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剂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97
第十一章理气剂概念: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的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适应范围:气机逆乱或阻滞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
分类:1、气滞(气机郁滞)——肝气郁滞(胁肋胀痛、善太息)脾胃气滞(腹胀食少呐呆)——行气——越鞠丸2、气逆(气机逆乱,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胃气上逆(呕吐、呃逆)肺气上逆(咳嗽、喘促)——降气——苏子降气汤使用注意:1、辨别病情虚实:勿犯虚虚之戒。
若气滞,当需行气,误用补气则气滞更甚;气虚当补气,误用行气,则易伤正而气更虚。
2、理气药多属性味辛温香燥之品,易伤易阴耗气,故应中病即止。
3、单纯气虚或阴虚火旺之人忘用,孕妇慎用。
(气行则血行)第一节行气越鞠丸《丹溪心法》〖命名〗越,发越。
鞠,聚集,郁结。
本方可发越郁结之气——使郁结之气慢慢发越、解散,故名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用法〗水煎服〖功用〗行气解郁主治;六郁证。
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六郁:气郁→血、痰、火、湿、食病机:温热邪毒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
邪闭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兼夹痰浊上蒙清窍——加重神昏热闭气机——舌蹇不语热甚厥深——手足厥冷方解:香附:行气开郁以治气郁。
——君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
川芎为血中之气药。
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
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
——臣佐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因其产生病因不同,故临床表现亦不完全相同。
以胸膈痞闷,脘腹刺痛或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临床应视何郁为主,调整其君药并加味相应药物。
偏重于气郁,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
偏重于血郁,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红花。
偏重于湿郁,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
偏重于火郁,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
偏重于痰郁,酌加半夏、瓜蒌。
偏重于气郁,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
第二节降气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刻局方》〖组成〗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用法〗加姜,枣,苏叶同煎〖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主治;上实下虚之喘咳。
方剂学理气剂课件一、方剂学概述二、理气剂的定义与作用理气剂,顾名思义,是指具有调理气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作用的方剂。
理气剂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气机不畅、气血不和、阴阳失衡等病证。
根据病证的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行气剂、降气剂、补气剂、温气剂、清热剂等类型。
三、理气剂的制法与特点1.制法理气剂的制法主要有两种:煎剂和丸剂。
煎剂是将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次服用。
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粉末,加蜜或水制成丸状,每次服用一定数量。
2.特点(1)药物配伍:理气剂在药物配伍上,注重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实现调理气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2)药效缓和:理气剂药效缓和,适用于慢性病、虚弱病患者。
(3)药力持久:理气剂药力持久,作用范围广泛,可同时治疗多种病证。
四、临床常用理气剂1.行气剂行气剂具有疏肝解郁、调和气血、止痛等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病证。
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2.降气剂降气剂具有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等作用,适用于胃气上逆、肝气犯胃等病证。
如半夏厚朴汤、四逆散等。
3.补气剂补气剂具有补益气血、调理气机、强壮身体等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气虚等病证。
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4.温气剂温气剂具有温中散寒、调和气血、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寒凝气滞、脾胃虚寒等病证。
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5.清热剂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止痛等作用,适用于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等病证。
如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
五、理气剂的临床应用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选用相应的理气剂进行治疗。
2.灵活加减: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加减,以增强疗效。
3.联合用药:理气剂可与其他类型的方剂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4.注意事项:理气剂不宜过量服用,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六、理气剂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剂,具有调理气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掌握理气剂的制法、特点和临床应用,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理气剂名词解释
理气剂是一类中药,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气机,使气血畅通,舒缓情绪,改善身体状况。
理气剂可分为单味药和复方药两种。
单味药指的是只含有一种中草药成分的理气剂。
例如香附、青皮、枳壳等都属于单味理气剂。
这些单味药都有不同的功效和适应症,如香附能够行气止痛、解郁宽肝;青皮能够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枳壳则具有健脾化湿、行气止泻等功效。
