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知识问答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地质灾害面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地震、滑坡、泥石流B. 洪水、干旱、台风C. 地震、山火、海啸D. 滑坡、泥石流、山火答案:A2. 地质灾害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B. 等待救援C. 盲目跟随人群D.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答案:C3. 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监测、预警、应急响应B. 预警、救援、重建C. 监测、救援、重建D. 监测、预警、救援答案:A二、多选题1. 地质灾害发生前,以下哪些现象可能是预警信号?A. 地面出现裂缝B. 地下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C. 动物行为异常D. 气候突变答案:A、B、C2.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 加强地质勘查B. 建立预警系统C. 制定应急预案D. 加强宣传教育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质灾害是不可预测的。
()答案:错误2.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工作。
()答案:错误(应先确保安全,再进行救援)3. 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质灾害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泥石流是山区暴雨后,大量泥沙和石块随水流快速下泄的现象,具有流速快、冲击力强的特点;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空洞、采空区等引起的地面突然下沉,具有不可预测性。
2. 地质灾害发生时,个人应如何进行自救?答案:个人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灾害类型和安全方向,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果无法撤离,应寻找稳固的避难场所,如坚固的建筑物内或高处;同时,应尽量避免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路径上停留,避免被灾害直接冲击。
五、论述题1. 论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32问题及回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合理使用建设用地,减少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一项可行性措施。
地质灾害预防你有哪些疑问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质灾害预防32问,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预防32问1、什么是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积累的巨大能力,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突然释放,造成岩层破裂或错动而引起地表震动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一般来说,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2、地震的危害有哪些?破坏建筑物和设施,如,房屋倒塌、桥梁受损、铁轨变形等;出现地裂缝、塌陷等;诱导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诱发海啸,引发水灾、火灾、瘟疫等。
3、地震时,在室内如何藏身?迅速关闭电源、燃气开关。
选择一个开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墙角等。
远离窗户,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躲避时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好头部。
4、地震时,在室外如何躲避?避难时要徒步,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不要携带过多物品。
选择空旷地带躲避,远离电线杆、高大建筑物、大型广告牌等。
在野外时,要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等。
5、被困在废墟中怎么办?保持冷静,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
不要大哭大叫,要保存体力,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
如被埋压,不要轻易移动周围的物体或身体,以免引起进一步坍塌。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遇有伤情时,应酌情处理,如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6、营救被困者应注意些什么?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及时发现被困者。
挖掘时,不可使用利器,不要破坏支撑物,要边挖掘边支撑。
施救时,要先将被困人员的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尘土,保持呼吸道通畅。
被救人员如受伤出血,要压迫止血;如发生骨折,要用夹板、木棍等固定;被救人员如果颈椎、腰椎受伤,不要生拉硬拽,要慢慢移出,并用硬木板担架将其送至医疗点。
7、为什么要警惕余震?强震之后,岩层一般不会立刻平稳下来,还会继续活动一段时间,把岩层中剩余的能量释放出来,即为余震。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宣传资料)1、什么叫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有哪几种类型?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这些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3、什么叫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自然外动力和人为动力作用的影响下,使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4、滑坡的诱发因素有哪几种?(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降雨、水库河水冲刷、季节温差变化、地震等,尤以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开挖边坡、堆填加载、采掘矿产资源、乱砍乱伐、渠道渗水、劈山采石等。
尤以开挖边坡,使原有斜坡下部失去支撑、形成人工高陡边坡,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人为因素。
5、滑坡发生前的前兆特征有哪些?答:凡是较大型滑坡,要完成自身的变形破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必须过程,在强烈破坏之前,都显示出一定的前兆特征。
归纳起来常见特征如下:(1)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或变浊,井水水位突变。
(2)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
(3)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后部快速下挫,四周岩土体出现小型坍塌现象。
(4)滑动前,由于岩石初剪切挤压或岩石开裂会出现声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岩石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会有异常反映。
(5)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6、滑坡的防治措施有哪几种?滑坡防治措施可分为应急防治措施和滑坡治理措施。
