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商业
- 格式:ppt
- 大小:858.50 KB
- 文档页数:41
必修二专题一: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选择题1.(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3题)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
根据所学知识①项正确;第②项正确,唐宋时期传奇小说、话本、词等产生反映了市民化的趋势;第③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朝;第④项错误,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分割相权的一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而不是制约君主专制。
排除④后可得出正确答案。
2.(2011年11月禹州一模10题)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
夜市出现在唐代,草市出现在城郊,繁华的商业市镇出现在明清时期。
汉代政府对市严格管理,故B正确。
3.(2011年12月汕尾二模12题)《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答案】D4.(2011年10月东营市评估18题)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B.劳资矛盾尖锐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商品经济发达【答案】D5.(2011年11月晋中市联考9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高中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商业的发展,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考知识点⑴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
商朝的都城已经称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⑵战国: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
交换的商品大多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
⑶秦朝: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民间自有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
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⑷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
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地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地比价。
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
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⑸隋唐: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在广大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市。
⑹两宋:①北宋:a.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
b.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行业的商业利益。
c.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有的形成固定的市镇,活跃了城乡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兼有货栈、酒楼、茶馆等。
⑺辽、西夏、金:①辽的南京市商业繁荣的城市,“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
第2课时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X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
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题点】城市建设隐含的历史信息1.“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经济的名片,建造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某某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 ) 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C.在城内四方建立游乐场所——“瓦子”D.建立一座活字印书坊解析:宋代城市不受时空的限制,坊、市之间没有严格区分,故选B项。
答案:B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题点】商业发展变化2.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就业网”发起新一年的就业计划调查,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朝某某去工作,你给他推荐的就业部门不包括( )A.在票号担当收银员B.从事彩瓷售卖工作C.创办私人丝绸纺织厂D.从事珐琅彩的烧制工作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珐琅彩出现在清代,故选D项。
答案:D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本课的重点知识有: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发展及特点;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题点】概念——闭关锁国政策3.“在某某,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某某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解析:材料描述了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情景,设立某某十三行对外贸易,但对对外交往进行严格的限制,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