复方药则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的理气剂。
复方理气剂常见的有柴胡加芍药汤、逍遥散等。
柴胡加芍药汤主要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抑郁等症状;逍遥散则常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头晕目眩、失眠等。
使用理气剂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使用理气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等患者慎用。
中医方剂学第讲理气剂PPT课件•理气剂概述•常用理气剂介绍•理气剂组方原理与配伍禁忌目录•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现代研究与进展•总结与展望01理气剂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理气剂是以理气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分类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两类。
行气剂主要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降气剂主要用于气机上逆的病证。
功效与作用功效理气剂主要具有行气散结、疏肝解郁、和中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
作用理气剂可用于治疗多种因气滞或气逆引起的病证,如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月经不调等。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理气剂适用于多种因气滞或气逆引起的病证,如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等。
注意事项使用理气剂时,应注意辨别病证的虚实寒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
同时,理气剂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虚者慎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也应慎用或禁用。
在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02常用理气剂介绍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柴胡疏肝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香附、川芎活血行气止痛,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柴胡疏肝散•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方解:逍遥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
方解四逆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枳实行气散结,芍药柔肝缓急止痛,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理理气气剂剂理理气气剂剂::以以理理气气药药为为主主,,有有行行气气或或降降气气作作用用,,主主治治气气逆逆或或气气滞滞病病证证的的方方剂剂适适用用范范围围::气气滞滞--行行气气导导滞滞气气逆逆::①①该该升升不不升升反反降降--升升提提②②该该降降不不降降反反升升--降降逆逆分分类类::行行气气;;降降气气注注意意::11.. 气气逆逆与与气气滞滞相相兼兼并并见见,,治治疗疗辨辨清清主主次次,,选选用用适适当当理理气气方方剂剂,,斟斟酌酌行行气气与与降降气气药药物物的的比比例例22.. 使使用用理理气气药药剂剂时时注注意意审审证证析析因因,,因因证证入入药药33.. 理理气气药药多多辛辛温温香香燥燥,,助助热热生生火火使使用用时时中中病病即即止止,,慎慎勿勿过过剂剂,,酌酌情情配配伍伍益益气气滋滋润润之之品品44.. 年年老老体体弱弱,,素素体体气气虚虚阴阴亏亏,,内内热热较较盛盛者者,,慎慎用用理理气气剂剂,,或或随随证证配配伍伍相相应应药药物物55.. 理理气气药药有有动动胎胎、、动动血血之之功功,,有有出出血血倾倾向向、、妇妇女女经经期期或或孕孕妇妇应应慎慎用用第第一一节节 行行气气越越鞠鞠丸丸主主治治::六六郁郁证证病病机机::由由气气郁郁引引起起血血、、湿湿、、痰痰、、食食、、火火之之六六郁郁证证治治法法::行行气气解解郁郁方方剂剂::11.. 香香附附--行行气气解解郁郁,,治治气气郁郁22.. 川川芎芎--行行气气活活血血。
治治血血郁郁33.. 栀栀子子--清清热热解解毒毒,,治治火火郁郁44.. 苍苍术术--燥燥湿湿健健脾脾,,治治湿湿郁郁55.. 神神曲曲--消消食食导导滞滞,,治治食食郁郁功功效效::行行气气解解郁郁临临床床运运用用::六六郁郁证证。
【【气气郁郁,,食食郁郁。
胸胸膈膈痞痞闷闷、、脘脘腹腹胀胀痛痛、、饮饮食食不不消消】】半半夏夏厚厚朴朴汤汤主主治治::梅梅核核气气病病机机::痰痰气气郁郁结结治治法法::行行气气化化痰痰方方剂剂::““辛辛开开苦苦降降::半半夏夏--苏苏叶叶;;半半夏夏--生生姜姜””11.. 半半夏夏--燥燥湿湿化化痰痰,,健健脾脾和和胃胃。
理气剂简介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理气剂的定义•4理气剂的适应证•5理气剂的使用注意•6理气剂的分类o 6.1行气剂o 6.2降气剂•7参考资料•附:o1古籍中的理气剂1拼音lǐ qì jì2英文参考carminative formul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qi regulated formul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3理气剂的定义理气剂(carminative formula qi regulated formula[1])是指以理气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方剂的统称[2][1]。
分行气剂、降气剂等[1]。
4理气剂的适应证气为人体一身之主,贵在冲和流畅,恶抑郁、逆乱和不足,其升降出入有序,则外可护卫皮毛,充实腠理,内可导引血脉,升降阴阳,周行全身,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2]。
当情志失调,或饮食失节,或寒温不适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生气机郁滞、逆乱等病证[2]。
在临床上,气滞证以肝气郁结和脾胃气滞为主,气逆证以肺气上逆与胃气上逆为主[2]。
气滞治宜行气,气逆治宜降气,故理气剂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两类[2]。
5理气剂的使用注意理气所用的药物大多有辛温芳香之性[2]。
有较强的促进消化、兴奋平滑肌、解痉止痛等作用,对人体的消化、心血管、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调整功能[2]。
使用理气剂时,首先要辨清是气滞还是气逆[2]。
如气滞实证当行气而误用补气,则气滞益甚;若气虚证误用行气,则使其气更虚[2]。
若病情复杂、虚实夹杂者,当虚实并调[2]。
理气剂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容易耗气伤津,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对年老体弱、阴血亏虚者以及孕妇,均当慎用[2]。
6理气剂的分类6.1行气剂行气剂适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一般以肝气郁滞和脾胃气滞为多见[2]。