(1)滑坡应急防治措施滑坡应急防治措施大多数是接到当地报灾后,进行应急调查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在此情况下,应做到以下几点:A、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当滑坡由加速变形阶段进入临滑阶段时,滑坡灾害在所难免,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组织将险区内居民、财产及时撤离危险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的地质现象。
主要包括崩塌、、、地面塌陷等四大类。
2、我县北部地质灾害预防重点是、泥石流。
3、地质灾害发放两卡和。
4、建房选址应避免直接坐落在,以防泥石流危害,也要避免切坡建房。
5、实践证明,开展地质灾害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6、地质灾害人为因素治理原则是谁引发的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1、山体滑坡时应向山体跑。
A 、两侧B、山上 C 、原地不动2、“群测群防”体系分为哪三个基本层次A 、县B、乡C、村3、地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级。
A 、1级B、3级C、5级4、发生地质灾害应向当地政府或报告。
A、国土部门B、民政部门 C 、公安部门5、地质灾害坚持以原则。
A以人为本B、以物为本C、以钱为本一、简答题1、“三查”制度是哪三查?答:。
2、地质灾害监测员是“四应”是指什么?答:。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的地质现象。
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大类。
2、我县北部地质灾害重点是滑坡、泥石流。
3、3、地质灾害发放两卡: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4、建房选址应避免直接坐落在沟谷口,切坡建房,以防泥石流。
5、实践证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6、地质灾害人为因素治理原则是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1、山体滑坡时应向山体A 跑。
A 、两侧B、山上 C 、原地不动2、“群测群防”体系分为哪三个基本层次A 、县B、乡C、村3、地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 A 级。
A 、1级B、3级C、5级4、发生地质灾害应向当地政府或 A 报告。
A、国土部门B、民政部门 C 、公安部门5、地质灾害坚持以 A 原则。
A以人为本B、以物为本C、以钱为本6、暴雨预警最高级是色。
A:黄色B、红色C、橙色三、简答题1、“三查”制度是哪三查?答: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对地质灾害的定义是: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哪些?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已有案例和地质灾害的物质组成、动力作用、破坏形式和破坏速率,地质灾害大致可划分10大类38亚类,考虑到关于地震灾害的防御和减轻目前已有《防震减灾法》及其配套法规予以调整,而且全国各地地质灾害的种类均不相同,各地可以按照立法权限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仅列举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常见多发、危害较大的灾害类型,并明确地震灾害的防御和减轻依照防震减灾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3、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加强基础调查工作,掌握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建立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加强动态监测,在多发区要加强群测群防,在重点防范期内,要加强巡查检查,鼓励提供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根据出现的前兆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通过预防和治理,达到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第二方面是人为建设活动引发的,如兴建水利工程、架桥、修路引发的地质灾害(滑坡、塌陷等)。
为了避免或减少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项目,一方面要求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出该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是否引发地质灾害的结论,并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另一方面也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对规划区进行危险性评估,提出建设工程项目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以及采取预防治理的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问答题1. 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地球内外力学因素及自然地质条件等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威胁或损害的自然灾害。
2. 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地震、地滑、泥石流、崩塌、滑坡、泉涌、地面沉降等几种类型。
3. 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地震是地球内部因构造运动和岩石断裂等引起的一种振动现象。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板块运动、岩石变形和能量积累等引起的断裂和位错运动。
4. 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陡坡地区的大量泥石、土壤和水混合物流动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流体。
泥石流具有流速快、威力大、毁灭性强的特点。
5. 怎样预防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合理规避危险区、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护工程建设等措施。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地质灾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6. 如何应对地质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情况?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应尽快躲避危险区域,并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如果被困在灾害现场,应尽量保持冷静,寻找避难点,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同时,及时向救援部门报警,以便获得及时援助。
7.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特别是大规模的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往往导致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8. 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方法有哪些?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查、地质监测、遥感技术、地震监测、地形地貌的研究等方法。
