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混凝土材料受到腐蚀的情况,一般就是在水里面或者就是离子侵入进去的条件之下导致的。
混凝土的渗透性跟其耐久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
混凝土的抗渗性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
有关于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方法,经常看到的试验方法包括水渗透试验的方法、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的方法以及气体渗透性试验的方法等等。
气体渗透性试验的方法,是一种比较适用于在现场进行试验测试的方法,这一种方法在我们国家受到的应用是比较少的。
对于实验室来说,在试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测试方法主要就是以水渗透试验的方法跟抗氯离子渗透实验的方法为主。
在这其中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包含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和电通量法两种。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的原理也就是外部的电势沿着轴的方向通过试件,推动试件外部氯离子向内部迁移,持续一定的时间过后,把试件沿着轴的方向劈开,再用硝酸银溶液喷洒在刚才劈开后的断面上面。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通过可以看见的白色氯化银沉淀,去对氯离子渗透的深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及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作者:李帅吕振经张雄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Cl 进入混凝土方式、在混凝土中的迁移方式以及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同时,依据不同的试验原理对混凝土渗透性试验进行分类和总结,并对各种试验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国内常用的渗透性试验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氯离子;渗透性;侵蚀机理;试验机理;渗透性试验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前言氯盐是引起的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氯盐不但通过对钢筋的锈蚀作用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而且对结构混凝土本身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1]。
只有正确的认识Cl-进入混凝土方式、在混凝土中的迁移方式以及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很好的掌握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的方法、分类以及每种试验方法的特点,才能够实现更好的耐久性配制出更好耐久性的混凝土。
1进入途径及迁移方式1.1进入途径Cl-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入混凝土:(a)作为混凝土的组分,(b)通过扩散作用,(c)在干湿条件下通过毛细管吸入,(d)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渗透。
1.2迁移方式Cl-在混凝土中的迁移能力较强。
一般认为,Cl-在混凝土中迁移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扩散、毛细孔吸入(吸附)和渗透。
扩散是由于溶液中Cl-浓度梯度引起的:毛细孔吸入是Cl-随着水一起连通毛细孔中迁移;渗透则是在压力作用下,Cl-随水一起进入混凝土。
三种迁移形式一般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毛细孔吸入是迁移速度最快的方式。
2 氯盐侵蚀作用机理Cl-对钢筋的腐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作为去钝化剂,破坏钢筋表面的保护性钝化膜。
(2)在钢筋表面形成腐蚀电池,造成局部坑蚀或均匀腐蚀。
(3)与阳极反应产物生成可溶性物质的去极化作用,加速腐蚀进程。
(4)形成Cl-通道,降低阴阳极间的欧姆电阻,提高锈蚀速率。
当由于种种原因,结构混凝土中具有充分的可溶性Cl-时,钢筋表面的钝化将会遭到破坏,并导致钢筋腐蚀、混凝土开裂,在严重的情况下,还能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脱落。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一、前言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氯离子含量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有效地记录和管理氯离子含量检测结果,制定一套标准的记录表格模板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展开深入探讨。
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1. 检测项目在记录表格模板中,首先需要明确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样品编号、取样位置、取样时间、检测方法等内容。
这些项目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记录每个样品的信息,方便后续的分析和管理。
2.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是记录表格模板的核心内容,包括氯离子含量检测数值、检测单位、检测人员、检测日期等信息。
通过这些内容的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样品的氯离子含量情况,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 数据分析在记录表格模板中,我们还可以添加数据分析的部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和统计,以便更好地理解混凝土样品的氯离子含量分布情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论和建议记录表格模板应包含结论和建议的部分,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后续的工作和决策。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记录表格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分析检测结果,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我个人认为,制定一套高质量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通过本文对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制定一套全面、规范的记录表格模板,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对于推动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的重要性和内容要点。
我相信,通过这篇文章,你对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记录表格模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