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前兆和规律的研究,提前预警和预防灾害的发生。
9. 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修筑防护工程、植被恢复、地质堆石等措施。
通过强化地质灾害防护体系建设,增强地质灾害的承载能力,减轻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和损害。
10. 地质灾害科普的意义是什么?地质灾害科普的意义在于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认知和防灾意识,使人们更加重视地质灾害的风险,学会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地质灾害常识(竞赛题库)地质灾害常识(共116道)一、地震1.大地震的预警时间,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A、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2.在户外如何避震()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C、在大楼旁避震3.在影剧院如何避震()A、不要慌乱,就地避震,趴在座椅旁B、集中到没有座椅的地方C、不顾一切向外跑4.在商场或书店中如何避震()A、远离高大的货架或书架B、躲在高大的货架或书架之间C、往电梯跑,赶快乘电梯下楼5.在办公室中如何避震()A、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B、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C、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6.当地动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若何避震()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7.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级A、2~3B、3~4、5C、5~78.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倍A、10B、30C、1009.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动10.建筑物地基应选在()地方A、旧沙滩或古河道上B、基岩完整且不乱的地方C、举动断裂带上1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12.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20公里B、60千米C、100公里13.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A、次生灾害B、间接灾害C、诱发灾害14.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15.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它的厚度约()A、30~40公里B、100~1000公里C、10公里16.对地动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照顾护士方法是()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天然呼吸状态B、尽快救出来进食C、尽快拖出来输氧17.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捂住口鼻()跑离A、沿逆风方向B、沿顺风方向C、不选择方向尽快18.在我国发生的天然灾害中,造成出生人数最多的是()A、景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动灾害19.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是()地震A、1920年中国海原8级B、1923年日本关东8、3级C、1990年菲律宾7、1级20.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动,你应()A、尽快告诉亲戚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C、不信不传,需要时向地动部分报告或讯问21.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工夫一般为()A、10~20秒B、1分钟左右C、几分钟左右2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由()发明的A、XXXB、XXXC、古登堡23.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A、三个月B、1~2年C、10年24.地动短工夫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动的工夫、地点、震级的预报A、10日B、三个月C、1~2年25.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A、横波B、纵波C、S波26.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引发的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B、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C、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27.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次左右。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常见的地质灾害1、什么是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什么是滑坡?指在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
近年来,由于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等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
在农村,滑坡也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和“山剥皮”等。
滑坡的科学分类非常复杂,国际上将它作为斜坡运动的统称,包括了5大类13种类型。
滑坡的规模小到数立方米,大到10多亿立方米,滑动距离可达数千米。
3、如何判定滑坡危险性?滑坡临滑前具有许多前兆,通常表现为:(1)滑坡山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不断加长、加宽、增多现象,特别是滑坡后缘出现贯通性弧性张裂缝,并且明显下座时,说明即将发生整体滑坡。
(2)滑坡体上出现有不均匀沉陷,局部台阶下座,参差不齐。
(3)滑坡体上多处房屋、道路、田坝、水渠出现变形拉裂现象。
(4)滑坡体上电杆、烟囱、树木、高塔出现歪斜,说明滑坡正在蠕滑。
(5)滑坡前缘出现鼓胀变形或挤压脊背,说明滑坡变形加剧。
通常可以从下表初步判定滑坡的危险性。
滑坡危险性野外判别依据指陡倾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
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崩塌的规范大到数亿立方米(山崩),小到数十立方厘米(落石),崩落距离可达数千米。
5、如何识别崩塌危险性?崩塌发生在危岩体或危险土体区,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坡度大于45º,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地质灾害知识宣传:
1.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现象,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
2.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沙土液化、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3. 地质灾害的成因是什么?
地质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震、构造运动、降雨、地下水变化等。
人为因素包括工程挖掘、地下水过度开采、加载车辆等。
4. 地质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地质灾害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房屋倒塌、道路中断、耕地毁坏、水源污染等。
5. 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加强工程构筑物的质量和抗灾能力,如加固山体、修建挡土墙等。
非工程措施包括宣传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测等。
6. 发生地质灾害后应该如何应对?
发生地质灾害后,应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进入危险地带,同时要报告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以便于及时救援和处置。
7. 如何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宣传画册、宣传视频、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地质灾害知识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具有与地震相对一致的同步性B.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C.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D.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分散的分布特点2. 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A.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B.类型齐全的特点C.爆发频繁的特点D.规模巨大的特点3.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4. 下列四省中,很少发生滑坡的省区是 ( D )A.云南B.四川C.贵州D.山东5.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正确说法是(D )A.我国有60%的泥石流发生在冬季B.泥石流灾害频繁是制约贺兰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原因C.妥善解决泥石流灾害是修建青藏铁路的技术难题之一D.我国7月份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降水丰富6. 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7. 山体滑坡时应向山体( A )跑。
A 、两侧B、山上C 、原地不动D、山下8、室内躲避地震时,最安全的身体姿势是(D)。
A.站立B.趴卧C.侧卧D.蹲伏9.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D)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 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10.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B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11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地震三要素?(B)A.发震时间B.震源深度C.震级D.震中12 最适宜做地震应急包的包装物是(A)。
国土资源法规政策知识系列问答----地质灾害1、什么是地质环境?答:地质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的体系,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系统。
人类和其它生物依赖地质环境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和其它生物的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地质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地质环境是一个多因子系统,其主要因子是岩石、土壤、有机成分、气体、地下水、微生物以及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等。
2、什么是地质灾害?答: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作用产生和人为活动诱发的各种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我县常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滑坡、崩塌、微小型泥石流。
3、什么是崩塌?崩塌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答: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
产生在土体中的崩塌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的崩塌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山体崩塌的称山崩。
前兆特征:(1)崩塌的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4、什么是滑坡?滑坡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答: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许多山区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
前兆特征:(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错,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弛、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5)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变态,树林枯萎或斜歪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崩塌地质灾害知识问答嘿,朋友!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崩塌地质灾害这档子事儿。
您知道啥是崩塌地质灾害不?这就好比是一座大山突然“发脾气”,大块大块的石头、泥土从山上滚下来,那场面,可吓人啦!为啥会发生崩塌呢?这原因可多了去了。
就好像一个人的身体出了毛病,可能是先天不足,也可能是后天没保养好。
山体也一样,有的山天生结构就不稳固,岩石松松垮垮的;有的呢,则是因为人类活动,比如过度挖矿、修路,把山给“伤”着了。
您想想,要是您总去折腾一个本来就脆弱的东西,它能不垮吗?那崩塌发生前有没有啥征兆呢?当然有啦!比如说山上的石头出现裂缝,就像一个人脸上突然多了几道深深的皱纹,这可不是啥好兆头。
还有啊,山上的树木歪歪斜斜,好像在拼命喊着“快跑啊,危险要来啦”!要是您看到这些情况,可千万得留个心眼,别不当回事儿。
要是真碰上崩塌了,咱该咋办?这时候可别慌,别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您得赶紧往两边跑,记住,是两边,不是顺着崩塌的方向跑,那不是自寻死路嘛!这就好比遇到洪水,您不能迎着水浪冲,得往旁边躲呀。
有人可能会问,那住在容易发生崩塌的地方,是不是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其实也不用那么害怕。
只要咱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比如加固山体、设置预警系统,就像给房子装上坚固的门锁和监控一样,能大大降低危险。
而且,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不是吃素的呀!他们会时刻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通知大家,保护咱们的安全。
这就好比家里有个贴心的大家长,让人心里踏实不少。
所以说,崩塌地质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咱们多了解它,做好防范,就不用太过担心。
咱们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可大着呢,难道还能被这点困难吓倒不成?总之,崩塌地质灾害不可怕,可怕的是咱们的无知和疏忽。
只要咱们上心,就能和它“和平共处”!。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类型有哪些?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就地质灾害的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二、各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含义是什么?崩塌: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分哪些级别?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问答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活动或外界因素导致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回答一些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问题。
1. 什么是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主要包括灾害预警、监测预测、风险评估、灾害遥感、灾后救援等方面的工作。
2. 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有着不同的成因和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是通过使用地震仪、地质雷达、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监测和预测。
通过分析地震活动、地下水位、地表形变等数据,可以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4.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是什么?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
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治工作,可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 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灾害监测预测、制定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灾害教育宣传、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灾后救援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6. 如何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是指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7. 地质灾害防治的困难和挑战有哪些?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预测性,往往具有突发性。
其次是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外,地质灾害的防治涉及到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作,需要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
地质灾害防治小知识一、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前兆1、崩塌发生有何前兆( 1)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2)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3)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4)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5)动物出现异常。
2 、滑坡发生有何前兆(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 4)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 5)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6)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7)滑坡前缘出现鼓丘;(8)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3 、泥石流发生有何前兆泥石流发生前,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二、应急处置措施1、崩塌、滑坡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1)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2)在滑坡、崩塌体上方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3)事先制订好撤离路线和计划。
2 、如何躲避泥石流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3 、如何躲避滑坡躲避滑坡应尽快跑出房屋,不应顺沟向下、或向上游跑,应向滑坡两侧跑,并跑到滑坡体外。
三、灾后应急自救小知识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 , 以便尽快开展救援。
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
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指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
地质灾害防治常识问答一、什么叫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治理原则是什么?地质灾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三、地质灾害由哪个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第394号令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四、地质灾害责任鉴定的部门是哪个部门?地质灾害成因十分复杂,很多情况下,不易分清是自然成因或人为诱发,或者是两种因素的叠加作用。
在责任不清的情况下,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地质灾害责任鉴定。
五、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不能进行哪些活动?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进行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关的切坡、取土、采石、采矿、爆破、抽取地下水及工程建设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六、单位或个人发现地质灾害后应向什么部门报告?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七、为什么说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水库等工程建设项目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大中型建设项目,在规划选址或可行性论证时,为了防止由于建设工程选址不当和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从“源头”上避免诱发地质灾害,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省政府78号令中明确提出了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环境勘查。
在批准可行性报告时必须由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勘查评价报告,否则不得作为建设项目的依据,有些地方由于不重视这点,工程建设前期未进行地质灾害评价,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如三峡水库移民工程湖北省巴东县城新城选址时未进行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将县城建在一较大的滑坡体上,待县政府大楼等很多高楼兴建后几次出现滑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城市建设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地质灾害防御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自然因素产生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
二、各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含义是什么?
崩塌: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崩塌:(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
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5)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
植物形态变化,出现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泥石流: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山谷中传出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长期降雨或突降暴雨要注意防范泥石流。
四、哪些人类活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崩塌:爆破震动、开挖坡角、弃土不当、排水进入岩土体裂隙等往往造成破裂的岩土体崩落。
滑坡:(1)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因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库的浸溢漏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排放,农业溉等,均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大坡体容量,诱发滑坡;水库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坡体动水压力,也可诱发滑坡;(3)堆填加载,斜坡上兴建楼房,修建重型工厂、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使斜坡失去平衡而顺软弱面下滑;(4)乱砍滥伐,劈山采矿的爆破作用,使斜坡岩土体振动破碎,产生滑坡;(5)山坡上乱采滥伐,坡体失去保护,有利于雨水等流水渗入而诱发滑坡。
泥石流:(1)不合理的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3)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加重水土流失,使山坡稳定性破坏,很易产生泥石流。
五、如何防止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
强化植被覆盖率,严禁毁林开荒等,保护生态环境,能很好的防止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
六、地质灾害临灾报警信号有哪些?
临灾报警信号有:敲锣、敲铁盆、敲铁箱、吹哨子、放鞭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